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征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世家,士族门第,本来应当是一帆风顺的。可惜,他出生前几年,北周灭齐,他出生后一年,杨坚隋篡周。魏家作为山东士族之一,受到了胜利者关陇集团的全面压制。魏家虽然也有人入隋出仕,却大不如前,魏征的父亲更坚持不肯出仕隋朝。魏征父亲才华很高,可性格却固执,又不会经营,因此坐吃山空,家道开始中落。后来魏征娶了父亲好友,河东大族裴氏女,跟父亲一样只会读书不事生产,因此日子不免越过越差。到隋朝末年时,魏征甚至为了躲避兵役,而去做了段时间道士。直到三十八岁的时候,才受武阳郡丞元宝藏相邀做了书记。之后的魏征随元宝藏归队瓦岗李密,魏征做了元帅府文学参军,后来李密兵败王世充,又随他投奔了关中李渊。李密复叛身死,魏征主动请求去山东劝降瓦岗旧将,结果去黎阳劝徐世绩的时候,又被窦建德给俘虏了。后来窦建德被李世民击败,魏征又回到了长安,被太子李建成请去做了太子洗马,曾数次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干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又归于李世民。
  三十八岁前读书、做道士,过苦日子。三十岁后,主动或被动的改变了五次主公,辛苦了多年,连个稳定的靠山都没有找到,每一次押宝都押错了地方,在最终效力于李世民以前,魏征的运气确实很背,很背。
  凌云读史书,曾经偶然间看到魏征曾经游学就师于隋末有名的才子、大儒王通,王通十五而为人师,家学渊源,几代都是大儒,父子都受过隋文帝的召见和加封。不过最记他记忆深刻的还是王通的门人弟子,史载王通“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十余人为俊颖。”温彦博和杜淹都是贞观名臣,杜淹还是杜如晦的叔叔,而温彦博与另外两位兄弟温大雅、温大有更是唐初有名的温家三彦,温彦博后来还到宰相之职。
  王通的弟子还有三个有名人物,就是魏征、房玄龄、李靖。这三位算不上是王通的亲传弟子,但都曾执弟子礼在他门下听课。他们一起跟随王通学习他所写的《止学》,据说后来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最为推崇这本书。
  同是王通的弟子,魏征和李靖的经历类似,大器晚成。
  魏征今年十九,牛前从老师王通的家乡河东龙门郡白牛溪归家,此时正打算重返龙门游学听课,路过江南,特来拜会父亲的世交好友裴世伯,这几日在裴家居住,因慕名代海寺中藏书,这几日每天都会来寺中抄书。却不意在此正巧碰上凌云一行,他欣赏对面这群公子的俊朗洒脱,却又惊讶对面的那位公子居然一口叫出了他的表字。
  玄成这个表字,还是去年即将归家时,老师王通为他所取,知道的人并不多。可对面这位陌生公子,先是误称他为李密,明显是不认识他的人,可听自己报出名字后,却马上说出了自己的表字,这真是太过古怪。
  “公子莫非认识在下?”魏征疑惑。
  凌云笑了,笑的很高兴,遇上又一个历史上的名人,让他心中有种别样的满足。好像集邮爱好者,又集到了一张珍贵的邮票般的感受,不是同好的人是很难理解这种感受的。
  “在下易风字凌云,一直仰慕王先生,也曾经在白牛溪听过王先生的讲课,元经、中说、止学三篇在下是倍加喜欢。只是因家中之故,后来一直未曾再有机会在王师座下听讲,不过与些日一些同学还有书信往来,知道王师座下如今有几位弟子最为俊颍,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巨鹿魏征、临淄房玄龄、三原李靖等十人为最,玄成兄的名字在下可是深记之。不期竟然有缘在此相见,真是意外惊喜啊。”
  王通在家乡讲学,除了固定的弟子门人之外,还经常有许多士子慕名前来听课,有好多人并不是正式弟子,甚至连记名的弟子都算不上。王通讲课,经常听课的人上千,因此,当凌云讲他曾经在王通座下听过课时,魏征并没有半点怀疑,其实他和房玄龄还有李靖,也算是那种记名弟子,并不如温彦博、杜淹他们那样是亲传弟子。不过他没有想过凌云会冒充王通的学生,毕竟他只是一个没落的士族子弟,而且从凌云一口喊出他的表字时,他已经对凌云的话深信不疑了。
  魏征很高兴在这里遇到了同窗师弟,尤其是凌云一行的装束,个个翩翩风度,给人观感极好。
  “不知玄成师兄可有空闲,一起找个地方述述如何?”凌云主动相邀。
  “好!”魏征很高兴能在这里遇到一个同门,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凌云骑马,魏征骑牛,二人并行。一路上,凌云和魏征聊的很投机,魏征是那种读了很多杂书的人,涉猎很广。可他涉猎再广能比凌云这个后世人的涉猎广阔?若是论些经史典集,凌云肯定说不过魏征,可若说些其它的东西,凌云旁征博引,信手拈来,随便找点话题,也能说的魏征一愣一愣的,直叹凌云见多识广。当下对这个半路冒出来的师弟更是深信不疑了。
  一行人在代海寺前不远的一个茶棚停下。
  “伙计,借用下你的开水,我们自己泡茶。”凌云笑着对上来的茶铺伙计道,伙计有些为难的样子,凌云笑道:“茶钱照给。”店伙计立即笑呵呵的跑进去准备了。女扮男装的青莲和木兰两个已经从马上取出了全套的茶具,并拿出了龙舌茶。
  魏征有些奇怪的看着青莲他们两个的动作。
  “让玄成师兄见怪了,喝惯了自家的茶叶,不太习惯外面的茶。”
  魏征心中对凌云的身份不免猜测,估计这可能是哪家的贵公子。不然,喝个茶不会这么讲究,不过当他看到青莲拿出来的茶叶,还有她泡茶的方法后,真的很惊讶。
  “师兄请品偿。”
  “这是什么茶,从未见过,没添加任何佐料,却茶香浓郁扑鼻,真真是闻所未闻。”魏征叹道。
  “此茶名为龙舌,产自淮南**山狮子峰,从采茶到制茶乃至泡茶,全然不同。”凌云介绍道。
  魏征端起茶,小抿一口,慢慢品偿,果然与以前偿过的茶完全不一般,初时苦,回味甘。
  “凌云师弟这是准备去哪?”一杯茶过后,魏征和凌云之间已经相当亲近了。
  “实不相瞒师兄,在下新授晋王府兵曹参军一职,受晋王之令,正要前往辽东。”
  “去辽东?”魏征有些惊讶,既惊讶于凌云如此年轻,居然就担任了晋王府的兵曹参军,兵曹参军是从七品官,看起来不高,可晋王是朝廷得数的大藩强藩,晋王府的兵曹参军,自然也是晋王的心腹要员。魏征的父亲当年出仕最起初,就是给两位郡王做参军。同是参军,郡王的参军可比不上亲王的参军。这下他心中越发认定凌云身世不简单,可想来想去,又想不出朝中有哪个姓风的豪门。另一面,他又惊讶于凌云此行的目的,居然要去辽东。据他听到的消息,最近北方可是不**稳的。“听说辽东即将有战事啊?”
  凌云笑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麒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魏征整个人都顿在那里,喃喃念诵着男儿何不带吴钩这首诗,每念一遍,心中的热血就沸腾一分,豪气更壮。他想到了中落的家族,想到了当今的军功最重,想到了山东士人的被打压,想到了弃笔投戎。他没有想到,刚刚还让他觉得贵气无比的这位风师弟,居然转眼就给了他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
  “玄成师兄,可愿与某共赴辽东,万里觅封侯?”
  魏征心中激动,面色胀红,呼吸都有些粗重,整个人似乎有些喝醉了酒一般的感觉,他仔细的凝视着凌云,良久,终于一拍茶几,大喝一声,“好,弃笔从戎,万里觅封侯,某随你一起共赴辽东!”
  凌云微微而笑,心中却比魏征还激动,没有想到,魏征居然被一激而起,真是让人惊喜啊。他身边这么多未来的猛将勇将,还真就缺少像魏征这样的谋士军师呢!


第82章 积销毁骨

  汴河船上,凌云望着站在船头壮怀激烈的魏征,面有得色。
  王保拎着酒袋边喝边走过来,“当初三郎总说那个王通如何厉害如何厉害,我还不相信。没想到,那小先生还真不枉你当初特意跑到河东龙门去听的几次课,刚刚只报了他的名号,居然这么轻松就拉拢过来了一位士子随行北上。巨鹿魏氏,可是山东士族名门呢。”
  凌云怔住,难道自己真的去河东听过王通讲课?不会这么巧吧,自己知道王通,还是因为魏征和房玄龄曾经一起在王通门下做过同窗,甚至李靖也曾在王通门下听过课。史上这位王通自比孔圣人,后来的三字经中就把他列为诸子百家中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可听王保的意思,自己以前好像还真的去河东听过课,做过王通的旁听学生。巧合,只能是巧合,凌云笑笑,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心中在想,王通这么多著名的弟子,自己有没有相识相熟的呢?他可是记得,唐初一众大臣中,除了温彦博、杜淹、薛收等重臣曾是他的弟子外,房玄龄、魏征、李靖都是他的旁听学生,甚至还有如王珪、杜如晦、陈叔达等这些唐初重臣,也都是王通往来的友人。
  隋唐之际,王通可谓一代名师。
  也许,自己以后可以再和王老师联系联系,或者和那些同门师兄弟们多联系。这些同窗,随便一个,将来都是不得了的人物啊。
  当凌云得陇望蜀的时候,江南的扬州净街锁门宵禁的鼓声已经响罢,仿京师大兴城规划建造的各个坊市都紧闭了坊门,夜晚之后,市民只能在坊内走动,不得出坊。万家灯火次第熄灭,喧闹的江南名城也渐子陷入沉寂。
  总管府内仍有灯火,侍卫、婢女们认真的值守。
  书房内,杨广负手在桌案前来回踱步,眉头不时挑起,显露着他的烦闷。
  守在门前的侍卫和婢女们全都屏神静气,大声喘息也不敢,生怕打扰到了晋王。
  夜已深,晚膳已经热过三遍了,可晋王还没有用膳。食官担忧不已,只得去告之萧妃,请她来劝说。
  萧美娘在几名婢女的引领下缓步而来,站在门前的侍卫和婢女们都感觉松了一口气,上前俯身行礼:“恭迎王妃!”萧美娘挥了挥手,“殿下还未用膳?”
  “回王妃话,晚膳已经热过三次,可殿下却还一直没有用膳。”
  萧美娘点了点头,从食官那里取过刚热好的饭菜食盒独自提着入书房,见杨广皱眉踱步,“殿下为何事忧心,竟然晚膳也不肯用?”
  “爱妃你知道的,史万岁的事情对我们打击很大。我们前后在史万岁身上费了不下十万贯钱,而且动用了好多关系,好不容易才把他拉拢过来。可结果,父皇都已经任命史万岁来扬州统领晋王府军事,可最后却在成行前被弄了个免职为民。”
  当今朝中三大猛将,杨素、贺若弼、史万岁,杨素他已经拉拢过来,可却已经在省台中枢,贺若弼却是站在太子那一边,好不容易把这史万岁争取过来。准备让他来江南,负责晋王府的军事,帮助他统领江淮四十四州军事。史万岁这样的勇将,若他能到江南来,就算万一与太子争储之事失利,也能够在江南起来,划江而治,以待将来的。可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对杨广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
  萧美娘给杨广披上一件狐裘,“殿下也不必如此忧心,虽然史万岁被免职为民,可起码他也没有站到太子或汉王、蜀王那边去。”
  杨广看着萧美娘摇了摇头,“事情没有你说的这么简单,你以为史万岁为何会被免职?表面上看是因为西南蛮复叛,可实际上,孤得到的消息,这件事情其实背后有太子和杨秀的幕后操作。史万岁确实是受了贿,可蛮人复叛背后却是有杨秀在操纵支持,而且还有东宫的身影。这一切,只是因为见地伐收拢史万岁不成,不想看到他投向孤,而暗中出手。收买几个蛮人造反,很简单的事情,可却把史万岁差点弄的万劫不复。太子和蜀王他们之间越走越近了,也越来越无顾忌了。”
  一个史万岁,还没有到让杨广慌张的地步,但若是杨勇和杨秀两个强强联手,这对杨广来说,就有些不妙了。
  “妾身倒觉得这次殿下没有亏,史万岁这次亏殿下力保才能保得一命,心中定然对殿下是感激不尽。相反,这次杨秀勒索史万岁在先,又与太子参他在后,差点置他于死地。你说史万岁现在在诸皇子间,会站在哪一边?虽然史万岁现在是免职为民,可他这般的大将,顶多赋闲段时间,必然还会重新启用,到时,他必然完全站在殿下这一边的。况且,就算史万岁现在赋闲,可他军中的部下,不还是会站到殿下这边吗?况且,如今殿下已经成功拉拢到了杨素,臣妾倒觉得这次太子他们出了个昏招,形势对我们是越来越有利了。对了,妾身刚收到宫中那边的一个回信,陈贵人对于殿下的礼物很是高兴,另外他对于殿下帮忙善待陈族十分感激,对于沈氏家族的宽容处置,也很感激。”
  陈贵人是南陈公主,宣帝之女,后主之妹。陈亡后入隋宫,本只是掖庭宫女,先前独孤皇后妒忌无比,**不得有其它女人幸进。不过自天子临幸尉迟氏,独孤皇后一怒下仗死尉迟,惹得天子离宫出走的事情发生后,独孤皇后为了缓和夫妻关系,也不得不在这方面缓和了稍许,陈贵人正是独孤皇后选出来给杨坚的少数几个女人之一。因出身高贵,又年青美貌,陈贵人很得宠,也算是**中能在杨坚面前说的上话的人。
  杨广的几个妾中,其中也有两个陈朝公主,不过辈份是陈贵人的侄女。杨广利用这层关系,让萧妃和两个陈氏妾以此与陈贵人加强联系,不时的送些金蛇玉石等礼物入宫,又帮忙安置陈氏子弟,上次沈氏涉高家案中,杨广高拿轻放,从沈家得到大批好处,却又不忘到陈贵人那里邀功,换来陈贵人满心感激。平时,没有找机会在杨坚面前替他说话。
  杨广笑笑:“也许是我太过紧张了,如今对我们确实太过关键了。”
  “妾身不是听说建州总管来护儿将要前来扬州拜见殿下,已经选择支持殿下了么?”
  说起来护儿,杨广心情高兴了很多,他握着萧氏的手笑道:“嗯,确有此事,说起来,孤年前也曾派人拉拢来护儿,钱财送出不少,可来护儿却有些态度**不明。谁知这一次,他在河南遇到凌云,却一下子就站到孤这边来了。”
  “因为凌云么?”萧氏只听说来护儿将要来扬州拜会杨广,但却还不知道其中有这样的曲折。
  “嗯,刚开始孤也有些不相信呢。这个凌云,还真是有些不按常理出手,是孤的福将。”说起凌云,杨广心情大好,“这小子一路北上,却折腾出不少的事情。他现在还在河南滑州,在那里结交了一群河南的地方豪强、绿林好汉什么的,称兄拜弟,拉帮结伙,这还不止。裴礼刚刚送到的密奏,他在滑州时曾遇到见地伐手下一百多黑铁卫的伏击,结果他一点事没有,反把对方杀了个落花流水。那来护儿的公子无意中遭遇了此事,好心帮了他一把,结果凌云却跟来护儿摊牌,逼的来护儿无法再**,只得站到我们这边。这还不止,这家伙,转眼,就纠集了他的那伙江湖朋友,跑到荥阳去抄了郑家暗中为见地伐所建的一个千余人规模的地下军械坊,杀了人,抢了军械,还把工匠都给一窝端走了。估计现在见地伐也已经收到这边的消息了,此时损兵折将,还丢了个军械坊,估计暴跳如雷呢。”
  杨广越说越高兴,“孤还真是有些小看了凌云这小子,他的这股子江湖作风,有些还真是很管用的。见地伐想杀他,现在却损兵折将,估计后悔着呢。让这小子去北方看来没有错,估计到了北方后还有更多惊喜呢。孤现在倒真想看看,他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且放他到北地几年。孤试目以待,若真能折腾出大动静来,孤将来一定不会亏他。”
  萧美娘听丈夫如此称赞这个私生子,心中稍稍有些难以平静。自己的两个儿子,嫡生贵子,却从没有得到他如此称赞。她甚至在想,自己原来打算对这私生子不干涉的想法,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殿下,这凌云一北上,就真好像龙游大海,虎入山林啊!”萧氏意味深长的说道。“殿下看他这还没到得北疆呢,就已经是结交地方豪强,拉拢江湖游侠,称兄道弟,歃血结义,没有殿下的准许,就敢带人袭击太子的工坊。这等胆子,若到了北疆,再让他接掌了猛虎盟和高家的势力,只怕就越发的难以掌控了。凌云虽是殿下之子,可毕竟自小在江湖草莽之中长成,满身江湖习气,只怕难以受制,不服约束。”
  杨广手指刮过颌下短须,想了想,最后笑道:“爱妃说的有些道理,不过有些多虑了。凌云虽让孤有些意外,但却脱不出孤的掌握!”
  萧美娘很聪明的点到为止,不再多说。就算是吹枕边风,也得看好时机,时机不对的时候,见好就收,说多,反而会起反作用。虽然眼下丈夫很相信那个私生子,可她相信,只要自己经常不时的提上一两句,时间久了,自然能积销毁骨,达到目的。“看来是妾身多心了,不提这个了。时候不早了,殿下也该吃点东西,这是厨下送上来的第四次晚膳了。殿下若是再不肯吃,食官都要急白头了。”
  杨广哈哈一笑,“爱妃这么一说,孤才发现真的有些饿了,多谢爱妃关爱,这就用膳。”


第83章 好算计

  一千多号工匠学徒,自索水河岸上了单徐几家的船后,凌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不过凌云也懒得去管这些,以单徐七家,哪一家在各自州中不是首富豪强,七家合伙的军械买卖自然更不容小觑了。徐盖自然敢去劫郑家的工坊,抢郑家的工匠,自然也就早有地方妥善安置,不露半点行藏。千多号人集中在一起是不少,可七家的工坊分一分,一家也就百来人,随便几条船几辆马车也就把人接走了。哪个山谷庄园地下工坊里,藏个百十来号人,以各家的势力,简单是太容易了。
  七家的工坊凌云代表着猛虎盟和高家也有两成的干股,不过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