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浅善纷中危蛘咚凳堑蛊纷中危泵媸遣殖呛托鲁牵翘醵骱岽┒慕厦娌攀谴竺鞒牵簿褪翘暮诵乃冢芄芨驮诖竺鞒悄凇
  易风一行自北南下,从西侧那条狭长的通道到达晋渠前,经豫让桥过河绕到太原城南面,然后进入西城,再进入西城三内城之一的南面内城太明城。
  进入豫让桥西桥头堡后,易风还特别要求登上城门上那高高的箭楼上眺望对岸的正对面的西城西南角。站的高,看的远,易风登高远眺欣赏着汾河与西城的美景,而李密刘文静等则都在努力的观察着西城里的一些细致之外,打量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兵马埋伏之类的。(未完待续。。)


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

  杨雄却并不知道这些,还以为太孙殿下也好赏些景致。他虽然是东路军副帅,又亲自统领着一万皇帝调派的精兵,包括一千重骑。不过昨天晚上天门关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并不清楚。当时易风让他留在城外统领军队,他也没在意,一个小小天门关的宴会没什么值得期待参加的,再说殿下也只是要去查验天门关镇戍兵剿拿的黑山贼而已。因此,当今天易风说要返回太原,改道的时候,杨雄真没有想到其它。因此此时,他是真正的不知道,易风现在重返太原,其实是要来干仗的,他也不知道,在对面的另一边桥头堡里,王頍等一众杨谅心腹,也已经在猜疑不决的等待着一面也在秘密调动兵马,无形有杀机在弥漫。
  “郡王对于太原城很是了解嘛。”易风笑道。
  “谁又能不了解太原呢,这可是我大隋天下第二城,魏晋以来,一度曾是北方甚至整个天下的最重要之所在。就说这并州府太原城,实际上有东西中三座城,而其中又以殿下面前的这座紧邻汾水的西城最为庞大。这里曾是晋阳古城,最古老的历史能追溯到春秋时代,相传为董安于所建。《史记》中说:“伯攻赵襄子于晋阳,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即是指此。”一谈起这座北方重镇名城,杨雄可谓是如数家珍,当年他为大隋征战沙场的时候,也曾经在太原驻守过,因此重新回到这里。对于已经在京师清闲多年的他来说,意义很大。这里有他的年轻,有他的激昂。有他的热血战场。
  他神情兴奋,“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基本上是保持了晋阳古城初建时的规模,但在战火中遭到多次破坏。北齐之时,文宣帝在董安于所建晋阳古城上建造了大明宫,后扩建为城,因称之为大明城。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后来又在大明城北新建一城,东魏孝静帝于此置晋阳宫。后来将之扩为晋阳城,陛下即位后,改为新城,并将晋阳宫城加以扩建,达到周回七里墙高四丈的规模。十六年,又建有一座仓城,东面与新城相连,此仓城高四丈,周围八里。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三连环城,并且汉王就任并州总管后,又于三城外增筑外城墙,将三城包入其中。称为并州府城,百姓也将此称为西城。”
  这么三座连城合筑之后,还只是太原的西城而已。并非就是太原三连城。事实上,太原三连城指的是西城中城东城三连城。而眼前的这三连城。只是西城内的三连城。
  易风感叹连连,比起长安城那种方方正正、里坊分明的都城。太原城这种环套城的连环城,无疑在军事防御上更加上乘。
  太原的中、东二城,也是在隋立国之后修建,东城是在立国不久后,为应对突厥的威胁,当时晋王为并州总管,而实际上卫王杨爽代理总管,期间,卫王杨爽于开皇二年在晋河西岸增筑东城,第二年即将太原县衙移于此。开皇十三年,秦王杨俊坐镇并州时期,又因汾东地多碱卤并不堪食,而特架汾引晋水入东城引甘民食,称为晋渠。然后到了后来杨广再次任并州总管时,跨汾筑中城,连接东西二城。至此,太原西东中三城结为一体的建筑格局形成。
  如今整个太原城的建筑规模,汾河当中,汾河西为西城,东岸为东城,中间就建在汾河上,跨河而建,然后将东西二城联结起来。整个太原城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广三千一百二十一步,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其高四丈。如果换算一下,则太原城南北九里,东西十二里,周长近五十里。其中,西城规模最大,其中有大明城、晋阳城也就是新城以及仓城,另外大明城内还有一座大明宫,新城内还有一座晋阳宫,基本上都保持完好。西城的这三座城中之城,呈品字形,踞于西城之中。
  太原三城形成一线,两端直抵东西两山,横亘于太原盆地北端,龙盘虎踞,当太原盆地以北到晋中平原的要冲。
  真是个好地方啊,龙盘虎踞一点也没有错。易风是真看越喜欢,甚至升出一股浓烈的占有**。尼玛,老子要是直接占了这里,比起怀荒,比起幽州,那不强千倍百倍啊。
  豫让桥两座桥头堡分居汾河两岸,犹如镜面倒映成双,湍急的河水从桥下流过,远远看去,那座城中套城,城连城的太原城,还都在城外挖了护城河,直接引入了汾河活水。护城河又宽且深,让太原城仿佛是一座坐落于湖河环绕中的群岛。
  “二哥、六郎,你们要小心点,让弟兄们加强戒备,小心谨慎,一旦发现有情况,立即动手不要犹豫。”易风将秦叔宝和来六郎叫到身边仔细交待。在看到太原城如此大纵深的整体防御网后,易风在路上时的那点轻敌大意已经全都抛弃远弃了。这样的太原城,简直就是一座专为战争而建的要塞,是一座杀人的机器。孙子兵法里面”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大致意思就是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一倍于敌人就进行战斗,兵力与敌人势均力敌就分散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进行防守,兵力比敌人的兵力差就避免作战。
  现在易风带着一万一千余兵马,而按情报所知,太原城内光是杨谅的私军就有两万余,另外还有城防守军也有不少。此外,太原外围,同样驻有诸多兵马。太原城是并州大总管府的驻牙,兵马众多,而且并州兵向来号称劲旅强兵。现在易风的兵力明显是要劣于太原城的,特别太原城还是这样一座战争机器级的要塞,真要强攻硬打,根本毫无希望。如果按兵法所说,他这种情况就要避免作战了。
  当然,事情也没有坏到那种地步。
  太原城里并不一定就知道了天关门的事情,他们也更不可能知道易风这个回马枪杀回来的真正目的。此外,杨谅根本不在并州,因此太原城里的将领兵马也不可能都是自己的敌人。
  现在要注意的是避免发生直接交战,要不然会对他们很不利。最好的办法,是来个擒贼擒王,把并州府杨谅的心腹大将们给一举拿下,然后以皇太孙的名义公布天门关谋刺之事,以此为理由定王頍等人的罪,另外再宣布不追究牵连其余士兵们,安抚好这些士兵,才有可能顺利无损的搞定此事。当然,再好的计划,也不会天衣无缝。万一出现了什么意外,还得靠刀枪说话,早做好准备,总是好的。
  “黑獭,你带旗卫队跟在我身边,到时看我眼色行事。一旦我下令,你们立即就把王頍等并州府将领通通拿下。”
  “末将等明白!”秦琼、来整、刘黑闼齐齐领命。
  易风想了想后又交待道,“等我们过了桥后,我会要求在东岸桥头堡内见并州总管府诸人,到时你们先直接把东桥头堡给接管控制了,太原城太危险,我们先不进城,直接在东桥头堡里把对方官员拿下,来个擒贼擒王。”
  “明白!”
  桥虽然是索桥,可铁索很粗,而且河也并不太宽,加之十几条索道因此铺上了木板之后的索桥经过之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晃的厉害的情况,很是平衡。
  秦琼和来整两人带着一千侍卫骑兵最先过桥,东面桥头堡上闸门早已经吊起,并州主簿豆卢毓带着镇将李景以及一队骑兵等候迎接。
  “在下并州主簿豆卢毓,这位是镇将李景。”豆卢毓主动上前打招呼,他身后的李景则没什么表情的冲二人点了下头。不过他目光里似乎对秦琼二人有些好奇,目光上下打量着二人。
  秦琼冲二人微微一笑,也自我介绍,“在下秦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这位是来整将军,我们都是太孙麾下。”
  李景听到秦琼介绍时用到的将军二字,不由的微微有些惊讶。这两个怀荒骑士兵年轻的很,估计二十岁都没,尤其是这个来整,更是估计也就十七八岁模样,可却称将军了。要知道,自从天子年前改革了阶官勋官后,将军已经不是随便可以称呼的了,只有四五品以上军官才能称为将军,六七品的只能称校,**品的更是只能称尉,将军,那是真正的高级军官,最低也是上镇将级别的,再往上的总管,已经能称为元帅了。想想自己十几岁战场,从北周打到大隋,大小上百战,立下无数功劳,如今也不过是个五品镇将而已。虽然也挂了个县公爵位,本来还有个总管之职,可之前东征之败,自己受到影响又贬职,打了二三十年仗,到头来,还不如这一个小娃娃的官阶,真是想想就让人胸闷难平。(未完待续。。)


第418章 有种单挑

  (感谢yebaoyin、乱武三国两位的支持,谢谢!求票票!)
  “在下李景,见过二位小将军。”李景就是那种硬脾气的人,过份的耿直,心里也藏不住事,因为觉得面前这两年轻人如此年轻居然也是将军,心里不愤,居然就说了出来,还特别用了个小字来形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心里不爽似的。
  秦琼和来整当即听出他话中敌视之意,不过虽然年轻却也好脾气,只当没听过的笑笑。这样的事情,他遇的多了,在京师那段时间,什么样的情况没遇过?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虽然他确实是靠跟对了易风才因此这么快的成了将军,可他虽然去年还是个小亲兵伙长,但他也确确实实是跟着易帅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拿命博回来的军功。至少,比起长安城里,那些七八岁十来岁的贵族小子,却已经一个个挂着护军、柱国的强的多吧。
  “皇太孙让某传话,他要在这东岸桥头堡内会见并州府诸位。”秦琼保持着笑脸道。
  “怎么,殿下不入太原城吗?”豆卢毓有些意外的道。
  “殿下是如此吩咐的,至于原因某与不知。”秦琼依旧微笑着。
  豆卢毓犹豫了下,“这。。。好吧,某这就回去通知皇甫司马以及诸位同僚们过来迎接皇太孙殿下。”
  秦琼叫住了转身要离开的豆卢毓,“还有一事,为了太孙殿下的安全起见。这座桥头堡的守卫将暂时由我的人接替,想必没什么问题吧。”
  一直被两个小家伙无视的李景一听这话。脸都黑了,当下气呼呼的道:“豫让桥双堡一直由本将负责守卫。小秦将军之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信不过某?”
  “完全没有这个意思,若是让老李将军误会了,那我表示抱歉。事实上,你们也知道,殿下不久前在京师遇过刺杀,做为殿下的麾下,那一次已经是我们的失职,我们也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第二次。老李将军能理解吗?”一直被叫着小将军,秦琼也有些不爽了,忍你一次两次,你还来第三次,那你就是故意没事找事了。当下,他也直接叫李景为老李将军。
  其实李景并不算老,四十来岁的年纪,李景成名很早,北周之时就已经以战功封县公了。不过带兵打仗的人。经常风吹雨淋的,不免皮肤粗糙,肤色黝黑,显得苍老一些。结果李景就被一个小家伙给叫老将军了。气的一直觉得自己宝刀未老,还能再上战场,继立新功的李景差点跳起来了。
  豆卢毓见状连忙拉住了他。好家伙,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嘛。他们要自己负责安全守卫,这不是更好的事情嘛。不用你守卫你还可以休息。多好的事,真出了事也怪不多我们头上啊。“理解理解,我们完全理解。”豆卢毓拉着吹胡子瞪眼的老李将军走了。
  “这老头,倒是有些意思,这么不经逗。你说他带兵打仗,是不是特别容易中激将计,特别容易被挑衅被引诱啊?”秦叔宝看着李景在豆卢毓的劝说下,已经对部下军官下达了撤离的命令,当即不由的笑着对来六郎道。
  “那也不一定,有些人平时别看脾气暴,可真打起仗来,却又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来整回道,“当然,这也是指那些比较厉害的将领,若是一般的将领,脾气暴的确实容易中激将计。”
  秦琼向李景撇了下嘴,“那你觉得这老头呢?”
  “不好说。”来整摇了摇头,他在李景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一些影子,有似曾相似的感觉。他的父亲也是个暴脾气,可打仗的时候,却绝不会轻易的被激怒。父亲曾跟他说过,一个好的将领,得知道自己的性格缺点,因此越是哪方面不足,就越得告诫自己小心哪方面,免得被敌人利用。
  两人等李景撤走了他的兵,马上安排自己的一千人马迅速接管东桥头堡的防务。
  等他们安排好,向西面打出旗号,旗卫队先赶了过来,又特别搜寻了一遍,确认安全后,各自寻找位置进入准备之中,然后让易风过来。
  因为考虑到太原城的变态防御体系以及太原城中兵马数量过多,因此易风也早决定先不进城去。就在这个桥头堡里,先借对方来迎接之机,把他们给擒拿下了。若是对方不来,那么就是事情暴露,自己也就只能再想其它办法。
  易风让杨雄留在西岸,又让刘文静负责把守住西桥头堡,一旦有事,就直接把西桥头堡给控制住,省的自己的退路被占。不过有刘文静在,又有杨雄那统领的一万人马在西岸,易风倒不担忧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是有备无患而已。
  易风登上高高的城墙,坐在椅子上等敌人自投罗网,一众旗卫队员充作他的侍卫,另外还有一群精英阻击手埋伏在附近左右的箭楼之上。
  皇甫涎听说易风要在豫让东堡见他们,并没有反对,易风是皇太孙,这不过是他提出来的一个小小要求而已,无关大雅。当即他让众人随他前往面见,王頍听到这消息却是心中难安,难道事情真的如自己预料中的一样,出现了最坏的结果?
  他心砰砰跳个不停,站在那里迟疑不定。
  “王谘议,你怎么了?”豆卢毓见他站在那里不动发呆,连忙拉了他一下。
  “哦,没事没事。”王頍连忙道。
  “那一起走吧,别让皇太孙等久了。”豆卢毓道。王頍难看的笑了下,最后还是拿不定主意,他也不能确定是不是事情真如他所料一样。
  如果萧摩诃他们真出事了,那易风应当不会是这个反应吧。他还敢有胆子回太原来,要知道他才一万兵马。太原兵马却是他的好几倍啊。而且若是他真知道了,他更不敢过河到东堡来。却把自己兵马留在西堡吧。他不知道的是,易风虽然把大军留在了西岸。可却也带了上千的人马过河。而且,还直接把东堡的防卫接管了。东堡里,已经没有一个河东兵。只是这个重要的消息,李景根本没有告诉他。
  皇甫涎与王谘带着一众太原城中的并州总管府、并州州衙门还有太原县衙等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一起进入东堡。
  “非常抱歉,我等拜见殿下来迟。”皇甫涎一边打量着年轻的皇太孙,一面带说着抱歉然后带头行礼。
  “诸位免礼。”易风微笑着向他们一挥手。然后道:“突然折返,倒是孤打扰诸位了。”
  “不打扰,不打扰。”皇甫涎忙道。
  易风上下打量着他旁边的那个文官,“这位想必就是并州府谘议参军王頍王参军吧?”
  王頍刚才也一直在打量着易风。他想从易风的脸上看出什么信息来,可却发现自己什么也看不出来。见易风问他,当下连忙上前一步,“下官正是并州总管府谘议参军王頍,拜见皇太孙殿下。”
  易风上下打量了王頍好几眼,然后道:“听说王参军的父亲乃是当年南朝名将王僧辨将军?”
  “那正是家父。”
  “王参军是不是还有一个侄子叫做王珪?”
  “下官确实有个侄子叫珪。”王頍一时也搞不清楚他这是在干嘛,怎么倒问起家长里短来了。
  却不料一直笑嘻嘻的易风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应当没错了,你确实就是我要的那个王頍了。来了。将他拿下。”
  随着他一声令下,易风身后立时走出四名全副武装的侍卫,径自走到王頍面前,然后直接将他胳膊扭到身后。把他往一边按着跪在地上。
  “殿下这是何意,为何要抓王参军?”并州总管府司马皇甫涎见这突然变化,惊的满脸失色。慌忙向易风问道。
  易风带些轻蔑的神色望了眼虽然被扭了手臂,被按着跪在了地上。但却一言不发的王頍。
  “王参军倒是好镇净,你难道就不想跟皇甫司马解释一下。我为何要抓你吗?”
  皇甫涎一听这话,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怎么太孙抓人,却要被抓的人自己解释被抓的理由?
  “王参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甫老头有些怒了。
  王頍却很平静:“我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哦,是吗,嘴巴倒是很硬。”
  “殿下告诉我为什么抓我,我何罪之有?”王頍问。
  “为什么你自己清楚。”易风道。
  “殿下虽贵为皇太孙,可也不能无凭无据的冤枉一个朝廷命官。”
  “你觉得你现在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易风冷笑,“我是皇太孙,你只是并州谘议参军,不管是现在还是其它什么时候,你都永远没有机会对我说这样的话。”
  易风一挥手,程咬金和武士彟走了上来,他们抬着一个箱子来到王頍面前。
  箱子打开,里面是两颗人头,面目依稀可辨,一颗是天门关镇将李恒的首级,一颗是那个女刺客的首级。
  “昨夜,天门关镇将李恒于关内夜宴之时,率部谋刺于孤,其与所部已经全被伏诛。”
  “哦,这个李恒真是狗胆包天,居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满门抄斩都不足惜。”王頍看到李恒的首级时面色微微一变。
  “只有李恒胆大包天,死不足惜吗?”李易目光寒冷,在并州府一众官员面上逐个扫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