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鳞开-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军爷给个痛快的。”朱纯臣知道自己难免一死,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武长春略带怜悯地看了他一眼,迈步出门,对门口两个兵士道:“时辰到了。”

    两人闻言入内,不一时便捧着一个石灰匣子出来,打开盖子让武长春过目。

    里面便是朱纯臣的人头。

    武长春点了点头,吩咐一声:“收好。”径自去向太子殿下回报。

    ……

    定国公府上一样是灯火通明,彻夜难眠。府中家丁健妇无不是束衣执棒,如临大敌。不知道的人以为他们是在防鼠疫,知道的人却是明白,这是在防东宫侍卫。

    “这东宫也太狠毒了!如此屠戮大臣,就不怕事发么!”定国公徐允祯在小书房里重步疾走,眼看要撞到书架上了才是一个甩身调头,紧接着又是一阵将地砖踩碎的步子。

    定国公中山王徐达的后代。

    作为一个明朝人,如果谁不知道徐达,不是几十年不出深坳的山野村夫,便是幼童傻子。

    徐达这位大明军神一样的人物,本人受封中山王,其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爵,幼子徐增寿封定国公爵。魏国公一系留在南京,数代为南京守备。定国公一系随着成祖迁都北京,在北京扎根,也是参与京营轮流坐庄的庄家。

    徐允祯身上流着徐达的血脉,也深知京营情弊之甚,对于成国公一族遭逢的异变当然心有戚戚焉。他是个不相信天命的人,自然不相信瘟神临门之类的传说,第一时间就直指本源,道破了东宫借鼠疫之势行屠戮之实的真相。

    能看到真相并不意味者才高绝伦,更重要的是能够利用真相,趋吉避凶。

    徐允祯召集了府上幕僚,许多人都是被他寄以厚望的才学高能,然而面对东宫的这一雷霆打击,却都缄口沉默,完全想不出遏制的主意。

    “怎么办!”徐允祯几乎吼了起来,“万一今晚我们定国公府就被围了呢!”

    众人仍旧沉默。

    终于,有人站起身道:“公爷,这事有治标治本之法。治标之法,当先守住府邸,不使东宫侍卫进门。只要守得三五日,府中并无死人,那么鼠疫之说自然破除,陛下也断然不会让东宫乱来的。”

    徐允祯闻言,顿时茅塞大开,脸上浮现出惊喜神色:“先生此言甚是!成国公就是毁在了引狼入室,没有鼠疫也成了有鼠疫。先生还有何教我,速速道来!”

    那人面露为难,道:“学生资质愚鲁,只能想到这治标之法,至于治本之术,公爷还当请教高才。”

    徐允祯上前握住那人手臂,激动道:“满座高公平素多有议论,如今却唯有先生能出定策,先生何以自谦若斯?还请先生教我!”

    “这……”那人终于抬起头道:“公爷,若说定策高才,府上不是正有一位么?缘何舍明珠而就鱼目?”

    “哦?老夫惭愧,竟然不知道有这等高才寄寓寒舍,还请先生指教。”徐允祯毕恭毕敬道。

    “说起来那人还是公爷的亲戚,正是徐惇徐景行啊!”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陆四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四)

    徐惇,字景行,苏州府昆山县人。

    论说起来,他是南京魏国公一系的远房。只是眼下这个时节,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只要他真有定策大才,徐允祯绝不会不肯认这么个亲戚。然而作为魏国公一系的徐家子弟,千里迢迢跑来北京定国公府上混饭吃,其中自然有些隐情。

    徐允祯的身份是何等高贵,前些日子才受封了太子太保,注定要成为跨越朝代的重臣。那些寄寓自家的贫困宗亲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上哪里去听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徐惇?

    “管家!还不去将徐先生请来!”徐允祯信人不疑,颇有些决断。

    徐家管家跑得脚后跟打屁股,丝毫不敢耽搁,前往职房翻找府上门客记录。好歹算是找到了徐惇的住所,不由吸了口冷气。

    这位仿佛卧龙凤雏一样的人物,竟然住在府上最靠边的下房,几乎与下人等同了。都是那些干啥啥不会,吃啥啥不剩的混吃等死之辈住的地方。

    这样的人竟然会是高才?

    管家额头渗出一片毛毛冷汗,心中暗道:以老爷的礼贤下士,等会肯定得有人背了这个慢待高才的黑锅,只不知道是谁那么倒霉。漫天神佛菩萨天尊大老爷,只保佑别牵连到我才好。

    既然找到了徐惇落脚所在,管家自然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

    谁知到了地方,竟不见徐惇,一问左右才知道这人有逛天桥的习惯,现在一准在天桥附近看杂耍把戏。天桥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聚集了各路进京的艺能之人。如今民间鼠疫之灾渐渐消退,原本萧瑟的街道也多了人气。

    管家想着与其人海捞针,不如守株待兔,索性在徐惇的房门口转了一圈,找了左右邻舍过来询问此人的人品才学。这里住的都是想晋身而不得的人物,能够与高贵的管家老爷说上话,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何况徐惇的人缘极差,若是能够踩他上位,任何人都不会心理负担。

    管家听了足足一个时辰,终于知道为什么徐惇会被分在这里了。

    此人琴棋书画无一通晓,就连官话都不会说。

    皇明的官方语言是江淮官话,身为昆山人,原本就属于江淮地域,竟然只会说一口昆山土话,让人听着费力,说两句便懒得再与他说话了。徐惇却是个性格桀骜不肯低头的人,一副恃才傲物的讨人厌模样,没被赶出府去已经是一件奇事了。

    当然,对于管家来说却是件幸事,否则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向国公爷交差。

    “徐老爷回来了!”下人气喘吁吁跑到管家面前,邀功似的说道。

    管家放下手里的事,叹了口气道:“走吧,去会会这位高才。”他只当高才都是眼高于顶,不好说话的,说不定知道了国公爷有请,玩些三顾茅庐的把戏,那苦的可就是自己这些跑腿的人了。

    然而,徐惇对于管家送上来的好脸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哦,请管家带路。”

    事情顺利得简直脱离了所有人的预料。

    徐允祯终于见到徐惇本人的时候,颇有些失望,不过经年累月的皮里春秋让他将这份失望藏得极好。定国公挥退管家,在书房里只留了徐惇和之前那位推荐徐惇的幕友,三人之间正好商议大事。

    徐惇静静看了那位幕友一眼,语波不扬,静静说道:“抛砖引玉,砖既然抛出去了,就没有捡回来的必要了。”

    徐允祯看着那幕友满脸胀红,欲语还休,突然明白了徐惇的意思。

    “公爷,之前那番计较,的确是学生听了徐景行的议论。”那幕友没想到徐惇丝毫不顾面情,大有当面揭穿自己抄袭的意思,连忙坦白,多少挣个脸面。

    “先生举荐人才,终究是有大功的。”徐允祯虽然觉得徐惇这般不近人情实在近乎小人,但此时不敢给徐惇脸色看,只是温言道:“请先生账房支领五十两赏银。”

    那幕友虽然遗憾,但五十两终究不是小数目,也算是这番投机的收入,只得告辞而出。

    徐允祯望向徐惇,见这位族亲身上一袭洗得发白的道袍,面有菜色,显然生活拮据。然而面对国公爷抛出来的五十两银子,穷措大却仍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丝毫不为所动。

    “景行也是中山王之后,你我大可不必见外。”徐允祯请徐惇坐了,问道:“景行可进学了么?”

    “前几年纳了个监生。”徐惇简略道。

    “唔……科场不论文章,景行的未遇宗师青眼,未必就是文章不行。”徐允祯见自己问道了对方的软肋,连忙帮着开解一句。

    “我不屑去写那些八股经义。”徐惇脸上带着冷笑。

    “制艺之术果然不是高才所学的!”徐允祯觉得跟这人聊天真是辛苦,直奔主题道:“景行的治标之法某已听闻,还要请教治本之道。”

    “治本之道,无非落在东宫身上。”徐惇一口昆山土话,语速极快,丝毫不顾徐允祯皱起的眉峰。

    “陛下执拗,而且上回太子回宫之后鼠疫复起,这回恐怕再难说什么让太子回宫的话了。”徐允祯颇有些失望,对于徐惇的期待也降了几分。

    “让太子回宫?哼,愚夫之见。”徐惇毫不客气道:“如今能将太子堵回去,真龙御天之后呢?”

    徐允祯一时语塞。

    的确,就算如今开罪太子没有关系,等太子登极之后呢?虽然如今天子身强体健,但谁也架不住岁月的煎熬,太子终究会成为皇帝。到了那时候,新皇帝若是要翻旧账,谁又能挡得住?别的都不说,只需随便传下一道口谕,自己的儿孙恐怕就无法袭爵了!

    “太子如此屠戮大臣,难道就没法可想么!”徐允祯也急道。

    《防疫论》是经过皇帝陛下御览的,隔离防疫这一基本原则也是经过事实验证的。当初普通百姓以及商贾、小官都接受了这种政策,即便有人反对,也顶不住鼠疫的确受到控制的事实。

    既然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今落在了国公头上,自然不能破例。否则说句诛心的话,难道一个国公家里爆发鼠疫,就要整个北京城陪葬么?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六五章 毒龙帖耳收雷霆(十五)

    “防疫”两个字已经成了高悬权贵头顶的一柄利剑,谁都不知道这柄剑何时落在自己头上,而且自己还完全无从抵抗。即便贵为国公,一时顶住了这柄剑,也难逃日后算账。

    “治标之法只是下智,”徐惇不以为然道,“即便是贩夫走卒之辈也该能想到的。”

    徐允祯被说得羞愧,万幸皮老肉厚,没有红出来。

    “若是有些中人之智,便该知道此时与东宫相抗,实在是愚昧至极。”徐惇道:“东宫手操三千卫士,高挚防疫大义,上有陛下首肯,下有万民归心,顺天时而取人和,谁能相抗?”

    “那便只有任人鱼肉么!”

    “这便是中人之智了。”徐惇丝毫不顾忌眼前这位公爷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只如教训子弟一般,说道:“任人鱼肉不过是苟且偷生,子弟在东宫门下赚份从龙之功,大不了再续个三百年公爵而已。”

    徐允祯被徐惇说得一愣,旋即气得笑了起来:“词家说‘当年万里觅封侯’,到了你这狂生口中,世代公爵都如鲍鱼之肆的腌臜物了!”

    徐惇撇了撇嘴:“以我之才,若有雄主,世代公爵也不过尔尔,不过是重复祖宗之道罢了。”

    徐允祯对这中人之智的计策已经不可能接受了,宁可豁出去跟东宫硬拼一场。中山王之后的人际脉络,未必没有一斗的余地。他正想将徐惇赶出去,却突然好奇那上智之人会出什么主意。

    “等凡上智之人,”徐惇目光飘忽起来,“当知‘势’。皇帝之所以为皇帝,国公之所以为国公,无非是势之强弱罢了。然则即便强势如皇帝,也要被个弱势的小官辱骂,这是因为皇帝杀不得小官?非也,乃是那小官借了‘道义’大势,使得皇帝的权势都无从弹压。”

    徐惇说的并不隐晦,乃是嘉靖朝海瑞骂世庙的典故。世庙嘉靖帝能杖责百官,杀夏言,逐严嵩父子,实在是二祖之下最为强势的皇帝。但他偏偏只能把骂他的海瑞关起来。其中缘故无非就是因为海瑞已经成了道德标杆,拥有了道义上的大势。

    如今太子拥有的也是这种道义大势,在普遍都认为“鼠疫猛于虎”的大环境下,即便有人意识到“太子猛于鼠疫”,又能如何遏制?殊不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虎过街人人喊打而不敢打的道理。

    “你这都是空头话,于目今形势有什么益处?”徐允祯不耐道。

    “投效东宫,派杰出子弟出任东宫官,竭心尽力为东宫办事。”徐惇道。

    “哈哈哈,”徐允祯大笑道,“这岂不是你所不屑的中人之智哉!”

    “其唯上智者不以智显于人。”徐惇面不改色道:“中智之人只是去挣一份从龙之功,上智之计却是去挟太子以令诸侯的。”

    “哦?”徐允祯闻言一愣。

    “荆棘杖之事,难道公爷不记得么?”徐惇问道。

    当年懿文太子朱标心慈仁厚,劝高皇帝不要大开杀戒。高皇帝以荆棘条置于地上,让他捡起来。太子怕刺扎手,不敢捡。高皇帝说:“你怕刺不敢拿,我现在帮你把刺拔掉,你不是才能捡起来么!”

    “为何当年随高皇帝一同打天下的文武大臣,功成名就之后反倒成了荆棘之刺?想当年他们手中有兵权时,与高皇帝推杯换盏,心心相印,为何立国之后反倒心怀异志?”徐惇语速越发快了起来:“并非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当皇帝,而是因为一旦称孤道寡,君臣之隔便不可抑制。皇帝需要大臣才能为他办事,而越能办事的大臣,事权也就越大,最终大到约束皇帝的程度。”

    徐允祯突然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终于知道了父亲当年一边强调“伴君如伴虎”,一边又放肆大胆地为自家谋福利。只要别去碰触皇帝的龙须,随便怎么样都可以,一旦约束到了皇帝,哪怕没有谋逆之心,也少不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若是东宫要紧之处都是徐家子弟,能够暗中影响太子决策,世代公爵又算什么?”徐惇顿了顿:“天下之势,分合而已。大明承平二百五十七年,寰宇一统,说起来唐宋也不过如此。”

    徐允祯被说得心头一跳:这是说,真要改朝换代了?

    “住口!”徐允祯喝骂道:“我家乃中山王之后,一门两国公,世代享国恩,哪里容你说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来!”

    徐惇冷冷一笑,并不接话,只是道:“若是公爷子弟之中没人可派,学生倒是不介意去走一趟。”

    “只怕你没毛遂的锋锐。”徐允祯脸色阴沉。

    “不将我放入囊中,焉知没有锋锐。”徐惇起身抖了抖袖子:“学生告辞。”

    徐允祯被徐惇气得脸上青白交杂,突然一个哆嗦,激出一身鸡皮疙瘩,心中暗道:莫非书中所写的那些桀骜不逊的王佐之才,便是他这个模样?

    ……

    崇祯十六年八月,自太子出宫防疫赈灾已经两个月了。

    其中虽然有所起伏,但北京市面上渐渐恢复了繁荣。鼠疫已经在城中绝迹,甚至连乞丐花子和难民也一并失去了踪影。因为这些人都被收纳进了京师城外的难民营中,其中身体条件好些的,还能得个清扫街道之类的活计。

    渐渐安稳下来的民心让太子的声望再次冲上了一个巅峰。

    百姓不方便直接在家里为太子殿下建生祠,便有人以假想出的太子容貌身形塑像,冠以太微星君的神名,放在家中神龛供奉。

    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走街串巷的道士们推波助澜,将太微星下凡的事说得恍如亲见。

    朱慈烺从成国公家里总共挖出了黄金万两,白银三十万两,外宅、田地折价拍卖,又得了近二十万两,一时间比他爹的内帑还要丰厚。而且这笔银子还不是此次京师防疫战役的全部所得。

    因为朱纯臣的书信,成国公一族的亲戚们纷纷解囊,比捐给皇帝大方得多。光是这笔捐资就高达十万两。随后传出朱纯臣的死讯,为了麻烦太子殿下派人主持成国公的葬礼,这些亲戚再次捐了十万两,宫中也派下了三千两丧仪银子。

    朱慈烺当然不会将银子浪费在死人身上,只是一把火烧了了事。

    宋弘业收到太子的密令,在各衙门之中散播朱纯臣有份遗表被太子扣下,里面是恳请册封下一任成国公的人选。如此一来,朱家的亲戚们又少不得纷纷破费一番,希望太子能够在关键时候说句关键的话,让自己这一房也享受一下国公的待遇。

    整个成国公项目持续了近半个多月,每天都有大笔银子入账,最后收益超过了百万两之巨。

    这仍旧不是全部……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六六章 不炼金丹不坐禅(一)

    朱慈烺是在成国公府上见到的张应京。

    作为当代的天师,张应京年纪并不大,因为上一代天师张显庸志心修炼,袭爵不到一年就将印剑授给了张应京,自己别构静室,不问俗务。

    张应京是崇祯九年袭爵。十三年的时候永王生病一直不能痊愈,崇祯将这位天师找来,祈禳而愈,赏赐优渥。那也是朱慈烺第一次见到富有传奇色彩的张天师真身。至于现在,y已经是第三次相见了。

    “上次所说的,天师可想清楚了?”朱慈烺面带微笑,保持着对出家人的敬意。

    “臣以为殿下所言极是。”张应京笑呵呵答道。

    就在两个月前,太子身边的伴当太监刘若愚找到了尚在京师的张应京,说太子要召见。这让张应京颇为惶恐了一阵,因为当时皇帝陛下让他祈禳除疫,结果法事并没有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才有了太子出宫防疫的事。

    在这个关口上,被太子召去,多半也是这件棘手事。

    谁都不知道,当时的张应京已经做好了逃回龙虎山的打算,却被太子从中拦了下来。

    朱慈烺让张应京做的事很简单:卖符药。

    这其实就是张天师家的老本行,后来被各种邪教学去了,只要烧个符喝下灰水,任何疑难杂症都能药到病除。因为正一道成为皇明国教之一,掌握了优质市场,只做法事,很少再卖弄那些符药了。

    而太子就是铁了心让他卖符药。

    传说天师手绘的符卖到了百两一张,祛瘟丹也卖到了五十两一丸。

    至于效果还是有些的。

    譬如成国公府上爆发那么大的鼠疫,街坊邻里都没有遭殃,就是因为他们买了足够多的天师符贴在门墙上。就连东宫侍卫戴的口罩里,也夹了符纸,所以他们日日与鼠疫接触,却很少有人因此染上这种疫病。

    “此番符药一共卖了六万两银子,殿下随时可以派人来取。”张应京恭谨道。

    若是两个月前,朱慈烺才不会跟他客气,而且他并不相信真的只卖了六万两。但是放在现在,已经阔气了的太子自然拿出上位者的大度,伸手一挥道:“你留着用吧。”

    张应京略略有些惊讶,不过常年修行,使得他面上毫无异色,只是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