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存挣扎不已。
然后,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再次从上古开始,炎黄之争,皇帝杀蚩尤,汤武革命,烽火戏诸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王一统,楚汉相争,七国之乱,王莽改制,绿林赤眉,三国争雄,我朝一统,永嘉之乱……只不过,这一幕幕历史,这一次以新的形式,呈现在我的面前,不再是王侯将相尔虞我诈,不再是沙场之上金戈铁马,而是百姓的生活,人性的丑恶。
我看见了富足的百姓迅速变得贫穷。
我看见了善良的人们为了一点点口粮而穷凶极恶。
我看见了灾年里百姓脸上的菜色。
我看见了豪强们家里的粮食堆积成山,甚至发霉,都不愿意拿出去赈济灾民。
我看见了华服肉食者们高谈仁义道德,为了鸡毛蒜皮而群情激愤。
我看见了同样是这些华服肉食者们蝇营狗苟,男盗女娼,乱伦通奸,无恶不作。
我看见了上天为人类的悲苦而叹气。
我看见了大地为了人类的痛苦而颤抖。
我看见的一切,都和自幼饱读的圣贤书不同,在那里,人都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世界是美好的,光明的,善良的。
可是,无论是理智上还是感情上,我都不得不相信现在的才是正确的。
从人的角度看历史,这,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第四卷 夺嫡风云
第四十章 宛城激战
【今日第四更,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订阅啊,多谢。】。。。。。。。。。。。。。。。。。。。。。。。。。。。。。。。。。。。。。。。。。。。。。
而在此时,边疆惊变的消息虽然被胡人封锁的很紧,但是,各个大佬还是很快就知道了。坐镇江陵的陶侃闻讯如五雷轰顶,最近一直身子不爽利的他几乎就倒下了。
无奈之下,本该亲临前线的陶侃只好在江陵养病,而由赵衰,钱程带兵北上,孙寿镇守武昌。
宛城羯胡战士们在牛角号声的指挥下,嚎叫着,怒吼着,迎着对面走来的晋军方阵,蜂拥而上。他们就象一群饿红了眼的野狼,张牙舞爪,龇牙咧嘴,凶狠地扑向了一群羊,一群看上去软弱可欺的羊。
石勒很愤怒,因为本来他以为,宛城可以一鼓而下,他在这里只是鼓舞下士气,自己本来要率轻骑奔袭广陵,策动石虎的,可是,宛城守将王彦之,居然胆大包天,趁自己奔袭而来,立足未稳,居然敢率部夜袭,直取中军,放火杀人,一下子让千余好儿郎命丧于此。等到石勒亲自带兵追击时,却发现王彦之的军队结成方阵,缓缓退去,让石勒一点便宜都没捞着。
虽然一向稳健,可是,纵横疆场数十年的石虎,却从来没有亲身遇见过如此嚣张的敌人,大怒之下,他给全军下了死命令,两天内,拿下名城宛城。
这王彦之乃是当朝宰相王导的长子,可惜却是庶出,在礼法甚严的世族里,纵然王彦之有千般之能,也注定不可能成为家主。
可是,这王彦之却不是常人,此人文武双全不说,最重要的是,他不参加党争,无论是在什么位置,他真正做到了公忠体国,不偏不废,这一点,朝野上下无不赞许。如今他在陶侃麾下,和同样勇悍的族弟王修之镇守朝廷的北大门,数年来兢兢业业,也算良将,而今在北疆连续生变的情况下,王彦之尚能保住宛城,已经着实不易。
距离前线方阵大约一百步的中军方阵里,一身甲胄的王彦之立于中军大旗下,气定神闲,镇定自若。
他仔细凝听着前方战场上的各种声音,在脑海里演绎出战场上的交战状态。听到敌军全线扑来,他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族弟王修之大声喊道:“擂鼓,命令各方阵停止前进,保持间距。”
“任意杀敌,命令他们任意杀敌……”
战鼓声突然由密集而稀疏,由猛烈而低沉,由激昂而平和。
十一个巨型方阵立即停下。他们在两里长的攻击面上,一字排开,前派六个,后排五个,密集交叉排列。
巨盾斜举而起,背部以六根巨木分上下两层顶住。三支巨型长矛并列架于盾上。黑黝黝的巨型矛头,让人不寒而栗。有相当一部分巨型矛都是临时加工的,没有矛头,只是用刀将树木的顶部削尖了。刀斧兵分别埋伏在巨型盾和长矛兵的后面,准备随时出击,斩杀敌人的战马和士兵。
“上箭……”王修之大声叫道。战鼓敲响。四百名弓箭兵张弓上箭。
王修之对这一套步兵密集方阵非常有信心。这些办法都是在赵衰的指导下的,士兵们在长沙,武陵等地训练时想出来的。他们在武陵训练步骑对仗时,用的就是这一套阵势。骑兵们对步兵的这套方阵很头痛,训练的时候从来没有占到便宜。
羯胡士兵纵马飞奔而来。
“放……”王修之一声狂吼,“攻击,连续攻击……”
前派六个方阵,五百名名弓箭手,在一里长的攻击面上,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准敌骑,发起了凌厉的长箭攻击。一时间满天箭雨,长箭撕裂空气的啸叫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厉号之声,令人毛骨悚然。
胡人的骑兵基本上没有甲胄,他们一个个身穿布衣兽皮,防御力很差,中箭落马者众多。战友的死亡极大地刺激了羯人,他们心中的怒火被点燃了,他们疯狂了,他们丧失理智地不躲不闪,迎着密集的箭雨就冲了上来。
撞击,疯狂而凶猛地撞击。
战场上,霎时间充满了战马的嘶鸣声,士兵的怒吼声,巨盾被撞击的轰鸣声,长箭撕裂空气的厉啸声,长矛戳入战马的沉闷声,金铁交鸣声。血战开始。
胡人骑兵面对敌阵,毫不畏惧,他们纷纷打马直接撞向巨盾,虽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战马高高跃起,不是被巨型长矛洞穿而死,就是倒跌而回。骑手不是因为惯性飞入盾牌之后被砍死,就是随同战马一起滚落地面。只有少数的巨盾被战马撞到或者撞裂,用身体顶着盾牌的汉军士兵随即被战马撞飞或者被压死压伤,但没有羌人骑兵能够冲进去。巨盾被毁,刀斧手,后排的普通长矛兵,弓箭兵立刻就会一哄而上,不论是敌人的战马还是士兵,统统砍死。没有了巨型盾,缺口就用普通长盾和巨型矛组合,继续坚守。
第一轮撞击全部失败,对晋军方阵没有构成任何威胁。
第二轮撞击更加凶猛。
石勒的骑兵们毫不犹豫地飞马冲到,许多地方都是双骑同攻,其撞击力之大,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鼎抗,虽然有六根木桩支撑巨盾,但巨盾被毁的数量明显增加。敌人的骑兵还是没有讨到便宜,不是战马死去,就是士兵被杀,无一能够冲进方阵。方阵内的晋军士兵誓死阻击,巨盾没了,就用普通盾牌;长矛断了,就用普通长矛;盾牌兵或者长矛兵死了,刀斧手顶上;第一层防守士兵全部阵亡了,第二层防守士兵全部顶上。在晋军士兵坚韧不拔,勇猛无畏的防守之下,方阵依旧没有被敌人打开缺口。
王彦之一脸的淡然,但是他知道,虽然他的大阵暂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是,毕竟他只有五千人,这个阵势一下子就用掉了四千,而宛城城高池深,区区五千人着实难守,如今连挫敌人两次,目的已经达到,再若野战下去,恐怕后果难料。
第四卷 夺嫡风云
第四十一章 坚守待援
【追赶进度中,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多多订阅啦,多谢诸位书友筒子们!】。。。。。。。。。。。。。。。。。。。。。。。。。。。。。。。。。。。。。。。。。。。。。。。。。
亲自督战的石勒是又惊又怒,怒的是这样撞下去,敌人的方阵没有破掉,自己的士兵反倒要死掉好几千,惊得是原本名气一般的守将王彦之,不但没有坐守宛城,居然还胆敢率兵野战,而且还打得这般雄烈。
石勒毕竟是一代枭雄,深知怒而致战,愠而兴师肯定不会有好结果,既然晋军胆敢野战,就跟他好好打个痛快,难道纵横燕赵的铁骑是吃素的吗?
“命令儿郎们,集中力量,撞击敌人方阵的正面,连续撞击,不要停顿,连续撞击它的正面。”
牛角号“呜呜……”的四下吹响,此起彼伏。
第一线的王修之听到敌人的号角声,双眉一挑,大声吼道:“擂鼓……命令各方阵,集中主力防守方阵正面。”
“命令弓箭兵,密集齐射,近距离密集齐射。”
战鼓声或大或小,或密或疏,响彻夜空。
第三轮的疯狂撞击开始了。
成千上万匹战马在骑兵们地怒吼下,驱策下开始奔跑,开始飞腾,开始撞击;成百上千面巨盾在撞击中开始破裂,开始碎裂,最后化为空中飞舞的木片;巨型长矛戳死了第一批飞跃而来的战马,挡住了第二批战马的撞击,但面对接二连三飞奔而来的战马,长矛兵除了大喊大叫之外,再无办法,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竖矛操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杀过来。巨型矛除了折断的,在失去巨型盾之后,其余的也逐渐成了废物。
盾牌兵在方阵的最前列,死的又多又惨,他们不是被战马活活撞死压死,就是被敌人的骑兵砍杀刺死;失去了巨盾和巨矛,方阵的刀斧手,长矛手只好舍身堵缺口了。
晋军方阵的正面逐渐被敌人突破了,越来越多的前沿阵地开始了肉搏,激烈而残酷。许多方阵的正面防守士兵几乎被打光了,阵中的许多弓箭兵随即补上,誓死堵住敌人,保证方阵的完整。
早就带伤的王修之一手拿着一把刀,浑身浴血,象疯子一样带着十几个亲卫,在方阵的前沿地带跑来跑去。只要碰到敌人的战马就砍腿,碰到冲进来的敌人就砍头。他带着侍从们从东杀到西,又从西杀到东,一刻不停。
双方士兵都忘记了生死,忘记了痛苦,只晓得杀,杀,杀死敌人,再杀一个敌人。他们不知疲倦,不知血腥,一直杀下去,直到自己被别人杀死。
阵地前排的六个方阵在敌人连绵不断,无休无止地攻击下,终于支撑不住,防守全部出现了危机。后排的五个方阵因为距离稍远,没有遭到敌人的重点攻击,阵势完整。
“轰隆”,突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上,陡然间乌云密布,还没等人回过神来,豆大的雨滴就倾盆而下,雨水和血液混在一起,让富饶的中原大地成为一片血红。
正双手擎剑,准备带着最后500近卫亲临第一线的王彦之虎目含泪,喃喃道:“天意,天意啊,天不亡我,天不亡我。。”
石勒见大雨瓢泼,实在不利于骑兵奔驰,无奈之下,只好宣布撤军,而晋军方阵也趁机徐徐撤回。
这一战,晋军阵亡1800余人,大都带伤,可谓损失惨重,而占了阵法的便宜,也杀伤了2000左右的胡骑,正规野战里,能打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不错了。
浑身带伤十几处的王修之,甫一进城,到了安全地带,就倒下了,再也起不来,他实太累了,王彦之深知这位从弟厮杀太烈,如今身体不豫,指望这位族弟在上阵厮杀已经不现实,只好延医为其治伤。而如今挫敌锐气的目的已经达到,王彦之下令,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宛城本是汝南第一大城,本是商旅云集,百姓和乐,虽然近来由于战乱,不及以前富庶,不过依然有百姓十万,存粮3年,加上宛城北近洛阳,南遮襄阳,西阻函谷,东前淮泗,可以说是天下重镇,中原锁钥。
好在王彦之一向为政清廉,治军严厉,城中百姓生活尚好,对朝廷也算忠心。王彦之又下令协助守城者免3年徭役,有罪者抵,王彦之又拿出积蓄,高额悬赏,百姓们又深知胡骑残暴,自然都踊跃投效,壮年民夫走上城墙,而老弱妇孺搬运擂木滚石,给城中士卒送饭送衣,或者照顾伤者,军民气氛倒也融洽。
先前的出战只是为了阻挡胡骑的兵锋,王彦之深知,步兵在冲击力上,永远不可能和骑兵相提并论,而且关键是他的兵不多,不足以组成稳固而厚实的方阵,因此可逞一时,不可阻长久,靠自己的力量去硬撼石勒的数万铁骑,无异于自寻死路,归根到底,他还是要靠坚城,等待援军的到来。
而在宛城外碰了个钉子的石勒,回去后当然照例大发脾气,可是,军情紧急,他深知,这一次他南下的目的,是为了夺取江南,而不是在这宛城和王家小儿斗气,因此,稍微和众将商量一下,便下令堂侄石复带一万步骑原地扎营,牵制宛城守军,自己则率40000大军,星夜离去。
第四卷 夺嫡风云
第四十二章 苏醒
【今日第二更,大家多多支持啊,收藏,鲜花,订阅一个都不能少。】。。。。。。。。。。。。。。。。。。。。。。。。。。。。。。。。。。。。。。。。。。。。。。。。。。。。。。。。。。。
在宛城激战的同时,本来一直和凉州方面纠缠不清的刘曜也动了!
二月十三,数万轻骑突然从武关南下,一路上轻装简从,星夜前进,一战而克上庸,上庸太守申图战死,次达新城,新城太守刘嘉大惊之下,开城投降,几乎兵不血刃,匈奴骑兵就深入我朝境内,在留下少量兵力留守后,统兵大将刘胤率部直扑襄阳!
而此时,襄阳只有一万守军,毫无战斗准备,而从江陵北上的赵衰还在当阳!就算星夜前来,也需要两天时间。
关键是,名微众寡的襄阳守将吕焕能不能守得住这百战名都?
襄阳若失,荆襄震动,荆襄若失,江南必亡。
情势万分危急!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结束,似乎上天要和我朝开玩笑一般,一直以来保境安民,不和外面往来的蜀中李雄,居然也耐不住寂寞,他亲率数万大军进驻白帝城,虽然美其名曰“巡狩”,可是意图却是昭然若揭。
无非是也想在我朝不利时顺江而下,也趁机捞一杯羹罢了。可是,夷陵,秭归守军不过数千,能抵挡的住剽悍的川军吗?
这一切,都在我的脑海里如画卷一般略过,从画卷里,我看见了前线兵卒的舍生忘死,我看见了后方贪官污吏们的苟且偷生,我看见了胡人战场上雄烈奔腾的气势,我也看见了正在轻车简从,星夜南下的偷袭军队。我清醒的知道,这一切都是现实正在发生的事情,可是,对于我来说,却又是未来才该知道的事情。
难道,我终于能通过《洛书》来预知未来?
可是,正当我将将要看见操纵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时,天不遂人愿,我的眼皮自动睁开,强烈的光感让“昏迷”甚久的我颇有些不适应。
映入眼帘的,是含烟那张略显憔悴的俏脸,此时的她伏在我的胸口正在小睡,脸上尚有疲惫之色,修眉尚自蹙着,显然对我甚为担心,一直守护在我的身旁。
微微扫视一下周围,原来,我是睡在自己家里。
腰酸背痛,看来我昏迷的日子着实不短,刚一活动筋骨,含烟就醒了,见我睁开双眼,含烟大喜道:“夫君,你可算醒来,妾可担心死了。”
夫君,多么美丽的字眼。
我听了心中一阵感动,忙抬手,想把这娇俏的美人揽入怀里。
“夫君,你的伤。。。”含烟俏脸微晕,却因担心我的伤口,而不让我抱。
我微微感觉一下,伤口处一片清凉,显然已经敷药,并无大碍,便不顾含烟的微微阻拦,执意把她搂入怀中。
美人遍体幽香,温润如玉,抱着美人柔软的身子,看着美人娇羞的神情,让心智损耗甚大的我,感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好一会,我才放开含烟,轻声问道:“烟儿,我昏迷多久了?”
含烟一听见这话,脸上闪过一丝忧色,道:“夫君,你已昏迷两天了,还好大夫说。。”
“什么?都两天了!”我大吃一惊,打断了含烟的话,如今战事紧张若斯,两天啊!两天时间可以发生多少事情!我不顾含烟的阻拦,就要下床去找谢鲲。
“夫君!”含烟大叫一声,强自把我按住,我毕竟身上带伤,含烟心志坚决,武功又不弱,便被她按在了床上,老实呆着。
听了含烟的话,我才明白,至少在建业,这两天就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那日在太学,我舍生救了庾亮一命,那刺客也被我一掌拍成重伤,当场被庾亮制服,遂被送交有司严密看管。
庾亮当然不会对我不闻不问,在简单的给我包扎了下伤口后,他亲自进宫,请了御医来给我治伤,好在那一下只是刺在我的右胸,伤口虽深,流血虽多,却也没有大碍,没有生命危险,也没什么后遗症。
他当然不知道,所谓破而后立,通过此劫,我居然顺便再次通灵,对《洛书》又深了一层理解,还能对很多未知的事情有了感应,可以说是因祸得福。
闻讯大怒的谢鲲和司马睿,都严令建业城守大搜全城,务必找出同党来,孔儒亲自带着杀气腾腾的禁卫军大搜四方,就是王家,谢家等豪门大族,也主动配合。毕竟,这次刺客要刺的,是庾亮。而庾亮乃是太常卿,中书令,是朝廷重臣,这样的刺杀行为无异于挑战整个国家的权威和尊严。
可是,不仅同党没找到,一直被押在天牢的石生,刘统,慕容飞等人,居然全部越狱逃走!
这还不算,就当司马睿气得吐血时,前线的飞章告急如雪花一般送来,一来就是几十分。
这下可好,河南四镇全部失守,淮泗防线形同虚设,胡骑顷刻间,就要兵临城下。
这也不算完,不知怎的,原本极为机密的事情,居然瞬间泄露,闹得满城风雨,几乎在司马睿知道的同时,全城百姓都知道胡人大举南下,一时间,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第四卷 夺嫡风云
第四十三章 来访
【今日第三更,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鲜花和订阅也是都不能少。】。。。。。。。。。。。。。。。。。。。。。。。。。。。。。。。。。。。。。。。。。。。。。。。
很明显,就在这里,就在这鱼龙混杂,犬牙交错的建业城内,有重量级的,足以影响时局的内奸!
一定是他,提前和各个胡酋达成了默契,许下了宏愿,勾引他们南下,也一定是他命令自己在前线的亲信开关放敌,然后在胡骑南下的时候在建业城内制造恐慌,扰乱军心民心!
如果一切真是这样的话,按照理想的布局,必然会有一支轻骑,正在星夜南下,直逼建业而来,形成兵临城下之举!
这样的话,或者一鼓而下建业,颠覆我朝,或者逼迫朝廷签下城下之盟,或割地,或赔款,而此人便可以趁机上位,借助胡人诛杀异己,成为胡人的代理人。
果然好计策,好手段!
想到这,我只觉得周身冷汗涔涔,说不定,此时这支骑兵已经兵临城下。长江天险?既然内奸有本事让河南四镇固若金汤的防线形同虚设,那么找到渡江的船只,对于他来说又有何难?
“不行,我得去见谢公,情况紧急。”想到这,我便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