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康熙荣妃-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孝庄从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变成一文不值的老妇时,这位权倾三朝的女人将会如何的生不如死!

    宜敏平抑着心中几欲喷薄而出的复仇之火,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前世高山仰止一般的孝庄终于要在她面前轰然倒地了,终于搬开了压了她两辈子的大山,这种扬眉吐气的感受无人能够体会,只是她不能失去冷静,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越是即将收官的紧要关头,越发需要小心谨慎,她可不想落得个一子落错满盘皆输的下场呢!

    “天枢,宫中所有的天部成员统统给本宫睁大眼睛,好好看清楚这段时间所有出现异动的奴才,等事情一过,宁错杀一百,也不可放过一个!不但从白嬷嬷口中问出的人要死,其他有嫌疑的也统统给本宫找机会除掉,反正只要不是本宫的人,那就是敌人。”

    至于有可能是康熙的人?真不好意思,本宫的奴才可不认识谁是皇上的人,谁又是太皇太后的人?反正只要不是自己人,死了也不冤,若能借此来一个祸水东引,让康熙迁怒慈宁宫的那个老东西就更好了!反正虱子多了不痒,多背一个黑锅怕什么?

    “黄泉和天枢,你们两个联手把京城里天地会的人给本宫盯死了,当然不能让马佳氏的探子察觉到你们的存在,若有可能的情况下就帮把手,实在不行宁可袖手旁观也绝对不许暴露暗部的存在,记住了吗?

    天地会自然有人会对付,你们的任务只是监视,本宫已经让阿玛联系八大家族的人,相信这些家族很乐意去对付这个老对手,到时候京城这摊乱子足够让八大家族好好忙活一阵子了,省得到关键时候给本宫添乱。”

    宜敏高踞台阶之上,俯视着跪在下面的几个心腹,吐出的字句斩钉截铁:“这次本宫定要将太皇太后的所有心腹一网打尽,本宫让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多年的心血被自己亲孙儿连根拔起,要她亲身体会被一步步逼迫至绝境的绝望和无助!”

    若不如此岂能消她的心头之恨呢?前世今生的如海深仇绝不是孝庄一条老命就可以抵偿的,她定要亲眼看着两辈子都高高在上的孝庄跌落尘埃的那一刻,到时候她会站在高处俯视着她在泥潭里挣扎的狼狈模样,也让她尝一尝手中无权,背后无势的女人在后宫是如何的悲惨和无助!

    暗沉晦涩的眼神、冷得掉渣的声音、滔天的杀机,无一不显示了宜敏对孝庄那深沉到看不见底的憎恨,天地玄黄四位统领毫不迟疑地同声应承,他们都明白自家主子心中的苦,更清楚宜敏这些年是如何的苦心筹谋,步步为营?眼看着宜敏在后宫之中是如何的忍辱负重,对着太皇太后又是如何的伏低做小?

    他们尊贵高傲的主子本该被所有人捧在手心里的,偏偏进宫后一直受着那样那样的委屈和羞辱?若非宜敏御下甚严,他们早就偷偷把那些不识相的女人除掉了,如今宜敏总算下定决心要动手了,他们自然不会客气。

    随着宜敏抬手轻挥,四道黑影悄无声息地迅速隐没在大殿的阴影之中,殿外的阳光依然金黄灿烂,殿内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冷,正如这辉煌壮丽的大清后宫,黑暗血腥才是永远的主旋律,而从今日起,康熙登基以来最为浩大,最为血腥的狂潮即将席卷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里面线索可能无比凌乱,明的暗的一大堆,基本上已经透露了宜敏七八层的布置了,接下来就会一项项写下来,咳咳,这场大戏构思得紫藤头发都要白了,对比起来,前面初入宫那会对付皇后和慧妃的布局简直就是小孩子玩家家了,所以,不要催偶,咱为了这章改了七八次,废稿绝对超过五万字了有莫有……总而言之,虐死孝庄不解释啊!!!看这个老太婆不爽很久了!

84惊天之变() 
夜晚的皇宫黑沉沉的一片;偶尔的点点灯火根本照不透那浓重的黑暗,天上的月亮和星辰都隐没在厚重的云层后面;天地间俨然一片阴冷;厚重的宫墙之内阴风萧瑟,刮过后宫长长的甬道;吹得宫灯的火光摇摆不定;明灭之间映得掌灯的人脸色晦暗无比。

    康熙披着黑色大麾行走在御花园的通道上;借着微弱的灯光快步前行,梁九功几乎是小跑着跟在他身后。不同于平日里出行时的大队人马,此次康熙只带着梁九功一人;其余四个是掌灯的宫人,分别提着长长的宫灯两前两后地朝着东六宫的方向前行。

    一行人仿若幽灵一般静静地走着;进入东六宫迎面而来的第一座宫殿便是钟粹宫;康熙远远地看见那熟悉的钟粹门时,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会,沉默地看了几眼之后却没有像平日里那样走进去,而是沿着宫道继续走了下去,下一宫是承乾宫,再下一宫就是景仁宫了,那是当今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生前的居所……。

    梁九功低眉顺眼地紧紧跟着康熙的脚步,一句话不敢多提,只因他知道今儿不同于往日,是孝康皇后的忌日,也就是皇上生母佟太后过世整十一年的日子,每到这个日子康熙的心情总是沉郁易怒,弄得身边的宫人无不战战兢兢,丝毫不敢行差踏错,唯恐一出错就被送去慎刑司直接打死。

    梁九功作为康熙的贴身内侍,自然比旁人了解的更透彻一些,有些明白康熙的脾气大部分来自于那份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何况佟太后去世的时候不过二十四岁,正当风华正盛的年岁,那份对额娘的孺慕之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即使孝惠对他再好依然不是生母,即使孝庄再慈爱也依然有着岁月的鸿沟。

    康熙没有使用御撵,也没有带着大批宫人随行,仅仅带着梁九功和四个绝对忠心的奴才,只因为他不想弄得人尽皆知,何况这宫里是不许行祭拜之事的,即使是康熙也只能到陵寝或者奉先殿才能进行正式的祭拜,所以他不愿让人知道他每年都有到景仁宫亲自悼念亡母。

    这些年下来,即使是孝庄也不清楚他的行踪,只知道每到这个日子,他总是独自宿在乾清宫,并且从不招幸嫔御侍寝罢了,不过孝庄对此倒是不曾起过疑心,毕竟康熙的孝顺她最清楚,要是他会在生母的忌日招人侍寝那才叫有问题呢!所以这么多年来,孝庄和孝惠总是体贴地不在这个日子里去打扰他,倒是让康熙成功地避过所有人的耳目,若非宜敏前世跟了康熙一辈子,恐怕也很难知道他这个习惯。

    随着景仁宫越来越近,康熙的步子越来越慢,直到站在那朱红的景仁门前,康熙才停下脚步,梁九功不需康熙吩咐就机灵地上前叫门。如今已经是深夜,早已经过了宫门下钥的时辰,各宫各院更是早已落锁,没有上头的命令任何人也不得私自打开宫门,景仁宫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这个禁令对康熙无效,不仅因为这条禁令就是康熙自己颁布的,更因为守在景仁宫的人手全都是康熙的心腹。

    梁九功用手指有节奏地在宫门上反复敲击着,不一会就听到一声微不可闻的咿呀声响起,朱红的中门微微打开了一条缝,里面的人偷瞄一眼外头,连忙打开大门将康熙等人让了进去,然后景仁门飞快地再次关上落锁,空无一人的宫道上几片落叶被春风卷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谁也不会知道本该在乾清宫的皇帝已经进了那久无人烟的景仁宫。

    康熙径直走到景仁宫正殿,怀念地看着四周的景色,慢慢地迈步走了进去,梁九功很是知趣地带着剩下的奴才远远地避开,留下一段远近适中的距离,那是一个既不至于偷听到门内的动静,又能够随时回应康熙高声召唤的位置。

    正殿被奴才们打扫得一尘不染,各式名贵金、玉、瓷器依然按照宫殿主人生前的样子摆放,除了正中间的御座换成了一张长长的供桌,供桌两侧不分昼夜供奉着长明灯,供桌后方悬挂着孝康皇后生前的最后一幅画像,不同于大清时下的宫廷笔法,而是用西洋画法绘制的全身像,身着明黄色皇太后礼服的妇人眉目如画,全身散发着一股温婉柔和的气质,盈盈秋波中透着慈爱,那目光仿若要透出画卷一般直视着眼前的人。

    康熙望着汤若望亲手绘制的画像,仿若生母依然站在面前一般,心中的孺慕之情几乎满溢,尤其在和皇祖母关系每况愈下的现在,他更加怀念自己亲生的额娘,他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他的额娘还在的话,想必不会这样让自己为难吧?

    凝视着画上那惟妙惟肖的慈母,康熙心中酸涩涌动,黯然之情无以言表,难道他真的是克父克母之命?不然为何幼年失祜,八岁丧父,十岁丧母,如今最疼爱自己的皇祖母也形如反目,而皇额娘……皇额娘心中终究还是以蒙古为重,不可能真正和他一条心,即使他如今统御天下,但是亲情的缺憾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登基之后与生母短短两年的相处已经成为他最珍贵的回忆。

    就在康熙沉浸在对亲生额娘的追思之中时,突然寝殿内室一阵轻微的咔咔声传来,让他猛地惊醒,一阵恼怒之后便是惊疑,景仁宫中的奴才都被他警告过除了打扫之外,决不许随意进入景仁宫正殿和内室,更不许触碰景仁宫里的任何摆设,如今这动静从何而来?

    随后康熙就明白了,因为他听到一阵轻微的带着点迟滞的脚步声,在这万籁俱寂的空旷殿宇中,一点点的声音都会显得尤其清晰,康熙神情一凛,左右看了看,旋身避入供桌旁的帷幕之后,明黄的帷幕恰好掩去他那一身明黄龙袍,他屏气凝神,一动不动地躲在帷幕之后,这才觉得心中一阵乱跳,景仁宫早已封宫多时,那些奴才没有他的圣旨绝对不敢进去,如今竟然有人从内室走出,怎能不叫他毛骨悚然?

    那迟滞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康熙的心也越提越高,直到那脚步声在供桌前停了下来,他才松了口气,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着外面的动静,只是康熙等了又等就是没听见任何响动,不由得心中疑惑,忍不住伸手轻巧地将厚重的帷幕拨开一点,透过那些许的缝隙偷看了一眼,这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康熙立刻缩回了手,虽然仅仅一眼却足够他看清楚外面的人,那是一个面容苍老的宫人,身上做嬷嬷的装扮,那副模样看起来年纪至少在五六十岁以上了,此刻正仰着头,呆呆地望着挂于墙上的画像。

    康熙止不住心中狐疑,不住猜测着这人的意图,她究竟为何在如此深夜潜入景仁宫?又用什么办法让外面的奴才毫无察觉?更为奇怪的是,这人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有的疑问都让康熙不敢轻举妄动,他就是要看看这人究竟想要做些什么?康熙有种直觉,这位嬷嬷恐怕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不过只要是人而不是鬼,康熙就无所畏惧,反正他身边虽然看着没人,但暗中的护卫却从没少过,自然不惧这样一个看起来就行将就木老妪。

    康熙又等了一会还不见动静,正不耐烦的时候,突然咚的一声猛然响起,吓得康熙心头一抖,连忙拨开缝隙望去,却见那嬷嬷正直挺挺地跪在地上,刚刚那声音显然是下跪的动静,真不知她用了多大的力道来跪。

    只是更让康熙关注的是那嬷嬷脸上早已是老泪纵横,不知哭了多久了,偏偏没有任何哭泣的声音发出,一种沉重的悲恸感弥漫开来,康熙不由得心中一动,难倒这人跟额娘有什么渊源不成?那样悲伤的神情怎么看都不像是作假,而且若说是做戏,她又不知道这里藏得有人,表演给谁看呢?

    “主子,奴婢终于能回来看您了……”沙哑苍老的声音在清冷的宫殿里回荡着,那嬷嬷终于开口了,只是声音说不出的黯然,“这些年来,奴婢一直谨尊主子的遗命,丝毫不敢踏进景仁宫半步,也总算保全了奴婢这条残命。只是奴婢无能,根本找不到机会面见皇上,无法完成主子的嘱托……

    前些年太皇太后遣送奴婢等人出宫养老,奴婢无奈之下只能随着老姐妹们一起出宫,只是奴婢从未忘记过主子临终前的交代,千方百计地想着重回宫中,如今奴婢好不容易又有机会回来给主子叩头,奴婢……奴婢……!”话音未落已经是泣不成声,嬷嬷将头在地上磕得砰砰作响,脸上涕泪横流,说不出的狼狈。

    康熙躲在暗处听得暗自心惊,没想到这嬷嬷竟是额娘身边的人,而且听起来似乎还受了额娘临终遗命,难道额娘有什么遗言要交代自己吗?但是为什么额娘不亲自将话传给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这宫人从没在他面前出现过?她会不会是打算欺骗自己?

    一想到这里康熙再也忍耐不住了,他猛地一掀帷幕,大步走了出来,来到那个兀自叩首的宫人身前。那个嬷嬷似乎被突然出现的康熙吓了一跳,呆呆地跪在地上看着从供桌后面走了出来的明黄色身影,直到康熙走到她跟前三步远的地方,老嬷嬷才像是刚刚回神一般,猛地匍匐在地,颤声道:“奴婢……奴婢给皇……皇上……请安……”

    她战战兢兢地趴伏在地上,一副忐忑不安的模样,似乎从没想过这空旷已久的景仁宫居然会有人,而且这人还是她百般无法接近的皇帝。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康熙仔细辨认着眼前这副苍老容颜,越看越觉得眼熟,突然有些不敢置信地叫道,“你……你……你莫非竟是赖姑姑?”康熙终于从记忆深处翻找出一个相符合的相貌,那个始终跟随在额娘身边,沉默不语的宫女,他听说额娘本来打算年岁到了放其出宫的,后来不知怎地竟然自愿留在宫中做嬷嬷,正是她这份难得的忠心让康熙对她印象深刻。

    赖嬷嬷抬起头却不敢直视康熙,此时听见康熙的话立时一脸激动,颤抖着嘴唇又磕了下去:“没想到皇上还记得奴婢,奴婢本以为此生再无机会见小主子一面了,当真是老天有眼,主子庇佑啊!”赖嬷嬷又转过身对着孝康的画像一阵拜,仿佛激动得糊涂了一般,语无伦次起来。

    康熙见她这副模样也暂时熄了兴师问罪的心,反倒是看着她的容颜怪异道:“赖姑姑,你……你怎么会是这般模样?”康熙记得他登基那会,她才刚刚从宫女转为姑姑,说来那时不过二十五岁,就算十多年过去了顶多也不过三四十岁,可是她如今的模样说她年逾古稀绝对没人会怀疑,究竟是什么境遇让她显得如此衰老憔悴?

    赖嬷嬷用袖子抹了抹脸上的泪水,这才颤巍巍地答道:“回皇上的话,奴婢这十多年来日日担惊受怕,又时刻惦念着主子临终前的嘱托没有完成,自然日夜忧虑,夜不能寐,如今这般模样本以为再也没有人能够认出来了,没想到皇上倒是一眼就认出了奴婢……只是奴婢如今已经是个老嬷嬷了,不是当初那个景仁宫的赖姑姑了。”赖嬷嬷苦笑着摸了摸自己枯树皮一般布满邹纹的脸,心中暗叹那人都已经不在了,什么样的容颜又何必在意呢?

    康熙眼神稍稍停留在那不满岁月沧桑的脸和花白的头发,不一会儿就忍不住移开了目光,无法想象是怎样的折磨才能让当年那个总是笑着的姑姑变成如此模样,但是不妨碍康熙认出这个从小就一直为额娘偷偷送东西来阿哥所的赖姑姑,也许如今该称呼赖嬷嬷了,她是年幼的自己与额娘唯一沟通的纽带。

    康熙转了转大拇指上的扳指,漫不经心地问道:“嬷嬷是怎么进来这景仁宫的?朕记得早在康熙二年就下旨封了此处吧?”毕竟他可没忘记刚刚赖嬷嬷是怎么出现了,有人能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景仁宫让康熙感到不安,若是今儿进来的人不是赖嬷嬷,而是其他人的话,康熙肯定直接先将人拿下再说了。

    赖嬷嬷怔了怔,这才笑着解释道:“皇上应该记得,奴婢曾经做错了事,被主子贬到佛堂去做洒扫宫女吧?”康熙点了点头,他当时还为她求过情,只是额娘似乎铁了心不肯原谅,看来这其中是另有隐情啊。

    “请皇上移步到内室一看便知。”赖嬷嬷看着康熙的神色就明白他想通了其中的关节,康熙看了看赖嬷嬷那一如当年的温和眼神,不由得点了点头,看见赖嬷嬷蹒跚地从地上爬起来,忍不住伸手扶了一把。赖嬷嬷感动不已,连道不敢,转身带着康熙绕过正殿,进入当年孝康皇后的寝殿内室。

    一进入寝殿,康熙就发现内室那张紫檀木大床已经偏移了原来的位置,地上露出一个仅容一人进出的黑漆漆的洞口,隐约可见一级级往下的阶梯,赖嬷嬷指着密道口解释道:“这条密道主子告诉奴婢的,出口正是御花园边的那座小佛堂,当初主子将奴婢贬到佛堂正是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也是……也是为了保全奴婢的性命……”

    康熙吃惊于景仁宫中竟然有这样的机关密道,也注意到赖嬷嬷口中第二次提到了保全她的性命之说,不由得心中狐疑更大,当初赖嬷嬷作为圣母皇太后身边最受信任的贴身姑姑,有谁能要她的命?甚至需要他的额娘花费如此周折来保全?这让他心中泛起一阵不安,总觉得这其中肯定有令他无法接受的事情。

    康熙犀利的目光落在赖嬷嬷身上:“刚刚你在额娘驾前说的话朕听到了,朕要知道额娘为何如此大费周章地保全你?临终前究竟托付了你什么事情?现在这景仁宫里没有旁人,你可以放心大胆地说了吧?”康熙无法容忍这种摸不着头脑的情况继续下去,他要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赖嬷嬷身子一僵,然后沉默了下去,连同刚刚的激动都仿佛被泼了冷水一般熄灭了,康熙很有耐心地等着,因为他知道一个人保守了这么多年的秘密,如今一时要她说出来,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让她考虑才成。所幸赖嬷嬷没有让康熙久等,她只是默默地看着地面发了一会呆,然后自顾自地回到了正殿,跪在孝康皇后的画像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然后对着跟出来的康熙道:“此事说来话长了,皇上可愿意听奴婢说说主子的往事吗?”

    康熙对此自然怦然心动,他和亲生额娘相处不过两年,加上额娘身体虚弱,他又功课繁重,说起来母子间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几个月,对于额娘的事情他可以说一知半解,任何有关亲生额娘的事他都乐意去听,更何况恐怕没有人比眼前这人更加了解额娘的过去了,只因他知道赖嬷嬷从他额娘进宫起就一直服侍在身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