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上他们的船去看看,研究一下!”

    宇文明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周强那么积极地要带穆巴沙夫来见自己,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没事,不用我去说,你自己就可以找他!明白地告诉他:如果不能免畅开心扉把我们当成朋友,那就休想我去对付突厥!穆巴沙夫只要不是个白痴,就知道应该如何决择。他绝不会在这种小问题上刁难你的!”宇文明满不在乎地说道。

    “太好了!那我马上就去跟他说!”周强听闻之后,大喜过望,立刻便跑出了大厅,向着还没走远的穆巴沙夫追了过去。

    而后来的情形也正如宇文明预料的那样,穆巴沙夫根本不可能在这种小事上刁难周强,他可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对33550336这个数字是否完美数的核实上去了。他听完周强结结巴巴的话后,大手一挥道:“周大人,我的船上,任何一处地方你都可以去,更不用说只是在甲板上了。你想怎么研究都没问题。”

    得到了穆巴沙夫首肯的周强心中大喜,当即便带着一干工匠上了那艘阿拉伯帆船,开始仔细钻研起来。

    仅仅过了三天,周强便急冲冲地又跑来找宇文明,他的表情十分紧张,两手不停地揉搓,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宇文明笑了笑,命郭子逸搬过一张椅子,让他坐下。同时,两名侍女也上前来,为他们奉上了茶水。

    “周大人,你们尝下吧,这是江都产的绿茶,味道香甜,十分可口,在辽东可不容易买到。”宇文明微笑着说道。

    茶水和笑容是化解人心结的溶化剂,周强喝了一杯散发着浓郁清香的茶水后,表情较之刚才放松了不少。

    周强这时品了一口茶水,然后正色道:“宇文元帅可知我在登州造船厂的情况否?”

    宇文明摇了摇头道:“周大人,这个还真的不知!”

    周强方叹道:“我在一起的船厂工匠眼中,完全是个怪异之人。因为我不象别人,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如何讨好船厂的几位主事身上,只一心钻研制造技术。加之不善交际,也不大通人情事故,故在船厂一直受人排挤。有一次,我提出了一项改进措施,虽然可以大幅度提高船只的载重量,且不影响航行速度。但依然被主事骂了个狗血淋头,说我是纸上谈兵,是根本不可能做到……但我的性格却又十分倔强,坚持认为这项改进措施是有效的,要求主事拔款研制,所以就得罪了主事和总管……”

    宇文明听后也有些哭笑不得,感情这周强在技术研究上的确有两把刷子,但在为人处事方面,却是差得不是一般,真是有些不通人情事故,的确不适合在官场混。

    不过宇文明自然不会和他一般见识,他于是便有些好奇地问道:“不知你提出了什么改进措施,让登州船厂的主事如此愤怒呢?”

    周强见宇文明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似乎有些兴趣,顿时精神大振,他立刻说道:“其实早在数年前,我便见到了从大食开过来的海船,感觉他们的阿位伯帆船全是挂的软帆,而我们大隋的海船却全是硬帆。虽然说硬帆的综合效率高,可以围绕桅杆旋转,甚至可以完全的利用各个方向的风,单位面积的硬帆和软帆相比较硬帆对于风力的利用率远大于软帆,但是由于硬帆自重过沉,越大的船帆也越重,有的大船上的帆甚至‘非数百人莫能举动’……”

    说到这里,他有些口干舌燥了,喝了一口茶水后方继续说道:“硬帆还有一个缺点,则是因为是整帆升降,面积做的不能太大,否则人拉不动。桅杆的高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桅杆的强度要受影响,我这两天专门到穆巴沙夫的船上去,详细询问了一下他船上的操帆手,了解了软帆的特点……”

    “我发现:如果使用软帆,在顺风的时候,单位面积效率便和咱们的硬帆不相上下,而且软帆由于重量轻的原因,它可以做得很大很大,所以在顺风的时候可以获得的推力远超硬帆,也就可以驱动更大型的船只。而即使考虑航行中遇到逆风的情况,速度也因此具有明显的优势,极限速度更是如此……而我提出的改进措施,就是将咱们大隋的战舰上的硬帆和大食帆船的软帆……两者之间的优点结合起来……”

    他说的全是专业术语,宇文明听得如坠五里云中,尤其是听到他说什么采用三角帆、再用衍帆解决横帆在侧风下的效率很低的问题,更是象听天书。

    “打住!打住!”宇文明终于忍耐不住,终止了这位痴迷于造船的周厂长的话。

    “周大人,这关于改进风帆的事,我定会全力支持你!你估计要多少钱?”宇文明问道。

    周强听后,顿时一喜道:“元帅终于同意制造这种新式风帆了?如果能够做出来,一定能让咱们的船速度提高三成以上!”

    “嗯!你要我拨多少钱?”宇文明点了点头,再度问道。

    “不多,首期投入也就三万贯吧!”周强思量了片刻后说道。

    “这么多?都能买下两艘大船了,你只是做几片风帆就要这么多钱啊?”宇文明惊道。他在和高丽人作战时,也多次利用过大隋水师遗留下来的战舰,自然也不是对船只造价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了。

    周强这时方叫苦道:“元帅,你别光看只是几片布,那可是用于船上的风帆布啊!它们可不是一般的织布机就能织出来的,必须要用篷布,价值比一般的布高得多。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些篷布还得把它们缝起来,还要另外在船上安桅杆……”

    “好了!我明白了,你就安心给我搞这个新型风帆好了!钱我拨给你!但决不准乱用,如果让我发现你有中饱私囊的行为,可休怪我不客气了。”宇文明虽然觉得这周强应该不是那种会贪污的人,但还是提醒了他一下。

    周强听闻之后,立刻正色道:“宇文元帅您放心,如果发现我有贪污,您立刻可以把我丢进海里喂鱼!”

    “嗯!那你放手去做吧!争取早点把新型风帆弄出来!”宇文明鼓励道。

    他这时也明白为什么原来登州船厂的主事对周强很愤恨了。

    这不光是周强不通人情事故的原因。而是他竟然提出用大食帆船用的软帆来更换大隋战船用的硬帆,这在自尊心极强的船厂主事看来,岂不是自认自己船厂的造船工艺不如大食吗?而大隋现在从皇帝到百姓都自认为大隋是全世界先进强大的国家,拥有最优秀的人才,要他们去学阿拉伯人的技术,他们如何丢得起这个脸面?

    周强兴高采烈地退下之后,穆巴沙夫也接踵而至。他亦是一脸高兴地说道:“宇文元帅,我将使节团的所有的人都召来演算,甚至还花钱从城里请了一批帐房先生帮忙。经过三天三夜的演算,终于证明了33550336这个数,的确就是第五个完美数!元帅,您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啊!这下我可以为巴萨尔殿下立下大功了!”

    宇文明听闻之后,却是没有那么激动,因为他早就知道这是毫无悬念的结果。唯一担心的就是怕这穆巴沙夫算错了。但现在看来,显然这位大胡子还是算对了的。

    “穆巴沙夫大人,你我都是朋友,朋友之间帮忙是应该的!”宇文明笑呵呵地说道。他也不得不说一些虚伪的话。

    “宇文元帅,这次真的太谢谢你了!我过几天就会启程回国,这回也算是向您辞行了。”穆巴沙夫虽然知道这只是两人之间的利益交换,但依然十分激动。

    他握紧宇文明的手道:“元帅您就放心好了!我回到大食之后,就会尽快安排商队将战马和大马士革乌钢刀的冶炼技术派人给您送过来!你助我一臂之力,我也会投桃报李的,绝不食言!”

    宇文明点了点头,两人又寒暄了一阵后,穆巴沙夫方才告辞离开。

    将这些杂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宇文明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军队的训练和备战中。辽东行营的后勤机构也在长孙无垢的指挥下,开始运转起来,为即将出征的大军备齐了粮草、武器、战马和盔甲。

    一个多月后,当塞外的冰雪开始熔化之时,从东都派来的使者也到了。他带来了朝廷最新的圣旨:杨广决定率五十万大军,分成五路,御驾亲征突厥。而杨广布置给宇文明的任务,便是要辽东尽起大军,从侧翼向大草原进攻,抄袭突厥后路,先消灭铁勒、室韦、薜延陀等投靠突厥的部落,再突袭东突厥牙帐,和朝廷大军来个南北夹击,尽歼突厥人主力,争取一战扫除隋朝北边的这个心腹大患。

    宇文明摆好香案,在使者面前作足了面子功夫,恭恭敬敬地接过了圣旨。

    随后,他方对众将道:“我辽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能否报答陛下的隆恩,为大隋建功立业,便在此一战了!大家回去早做准备吧!五日后,我将誓师西征!”

    (第三卷完)

    

第297章 杨广北上

    大业十二年,大隋皇帝杨广率领着二十七万兵马,经历了一个月时间,终于在三月三十日,抵达了河东地区的中心太原郡。

    李渊早早就带着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在离城三十里处迎接。在他们的引导之下,杨广的圣驾终于进入了太原城,并下塌在刚刚完工没多久的晋阳宫内。

    杨广是个从来就闲不住的人,入驻晋阳宫之后,就马上召开了战前会议,召集了所有涉及到的人员。出席此次会议的不但有军中的高级将领,还有河东各郡的郡守,以及随驾官员。

    杨广自然坐在宫中的龙椅上,在他旁边一左一右站着两位绝世美女,一位是年约三十七八岁的中年美妇,而另一位则是十八九岁的漂亮少女。两女的长相有七八分相似,一眼便能看出是一对母女。

    不用说,她们中一位便是萧皇后,而另一位则是公主杨洛琪了。

    在杨广左首站立的,便是唐国公、河东招讨使兼太原留守李渊。在李渊身旁边一溜站立的,则是河东各郡的郡守。包括太原长史王威,李渊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以及李渊的幕僚裴寂和刘文静。

    在杨广右首站立的,则是此次随同杨广出征的朝中大臣,包括裴矩、裴蕴、虞世基和卢楚等文臣。樊子盖、卫玄、王世充则被杨广留在了东都,辅佐已经被封为代王的皇太孙杨侗监国。

    除他们外,此时晋阳宫内,还有来护儿、鱼俱罗、宋老生和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等将领。

    如今,所有人都整整齐齐地站立着,聆听着杨广的吩咐。

    杨广扬起眉头,对着李渊问道:“唐国公,在朕颁发征召令后的一个月里,河东的战备工作做得如何了?”

    李渊一脸恭敬的答道:“回陛下,微臣已经按照朝廷之前公布的计划,在河东八郡征集了足够多的粮草。目前所有的粮草都已经运抵太原城,贮存在晋阳仓内。这些粮草可供五十万大军消耗半年之久。此外,河东各郡的府兵也都已经征集到位,全部返回了军营之中。现正在加紧训练。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他们便可以马上投入战斗。”

    “真是好样的!李卿家果然不愧为国之栋梁!之前朕将如此重任交给卿家,还有人在背后议论,说朕任人唯亲。如今你的成绩相信可以让所有质疑你能力的人闭嘴了!卿家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杨广满意的对着李渊点了点头。

    只不过,李渊虽然得到了圣上的夸奖,面上并没有什么露出多少高兴之色,反而有些沉默。这几个月来,李家发生了许多大事。先是女儿李秀宁随宇文明跑了,然后四子李玄霸又死在了宇文明手中。这对于李渊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

    在儿子和女儿一死一逃之后,他的性情也是大变。变得更加阴沉了,就算是李建成和李世民有事找他,也是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回朝廷下达了如此重的征粮征兵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换了以往,李渊少不得要抗争一番。毕竟他总的来说还算是一个爱护百姓的官员。

    可这一回,他却丝毫没有质疑或叫苦。而是命令各级官员,不折不扣地按照朝廷的命令执行,根本不管百姓能否承受。如此一来,河东全境对于朝廷和皇帝,立刻怨声载道,甚至发生了许多抗粮抗役的反抗斗争。让李渊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镇压下来。勉强完成了征粮征兵的任务。

    宫中不少大臣这时都有些同情的看着李渊。虽然如今李渊一下子成了皇帝面前最红的人,但是李渊的一子一女都折在了宇文明手中,李玄霸惨死,李秀宁被宇文明劫走(这是李渊公布的结果),这样的打击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杨广看着李渊那副样子,也觉得心中有些愧疚,思索是不是要给李渊补偿一下。比如说把自己的爱女洛琪公主嫁给李建成或者李世民。让两家亲上更亲。

    “裴爱卿,最近辽东军有何动静?”杨广决定待晚上和萧皇后及杨洛琪商量之后再作决定,而是先向裴矩问道:“宇文明是否按朕的命令,出兵草原了?”

    裴矩点了点头道:“启禀陛下,据传旨的太监回来称,宇文明接到圣旨后,便举行了一个誓师大会,然后统兵十万,向着突厥草原进发了。而派往辽东的情报人员也说,这些兵马多为已经臣服他的契丹、奚族、黑水、粟末等辽东诸部人马。而辽东军的兵马只占三分之一。但统率这些兵马的大将却是宇文明的嫡系,尉迟敬德、林子墨、秦琼、罗士信、程咬金等皆随军出战。”

    杨广听闻之后,却是冷笑道:“看来这宇文明也知道保全自己的实力,不肯出全力进攻突厥。但他的反应也不出朕的预料。也罢,朕远本就没指望他在进攻突厥时能发挥多大作用。只需要他离开辽东便可……”

    说到这里,他又转过头来,对卢楚问道:“卢大人,你之前去了一趟西突厥,那射匮可汗是如何答复的?是否同意与我大隋联盟?”

    卢楚这时却一脸苦涩道:“回陛下,那射匮可汗态度十分蛮横,称除非我大隋割让敦煌以西的所有郡县,并从吐谷浑撤军。否则他们不会中断与东突厥的联盟关系。”

    “这射匮可汗当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忘了西突厥上任可汗达头是什么下场。看来,朕还非得好好教训他不可了!”杨广听闻之后,也是怒不可遏道。

    在杨坚当皇帝时,长孙晟献计,挑拨突厥内部关系,诱使其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由于西突厥能够从东西方贸易中获取利润,势力远比东突厥强大,故隋朝一直采取的都是联合东突厥,攻打西突厥的政策。

    西突厥以前的达头可汗,就是在和隋军交战中被俘,成了客死他乡的俘虏。此事成了西突厥人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了东突厥和隋朝人茶余饭后闲谈的笑柄。

    “陛下,西突厥人虽然可恶,但他们只和我大隋最西端的几个郡接壤,尚不能对我大隋的重点地区构成威胁。只要有李靖将军在,谅西突厥人也讨不了好。”虞世基道:“微臣以为,我军还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对付东突厥上。”

    杨广点了点头道:“虞爱卿说的不错。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让突厥人事先发现我军动向而有了防备,此次行军我们必须小心谨慎。还未到达预定地点的兵马,应采取白天休息,夜间行军的方法前往集合地点。待战争开始后,不要轻易出击。不击则已,一击必须是雷霆之势,绝不给始毕可汗攻进我大隋内地的机会。”

    “各作战部队进入指定的集合地点后,要勤加训练,做好战前准备,只待传来辽东军和铁勒、室韦、薜延陀等部开战后,我军就快速出击,给予咄吉那小子致命一击。”杨广握紧自己的拳头,向着宫内的众将兴奋地说道。

    他之前在出发时就做出了决择,表面上是要征伐东突厥,实则大军进入草原后,便虚晃一枪,进攻辽东。这样便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获。

    这时,杨广又向来护儿问道:“对了,来将军,东突厥的情况如何了?”

    此次战争关系到大隋将来几十年的国运,所以杨广心中也还是有些紧张的。突厥人是草原霸主,所有的成年男子骑上马背,拿起武器就是骑兵。而且个个善长骑射。虽然人数较汉族少得多,但他们可是全民皆兵,如果东突厥下达全民动员令,可以一下子聚齐四十余万控弦之士。

    来护儿之前便已经先派人到了草原上,了解了东突厥的情况。此时他面带微笑道:“陛下不用担心!去岁冬天,草原上发生了大雪灾,冻死了突厥人无数牛羊牲畜,不少草原上的部落都遇到了饥荒。很多部落之间,已经因为粮食短缺发生了战斗,这回突厥人之所以大举南下,目的便是想劫掠我中原的粮食以度过难关。所以,他们虽然来势汹汹,却是一盘散沙。只要我大兵压进,他们吃一两仗亏后,便会自然退去!”

    “真是天助我大隋,来将军,马上派人通知李靖、屈突通、罗艺等数位将军,然后约定好一个进攻的日期。宋将军、鱼老将军,你们和裴将军一起,待会到朕的御书房来,商量一下进攻作战计划!争取一战打败突厥军的主力。”杨广欣喜道。

    “臣等遵旨!”台阶下大臣和将领们皆躬身行礼道。

    “今日就到这里吧!退朝!”杨广起身一甩衣袖,然后在太监和宫女的簇拥下,离开了大厅。

    “恭送陛下回宫!”大厅内的众人一起跪下磕头道。

    李渊从地上爬了起来,正准备和李世民、李建成等人一起回家时,却被宫中一位老太监拦住了,那太监微微一笑道:“李大人别来无羔啊!”

    这太监年约五十余岁,原是宫中的副总领太监,姓王,在岳曾省死后,顶替他作了杨广的总领太监。

    “王公公找李某有何事呢?”李渊不敢怠慢地问道。

    

第298章 突厥南下

    “陛下请你和几位将军到他的书房,商量作战计划。”那王公公笑咪咪地说道。

    “臣遵旨!”李渊大喜过望,不过他望了一下自己身后的儿子,却又提议道:“不知可否带臣的两位犬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一同前往,他二人近来一直在定襄操持军马,对边塞的情况十分了解。”

    王公公犹豫了一下,按理说象李建成和李世民这种级别的将领是不能参加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