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楼兰当王子-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大部族的争斗以前只是在暗地里,现如今却上升到了明面之上,谁都想独霸一方。。。

    这里和中原不一样,并不是很多加家族龙盘虎踞,很少有明面上的大争斗,除非是改朝换代,但楼兰不一样,这里崇尚的是以武为尊,只有军队实力强横才能守住拥有的,眼红的人可以随意出手。

    这里都是以部族利益为核心,在王宫为官者颇有汉朝的世袭制的体现,一个部族选一个人在王城为官,若那人死了,就由部族里面的人继承,不需要任何考核。

    这种方法虽然很是落后和无礼,但却省了筛选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能方便为官者,若是哪一个陌生人到部族中为官,那简直是找死,那些小村小庄随便一个村长便足以,楼兰也没多少人。

    (具体怎样的制度,我们不去追究。。。)

    觉得还是对楼兰的认识不够,要好好恶补一下,大世子又命人送来很多玉简古卷,都是关于楼兰的记载,很多奇闻趣事,民土风情。

    对于一个本来就喜欢故事的人,这是有致命吸引力的,大世子看得是废寝忘食,吃完之后,坐于火炉之旁,手拿玉简,有几分书生意气的味道。

    但此时他已经贵为世子,大权在握,算是站在这一片土地的权力巅峰。

    只是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从那日去雨大人府中喝酒的路上,他看到无数的难民,都是灰头土脸,都是无家可归,甚至还有的冻死街头,这些都需要他去安排。

    他虽非圣人,但楼兰的人口并不多,若是这样一批一批的死去,那他日邻国在来打之时,可还有军队?

    正是清楚楼兰出于矛盾的中心,所以才大力发展,要民富国强,这是强国之道。

    但现在大雪天地,农作物根本生产不了,牲畜也无处放牧。。。

    “殿下,这里有一封安泽殿下传来的文书。”

    来人是管家倪芊芊,现在酒楼已经没什么客人,个个都躲在家里过冬,她索性就回来了。

    “哦?他为何不进来?”尉澜接过玉简,问道。

    “安泽殿下说他还要去城中巡视,这些文人的东西还是交给你好。”

    “他倒是乐得轻松,什么事情都我来。”尉澜失笑,对于这兄弟,还真是一根筋,要出力他拼尽全力,但决策权却交给自己。

    “这。。。”

    看了玉简,尉澜沉默半天说不出话来,眉头有些微皱,叹息一声,神情恢复淡然。

    “唉,算了,他要是回来做大王我也乐得轻松,日后去过着游牧的生活也不错。”

    书信是从匈奴那边寄来的,现如今安城王去世三个多月了,听说安诚王说在匈奴做人质的安归会回来,迟迟不见人影,尉澜差点都忘了。

    这一卷玉简正是来自安归的亲笔信,一手曲折蜿蜒的楼兰文字,更有他的印章。

    其中的内容便是他要出春才回来继承王位,让尉澜等人无比要稳固政权。

    对于王位,尉澜才不稀罕,要想要,现在他就可以做,但他知道,做王并不容易,那一自己会被这江山社稷所累,就再也没有时间陪身边之人。

    他的认识和这里的人是不一样的,别人把那王位看得比什么都重,可以杀兄杀弟,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他对这王位还真没有什么贪念。

    因为没有实力,王位是坐不稳的,楼兰可以说是处于整个西部的矛盾中心地带,想要实力,首先就要民众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人口,需要的是粮食,是钱财。

    尉澜不想被这些东西所累,此时所作的一切是不想安诚王的心血毁于一旦,更主要的是他自己要生存。

    若是那天天下太平,他宁愿带着云朵们做一个闲王爷,在大街上调戏一下妹子。府中调戏一下丫头,床上调戏一下妻妾,只是一切都太过遥远。

    战争未平,难民还没有解决,哪里有可能在青山绿水里谈笑风生。

    但他的话却惊到了在座的众女,意思似乎决定自己不当大王。

    “夫君声望最高,为何要将大王之位拱手让人?去过那贫苦的生活?”嫣美人问道,身在王宫,她知道的事比较多,也有点猜测这信来自何处。

    “呵呵,拱手让人又如何,那要看他守不守得住了。”尉澜微微一笑,按照世纪的记载,这安归王活不了多久,反正日后是自己父王当王,懒得理会。

    现在楼兰是烂摊子,他还真不想管,若是谁接手,那再好不过了。

    “可是,这是你守住的江山,我楼兰谁当王历来都是战功赫赫的,他安归若是回来,凭什么他做王。”嫣美人不服,若是尉澜做了王,自己也还是王妃,再次回宫之时,就可以扬眉吐气,看看那些曾经打压自己的人是何感想。

    她甚至想到了曾经高高在上的妃子跪舔自己的样子,最主要的还是要救父亲,若是尉澜不做大王,那父亲还不是危已。

    “都说了,现在的楼兰是一烂摊子,谁爱谁要,城中的无家可归的难民不下五千,占了差不多十分之一的总人数,要养活这些人,那是难啊,就算是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啊。”尉澜唉声叹气,上位者不容易啊!

    “你管他们干什么,任他们自生自灭不好么,干嘛要拿钱去养他们?”嫣美人问道,她的见识终究还是少,不等得民心者的天下,更不懂此时人口对于楼兰来说是多么重要。

    “说得轻巧,要是五千人横死街头,估计楼兰城的人都要去逃命,若我做了王,估计只是个光棍了,上位者不是那么容易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老百姓就是江河中的滔滔河水,我们现在就是一叶扁舟啊。”

    “若没有他们种植粮食,养殖牛羊牲畜,上山打猎,下河捕鱼,我们吃什么,没他们的税收,这楼兰的国库就空,还拿什么养军队,你这是头发长见识短,不懂上位者的难处。”

    尉澜摇着头,自己还想这把这一匹人如何安置呢。

    现在大权在握,也需要响应的责任啊!

    “哦,原来这样。”嫣美人吐了吐舌头,觉得非常有道理,一环扣一环,脸色一变,转而问道:“那你还救不救父亲了?”

    虽然有道理,但父亲还在精绝国呢,这必须要救回来的。

    “当然救,不是说了么,等战争结束,不管胜负,都能救回来,你也不用着急,既然一直活着,总能救回来的。”看到嫣美人黯然神伤的脸色,尉澜安慰道。

    其实就一个人,对于尉澜还不容易,只要有利益,那精绝国还不是要放人,只是若是精绝国知道这人不一般,不知道会不会狮子大开口。

    所以还没有分出胜负,尉澜是断断不敢就去要人的,若现在去,肯定会被狠狠宰一笔。

第134章说活不容易啊() 
寒风那个吹啊,冬也来越深了,往日热闹的楼兰街市现在人影萧条,只有几个人影在扫雪。

    这样的一幕落在眼中,和那夏风习习的日子想比,是何等的天差地别。

    “冬越地深了,再过一个月也就初春了,不知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微微叹息一声,尉澜带着有些期待的眼神看着这鹅毛大雪。

    初到楼兰之时是夏季,夏秋时节,但楼兰的秋实在太短,只有十来天,那时他又在苦读,冬来得又太快,一转眼,便白雪飞扬,现在,已经进入深冬。

    也不知道这楼兰的春天是不是和冬天一样,在他没有一点点防备的时候,悄然来临,让人措不及防,无法预测。

    冬天不便出门,生意什么的全部都淡了,因为人么早已囤积好过冬的食物,前段时间是因为战乱突起,人人等着逃命,所以才时刻在城里走动,只要一败,他们就会离去,若那天平定了,他们会从新回来。

    这就是老百姓,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只有沉浮随浪,随遇而安,因为离去的皆是老弱妇孺,若让他们去打仗,可能还没到战场就已经被厚重的甲胄压垮了。

    楼兰城南边。

    这里作为难民的集中地带,仍有着很多人在街头,在一些快要坍塌的平民房中抱团取暖,中间升起一堆篝火,散发着光和热。

    因为楼兰城即使是冬天依旧每天辰时开着城门,城外的树木都是无人之物,这些难民都是抱团的,有时一起出去,带着一些雪地的动物和柴火回来,也勉强生存得下去。

    因为柴火依旧湿的,烧起来时,冒着浓浓的烟,但这些难民没一个不满,对于他们来说,能有地方生存,就已经很满足了,烟是暖的,只要闭上眼睛,背对着篝火,依旧感觉到温暖。

    冬天就这样,等到春天了,冰雪开始融化,他们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城内做些苦力,去城外砍柴来卖,或者去打猎捕禽,再或者开始一边农耕,一边找吃的,等到了收获季节,什么都有了。

    不管在哪里,生活都来之不易。

    城中的一幕幕皆印在脑中,挥之不去,尉澜叹了口气,“生活总要继续,他们有着自己的生存能力,再加上这城内人的接济,生存下去不难,现在什么都做不了,还是等出春在个他们安排一些工作,城内的贫民区很多,得拆除一些从新建造,这样才能让这些人更好的生活下去。”

    “夫君真是心善呢。”听到尉澜的呐呐自语,在一旁的嫣美人不由一笑。

    这些日子,她一改以前的放荡模样,她知道尉澜并不喜欢在外人面前这样,王府终究是人多眼杂,但她也知道尉澜喜欢的是床上够疯狂,把全部外在收敛起来,她当起了尉澜的护卫,所有的放荡都留在晚上。

    她武功不弱,虽然比起安泽和傲霜差上一线,但守护尉澜的个人安慰还是足够的。

    本来尉澜不同意,但是她和傲霜过了百招才开始溃败,这就是实力的证明,觉得自己没学过武功,多一个也好,更加上她改了一贯的态度,也就带在身边了。

    “不是我心善,这是上位者必须做的,上次跟你说了,等过了冬会有更多的难民来。”尉澜摇头,他很清楚权利与责任是同样重的,楼兰只有几万人口,怎么能发达起来,所以他需要大量的人口。

    至于人口问题可不是能定期生产的,就算能,那也需要十几年才成为劳动力,周期太长了,最快的方法当然是把这些难民都招入城中,人口才会迅速增长,而且还是健壮的劳动力。

    “哦。”嫣美人应了声,没有再说话,这种治世之道并不是她能了解的,她也清楚,男人在外面的雄韬伟略并不是自己能左右的,自己做好内部不给他添乱就行。

    男人的治世都是一种英雄形象,不管对哪个女子都是有着无比巨大的杀伤力的,那种运筹帷幄,马上治军战沙场,马下安民定天下的情怀总是那么感人的,虽则潜移默化,嫣美人得到心越来越向尉澜靠拢。

    尉澜的那道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柔弱的身影渐渐在她心中慢慢开始长大,她深知,总有一天这棵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自己将会在这可大树的庇护下,历经风雨依旧安静生活。

    从开始的救父亲,看不顺,赌气,慢慢地变成沦陷,这就是嫣美人所经历的,她赌上了她的贞洁,但她将来获得的将是整个西域无数羡慕的眼光,这是后话。

    。。。。。。

    “夫君,吃饭咯。”云朵帮尉澜盛好一小瓷碗的饭,笑嘻嘻的,对着刚刚进门口的尉澜。

    尉澜‘哦’了一声,把披风摘下,放在一旁,走近桌一开,他有些错愕问道:“你们减肥么?”

    桌上的饭还是米饭,但菜和往日的一比就显得窘迫了,只有两三碟青菜和菜干,没有一点鱼肉,和以前餐餐鱼肉管够想比,真是天差地别啊。

    虽然对于吃饭自己没什么挑剔的,前世半个月都是那些干粮还有过,所以才这样问道。

    “人家才不胖呢。。。听说城内很多居民都连饭都没得吃,我们怎么好意思吃肉,想想我们在长安之时,武帝陛下是何等的爱民,宁愿自己吃白饭,也不愿百姓受苦,现在你死大世子,就应该知道生活来自不易。。。。。”云朵悠悠说道,脸上的笑容不减半分,依旧是那么纯真。

    听到这话,尉澜也明白了,这是体谅百姓,不能独自享福啊,打趣道:“没想到我的云朵夫人长大了,这么快就母仪天下了,什么时候给你个皇后当当?”

    “夫君又说笑了,人家哪里有那么厉害,只是不忍心看到那么多人受苦。。。”云朵有些害羞,语气却有些悲伤,终究还是在底层生活过的人,了解底层的生活。

    “生活来之不易。。。你还那么善良,吃完饭,看看国库还有多少存粮,帮我们的云朵美人去做做善事。”尉澜感叹一声,这丫头还是这么的心地善良。

    “真的?”云朵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这事自己做不了什么,石夫君就不一样了,他能调动很多很多的粮食去救济那些难民呢。

    想到那些难民又可以吃饱饭,云朵给尉澜一个大大感激的眼神,笑容阳光灿烂。

    “好了,你这丫头,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遇上流浪阿猫阿狗都要救上一救,以后需要用钱什么的,你直接跟管家拿就好了。”尉澜失笑,自顾捧起碗吃了起来,他说的也是事实,府中已经多了五六猫了,都是这些天云朵在街上看到受饿的。

    但他一点不反对,自己喜欢的不就是这十年天真,傻里傻气,心地善良么,怎么忍心改变她呢。

    生活不容易啊!但就算餐餐都是粗茶淡饭,他不在乎,有她等于有了全世界。

第135章仙子妙舞不迎客() 
大丈夫立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虽然尉澜从来觉得自己是什么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但也觉得要有所为。

    储存粮食的国库庞大无比,占地达到十余亩,高高的围墙前头有着巨大的铁门,上着鲜艳的朱砂,门上有着一个巨大的锁链,紧紧扣住,估计等闲之人连这铁链都抬不动,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牢固,若有盗贼想要来偷盗,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存粮库外更是有着重兵把守,三百人个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把这门给我打开。”尉澜身后跟着长长的队伍,得有两百人,都是跟着他来搬运粮食的。

    这些人哪里干怠慢,几个人上去扛着铁链,两个人负责开锁,更有三十人分成两队,把巨大的铁门推开。

    这铁门都是粗铁所制,重达两千斤,十五人推扇还觉得吃力,但还是推开了。

    光线照射进去,虽然有些微弱,但不妨碍人的行动。

    里面一阵陈杂的的霉味传出,可想而知,里面有些粮食存放了多久,发霉的肯定不少。

    “把那些发霉的全部扔掉,不然里面会腐烂更多,把二十辆马车装满,全部运往贫民区,只要没饭吃的,按人头计算,每个人一斗。”尉澜在旁边吩咐,这些人不知道细菌滋生的原理,所以不处理这些烂掉的稻米,若是不除理掉,只会烂得越多。

    众人一听到吩咐,立即行动,没有人敢不出力的,更不敢违抗命令。

    。。。。。。。

    天地之间,楼兰城的东部,正有一队人马,遥遥望去,大约三十骑,各自手中扬着手中的长鞭。

    他们一身厚厚的衣物皆是动物的毛皮制作,保暖作用非常好,顶着这纷纷大雪,却各没有一丝一毫的冷颤,更没有一丝一毫的怯意,反而越靠近楼兰城他们脸上的神色越是激动,好似有着好事在等着自己。

    手中的长枪更是擦得雪亮雪亮的,颇有那种战场回归,枪染血后擦得更亮的感觉,只是,他们并非是什么沙场回归的将士。

    这是来自东部三大部族之一的一支护卫队,都是铁血战士,领头之人更是一热戎装,少年模样,眉宇间颇有几分贵气,带着身后的三十护卫可谓是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现在战火连天,早就听说尉澜世子雄才大略,为何迟迟不见他来东部平定战乱,骨族有他一诺,百里河山不敢不从,为何我巨族就不能治理百里河山,享受民众爱戴,难道这世子只是图有虚名?”

    少年眉宇间轻轻皱起,口中呐呐自语,在东部早已听闻尉澜世子的大名,听说就是因为他带领猛兽军团和一万守军,一夜天亮直接平定南方的贼寇叛乱。

    更是因为他一诺在先,百里河山许给骨族,在东部战乱之中,很多人都从情报人员得知了尉澜和骨族的关系,所以骨族在东部战乱之中,很少人敢挑衅。、

    这不是因为尉澜有多么厉害,也不是因为一万守军有多么厉害,若是仅仅一万守军,在东部的战乱中是不够看得,还是因为尉澜的猛兽军团,八只猛兽不管哪一只在楼兰的疆土都是凶名赫赫。

    翻山越岭的能力比人强上十倍,这大冬天的可以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与人战斗,这些都是上上代楼兰王捕抓猛兽时的记录,所以若是尉澜带着猛兽在东部横扫,估计没多少人顶得住。

    然而,更主要的他们听说尉澜的猛兽从八只上升到了九只,就在城内东边的小树林里歇息,被人经常看到。

    这个消息一出,东边的那些出于叛乱的家族可是有些害怕了,他们根据在楼兰城的卧底知道这些信息,但不知到尉澜系统控制有限,想着一个月驯服一只,这谁还敢叛乱?

    不巧,巨族和封族在争锋之中,一直被封族压着打,一直处于下风,越打越弱了起来,也不是从哪里听到尉澜准备东征,他们等着响应号召,然后再来个翻身,保住部族的地位,只是迟迟不见消息,他们等不急了。

    “这次按照父亲大人的命令,先求见雨大人,听说他和世子殿下走得很近,也不知他是否能劝两位殿下,早日东征。。。”

    少年十八九岁的模样,眼中尽是忧愁之色,这关乎到部族存亡的时候,他不得不慎重。。。

    。。。。。。

    雨府之中。

    周围的树木的树叶早已全部凋零,只有枝干光溜溜的,枝杈之间有着很多积雪,更有长长的冰锥从上而下垂吊着,上大下下,就好似那小草尖尖露头。

    这本是一幅深冬天地雪白的颜色,可雪地之中,一道倩影蹲坐,身前摆放这一张小几,精致的古筝就摆放在上面。

    一人,一琴,一天地。

    玉指轻轻摆动,转轴拨弦三两声,宛如那白雪飘零,看似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