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飞舞,好像就差把陈克拖出来千刀万剐,以谢天下这么一个最后的步骤。

“郑兄,咱们这里面就你官位最高。陈克如此胡作非为,难道你就没有看法么?”袁克定问道。

“我一芝麻粒大的官,谈什么官位啊。在我这位置上,能不办错事,不被上司训斥就是上上大吉。我干什么事情都得挺上头的。”郑文杰赶紧给自己撇清。现在如果可以的话,他更想立刻离开。

“郑兄,当年你带着骑兵扫荡拳匪的时候,何等的英武。现在怎么这么胆小了?”袁克定没有放过郑文杰的意思。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我年轻,不怕死的往前冲就行。现在大总统上位,我也老婆孩子一大堆,听大总统的话,好好过几天好日子,我当年求的就是这个,现在混上这个位置,享受还来不及,哪里有什么豪情壮志。哈哈”郑文杰回答的很是轻松。

袁克定听郑文杰左一个大总统,右一个大总统,已经明白了郑文杰的意思。他已经有些很不高兴,“郑兄,家父已经命我出使德国。和德皇商谈此事,而且各国公使对人民党胡作非为早已经不满,只是现在更迭颇多,政府里面不少人认为现在应该暂时息事宁人。但是人民党这些年从安徽一地到现在的四省之地,若是一味等他们扩张,只怕是越等越是没办法。”

郑文杰正色听着,微微点头,他总算是明白,袁克定为什么敢这么嚣张,看来是找到了靠山啊。各国公使四处活动的事情,郑文杰不是外交部的,所以不太清楚。听袁克定这么一卖弄,他倒是对当前的局面清楚不少,有些事情也能够前后照应上了。

前些日子,陆军部开始讨论统一军令的话题。当时郑文杰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谁提出的建议。北洋自己现在远谈不上统一军令这等事,北洋军根本没有离心离德,统一哪门子军令呢?至于南方各省,郑文杰也不在乎,他们财政紧张,每个省维持七八千新军就已经叫苦不迭。

唯一有统一军令价值的,就是人民党的军队。各方消息都在证实,人民党的军队规模接近五十万。人民党刚打了青岛,这么五十万部队的确是一股令人畏惧的力量。不过真的谈起统一军令,到底是北洋政府统一人民党的军令,还是人民党统一北洋军的军令。这个问题讨论起来的话,实在是有点无从说起。现在听了袁克定的话,看来这个议题背后很是有不少势力在营运。

“那大总统之意如何呢?”郑文杰根本不鸟袁克定,没一句都是牢牢抓住袁世凯的态度。既然自己错误的参加了这次花酒会,那么即便是再错,也不能在这等关键的事情上继续犯错了。

袁克定没有回答,只是用眼睛横了郑文杰一下。北洋的其他干部此时也有几个明白过来了。就现在看,袁克定所说的一切都不能代表袁世凯,而是袁克定自己的主意。这次请花酒的目的是让这些北洋的干部们出头说话,至少在袁克定搅起事情来的时候,帮着袁克定说话。这就是扯淡了。袁世凯是个极讲规矩的人,下属做错了事情,袁世凯还是能够优容的。但是下属与袁世凯不是一条心,袁世凯是从来不会手软的。“一手拿钱,一手拿刀”,绝非仅仅是治军严格,军令如山。袁世凯最厌恶的就是不懂规矩的部下。

局面到了这等时候,立场很快就明确化了。北洋的干部们话里话外都是表明自己绝对听大总统袁世凯的,这么说是没错的。不过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则是大家绝对不会因为袁克定是袁世凯的大公子,所以大家就转投袁克定门下的意思。

既然局面变成了这样,这酒自然没了意思。没多久,酒摊就散了。

郑文杰如蒙大赦,在回家的路上,他一面心里头大骂自己的愚蠢,一面忍不住佩服起杨度与袁世凯最新提拔的侍从蒋百里的聪明。他们早早的就看明白事情的关键,而自己居然还要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之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通自我批评之后,郑文杰的思路逐渐回到反刍今天得到的情报上面来。袁克定要出使德国解释青岛的事情,各国公使都希望扼制人民党。这看似很闹腾的事情背后却透露出一个消息,现阶段,中外势力居然都不希望把事情弄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原本北洋里面一度认为人民党攻克青岛之后,洋人会大怒之下兴兵讨伐。没想到袁世凯大总统居然能把事情斡旋到这等地步,郑文杰实在是真心佩服。对自己今天态度坚定的表态,郑文杰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办错。

袁克定郁闷的回家了。北洋政府上层都是他的长辈,他并没有自信能够让这些人支持他。袁克定一度以为自己能够在以前就相熟的这些北洋中层找到追随者。事实证明,他错了。北洋上下是袁克定的父亲袁世凯的部下,但是这并不等于袁克定就能以“太子”的身份自然而然的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自打袁世凯夺取中央之后,袁克定就有了一个梦想。推翻前朝者,自然就继承了前朝的一切。袁世凯推翻了满清,那么袁世凯自然而然的就该当皇帝。那么袁克定就是太子了。这种想象,一度让袁克定好久都兴奋的睡不着。不过事情发展远不是如此,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却没能当上皇帝。对待袁克定方面,袁世凯几乎是采取的放逐的意思。以前袁克定好歹还有些公差可以办,现在已经被袁世凯扔在一边。

看着其他人纷纷得到了高官显位,袁克定心里面如同着了火一样。

袁克定并不相信袁世凯所说的“公私分明”,这种事情都是让别人听的,哪里有放着自家儿子不用,而是大用别人的道理。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袁世凯无法称帝。只要袁世凯能够称帝,那么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

袁世凯兴办国家大图书馆,大博物馆,招揽了不少不愿意当官的前清名士。袁克定现在没什么差事,他就与这帮前清的翰林院学士和一些所谓“精通帝王心术”的老儒有着不错的交道。他也听过他们谈论皇家的事情。太子不好当,这是大家公认的。为什么不好当,各人的看法都不相同。有一种说法大为对了袁克定的胃口。

“太子不好当,这是因为太子一面是储君,是天下大统的继承人。但是太子却不是国君,也是要办事的。只要办事就会被人议论长短,这就有损了太子的威仪。”

袁克定心里面知道自己办事不行,不过他是绝对不肯承认这点的。得到了这个解释之后,他就认为自己的父亲其实是在给自己铺路。脱离了具体的事务差事,袁克定只要积累起威望和人脉,这就能够坐稳太子的位置了。

当然,现实的局面袁克定也是知道的。阻止袁世凯称帝的敌人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党的主席陈克。人民党素来态度鲜明的反对帝制,加上他们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这股历史就是威胁袁世凯无法称帝的最大阻力。

袁克定自然没有能力亲手打倒人民党,他的思路就自然而然的转到了另一个思路上。就是除掉人民党的代表人物陈克。袁克定极为厌恶陈克,这不仅仅是因为陈克挡了袁世凯称帝的道路。在日常的言语中,袁克定的父亲袁世凯偏偏对陈克这个最大的政敌有着相当的器重与欣赏,简直可以用“生子当生陈文青”来形容。

这种赞赏是袁世凯从来没有对袁克定表露过的。这也是袁克定最希望从父亲袁世凯这里得到的。所以于公于私,袁克定都把陈克当作自己不共戴天的敌人。

几个月前,陈克居然敢亲自登门拜访袁世凯,袁克定第一次见到陈克。这个传说中的乱党并不是凶相必露,獐头鼠目的模样。除了身材高大,四肢匀称之外,在与袁世凯颇为类似的武人气派之外,陈克身上还有着一股读书人特有的文雅与从容感觉。

当时袁克定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找人冲进去把陈克杀了。不过杀害登门拜访的客人,绝对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更何况,即便是心中沸腾着嫉妒与敌意的袁克定也知道。如果自己这么杀了陈克的话,他父亲袁世凯的一世名声也就化作流水。

最令袁克定不满的是,自己事后曾经暗示过父亲袁世凯,是不是把陈克暗杀掉。如果找好替罪羊的话,这件事与袁世凯可以完全脱掉干系的。

这话的结果是,袁世凯愤然起身将袁克定痛骂一顿,连着半个月都没有见袁克定。即便是后来在沈氏的斡旋下,袁克定终于找到机会给袁世凯磕头认错。这件事才算是勉强揭。自此之后,袁世凯对袁克定更加疏远了。

“陈克,我一定要弄死你!”袁克定算是彻底下了决心。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有一丝机会,就要把陈克弄死。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三六极不情愿的妥协(九)

“洋鬼子终于服软了。”杨度兴奋的说道。

“全靠大总统安排。德国方面愿意和我们谈判。在谈判有分晓之前,双方暂时不会采取军事行动。”唐绍仪微笑着说道。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他从事外交多年,这是最顺心的一次。当然,唐绍仪嘴上还是得把袁世凯的英明领导放在前面。这并不是单纯的吹捧,袁世凯给出的政策的确是起到了作用。

袁世凯却没有这么欢欣鼓舞,他作为一名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清末民初时代里头极少数体会过依靠军事胜利为背景,进而获得政治谈判之上全面优势的人物。当年日本为了争夺朝鲜,曾经鼓动朝鲜里面亲近日派起来闹事。袁世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荡平了朝鲜亲近日派,稳住了朝鲜政局,挫败了日本的野心。

只是这次军事上获得胜利的并非袁世凯,袁世凯只是把握着北洋政府充分利用了这次胜利。陈克与袁世凯达成的协议起了大作用,英法公使已经明确表示,只要今年能够达成定额贸易协议,英法就愿意“置身之外”。美国代表则整天求见唐绍仪,希望能够与中国的政府就定额贸易协议进行充分的谈判。

俄国佬是一贯的阴险,唐绍仪礼貌性的拜访的时候,俄国佬只想看北洋政府是不是有求于俄国。至于日本一贯唯英国马首是瞻,英国人表态后,日本公使的胡言乱语袁世凯根本就没有放到心里面去。

得知欧美列强不会把人民党的帐算到北洋头上来,近期愁云惨淡的北洋内阁里头终于有了些生气。众人的嘴仿佛从冬眠种醒来,内阁大臣们纷纷称赞袁世凯能把握住局面。

袁世凯却一脸淡然,他深知这并非自己的功劳。洋鬼子怕的不是北洋政府,而是人民党的战斗力。列强在中国的驻军数量并不多,北洋陆军部事后推演战局,信任侍从官蒋百里将人民党采用的“调虎离山”的作战方略全盘推演了一遍。

所有战斗在事后推演的时候或许会让人赞叹,却不会让人有什么震惊的感觉。从纸面上看,人民党根本没有什么奇谋,倒是德国人妄自尊大,以为可以轻易在连云港筑起堡垒之后,再分兵守住青岛与连云港。但是谁都没想到,人民党守住了连云港,在德国人主力尽出之后,派遣部队长途奔袭青岛。人民党与德国人的兵力比达到了十比一,攻克守备不全的青岛也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蒋百里在军事理论上的确有一套,把来龙去脉说的深入浅出。让一场看似不可想象的胜利变得十分简单。袁世凯对这个青年很是欣赏。

“大总统运筹帷幄,能避开战火这是最好的。”最高兴的莫过于海军大臣萨镇冰,德国人的军舰跑得快,若是与之相遇,打打不过,跑跑不掉,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肯定会有不小的损失。而且海军出动一次花费极大,北洋财政眼前的局面根本无力支撑海军长年累月的在海上躲避。

“战事现在虽然暂时避免,不过还是得派遣使团与德国人谈判,这次得让少川辛苦一趟。去德国几个月。”袁世凯说道。

“大总统,这次我不仅想去德国,还想去美国一趟。”唐绍仪说道。

“为何?”

“我想去美国找一个人,此人名叫顾维钧,现在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读法学博士。若是能将他请回来,外交部很多大事都可以放心交给他办。”

“我听你多次推荐此人,想来也是个英才。若是需要我写信,你提前告诉我一声。”袁世凯对唐绍仪的谈判能力很是信赖。唐绍仪多次极力推荐顾维钧,想来这位青年是绝对不会指着外国公使的鼻子说出“不用洗,直接睡”这种大失外教风度的话。北洋可不是人民党,人民党想打仗就敢打仗,北洋政府完全不需要陈克这种疯狂的做法。

会议散了之后,袁世凯将唐绍仪请到自己办公室,“少川,这次我想让你带克定一起去德国。”

唐绍仪神色中闪过一丝为难的表情,“大总统,这不太合乎外交惯例吧。”

“我只是想让这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他自小跟着我,整天自以为见到的都是大人物,大事情。其实不过是鼠目寸光而已。你看那陈克,虽然从不说自己在哪里上的学,但是定然是在国外游历过很久。其实我现在想来,应该早早的把他送出国去上学才是。”说到这里,袁世凯神色间都是父亲特有的那种遗憾神色。

作为外交人员,唐绍仪比谁都更清楚该怎么在谈话里面把握分寸,更不愿意平添什么不可知的变数。但是思忖了片刻,唐绍仪说道:“大总统,最近我听说大公子与英法外交人员打的交道比较多些。”

这句话刚说完,唐绍仪就见袁世凯眼睛里面闪过了一阵寒光,父亲的神色消失的干干净净,袁世凯整个人瞬间就变成了统御国家的政治家。

“这消息没错么?”

“英法公使也已经私下说起与大总统的家人接触过,想来只有大公子一人才是。”唐绍仪答道。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现在不过21岁,连初出茅庐都谈不上。

“那英法公使还和那些阁僚接触过?”袁世凯极为平静的问,“有什么直说,不用担心。”

“大总统,人民党这次把事情闹得这么大,各国极为担心在中国的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害。现在咱们北洋是中央政府,他们都希望北洋能够管住人民党,不让这些事情再次发生。”唐绍仪的声音里面颇有些劝告的意思。

听到这些,袁世凯板起了脸,“少川,英法这次之所以不掺乎到德国人的这件事里面,不过是图了那个定额贸易协议。他们现在担心的是中国摆脱了英法的控制,中国这么大,英法就是倾全国之力打进来,又能如何。占不下来,他们最终还得退出去。所以扶植几个只听他们话的政府才是英法想要的。最初他们可是想找人民党,想找陈克的。只是人民党绝对不听他们的话,这些人才转过头来找咱们北洋政府而已。这等事情上,连陈克尚且不敢干,我们自然不能还不如陈克。”

听了袁世凯的话,唐绍仪莫名的感动起来。中国军力不如列强,想维护中国利益,就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北洋中央承担着庞大的财政开支。现在经济十分困难,根本没有力量扩军。外有列强,内有人民党,袁世凯苦苦支撑之下,居然还能有这种保证中国利益的举动,真的需要绝非一般的信心与骨气才行。

“我这次去德国,一定不会丧权辱国。”唐绍仪正色答道。当然,这种表态也即为自然的将袁世凯询问外国使团到底与北洋内阁哪些成员打过交道的问题轻松避开了。

袁世凯一回家,就问起袁克定在哪里。家人的回禀是袁克定出门的时候并没有说去了哪里。

“立刻派人去找!”袁世凯怒道。

袁克定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如此震怒,他此时正在日本大使馆里面与日本公使会面。日本公使自然不能在使馆里面召来一群艺伎作陪,不过普通的宴会还是可以的。经过一番推杯换盏,众人都有些醉了。

“大公子殿下,不知你对中国现在的国家制度有什么看法?”公使叽里咕噜的说道。

“共和了,自然是现在的制度。”袁克定装作坦然的答道。

日本公使的汉语其实不错,虽然也有翻译在酒桌边上说话,不过他本人完全从袁克定的话里面听出了极度的不满来。

“大公子殿下,当今世界采取共和制有几个国家?不过是法国、美国还有南美的几个国家而已。日本与中国都是采用的中华文化,帝制自然是有帝制的好处。例如大总统得到了全民拥戴,按照中国的传统,称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中国现在局面这么混乱,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领导,袁大总统希望能够让中国如同日本一样强大起来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听到这话,袁克定微微点头。在这个时代,强大的国家都是帝制国家,英国自然不用说了,穷凶极恶的俄国毛子,或者是后起之秀的铁血德国,都是皇帝当政。在欧洲除了法国之外,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瑞典,都是有国王的。而共和制的法国曾经被中国在镇南关击败,导致国内内阁倒台。至于1911年的美国,远不是1949年如日中天的美国。现在列强并没有真的把美国当作多大一回事,普遍的看法是,美国是一个蛮荒大陆上的野蛮国家而已。甚至此时的美国人,也不认为自己比欧洲国家更文明。

反对共和制在19世纪末在欧洲甚至是一个“政治正确问题”,不管下面的那些议员或者民间人士怎么嚷嚷,至少各国上层都是坚决反对共和制这个洪水猛兽的。

看袁克定已经有了认同感,日本公使接着劝道,“大公子殿下,现在大总统需要的是各国的支持,只要各国能够支持大总统称帝,那么最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而我们日本,其实也是希望看到中国是由一位皇帝陛下领导的。”

“但是现在毕竟是共和制度……”袁克定觉得有些为难。

“现在的反对者还是那群议员,不过帝制国家也根本不反对议会。各国都有自己的议会。我们日本国会建立的更早,其实说起来,若是前清能够及早建立议会,很多事情早就解决了。”公使说的情真意切。

袁克定打真心喜欢这话,帝制对袁世凯大有好处,对于袁家更是大有好处。帝王家谱里面从来没有姓袁的,若是能添加上这个姓氏,那自然是好。

“但是各国真的愿意支持么?”袁克定虽然心里面喜欢,不过他并不认为各国,特别是日本会这么好心的帮助袁世凯。他们一定会提出种种要求。

“欧美各国希望中国能够稳定,不过一个稳定的中国到底是帝制还是共和制,我相信大家还是希望看到一个帝制的中国。前一段我和美国公使谈过此事,美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