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万岁懵了,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史万岁接旨!”传旨的亲卫不得不再次出声提醒。史万岁迷迷糊糊的接过了圣旨,站在那里怔忡着,皇帝这就免了他的官职?那他现在岂不是除了一个有跟没有一样的太平县开国伯的爵位,一个太子少保的虚衔,以及一个武散阶加上一个上柱国的勋官外,没有了实职了?说到头,皇帝等于是直接让他赋闲在家了。
  这怎么可能,不对啊。
  亲卫传完旨,却是根本没理会史管家送上的礼物,直接转身离开了。留下史家上下一众人,茫然失措。
  枢密院,军议堂上。
  正副枢密使以及三衙的正副帅还有三衙诸卫军的上将军、大将军们基本上已经到了,三衙共三十八卫军的三十八上上将军、三十八位大将军,以及两位枢密使、六位衙帅,加上皇帝和他身边的随侍顾问大臣,上百高级将领共济一堂,大隋军队中最顶级的将帅们基本上都在此地。
  ps:求月票,求推荐票!(未完待续。。)


第546章 天要下雨 娘要嫁人 由他去吧

  “军情司的情报验证,李靖与罗艺、李景率三万轻骑已经长途奔袭辽东城而去。”监察院军情司裴增通报重要军情。
  在座的一众将帅都为这条消息而惊讶。有人问,“具体什么情况?”
  “具体情况是李靖不顾陛下军令,擅自兵出渝关,数日前在白狼城取得大捷,歼灭俘虏了高句丽约两万余兵马。然后李靖让营州检校刺史房乔率两万步兵留守白狼城,他与营州都尉罗艺以及部将李景等迅速发兵白狼水东南端,在距离渝关四百里,营州二百里处筑营扎寨,打算截断高元回辽东城的退路。然后就在几天前,事情又有变化。李靖听说朝廷已经令枢密副使韩僧寿为辽东道行军元帅,率兵前往增援,同时探到辽东城只有八千老弱守军,辽东城极为空虚之时,他立即决定率军奔袭四百里外的辽东城。如今,李靖与罗艺、李景率三万轻骑已经向辽东城快速行军。白狼水边松山大营,目前由平州都尉张须陀与蓟州都尉贾务本二将率三万人留守松山大营。”
  易风坐在那里沉默不语,心里实在是对李靖已经有些怕了。这李靖平时看着还很稳重的一个人,可一带兵打仗,立马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十足的投机份子,最喜欢的就是各种用奇用险,根本就不愿意好好的稳重用兵。不待朝廷做好准备,就提前擅自兵出渝关,打了白狼城之战,易风勉强还能接受。毕竟这一战双方实力上还是相当的。可现在他都已经发兵了,李靖依然不能再多等这么片刻。先是长途奔驰去堵高元的退路,现在又干脆直接去攻距离隋军边关八百里外的高句丽辽河重镇要塞辽东城。这份疯狂和大胆易风都已经受不了了。
  易风现在不是将军,而是一个皇帝,实难以再接受这种不断的赌博行为。打仗应当是打的综合实力,全方面的准备之后,再多方算计,最后集合了优势,平推掉对方。而不是这种一而再的用险,虽然胜利了回报可观,但谁能保证赌博能一直赢呢。而一旦输了。那后果绝对会很惨。易风宁愿小胜,只要保证一直能胜,那最后小胜也能积大胜。而这种赌博,一开始也许能赢,可只要一场赌输了,也许就会把前面的胜果也全输掉。这种不受控制的赌博,易风真不喜欢。然后李靖现在已经把色子投下去了,易风能做的,也就是尽量的提高这场赌博的胜利机会。并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万一输了,也不至于后果太惨。
  心里面,易风对于李靖的这次行为并不看好。实是因为在历史上辽东城那可是相当有名的。杨广数征辽东,每次都是数十万大军围攻辽东城,可一次都没能攻下来。由此可知这座城池的险固。后来李世民亲征辽东,最后还是用了火攻之计。才得手攻下了辽东城,可那个时候的高句丽。实际上已经是在跟隋朝倾国之战打了十几年了,国力早不如与杨广对战的最强盛之时。而现在,高句丽人可还正处于这个最强盛之时,辽东城一次战火都还没有遭受过。
  李靖就这么放着辽西的数万高句丽兵马不管不顾,一头杀到辽东城下,甚至还是轻骑长途奔驰,连半点攻城器械也没,后勤粮草供给也没,他要怎么拿下辽东城,就算城上只有八千老弱,可辽东城也是有内外两重城池,且城中有大量的粮草器械储备,外加数万的人口。此外,辽东城周边还有许多城池堡垒,高句丽人随时能赶来增援。一旦不能在第一时间突袭得手夺下城池,那李靖这三万人马真的很可能有去而回。若李靖败了,松山那三万人也将孤立无援,到时极可能产生恶性循环,辽西的局势可能再次崩坏。
  “能不能下旨追回李靖?”
  “来不及了,就算飞鸽传书,我们目前最远也只能传到渝关,然而渝关距离松山就有四百里,何况李靖已经离开松关了。我们的信使在渝关接到圣旨,立即赶往松山,也来不及了。四百里路,等他们到了,李靖说不定已经到了辽东城下。况且,李靖先前就已经不顾旨意,擅自出兵,如今更不可能一道旨意就肯撤兵的。”裴增说道。
  “李靖太胡来了,必须撤职严办。”贺若弼乘机参了李靖一把。
  “李靖肯定是得处置的,但不是现在。现在,还是商议一下如何补救。”易风摇了摇头道,对于李靖这种无视军令的家伙,肯定得惩戒的,易风不能养出他这种无视皇命和军令的毛病,要不然,以后别的将军都有样学样,那就根本没有军纪军法一说,军队方面是容不得任何疏忽的,要不然易风也不用弄出来一个枢密院和三衙来了。
  “韩僧寿到哪了?”
  裴增小声的道,“韩枢密使刚入河北。”
  “那朝廷派出去的援军暂时是帮不了李靖了。”易风轻叹了一声。
  朝廷为了之前李靖的擅自出兵,已经很是被动,提前征召集结十万兵马,让韩僧寿统领增援辽西。可这支军队也不会飞,再快也得需要时间,尤其是朝廷军制,那些高级将领们平时都是呆在京师的,地方上的军队都是以千人规模分别驻守各地。遇有战事,枢密院调兵集结,皇帝点将选帅,各路兵马集结起来组成一支作战集群,由皇帝任命的将帅统领出战。不管是集结兵马,还是将帅到位,都需要时间。这支军队,根本跟不上李靖的步伐。
  易风敲了敲桌子,“从现在起,不要去管李靖了,我们永远跟不上他的节奏,既然如此,那做好我们的事情。枢密院立即拟一份作战计划,要把李靖统领的这几支兵马先排除在外考虑。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李靖能不能拿下辽东城,也不是他能不能守住松山大营,堵住高元的退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迅速的把兵马集结起来,最首要的是先入驻渝关,先保证渝关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失。然后再出兵白狼城,把白狼城稳固下来,那么在辽西就有了一个钉子,一个前进基地,再出兵去攻营州柳城。如此,若李靖得手,自然最好,韩僧寿的兵马就可以咬住高元的几万过河兵马,到时与松山大营两面夹击,灭掉他们。若李靖打不下辽东城,甚至这三万人马覆没了,甚至更坏的结果是松山大营也因此被高元军回军击败,那我们也能不受影响,把营州先收复,最后把高句丽赶回辽河以东去。增援如今深入辽西的各部,前提得保证我们第二支大军绝不容出事。按照这个核心,你们马上拟一个作战计划出来,然后传给韩寿僧,让他据此实行。”
  说完之后,易风也没心情继续看着这些将领们商讨作战计划了。
  他直接回官,回到甘露殿中,易风去了浴室,浴室里有全天的热水,易风直接脱光了衣服走进热水池子,把自己泡在热水中,温热的感觉,让整个人的疲倦立即减轻了许多。
  靠在池子边,感受着水中的热力不断的渗入体内,水气蕴绕,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没有易风的召唤,并没有人敢上前打扰,他们站的远远的,屏神静气,一声不敢发,生怕打扰到了年轻皇帝的休息。
  过了许久,王海的声音在一边响了起来。
  “陛下!”
  易风睁开眼,“何事?”
  “陇右急报!突厥达头可汗联合吐谷浑慕容世允可汗一起入寇河西,现正围攻瓜州。”
  哗啦一声,易风一下子在水中坐直了身子,然后从王海的手中接过了这份军情急报。
  “裴世矩刚自西域而回,不是还说达头一心求和嘛,达头还送了数千匹马和数万只羊为礼物。如今一转眼,达头就已经跟世允联合发兵入寇了?监察院之前就没有发现半点苗头?”易风一阵恼怒,真是诸事不顺。辽西的战事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表展开,弄的是鸡飞狗跳的。这边突厥和吐谷浑倒又杀过来了,这还真是不怕热闹。
  “将此军情立即转送枢密院,让他们商议下对策。”易风将那纸军情抛给王海,自己又躺回到了池子里。达头估计是贼心不死,想要再挣扎一下,不过就算他联合了吐谷浑,也没有什么可太过担忧的。瓜州距离长安还有三千多里,何况,达头刚经历那场灵州惨败,现在又有几分真正的实力敢来叫嚣。易风估计,达头最多也就是想要向隋朝展示下自己的武力,最后还是想要以打促和。不过达头肯定不清楚易风的性格,易风是绝对的软硬不吃的人,他玩这一手,那就是在找死。
  易风原本还打算等到明年秋天时再次北伐,可是现在,达头提前送来了邀请,易风也不得不将这一计划提前了。(未完待续。。)


第547章 双喜临门

  (感谢苏梨氏盒、风中的柳絮、风生水起1976、随蜗牛去流浪、pp197623诸位的支持!)
  ………………………………………………………………
  坐在甘露殿里,易风望着自己写的那副字,不禁有些感慨,开皇十九年,这一年确实有些风起云涌的感觉。
  这一年,幸好没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可却战争不断,从开年就打个不停。先是北伐之战,出动兵员五十万,民夫百万,又联合了蕃兵数十万。这一场自平陈之役后,开国以来最大的战事也确实打的很成功,刚联合起来的突厥人被打的大败,元气大伤,二十余万突厥兵马兵败归附降隋。而铁勒人也乘机称雄于漠北,反叛突厥,自立汗国。若不出意外,这是一支相当完美的战争,筹划多年,然后短短数月就取得绝对胜利。可惜,一场内乱,使得北伐草草结束,然后各种兵马在中原相互撕杀,幸好易风在这场角逐之中迅速崭露头角,并取得最终胜利,三月平定内乱。
  可经历了一场内乱之后,大隋上国的天威,似乎也减弱了许多,周边的那些国家也开始想要试探挑衅大隋,混水摸月。高句丽发兵八万再次渡过了辽河西来,朝廷已经连发两路大军入辽西。辽西的战事还未结束,达头却又已经纠结了人马,联合了吐谷浑发兵进攻河西。时间已经入秋,可这战事却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是越打越激烈起来。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苗头。虽然如今朝廷依然还有很强劲的军事实力,可战争打的是钱。每场战争。不但是前方数以万计的将士兵马作战,还牵动着后方无数的后勤供应。一个兵在前线打仗。如果是在国境线外打仗,那可能需要三到五个民夫做后勤的支援,然后这些兵员民夫们的装备与粮草的消耗则需要更多的农民和工匠的支持。打仗如果能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打的好,确实是还有益处,开疆拓土,增加人口,收获钱财土地人口牲畜。可规模得不到控制,就很危险了。一旦某个环节链出了问题。就容易是牵动整个局势。比如军队长期在外,会使得国内空虚。再比如军队长期在外做战,会导致士兵很大伤亡。大量民夫去支持后勤转运粮草,甚至许多百姓去制造军械等,就会影响到田地耕耘,粮食收获,甚至是其它民生物资的制造,总之,总总影响极大。
  易风玩闹着案上的镇纸。沉思着。他是皇帝,必须考虑到这些,想着整个全盘的局势。历史上的杨广,继位之初。前几年的执政其实是相当积极的,真是文成武德,赫赫威名。建立起了天朝系统,四方来朝。修运河、建长城。开商路,迁都城。灭吐谷浑、败林邑,降服突厥,可谓是相当的了得。可仅维持了不到七年,最后就全国沸反,烽烟四起了。为何,就是断链子了。
  现在举朝上下都是李靖这样的将领,一个个热血沸腾,恨不得提剑立即荡平四方,把所有不肯臣服称臣的蕃邦全都给干趴下。臣下有这种积极的想法当然也是好的,只是这也有一个度。热情过度,就会让朝廷失去稳重和理智,走了极端就容易出问题。中国向来崇尚中庸,就是讲究一个不走极端。
  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如今大隋甲兵强盛,欲扫平四方的激昂中,易风这个皇帝却不得不给他们浇浇冷水,刹刹车了。
  首先就是辽西之战,是时候得结束了。虽然大军才刚开始进入辽西,可易风却已经在考虑着如何结束这场战争,考虑如何与高句丽达成暂时的停战合约。不是易风担心打不过高句丽,而是在整个天下的棋盘上,高句丽毕竟只是一角,而且现在还算不上最重要的一角。如果没有达头的来犯,易风说不定还会再考虑一下,看局势再做决定,是收复了辽西为止,还是继续趁机推进到辽河东岸。可现在,易风不想过多在辽东纠缠了。先收拾了达头再说,其余的以后再谈。
  朝廷现在根本还没有做好与高句丽的全面战场准备,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先稳固辽西,然后将突厥给分割、然后分封草原,把这一强大的势力给阉了。
  “辽西局势明朗之后,立即将李靖带回京。”易风对监察院特务司统领刘鹰下达了密谕。
  “万一李靖到时不遵旨?”刘鹰问,李靖是个有前科的人,而且还是枢密院副使,在如今的朝堂政治格局中,枢密院是与政事堂并列的衙门,李靖这个枢密副使可是相当于副宰相的。他统兵在外,若不听令,刘鹰也没办法。
  “如果他真的不肯遵旨。。。”易风皱着眉头叹了一声,“真要到了这一步,我授权你们可以将其直接拿下押送回京,若他敢反抗,你们可以视为叛逆就地格杀。”说出这句话,易风也是很艰难,可既然当了皇帝,有些决定再难也得做。李靖一而再的不顾皇帝的旨意,不顾朝廷的策略,擅自专权,这是皇帝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这个口子一开,影响将极其恶劣,而且最坏的是,将会影响到易风后面的一系列决策实行。为了一个天才般的年轻元帅,置国家安然于不顾,这不可能。
  刘鹰嘴唇动了动,最后还是没说什么,事情要真到了那一步,李靖若敢公然武力抗旨,那真是谁也保不住他了。相信,如果他稍还有点理智,就知道要如何选择的。
  “陛下,皇后,皇后要生了。”王海一路小跑着进入殿中,喘着粗气带来一个消息。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传御医没有。”易风一听,连忙起身。
  “已经召了御医。皇后情况很好。”
  易风赶到立政殿的时候,皇后已经开始临盆。易风直接就往里闷,几名女官和女医上来拦着。不肯让他进去。
  “我要亲自陪皇后生产。”易风认真的道。
  一众人有些怔住,这女人生孩子,从来都没有让丈夫陪着的。可皇帝态度这么坚决,大家又有些犹豫,最后易风干脆一甩衣袖,直接闷了进去。进去之后,易风不顾接生女医的震惊,直接走到床边坐下,双手拉过李丽仪的手握住。“我陪着你。”
  生孩子对于女人来说,绝对是一件痛苦无比的事情,尤其是生第一胎,而且李丽仪还这么的年轻,还不到二十的年纪,生第一胎孩子的困难可想而知。虽说她贵为皇后,可这个时代的医术及条件终究有限,这个时代有许多女性,因为生孩子而去世。难产、产后感染等等。生产而死的女人占据了很大的一个比例,而其中死于生产第一胎的又占多数。还好如今有孙思邈这位神医主持着医学院和御医院,他从易风这里得到了不少医术方面的新知识,使得如今皇后生产的条件大大提高。生命得到了许多保障,但依然还是很危险的。
  李丽仪腹痛不已,全身早被汗水打湿。突然看到皇帝闷进来,然后温柔的说要陪着她生产。那一刻她感觉幸福无比,甚至身体又恢复了不少力气。
  这一胎生产的还算顺利。虽然即使如此也还前后折腾了大半天,可最终总算是把孩子顺利生出来了。
  “陛下,孩子怎么样,是男是女?”李丽仪的手还紧紧的捏着易风的手,顾不得疲倦,她立即朝接生的女医问道。
  “是个皇子。”医官小心的捧着新生儿,扫了眼小家伙的两…腿之间,高兴的冲着皇帝和皇后报喜。“恭喜陛下和皇后娘娘。”捧着这个小小婴儿,女医觉得如捧着一座大山般沉重。这可是皇子,而且是皇帝和皇后的嫡长子,如不出意外,这可就是未来的皇太子殿下啊。
  李丽仪欣慰的露出笑容,一个男孩对于身为皇后之尊的她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皇家和平民百姓之家也没太多区别,这个时代都是一样的普通重视男孩。
  “他怎么不哭!”皇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脸上的笑容凝固,露出焦急的神色,挣扎着想要坐起。易风连忙按住她,安抚道,“孩子生出来并不会马上都哭的,但是不哭的也没有关系,提着孩子的脚倒过来,轻轻拍打他的背部几下,就会哭出来了。”
  女医本来也正准备这样做,这时一听皇帝的话,心中惊讶不已,没料到皇帝居然对初生婴儿也懂的这么多,当下也就省了再向皇帝皇后请示一遍,直接如皇帝所说将孩子倒提起来,然后在小皇子的屁股上轻轻拍了几下。
  “哇哇哇——哇哇哇。”洪亮的婴儿啼哭之声响起。
  皇后高兴的笑了,“他哭了,哭了,声音好洪亮。”
  “是啊,这小子劲不小呢,虽然比预产时间提前了些时间来到世上,可看这小身板还长的很壮实,声音又响亮,以后一定能骑烈马开硬弓,嗯,他在兄弟中又刚好排第三,以后说不定还能继承朕当年白马银枪易三郎的名号,可以叫白马银枪杨三郎了。”易风一阵哈哈大笑,这孩子长的结实,哪怕没到预产期,可声音响亮身子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