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逢大明乱世-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上回他带走了小宛姑娘。依我看吶,这回该是想纳她妾室,带她回来赎身的。”

    “你这话我赞成,可他赎身带这么多官兵干嘛?”

    “你瞧前边那架势,八成啊,是那鸨母不肯放人,这才惹怒了李大人。”

    “。。。。。。”

    那鸨母见事已至此,便也没再出声求饶了。

    许江径直来到了李修文面前,抱拳道:“大人!”

    李修文轻轻颌,对鸨母问道:“你看这赎身费用几何?”

    鸨母闻言一愣,这会都带人过来了,还问价钱?

    李修文接着问道:“还是一万贯?”

    围观的人又是一阵哗然,赎身的价钱一万两,这鸨母心可真黑,难怪李大人会动怒。

    鸨母这才反应过来,见这李大人似乎有意放自己一马,忙不迭地答道:“不不不,大人,这小宛姑娘你尽管带走,我分文不收的。”

    李修文满意点了点头,对许江打着官腔道:“本官接到举告,说这里窝藏逆犯。可我看这鸨母为人老实,可能是这其中有什么误会,你们进去搜查搜查。”

    紧接着,他凑到了许江身前,低声道:“走个过场就好。”

    “是!”

    许江立即会意,应了声便带人进去搜查了。

    这是许江搜查最温柔的一次,连屋子里的东西都没乱翻,只是楼上楼下地走了一圈,便出来禀报道:“大人,并无可疑之处。”

    李修文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好,辛苦你们了。”

    鸨母听了这话,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经过了这么一件事,那鸨母听话多了。还真的愿意不收李修文一分钱,就给董小宛赎身了。

    李修文可不愿占人便宜,这样容易给人落下话柄,说自己以权压人。他让孙名文给了鸨母一千两,作为董小宛的赎身费。

    鸨母满脸堆笑,U看书(#46;uukansuc)恭敬地将李修文这尊瘟神送上了马车。

    刘公子的目光里充满了怨毒,恨恨地看着李修文的车子离开,才转身离去。

    车厢里,董小宛好奇地问道:“你既不打算为难妈妈,为何又这般劳师动众?”

    李修文只是神秘一笑,说道:“只是吓唬吓唬她罢了。”

    董小宛知道他是在敷衍自己,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

    “哦?”

    李修文倒有些好奇了,她真知道自己的目的?

    董小宛嫣然一笑,说道:“你在作戏!”

    李修文瞪大了眼睛,感慨道:“女人太聪明不好。”(。)8

    <;!……fgxsl……>;

第一百三十八章 刘家父子() 
由于此行人数不少,李修文到苏州时就租下了一座三进的院子。

    董母的居所实在太过幽暗简陋,不适宜养病。李修文便将她接了过来,将母女俩人安置在了后院的空房里。

    回到了临时居住的小院后,李修文便吩咐许江他们换上便服,到苏州府下辖的州县,以及松江府下辖的几个县查访去了。

    一开始,他并不打算查这些小地方,只是打算查查州府的官员们便了事。可松江知府和苏州知府俩人,根本就看不出什么问题。若这样下去,到时岂不是空手回京?

    朱由检非扒了自己的皮不可!

    李修文觉得,如今自己的表演应该起了些效果。现在那些官员们的警惕性应该不高了。因此才开始全面查访。

    那些官员们,此时应该会想:一个初到地方,就带着个乐伎游山玩水多日,随后又大张旗鼓为其赎身的钦差,能办好什么差事?

    锦衣卫能查到多少消息,李修文并不是太在意,但总不能让他们一直闲着。不然到时自己天天游山玩水,却凭空掌握了那么多消息,岂不惹人怀疑?

    随后又吩咐了孙名文鹰眼的人也同样出去查探消息后,李修文突然发现,自己无事可做了。他的目标太大,是不能随意出行的。

    正准备出门去逛逛时,苏州府的同知大人却登门拜访了。

    一府同知,相当于知府的副手,正五品的官职。李修文早先就了解到,现任的苏州府同知,名为汤永贞,崇祯元年进士。

    李修文在堂屋里接待了汤永贞。

    孙名文此时,李修文身边又没有丫鬟,这端茶送水的活儿,便只能由董小宛来做了。在给俩人送上了茶水后,她便退了下去。

    汤永贞的年纪不大,看上去也就三十五六的样子。他喝了口茶,笑道:“大人身边怎么连个侍候的丫鬟都没有?”

    李修文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笑道:“出行在外,带丫鬟不太方便。”

    汤永贞闻言心思一动,说道:“早闻大人到了苏州城,一直想着要登门拜访,只因公事繁忙,这才有所耽搁,还望大人见谅。”

    李修文点了点头,说道:“自然是公事要紧。”

    汤永贞不动声色地问道:“大人此次到江南来,觉得这苏州府如何?”

    李修文知道他是在出言试探,打了个哈哈道:“早便听说江南繁华,才子佳人无数,这话果然不假。”

    “那大人觉得这苏州府的吏治如何?”

    “汤大人说笑了,巡查吏治之事,自有都察院的大人们去做,我一个小小的百户,哪敢过问?”

    李修文笑道。见汤永贞眉头轻蹙,知道他不信自己的鬼话。他便接着说道:“不过苏州城的百姓们,倒是对汤大人和陈大人交口称赞,说你们都是兢兢业业的好官儿呢。”

    “大人过奖了。”

    汤永贞谦虚了一句。接着说道:“不知大人可好戏曲?”

    李修文奇道:“什么戏曲?”

    “大人有所不知。”

    汤永贞笑道:“苏州城里有家梨园,里边演的一出《西厢记》倒是值得一观。这演红娘的,是位叫陈圆圆的女子,啧啧啧,此女子可谓是色艺双绝呀!”

    李修文这才知道,他所说的女子,便是那天陈洪谧说过的——陈圆圆。

    看来自己这番表演下来,已经取得这汤永贞的信任了,居然主动邀请自己去梨园听戏曲儿。李修文知道,这梨园也是属于教坊司的。

    说白了,就是这位同知大人自己这位钦差大人去勾栏场所狎妓。

    李修文表现出十分激动的样子,

    说道:“固所愿,不敢请耳。”

    随后俩人又闲聊了一会,汤永贞才告辞离开。

    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李修文感慨不已:“谁说这时的礼教大防的?这汤大人多开明呀!”

    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幽幽的声音:“是了,咱李大人也很开明呢。”

    “呃。。。。。。”

    李修文愣了愣,这才醒觉自己一时忘形,竟不小心说出了这样的话,还让董小宛给听到了。这不是毁了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吗?

    “汤大人热情难却,我便答应了他的邀请,去听听戏曲儿。呵呵。。。。。。”

    李修文干笑了两声,便落荒而逃了。这董小宛聪慧过人,和她相处压力实在太大,还是避开为好。

    女人都会有些攀比的心思,陈圆圆出道不久,风头便已盖过了同在苏州的董小宛。此时知道李修文要去见那位“红娘”,董小宛心里自然是有些吃味儿的。

    望着李修文仓惶逃开的背影,她喃喃自语道:“我也只是个戏子罢了,你又何须向我解释呢?”

    离开了董小宛的视线后,李修文脸上一副疑惑的表情,心道:“是啊,虽说我没因为身份看低了她,可她有不是我什么人,我干嘛要解释呢?”

    以他的耳力,自然是听到了董小宛那句话的。

    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后,李修文心里有些后怕。他发现,自己似乎有些陷进去了。

    李修文是何等人物,怎会不知董小宛的心思?可自己已经有两位夫人了,如今京城那两位还算相处融洽。天晓得,再多一位会不会让她们“起义”。

    李修文摇了摇头,感慨道:“倘若再这么相处下去,难保不会犯错误啊。我又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太仓州,是苏州府下辖的属州,现任知州名为刘士斗,崇祯四年进士。

    此时,刘公子刚刚回到家里,就看到了自家老子,脸上含着些许怒意。

    “爹。。。。。。”

    “混帐东西,你随我过来!”

    刘士斗话落,径直转身走回了堂屋。

    父亲对他十分严厉,刘公子不敢忤逆,只是顺从地跟在他身后。

    回到堂屋,刘士斗负手而立,喝斥道:“跪下!”

    刘公子乖乖地跪了下去,一言不发。

    刘士斗转过身来,直直地看着自己这不争气的儿子,沉声问道:“既已落榜,为何不早早回来?”

    刘公子支支吾吾道:“孩儿。。。。。。孩儿。。。。。。”

    “因为你流连于秦淮河畔,(。kansuom)画舫间那等烟柳之地,所以直到现在才回家,是不是?”

    “是。。。。。。”

    刘士斗对边上的丫鬟喝道:“取家法来!”

    “老爷,老爷不要呀!”

    闻讯从后院赶来的刘夫人喊了一声,一进堂屋就跪了下来,求情道:“老爷,他都这么大了,求你别再打他了。”

    “我若不教训教训他,他迟早要走入歧途!”

    “爹,孩儿知道错了。。。。。。”

    因为有夫人相劝,刘士斗终究没能下得去手。毕竟儿子都这么大了,以前的法子也不适用了。

    见父亲没有再动手的意思,刘公子壮起了胆子,说道:“爹爹可知道,苏州来了位锦衣卫的大人?”

    刘士斗奇道:“怎么?”

    刘公子愤愤然地,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刘士斗,其中自然还会添油加醋一番,给李修文泼脏水,说他以权压人。

    “还有这事?”

    刘士斗只知道,这位钦差大人来到苏州就狎妓。对于今日苏州城里发生的事情,却是还不曾听闻的。他骂道:“此人实在荒唐!弹劾他的奏疏,知府大人早已写好送往京城,相信他的好日子不久了。”

    刘公子闻言心里窃喜,脸上却不动声色道:“单是知府大人弹劾他,怕是皇上不会轻易追究的。爹爹何不联合其他官员,也上疏弹劾他?”

    刘士斗皱起了眉头,良久才轻轻颌首道:“此言有理。”

    刘公子知道,父亲已经采纳了自己的主意。他按捺住心中的喜意,脸色平静地说道:“爹爹,孩儿回去读书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陈圆圆() 
苏州梨园。√

    此时戏曲还没开场,台下的座位却已经坐的满满当当。

    其实人倒没有太多,这苏州梨园的消费很高,又是勾栏之地,进来看戏曲的,无非都是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和慕名而来的文人雅士。之所以做满,主要是桌子占了很大的地方。

    来这看戏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可不像现代的电影院那般排排坐。席位前的桌子上,都供着茶水点心、水果蜜饯等吃食。

    在最靠近戏台正中的席位上,一身白色长衫的李修文端坐在位子上,正和旁边同样身穿便服的汤永贞闲聊。

    只听汤永贞说道:“李大人年少有为,如今又为皇上办差,想必回京后又要高升了,我在此先提前道声恭喜了。”

    李修文笑道:“若真让汤大人言中,下官可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您吶!”

    汤永贞笑道:“只望李大人有机会,在圣上面前为我美言几句就好。”

    李修文敷衍道:“汤大人一心为民,还怕没有机会高升?”

    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汤永贞是准备巴结自己,为他的前途铺路呢。这在官场之中实属正常,李修文倒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否定了他这个人。

    可问题是,老子是朱由检派下来肃贪的。

    在大明朝当官,捞点油水也无可厚非。你要是没太大劣迹,我也不会为难你。可若你情形严重,我就得办你了。

    正在此时,戏曲开场了。

    只见先出场的,是一位俊俏的书生。李修文看得出来,这人是位女子扮的。

    照顾到李修文,汤永贞特意打了招呼梨园从开头演起。

    然而,李修文根本就听不懂。因为这时的苏州,流行的是昆腔唱法。

    李修文只见那书生在台上咿咿呀呀的,他很努力的去听,才勉强听懂了几个词儿而已。他也意,反正就是闲着没事干,过来打时间罢了。

    对于西厢记,李修文只是前世有所耳闻,知道这是讲书生张生,和相府千金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可这戏曲演出来,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反而是崔莺莺身边的那位婢女,为他们俩人牵线搭桥的红娘。

    红娘作为媒人的称呼,也是出于这个故事。

    没多久,李修文便听到台下的人一阵喧哗。

    “子谦兄,陈圆圆要出来了,她扮演的是红娘。”

    “哦?那在下倒要看看,到底是何等佳人。”

    “。。。。。。”

    在众人的期待中,崔莺莺和红娘出场了。李修文也赶紧瞪大了眼睛,朝台上出场的红娘看去。

    他一直很好奇,能让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人,到底长得有多祸国殃民。

    只一眼,李修文就惊为天人。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倾国倾城!

    祸水,绝对是祸水级的女人!

    台上扮演红娘的陈圆圆,虽是一副丫鬟的打扮,可那容貌,那身段,那神韵。。。。。。简直无一处不美,无一处不媚。

    坐在旁边的汤永贞见了李修文的神情,心里暗笑不已。若不是家里有位强悍的夫人,上头还有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上司,他早就将这陈圆圆纳为小妾了。

    唉,可惜可惜。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突然听到李修文喃喃自语,汤永贞奇道:“难不成李大人即兴做了诗?”

    李修文这才回过神来,对着他笑道:“一时有感而,就汤大人面前献丑了。”

    说完,他又转回头看戏去了。

    准确的说,是看人,看陈圆圆。

    其他的那些看客们,

    也同样在凝神屏气,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陈圆圆,深深为之沉醉。

    男人的眼睛,总是会时刻盯着看的。李修文也是个男人,自然也不能例外。

    台上的红娘,此时正在厉色斥责着张生。她口中究竟唱的是什么,李修文是鸭子听雷,一头雾水。

    汤永贞笑道:“这陈圆圆演的红娘,可谓是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呀。。。。。。”

    李修文理都没理汤永贞。他觉得这人有点呱噪,看就看啊,你老唧唧歪歪的做什么?

    台上的陈圆圆尽情地表演着,对在场众人的表现,她早已习惯。男人都一个德性,见了漂亮的女人就走不动道儿。

    不经意间,陈圆圆的目光扫到了前台正中位置,那里坐着的人自然便是李修文。她只见这人长得一表人才,儒雅不凡。可这人手中却有一把折扇轻摇,颇有点儿翩翩浊世佳公子的味道。

    这会可是秋天呀,很热么?

    来不及多想,陈圆圆便投入到了戏曲的表演中去了。

    李修文正看得兴致勃勃时,孙名文却小跑到了他的身边,凑到了他耳边低语了一番。。

    “他们到了多久?”李修文蹙眉问道。

    “有一刻钟的功夫了。”孙名文答道。

    李修文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汤永贞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台上的陈圆圆见此一幕,秀眉轻蹙了起来。在她表演还没结束时就离开的人,可不多见。

    李修文前脚刚走,汤永贞后脚就跟着出来了。他喚过了自己的随从,吩咐道:“快去查查,看看李大人那边生了什么事。”

    李修文刚一踏进院子,便看到了王承恩,忙拱手道:“劳公公久候了。”

    王承恩笑了笑,用那细细的嗓音说道:“李大人别来无恙随我来。”

    李修文闻言一愣,看来是朱由检有密旨下来了。

    俩人来到了一处空置的房间里,王承恩才从怀中掏出一份密旨,递过来道:“李大人这便打开来看看,看完便烧了吧。”

    李修文立即会意,密旨自然是不能让别人看到的。

    看完了密旨上的,并当着王承恩的面焚毁后,对方又交给了他一样东西——王命旗牌。

    李修文知道,朱由检这回是真的动怒了。

    自己便服出行,沿途都没有暴露身份,可地方官却能提前得知消息,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京城有人和地方通气,提前让他们做好了打算。朱由检如何不怒?

    如今李修文有了王命旗牌,就意外着具有便宜行事的特权,除了知府同知这样是四五品大员外,其他小官就是杀了也没多大问题。

    当然,前提是这官得罪大恶极。

    送走了王承恩后,李修文嘴角轻扬:“老子也能做一回真正的钦差了!”(。)8

第一百四十章 美人计() 
汤永贞派了人去打听消息后,又进去听戏曲去了。

    待到戏曲结束后,汤永贞走出了梨园。先前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那位随从,此时也正好赶了回来。

    待到那人来到跟前,汤永贞问道:“赵烁,打听到了么?”

    赵烁恭敬地禀报道:“老爷,小人已经打听到了。京城里来了位公公,钦差大人才急着赶回去的。”

    “哦?那公公是来宣旨的?”

    “这个小人没见到那位公公有宣读圣旨。”

    汤永贞皱起了眉头,心道:“看来是密旨了。只是不知朝廷派人传旨,是让李大人办什么差事?”

    思索了许久,汤永贞重又往梨园走了回去,找到梨园的知客其去叫鸨母来见自己。

    房间里,李修文手中拿着一叠资料正在看着。

    这是鹰眼从苏州府下属的吴江县,以及昆山县收集到的资料。

    鹰眼中虽然多是江湖人士,但也有些识字的人。其他探子负责收集情报,而他们则专门做些情报汇总,以方便李修文查阅。

    旁边,孙名文正在汇报,做着一些补充。只听他道:“这赋税征收一事,都是由乡长里长等人负责,随后上交县令,再由县令上交到州府手上,才送往京师。这一层层的上交,就会产生火耗”

    “什么是火耗?”李修文突然出声,打断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