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地。后面的工作就是相关技术兵种的责任,单纯的体力劳动终于结束了。

周镇涛没有和战士们一样喜笑颜开,战士们知道挖坑的沉重工作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休整,自然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修正不仅仅是休息,包括评功,奖励,甚至晋升。每一项对同志们都是喜讯。可在周镇涛看来,这些理应得到的休整不仅不令他高兴,反倒让他感到了强烈的不快。

政治部要求这次评功前必须进行讨论总结会,更重要的是,这次指挥员人事调整居然与以前不同,以前是基层推荐,领导评定。这次营级以下指挥员的调整则成了领导推荐,基层评定通过。周镇涛万万没想到政治部居然会来这一手,他阴沉着脸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正在想心事,警卫员进来通报,“周师长,楚世亮同志请求见你。”

“不见!”周镇涛的声音里面透露出心里面的恼火。警卫员正要离开,周镇涛却又叫住了警卫员,“让他进来。”

这次楚世亮脸上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谄媚与兴奋的神色,他满脸焦急的冲到周镇涛面前,“周师长,您得帮我!”

即便是知道楚世亮到底在说什么,周镇涛依旧不直接接腔,“”你又遇到什么事情了?

楚世亮焦急的说道:“周师长,这次人事调整,排长升连长要审核工作。在我们连里面,我只排第三。周师长,您得帮我。”

一个连四个排,排第三就是倒数第二。即便是想竞争连长的工作,从道理上讲,四选一基本是头两名之间的竞争。楚世亮工作上又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怎么都不可能有机会的。

“你和第二名之间差多少?”周镇涛问道。

“就差一点。”楚世亮答道。

“具体差多少。”

“这个……”楚世亮不敢直接说出差距。

“到底差多少?”周镇涛追问着。

“差了15%。”楚世亮嘀嘀咕咕的说道。

周镇涛心里面一阵大怒,如果只是差了1%,甚至3%,楚世亮还能说与其他同志相差有限,可这15%几乎六分之一了。周镇涛完全想不明白楚世亮是怎么厚着脸皮来找自己的。

楚世亮很明显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他看周镇涛不吭声,连忙凑上来试探着说道:“周师长,我是你的人,你给连里面说一句,他们肯定会听你的。”

看着楚世亮那一脸理所当然的神色,周镇涛连痛骂楚世亮的心情都没有了。小人果然是用不得,周镇涛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周镇涛本以为小人好歹是能干事的人,只是人品有问题。如果能够用得好,也未免不是一股能借用的力量。可楚世亮这种只懂得钻营,只懂得奉承的小人,想升官不甘人后,真的轮到干活的时候就不行了。

正准备把楚世亮给撵出去,却听楚世亮接着说道:“周师长,年后我们排依旧完成了工作量。完成的工作量比年前多了快20%。可是其他几个排的排长想升官想疯了,排第一的完成的工作量比年前多了快40%。我也努力干了,可没想到他们会弄出这么多来。”

这个情况倒让周镇涛感到有些意外,对楚世亮的愤怒反倒消散了不少。“那其他几个排的工作量是怎么提上去的?”

“这次评功标准细化之后,工作量完成的多,奖金也多。我听说那两个排排长整天鼓动战士多干多挣,连里面开会,他们能不去就不去,每天的时间都放到干活上。”楚世亮说的很是委屈。

“人家知道干,那你去干什么了?”周镇涛皱着眉问道。

“我不是打听消息,参加会议了么?”楚世亮说的更委屈了。

周镇涛哪里会听不出来楚世亮暗示的意思,因为要给周镇涛打探消息,影响了楚世亮的工作。所以楚世亮觉得周镇涛有责任帮助楚世亮得到这次竞争的机会。

“楚世亮同志,评功是整个部队的事情,这个看的是完成总量。我一个人说了不算。”

“周师长,你是师长,在咱们师里面你说了不算谁说了算啊?”

周镇涛已经知道自己错了,错误的原因在于他从一开始就不该搭理楚世亮这种人。因为楚世亮不是那种只想着靠自己挣功名的人,一旦有了机会,他就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来承担。

此时周镇涛可以把楚世亮撵出去,也可以直接命令楚世亮滚出去。不过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周镇涛心里面充满了对自己的不满,反倒扼制了恼怒。他尽量和颜悦色的说道:“这件事我知道了。有什么消息我会告诉你。”

“谢谢周师长提拔。我以后一定给您好好干。”楚世亮千恩万谢后兴冲冲的走了。

“穷命头!”周镇涛看着楚世亮的背影,心里面暗骂道。

因为打发走楚世亮带来的心理平静没持续多久,周镇涛能够打发走楚世亮,却没办法打发走政治部。政治部安排的工作周镇涛还得干。想了好一阵,周镇涛让警卫员请参谋部的李广善来师部。

李广善是参谋部作战科的一名中级参谋,以前是周镇涛的部下。一见面,周镇涛就问道:“广善,最近有什么消息没有?”

李广善脸上有着一丝愧疚的神色,“周师长,最近参谋部一直在强调保密纪律。有些消息我也不能和您再说了。”

周镇涛对楚世亮可以绷起脸,对李广善却十分和气,即便是被直截了当的拒绝,他也没有丝毫不满的神色。周镇涛诚恳的说道:“广善,你这话说的。我自然不会打听军事机密,只是你接触情报多,对不少情报的判断可是准的很呢。我也只是想给那些同志找到些机会。就因为这么点子小事被免了职,我觉得实在是太可惜了。”

即便是周镇涛态度如此之好,李广善也没有被他所感动的意思,“周师长,参谋部一直也在整顿作风,要求参谋人员什么都不能对外说。前一段抓了不少间谍特务,有些人竟然是徐州当地相当支持咱们革命工作的人。如果不是把他们抓出来,而且人证物证都在,我们大家真的不敢相信那些人居然是特务。周师长,以前的事情我该帮大家的都帮了。从今往后,我实在是不敢再违反纪律了。”

即便周镇涛有心胸,面对李广善的话他也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广善同志,你是不是觉得我像是特务啊?”周镇涛捎带嘲讽的说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广善轻轻摇摇头,“周师长,有些事情咱们帮了就是帮了。帮不了就是帮不了。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心里面越来越觉得害怕。以前是因为想给那些同志们帮忙,找些让他们立功的机会。可是这消息传的太广,而且也没有能够帮上那些同志们的忙。我自己胆小,不敢承认我以前干过什么。不过以后我是说什么都不会再参与此事。周师长,这件事我是到此为止。”

周镇涛没想到李广善态度如此坚定。他试着劝说李广善能够放下心,李广善就一句话,“这件事到此为止。”不得已,周镇涛只能让李光善离开。

李广善一走,周镇涛感觉心里面空荡荡的。这次严查泄密事件的事情周镇涛也清楚,他实在是没想到陈克对此事如此重视。从陈克反应的激烈程度来看,李广善猜对了陈克的战略设想。可是因为泄密事件一出,陈克立刻冻结了所有的战略讨论,转而开始进行内部整顿。对陈克的处理方式,周镇涛心里面也有点怕。如果陈克对这件事绝不放手,一定要追查到底,即便陈克从来不是一个整人的人,可是这绝不等于陈克会放过周镇涛。

为了救出那些老战友老兄弟,周镇涛背上了这么大的风险,在救人方面却没能有丝毫的成效,没想起这件事,周镇涛都是又怕又恼。“陈主席到底是想干什么呢?”周镇涛带着一股利己主义的怒气想。

陈克此时正在参加顾璐团里面的评功会议,他和陈天华躲在屋里面,屋外面就是一个连的评功会场。评功会议完全延续了顾璐开始推行的基层民主生活会的模式,参与者与讨论者之间整编的相当激烈。

“开这个会不是要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会议的目的是让大家都能更好的工作。把工作干的更好。你一个劲的说分配不均这就不对。”

外面是干部正在和战士们讲道理。陈天华知道陈克从来不爱对这些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横插一缸子。他就趁着这时间给陈克讲了讲整个会议的发展过程。

最初几天里面,战士们只是要干部对一些问题做出解释,七八天之后,陈天华发现干部们经受住了前几天战士们狂风暴雨般的批评与责问,开始重新把握住了会议的主题。偷懒的干部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干部都是与战士一样的出身,论起干活来并不比同志们差。

顾璐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的建议。而且要求任何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必须有一个解决方法出来。哪怕解决方法有问题,那也得先拿出解决办法出来,绝不能只提问题,不解决问题。

听陈天华介绍到这里,陈克忍不住赞道:“这的确是抓住了关键。”

陈天华也是对此相当赞成的,他虽然没有对陈克说,可是自己还是忍不住想起了不久前的一次会议。

“那管后勤的同志们怎么就没那么辛苦?”有战士问道。这个问题倒不是充满了恶意,与每天刨土,抬土的同志相比,干后勤的同志们工作则是看似轻松了不少。

“后勤的同志一点都不清闲,不能光看大家干活的时候后勤部门不是那么累,大家休息的时候,后勤部门可也没闲着。”干部们解释道。

空口白牙的解释貌似效果不大,同志们也不是反对,也不是赞成,只是完全没有概念。干部们看了大家的反应,心里面着急却找不到解决办法,只能生闷气。

陈天华参加会议的时候一直不吭声,看到这局面他乐了。看大家提出的建议越来越离谱,什么记账啊,汇报啊。总之完全成了讨论谁更轻松,根本偏离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陈天华忍不住插嘴了,“这样吧,我建议同志们把一些工作轮流做。例如后勤部门,除了几个不能调动的岗位之外,其他的工作,以班为单位,拍个工作表,按照工作表轮流来做。大家觉得如何?到底后勤部门是辛苦还是不辛苦,亲自一干就知道了。”

党校干校军校里面就是这么安排的,学员们要轮岗,从站岗放哨到洗衣做饭。不管你是师长、师长、排长、文员,统统一视同仁。

听了陈天华的建议,干部也好战士也好,都觉得相当不错。同志们看向陈天华的眼神中都有着敬佩,陈天华没有再说什么,他只是觉得这种事情早早就该在部队里面普及了,却没想到基层中并没有实施这种制度。

这个计划一旦得到了通过,第二天就开始实施。到了第五天开大会进行总结的时候,被分配到后勤部的同志们立刻开始给后勤部门叫屈了。

劳动部门的同志按时吃,按时睡。生活方面全部都由后勤部门来负责。而后勤部门总是起的最早,睡的最晚。如果不是这样的时间点,大家起床之后根本不可能按时吃到早饭。单凭劳动强度,后勤部门可能没有劳动部门重。但是劳动时间上后勤部门却大大超出劳动部门。至于同志们对后勤部门的评价么,自然绝对谈不上好。管后勤就是挨骂的,辛辛苦苦劳动着,还得不到足够的称赞,这些临时去后勤部门参与工作的同志们一个个大开眼界。

回想起那些曾经认定后勤部门的同志干着轻松工作的同志一个个开始给后勤部门叫屈的样子,陈天华忍不住噗哧笑出声来。

陈克也没有去问陈天华为什么发笑,如果陈天华想说,或者认为有必要说的话,陈天华自然会告诉陈克。如果陈天华不想说,逼问也没有意义。而且陈克的注意力被外面的讨论吸引住了。

干部们与同志们就一些观点进行讨论之后,会议进入了总结部分。

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都认为顾璐提出的劳动时指挥部一定要建在劳动第一线很不错。同志们一度最大的抱怨“干活的时候见不到干部”,顾璐和团营的同志讨论后,把干部到团里面开会改成营团级会议尽量到一线去尽量在工地现场开,基本可以保证干部们在绝大多数工作时间里面待在第一线。不仅连长排长们能够在现场解决问题,营团干部们也能够更多到基层去,以往的很多怀疑登时就减轻了很多。

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大部分战士就没什么可说了。人民党制度建设相当完善,从计划制定到后勤保障,都有规矩可循。经过公开讨论之后,干部们和战士们都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很多制度早就有,只是干部战士们都没有办法很好的全面理解制度的作用。

“我也不想当什么官,这么多东西学了也没用。”相当一部分战士抱着这种心态来看待问题。论功的时候,同志们一点不肯让。但是大家最终发现,其实干部战士对怎么评功的理解是大不相同的。民主会很快就恢复了工作会议的本来面目,唯一的区别在于,干部也好,战士也好,终于把会议当回事了。特别是战士们终于敢在会议上发言,而不是向以前那样,不懂也不问。

原本工作中要对上级进行汇报,要上级出面协调的工作本来就不多。同志们直接遇到的问题都是很细的小问题,偏偏战士们并没有处理这些问题的法子。没有排长连长在第一线顶着,同志们往往无法顺利解决,这大大的耽误了完成工作量。

这个会议走在“抓生产促革命”的道路上之后,个人之间的私人矛盾少了,对于工作得投入与认真程度提升了很多。

就在陈克认真听着屋子外面会议上同志们热情讨论如何能够更好的劳动,而且对该如何分配奖品的时候,有人推门进来。却是刘勇胜。

即便是态度认真,刘勇胜说话依旧不紧不慢,“陈主席,泄密的人终于抓到了。”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八九路线分歧(二)

人民党1912年淮海省整风运动首先遇到了情报泄漏的情况,甚至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高层的整风路线。由党内整顿直接成了走群众路线。在很大一部分淮海省高层干部心中,至少在陈天华心中,“泄密者”是一大块心病。大家都知道泄密者是4406师师长周镇涛周围的那群人中的一个或者一批,却没能准确找到直接责任人。听到刘勇胜汇报抓到了泄密者,陈天华心中大喜,他连忙压低声音问道:“到底是谁?”

没等刘勇胜回答,陈克接过了话头,“刘勇胜同志,不要在这里说,你们把情况整理一下,我们回去之后专门开会讨论此事。”

等刘勇胜离开之后,陈天华兴奋的说道:“这次可以把那批人一网打尽了。”

见陈天华如此激动,陈克陈克用手捂住嘴,好不容易才把大笑声给憋住,“哈哈,天华同志,你准备把谁一网打尽啊。”

与陈克讨论过多次,陈天华知道陈克在笑什么,“完全要把这件事当成纪律问题?”

“这件事本来就是纪律问题。泄密的人几千年前有,几千年后还会有。不可能到了咱们这里就没有泄密的人存在,也绝对不可能一网打尽。既然如此,所有的问题都是一个纪律问题。天华同志你管党政,你应该很清楚,这件事根本不是敌我矛盾。”陈克一如既往的坚定。

陈天华知道说不动陈克,干脆就不耽误这个功夫。两人又听了外面的同志们开会,陈天华里面有事,对同志们谈到了什么几乎是听而不闻。

好不容易等会议散了,先是连长以发津贴的理由把同志们都给列队带出去。陈克才与陈天华出了会场的大门。陈克主动说道:“这个会开的很好,我对同志们有了绝对的信心。”

“何以见得?”陈天华从没见过陈克有过如此之高的评价。

陈克看起来相当兴奋,“具体工作我没参加,我也不知道。可是谈论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必须劳动,就我看到的情况,每个同志现在都认为应该劳动。即便是有争论,也是争论如何能够更有效劳动。我实在是太满意了。”

“一日不劳,一日不食。劳动本来不就是应该的么?”陈天华对陈克如此之高的评价有些不解。

陈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时代的缘故,在21世纪的中国,抱持着劳动致富的人不是没有,不过能够不受任何诱惑,单纯的想通过完成本职工作获得报酬的人比例并不太大。由于有太多“一夜暴富”的诱惑存在,静下心做事并非是社会主流思想。陈克自己就曾经满脑子发财的念头,跟丧家之犬般兀突狼奔,除了一次次的失败,他并没有收获任何值得自己自豪的结果。所以听着基层同志的会议,里面有太多“不够科学”的地方,对于社会劳动以及团队合作劳动的认识上也有相当的不足,但是没有人认为可以摆脱社会与团队合作,单凭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奇思妙想”就能实现个人追求的。

这不能不让陈克有相当的感动。

两人与刘勇胜约好在省委见面,刚到了省委大门口,就见到周镇涛站在省委大门里头,他一脸严肃的神色,看到陈克与陈天华并肩到了门口,周镇涛挺直了腰板上前说道:“陈主席,我想找你谈点事情。”

陈天华看见周镇涛就来气,作为泄密的主谋,周镇涛现在出现绝非是偶然遇到。陈天华脸上忍不住浮现出嘲讽的神色。

周镇涛自然看得出来,他对陈天华说道:“天华主任,要不你也一起来。”

一进陈克的办公室,周镇涛立刻说道:“陈主席,我知道组织在查泄密的事情,是我向李广善同志询问年后有没有打仗的可能。这个责任在我,请组织不要处罚李广善同志。”

看到罪魁祸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陈天华长长的舒了口气。既然周镇涛都承认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多。

“周镇涛同志,你原本也不知道咱们会往哪里打。李广善同志把这个消息告诉的你,你是问消息的人,你有什么泄密的责任呢?”陈克微笑着答道。

陈克的话令对面的两人都瞪大了眼睛,听陈克的意思,他并不想把周镇涛定为泄密者。陈天华是摸不着头脑,周镇涛没有这种想法,他脑子里面急速考虑,想弄明白陈克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想了片刻,周镇涛答道:“可是我为了营救一些同志,把这些消息传播出去了。如果不是给我提供战略方向,李广善同志也不会把本该机密的情报泄漏给别人。”

“第一,那不是组织决议,党委会上并没有讨论任何对外战争的问题。第二,到现在为止,李广善并没有泄漏任何世纪情报,他只是告诉你了他的一些推测。周镇涛同志,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