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6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屁股跌回了椅子上。天空已经变成了中国人的通道,他们从天空中展开进攻,还通过天空运输兵力。

104空降师分四波降落,最后一波空投了大量的武器弹药。31式冲锋枪尽管威力大,消耗也大。有了这波弹药供应之后,部队就维持了连续战斗的能力。

日军军营并没有永久性防御工事,日军火力点还是以重机枪为主。军官们知道如果军营失守,日军要么逃跑,要么就得“退到”正在被中国海军猛烈炮击的海岸防御阵地上。天知道到底有多少中国军队会从天而降,日本军人已经觉得中国人想从天上运多少部队,就能运多少部队。

军官亲自督阵,命令机枪手猛烈射击。这些射击的确起到了些作用,密集的子弹把中国军队进攻的势头给遏止住了。看到中国军队都借助地形趴在那里躲避子弹,指挥火力点的日军上尉稍稍松了口气。天上能够降落人,总不至于连大炮都能降落吧。而且大炮运到这里也得一段时间。抵挡一阵是一阵!

然而这位上尉突然看到前面被火力压制的中国军人中有一个人利用机枪射击的间隙猛的站起身来。这名军人手里没有拿枪,而是在肩头扛了一个奇怪的筒子。那名中国军人单膝跪地,上身挺的笔直,手臂以奇怪的姿势举着那个筒子。日军上尉正想命令机枪手向这名军人开火,却见那中国军人肩头的筒子猛的喷射出一道火光,然后一样玩意用目力尚可跟得上的速度直奔重机枪阵地飞来。片刻后,这东西狠狠撞在机枪阵地外围的沙包上,巨大的爆炸掀起的气浪将日本上尉掀翻在地。

上尉的耳朵里面尖锐的响着什么声音,那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上尉的耳鼓在巨大冲击下出现的耳鸣。没多久上尉突然觉得脑袋上被什么撞了一下,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击毁了日军火力点之后,原本趴在地上的工农革命军战士们一跃而起,以最快速度冲进日军残破的火力点,也顾不得分辨敌人是死是活,在每个敌人脑袋上补了一梭子子弹后,部队向着后面的日军阵地猛扑而去。

1933年6月6日下午,工农革命军104空降师配合海军一日内解决了高雄的日本守军,解放了高雄市。同日,人民海军进军澎湖列岛,消灭了解决了澎湖列岛的日军海军之后。运输船队在6月7日上午抵达高雄的港口,将陆军一个师运上了台湾岛。

米丰司令员接到电报之后就确定,这场战役不可能失败。

莫道前路无知己66螳螂捕蝉(八)

“这就是一场现代战争的代价!”政治局会议上没有为解放台湾的军事行动顺利执行而欢呼雀跃,首先战争还没有全面胜利,其次数据表的数字很有些“触目惊心”的味道。

工业国拥有很伟大的生产能力,而工业国的消耗也是可怕的天文数字。一艘战列舰开出去一天,就要用掉超过整个郑州市一天的油料。特遣编队以及空降部队这么一趟的作战,就干掉了整个郑州市一年的油料用量。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汽车拖拉机数量并不多。

“如果这样的战争打了半年一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消耗。”陈克说道,“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反对应该打的战争。只是我想对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情况。”

比较机敏的政治局同志已经想到了一个问题,中国的石油供应问题。开采出大庆油田之后,产量嗖嗖的往上涨。在劳动模仿王喜进同志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努力之下,中国总算是有了一个真正的大油田,有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石油基地。然而荷属东印度本身就产石油,打了日本之后,荷属东印度的态度又会是如何呢?掌握着中东原油的英国又是如何考虑未来中英关系呢?中国另一个石油供应商美国的态度又是如何?

比较敏锐的同志已经嗅到了陈克话里面更加浓厚的战争味道。要么就做,要么就不做,不要去抱着半吊子的心态去尝试。这是人民党的做事态度。中国是不会放过荷兰的。

外交部长李润石打破了政治局会议暂时的沉默,“我们要准备多久?”

“三年!”陈克答道。

这话在政治局引发了一阵轰动,即便不提特定的名字,大部分政治局的同志都清楚主语倒是是指谁,真正的对外战争现在就定下了调子。

荷属东印度当局并不知道陈克已经定下了时间,他们6月8日才接到中国与日本在台湾发生军事冲突的消息。荷兰人并没有感到太讶异,他们两百多年前在台湾也遭到了同样的打击。荷兰人比较惊讶的是中国竟然真的出手了。他们感到畏惧的是中国这种果断的反应。

这世界一百年前倒是说开战就开战,可那毕竟是一百年前。经历过惨烈的欧洲战争之后,欧洲人对战争的恐惧大大增加。同时,战争越来越昂贵,根本不是荷兰这样的小国家能够承担的支出。

荷属东印度的海军只有两艘轻型巡洋舰,几艘驱逐舰与十来艘老旧的护卫舰。这么点子海军力量面对几个月前出现在荷属东印度边的中国特遣编队毫无抵抗的能力。荷兰人在海上这么多年怎么会不知道台湾的战略意义。日本、英国、荷兰构架不久的对中国海上包围圈,主要靠的是日本的海军力量。台湾被中国重新夺走之后,这个包围圈也就自行解散。

6月10日晚,荷兰使者就赶到了新加坡求见英国新加坡总督。

英国得到消息比荷兰早了一天,在6月7日就得到了消息。事态的变化让英国也懵了。作为功利实用的英国外交,他们没想到中国的反应会如此强硬。英国在西太平洋有自己的舰队,如果把印度洋舰队给调来,也能处于对中国的海军优势。

问题在于英国与中国接壤,战争一旦开始,就不可能只在海上打。中国可不是日本,海军部与陆军部呈现出你死我活的斗争姿态。新加坡总督可没有挑起中英之间全面战争的权限。对于荷兰使者,英国方面只能敷衍了事。反正英国只是禁止中国在营属东南亚开展存款业务,并没有像荷兰一样干什么直接触怒中国的事情。中国知道英国是背后指使者又能如何?更何况英国还不是幕后指使者。

荷兰代表也不傻,他建议道:“我们两国在西太平洋的舰队一起到台湾附近观战吧。”

这法子也不能称为馊主意,荷兰人也已经想明白了,英国不可能真正参战。但是在“准盟友”遭到痛打的时候,英国人如果不出面,这也太说不过去。搅屎棍也是有义务的,那就是什么时候都要出现。在中国胖揍日本的时候英国袖手旁观,那等于是完全承认了中国对远东的主导权。作为世界的老大兼全世界范围内的什么都要插一脚的搅屎棍,英国如果这么做可就寒了兄弟们的心。

此时英国好歹也得出现,如果日本万一占据了海上优势,两国“围观”的军舰立刻就能加入战团打打太平拳。即便是日本一败涂地,英国与荷兰也总算是出现了,存在了,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新加坡总督到没有拒绝这个建议,即便是荷兰不提这个建议,英国也在考虑要这么做。老大难当啊!越是收缩的时候就越要存在,袖手旁观等于是仓皇而逃。所以到了6月11日,英国与荷兰的舰队迅速集结,6月12日开始向着台湾方向北上。

英国不是第一次围观中日之间的海战,甲午战争的时候他们就围观过一次,这次说起来已经是第二次。甲午战争中英国对中国北洋舰队评价并不太差,认为中国舰队其实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问题在于中国对战争的指挥就是渣。

这次中国重建的舰队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坐在1931年加强后的远东舰队旗舰厌战号上的英国海军司令考虑着这个问题。这次中日之间围绕台湾的战争与上次战争不同,上次战争中国是陆军崩溃了,才导致了全面失败。而人民党陆军近些年对日本的一系列战役都证明日本陆军不是中国陆军的对手。那么日本海军此时扮演的角色倒是与北洋舰队当年的角色比较一致。靠日本海军切断中国通向台湾的海上通道,然后运大量兵力登陆台湾,以优势兵力解决中国已经登陆台湾的陆军。

那么双方的争夺焦点到底会是哪里?英国舰队司令的目光落在了台湾南部的高雄一带。根据英国驻日公使提供的内部消息,中国是在台湾南部登陆,这次战役是从南向北展开的。中日之间的海战也必然是在这一带展开。

事实证明了英国舰队司令的正确,6月13日,英国舰队中竞技神号航母上起飞的侦察机报告说,中日两国的海军正在台湾岛方面进行着激战。而中国舰队貌似不敌日本舰队,正在向南边撤退。英国舰队司令心中一喜,自己竟然还赶上了这等好事?如果真的能够如此的话,英国这次“围观”可就太有价值了。

果然,继续北向前进了一段,就看到了两只舰队一前一后正在从东北方向向着西南方向前进。在前头的是一艘中国战列舰为核心的舰队,在后面紧紧追赶的是日本舰队。中国战列舰还是从美国进口的改装货,就英国人知道的数据中,船速不超过26节,火炮也很一般。此时这艘战舰为核心的中国舰队正开足马力逃命。

追在后面的是日本的三艘金刚级战列舰,根据英国空军的报告,应该是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英国海军此时就完全明白了,一对三根本不可能单挑胜利。中国舰队仓皇逃命的选择完全正确。不过英国空军还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榛名号的上层建筑明显挨了几炮,烟还没灭完,比睿号同样不是毫发无损,仔细观察的话舰体上也有痕迹。相对而言,中国的战列舰倒是没有任何受伤的迹象。只见中国的战列舰舰首破开海浪,从跑路的姿态来看,整个军舰状态极好。即便是发现了英国的舰队,中国军舰也没有任何停顿的迹象,还是按照原先的航路玩命狂奔。

英国也不能直直的挡在中国舰队的航行道路上,这么做就等于是直接参战了。英国与荷兰的联合舰队开始调转方向跟随这次海上的追逐战。从观察到的结果来说,中国军舰并不是看到日本海军之后立刻就开始逃窜,而是进行了战斗,并且在战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中国重新组成的海军够年轻,这样的年轻海军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实在是令人惊讶。

海军军人们看到海战都忍不住热血沸腾,所有观察位上都站满了英国与荷兰的海军官兵。大家指指点点,猜测着这场追逐战的结果。有些比较轻浮的甚至还开了盘口。

就在这帮家伙看热闹的时候,冲在最后的日本海军旗舰金刚号左侧侧舷猛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爆炸还不是发生了一次,片刻后,金刚号的左侧又发生了一次剧烈的爆炸。金刚号的速度立刻就慢了下来。英国海军军官们立刻分析清楚,这是遭到了鱼雷攻击的结果。日本海军附近也没有任何军舰,那么就是潜艇发射的鱼雷。

中国的战列舰同样观察到了这样的情况,原本是直线逃窜的战列舰很快打了右满舵,在海面上划开了一条漂亮的白色弧线,竟然是要转回去与日本海军作战。

“好漂亮的轨迹!”桅杆上的观察军官忍不住赞道。战列舰这样的庞然大物都要进行这样的测试,非得形容的话就像是灵巧的大象一样的杂耍。蔚蓝的大海上,一道几十米宽的雪白弧线轨迹怎么看都有着说不出的美感,那是力量与机动的完美结合。

冲在最前头的日本战列舰是比睿号,比睿号上的观察员同样看到了金刚号被击中,所以船速开始减慢。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比睿号也遭到了近距离的鱼雷攻击。鱼雷是从侧后方发射的,直接命中了比睿号的螺旋桨,两股爆炸后引发的冲天水柱之后,比睿号失去了大部分动力,速度迅速降了下来。

而这场灾难并没有到头,十分钟之后,比睿号左前方舰体的右部又连中几发鱼雷。这艘26000多吨的军舰在这样猛烈的打击之下舰体内连续传来爆炸声,整个舰体开始向着右侧倾斜。

英国舰队司令被眼前的突变给惊呆了,他已经想到,中国肯定是埋伏了潜艇。佯装逃窜是为了把日本海军诱惑进潜艇的包围圈。但是潜艇速度很慢,追不上战列舰的速度。茫茫大海之上很难确定位置,中国人到底是怎么这么精确的确定了自己的航线呢?

此时,三艘战列舰排在中间已经中弹的榛名号开始调转航向,并且因应中国战列舰的转弯方向前进。一来是要与中国战列舰迎战,二来则是要尽快躲开不知道在何方的中国潜艇。

就在此时,榛名号也遭到了近距离的鱼雷攻击。舵手总算是表现出色,努力躲过了从左前方射来的两枚鱼雷,却没有能够躲过从后方射来的四枚鱼雷。一枚鱼雷从后方击中了榛名号的螺旋桨,比睿号随之失去了动力,靠着惯性与残存的螺旋桨还在继续前进,速度大大降低之外,航向也不再改变。

战斗发生了如此突变,英国与荷兰联合舰队都被惊呆了。每一艘军舰都命令观察位努力搜索鱼雷潜望镜的所在。特别是方才有可能发生鱼雷的地方,更是两国舰队观察员们注重的焦点。可不管怎么看,海面上除了波涛与三艘日本军舰漏出的油料之外,根本没有可疑的迹象。

三艘日本战列舰受伤,由中国战列舰带头,不久前还狼狈逃窜的中国舰队完成了转向,气势汹汹的向着日本舰队逼了过去。日本战列舰利用残存的动力,在做着最后的努力,不仅仅是不停炮击,日本战列舰开始释放烟幕,以降低自己被发现的可能。

这本该是很明智的选择,不过英国舰队司令却未必这么判断。烟幕可以遮蔽日本舰队的身影,可同样能够遮蔽日本舰队的视线。现在对日本舰队最危险的未必是中国战列舰的舰炮,而是到现在还没有露出身影的中国潜艇部队。果然如同英国舰队司令所料想的那样,围观的英国舰队军官们中间大多数都面色凝重,他们紧紧抓住望远镜,努力向着开始烟雾弥漫的战场看。力图看清楚接下来的战况。

只有一名上尉脸上有遏制不住的喜悦,他方才纯粹是吃饱了撑的,压了中国海军全歼日本舰队这个大冷门。除了他之外也没有别人压这个明显不靠谱的选项。现在看,上尉先生大捞一笔的可能性从0%直线上升,上尉心中满是期盼。希望中国潜艇部队能够再接再厉,发挥水平。要知道,想从1:500的赔率中赚到钱,一辈子也未必能遇上一次。

莫道前路无知己67螳螂捕蝉(九)

为了解决日本舰队,人民海军把所有36艘潜艇都给派了出来组成了狼群战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隐蔽,潜艇部队没用通气管,而是使用药品进行内循环。本来潜艇这个封闭空间空气就差,用了药剂之后味道就更糟糕。然而部队的指战员就是静静的忍耐着。

英国与荷兰的联合舰队下面就有几艘中国潜艇,幸好部队还算是谨慎,没有直接发动攻击,用潜望镜看到声纳上的众多声援的军舰其实是英国与荷兰的军舰,部队的同志感到很讶异。原先计划里面并没有认为英国与荷兰会参战。此时不是自作主张的时候,潜艇部队做了随时战斗的准备,却没有发动攻击。仔细观察中,也没有看到英国与荷兰舰队有参战迹象,这让部队的同志都松了口气。

水面上的战斗此时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有射击雷达,人民海军战列舰炮击准确率大大提升。而日本三艘战列舰也知道局面已经极为危险,所有火炮都开始玩命射击。包括正在倾斜的比睿号,也放弃了继续航行的打算,在损管人员玩命控制进水的同时,比睿号的主炮以及副炮都在拼命射击。

英国人对中国战列舰的炮击水平实在是大为惊讶,他们原以为中国海军的射击水平会比较有限,而看到的是中国的舰炮每一炮的方向精确度都大大超过英国人的想象。海战中双方的位置都在不停的变化,距离也相隔至少上万米。英国人观察到中国海军的每一炮落点都在敌人两百米以内,方向性上更有极佳的准确性,这根本不是一支建军十几年的海军的水平。

能让英国人感到讶异的炮击水平对日本人就是灾难,逼近的中国战列舰集中火力打击失去动力的比睿号,第一发炮弹就击中了比睿号的桅杆。接下来八发炮弹中一发命中舰首,三发近失。在冲天的水柱和剧烈的爆炸中,比睿号前部的两座炮台都不吭声了。

金刚号最先中了鱼雷,却也因为如此有最长的时间进行调整。在这时候大日本帝国的海军怎么可能选择撤退,金刚号向着中国战列舰方向全力冲去,力图加入战团。这种选择却带来了错误的结果。金刚号认为自己的行动可以靠速度摆脱偶然遇到的中国潜艇,对于日本人来说,这种想法没错。错就错在金刚号指挥官认为中国潜艇数量不多,自己只是运气差。

实际上金刚号的运气很不错,在金刚号附近就只有两艘潜艇,其中一艘距离金刚号的距离还颇远。这一转向,就直奔四艘中国潜艇的位置而去。四艘潜艇的指挥官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按照3度角的差距,四艘潜艇都向着猛扑过来的金刚号在600到900码的距离发射了鱼雷。等金刚号的观察员发现鱼雷轨迹的时候,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八枚鱼雷中有五枚鱼雷击中金刚号,其中四枚被引爆。金刚号水线中了鱼雷的左侧登时又被炸出了四个大口子,海水滚滚而入。

金刚号是一战前的老战列舰,还是英国技术,在防鱼雷攻击方面本来就差,更不用说连中五枚鱼雷。看着金刚号快速倾斜的模样,英国舰队司令心里面百感交集。他屁股底下做的这艘厌战号同样是一战前建成的老战列舰,经过改装后增加了防鱼雷的凸出隔舱。日本原本也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日本失去了铁矿来源之后,钢铁产量大跌,最后这样的计划也就化作泡影。如果进行了改装的话,或许会好一些吧。

金刚号现在已经没办法作战了,甚至航行都无法维系。一侧进水问题已经超出了损管的控制范围,在船体倾斜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勉强开炮的结果就是加速沉没。

在金刚号失去战斗力后十分钟,比睿号的运气也走到了尽头,中国潜艇部队在烟幕的辅助下靠上来补刀。六枚鱼雷击中比睿号,三枚爆炸。比睿号在于中国战列舰对射的时候本就遭到了三发高爆近失弹,又挨了三枚鱼雷,在一阵震动之后,比睿号竟然从中断为两截,船首与船尾高高翘起,就这样沉向大海。英国海军的观察员目力很好,甚至能够看到比睿号屁股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