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月底,华盛顿关于远东问题的会议终于召开。召开之前,李润石送了一些礼物给各国代表。这是有机玻璃的风镜,以及普通的太阳镜。不仅这些镜片都是纯净透明的有机玻璃制造。镜腿的弹簧也是那种外开弹簧,能向外撇开十几度。对于脸部宽大的人非常合适。这种精细零件看似没什么仿造的难度,但是制造起来要求相当高的加工技术。懂行的人一看就能明白。更不用说有机玻璃这种新材料。

与会的都是大有身份的人,对这些小玩意根本不在乎。会谈直奔主题,朝鲜现在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

美国一直吆喝着民族自决,尽管他们是绝对不会给印第安人自决权的。这次朝鲜的事情美国就旧调重弹,要求朝鲜地区实行国际监督之下的民族自决。

这种充满敌意的做法登时就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反对,朝鲜的民族自决注定是朝鲜要复国。英国人也立刻表示了反对,如果英国支持朝鲜自决,就等于把日本给卖了。朝鲜能够自决,那英国的殖民地能不能自决?印度能不能自决?爱尔兰能不能自决?

苏联代表来参加会议原本纯粹是打酱油的,他们被封锁了好几年,也需要回到国际社会的机会。中国同志兑现了承诺,持续对日本实施压制,让日本根本无力打苏联的主意。苏联本来的目的就是来帮着站个台,发言的时候吆喝几嗓子。一瞅美国这民族自决,苏联敏锐的发现了背后的含义。美国人对殖民体系也是抱持一种强烈的反对态度。不管美国是不是入侵过苏联,好歹这种立场与苏联的立场是不谋而合的。于是苏联率先表示了支持。

法国很快就明白了美国的意图,法国代表哪怕与日本没什么利益交集,同样坚决反对民族自决。

朝鲜代表听了各国代表的发言,委屈的差点眼泪都掉下来。朝鲜干英国法国什么鸟事,结果英国法国竟然公然干涉朝鲜内政。必须说明的是,朝鲜志士们中间对中国还是有不小顾虑的,如果朝鲜恢复与中国的传统关系,他们是能够接受的。不过也有朝鲜志士担心赶走了日本人,中国人再吞并了朝鲜。现在听世界大国之间的发言,朝鲜代表再也没有了担心中国的心思。与这些如狼似虎的外国一比,中国同志对朝鲜实在是春天般温暖。

把朝鲜刨除在外的话,六个大国分成两大阵营,中美苏三国明显立场一致,英法日作为殖民主义的支持者,还是那套帝国主义风范。作为受害一方的朝鲜,根本没有发言权。

第一天的公开会议就这么不欢而散了。

大国的利益都是多样的,谈论朝鲜问题可以不欢而散。各国代表团里面自然都有各种商务代表。商务代表们则热络的召开着自己领域的讨论。中美英三国之间的石油协议进展的就相当不错。

美国是20世纪出最大的产油国以及炼油国,英国空占了那么大的地盘,实际利用相当有限。在中国开发出玉门油田之前,中国一度被认为没有石油资源。现在有了玉门油田之后,算是一个“贫油国”,美国很想成为中国的石油供应国。

英国人当然不肯把这么大的市场拱手相让,英美两国都想知道中国一年想进口多少吨原油。中国方面当然不肯凭白的受敲诈,英国方面掌握着世界石油市场的主导权,英国的原油交易所价格是世界价格的风向标。美国的德州石油产量再大也没有定价权。所以中美一旦能够达成石油供货协议,那就直接把英国给扔在一边。

中国最终给出了一年2000万吨原油的标准之后,英美的争夺立马就激烈起来。谈判到了第三天,苏联代表“知道了”消息之后,也横插一杠子。三国都想争夺中国这个大市场。

中国方面的要求就两个,价格要优惠,供货要稳定。在这方面,英国的优势到没有美国那么大。毕竟从中东到中国之间的距离也不比从美国到中国近多少。英国的优势在于有很多别人不想要的高硫石油,所以英国人最后分到了1000万吨的配额,而美国也得到了1000万吨的配额。价格远低于世界普通价格。

至于中国自行运输的要求也得到了两国的同意,反正中国的油轮数量极少,大部分运输的利润还是被英美两国的运输公司给弄到手的。英国商务代表理论上谈妥了这么一大笔买卖之后,心情大好,从23年开始,中国新增的丝袜塑料产品买卖搞的很大,这一下英国就能很轻松的平衡中英贸易了。还能把中国很大一部分石油命脉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与朝鲜问题的各项商务谈判热火朝天,进行的颇为顺利。而名义上召开这次会议的核心问题,朝鲜问题,始终没有进展。

日本代表公开提出,要求各国一起扑灭朝鲜叛乱,把“朝鲜叛乱份子”交给日本处置。美国代表继续在为难日本人,他们提出有关日本要杀光朝鲜人的事情。日本方面自然是极力反驳,试图告诉与会各国,这是谣传。

朝鲜代表终于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他们拿出大量的证据证明日本在有目的的屠杀灭绝朝鲜人。从朝鲜北部的死亡矿山,到日本大量屠杀朝鲜人。当然,朝鲜也不忘记证明日韩合并条约本身就是一场骗局。签署者根本不是朝鲜国王,而是由下面的权臣私自签署的条约。

说到伤心处,朝鲜代表忍不住哭泣起来。这悲痛的哭声倒也有了一些感染力。

最后英国方面提出,这件事不能按照民族自决的方式解决。日本可以保证绝对善待朝鲜,但是各国不能通过干涉手段来分裂日本的固有领土。

“固有领土么?”苏联代表重重的横了一声。沙俄时期俄国也干涉过朝鲜,甚至得到过很大的利益。所以苏联代表干脆用嘲笑的语气问道:“到底是什么时期的固有领土呢?”

莫道前路无知己48解放朝鲜(六)

现实比任何想象都更有说服力,朝鲜代表觉得这个世界是黑压压不见天日。与如狼似虎的列强一比,即便是满清对朝鲜的控制都能谈得上是和风细雨温暖贴心了。

在朝鲜代表当众大哭之后,法国代表提出了一个要求,今后除非与会六国全部同意,否则朝鲜代表不能再参加会议。对列强来说,这样的要求再正常不过。如果把列强国家拟人化的话,想来列强国家要说是,“俺们的地位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哭有个蛋用。就算是比哭,俺们列强的人口多,流的泪水也比小国多出好些来!更不用说现实中哪个列强国家没有在利益争夺中死过几百万人,也杀过别国几百万人?小国不被杀光已经说明俺们列强有良心啦!”

沙俄就是列强,苏联代表知道列强谈事的方式。在中苏下头的协商会议上,苏联代表直率的提出:“我们必须让其他国家承认这样的一场战争存在。”

李润石很清楚,世界是否承认一场战争可是意义重大。一旦一场战争能被世界承认,就可以认为这是公开开了一个赌场,各方都能进去下注。以现在世界的规矩,这就等于确定了一场局部战争。战争的目的和底线都有大概的暗中规矩,欧美列强对此还颇有愿赌服输的秉气。一般来说,没谁会因为这么一个“小盘口”而毫无意义的扩大战争。这还真是帝国主义范儿,大家好歹也算是生意人。

而朝鲜这个“盘口”比较特殊,一旦世界公认了这个盘口,日本是稳输不赢的局面。日本自然是坚决不肯承认,英国也不会眼瞅着他在亚洲的打手遭到如此损失。

李润石建议道:“咱们不妨退而求其次,让世界都知道有这么一场战争就行了。”

“不用那么麻烦,可以让朝鲜对日本正式宣战。”苏联代表毕竟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对这些国际上的道道还是很清楚的。

中苏一商量好,朝鲜代表立刻就出动了。这次会议闹得很大,前来采访的记者数量众多。朝鲜代表先是面对记者公开宣布新成立的朝鲜人民共和国正式对日本宣战,接着就详细介绍朝鲜与日本之间几千年的关系。朝鲜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长的多,一提起几千年的关系,倒也算是吸引了美国新闻记者的兴趣。

经过这样的一番闹腾,日本代表彻底愤怒了。中国与苏联的态度是摆明了要夺走朝鲜。美国还一个劲的拉偏架,英国和法国在这件事上完全靠不住。日本代表只能愤然宣布退出会议,并且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

日本人退出会议之后,美国人心花怒放,英国则有点讪讪的。但是大家好歹都是大国,没有了日本与朝鲜这两个小国,美、英、法、中、苏这五个大国立刻把过去的事情揭过去,开始讨论起五国之间的关系。

这就属于秘密会谈了,李润石按照中央的授意,发表了后来很著名的一个演讲,“诸位代表,我们五个国家都是大国,不管我们怎么看待对方,不管大家之间都有什么样的矛盾,我们都是大国,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必须在承认这个事实的基础之上来建立大国之间的关系……”

这个被后世称为“大国宣言”的讲话充满了人民党实事求是的作风,而且第一次提出一个未来非殖民主义的全球化概念。

当然,既然这个讲话中牵扯反对殖民主义,作为殖民大国的英法心里面当然是极为不满的。人民党主动提出的全球化贸易倒是让美苏很赞同,甚至英法都感觉有点意思。中国解放之后之所以没有被欧美列强太过于敌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肯做贸易。人民币作为法币固然与此时世界主流的金本位格格不入,相对而言,人民党的贸易平衡政策让各国比较满意。中国很注重出口,很多出口产品的销路很不错。贸易平衡之后,各国都很好与本国政府与财团交代。既然没办法用武力打开中国的边界,多做生意本来就是欧美的长项。有些行业的确遭到了中国商品的冲击,同样有些行业还大笔赚钱呢,各国议会都不会拽住一个贸易平衡的国家不放的。

在分组会谈的时候,英法美三国甚至和中国商议了关于货币兑换的问题。法国的黄金储量最少,所以法国倒是能够接受人民币与法郎的兑换。

法国刚表现出这个意向,英国就怒了。法国佬这是什么意思?要拆台么?不管中国怎么崛起,英国都把西太平洋视为自家后院,在国家银行业之间的合作,英国认为自己才是金融中心。必须由英国负责结算业务。

各大国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就是如此,只要有实力就不愁有生意。甚至连美国都和苏联谈妥了几单包括煤矿在内的大买卖。最后五个大国之间觉得意犹未尽,美国方面干脆建议,以后每年五个大国都坐一起谈一次,地点就放在华盛顿好了。

英国当时就提出了反对,英国方面认为如果要有确定的场所,那也得是伦敦。法国当然认为应该是巴黎。苏联就出来打圆场,建议每一次会谈之后,在结束的时候确定下一次会议的召开地点。各国轮流做东。

中国方面当然秉持低调做人的态度,李润石见各国都赞同这个意见,就支持下一次会议举办地在苏联。美国人也不想给英国人面子,就赞同了中方的建议。最终确定的是,这个五国每年的例会会谈级别也不用太高,部长级别。

会议散了之后苏联非常满意,这个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缺乏外交渠道,这个大国之间的定期会议好歹算是苏联外交的一个突破。美国露了脸,还捞到不少实惠,顺道打击了英国日本,他们自然也满意。

中国方面也很满意,在国内油田开发之前,勉强确定未来两三年的石油供应问题。所以在会议结束的时候,李润石又专门向各国做出了解释,中国绝对没有吞并朝鲜的意思。也没有要把朝鲜当殖民地的打算,假如朝鲜获得独立,那么各国都可以自由与朝鲜进行正常的外交与商业来往。

这个保证也算是打消了一部分英国的担心,法国与朝鲜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他们当然能接受中国的态度。英国知道自己没办法靠武力或者贸易压力来解决中国,没有英国的贸易,中国还能和美国与苏联贸易,连法国佬都不在背后支持英国,于是日本就被卖掉了。

日本代表跟受气的小媳妇一样回到国内,带回来的消息震动了日本上层。朝鲜这场战争被世界接受之后,问题的性质就大大不同。最大的问题就是交战方已经不再是中日两国,成了朝日两国,中国算是真的把自己的干系脱掉。最重要的是,这是英国承认的结果。这也意味着英国的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已经承认了中国在远东的地位。

同样作为岛国,日本很容易就能理解英国人的思路。面对无法抗争的对手,岛国就会暂时选择无视,他们会收缩自己在大陆上的力量,等待着大陆上的强权自己发生变化。英国的做法就是承认中国对朝鲜事务的发言权。如果中国在朝鲜的行动没有遭到强有力的抵抗,或者中国自己出了大问题,给了英国可乘之机的话,英国就将“承认”现在发生在朝鲜的任何“现状”。

到了这时候,外交都能办的事情都已经办完。工农革命军已经向朝鲜增派了二十万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挥军南下。田中义一精明的很,他立刻下令驻朝鲜的部队“全面收缩”。日军跑的比兔子都快,“全面收缩”到釜山地区组织抵抗。

到了1925年1月,日军撤出了釜山地区,整个朝鲜得以解放。远东的局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成立的朝鲜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签订了中朝友好条约。朝鲜主动向中国提出请求,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中朝共同防御条约”。

共同防御条约规定,此条约不牵扯任何进攻性内容。纯粹以自愿以及防御为核心要点,签约国遭到其他国家入侵之后,另一国有义务参与对被入侵国的军事支援。

除此之外,朝鲜主动向中国申请,请求中国在朝鲜釜山等七个地区建立陆海空军事基地,帮助朝鲜建立自己的国防力量。基地使用期二十年,由中国承担基地建设以及营运费用。

自此,远东地区的攻守之势全面转换,日本从攻势的一方转变为防御一方。整个日本陷入了进一步的混乱之中。

这只是日本国内的混乱,整个远东局面并没有为之混乱。苏联此时根本无心参与太平洋地区事务,中美英三国也没有扩大混乱的打算,三国之间甚至达成了一个新的贸易协议。英国同意在广东建立一个西太平洋金融结算中心。人民币这个非金本位的法币正式成为结算中心的结算货币。

莫道前路无知己49战时路线(一)

顺风顺水是中国上下对1925到1928年的最大感受。按照中国农业过的习惯来看,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只要通了铁路的地区,生活变化就更快。全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运动,全国法律普及活动,每年都要反复搞。除此之外就是干活干活干活!

价格不高的布匹、农具已经不能让劳动者们有什么意外,玩命干活之后就能买的起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如果干活干的好,还有资格申请贷款购买拖拉机之类的产品。

人民群众还发现了自己多了一个特权,那就是“审核干部工作”,审核方式很特殊,干部们说过什么都有记录,每年年终的时候要召开大会,由人民评定干部们说的话有没有兑现。按照人民党的说法,这叫做实事求是,政府自己不能胡说八道。

人民要是有什么看不惯的事情,就可以向人民代表大会举报或者投诉。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个月都会公布一批人民的意见定下谁的提议、举报或者投诉会被正式商议。每次大会之后则会有一定的反馈。

这些对人民来说意义有限,顶多是看个热闹。农村群众在乎的是每周一次播放的电影,还有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们提供的各种科技服务。怎么能够更多的打粮食,更多的买到便宜货,还有每次服务队伍带来的很多新鲜的产品。

至关重要的则是每年农闲时节能否参加工程队,参与到各地的工程建设项目里面去。粮食收购价格这三年里面涨了一些,从两毛涨到了三毛五。即便如此,对于农村家庭,这样的收入增长依旧不能赶上家庭需求。想挣钱,靠的就是能否在农闲时节更多加入城市工程建设。那可是按天算钱的营生,尽管很累,可三个月干下来,挣得钱比一年靠种地挣的都要多。

城市居民的感受相对复杂一些,最大的感受就是涨工资的问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工厂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工资收入增加有限。干农业的好歹家里面还有土地这块收入,干工业可就没有这样的好事。这个月没活干,下个月就没饭吃。尽管每家都有一定的存款,能撑几个月。可这新东西越来越多,口袋里面越来越显得干瘪。

至于公务员体系的最大的不满对象只怕就是陈克主席领导的中央了,那臭规矩多的很。传统的当官之后就高高在上了,就有权有钱啦。实际上公务员的日子不好过,真的有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整天自己学习新制度之后,还要向人民解释各种制度,人大终于得到了“监督权”之后,公务员体系天天还要面临被投诉的威胁。

这些烦恼,大家也就慢慢习惯了。所有人都感受到的事实是,与十几年前一比,这日子真的不同了。整个中国变得陌生,曾经的中国几十年都没什么变化,明天不过是昨天的简单重复而已。现在每一个明天都会与昨天有一些不同。或者是新的商品,或者是新的工厂,或者是新的制度,甚至是新的生活方式。

例如,城市里面私营的餐饮业以及理发业就是最明显的。以往一家饭馆的生存寿命至少会在3年左右,随着城市进城,饭馆数量增加了几十倍,真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味道。而饭馆的平均一路下跌到不到一年半,很多大城市里面的饭馆生存寿命竟然跌到了不足一年。挣不到钱就要完蛋,这血淋淋的竞争事实消费者们固然不太在意,消费者不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饭店。在劳动就业部门看来,这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党内已经不止一个人在质疑陈克是不是在搞共产主义,在搞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政策核心是扩大就业,而不是搞个XXX的国家。不管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只要能够扩大就业,不管是不是私有制,政策上都允许其存在。陈克没有拿出什么高深的理论,他就提出一个观点,“工业化与城市化必将把整个中国都给卷入其中,我们要熬过这一段去”。

老革命们对此不置可否,一些年轻的干部们对陈克如此不革命的态度很是不解,工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