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小郎君-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大的胆子!”陈皇沉着脸,从龙椅上站起来,厉声道:“给朕查,一个都不要放过!”

第六百三十二章 康王之忧() 
工部今天很热闹。

    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官员齐聚,当着工部诸位官员的面,将所有的权器都重新检验了一遍。

    工部官员看着检验结果,抿了抿嘴唇,皆是难以置信。

    与朝廷规定的标准权器相比,工部的权器轻的轻,重的重,如果不是制造权器的工匠不认真,便是有人在这上面动了手脚。

    前者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工部的工匠就算是再不认真,也不可能出这么大的差错,更何况,每一只权器磨制完成之后,还要经过层层检验,除非有人买通了每一关的检验人员,否则这种不合规的权器,根本不可能被送出去使用。

    于是,负责制作权器的工匠,以及所有的检验官吏,全都被刑部和大理寺拿下。

    权器的制作是工部司负责,检验的人也都是工部司官员,这一次,工部司上到郎中,下到工匠,几乎是被一网打尽。

    至于崔侍郎,朝廷也已经发下了诏令,召他回京。

    工部尚书闻讯,匆匆从家中赶来的时候,工部郎中、员外郎、三名主事,五名掌固、书令史,十余名工匠,正排着队被官差从工部押出去。

    工部尚书看着这一幕,大惊道:“怎么回事?”

    屯田郎中抿了抿发干的嘴唇,走上前,说道:“工部司制作的权器出了问题,陛下下令严查,工部司的同僚都被带走了,朝廷也发令召回崔侍郎……”

    “权器!”工部尚书听到这两个字,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工部造的权器,不是给工部用,而是运送到各地的盐场,矿场,等任何需要计量的地方。

    工部的权器出了问题,牵扯到的,是整个陈国!

    唐宁以前在御书房见过工部尚书,走上前,拱手道:“尚书大人的病情好些了吗?”

    工部尚书看了看他,下一刻便扶着脑袋,说道:“大夫说还要休养几个月才能痊愈,这段时间,工部就麻烦唐大人了。”

    “这是本官的职责。”唐宁笑了笑,说道:“尚书大人放心,工部就交给我了。”

    工部尚书看着他,嘴唇抿了抿。

    放心,他怎么能放心,怎么敢放心?

    他才不在工部几天,工部四司就只剩下了三司,离开的这几个月,他的工部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心里有些生气,但他却也不想再留在工部了,扫把星自己惹下的烂摊子,还是交给扫把星自己去收拾吧。

    这些事情牵扯出来的东西,即便是他也会感到头疼。

    工部尚书匆匆离开之后,唐宁也离了工部衙门,去往户部。

    这些权器是出自工部,工部崔侍郎要负主要责任,等到他被召回京之后,自会有人问罪。

    但那些盐场矿场的问题,却需要从户部调查,各大盐商,需要在户部备案,才有贩卖的资格。

    他刚刚走进户部衙门,户部尚书钱硕便迎出来,笑道:“唐大人要的东西,本官都已经帮你准备好了。”

    钱尚书显得很积极,唐宁能够理解,这次事件,牵扯到的不止是工部,陈国的大部分盐商,都要被拉下水。

    一旦查实他们的罪名,他们不仅要将这些年吃进去的都吐出来,还要交数倍的罚银,家底不厚实的人,怕是要倾家荡产了。

    而这次的罚银和江南不同,是光明正大进行的,收缴上来的银两,也全都要上缴国库,陈皇但凡要点脸,就不好意思在这上面动手脚。

    唐宁将户部提供的材料交给了大理寺,刚刚回到工部,便有宦官传信,陛下召见。

    他走进御书房,大理寺卿正在给陈皇汇报。

    “陛下,包括工部郎中在内,工部司官吏工匠,已经承认权器造假的事实,并且供出主谋工部侍郎崔敏,侵吞朝廷拨银,与各地盐商官商勾结一事……”

    物证就摆在眼前,工部司官吏工匠狡辩也没有什么用处,大理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他们全都招了。

    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召工部侍郎回京问罪,细查各地盐商,能交的上罚银的交罚银,交不上罚银的抄家,朝廷在这种事情上从来都不会仁慈。

    陈皇看着他,沉声道:“这件案子,大理寺、刑部及御史台联合办理,但凡涉案之人,无论是谁,一律按照律法惩处!”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同时拱手称是。

    陈皇挥了挥手,说道:“行了,你们下去吧,唐宁留下。”

    三人离开之后,唐宁走上前,拱了拱手,说道:“不知陛下召臣进宫,有何要事?”

    陈皇站起身,看着他,有些期待的问道:“这次朝廷能收缴多少银子?”

    这个唐宁还真的不清楚,摇头道:“回陛下,臣估算不出来,此事户部已经在查了,应该很快就可以出结果。”

    他虽然估算不出来具体数字,但陈皇如果想要用这些钱来养他的十万骑兵,却是白日做梦。

    这次朝廷追回来的银子,数额不会小,但和润州的相比,自然就不值一提了。

    毕竟,唐宁从江南带回来的,是陈国最富庶州府的一半,比陈国几十年盐铁专营赚的还多,即便是再加上罚银,也不会超过一千万两。

    陈皇看向唐宁,宛如在看一棵摇钱树。

    事实上,唐宁就是他的摇钱树,每当他缺钱的时候,他就会为他送上来一大笔银子,放眼望去,满朝也只有这么一位贴心的臣子。

    想到一事,他再次看向唐宁,轻咳一声道:“以后若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先到朕这里来禀报……”

    唐宁抬头看着脸不红气不喘的陈皇,拱手道:“臣遵旨……”

    “另外……”陈皇想了想,脸色沉下来,说道:“此案牵扯到的,定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你亲自去查,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协助,不要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

    康王府。

    康王面色发白,在殿内踱着步子,神色焦急。

    不多时,便有一人快步从外面走进来,焦声道:“殿下,打听清楚了……”

    康王目光猛地望向他,问道:“怎么样了?”

    那人道:“工部司的所有官吏都被抓走了,朝廷已经派人捉拿工部侍郎回京问罪,陛下命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彻查此案……”

    康王身体晃了晃,扶着桌子才好不容易稳住。

    他面色凶厉,咬牙道:“工部那里不是已经万无一失,怎么会出疏漏,有谁会没事去验那权器……”

    那人想了想,看着康王,说道:“殿下,这件事情是那唐宁挑起的,他是不是知道,工部侍郎是殿下的人,才故意……”

    康王怒道:“本王与他无怨无仇……”

    那人抬头看了看康王,说道:“殿下,您前几日撞了他的船……”

    康王怔怔的望着他,问道:“就因为这个?”

第六百三十三章 载入史册的一撞() 
“殿下忘了,那人可是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要不然,他为什么没来由的去验那权器……”

    康王已经不太能听清楚王府的下人在说什么了,工部侍郎是他的人,这件事情没有几个人知道,工部打造的军械缺斤少两,但兵部用来检验的权器,也是由工部配套打造,根本不会出什么疏漏,有工部侍郎盯着,谁没事会去查这个?

    工部克扣的银子,一大半都进了他的银库,这件事情若是深究下去,早晚会查到他的头上。

    这还不是让他最担心的。

    他担心的是盐场矿场的事情,陈国自立国以来就是盐铁专营,能做盐铁生意的,无一不有官方背景,顺着那些盐商向上查,查到的是京中的部分权贵,再往上,便是康王府了……

    即便他是皇子,也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康王忽然有些后悔,当日在天然居的湖面上,或许,真的不应该撞那一下……

    ……

    工部侍郎崔敏是康王的人。

    涉事的几大盐商,背后站着的是京中的某些权贵,而这些权贵身后,也有康王在撑腰。

    看着户部的资料,以及苏媚从天然居给他带回来的情报,唐宁可以摸着良心发誓,他绝对不是针对康王,更不是公报私仇。

    康王不过就是指使手下撞了他的船,多大点事,他怎么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就将康王往死里整……

    当然,康王到底是皇子,放在别人身上是掉脑袋的大罪,放在他身上,肯定罪不至死,但对他来说,也和死差不多了。

    作为亲王,插手盐铁之政,已经触及到了陈皇和朝廷的底线,其行径比起端王贪污税银还要严重,陈皇对康王的处置,不会太轻。

    甚至于他还能不能保住亲王的位置,也要看陈皇有没有念在父子的份上,酌情轻判。

    说起来,如果康王真的被办了,他岂不是间接的帮助了端王?

    唐宁摇了摇头,就算是无意帮了端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知道康王胆大包天,但军械和盐政都敢横插一手……

    御书房中。

    陈皇看着户部尚书,问道:“那些盐商们要补交的罚银,算出来了吗?”

    户部尚书拱手道:“回陛下,户部已经算出了大体的数目,按照工部那些有问题的权器推算,这次各地盐商要补交的税银,怕是会超过一千万两……”

    陈皇站起身,难以置信的问道:“一千万两?”

    户部尚书抬眼看了看,以为陛下被这个数字吓到,又动了将之收到内府的心思,立刻道:“陛下,国库近些日子频繁拨银,若是再不补充,怕是连朝廷的日常运转都维持不了,这次至少需要五百万两……”

    陈皇也是见过一亿两白银的人,自然不会被一千万两吓到。

    他不是觉得这些银子太多,而是太少,户部不敢在数字上造假,是他自己的预期太高了。

    毕竟唐宁前些日子才从江南给他搬来了白银亿两,这一千万两,已经不能让他的内心泛起多少波澜。

    朝廷每年在盐铁上的总进项,不过几百万两,对比之后,陈皇才深刻的意识到,唐宁从江南给他带回来的大礼,到底有多大。

    他看着紧张的户部尚书,挥了挥手,说道:“行了行了,这一千万两,都给你了……”

    户部尚书看着陈皇,愣了一刹,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喉咙动了动,试探的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这一千万两……”

    “都放到国库吧。”陈皇看了他一眼,说道:“朕看起来像是会贪图国库银子的皇帝吗?”

    户部尚书这才回过神来,拱手道:“陛下英明……”

    陈皇不再追问银子的事情,看着户部尚书,说道:“给那些盐商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动盐铁,京中是谁在给他们撑腰?”

    户部尚书抬起头,抿了抿嘴唇,片刻后,才鼓起勇气道:“回陛下,工部这次的案子,怕是和康王殿下脱不了关系……”

    陈皇眉头紧皱,沉声道:“什么?”

    户部尚书道:“那些盐商背后的靠山是京中的某些权贵,而这些权贵背后,应该是康王殿下在撑腰……”

    陈皇面沉如水,森然道:“这个混账!”

    ……

    工部代侍郎唐宁当朝捅出工部官员中饱私囊,官商勾结,窃取国利的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京师。

    这几乎是近年来,京师乃至于陈国,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一桩弊案。

    扫把星依然是扫把星,威力不可小觑,在工部不过待了短短数日,便弄没了整个工部司,使得工部官员人人自危,工部尚书更是因为御下不严,被罚俸停职,若是这桩案子调查出来和他有关系,这个尚书的位置也坐不稳了。

    当然,京师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拍手称快,朝中的贪官越少,他们便越是高兴。

    工部郎中,员外郎等人已经被捉拿下狱,工部侍郎也被召回京师问罪,不仅如此,陛下势要将与此事有关系的官员一网打尽,朝中已经有数位官员相继被查。

    同一时间,也有一些似真似假的传言,在百姓之流传开来。

    据说,工部郎中克扣军械拨银,其中一大部分都交给了康王,而那些盐商,在京中的靠山,也是康王,这次工部的案子,罪魁祸首,便在那康王府中。

    这些消息起初只是传言,但有心人调查之后,便震惊的发现,工部的两桩案子,矛头直指康王,就算不是他所为,也和他脱不了关系。

    另有传言说,康王这次之所以会被查,是因为他前几日得罪了工部代侍郎唐宁,这次的事情,就是那小心眼的扫把星对他的报复。

    有人亲眼所见,数日之前,在京师天然居的湖上,康王命人故意撞了唐宁的游船,心胸狭隘的唐大人那个时候没有报复,却在几日之后,给康王来了一个釜底抽薪……

    天然居内的小湖是人工开挖的,面积并不很大,每年节令合适的时候,便是京中诸多达官显贵游玩的好去处,游船多了,自然难免会磕磕碰碰。

    平日里碰了别人的船,最多陪个不是,或者赔些银两也就够了。

    康王这次,怕是有史以来,天然居湖上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撞了。

    这一撞,必将被载入史册。

    他克扣军械拨银,插足盐铁之政,即便是皇子,也不能免罪,更何况还有时时刻刻盯着他的端王,一定不放过这个机会,他在天然居湖上的这一撞,很可能将他的争储之路撞上了歧途。

    对与这一足以改变朝局的历史事件,坊间有歌诀曰:“水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船不规范,皇位没一半……”

第六百三十四章 尘埃落定?() 
康王府。

    康王靠在椅子上,面色灰败,府内一众谋士立于殿中,低着头,目光躲闪,不敢与之对视。

    不知过了多久,康王扶着椅子站起来,目光扫视下方,厉声道:“都说话啊,本王这些年难道养了一群死人吗!”

    人群一阵骚动之后,终于有人忐忑的开口。

    “一旦工部侍郎回京,克扣兵部军械银两一事,势必会查到殿下头上……”

    “京师的那些权贵,担不起插手盐政的罪名,为了自保,他们一定会将殿下推出来保命……”

    “从现在开始,殿下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

    康王气的发抖,指着他们,颤声道:“你们说这些有什么用,本王是要你们想办法,本王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做!”

    一人颤抖着声音说道:“京,京师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盯着殿下,殿下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等候朝廷,等候陛下处置了……”

    “一群废物!”康王指着他们,大声道:“滚,都给本王滚!”

    众人如蒙大赦,争先恐后的跑出此殿。

    殿内没有一人时,康王双腿一软,瘫软在地,双目中浮现出恐惧之色,喃喃道:“不会的,不会的……”

    与此同时,唐家。

    唐家大门紧闭,这两日,上门拜访的官员,都被拒之门外。

    这让无数人心生疑惑,康王遭逢大难,最高兴的,应该是端王和唐家,可唐家的表现却过于镇定,和之前大相径庭。

    仔细想想,唐家似乎在朝堂上沉寂很久了,无论是当初以冯相为首的清君侧事件,还是江南苏家被查抄家产,唐家都没有什么动作,安静的有些诡异。

    此时,唐府,唐淮的书房之中,他沏了杯茶,轻轻的抿了一口,便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长舒口气。

    唐琦从门外走进来,说道:“大理寺的消息,与各地盐商有关的权贵已经招了,不招出康王,他们只有死路一条,供出他来,起码还能保住一家性命……”

    他看着唐淮,有些释然的说道:“康王完了。”

    和康王斗了这么久,暗地里和明面上交锋无数,但那都是小打小闹,唐琦没有一次比这一次更加笃定,康王完了。

    克扣国库拨银,在军械上缺斤少两,勾结盐商与工部官员,插足盐铁之政,即便他是皇子,也断然没有被原谅的道理。

    工部的油水这么足,盐铁更是蕴藏着巨大的利润,唐家为何没有插足,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明日的朝堂之上,一旦此事落实,康王轻则被削爵赶往封地,重责贬为庶民,驱逐出京……

    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康王都再也不是端王对手,永远的失去了夺嫡的机会。

    而没有了康王,东宫之位,便没有任何悬念了。

    唐淮从窗前走回来,说道:“想不到,为我们解决最大威胁的,居然是他……”

    唐琦看着他,问道:“明日的朝堂之上……”

    “不用说话。”唐淮摆了摆手,说道:“看着就好。”

    唐琦点了点头,说道:“我去提醒端王。”

    ……

    今日的早朝还未开始,殿前等待的官员就已经感受到了极度的压抑,目光时不时的望向前方站着的一道身影。

    康王神情憔悴,面色苍白无血。

    这两日内,宫里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两日,即将到来的早朝,关乎着他今后的命运,他此刻精神极度紧张,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去关注周围之人异样的目光。

    端王从后方走过来,站在康王身旁,看了看他,笑问道:“皇兄上次说,要捐助五千两银子,不知还算不算数?”

    康王看着他,拳头紧握,表情阴厉至极。

    似曾相识的场合,但当时是他讥讽端王拿不出银子,今日则轮到端王反讽回来。

    端王与他目光对视,目中浮现出得意与嘲笑,一名宦官从殿内走出来,高声说道:“上朝!”

    百官按照次序走入大殿,不多时,陈皇才从后殿缓缓走上龙椅。

    今日的殿内一片寂静,陈皇目光最前方的康王,沉声道:“赵诚!”

    康王身体一颤,走上前,颤声道:“儿,儿臣在。”

    陈皇目中露出浓浓的失望之色,厉声道:“跪下!”

    康王双腿一软,跪倒在殿上。

    ……

    唐宁今日没有上朝,是从别人口中听到今日朝堂上的情况的。

    今日朝堂上议论的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