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嫡女谋略-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侯爷面色又沉了两分,回想起当初夏管家向他回话时那笃定的语气和神情,甚至还主动在他面前发誓,绝不是撒谎,反而还有一种“幸亏天意如此”的侥幸。他当时深信不疑,听到这个消息心神俱碎,后来俗事缠身,也就没有再派人前往查探。如今想来,夏管家那么笃定的语气,显然是认定邵心萍已死,可是实际上,她却没有死,那么他到底为何会如此笃定?

    计侯爷默不作声,只听得甄钰又有些疑惑不解的轻笑道:“倒是奇怪,邵阿姨怎么让宝儿姑娘姓‘郑’呢?”

    计侯爷听甄钰这话仿佛有怀疑邵心萍改嫁、宝儿不是他女儿的意思,忙回神解释道:“心萍的娘姓郑,唉,她也许是怨我吧!”邵琬清可是说的清清楚楚的,心萍不曾改嫁,她的心里至始至终只惦记着他,他不容人哪怕只有半分玷了她的名声。

    甄钰双目尽显同情,十分认同的点头叹道:“是啊,隐姓埋名必有苦衷的,不然,邵阿姨何必如此委屈宝儿姑娘!”甄钰说完这话,向计侯爷陪着笑了一笑,屈膝微微福身道:“侯爷您请便,侄女出来的久了,该回去了!”

    计侯爷一时也未多想,苍白的脸上勉强挣出两分笑容,抬抬手点头道:“去吧!”

    甄钰微微躬身点头致意,转头缓缓去了。

    该说的她都已经说了,他是个聪明人,许多事情要查起来,也比她方便得多。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计侯爷一时有些怔忪,心头猛然划过一道亮光,顿时脸色大变,脚下重重一顿,几欲站立不稳。

    邵心萍对他的心始终不变,宝儿又是他的女儿,她却不让她从他的姓,难道真的是有苦衷?隐姓埋名?为何要隐?为何要埋?与其说是对他怨恨,细细想来,倒更像是在逃避躲藏什么……

    计侯爷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脑子里揉成一团乱麻。许多原本清晰的思绪反而又变得绰绰约约起来,且有些线索,下意识的,他不愿意深入细究,因为那般的结果,是他所不愿意,不忍亦不敢相信的。

    计侯爷一直在广恩寺待到暮色降临,方下山回府,一路上仍是这般若有所思。

    刚刚回到侯府,更衣净面毕,西宇便上前陪笑禀道:“侯爷,夫人那边打发人来瞧了几次了,今儿请侯爷过去正院用晚饭。”

    这是计夫人有事要同他商量惯例的语气。只不过,因为邵琬清这件事,加上一些前头旧怨心病,两人之间的关系早已貌合神离,这么久以来,计夫人还是第一次这么急着要找他。

    计侯爷神情滞了滞,点头道:“叫人过去说一声,等会就去。”

    西宇屈膝应了,退下自去找人传话不提。

    计夫人那边,听得计侯爷又去了广恩寺心中便气不打一处来,不想今日他逗留的时间还那么长,直到天黑了才听见人说回府,偏偏又有要事相商,这等待的心情更加不耐。

    好不容易等到计侯爷姗姗迟来,脸上表情不冷不热的,且看向自己的时候眸底深处似闪过探究,饶是计夫人涵养再好,脸色也是一绷。如果不是为了儿子,她非要同他好好的理论理论不可。

    计夫人上前招呼,笑着让紫苏、薄荷帮着摆饭,又不明不暗笑着道:“若是知道侯爷今儿回的晚,便叫人迟些再备饭了,这会子放得久了,怕是不那么新鲜了!”

    计侯爷听了瞅了她一眼说道:“往后你不必等我便是,我倒没有那么多讲究!”

    倒显得自己多事了!计夫人顿时一梗,垂了眼眸一言不发的坐下。

    夫妻两个各怀心事,闷声不响的用过晚饭,当两人相继放下筷子的同时,一旁伺候的紫苏等也情不自禁的松了口气。这种压抑的气氛,在一旁伺候着真不是个好受的差事。

    “你找我何事,说吧!”花厅中,计侯爷手里端着蕉叶梅花的青花盖碗茶,用盖子轻轻拨弄着手中的茶水,眼也不抬的问道。白日在广恩寺中,甄钰的话一句接一句在脑海中回放,迫得他几欲发狂,苦苦的忍着方能沉下气来。

    计夫人见他一回来便是这样,理所当然认为他是去追缅旧相好、沉溺其中尚不能自拔然后把气撒在自己头上,心头也是气得差点厥过去,心尖上一滴一滴的滴着酸水汁。

    “侯爷过两日便要上朝了,不知为世澜请封世子一事,侯爷准备的如何了?”计夫人深深吸了口气,和颜悦色的问道。

    计侯爷端着茶碗的手一顿,说道:“如今西北正打着仗,殿试又近在眼前,这都是大事,这个当口怎么好提微末小事?过一阵子再说吧!”

    计夫人笑道:“话也不是这么说!这两件是大事自然要紧,可也没个为了这两件事便将其他所有的事都暂停的道理!分明是毫不相干的事,又不会影响什么,且不过举手之劳,侯爷何必如此顾虑!”计夫人心头暗暗气愤,一听到“西北”两个字,尤为刺耳。

    计侯爷抬起头来,目光沉静,深不见底:“你今日找我,就是为了这件事?”

    计夫人见他仍是一副不以为意毫不上心的模样顿时火了,没好气挑眉道:“不错,世澜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总要替他打算!看在咱们夫妻这么多年的情分上,侯爷就当可怜可怜我吧!”

    计侯爷瞧了她半响,方冷笑道:“怎么?到了如今,连你也认定我是个已经被圣上遗弃的废人了是吗?这么急着找依靠,也要看你那宝贝儿子靠不靠得住!”

    “你什么意思!”计夫人脸色大变,惨然笑道:“我能为了什么?世澜是我的儿子,也是你的儿子,更是计家的血脉,我为他打算还不是为你、为计家!如今你再不提,倘若西北那边打了胜仗,万一皇上趁机赏赐分封,命西北的有功将领接替了你的位置,到时候世澜该置于何地!”

    计侯爷听她这么说也有些烦躁。他正当壮年,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积累、打磨历练,比之当年领兵平叛更有建功立业、挥斥方遒的本钱,却不料如此憋屈的出征,又如此黯然的收场!当时尽了全部的心力来平复压抑自己内心的情绪,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那被压抑下去的情绪反弹上来,心情反而更加的抑郁与失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50章 夫妻交锋

    第250章 夫妻交锋(和氏璧加更)

    “世宜也在西北军中,我今日去广恩寺,便是替他上香祈福去了。这个时候提出册封世子一事,多少有些不近人情,还是等西北战事结束再说吧!”计侯爷轻叹着,语气很平静。

    两个都是儿子,一个在军中打仗生死未卜,他却要为另一个请封世子,这话传了出去,怎么传怎么不好听!况且,他心里也不安。

    计夫人听了这话心里越发不快,计世宜不过区区一个庶子,且是发配去了西北,早已相当计家一颗弃子,不想如今请封世子却还要忌着他!

    “无论如何,世宜也是计家的血脉。”计侯爷又加了一句。

    计夫人不肯死心,说道:“既然侯爷不方便出面,此事我去找皇后说说,侯爷以为如何?”

    “你就这么等不及!”计侯爷脸色蓦地一变,厉声道:“我不是说了吗?等西北的战事结束了再提这事!”

    “一个犯了罪发配西北的庶子,何至于顾忌到此地步!”计夫人憋了半日的火呼的一下蹿起老高,霍然喝道:“侯爷三番两次的推脱,究竟打的什么主意?莫非,这爵位侯爷还想传给计世宜不成!”

    江妈妈、紫苏等从未见过侯爷和夫人撕开脸吵架的场面,更没见过夫人气成这样,紫苏等唬得面白无色,敛声屏息僵立在旁一动也不敢动;江妈妈急得干瞪眼,几次三番想要出言劝慰夫人,话到了嗓子头硬是出不来,她只得拼命的给紫苏等使眼色,紫苏等好半响才醒过神来,悄悄的缩肩弓背垂首倒退了出去。江妈妈自己也无声退了出去,守着门口不许人靠近。

    计侯爷也火了,望着计夫人反问道:“有何不可?你既这么说倒是提醒了我!世宜也是我的儿子,如果他在西北立了军功,封他为世子,将来接掌西南军权,再合适不过!”

    “我绝不同意!”计夫人厉声道:“侯爷别忘了他是为的什么去的西北,若是让计世宜承了爵,计家颜面何在!妾身和世澜又颜面何在!”

    计侯爷不为所动,一句话冷笑道:“屠狗辈中多英雄,何况世宜出身侯府,便先前有过,那又如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夫人敢说这一辈子从未做过有悖良心的事么!”

    计夫人听他这话仿佛另有所指,心里“咯噔”一下,抬头质问道:“你什么意思?”

    “哼!”计侯爷轻轻嗤笑,说道:“没什么,我的意思是,人都是会变的。世霖自打出娘胎体弱,就不说了,世宜从小的学业、生活起居,夫人可没少费心,跟世澜都是同样的待遇,但凡世澜有的,他都有,西席先生、骑射教习教世澜的,也都教他,谁人不赞夫人一句贤惠?便是娘和我,也都觉这天底下再没有哪个嫡母对庶子能够做的比夫人更好!可是如今,夫人怎么会说出这种话来?倒叫我,不能不感慨了!”

    计夫人气血上涌,恼羞成怒,喘着气颤声道:“我对他好,那是因为他识本分,知进退,我也是希望将来他们兄弟能够互相扶持,希望世澜将来有个膀臂。若是他不安本分,我断断不会饶他!咱们这样的人家,嫡庶绝不能乱!这么简单的道理,侯爷难道不知道么!”计夫人说着伤心,不由得滴下泪来,泣道:“如果世澜不成材,是个恶霸纨绔,我自己便先羞死,也没脸再要求侯爷什么!可是,世澜他有什么错?他哪点儿不好?便是太子殿下,也常常称赞他,娘也那么疼他,侯爷若真要将他舍弃,他还有什么脸面活着!”

    计夫人说到伤心处,断断续续的低泣也变成了呜咽。如今,儿子是她翻身的唯一王牌与保障,如果儿子没了前程,她还能争来什么?她贾丽君绝对不能输得这么憋屈,不能就此沦为别人或嘲弄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对象!

    女人嘛,年轻的时候比谁嫁得好,到老来自然是比谁的儿子更有出息。年轻时她赢了,如今她同样要扬眉吐气。

    计侯爷被她哭得心烦意乱,想起计世澜,他情不自禁便想起战国时候赵国的名将赵奢和他的儿子赵括的故事,心头一阵烦躁。

    计世澜不是不聪明,而是太喜欢卖弄聪明,偏偏还觉得旁人看不出来他卖弄聪明。

    这样的人,流于轻浮,注定成不了大事。如果是在翰林院里咬文嚼字,沾沾自喜、偶尔自我陶醉一下倒也罢了,如果想要成为统领一军的核心人物,他不够格。

    “我就这么一个嫡子,自会替他打算,他是你的儿子难道就不是我的?我做父亲的,难道不希望他好?”计侯爷低沉的叹了口气,语气也松弛了下来。

    也许这就是宿命,纵然计世澜真的是赵括那样的料,他也只能够认了!谁叫他们是父子呢?在他彻底变成赵括之前,他只有尽自己的一切去挽救,去改变,剩下的,便交给天意吧!

    计夫人听罢心头一宽,这才慢慢停止了抽泣。拭干眼角的泪痕,柔声说道:“说到世宜,我哪里又忘记了他?他如今在西北,我岂有不担心的!前儿我便派人去莲花庵添了香油钱,替他求了平安符回来!只是这两日忙着,忘了同侯爷说了!”计夫人说罢,抬头吩咐一旁的江妈妈去将那求来的平安符取过来。

    江妈妈还有些回不过神来,计夫人面色微沉,又低喝了声:“江妈妈!”江妈妈这才身子一震,忙答应着去了。

    计夫人悄悄打量计侯爷的神色,见他压根没有阻止江妈**意思,心头微微冷笑。

    不一会江妈妈取来了平安符,双手奉与计夫人,计夫人接了过来,又转递计侯爷:“侯爷你看!”

    计侯爷亦未推辞,接过来略略拆开,见果真写着计世宜的名字,这才抬头看向计夫人,缓了缓脸色,低声道:“你有心了!”

    计夫人拢在袖中的手抠得手心生疼,面上却微微一笑,有些无奈自嘲道:“侯爷这话言重了,这本是妾身该当的!世宜这孩子从小没了娘,我这个嫡母若还不为他想到,谁为他想呢!侯爷毕竟有朝廷公务在身,家庭之事,哪里又有精力顾得周全!”

    他分明,已经再不信任她!非亲眼见过不相信!从前,断断不会如此。

    计夫人一腔怨怒无处撒,不由得暗骂计世宜。平安?她巴不得他早点儿死!死了一了百了,谁也没法再找他的麻烦,可不就是从此平安了!

    计侯爷点点头,面上也露出几丝欣慰,说道:“夫人这些年来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夫人的所作所为,我自是清楚。放心便是,世澜的事我会留心的!时候不早了,我先回书房去了!”计侯爷说着站了起来。

    听他这一番似有所指、仿佛有迹可循的话,计夫人心头一阵憋屈,待要问又无从问起,只得起身陪笑道:“侯爷慢走,如今不比从前,侯爷也要早些歇着。”

    到底心中憋不住刺了他一下。

    计侯爷闻言脸色微变,轻哼一声“夫人有心了!”遂转头出去。

    盯着他离去的背影,计夫人的脸色“霍”的沉了下来,咬了咬唇,冷声道:“江妈妈,叫人仔细的查一查,今儿侯爷在广恩寺,究竟遇上什么人了!”

    江妈妈吓了一跳,变色为难道:“夫人,这——”

    “叫你去便去!”计夫人手中一紧,声音愈加的低沉了两分:“侯爷今儿的态度不对,十来年的夫妻,也不是白做的,他的性子,我再清楚不过……”

    春闱会试的榜单很快公布张贴了出来,甄克礼毫无悬念的中了贡士,第四十五名。甄钰拿着那家下人抄写回来的榜单一个个搜寻,从中找到了丁睿的名字,第二十八名,混在众人中,并不显眼。甄钰微微一笑,这个成绩,对丁睿来说,倒是有些委屈他了。

    “克礼,好好的准备一下,该参加九日后的殿试了!”甄老爷对侄儿这个成绩颇为满意,用他的话来说,那是“比你老子强些!”

    大夏朝的科举考试,与前朝一样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期,新皇登基或者因什么大事大赦天下,也有可能会加开恩科,那是天家的恩典,不算在这三年一期的规矩之内。通过会试的举人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殿试,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不过由皇帝按殿试成绩重新安排名次而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十名,赐进士出身,三甲则人数不等,一般而言在一百三十至一百六十名之间,赐同进士出身。

    这些人,都是大夏国未来官僚机构的主力力量,有道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大夏朝历代皇帝的内阁中,除了开国皇帝那一代情况特殊,非翰林而入内阁的,仅仅只有当朝的简阁老一人。而简阁老也不能免俗,在入了内阁之后,还到翰林院挂了个闲差一段时日遮人耳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51章 丁睿的心思

    第251章 丁睿的心思

    转眼又到了殿试这日,为表国家重视人才之意,皇帝亲自坐镇,在乾清宫大殿举行,题目亦是由皇帝当场写出,杜绝了一切作弊的可能性。

    因此,只要皇帝不是个宠幸奸佞的昏君,极少有人敢在会试中作弊,因为贡士们参加殿试所有的卷子都由皇帝亲自拆阅,题目又是现场而出,若非有真才实学万一露陷被皇帝问出来,那是谁也担不起的大罪!

    殿试的时候,除了有的人因为天子在座而感到紧张忐忑之外,气氛还算轻松。毕竟走到这一步,已经不存在落榜的问题了。再不济也是个同进士出身,而混得比进士好的同进士,历代比比皆是。

    只有丁睿的心情格外的紧张,一字一字费尽思量,写得近乎虔诚的认真。他要争的是状元。之前暂避锋芒,就是为了今日大放光彩!

    甄克礼却最是坦然,他爹当初也是个同进士出身而已,还是排在倒数的,他也就没什么压力,照常答完卷子,太阳还没偏西,就交了卷子回甄府了。

    甄克善兄弟和甄钰都在南熏馆等着他回来,见到满身轻松笑吟吟回来的甄克礼,甄克善羡慕得恨不得以身代之。大哥哥算是解放了,他的苦日子才刚刚起头呢!

    “大哥哥,考得如何?”甄克善等笑着上前问道。

    甄克礼呵呵一笑,惬意的伸了伸胳膊,笑道:“再不济也是同进士,不想这个了!且看天意吧!”

    “大哥哥真正豪迈!”甄克善羡慕之极。

    甄克守仰着脸笑问道:“不知圣上出的是什么题目?”

    甄克善立刻说道:“诗赋就不知道了,我猜策问定有关于西北对胡战争的吧?”

    大夏朝的殿试共分两部分,一是诗、赋各一首一篇;二是策问两道,由皇帝提出关于国家政事、生产、民生或者军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这四道题,难度还是极大的,而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思想见解,亦可从中窥见大概。

    除了这些,在答卷的过程中还顺带考了书法。

    倘若字写得太难看,也是很要命的一件事!读书人都很相信“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话。先帝建德初年间便有一林姓贡士因为字写得难看,最终失去了状元之位,连一甲都没捞上,最后定了个二甲第一名。虽然后来这林贡士受了刺激发愤图强苦练书法,最终一洗前辱,不但进了内阁,而且在大夏朝书法史上亦成一代名师,但他因字难看被降名次的故事还是流传了下来,令后辈学子们引以为戒。

    兄弟两个眼睁睁的都望着甄克礼,甄钰也好奇的等着甄克礼回答。

    甄克礼笑道:“诗赋无要求,圣上特许随意发挥,且无论新作旧作。策问嘛,倒是问了关于战争的,不过,不是关于西北,而是关于南疆!呵呵,还有一题,是关于吏治。”

    甄克善听了十分遗憾,望着甄克礼各种羡慕:“诗赋无论新作旧作?圣上这一次可真宽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