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好莱坞名媛-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歌曲是不分国界的,哪怕你听不懂歌词唱的什么,也会为美妙的音乐而陶醉。吉亚奇诺对音乐的热爱和天分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他在听莱拉唱给他听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家小老板又创造出了一首很棒的歌曲。

    “老板,你这个时候出现在我面前,会让我认为你对我的音乐创造很不满的。”边谱曲,吉亚奇诺边抱怨。

    莱拉挑了挑眉:“我什么时候不满意了?你做的挺好的。”

    好吧,她得承认她根本不知道他为其他电影都配了些什么歌曲,不过她可以确定的是在给她的电影配乐时,这家伙的作品都很有水准。

    “听了你的歌,我就觉得自己做的那些配乐就像嚼过一个小时的口香糖,一点滋味都没有。”

    莱拉被他逗笑了:“那就重新再买一包口香糖好了,你还可以顺便换种别的味道。”

    吉亚奇诺苦笑了一声,只当她在开玩笑,但他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愣愣地看着她。是啊!如果他原来做的曲子已经没有滋味,为什么不试着创造其他风格的曲子呢?

    想到这,他勐地拉着莱拉的双手大力地握了握:“老板,你说的太好了!我觉得我又有新的灵感了!”说完,也不管谱曲正写到一半,就回到了他的工作台忙碌起来。

    莱拉无语地看着他将自己晾在一边,很想问一句:你是不是觉得薪水太多了,所以想让老板扣你一些?还是觉得位置太轻松了,想要多辛苦一点?又或是觉得她这个当老板的真的一点存在感都没有呢?

    不过她也知道灵感这个东西一旦跑掉,再想抓回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只好将写了一半的曲子留下来,然后悄然离去。

    当老板当到她这个地步的,真是太可怜了点。

    返回办公室的路上,还没有进出电梯,就听见一些谈话声从旁边的休息室传来。

    “老板真的好有趣,每部电影都是三亿,她真会像那么些人猜的那样,永远拍不到4亿的电影吗?”

    “是呀,原来我还没有注意,看到报纸才知道的。”

    “我在家里上网,论坛上到处都是在笑老板三亿导演的名称,我刚替老板反驳了几句就被一起笑话了,真讨厌。”

    莱拉听着秘书室的小秘书们的谈话,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她没想到都过了好几天了,那些所谓的“三亿导演”的话题还在继续着,甚至连自己手下也参与在其中。

    看来背后那个人还不希望这个话题消失呀。不过那人也未免太无聊了点,三亿导演有什么不好?能将这么一个让导演羡慕得眼红的成绩抹黑成一个笑柄,看来那人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了。

    莱拉正要走回办公室,就听见黛咪怒斥的声音隔着墙透了出来。

    “够了!你们的工作都没有了是吧?我那还有很多资料需要归档,你们没事做的话就都拿去做吧!”

    “啊?不要吧,黛咪姐!”小秘书们一阵求饶。

    “我们只是聊了几句,没说老板的坏话呀。”

    黛咪怒道:“没说老板坏话也不行,她已经很辛苦,要是再听到这些话不是还得多个烦心的事吗?有空在这说话,还不如努力工作!……巴拉巴拉……”

    “知道了。”小秘书们被训得头晕眼花,顿时老老实实的一个挨一个从休息室里熘走。

    莱拉好笑得藏在拐角处,等所有人走完了才进了休息室,为自己泡上一杯茶。来到公司两年多的时间,还真是让黛咪给了自己一个惊喜呢。从一开始的花瓶,到现在的专业秘书,终于也算是成功人士了吧?

    不过那个“三亿导演”的名号确实恶心到她了,怎么听怎么不顺耳。那可是三亿呀!怎么就没人觉得其实是一项很厉害的记录呢?全好莱坞能达到她这个水平的用手指都数得过来,为什么非要追着她恶心?

    “boss。”黛咪一进休息室就看见端着茶杯站在窗前的老板,顿时惊得声音都陡然拔高了好几度。

    几分钟前她离开的时候还没有在的人,怎么转个身就出现了?

    “您需要什么叫我就行了。”她有些心虚地看着老板手中的茶杯。

    “没什么,刚好从下面上来,就随手泡了杯茶。”莱拉笑眯眯地看着她:“你也来一杯吗?”

    “我不用了!”黛咪连忙摆手,她可不敢让老板为自己服务,更别说她对茶的兴趣也不高,还不如咖啡更好些。“我有东西忘在这里。”她怯怯地指了指莱拉后面的位置。

    莱拉朝身后看过去,就见台子上放了一个文件夹,伸手递给了黛咪:“最近有什么采访的邀请吗?”

    “啊?”黛咪愣了一下:“您需要哪种类型的?”明明最讨厌采访的老板竟然主动问了,新电影好像要明年暑期档才上映吧?要宣传也未免太早了。

    莱拉想了想:“影响力足够大的。报纸杂志电视都行。”

    “邀请您的媒体一直都有很多,如果是想要接受采访的话,《娱乐家报》怎样呢?”黛咪提议道。

    莱拉喝了茶水来掩饰内心的尴尬,看来自己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已经深入秘书的心灵深处了。

    不过她提的也确实是个不错的意见,随着她的影响逐渐加深,《娱乐家报》的销量越来越多,就连nbc的收视率也因为她出的那几个真人秀点子而抢占了不少其他电视台的生存空间。

    “帮我定两个采访,我有些话想说。”

    “好的。”黛咪将她的话记在备忘录上,然后好奇地问:“需要他们采访什么?”

    “三亿导演。”

    听到这个答案,黛咪的脸腾地红了,她发誓老板一定听到了自己刚才训斥那些小秘书的话,这下丢脸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411章 四亿宣言(一)

    黛咪很有效率,《娱乐家报》那边也很有效率,当天下午就来拉一个采访小组。包括一名记者,一名摄影师和两个助手。

    都不是外人,莱拉就把采访放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莫兰导演,您有什么不希望我们问的问题吗?”采访前,记者胡克要先跟她沟通一下,免得得罪未来的老板。

    “应该没有,你觉得外界对什么感兴趣就问什么吧,不想回答的我会告诉你。”莱拉想了想后这么对他道。同时她也在心里好笑,真不怪她肥水不流外人田,要是外面的人也和自己人一样好说话,她怎么也会分一些机会给外面的。

    胡克笑道:“好,那么我们就开始吧。莫兰导演,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三亿导演’这个话题,不知道你知不知道?”

    这个问题是一开始就说好的,正是因为想要把自己关于这个话题的回答发出去,莱拉才会找来媒体的记者做专访。

    “嗯,听说了一些。”

    “那你是怎么看呢?”

    莱拉微微一笑:“我觉得很好笑。什么时候好莱坞已经奢侈的连三亿票房都只能当作一个笑话了?看看去年的北美排行榜,第一位的星战前传:幽灵的威胁拿下4亿3000万,第二位则拿到了2亿9000万,第5位就已经在2亿以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电影能在全球拿下3亿,真的很少吗?”

    少吗?肯定不少!不只不少,还多得让人震惊。胡克专门做这方面的报道,所以他很清楚里面的情况。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数值,那就是莱拉的每部电影都有一个非常显着的特点,就是北美票房和除了北美之外的其他国家的票房基本持平着。这也就意味着在北美喜欢看她电影的人和其他国家的一样的。

    别看北美的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数相差很多,票房成绩持平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好莱坞的电影里能做到这点的真是凤毛麟角,而每一部可以达到这种情况的基本都是大卖的影片。

    在国外,除了日韩英法等几个大票仓外,能取得的票房并不多,各国的文化差异也造成了许多电影会有水土不服的可能。这样的情况下,莱拉还能拿到持平甚至超过北美的票房,说明她的电影中并没有太多让国外人排斥的东西,也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她的电影。

    单论潜力的话,她绝对可以算得上好莱坞首屈一指的导演和电影制片商。

    “那你觉得为什么会有‘三亿导演’这样的调侃冒出来呢?”

    莱拉摊了摊手:“我也想知道这点,也许是从某个四亿导演,五亿导演那里传出来的吧。”

    听也知道她在开玩笑。四亿导演?五亿导演?真有每部电影都拍那么多票房的导演早就被好莱坞当神一样供起来了。就连最顶级的几位导演,也不可能做出这么不可思议的成绩。

    胡克笑道:“那么你是怎么看待三亿导演这个称号呢?”

    “我觉得是种鼓励吧,鼓励自己不能为以往的成绩太过骄傲,要着眼于将来,努力创造出更优秀的电影。”

    胡克顺势改变了话题:“你的意思是这次拍的新电影有可能打破三亿的记录?”

    莱拉微微一笑:“是的,我认为可以。”

    胡克眼一亮,这可是一个大爆料啊!“天才导演自信打破记录,新电影备受期待”?

    “能预计一下新电影能有多少票房吗?”

    “这个我也说不好,算上全球票房的话突破四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莱拉并没有把后世的票房说出来,主要是她提前了几年把电影拍出来。这个时候的北美和世界票房都还没有未来那么繁荣,尤其东方那边更没有开发起来,还不是未来稳稳坐上第二把票仓交易的那个时代。

    以现在的票房潜力,她觉得可能会比原版的票房缩水一些,但无论如何超过四亿是肯定没问题的!

    胡克心满意足地把她的话记录下来,并做了个重点的记号。有了这个爆点,明天的报纸就不怕没有噱头了。谁让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三亿导演”呢?报纸只要把她的四亿宣言放出去,绝对会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气。

    “可以说说这次的新电影吗?听说是一部讲海盗故事的影片?”

    “没错。”莱拉点点头:“我希望这部电影可以让孩子和家人们一起过个快乐的暑期。”

    胡克记录的手抖了一下,这可是一个不亚于刚才那个四亿宣言的新爆点啊!

    “孩子和家长们一起?难道这是一部可以让孩子们看的电影?”如果是的话,那可真是大新闻了!谁不知道莱拉最擅长的就是r级电影,不算她为新线拍的那部《尖峰时刻》,她的电影基本上都断绝了孩子们观看的可能,而这次竟然说要把孩子和家族一起带进影院!

    如果r级都能造成每部三亿票房的成绩,那取消了限制的电影又将该带来多少票房?不要忘了,在美国和很多地方,莱拉都是年轻人和孩子们的偶像。只凭这一点,她就有足够大的自身魅力把人吸引进影院!如果刚好她的电影又很出色的……

    胡克倒吸口凉气,他觉得自己也开始相信她四亿宣言的真实度了!

    莱拉的新电影会扑街吗?不会!

    不管外面怎么各种不看好,胡克对未来老板的信心却很大。在他接触的那么多电影人当中,莱拉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不只她的年龄年轻得让人牙疼,还有她异于常人的天赋,不断的创意和努力。

    “在听说是海盗电影后,外界普遍不看好这个题材。自从95年的割喉岛惨败后,已经没有人再尝试这个类型的电影,莫兰导演难道不担心吗?”

    莱拉对他点点头,算是对他这个问题很赞赏的表示。

    “不,我从来没有担心过。别人做不到,不代表自己也做不到。在割喉岛之前不也有很多类似的电影成功吗?那么为什么因为一部失败的作品就被吓得止步不前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412章 四亿宣言(二)

    胡克在心里为她的话而鼓掌,很多人见到别人说“不可能”就退缩了,而没有退缩的人如果可以走到最后,说不定就会得到巨大的收获。类似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在电影界,科学界,在音乐界,在很多地方都有过相似的故事流传下来。

    前辈的经验或许确实能帮助你一些,但如果连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点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得到期盼的成功?

    “你认为你的海盗电影有什么地方可以成功呢?”

    “这就观众看过之后再来告诉我了。”莱拉再嚣张也不会在电影没有上映之前就大放厥词,把自己的电影吹得不着天际。刚才的四亿宣言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极致,基本上对于她来说,说得再好也不如做出实际的东西更好。

    现在把牛吹上天,也不过是让别人看了笑话。倒不如等以后得到想要的结果后,再拿出来啪啪去打别人的脸,不是吗?

    胡克也觉得再问下去没什么意思,就转换了个话题:“最近还有一个比较多的传言,都说罗伊跳槽到amg去是你们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还有人算了算日子,说你们已经近两个月都没有见过面了,是真的吗?”

    莱拉有些无语,原来还真有闲得难受的人帮她算这种时间。

    “并不是那么回事,奥维茨是个非常有实力的人,罗伊跟着他也是一种尝试。他在离开前和我们都谈过,对此我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如果他愿意回来,我们也会毫无芥蒂地接受他。至于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也是因为他去了一个剧组进行封闭拍摄,在拍摄完成之前是不会回来了。”

    她故意在中间夹了一句“如果愿意回来,还会毫无芥蒂地接受他”,为的就是让奥维茨紧张一下。她虽然为了以后的计划暂时没有对他做些什么,但不代表对他挖角罗伊的事就真的一点都不在意了。

    敢把爪子伸到她领地的人还奢望能把爪子保留住吗?当然是伸多少砍多少了!就算现在不能砍,积累起来的怒气值爆发出来只会让爪子的主人失去更多而已。

    胡克是个非常有经验的记者,问的也都是当前外界读者最感兴趣的问题。外面的人总以为他们《娱乐家报》一直能得到莱拉的专访是件非常让人羡慕和嫉妒的事。可他们报社的人心里清楚,就算是他们想要随便采访到莱拉也是不可能的。

    只有在未来的这位老板心情好,或是有什么想要借着他们的报纸向外界传达口讯的时候才能得到专访的机会。

    他们表面看起来每次都能放出不少关于莱拉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一次采访分成多次报道而已。具有时效性的话题先放出去,然后隔一段时间后再把另外一部分访谈写成报道。

    外面的人一直都以为莱拉是他们的自己人,谁又能知道这个自己人到底有多难采访呢?

    说出来都是泪呀!所以胡克好不容易得到这个机会,自然就把能想到的问题全都问了出来,备忘录上满满当当地列了几页的题目,一一向莱拉询问答案。

    莱拉想说的都说出去了,好歹也要给人家一点甜头吃,就耐着性子全回答了一遍,一直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总算把一脸满足的胡克等人忽悠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娱乐家报》果然在娱乐版的头条刊登了对她的专访,洋洋洒洒地足足占了大半个版面。就是这么多的内容也不过是昨天那些问题的四分之一而已,剩下的内容又足够让报纸可以蹭上三次的销量了。

    了解到这点的莱拉也只能苦笑,谁叫她不喜欢和媒体打交道呢?上辈子玩的太多,这辈子就感觉腻歪了。

    看了报纸后,她对上面的内容也比较满意。到底是自家的报纸,不会像其他报纸媒体那样断章取义,也不会添油加醋胡乱说一通,基本上将她想说的东西都放到上面去了。

    而这篇专访也没有意外地引起一阵轰动。不少被最近那些关于“三亿导演”传言带歪的读者终于想起来了,是啊!三亿是个多么了不起的票房,怎么还会觉得赚到这么多钱会很可笑呢?

    好莱坞那么多导演里,能从第一部电影开始,每一部都得到三亿票房的又能有几个?

    确切的说是一个都没有!乔治卢卡斯也好,詹姆斯卡梅隆也好,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好……那些能进入顶级导演行列的人或许以后都拍出了非常赚钱的电影,可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又拿到多少呢?

    因为《娱乐家报》的一篇专访,被带错路的舆论终于又正了回来,开始正面地讨论起莱拉奇迹般的票房来。而这个时候人们再谈起“三亿导演”,就不再是调侃的语气而变成钦佩的语气了!

    当费萨尔得到下面的消息,知道舆论没法再炒作下去后,就很随意地放弃继续炒作的意思。本来就是打算恶心一下对方,这次坚持了好些天也已经不错了。反正时间还有的是,以后再接着玩。

    现在他更在意的是自己这边投资的部新电影,第一部《第十三个勇士》被《杀死比尔》打得惨不忍睹,无论是电影质量和口碑都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这让向来顺风顺水,并且对胜利和成功有着相当大执念的费萨尔很不能接受。

    现在他们新投资的这部倒让他看到了成功的可能,大海,大船,爱情故事,灾难……种种迹象看来都可以和《泰坦尼克号》一拼高下。

    电影请来的大导演迈克尔贝也让他很欣赏,这个被称为爆炸贝的导演真的很有一手,特别是他和美国官方的良好友谊,让他可以很轻松地借到一些真正的武器出现在电影里,这就让电影的品质上升到一个值得期待的高值。

    上次的失败是因为大小姐法伊则和他刚来到好莱坞,还没有掌握这里的游戏规则。但现在不同了,他已经将这里了解了个透彻,接下来就只要收割成功就可以了。

    对于这次的《珍珠港》,他拥有很大的信心。大小姐和莫兰的仇怨他懒得理会,他要的是借着这部电影的成功在好莱坞站稳脚步,然后借着庞大的资金流来控制这个市场!

    电影,可是个赚钱的利器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