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中义一点点头,“这件事陆军部可以给诸君帮忙,只要能够更快完成工作进度,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支持诸君。至于诸君说的朝鲜劳工的事情,大家不要有顾虑,大胆用。”

送走了工商代表之后,田中义一微微松了口气,他倒是听说过人民党的部队不仅是打仗,还承担了中国国内的很多基础建设。在这件事上,田中义一还是颇为羡慕,同时也极为鄙视的。如果陆军能够营运企业,想来多朝鲜人的使用上就更有效。陆军部现在已经掌握了朝鲜,在满洲战败前,陆军部还是希望能够消化掉朝鲜,让朝鲜变成日本的一部分。满洲的失败让陆军部改变了想法,满铁在满洲经营那么久,不照样在当地被杀的干干净净。日本人就是日本人,朝鲜人就是朝鲜人,中国人就是中国人。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想到这里,田中义一转头对现任朝鲜总督长谷川好道说道:“长谷川君,上次提到的组建朝鲜开拓团的事情,不知道您怎么安排的。”

长谷川好道是陆军大将,立场与陆军部自然完全一致。即便如此,听了田中义一的话之后,他的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陆军部得到朝鲜开发权之后,讨论出了一个日本开拓团的建议。总的来说,就是通过掠夺朝鲜南部土地,将一部分土地给朝鲜本地投靠日本的地主,另外一部分则交给征召来的日本贫苦无地农民来耕种。

这种方法理论上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能把当地不投靠日本的朝鲜人统统干掉,大规模将土地由日本人耕种,要不了多久,朝鲜就将彻底属于日本。但是现实的作用则是很明显的,因为满洲战争的原因,日本在朝鲜加大了对粮食的掠夺,现在已经遭到了很多小规模的反抗。如果继续推行日本陆军部的计划,未来完全可以想象会遭遇朝鲜人多大规模的反抗。

见长谷川好道总督也是这样的德行,田中义一冷笑一声,“长谷川君,把那些造反的朝鲜人送去矿山就行了,不管怎么看,矿山都是需要人劳动的。不仅仅是矿山,太多地方都要朝鲜人去劳动。”

“可原先的计划中却不是这样……”长谷川好道还是颇为迟疑。在日本最初征服朝鲜之后的计划是尽力吸收朝鲜本地人为日本效忠,花几十年时间彻底消化朝鲜。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实在是完全改变了日本原先的政策。倒不是长谷川对朝鲜人有什么保护心思,派兵镇压也是一个非常花钱的事情。产生的伤亡会引发更多费用。从经济上来看,这种强硬的做法并不划算。

即便是被委以重任,代表了陆军部的态度,田中义一地位上也是不能与长谷川好道对抗的,他尽力劝说道:“短期内就得凑齐驻朝鲜军五个师团的粮食,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矿产运回国内。那长谷川君还有更好的办法么?就让这些朝鲜人吃闲饭么?”

“军队镇压也是需要朝鲜当地人支持才行。”朝鲜总督长谷川答道,“现在陆军部在朝鲜发行的军票已经是怨声载道,如果继续采用高压措施,引发了整个朝鲜的动乱,中国会采取什么动作?”

田中义一答道:“大日本帝国忍受了巨大的耻辱与中国达成协议,就是不让中国有机会介入朝鲜事物。朝鲜人起来造反也不是坏事,把他们消灭掉之后,剩下的朝鲜人自然会顺从大日本帝国,这也是发现敌人的好办法。”

说完这些,田中义一压低了些声音,“长谷川君,陆军部这次还有更多的打算。国内既然宣称议会政治的那些人占据了上风,我们陆军部就必须在朝鲜证明我们的方法能够打造大日本帝国的王道乐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后获得新的机会。在此时,我们陆军不正应该团结起来,不怕辛苦,不怕劳累的完成我们的使命。”

听田中义一如此庄严的说出“王道乐土”,长谷川好道忍不住苦笑起来,陆军部的计划能否打造大日本帝国的王道乐土尚且不知,但是打造一个朝鲜人的十八层地狱倒是完全能够想象的。

见长谷川好道迟疑不定的模样,田中义一干脆就说了实话,“我们这次要那些工商代表所做的就是找到有效消耗朝鲜人的办法,让他们在矿山里面为大日本帝国尽力。只要能够找到这办法,就能够最大限度帮助大日本帝国早日走出困境。不仅降低了大日本帝国的消耗,还能向大日本帝国提供更多财富。英国在征服世界的时候,不就是采用的这种办法么?您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

作为朝鲜总督,长谷川好道自然是希望事情越少越好,出了收拾不了的大事,最终还是得长谷川这个朝鲜总督扛责任。但是陆军部的态度也是不能忽视的。百般无奈之下,长谷川好道先同意在矿山暂时推行陆军部的办法。看看效果到底如何,如果效果尚可,就继续推行其他的计划。

朝鲜的六月,天气终于热了起来。

日本到现在已经在朝鲜建设了一些矿山,但是限于日本的技术水平,加上日本对原材料的渴望,矿山不太采用矿洞的方式,很多都是露天爆破后直接开采。

在朝鲜北部有很多这样的矿坑,李永昌就是最新送来的劳工中的一个。他是在平壤被捕的,理由是“经济犯罪”。更具体的愿意是他拒绝把自己家里面的木器卖给日本人。朝鲜本来也没有使用钞票的习惯,更不用说军票的信用度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所以李永昌反抗了,然后被捕了,最后就被送到了矿山来。

在这里,他再也不叫李永昌,而是一名带着脚镣的2018号劳工。手持金属工具挖矿是日本人负责的,李永昌分到了一个带木架的背篓,每天的工作就是从矿坑底部将矿石运到矿坑边,运出的矿石数量决定了李永昌能够吃饭的数量。因为刚刚进行完一次爆破,矿坑里面很多细微的粉尘还没有完全沉下去,李永昌已经在监工的怒喝以及皮鞭的驱赶下沿着那条被踩的极为坚实的道路往下面走。

不少人都在咳嗽,李永昌也在咳嗽。一部分人是因为粉尘呛到咳嗽,另外一部分人则是因为生病而咳嗽。每个人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被矿石尖角划破固然是原因,而撕下衣服裹住脚上的铁镣,不让皮肤被磨破太厉害是最重要的原因。

经过一个多月的劳动之后,李永昌甚至没有了思考能力。每天都是那么两个馒头,一点泡菜。饥饿剥让李永昌根本没有力气去想那么多。他昏昏沉沉的大脑中能够理解到的只有每天必须干活,干不完活就会挨饿。挨饿就会生病,生病或者试图逃跑的结果就会永远从矿区消失。特别是那些逃跑的人,都是被当场击毙的。

这个矿区的人员是定额的,每个编号也都是固定的。由于每天都有朝鲜人因为试图逃跑而被击毙,也有生病的朝鲜人因为无法继续工作而被带走。所以每天都有新的朝鲜人被送来。

是否生病的决断权在日本矿区的医生手里,凡是装病,或者病势不重的朝鲜人,都会被当众惩罚,或者鞭打,或者饿饭。而那些生了重病的朝鲜人被带走后根本没有一个回来过。朝鲜劳工中没有人相信那些朝鲜工头所说的,生重病后会真的被带走治疗。日本工头对没有生病的朝鲜人尚且如此凶残,对那些重病的朝鲜劳动会是什么态度?大家根本不敢想象。

几乎是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太阳,却见到太阳还没有偏西。将背篓放下,任由日本工人与朝鲜工头往里面装着矿石,李永昌只想多喘几口气。他的身体已经麻木了,唯一还能感受到的只有自己的体力还够不够背动沉重的矿石。

“2018,快点走!”朝鲜工头倒是带了个面巾防尘,所以吆喝的声音颇为沉闷。背篓与木架上都有编号,尽管劳动换的频率颇高,可工头也没有必要去认识每一个人。背弃沉重的背篓,李永昌拖着脚镣向着爬出矿坑的道路走去。

在矿坑附近搭的监工房间里面,几个日本人正在做着计算。

“铁丝网还得继续购买……”

“背篓与木架损坏的比较多……”

“最近怎么听说陆军部出售矿奴的价格要涨了……”

“开采新矿坑的费用……”

“炸药的费用……”

“脚镣磨损比较大……”

林林总总的费用计算都是这些日子以来经验的总结,经过算盘噼噼啪啪的好一通拨打,最后矿山的负责人看着最后的数量深深皱起了眉头。

“伯父,如果加上给陆军部的审批费,我们能够赚到的钱其实并不多。”旁边的年轻人忍不住说道。

被称之为“伯父”的那个日本人当然知道这些,他的视线在一系列的清单上来回巡视,试图找到降低成本的办法。每次看到背篓与木架的消耗磨损,他的眉头就忍不住更深的皱了起来。但是这却不是他能够解决的问题。既然使用了奴隶劳工,自然不可能指望这帮“矿奴”能够注意工具的消耗。这真的是没办法避免的损失。

可是当下真的不能给矿奴们一点逃走的机会。这帮人都是陆军部送来的罪犯,陆军部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前一段为了提高效率,让矿奴负责挖矿石,就出现了矿奴试图用工具袭击警卫的事情。矿坑主们的交流中,这等事情多次被人提起。最后大家商量的结果是只让矿奴背矿石。

除了这种事情之外,这帮矿坑主们还在交流经验中达成了一个共识,必须提高了那些比较老实矿奴的伙食供应。有些矿山采取了极端的伙食供应,结果更换人员太快。出现了矿奴集体试图逃走的事情。陆军部出动了大量兵力才把矿奴都给抓回来杀掉。出事的矿坑主们被罚了好大一笔钱。如果能够维持一批老实的矿奴,对于矿坑的有效营运实在是有极大裨益。好歹向陆军部购买矿奴也是要花钱的。

看着自家伯父如此焦虑,年轻的日本人低声说道:“伯父,我听说中国的矿篓用了一种很特别的藤条,非常结实耐用。价格也不高,已经有些矿坑买来使用了。不仅仅是矿篓,他们的铁丝网价格也比国内的低……”

这消息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秘密,中国商品,或者说人民党的商品在日本的销路相当的好。例如热球机的价格就比日本低了至少两成。加上人民党提供了丰富的配件,从热球机能够带动的发电机,还有提供燃料的煤气发生器,质量大大超过日本粗制滥造的产品。价格则低了不少。在这荒山野岭里面,机械的维修可是个大问题。一旦出了机械故障,往往要耽误很多工作。如果弄两台备用的机械设备,倒也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但是这又极大的增加了成本。从成本核算上是极为不划算的。

所以价格便宜,经久耐用的中国热球机可是很必备的产品。

唯一的难点在于,这些产品只有“很有门路”的日本商人才能弄到,陆军部对此可是卡的很严的。

“我们再去试试看,能不能让陆军部松松口。”日本矿坑主叹了口气后说道。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百六十四章三千里江山(九)

日本陆军部上下总算有了点笑脸。在朝鲜的经济投入固然大,收益也远比想象的更大。出售矿坑开采权非常有效的赚到了一大笔,即便是与陆军部相关的企业与私人投资商未必有钱,大藏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向矿坑主们提供资金。这些资金直接划拨到陆军部手中去,让陆军部得到了相当的收益。

在中国东北战死的军官们家属首先得到了抚恤金,这很有效的缓解了军队内的不满情绪。重建两个师团的军费拨款总算是有了来路,更不用说经手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相当的经手费用。整个局面很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就陆军部的统计,光每年向日本本土输送的矿石就能够赚取极大的收益,更不用说这些利益对与陆军部关系密切的各个势力提供的安抚功能。

即便依旧讨厌现任首相高桥是清,陆军部也不得不真正承认,高桥是清很有经济能力,也不是陆军部的死敌。让当下的陆军部感到不满的是,高桥是清给陆军部的矿石价格太低。而且这些矿山经过几年的经营,还要交还给国家管理。但是这件事也没办法,在允许陆军部主导朝鲜开矿的时候,这已经是高桥是清提出的条件。所以陆军部的想法是,等下一次内阁选举的时候,如果高桥是清不延长陆军部对矿产控制的话,那就想办法把高桥是清给掀下去。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陆军部当然不是善男信女,对于他们在朝鲜做的事情会导致的结果,他们也能够想象到。为了应对未来的艰难局面,日本专门纠集了满铁的残余人员,研讨未来的情况。

会议室采取了日本住所的布置方式,左边是身穿黑色军装的日本陆军部成员,右边是身穿黑色和服的满铁成员。首先发言的是满铁成员,“最新颁布的法令里面,要不要加上惩戒那些乱党的家属的条款?”满铁代表的急切神色证明他们对此非常热心。

陆军部代表们很清楚满铁代表的想法,所谓惩戒家属其实与法律无关。惩戒所指的真正目的是没收财产。当陆军部用稍带嘲讽的语气说起此事的时候,满铁人员则表示,对于乱党的女性家属,可以在南洋充分利用。

高桥是清的经济政策中,不仅是充分开发朝鲜,还有在南洋扩大日本投资的计划。借着协约国的机会,发挥日本造船业的能力,充分利用南洋的资源,是高桥是清试图弥补日本在中国市场损失的方法。日本在南洋几大产业中,由日本国家开办的烟花场所是很大的盈利项目。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朝鲜的乱党家属,应该可以增加不少收益。

陆军部对于满铁的如意算盘颇有些不满,镇压朝鲜当地反抗是要花钱的。不仅仅要花钱,还要出现士兵的伤亡。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满铁同意出资组建属于满铁的武装力量,在镇压朝鲜人的时候满铁的军事力量将参与战斗。

争执乃至争吵贯穿了整个会议过程,陆军部和满铁的讨论基础没有丝毫变化,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朝鲜人力物力这个核心,陆军部与满铁对自己将要付出的成本与未来的收益之间的费效比争论不休。谁都想占大头,谁都想少出力。

在争吵到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参与会议的田中义一突然大笑起来。这个意外的举动让参与会议的人都很讶异。田中义一笑了一阵,突然说道:“诸君,我怎么觉得咱们在这里开议会一样。”

听到这话,陆军部与满铁的成员先是一愣,片刻之后好多人忍不住一起笑出声来。无论是陆军部还是满铁,都相当反对议会宪政制度,不过这并不等于内部就不需要协调。每一个团体内部都由不同的利益集团组成,每一个利益集团即便有共同的大目标,在细化的过程中还是有着不同的利益索求。除非是高度集权划分严明的政治体制,不然这种争吵的局面根本无法避免。

田中义一收起笑容之后,目光冷冷的从面前的这些人脸上扫过。陆军部前身是明治维新时代各路“维新志士”组合起来的一个团体,这么一个团体中,因为利益缘故互相杀戮的事情绝不是只发生过几十上百次那么简单。长州、摩萨、开国、倒幕、尊王、攘夷,各种不同的思想纠缠在一起。光著名的暗杀刺杀事件就发生过上百起。各个派系的领导者们很少是有死在战场上的,反倒大半都是被暗杀的。

各种暗杀的表面原因很复杂,理念的不同,互相认为对方背叛的最初的理想。但是本质又极为简单,日本各方利益根本无法有效统御协调。所以陆军部对于政党政治极为厌恶,认为政党政治让各种争吵持续存在,并且无限制的扩大化。只有彻底摧毁政党政治,建立起有日本特色的上下等级分明,下级必须无条件向上级负责,下位者向上位者“以死报效”的政治制度,才是日本走上兴旺发达的唯一途径。

看了陆军部与满铁的争执,田中义一心里面觉得很是失望。陆军部和满铁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即便如此,现实利益依旧难以调和,甚至不得不采取这种近乎“议会讨论”的模式才能有所进展。

怀着失望的情绪,田中义一不得不在心里面自我安慰一下,“好歹在座的这些人不会自相残杀起来”。

“田中君,已经有不少商家提出从中国进口商品的事情,一些走私商人的买卖甚至做到了日本来。我觉得咱们需要把这些给好好管一管。”满铁的代表说道,没等田中义一回答,满铁的代表继续说:“请让我们满铁负责与中国的贸易吧。”

看着满铁代表真诚的目光,田中义一连嘲笑的力气都没了。

金六龄气喘吁吁的跋涉在朝鲜的群山中,凡是交通要道上都有日本人的关卡,临近夏收之后,日本人在朝鲜的管理越来越严。这几个月来,金六龄竭尽全力开辟的交通线遭到了很大的破坏。这并不是因为日本人破获了朝鲜志士的组织,以反日思想来衡量的话,当下的朝鲜人没有几个不是“朝鲜志士”。交通线必须有众多山村作为依托,日本人对山区的诸多山村实施了突袭,被袭击的村子所有人都被抓走。这些村落的房屋也没有浪费,当地移居来的都是一些日本人。日本方面用这个办法将朝鲜北部山区逐渐日本化。这给开辟交通线制造了无数的麻烦。

金六龄只能选择走更加远离大路的路线,日本人的触角暂时还没有能够抵达那些地区。累的满头大汗,金六龄筋疲力竭的在一块大山石边坐下。掏出毛巾擦着额头和脖颈上不断渗出的汗水,大口的喘着气,金六龄突然觉得一阵失落。他从不知道革命居然是如此艰苦的事情,在中国的时候,金六龄听说过人民党曾经在大水中起家的故事。听着那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金六龄是真心被感动了。不过亲自实施革命的时候,金六龄才知道嘴皮子一碰说出的事情与亲自实践的过程到底有着如何的天壤之别。

坐火车从武汉途径几千里地抵达中朝边界要不了几天,也不用花费什么力气。从平壤步行到中朝边界就要花去将近两倍的时间,中间遇到的日本人制造的麻烦并不算太多,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荒山野岭里面独自跋涉。如果不是心中怀着激烈的情绪,金六龄知道自己其实坚持不下来的。

口袋里面的干粮也坚持不了太久,毕竟是数次往返于这条线路上,金六龄知道再向前半天的时间,就有一个小山洞。那里储藏着从中国方面运过来的罐头等补给品,还有用树枝和草席铺设的床铺,至少到了那里之后就能真正的休息。

费力的站起身,金六龄向着补给点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