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办法有用,张小虎就会大肆收购玉米,储藏到入秋再拿出来贩卖,每斤的差价起码可以达到一块钱以上。
谁都知道,玉米不好保存,容易流失水分,但不知怎么的,张小虎认为自己的空间,应该能保存好玉米。
冲着这个想法,张小虎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
回到家里,老爸老妈都不在家,小妹跑出去玩了。
张小虎将二十斤的玉米拿到自己房间,关上窗户,锁上门,拿着大篮子,进入空间。
一来到空间,原本烦躁闷热的情绪,消失的干干净净的,整个人舒畅无比,张小虎越来越喜欢这地方了。
“希望我的办法能有用”
提着一篮子的玉米,张小虎拿出一叠的报纸,摊在地上,将玉米放在报纸上。
这些买来的玉米个头都很大,卖相很好,没有虫咬,如果入秋后,这样的玉米肯定能卖上好价钱。
放好玉米后,为了保存长时间,张小虎用水桶,从湖里装了一桶水,用喷壶浇灌,玉米容易保住水分,能坚持长时间。
看着水桶里,清澈的湖水,张小虎忍不住舀起来就喝,冰凉的,有点甜,一肚子下去,神清气爽的。
“这湖水好怪”
张小虎在村里长大,山上冷水,地下泉水,不知道喝过多少,从来没有尝过如此味道的湖水,那些什么纯净水,简直没法相比。
看着水桶里湖水,外面那么热,正好拿来解渴。
……
玉米放在空间,张小虎又开始忙着收破烂的行当,这一忙就是四五天的时间。
这天晚上,张小虎躺在床上,忽然瞥见桌上的矿泉水,这是上次用来装湖水的。
“哎呀,我怎么把这忘了”张小虎拍拍脑门。
锁好门,张小虎来到空间。
这几天忙碌,张小虎差点忘了放在空间的玉米。
“希望没出什么问题”
张小虎忐忑不安,不知道计划能否行的通,这关乎着自己收购玉米大计。
当初就是对空间有绝对把握,想出这个点子,说不出什么样的感觉来,就是认为空间应该是与众不同的。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张小虎才敢带着玉米进来。
家里这几天摆着的玉米,三天就已经失去水分,干巴巴的,已经不好吃。
“咦,还新鲜?”张小虎大惊。
放在报纸上的玉米,外面绿色的胞衣现在还是新鲜无比,这一点,张小虎绝对不会看错的,好歹是在村里长大的。
“这怎么可能呢”虽然心里希望玉米能保存好,可是真正看到的时候,心里有些不愿意相信。
随手拿起一支玉米,表面的胞衣仿佛刚摘下来一样,没有出现失去水分从而出现的发黄颜色,三下两下剥开胞衣,露出颗粒饱满的玉米粒,表面还闪过一层色泽。
“好新鲜”
张小虎用手轻轻一扣,乳白色的汁水流出来,完全和家里的不同。
这正是玉米新鲜的原因。
汁水有了,张小虎还是决定尝尝。
一口咬上去,满是汁水,同时带着淡淡的甜味,口感非常的好,超出想象,张小虎愣在原地,好长一会回过神来,忍不住大笑,“发了,发财了,我的空间还有保鲜的作用,不,还改变了口味,这次肯定挣大钱了。”
玉米有了惊人变化,怎能不让张小虎激动,他还指望这个挣钱呢。
本来担心空间不能保存,没想到玉米在空间保存好好的,简直太让人吃惊了,即使在外面见过不少世面,脸上依旧掩饰难以住笑容。
张小虎相信这种口味的玉米,胜过市场上见过的所有玉米,外表是一样,口感上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不过,这种玉米他前天才吃过,怎么会出现不同,这是个想不通的问题。
沉吟一会,张小虎就想到原因,目光望向那清澈的湖水。
“莫非是湖水?”
除了湖水,张小虎想不通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玉米口感出现变化。
现在市场上,玉米种都差不多,一旦出现口感好的,不用去宣传,上门购买的人,绝对会是络绎不绝的。
“空间加上湖水,可以改变玉米,那要是自己种呢?”
空间五亩左右的土地,土地非常的肥沃,不用耕种,直接挖坑种植,这里还能种不少的玉米,说不定质会更好。
……
张小虎说干就干,打算种植半亩地再说。
经过玉米试验,张小虎意识到空间的不同之处,首先是温度,感觉不到一丝闷热,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种植玉米最合适。
由于玉米要两个月的成熟,张小虎打算试试看,反正随身带着,不用怎么担心,最多平时多花些心思。
第二天一早,张小虎将家里玉米掉包了,然后骑着摩托车到清源镇,准备买一些玉米籽回来。
清源镇,张小虎平时没少来,当年在镇上那可是名人。
来到镇上,张小虎到供销社买了一包玉米籽,又给自己买了一包红塔山。
张小虎烟瘾不大,一包香烟可以抽三四天。
从老旧的供销社出来,张小虎正准去骑三轮摩托车,背后响起声音。
“虎子”
听到熟悉的叫声,张小虎下意识转过头,以为是村里人,回过头一看,脸上一喜,认出是高中的死党高强,正屁颠屁颠的跑过来。
高强,张小虎的好朋友,当年一起在镇上厮混,在镇上出了名的,后来一群人当兵的当兵,工作的工作,全都没了影子。
高强人如其名,一米八的个头,高高壮壮的,浓眉大眼,特别有神,刚才出去买香烟,差点认不住不住张小虎。
张小虎走上来,高强对着胸口捶了一拳,结结实实来了个熊抱,“你小子行啊,回来也不跟哥们说一声,老子还以为你跑西藏当兵了。”
:
第四章 我或许有办法()
“这天真他妈热,还是这里舒服,来,先吃块西瓜,去去热”
高强家的后院,那是一片苍翠欲滴的竹林,搭建着一座竹屋,凉风习习,夏天倒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复制址访问 :
张小虎接过西瓜,不客气吃起来,听着分开后高强这几年经历。
自从他们一群人散了后,高强也不再混吃混喝了,跟着自己的叔叔在县城搞起了买卖,吃吃喝喝的,到现在没存多少钱,日子倒是过的非常潇洒。
“虎子,你还记得当年班上那个丑小鸭柳云吗?”高强说着说着,就扯到高中那些事上去了。
“记得啊,你还欺负过她呢”张小虎脑海里浮现,那个长的瘦瘦的,胆子小小的女孩子。
高强手舞足蹈道:“嘿嘿,你不知道吧,现在的柳云你想都不敢想,真的是女大十八变,现在的柳云成了大美女,走在街上,大家的眼神都看直了,你想不到吧”
“靠,不会吧”张小虎手中的西瓜差点拿不住,真的不敢相信。
高强非常认真的道:“你别不信,下次我带你去看看怎么样,上次柳云还问起你呢,我说你当兵没回来”
张小虎上上下下打量高强,坏笑道:“你不是和他有奸情了?”
“瞎说,我们是朋友”高强瞪了眼道。
“相信你才怪”张小虎才不相信,不过想想,当兵三年,当年的朋友都快不认识了。
“你现在忙什么?”高强吃着西瓜道,扯开之前的话题。
“还能干啥,收破烂”张小虎说道。
高强顿时跳了起来,一脸的不相信,“靠,你吹的吧,我跟你说正经呢。”
张小虎摆摆手,又拿起一块西瓜,“我骗你干什么,我就是收破烂的,你看到外面的三轮摩托车没有,那就是我吃饭的家伙”
高强对张小虎非常熟悉,真的没想到回去收破烂,表情依旧,并未露出什么轻视,关切的道:“你怎么干这个了?你要是不想干的话,我帮你在县城某个差事”
“下次再说吧,反正日子还长着呢”张小虎婉言拒绝道,空间里第二批的玉米,假如不出问题,自己很快要告别收破烂这行当,看到高强有些不高兴,又补充道:“如果真的有事,我再找你帮忙”
高强拍胸口,“这样才对嘛,我们是兄弟,别说什么客气话”
在竹林里一坐,就是半个下午,聊聊这几年的事情,张小虎又找到当年意气风发的感觉。
从竹林出来,两人要经过前院。
当他们出来,前院站着两个老头,对着一个盆栽说着话。
“这盆真柏活不成了,大概是内部长虫子了,我们不好处理。”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红光满脸,精神抖擞,双眼炯炯有神,脸上略有几分遗憾,对着旁边的老头道。
“难道真的养不活了?这盆真柏,我照看十年了,就没有办法了吗?”另外一老头五十来岁,穿着一件老旧的白色老背心,心灰意冷的望着地上的真柏盆栽,眼中露出几分不舍。
从后院出来,张小虎第一眼就看到地上的盆栽,地上的真柏树,此时失去生命力,树叶发黄,没有往日的勃勃生机,处于奄奄一息状态。
“这是?”张小虎问道。
高强叹气道:“还不是那个盆栽,你也知道,我爷爷非常喜欢,可是前段时间,真柏树莫名其妙出问题了,不知怎么的,树叶渐渐枯黄,看到那个老头吗,他在县城和市区都非常有名,对盆栽很有一手,看来也是救不活这盆栽了”
地上的盆栽,张小虎记忆犹新,当年来高强家里见过几次,知道这是他爷爷高远最喜爱的东西,平时不准任何人接触,生怕弄坏了盆栽里的真柏树。
“孙教授,我爷爷的盆栽真的救不活了?”高强走过去,礼貌的对那个老头道。
被高强叫做孙教授的老头,摇摇头,他也想救活,可是找不出问题来,他这个盆栽专家也是无能为力,“这个,我也无能为力”
孙满天和高远是好朋友,这盆栽还是他当年陪同挑选的,现在救不活,心里难免有些不好过,他对盆栽各种病情非常熟悉,但是对这盆栽一直束手无策。
“难为你了”高远很清楚孙满天的能里,他说无能为力,那肯定是没办法了,只可惜这盆养了十年的盆栽。
“老伯,这盆栽我或许有办法”张小虎忽然站出来道。
如果是别人,张小虎懒得去管,高强的事,怎么都要出手帮忙。
高远回头看到一个年轻人走出来,第一眼看上去,觉得有些眼熟,就是记不起来,这时,旁边的高强提醒道:“他是张小虎,当年常来我们家的,最近当兵回来了”
“哦,虎子啊,原来是你啊”高远经过孙子提醒,想起当年那个调皮鬼,想不到几年不见,变化那么大,一下子认不出来。
“我是虎子,刚回来的”当年在镇上惹出不少事情,没少让高远操心的,指着地上的盆栽,“这盆栽,我或许能治好”
“你能治好?”不等高远开口,孙满天皱眉道,语气略有不满,他都找不出问题,心里不怎么相信一个年轻人可以治好。
张小虎抓了抓脑袋,“不好说,我当兵的时候,从一个异人手上学了几个土办法,说不定能治好”
“哦”孙满天语气冷淡,“高远,这事你自己决定吧”想了想又道:“大千世界,无所不有,说不定真能治好”
高远对盆栽很在意,这是一种纪念意义,对张小虎这人,印象不错,知错能改,是个好孩子。
“你是小强的朋友,那你带回去试试吧”
如果是别人,高远宁愿摆在家里,对他的朋友,看法就变了,重要的是孙满天最后一席话。
高强心里疑惑,虎子什么时候会治盆栽了,真是怪事了,下次要找个机会问问。
“那好,盆栽我先带回去,过几天再送回来”张小虎抱起盆栽,没感觉到重量,轻飘飘的。
带回去医治,高远不太愿意,后来想想,还是同意,点点头,“治不好,就算了,别勉强”
高强送张小虎出来,直到盆栽放在车斗里,问出心里的疑问,“你别逞强,不行就直说,我可以替爷爷说清楚。”
张小虎拍拍高强肩膀,“放心,我什么时候骗你了”
:
第五章 卖玉米()
张小虎嘴上说的土办法,其实就是将盆栽放在空间里,他相信在空间里面,接近干枯的盆栽会好起来的。 :
这也是看在朋友份上,一般人的话,张小虎懒得去管。
晚上,张小虎再次来到空间。
第二批的玉米,张小虎专门拿来做试验的,试验证明,自己这个空间,可以保持玉米水分不流失,新鲜无比,像是刚从玉米地摘下来。
同时还有一个值得张小虎高兴的事情,那就是浇灌过湖水的玉米,口感都发生变化,如前几天尝过的那样,那些没浇灌过的,口感差了许多,只是没有流失水分。
“这次我要发财了”
五亩大的空间,具体有多大,张小虎不太清楚,用来装大量玉米是绰绰有余,储藏十几万斤大概没什么问题。
真正确定作用后,张小虎开垦出一片地,栽种半亩的玉米,浇灌了湖水,检查没问题后,从空间里出来,临走不忘给盆栽浇水。
回到外面,张小虎的心情非常的兴奋,他终于找到挣钱的好办法。
原本张小虎打算收购玉米储藏在空间,入秋后捞上一笔,说不好捞上一万块没问题,看到玉米变化后,心里冒出又一个挣钱办法——卖玉米。
点子普通,在张小虎看来,口感独特,味道超好的玉米,卖上好价钱,肯定没问题。
张小虎第二天一早就出门。
骑着三轮摩托车在清河村一次性买了一百斤的玉米,全是优质的糯米种玉米,一共花了四十块钱。
临近九月份,玉米口感变差,价格也开始落下来。
清河村大量种植玉米,在路边望去,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随风摇摆着。
一百斤玉米,张小虎的试验,先在县上看看反应如何,好的话,他就转行卖玉米,靠空间的帮助,挣上几万块应该不是问题。
一时间,张小虎意气风发。
……
“靠,这太也太快了吧?”
来到空间,张小虎看到玉米立刻傻眼了。
昨晚栽种下去的玉米,现在全都长出嫩绿的幼苗,差不多有一根筷子左右高。
一晚上,抽芽,筷子高。
张小虎跑过去,半亩地一路看过去,全都抽出来,这才一个晚上,实实在在是个不小打击。
来回巡视一遍后,张小虎意识到,自己这空间可以加快农作物长大。
本来玉米要两个月成熟,一晚上就如此高,张小虎脸上笑开花了,他很清楚,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说不定不用一个月就完全成熟,甚至更早…
农作物加快生长,最高兴的是张小虎,对空间越来越看重。
浇灌好玉米地,张小虎将一百斤的玉米全都带进来,浇灌好湖水,知道只要过上一个晚上,这些玉米口感就会出现变化。
张小虎开始想着玉米带来的收获。
贩卖这种普通农作物,张小虎信心十足,他相信凭借独特的口感,玉米一定会大卖的。
……
长松县。
早上五点,天刚发白,张小虎就骑着三轮摩托车,借口有事情就出门,早上六点半左右,来到县城,这座几十万人口的县城。
在路边吃了碗混沌和大饼,张小虎不慌不忙骑着车奔向菜市场。
青松菜市场,县城最大的菜市场。
早上七点,这里已经是人来人往,随处可见大妈大婶大叔来市场买菜。
停下摩托车,张小虎扛着蛇皮袋,来到菜市场的一个角落,这是他第一次来这里卖东西,说是不激动,肯定是假的,他比任何人都要激动。
靠玉米挣钱,是不是可以,就看今天的反应了。
布置好一切,张小虎硬着头皮喊道。
“卖玉米了,你们从来吃过的好玉米,大家过来看一看了……”
第一次卖玉米,张小虎确实紧张,尤其是一个年轻人,脸皮有些薄。
县城菜市场,除了正规柜台,还有许多外面来的摆地摊,卖玉米的,粗粗一数,起码有十几处地方。
“小兄弟,你这玉米怎么卖”
一会后,一个提着菜篮子的大妈走了过来。
“两块”
大妈顿时不高兴了,“你卖的是什么玉米啊,人家那边才一块钱,你的要两块,我看没什么区别啊。”
对于这些经常来买菜的大妈,他们喜欢贪小便宜,玉米一下子贵出一块,傻子才会卖呢,扔下一句话就离开。
张小虎没去拦,市场上的玉米价格,价格都在一块左右,他开两块,的确是很贵。
当然,这不是张小虎笨,而是一个办法。
这年头大家口袋里都不缺钱,什么都喜欢新奇,图个好吃,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张小虎开出两块钱一斤的价格。
“卖玉米了,你们从没看过的玉米,过了这村就没那么店了,现在只需两块钱一斤”
张小虎的玉米开出两块的价格,立刻引来许多人围观和指点。
附近摆地摊的大妈大叔,纷纷摇着头,普通的玉米,卖两块钱一斤,摆上一个上午,也是没有人回去买,这年轻人不物实,早晚要吃亏。
不管是摆地摊的,还是菜柜台的,都在准备看好戏。
菜市场人来人往的,许多人都喜欢看热闹。
“阿飞,那边有个年轻人在卖两块钱一斤的玉米,真是笑死人了,年轻人就是年轻人”
“什么,两块钱一斤的玉米,那人傻了是不是,谁会去买啊。”
“我长那么大,还没看过两块钱一斤的玉米长什么样子,走,过去看看”
中国人喜欢凑热闹,菜市场同样不例外。
“小伙子,我看你这玉米很普通嘛,为什么要卖两块一斤啊”有个中年大叔好奇的问道。
中年大叔的话,仿佛代表了众人的话。
他们围在前面,在他们的眼中,地上的玉米和别的玉米没什么区别,都是那个样子,人家卖一块一斤,这里偏偏两块一斤,确实让人摸不透头脑。
当然,有些聪明的人在想,这些玉米是不是新种。
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