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臣之间的地位实在是很奇妙的东西,总统手下的内阁成员,想干干,不想干就走。换了满清的制度下,你这么做试试看。一个大不敬就能让这等狂徒掉脑袋,甚至让这人生不如死。所以皇帝能够强制性的推动很多事情,慈禧只是没有加冕当皇帝而已,就连这么一个老太太,也能够主导中国的局面。

袁世凯现在很想当皇帝,如果称帝的话,他就拥有了这样的权力。就可以使用这权力去做他想做的事情。那就是把中国建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用手掌在脸上抹了一把,袁世凯放下手,却没有睁开眼睛。但凡开创之主,登基时都不到五十岁。而袁世凯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了。就在袁世凯眼皮底下,人民党一帮极为年轻的娃娃们正活蹦乱跳的推动着他们想推动的事情。虽然他们办事不合规矩,可是好歹同心协力,而且完全围绕在陈克周围。如果北洋内阁的成员能够拿出这样的态度,袁世凯怎么会像现在一样发愁呢。

陈克到底想做什么?袁世凯忍不住想。这个青年可以说胆大妄为,就这么直接跑到了北洋的京城来,还完全不怕任何危险的到处拜访外国使节。

最可气的是,袁世凯还必须保证陈克的安全。从最近的情报中看,人民党与北洋接壤的地区都有大量军队调动的迹象。不用说,这摆明了是在告诫北洋不要轻举妄动。

渑池会里头,赵王可是决定了太子之后才去与秦王会面。陈克这次来的时候连老婆和女儿都带上了。他又任命谁当了这个“太子”呢?而这“太子”看来对陈克可真的是忠心耿耿。

一想起太子,袁世凯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儿子袁克定。这混账小子最近一直上窜下跳的试图说服袁世凯称帝。袁克定昨天甚至劝说袁世凯想办法让陈克“发生意外”。看来自己的这个儿子认为陈克是阻碍袁世凯称帝的最大敌人。袁世凯听了这话之后也不多说,直接上家法把袁克定狠狠揍了一顿。

尽管袁世凯并不喜欢袁克定,但是为了别人的安全,要弄到揍自己儿子。这种事情想起来就滑稽的令人想咬牙切齿。

正在此时,侍卫轻轻的敲门。

袁世凯睁开了眼睛,却见侍卫恭敬的说道:“大总统,德国公使求见。”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一五辛亥之变(十四,暂时不全)

赤色黎明5_赤色黎明全文免费阅读_一一五辛亥之变(十四,暂时不全)来自()

北洋有两大倾向,“亲德”与“知日”。在北洋的陆军中,德国帮助北洋建立自己的军事体系,从李鸿章北洋开始就有着合作。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时候,聘请了不少德**官作为教官,军事手册也多翻译德**事著作。另外,北洋军中有不少军官毕业自日本陆军学校,北洋谈不上亲近日本,不过对日本的了解让北洋敢于和日本人打交道。

早在庚子事变中,袁世凯就在山东和德国有过不少合作,整体上德国对北洋也算是比较友好的。1909年袁世凯夺取中央政权之后,德国公使立刻电告德国国内,“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才是稳定的保障。”

德国公使亲自前来拜访,袁世凯知道绝不是什么好事,可他也不能不见。两人见面之后礼节上说了几句,德国公使就直入主题。

“总统阁下,近期我方的瑞记洋行资金已经到位,不知道总统先生什么时候决定签署协议。”德国公使问道。

由于德国的德华银行属于政府管理范围,公使向袁世凯提供资金支持是靠汉口的瑞记洋行。原本德国方面已经准备低息不打折的借给袁世凯30万英镑,不过袁世凯得到了人民党的支持之后,暂时渡过了这个关口。这笔贷款的事情就暂时冻结起来。

“现在不是正在谈关于定额贸易协议的事情么?”袁世凯说的很巧妙。

“总统阁下,定额贸易协议不是人民党叛军主持的么?难道总统决定听从叛军的意见了?”德国公使把叛军这个词咬的很紧。

听了这话之后,袁世凯大概就能猜得出来,德国公使是准备威压恐吓人民党。如果德国方面真的这么做了,袁世凯是相当欢迎的。不过现在局面与庚子事变的时候截然不同,袁世凯绝对不会亲自参与,他立刻答道:“公使先生,中国战乱许久,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和平。谁先提出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中国有利就好。”

德国公使并不想与袁世凯扯皮,外国使团普遍认为人民党是北洋的一支激进派系,而人民党大张旗鼓的推动这个“定额贸易协议”,更让外国使团确定这种判断。不管袁世凯怎么看待人民党,但是在外国使团看来,双方在试图稳定中国局面的态度上是一致的。勾心斗角的事情,欧洲比中国并不少。人民党试图争取自己利益的努力,在外国使团看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

“总统阁下,我们德国在山东有自己的利益。这是有条约保障的。现在我们在山东南部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总统阁下对此有什么看法?”

果然是这件事!袁世凯心里想到。德国一直试图将整个山东变成德国的势力范围,他们强闯胶州湾,占据青岛,总算是在中国有了一个据点。不过打那以后,德国在山东的进展可以说微乎其微。德国的势力从未能够介入山东南部,在做买卖方面,德国商品在山东南部销售的甚至还不如美国人的货。

听着德国公使大谈“在山东南部的利益”,袁世凯觉得甚是可笑。

“公使先生,山东南部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和人民党谈判。你不妨等我们谈判有了结果再说。”袁世凯笑道,“不过如果公使阁下想单独与人民党谈判,中央政府也没办法阻止你们这么做。”

德国公使想听的其实就是袁世凯的态度。他来见袁世凯之前,已经与英法两国谈过山东问题。英国舰队在威海有自己的基地,德国占据了青岛之后之所以不能继续扩张,与英国人的掣肘大有关系。

英国佬与人民党大作生意,双方进出口买卖十分红火。不仅是英国,连美国佬也在人民党根据地大捞一笔。与这两个国家相比,德国的贸易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而且德国上下并不喜欢人民党。“同行是冤家”人民党的主席陈克也算是个化学家,他开发的合成氨技术与美国合作之后,美国的合成氨产品潮水一样涌向欧洲。德国的化工业在欧洲也是响当当的后起之秀,在重化工方面遇到陈克这样的一个大变数,德国感到有些意外。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欧洲在大规模工业纯碱生产上组建了“索尔维工会”,他们垄断了工业纯碱技术,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人民党从美国的合资企业连着购进了二十几套套设备之后,也开始大规模的销售起纯碱来。这说明人民党已经掌握了纯碱生产技术。

索尔维工会体系就面临着外部强有力的挑战。更糟糕的是,索尔维工会前来询问陈克为什么要“盗取别国专利”,陈克就把索尔维工会的生产流程与人民党的生产流程做了一个对比。新的工艺思路让索尔维工会的代表瞠目结舌。

大家都是懂行的,陈克的生产流程的确是可行的。这已经完全不是“盗取专利”的。当然,这也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在于,索尔维工会是靠技术垄断的方式来获取暴利的,陈克如果像几年前处理606配方一样,把这个新的生产流程给公布于众,索尔维工会立刻就要垮台。

如果陈克只是一个单纯的科学家,索尔维工会的办法多得很。高薪聘请陈克,或者把陈克给软禁起来,极端的还有把陈克除掉。这都能解决问题。在商业竞争上,欧美互相杀戮对方的技术骨干实在是太寻常不过的事情。杀一个中国人就更不在话下。

问题是陈克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他还是一个拥有军队的政治实体领袖。即便弄死了陈克,这个生产流程依旧掌握在人民党手中。索尔维工会如果想继续独霸合成氨技术,那只能把人民党彻底铲除了才行。这就是极为难办的事情了。

德国公使接到了德国国内的多次询问,“人民党到底有什么态度?”不仅是德国,索尔维工会对此十分焦虑。英国方面带来的消息是,人民党要求得到整个亚洲市场的垄断权。这个要求如果是欧洲国家提出的,或者是美国提出的,索尔维工会只怕早就答应了。问题是提出这个要求的是居然是中国的一个“军阀”。而且这个“军阀”连海军都没有,就想垄断亚洲市场,索尔维工会上下并不想向人民党的“讹诈”让步。

现在必须给一帆风顺的人民党一个教训才行。如果让人民党就这么发展下去,天知道他们还会弄出什么来。化工这东西其实就是层窗户纸,一旦戳破了,那就真的戳破了。在现有的基础上,只要投资研发,就会有相应的收益。德国人比谁都清楚,政府领导者对化学工业支持的意义。德国的化工业就是在俾斯麦首相时代得到了大力扶植,加上有鲁尔煤矿的资源,这才开始腾飞的。如果政府的领导者本身就是化学家的话,那结果更可怕。

英法方面并没有消灭人民党的打算。不过德国提出给人民党一个教训,英法倒是态度暧昧。在中国,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很软弱,这是欧美一贯的看法,并不需要全面开战,只要能够在某些方面给与施压,甚至采取轻微的军事行动,这个政府就会妥协。德国人很明白,只要“不割地,不赔款”,中国的政府就会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胜利。在商业利益方面,这些中国的政府官员本身甚至不排斥合作。这是让他们大捞一笔的好机会。

德国公使接到了德国国内的多次询问,“人民党到底有什么态度?”不仅是德国,索尔维工会对此十分焦虑。英国方面带来的消息是,人民党要求得到整个亚洲市场的垄断权。这个要求如果是欧洲国家提出的,或者是美国提出的,索尔维工会只怕早就答应了。问题是提出这个要求的是居然是中国的一个“军阀”。而且这个“军阀”连海军都没有,就想垄断亚洲市场,索尔维工会上下并不想向人民党的“讹诈”让步。

现在必须给一帆风顺的人民党一个教训才行。如果让人民党就这么发展下去,天知道他们还会弄出什么来。化工这东西其实就是层窗户纸,一旦戳破了,那就真的戳破了。在现有的基础上,只要投资研发,就会有相应的收益。德国人比谁都清楚,政府领导者对化学工业支持的意义。德国的化工业就是在俾斯麦首相时代得到了大力扶植,加上有鲁尔煤矿的资源,这才开始腾飞的。如果政府的领导者本身就是化学家的话,那结果更可怕。

英法方面并没有消灭人民党的打算。不过德国提出给人民党一个教训,英法倒是态度暧昧。在中国,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很软弱,这是欧美一贯的看法,并不需要全面开战,只要能够在某些方面给与施压,甚至采取轻微的军事行动,这个政府就会妥协。德国人很明白,只要“不割地,不赔款”,中国的政府就会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胜利。在商业利益方面,这些中国的政府官员本身甚至不排斥合作。这是让他们大捞一笔的好机会。

赤色黎明5_赤色黎明全文免费阅读_一一五辛亥之变(十四,暂时不全)更新完毕!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一六辛亥之变(十五)

赤色黎明6_赤色黎明全文免费阅读_一一六辛亥之变(十五)来自()

何颖发现一件事,自己不仅有虚荣心,而且这虚荣心还挺强烈的。【百度搜索会员登入】

何家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官宦家庭,与袁世凯走的很近的时代,袁世凯还没有真正发迹。所以家里面也没什么特别的来往。她的少年时代就是平平淡淡的渡过的。

在何颖看来,自己长大,嫁人,不过是和父母一样的延续。唯一让她比较高兴的是,自己嫁给的陈克,曾经有过几次浮光掠影的相遇。陈克绝非纤细的读书人,而是一个高大威猛浓眉大眼的方脸男子。在北方,这就是英俊的标准。至少何颖觉得陈克挺俊的。

在外国人的酒会上没有吃东西的时候,陈克这个曾经见过的英俊青年还主动上来表示了关心。而且还讲解了怎么吃东西的方法。何颖知道自己的姑姑何倩是个性格刚烈的女子,莫说一顿不吃饭,就是三天不吃饭,何倩也不会在旁人面前露出饥饿的表现。但是何颖当时的确是饿了。陈克的这种坦然的关心,的确是大大的博得了何颖的好感。

跟了陈克之后,生活谈不上好坏。大米白面能填肚子,杂粮野菜照样能消除饥饿。关键在于陈克始终很关心何颖。而且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生活基础上的关心。过日子就是如此,在这方面,何颖对自己的婚姻是非常知足的。

何颖并不在乎革命到底会如何,她在乎的是能不能与陈克一起好好的生活。绘图也好,上学也好,跟着队伍四处奔波也好,在家安心带孩子也好。只要和自己的丈夫陈克在一起,这就够了。在陈克身边,何颖虽然为了让陈克高兴,顺道也让自己有事干,她也认认真真的学习了不少东西。不过这些知识与见识,并不是何颖真正喜欢的,她其实就是想与丈夫陈克还有孩子一起生活下去。即便是人民党的革命大获成功,何颖从内心来讲,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

不过这次跟着陈克回北京,何颖才明白权力能给女性带来的心理上的愉悦。

这几天她回娘家省亲,何家立刻就变得门庭若市。作为陈克的夫人,而且还是生了孩子的夫人。在传统的看法里头,何颖可是得到了牢固的位置。

京城里头的达官贵人们自然是清楚,即便是顶着个叛军的头衔,但是陈克也是拥有强大的叛军头子。杀人放火金腰带,既然连北洋都拿人民党无可奈何,陈克又与洋鬼子们达成了某种协议,得到了洋人的认同。那么陈克就绝对不是他们能够得罪的对象。

官员们不敢亲自去拜见陈克,但是派他们的夫人前来拜见一下何颖却是很常见的事情。好多以前何家根本就接触不到的达官显贵的夫人们轮番登门拜访。不管年岁和辈分,这些女眷们对何颖都有足够的客气,而且言谈中都大赞何颖“命好”,“嫁了个好人家”。

何颖很清楚,这些女眷并不是来赞美自己的,她们的赞美是针对“陈克的夫人”。不过能嫁个让其他家族刮目相看的丈夫,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件很光彩的事情。这种令人心情愉悦的虚荣心感觉颇好。哪怕是何颖知道这种心思或许不对,而且那些女眷的赞美里头,透露出的有一股说不出的妒忌,但是这种让这些达官显贵的女眷不得不妒忌,让何颖忍不住感到了更加强烈的愉悦感。

那些礼节性拜访的也不可能天天来,她们放下礼物,说些话也就走了。和何家有点亲戚关系的才有资格比较长时间的留下来说话。但是很多事情就是如此,既然这些女眷们心里头有着强烈的妒忌,那么一些比较负面的话还是会出现。

一个何家的远房姑姑聊天中表情丰富,还看着情绪充沛的夸张样子,她突然叹了口气,“丫头,你娘要是还在世,看到你嫁个好人家,也不知道得有多高兴。”

这话一出,周围的其他女眷立刻发现了问题。何颖的母亲可是在世的。而这位远房姑姑却立刻停住了话头。

“他三姑,这是怎么回事?”有人问道。

“没什么没什么。”远房的三姑用一种女性特有的狡狯语气答道。如果是男人,只怕就真的被骗过去了。但是屋里头都是女人,她们是绝对不会认为真的没有什么。

何颖毕竟跟了陈克这么久,论学识与见识,她远超屋里头的这些女眷。而且陈克某种意义上也是何颖的“老师”。不仅在教授科学知识、社会知识、革命知识,夫妻两人也会谈些人性的黑暗之处。对于别人出于妒忌的表现,何颖完全能够理解。而且这话也印证了另外一件事,何颖其实早就隐约知道自己现在的母亲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但是这种事情她怎么都不敢,也不能去求证,而且何颖现在的母亲对何颖也绝对谈不上不好。不过经这位三姑一说,何颖终于确定这件事情居然是真的。

三姑明显没有保持太多的好意,在她给出了这么一句挑拨的话之后,却又赞起陈克没有父母,何颖在陈克家不会受气。这话可就完全不合适了,何颖绝对不能接受有人说陈克的坏话,更别说公开说陈克的坏话。

父母不在世,这种暗示中的意味可是极为恶劣的。哪怕是陈克父母对何倩不够好,那也是何颖的自家事,自家事轮不到别人插嘴。

“三姑,您的心未免操的太多。”何颖用尽可能温和的语气说道。其实她是很想用极为恶毒的口气来这么说的。但是何颖真的没学过该怎么说些恶毒的话,就是想骂人她也没有经验,所以何颖沉下脸,“我家闺女马上就要睡午觉,大家就先请回去吧。”

女眷们万万没想到何颖居然用这么一个理由赶人,大家愣住了。

“我家文青对我家闺女可是心疼的很。平日在外行军打仗,写信回来也一定要问闺女是不是按时吃饭睡觉了。我们娘俩跟着文青坐火车回来,我家闺女可是没怎么睡好,这几天正在安抚她恢复作息时间。”说道这里,何颖亮了亮手腕上的手表,“这已经到时间了,大家回去吧。”

这几天何颖不知道听了多少次“如果生的是个小子那就更好了”这种话,对于官宦的女眷而言,有没有生儿子来传宗接代可是件大事。这话虽然很在理,可何颖怎么听怎么听怎么觉得别扭。

人民党始终宣传男女平等,陈克多次公开讲“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不仅在外面讲,在家他也这么讲。而且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宣传,女性工作的权力,女性独立的财产权。这些都是保证女性独立地位的基础。人民党始终不懈的推动这些妇女解放的基本工作。

人民党内部实施财产透明化,党员干部们要公开财产。何颖的父亲何汝明送给何颖的五千两银子可是直接归在何颖名下的。银行存折是何颖自己开的户头,而且陈克平素的工资统统上交,何颖掌握着家庭的绝大多数财产。这不是京城这种女子主内的模式。而是人民党以法律形势来保障的。

夫妻两人谈起这个的时候,陈克还开玩笑的说道:“如果咱们离婚了,那我就除了几身衣服之外,得净身出户。”何颖被这话给气到了,一天都没跟陈克说话。陈克好一番道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