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化大师-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白忆娥才反应过来了,有点手忙脚乱的模样,“嗯,嗯,那我是不是要和老师说什么?要敬茶吗?”

    “行了别急了。”主编叹气,摸了摸额头,“易老师本来就不是在乎这些的人。要不然当时他就应该直接告诉你。既然这样,基本这事儿就已经定了,你也别太担心。但是啊,以后碰见这种事,你要有点心眼,聪明点,懂吗?”

    白忆娥用力点头。

    但事实呢?

    事实是,根本就不熟悉这一系列流程的易之,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中间的问题,他只是和后世忙不过来的老师让学生帮忙一样,就这么让自己欣赏的学生帮了个忙而已,却被误解到了这个程度。但错有错着,直到很多年之后,白忆娥都会说起,当年自己是如何成为老师的学生这件事,倒也算是易之一连串儿的传奇里颇有趣味的一件轶事了。

    训了白忆娥一顿,主编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稿纸上。

    按照审稿的习惯,他先是把全文扫视一遍,确定没有突出的语法或者错别字之类的错误。但这样的快速浏览在刚刚进行了一个自然段之后,就立刻被卡住了。

    因为他的眼睛被那些文字抓住了。

    这是,在说关于新家族的崛起和旧贵族的没落,以及道德败坏的问题?

    就像易之判断认为这是个迷茫的时代,大多数人是无法脱离这个时代的束缚去看待一切的。所以当他们在看到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感到迷茫。正因为这个缘故,易之所选择几种回答的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共性的疑问。

    几乎是才看了两段,主编就强迫自己从阅读中脱离出来,这样一边看一边思考的话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才能把这里的内容看完。很明显,这封信实在非常具有价值!刊登了这封信的话,这一期的报纸销售估计会大增。而另一方面,就从他已经阅读的这么两段来看,这篇文章的思想性也已经到了极高的程度!以主编自己的观点来看的话,即使是赵静章或者岳激流,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关键在于无论是赵静章还是岳激流,他们的立场都相对更加偏激。而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各种舆论中左右摇摆的。更加客观而温和的表态是人们所期待的。而这就是为什么易之从一开始就很受欢迎的缘故。即使文化圈觉得他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两面不是人,但对不在意这种事情的普罗大众而言,这种中立一点,并不非此即彼的言论正是他们所喜欢,想要的。

    如果不是代表了这一批或许看起来没有存在感,却庞大的群体的想法,易之不会在处处被排斥的时候依旧能过着相对滋润的生活。要知道当年岳激流因为他的主张,可是被他父母直接赶出家门断绝关系,甚至在街头被一些情绪激动的反对者殴打到住院的。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给出的观点是不被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缘故。

    所以一直以来易之都很受各大报刊杂志的喜爱。他的作品不论其他人如何批判,总能够得到普罗大众的喜爱。而反过来,受到各种渠道的热爱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易之的观点。即使他总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他的支持者也是不少的。

    但看这整整一篇文章,似乎易之有些改变了他的一贯行事方法了?观点明显,语气也更坚定了一些,应当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才对。

    选个好一点的时间发在易之的专栏里吧,弄得稍微醒目一点。主编这么决定,在稿纸上方画了好几个星号。或许他应该提前向读者做个通报?毕竟易之的文章还是有限的,除去定时的连载之外,什么时候有易之的专栏都是不确定的,提前挂个通告对销量应该有好处。

    主编的决定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后天的报纸有易之先生的专栏?”

    “专门写给读者的回信吗,我也给易之先生写过信,他会把给我的回信放在报纸上吗?”

    “应该是针对一个群体的信件,如果是对一个人的,放在报纸上好像很奇怪。”

    “不管怎么样我是打算去买一份报纸了。易之先生的作品我一向喜欢,不仅仅是《红楼梦》,诗歌和讲课稿也很合我胃口。就是不知道这一次会有什么内容放上来了。但是易之先生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才对。”

    “我活了这么多年头一次看见报纸上居然会体现通知大家某一天某个作家的作品要被刊登,啧啧,这个易之果然不简单啊。”

    “总而言之,我是不赞同易之的观点的,他总是试图和稀泥。但是我们和岳激流那一派之间根本就不可能和平共处。大明是我们的大明,如果像他们说的那样用其他国家的东西来取代我们原本的东西,那大明成什么样了?难怪岳激流那家伙会被他父亲逐出家门。我要是遇到这么个儿子,还不被气死!”

    “其实易之应该算是温和派的吧,只是在之前温和派虽然存在,但总被大家所忽视。现在难得有了一个领头人发出声音,不然大家都要忽视了站在客观一点的立场看事情的人。”

    诸多人都讨论着这件事,即使还不知道易之的文章到底要写点什么说什么。但无论是卯足了劲要进行斗争的文学圈的人,还是普通用简单的方式理解作品的人们,都对易之的新文章充满了兴趣。

    毕竟,在之前每一次的情况中,易之总是会站在风口浪尖提出不太一样的东西。即使他自己喜欢躲风头,但人们总对他身上可能发生的可能充满兴趣的。

    就在这样的期待之中,新一期的报纸准时刊发,通过报亭、卖报者等等不同的渠道出现在了大街小巷。而那些原本就充满了兴趣的人们,自然不会吝惜一份报纸的钱,纷纷为易之的这一篇文章购买这份报纸,然后在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翻开到易之的专栏所在的版块,直直扫视过去。

    《大道废,有仁义——浅谈大时代中的是非观》

    题目,似乎还有点深度,是要探讨一二吗?

    作者有话要说:  ……怎么又突然冒出来一章要修改的内容啊啊啊啊!掀桌!!!!压力很大的好不好!!明天还要去排练话剧毕业戏的好不好!!想存稿但是总是憋不出来内容天气又热好烦躁,摔!

第66章 弄潮儿之厚黑学() 
这是一封致读者的信。

    在最开始的地方,易之解释了一下个人精力和回信的问题,宣布了会将典型的一些读者来信的回信在之后用这样的方式回复。紧接着,才是今天的正文。

    “世界是不断发展的,对于生活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来说,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发展,他们都会有同样的疑惑——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什么一切和我认知中的不一样了?这是因为,每一刻的世界都不是前一刻他们已经接受了的世界。而在剧烈变革的大时代,新和旧的替换更加明显,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的我们而言,迷茫则更加严重。

    很多读者都在他们的来信里问我,说他们能够理解新势力的崛起和旧贵族的衰落,他们也觉得如《红楼梦》中的贾家的没落和薛家的崛起是必然的。但是在现实中,更多的情况则是那些教育修养如贾家一般的新势力崛起了,有如同薛家一样高洁诚挚品格的旧贵族没落了。

    为什么?或者说凭什么?

    鉴于这是一个绝大多数人共性的疑问,我将会分几个部分详细讲述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在书桌前,赵静章默默阅读着易之写下的这一篇文字,到这里,不由读出声来。

    “最开始,我须得向各位介绍一门新的学问。这门学问乃是我早年听一位自称‘厚黑教主’的狂人李宗吾先生所说,名曰‘厚黑学’。

    李教主认为,厚黑是一个人想要成功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厚黑?所谓厚黑,就是脸皮要厚,心肠要黑,但凡古今成大事者,无一不具备了这个条件……”

    难得在百忙之中审阅一份其实和他所关注的重点关联并没有那么紧密的报纸,顾斯却紧紧皱着眉,嘴唇抿成一条线,像是在看一份机要文件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阅读。

    那报纸上这么写:“厚黑分为三步,第一步‘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然而脸皮虽厚,城墙还是能被大炮轰破;煤炭虽黑,多少有点脏不被众人所喜。故而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正是要克服第一步中的诸多弊病。只是到了这一步,难免因为厚黑漏了点行迹。第三步则是‘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虽然已经到了厚黑的最高层,却显得一点都不厚黑,这才是掌握了厚黑的最高要义。”

    “有趣!有趣!有意思!”还没继续往下看,但顾斯已经忍不住一拍桌子,叫了声好,只觉得自己果然没有看错这个易之。原本一开始所有人都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只是觉得他的影响力似乎有点大因而拉拢的人,竟然还有这样一面!还是就如顾斯一开始所想到的那样,易之是因为受不得皇室方面的气,终于改变了一直以来温吞的作风,才会显露出如此峥嵘的一面?

    但不管怎么样,也不管那所谓的厚黑学到底是李宗吾提出的还是易之自己找了个假托,顾斯很清楚,易之这个人,是必须要拉拢的,如果无法拉拢到他的话,也绝对要割裂朱鼎钧那边和易之的联系!

    皇宫内,专门让内侍购买了这份报纸的朱鼎钧同样在进行阅读。

    “倒回去数千年,上古三皇尧舜禹的时候,是没有厚黑的。因为那时候民风淳朴,大家都没有那么多心眼。这就是所谓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然后孔子那会儿过来了,礼乐崩坏诸如此类,厚黑也就应运而生。所有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如果脸皮不厚,心肠不黑,就难以上位。我们正巧处于这个时代,不懂厚黑自然是不行的。”

    朱鼎钧捏着报纸边,抬起头去看放在室内角落缓缓散发着香气的熏炉,精巧的设计使得香料在燃烧的时候没有留下一丝烟气,只有舒适的香味在空气中如同蛇一样爬行。朱鼎钧的目光在侍立一旁,恭敬地低着头永远不直视他双眼的内侍身上扫过,忽而向前收了收肩膀。一层鸡皮疙瘩出现在了他的手臂上,只是被衣袖遮掩,没人看见。

    “第三层境界,则是未来。人人都知道厚黑之术,以孔孟之心行厚黑之事。虽然手段不同,却又如尧舜一代一样,天下大同了。”

    岳激流看到这里,一眯眼睛,而后嗤笑一声,喃喃自语:“以孔孟之心行厚黑之事?说得简单。不是大智慧大毅力的人,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人人成圣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幻想而已。不过,前面的部分倒是不错。”

    “简单地举个例子,假使有个小村,村里人有闲物就拿出来卖。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没什么想法,一分钱一分货,大家都同样地做生意,也没什么龃龉。后来,或许是隔壁哪个坏蛋村子里的人带来的坏习惯,又或者只是一个人灵光一闪,突然这个村里就出现了以次充好缺斤少两之类的事。大部分的买家还以为和从前一样,也不知道辨别,一样地买。这用了厚黑手段的人就得了利益。旁人一看,这不行啊!于是乎也跟着缺斤少两以次充好,逐渐也得了利。这整个村子很快就都变得厚黑了,只有那些不懂厚黑的,才吃了亏。如此所有人都习惯于厚黑自后,忽然有一天另一个全是好人的村子里来了个人,或者村里另一个人良心发现了,抛弃了那些厚黑手段,又实打实地做生意了。于是大家都发现他是个实诚人,都找他买东西,于是这不厚不黑的年轻人就得了利。厚黑者一看,也跟着学。到最后,这村里又变成了一开始不厚不黑的模样了。”

    朱怀仁提着笔,在这一段内容之下画上线作为标记,也没继续往下看,就把这一段反反复复地读着,不过两三遍,眼珠子就直愣愣地钉在了某行字上,失去了焦距,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

    “有先厚黑的人,也有先不厚不黑的人……孔孟之心,厚黑之术?”他嘘嗫着,无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笔,然后一抬头,却见墙上挂着的明英宗朱宏景的挂像。这位天子和太平王共同缔造了如今这个强盛的大明,而当初,他们的选择却被太多人认为是不可理喻的,甚至于刺杀的手段接连被使用,如果不是这两位都有极佳的防身术的话,或许改革早就中断,现在的大明会像一些其他国家一样,腐朽之后堕入泥潭,失去了所有的荣光。

    他是朱明皇室的子弟。他是亲王。

    朱怀仁有些艰难地咽下口中的唾沫,整个人如同雕塑一样顿在那里两三秒,然后猛地站起来!

    砰的一声,椅子被他的动作弄倒了。可朱怀仁顾不得被自己的动作带翻了的椅子,几步跨到门口,拉开大门就冲了出去。

    “我向来是不接受白话文的。只是,这一篇文章即使是白话文,也让我不得不说一声佩服!”保守派的一位老先生颤巍巍地取下老花镜,叹了口气,指着报纸上的专栏道,“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不过是个二十几岁的小家伙,竟然比多少的老油条都看得清楚。”

    “厚黑,厚黑,又厚又黑。他把这话说出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误会他就是这么个又厚又黑的人,不愿意和他来往了。只是这写的是厚黑的东西,这么恳切,人其实是厚道的。哈哈哈……我这么一想,又何尝不是证明易之这小子已经到了厚黑的最高境界?‘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他都如此厚黑了还令人只觉得他厚道,难得,难得!”

    “我说你们啊,都别想着能和他争了,就凭这厚黑一文,我就敢断定,你们这群人里,每一个能比得上人家的。与其让你们这群家伙现在仗着我们这些老头子的名气去打压人家,等到我们不在了反而被人家给盖住,生生坏了我们这一派的名头。倒不如现在就让他三尺,多少算是些情分,以后人家毕竟和你们这些人不一样,不会去计较之前你们刁难的那么点小事。”

    风潮渐起。

    时间太久远,易之是无法复述《厚黑学》全文和原文的,不过是提炼了他记得最清楚的几个观点而已。他或许怀有一些期待甚至是幻想,但决计没有想到过,这一篇他打算站出来到风口浪尖的文章,直接一个浪头把他给拍上了高山,甚至于一直以来对他都有点看不过眼的保守圈子都决定敬他三尺。

    另一方面,一些更加深刻的影响已经埋下了种子,只是在这个时候,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只有当后世的人审视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一篇作为易之杂文代表作之一的文章,竟然影响了那么多人的命运,改变了那么多人的轨迹。

    作者有话要说:  大时代之弄潮儿,第一弹,厚黑学。本文提到的厚黑学的论述,除了李宗吾和三层境界之外都是靠着刺儿糟糕的记忆力和自我理解结合之后写上去的。

    我出生之前家里就有一本《厚黑学》,小学第一次看,没看懂,稀里糊涂,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脸皮厚心肠黑,这完全不符合老师和父母给我的道德观。后来阅历增加,逐渐心有所悟……啧啧。所谓以孔孟之心行厚黑之事,虽然李宗吾先生写的是厚黑,但真正的内核和期许,却真的是厚道……

第67章 弄潮儿之被围攻() 
任何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用最简单的人性来解释。但人性本身就是极度复杂的,所以易之既然针对的不是哲学家,就必须用长篇大论来解释他的看法,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普通人明白他的观点。而在同时,鉴于绝大部分人善忘和浑不在意的本事,他也不能选择直接说教,只有变着法子地旁敲侧击。

    君不见古往今来多少名言警句其实都有着巨大的内容重复?却同样有着类似含义的新的名言警句被创造。只是因为人们更容易被他们不太熟悉的东西吸引注意,稍微变一个形式,会让他们更容易触动。

    所以易之执行了这样的政策。他并没有打算毕其功于一役,而选择连续用一系列的文章来表达他想说的话。而第一篇中,借鉴原世界的文化精髓,加上他自己的理解,易之在最开始选择了李宗吾的《厚黑学》。即使在后世,这本书的许多言论都具有相当的新鲜度和令人心中赞叹的地方。而在这个并没有人用这种相对不算太严肃,而充满了某种微妙的讽刺意味的立场来评价世事的时代,《厚黑学》的主题足以让人精神一振,备受吸引。

    普通人或许不会真正理解到这些字里行间隐藏的深刻含义。但是谁没有一段人生经历?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总是喜欢把看见的观点和自己的人生印证,因而得到了一个基于他们自己想法的理解。

    而《厚黑学》,更是在广大的范围内激起了人们的共鸣。

    为什么总是那些恶人得到一切?因为他们脸皮够厚,心肠够黑!

    过度激愤的人们似乎终于找到了一条发泄的道路,也找到了自己为什么出不了头的原因。一个劲地将所有的罪责都直接推到自己太过厚道,脸皮不够厚,心肠不够黑上去。好像道德的沦丧就是一切的理由,而他们自己从来没有什么过错,不过是生在了这么一个厚黑的时代而已。

    人嘛,总都是这样喜欢推卸责任的。

    易之始终关注着自己写出来的文章的反响。因为他自己在少年时代看《厚黑学》的时候,也曾经做过将责任直接推到了自己太纯良上面的事情,所以一开始他就猜到了许多读者可能的反应。

    误解是必然的,但是在误解的基础上终于发现事实本身,才会更人比起一开始就明白更大的冲击和记忆。甚至会连带让许多人重新审视自己,发现那些总是喜欢责怪他人而不知反省自己的劣习。

    他是优哉游哉,但有些人,却坐不住了。

    事实上,虽然在之前有保守圈子的大佬提醒其他人说易之恐怕是挡不住的之类的话语。但自古文人相轻,太多人都想着要战胜权威成为新一代的权威了,自然不会对这些老前辈真的有多少敬意。而自认聪明的人同样也不会觉得其他人多有智慧。如此一来,想要踩着自从《厚黑学》出世,简直就风头无两的易之上位,这就是用膝盖想想也知道的事儿了。

    所以没过两天,就有报纸上开始阴阳怪气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