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间自在仙-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例子反映出“机会”和“运气”的重要性,但我们绝大部分人是没这种机会跟运气的,所以要“一举成名”,你就得“十年寒窗”,你就得勤学苦练、你就得厚积薄发,这是无庸置疑的。

    尽信书不如无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样的一句话,表明了读书的方法,读书要有怀疑的精神,怀疑是进步的阶梯。

    古之圣贤的言行道理,都是一脉相承的,留到今天的有的依然是传统美德,而有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所以读书还要有实践的精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用实践去证明圣贤书中的言行道理是否还适应今天社会的需要。

    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而实践就是检验书中的圣贤道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的标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说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得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胜利。

    这就是读书的态度,能吃苦,多锻炼,不做温室的花朵,风吹雨打都不怕。

    杨晨说了三句话,分别从读书需要厚积薄发,读书需要怀疑精神,读书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取胜利。

    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并不容易,更何况是成神成仙呢?

    只有敢于披荆斩棘的人,才能够摘取最后的胜利的桂冠。

    每一句话听起来,都令人振聋发聩。

    马老行走天下一辈子,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话。

    隐隐约约的,他感觉到杨晨的这几句话中蕴含着巨大的宝藏,但他也知道,杨晨这是隐晦的拒绝了自己的好意。

    想要一个人与天下第一楼抗争到底。

    “好,既然你决定了,我也不阻止。”

    马老很是喜欢杨晨的风骨,“天下第一楼已经在这里动过一次手,没有杀了你,也就意味着,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在渭城动手,你要趁这段时间,好好的夯实基础。”

    “好了,不再说天下第一楼了,人老了,说着说着,话就多了。”

    “不过,今日我可是收获不菲,不但得了一篇莲花文章,更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文才他能有你这样的大才做先生,要是再学不会,学不好的话,定然是他这根朽木可雕也。”

    马文才在旁边听了不高兴了,“爷爷,说什么呢,孙儿天资聪慧,无人能比,又有师父这样的名师,必然也会教出我这样的高徒。”

    “师父真是天纵奇才,你听听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你听听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再听听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名言名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一读之下,还觉平凡,细细品味,才知非同凡响,用爷爷的话来讲,这就是返璞归真了吧,信手拈来,皆是妙手文章。”

    “师父啊,师父,你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可千万不要藏私,一定要教教徒儿。”

    说完,马文才一脸希翼的盯视着杨晨。

    旁边的马老,雪白的长眉也是一抖。

    是啊!

    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窍门吧?

    不然的话,大家都是读书人,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若是得了这大才的窍门,对一个家族而言,其影响定然是十分的巨大的,甚至可以让一个普通的家族成为封神家族。

    杨晨听了,先是一愣。

    随后哈哈哈大笑起来,“窍门,当然是有的,须知天下事,都有窍门,我今日送你一首诗,其中便蕴含着我的一部分的读书窍门。”

    马老听了,一阵大喜。

    “快把府上最好笔墨纸砚寻来,我要把杨先生写下的窍门,当做我马府的传家之宝,世代流传。”

    当即,便有着隐在暗处的人,闻声而去办事。

    一会儿,上好的笔墨纸砚便已经送到莲花亭。

    “师父,你要写什么诗,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了。”马文才围了上来,站在杨晨一侧的身后。

    “你且看来!”

    杨晨看了马文才一眼,这才舞动手中笔,凝神静气,写了出来。

    “希望这首诗,对你能有所警惕。”

    诗名: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窍门无他,唯勤奋尔。

第八十章:写的不是诗,写的是【诱】惑

    第二更!多谢唐诗山庄、禾女鬼、三寿的打赏!还请大家收藏吧,收藏委实不多,才堪堪接近二千而已。这样的成绩,令人羞愧至极。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这首劝学诗,是要让人人好好读书,莫待老时后悔自己蹉跎了时光。

    写完这首,杨晨笔下未停,继续写道。

    写的也是一首劝学诗。

    不过风格,则是截然不同。

    诗名:劝学。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语言通俗,说理明确,老百姓一看就打心眼里喜欢。读书考取功名是当今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前一首还是说道理,吓唬你的话,这首诗则是赤【裸】裸的【诱】惑啊。

    看看吧!

    读书好不好!

    只要读书不愁吃,书中自有黄金屋。

    只要读书就不愁没钱话,书中自有黄金屋。

    只要读书就不怕没有美女喜欢,书中自有颜如玉。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读书的好处啊。

    读第一首诗的时候,马文才还有些不以为然,以为是老生常谈,觉得自己读书养才,不过是为了博的名望,聚集些文气,好觉醒威能强大的神道种子。

    有了神道种子就有封神的资本。

    但是封神之路太难,自古至今,也没有听说过有多少读书人真正的封神。

    真正的神,脱劫虚空,永恒不朽。

    可是这样的神,从未显灵于人间,也不知道这样的真神是否存在。

    除了真神,便是伪神,需要人类的念头、香火供奉,才能够安身立命,一旦无人想,无人念,断了香火,就会让这些伪神失去神通,失去根基最终消失在百姓的记忆里,跌下神坛,化为一缕神魂,再一次转世轮回。

    所以,马文才的野心并不大,只希望自己能够觉醒神道种子,修行儒术,掌握一些儒教神道的神通就可以了。

    可是,这二首劝学诗一出,马文才顿时热血沸腾了。

    美女财富!

    仆人如云!

    这一切切,谁不喜欢啊?

    而这所有的好东西,只需要读书,只需要读书就能够得到。

    好好读书,就能有美女环绕,好好读书,就能够财富如山,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看到这种种好处。

    马文才都想着要好好读书了。

    马家虽然是渭城的首富,可不是天华府的首富。

    要是自己通过好好读书,为马家打下一片天地的话,让老爷子心怀大慰,也能让自己名动一方的话,那也是非常、非常的有面子的事情。

    写完这一首,杨晨想了想,却也写下了最后一首劝学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首诗读起来,也是十分的痛快。

    有着一种无形【装】逼的气势,凶猛的涌了出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话太牛【逼】吧。

    早上还是在地里劳动的种田郎,晚上就成了天子朝堂上的大臣。

    简直就是一步登天,位极人臣了啊。

    这得多大的学问,这得多牛气的读书人啊。

    尤其是最后一句,更是气势冲天,不可阻挡。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王候将相并非天生注定,好男儿有志气应当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也就是说,只要好好的努力奋斗,自强不息,这王侯将相,也是可以做做的。

    当今大周朝,就有着几位异姓王爷,位高权重,乃是封疆大吏,牧守一方,一个个的简直就是土霸王。

    要是自己也能够成为王侯将相的话,只要自己不作死,好好的经营名声,死后怎么也能成为一个小神灵吧。

    一想起这些。

    马文才的口水,就忍不住哗哗的流。

    师父写的这那里是诗啊,分明是诱【惑】啊。

    三首诗刚刚落笔完成,便有着一股书香弥漫,书香中文气缭绕,并没有扩散,反而是凝聚成一团灵光,灵光中有这一条龙形虚影游动,随后这团灵光猛地疾射出去,落在莲花亭前盛开着莲花的池塘上空。

    就见池塘上空,浮现出一片光幕。

    光幕之中,文气凝聚成一条条人影,上演着一幕幕的影画,第一幅图画,有着一个学童,自幼玩乐,苦于读书,不知明镜里,已然得秋霜时候,才想起自己一生碌碌无为,忍不住抱头痛哭。

    第二幅图画则是里面显示出来一位勤奋好学的寒门弟子。通过学习科举,文位不断提升,随着文位的提升,车子、房子、票子、女子……甚至是儿子孙子,都一起涌来。

    第三幅图画则是一个人早晨的时候还是个种地的人,晚上的时候,就接到了金榜题名的通知,成为了朝中的大臣,随后文治武功,名扬天下,成为牧守一方的王侯将相,死后更是封神,荫及子孙后代。

    三幅画,就像是三个故事电影一样,浮现在池塘的上空,许久才慢慢散去。

    图文并茂!

    天地显化。

    是大周朝的一方龙脉,都认可这三首诗,认为这样的诗,对治国有利。

    这样的三首诗,必将呈现在大周朝当今皇帝的书案之上,只要皇帝读书之时,就能够立刻看到这样的三首诗以及这天地显化出来的异象。

    马老看到图文并茂,且浮现池塘上空的影像,再对比诗中的语句,由不得叹息一声。

    “先生大才,可是这三首诗一出,你不知道,你要为自己的未来招惹出多少麻烦啊?”

    这样的诗,简直是为寒门书生张目。

    读书有了这么多的好处,那一个寒门书生,不想通过科举获得美女和财富啊?

    如今的天下,是儒教神道的封神家族、各大书香世家以及许多书院等等,把持天下,纵使是帝王,也多有受制之处。

    可是,这三首诗一出,将会引来无数的寒门书生踏上科考之路。

    到时候,寒门书生越来越多,终将会打破各大世家把持天下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是一些底层人所希望看到的,却不是各大世家所希望看到的。

    “好在,这只是大周朝气数未尽,龙气受此诗感应而勃发,警惕当朝皇帝要励精图治,多鼓励寒门中人参加科考,成为真正的九五之尊罢了。”

    “这三首诗会显示于龙案,最多会显示出诗词出现的大概的位置,却绝不会显示出来是谁所写的。”

    “你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把这三首诗烧掉,就不会有人知道,你曾经写过这三首诗的,你也不会成为世家的攻击对象。”

第八十一章:龙形诗魂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烧掉?”马文才一双眼睛瞪的老大。

    非常怀疑!

    这话真是自己的爷爷说的。

    这样的好诗,这样的刺激人好好读书的诗!

    都足以惊动一国之龙脉。

    都让天地显化,认为于国有利。

    这样的诗,怎么可以烧掉?

    就算是可能对师父有所影响。

    但也可以藏起来啊。

    可以不让外人看到啊。

    为什么一定要烧掉。

    这可都是师父的心血,师父一定是舍不得烧掉的。

    马文才不敢朝着爷爷发火,只好把带有希翼的目光望向了杨晨。

    他相信,凭着师父的绝世才华,一定会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杨晨略微一沉默。

    他并不了解,当今这个国家的情况。

    他写出来这三首诗,也只是偶有所感,知道在这个读书即可封神的国家,读书绝对是最佳的一条出路。

    也是所有的寒门中人,鲤鱼跃龙门的绝佳选择。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国家,是封神家族,也是各大书香世家、书院控制的国家。

    这些千年家族,早已经利益相连,勾结一团。

    根本不希望,有寒门弟子插足其中,打破固有的利益集团。

    所谓的科举,也大多是读得起书的富家子弟或者书香世家才有资格参加的,普通的寒门弟子,基本上读不起书,或者没有资格去读书,或者读书了也没有用,因为他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纵使参加了科考,也只能一败涂地,名落孙山。

    故而,大周朝虽然几经探索,有了科举制度,给寒门弟子指出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却真正的被千年世家所掌控。

    其作用,微乎其微。

    如今,杨晨的这三首朗朗上口的诗词,一旦传遍天下,足可镇国,会让更多的寒门子弟更疯狂的读书,更全身心的投入到科考的大军中去。

    千军万马争夺独木桥,总有几个天资聪明的寒门子弟会把世家子弟挤下独门桥,而已身踏桥而过,成为朝中大元。

    这样做,对国家有利,对世家无利,自然会遭到来自千年世家的反对。

    千年世家,底蕴之深厚,不可测度,得罪了千年世家,在大周朝就意味着死路一条。

    这样的事情,马老看的通透。

    杨晨从现代社会而来,更加知道,封建社会中这古老世家蕴藏的浩瀚伟力,凭着自己的小身板,根本没有资格和这样的世家扳手腕,更何况自己眼下还有着一个大麻烦没有解决。

    天下第一楼,以及背后的渭城李家。

    就这两大势力,就足够焦头烂额的了,要是自己在不小心得罪了千年世家,自己可真难再有活路可走了。

    还是小心点好。

    再说自己也没有想过成为圣人啊。

    没有必要了为了所谓的寒门,把自己搭进去吧?

    “烧了,烧了,一点痕迹都不留!”

    杨晨点了点头,眸子里寒光流转。

    “而且,这诗绝不能让外人得知,要知道,这诗一旦从马府流传出去,马府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马老深知其中诀窍。

    见杨晨同意烧了。

    就要捡起诗稿烧掉,却见这时,那诗稿上面,浮现一条龙形虚影,龙尾摇曳,朝着杨晨不断的点头乞饶。

    “诗魂?”

    看着浮现出来的龙形虚影,马老震撼了。

    就算是马文才眼中也浮现出来不可思议的震惊之情。

    “而且还是帝王诗魂?”

    这怎么可能?

    马文才爷孙都诧异的望向了杨晨。

    不是说,只有帝王写出来的绝顶诗词才能蕴含帝王诗魂吗?

    莫非,这杨晨是那个国家流落民间的皇家子孙?

    帝王诗魂?

    莫非是指的这诗稿中浮现出来的龙形虚影?

    听了马老的解释,杨晨这才苦笑一声。

    他知道,自己写的第二首劝学诗,确实是帝王之作,名垂千古。

    在这个世界,拥有了帝王诗魂也不稀罕。

    可是这帝王诗魂,和自己却是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自己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把一首帝王诗传播到了大周朝,拥有了帝王诗魂也在正常不过了。

    可是,这样的解释,自己根本无法对外人说。

    再说,纵使自己说了,自己解释了,也得有人信才行?

    怕只怕自己一旦说了,不但没有人信,还得让人觉得自己是个神经病?

    附体重生,跨越世界而来?

    这特么的也太玄幻了吧?

    真要是让人知道了,自己是跨越世界而来,还不让把自己切成切片去研究啊?

    这样的秘密,打死也是不能说的。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或许是因为这首诗能够让大周的龙脉惊动,从而被赐予了一丝龙气吧?”

    为今之计,也唯有这个解释,才能勉强的说得通。

    马老、马文才却深以为然。

    觉得确实应该是这么回事。

    他们从自己的掌握的有关于杨晨的资料中,确实没有看出来杨晨是个帝王家族的后人的事情。

    杨晨的家族,只是个因为不善经营而已经落魄下来的书香世家而已。

    “只是这首诗有了诗魂,想要烧了,只怕不容易了!”

    看着诗稿上空,不断朝着杨晨叩头的龙形虚影,马老也是一阵头疼。

    能够出现诗魂的诗,这样的每一首诗都是注定要流传万古的。

    而且,这样的诗,得到天地认可,毁之不详,会遭受天地间冥冥中的气运反噬,尤其会受到大周朝龙气的反噬,让你在大周朝步步维艰。

    时来天地同借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国家,一旦失去了气运,很快就会走下坡路,甚至会走向毁灭。

    马老不敢烧这样的诗。

    杨晨也不敢烧。

    杨晨以前是不信这些气运之说的。

    可是如今他历经穿越、重生,又执掌造化玉碟,胸怀无尽知识,却也知道,这世界确实有气运之说。

    也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改变的只是一个人的命运,若是改变整个命运长河的起伏,却是需要无尽的知识,无尽的无上伟力。

    自己毁了这含有龙形诗魂的诗,对自己也许没有什么影响。

    可是对自己以后亲近的人,却会有着不小的反噬。

    除非自己决定以后成为天煞孤星的一样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