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电和各种照明灯还照着那个地方,一阵激烈的枪声和惨叫声后,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人的尸体和巨蟒的尸体横七竖八的叠在一起。回忆起来,那时我的状态应该处于半麻木状态,因为持续的高度紧张和高压力后,猛然放松,精神就会一下子松懈下来。
在黑夜的战场上,最忌讳把自己暴露在灯光下,那将是致命的。不要说灯光,就是烟头微小的光亮,都会暴露你的位置,从而被对方干掉。我手下的一个排长,就是那样被干掉的。那个排长作战非常勇敢,在多次战争中屡立战功。但此人是个粗人,有点大大咧,所以,我也多次训导过他,但没什么效果,他仍旧我行我素。
在一次伏击战中,他竟然让手下在阵地上生火做饭,冒起的炊烟,很快被敌人发现,于是一发炮弹打过来,死了七八个人。
他因此受了处分,被降成了班长。受到处罚后,夜里苦闷,蹲在阵地上发呆,又什么也不在乎的卷了个旱烟,抽了起来,结果被对方的狙击手发现,并一枪爆头,半个脑袋都被打烂了,死的很惨。
因此,在黑夜里,黑暗才是最好的保护色,千万不要让光亮照到你身上,尤其是在偷袭行动中,你一被照到,死亡也会很快降临到你身上。没有参加战斗的人是很难体会的。我就有这么一次奇特的经历。
因为我们和日军战斗力悬殊,所以经常会借助夜幕的掩护,袭击敌人,就是所谓的夜袭。夜袭,也不是只要在夜里都可以。首先,不能是雪夜因为下雪的话,光线因为雪光的反射比较亮,比较难于隐蔽。并且雪比较厚时,行动时会有很大的响声,这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并且敌人如果追踪的话,因为雪上比较容易留下脚印等痕迹,很不利于逃脱;其次,不能是月夜,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月夜视线比较好,因此,也比较容易发现。并且,月夜在敌后方行动时,千万不要使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窗子上。
雨夜对夜袭来说是最理想的天气。因为雨声、风声的掩饰,部队行动就不容易被日军发现,但雨夜发动夜袭时,有一点是最致命的那就是闪电。
当队伍向敌人慢慢靠近时,如果突然一道闪电,那就无异于是敌人求之不得的一颗天然的“照明弹”,一切目标就会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我永远忘不了在莱芜的一次夜袭。记得那天雨下的非常大,借助于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我带着弟兄们,悄悄的一直逼近到距敌人的据点,只有一百多米远的地方。平时从没离得这么近过。当然,离得越近,对敌人的杀伤力就会越大。
但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忽然划过天空,把大地照的亮如白昼,几乎同时,随着日军哨兵的一声枪响,我身边的副班长梁超,就永远的倒在了地上。
他是跟我多年的老部下,并且是个福将,经历无数次战斗,身上却从未受过重伤,没想到就因为一道闪电,就死在了日军的枪下。
而在丛林中,当我射杀这七个日本人后,竟然端着枪,直接暴露在强光下,绝对是个极度低级的错误,只要附近还有一个日本人,他就能比较容易的干掉我。但我当时确实是有点蒙了。
我端着枪,有点机械的检查着这七个日本兵,是不是真的都死了。因为此时我的嗅觉还处在异常灵敏的状态,所以感到那刺鼻的血腥味,特别强烈,让我直反胃,真想吐。
于是,我匆忙的看了一下七个尸体,发现都满身是血,并且都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便觉得肯定都死了。然后就准备转身离开,但就在我转身的瞬间,忽然自己的腿,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并能清晰的感到,有无数根针一样的东西,刺进肉里。我疼的哎呀一声,摔倒在地上,这时,一个日本兵忽然一跃而起,没有多停留一秒,便迅速的钻进旁边的树丛中原来还真有一个“漏网之鱼”,辛亏他不知道就我一个人,否则肯定会一枪毙了我。
第61章 **VS摄像头
我这是头脑反而清楚起来,也连忙爬起来,一瘸一拐的脱离开危险的“光照区”,躲到黑暗中一颗大树的后面。
幸好我的急救包还一直带在身边,并且保护的非常好。我连忙摸索着打开,拿出止血粉和绷带,在黑暗中包扎好,虽然很疼,但我知道只是皮外伤,没有大碍。
我知道,那个幸存的日本兵,肯定也在侦查着我的情况。在这漆黑的丛林里,我们将要展开一对一的殊死搏斗。
我知道,一定要在天亮前干掉他,否则我的处境就会很被动。因为在漆黑的丛林中,在双方都看不见的情况下,我可以依靠灵敏的嗅觉,方便的追踪到他的位置。但要是天一亮,他也能看到的时候,我的优势就会被严重消弱。
无论是远距离狙击技术,还是各种作战素质,我都没把握比这个日本侦察兵更强。因此,趁着天黑,我要赶紧行动了。
我摸了一下身上子弹,已经没有太多,并且我也不知道这灵敏的嗅觉,什么时候会消失,虽然那种草效力很强,但肯定过了一段时间后,药力也会慢慢减退的。
所有的这一切,都不允许我迟疑。
我努力抽动着鼻子,仔细的辨识着气味除了刚才战场上浓重的血腥味外,哪个方向上还有血腥味呢?因为那个逃走的日本兵,已经是浑身血污,因此他身上也带上了浓重的血腥味。
我不停地变换方向,努力的嗅着,忽然,我从感到一股血腥味从身后飘来,我浑身马上紧张兴奋起来。因为我知道,那个日本侦察兵,已经转移到我身后来了真够快的,并且神不知鬼不觉,要不是我嗅觉这么灵敏,恐怕还真被他从后面轻易得手。我知道,这些日本兵都受过严格的丛林作战训练,他们在丛林的生存和作战技巧,是非常高的。
凭着气味的强烈程度,我能判断他大概离我有十多米,但因为是丛林中,这十多米的距离,可能要隔无数棵大树,所以,决不能冒然回身和他对射。我一再提醒自己,要沉住气,并且注意节约子弹,因为毕竟不多了。
幸好我藏身在一块巨石的下面,这是一处绝佳的隐蔽场所。即使他开抢乱射,或者丢手榴弹过来,我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凭气味,我能感到他在迅速的逼近,便紧紧端着手中的汤姆森冲锋枪,我知道,生死决斗的瞬间,一触即发。
为什么他能如此准确判断我的位置?坏了,我忽然意识到,问题就出在这块巨石上。
一个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每到一处,对什么最敏感呢?一般应该就是地形。他会特别注意周围的地形地貌,会情不自禁的想如何布置火力点、如何撤退、如何修筑工事、如何利用地形来躲避敌人的炮火等。
而这块巨石,就是这一带最有特点的一个地形,上过战场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块巨石就是最好的天然防御工事。这个没被我打死的日本兵,肯定也注意到这块石头了,并且根据他军人的敏感,觉得敌人躲在这个巨石下的可能性会很大。
但也许他没想到的是,石头底下躲着的这个人,是个嗅觉如狗一般灵敏的人。我知道如果继续待在巨石下了,就等于是坐以待毙,便连忙悄悄的爬出来,躲到巨石口附近,端好枪口,随时准备开火。
那个日本兵越来越近,到五六米的时候,即使不用鼻子嗅,也能听到他慢慢的往巨石这边靠近。
当我感到他转到巨石口的瞬间,我就在他背后不足五米的地方,在这种距离下,即使看不见,但仅凭听觉,就能准确判断对方位置。我不再犹豫,扣动扳机,一梭子子弹从枪口射出,我明显的感到打中了,连忙停止射击。但吸取上次教训,我并没立即上去,而是射击完,马上转移位置,等了足足有二十分钟后,见没有任何动静和异常,我才慢慢的走了过去,用脚踢了踢尸体,然后又补了两枪。
那时,我内心有种强烈的成就感,我竟然杀掉了八名日军!并且是日军的侦察兵!我这才比较从容的返回到那几具尸体旁,拿了他们的手电筒,还意外的从他们身上,搜到一个指南针,我欣喜若狂。对于个和部队失散的士兵来说,指南针的作用太重要了。
但我没敢久留,连夜迅速转移,因为我怕着密集的枪声,招来大股的日军,那就坏了。我走的时候,还没忘把这几个日军的番号、和姓名牌摘下来,算是一种虚荣心吧!后来,我也因此获得一等功,并得到了蒋介石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
通过指南针,我才发现,我的行进方向,正是远离部队的方向,所以才越走越远。我连忙矫正好方向后,向部队的行进方向走去,大概第二天中午,我就回到了部队里,而我的经历,在部队里也广为流传,成了传奇似的。当然,我的嗅觉也慢慢的恢复到常人的状态。至于我腿上的伤,好长时间都没弄清楚日军到底是用什么拍的呢?到后来才逐渐了解到,是日军爬树专用的“铁刷子”。你看我的腿上,就留下了这种蜂窝状的疤。”
王正魁的讲述,使表舅很感慨在那样的战场上,虽然瞎子没有直接救王正魁,但王正魁能够活命,确实有赖于瞎子留下的那些手稿,这比直接救人更神奇,有点像诸葛亮留下的锦囊妙计。
不知不觉,表舅和我们聊了已经很长时间,看看太阳,已经偏西了,等我们下山后,天已经有点擦黑了。凉爽的山风,轻轻吹拂,身上微微出汗,如刚锻炼完一样浑身舒畅。为了接送表舅方便,李姐特意开了她老爸的车,但表舅身体真够硬朗,这一天下来,竟然没有一丝疲惫,反而更加神采奕奕。
等把表舅送回家后,车上就我们俩了,我打趣的说道:“你表舅的身体真棒,折腾一天,竟然还这么有精神,我都有点累了。”
李姐听了,边开车边赞同的点着头:“是啊,看他老人家这精神头,活一百岁没问题”
我坐在副驾驶座上,忽然靠近正在开车的李姐,闻着她的好闻的体香和发香、坏坏的说:“你说你表舅身体这么棒,那是不是床上应该也挺活跃的”。
李姐白了我一眼,娇嗔道:“你真是个流氓”。
到了我常住的宾馆,李姐把车停好后,我们一起上楼。我第一次发现,在上楼梯时,如果一个身材火辣的女性走在你前面,那是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李姐鼓鼓的翘臀,细细的蜂腰,在牛仔短裤和上身贴身t恤衫的包裹下,非常惹火。尤其是在上楼时,那微摆的腰肢和自然扭动着的屁股,使我血脉喷张。
因为这个宾馆只有六层,所以没有电梯,但这也成了我的视觉福利。走到第五层时,看看没人,我从后面挑逗的轻轻捏了一下李姐的屁股,李姐一点也没生气,只是扭头挑逗的看了着我,妩媚的笑了一下说:“你个小色鬼,又想发骚了,一会到屋里,我咬死你”。
我再也忍耐不住了,猛冲上去,紧紧的和李姐抱在一起,就在楼道里激吻起来。
这个宾馆,平时人很少,并且五层的房间基本上都是空的,根本没什么人,所以我真想在这空旷的楼道里,就和李姐做一次,也换换环境,尝试一下不同的刺激,但当我准备解褪下李姐的短裤时,她抓住我的手,娇喘着轻声说:“不要,有摄像头,咱们还是回房间里再做吧”。
摄像头!
我好像大脑中的线路忽然被接通了一样,对啊,有摄像头!就是李姐的这一句话,使我茅塞顿开。
要知道瞎子是不是会在雷雨天,出现在那个山上,我们放个摄像头拍一下不就行了!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想不到呢?
回到房间里,一阵狂风暴雨般、痛快淋漓的缠绵过后,我们俩赤条条的抱在一起时,我把这个设想告诉了李姐。李姐抱住我,边充满甜蜜、爱恋的亲吻着我,边夸我聪明。坚挺而饱满的**仅仅压在我**的胸膛上,让我既兴奋,又感到一种母性的温柔和温暖。
计划定好后,我们就开始在网上选偷拍的摄像头。
对于这类摄像头,我和李姐对它的应该有的功能做了一些讨论。我们俩都觉得,要偷拍瞎子的摄像头,最好是防水、能广角拍摄、能在黑暗中红外线拍摄,并且能自带电力的,最好具备这些功能。
因为,如果拍瞎子的话,肯定是在雷雨天里,所以防水是很必要的;并且,我们不确定瞎子会出现在那个特定位置上,所以最好是广角的,能拍摄很大的范围,这样才能最大可能的拍摄到瞎子,如果他真的雷雨天上山的话;而自带电力,那就更有必要了,因为山上根本没有电源。当然,如果是在夜里的话,当然红外线拍摄功能是必要的了。
界定这些功能后,我和李姐就开始在网上选购。可是找来找去,却没找到合适的,网上的那些偷拍摄像头都太初级、太粗糙,很难符合我们的要求。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只能求助于杨辉了。于是我们连忙给远在美国的杨辉发邮件,告诉了我们的需求和正在做的计划。
第62章 高科技pk 古代奇人
杨辉收到邮件后很兴奋,写了好几千字和我们讨论了种种关于瞎子的事,并承诺摄像头的事他来搞定,并在邮件里说,他一位同学,在总后勤部负责武器装备,会向我们提供一部军用级别的摄像头。我和李姐狂喜!
七八天后,摄像头顺利到达,我和李姐认真看过说明书后,先试用了一下。还真不错,拍出来的画面很清晰,拍摄的范围也非常理想。并且电源充满一次,就可以持续工作一周,这么长时间足够了。在黑暗中拍,雨水中拍,画面都足够清晰,更绝的是,这种摄像头还能自动感应,会自动对准拍摄物。另外,还有意外的惊喜这个摄像头能同时录下声音,并利用最先进的降噪技术,保证录下的声音足够清晰,我和李姐还特地模拟了一下,大雨中发出的声音,妈呀,那录制出来的结果,绝对称得上是惊艳,真是太棒了,军用的就是好,绝对的世界最高技术结晶。
最关键的摄像头问题,完美解决。
但我们并没有把这个计划告诉李姐的表舅,主要是想真正拍到瞎子后,能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如果当他看到自己研究那么多年、那个半人半妖的神秘人物,活生生的出现在影像中时,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万事俱备,只欠一场雷雨了。
我和李姐天天看天气预报,真希望赶快有雷雨降临,我们精心设计的计划,就能顺利进入实施阶段了。
但说来也怪,平时这个季节,都是三五天一定有场雷雨,但当我和李姐望眼欲穿的盼望着雷雨时,这雨却死活不下了。
周一、周二、周三……一直到周五,还是没有,有两天顶多是阴天。周六、周日,依然是艳阳高照。我都有点失望了。
到了第二周的周二晚上,李姐忽然兴奋的打电话过来:“听天气预报了吗?明天有旁晚有雷震雨”。
终于盼来了!但明天我们上班,白天根本没时间去山上按摄像头啊。只有今天晚上去了,我给李姐发了短信,说了我的时间安排,想来想去,她也觉得只有今晚安装,才来的及。
电话约好时间后,我在村外通往县城的柏油路上,等着李姐开车过来接我。虽然白天很热,但晚上却凉风习习,吹的人非常舒服,月亮也升起来了,朦胧的月光里,不断有孩子在追逐打闹。
我在路边正静静的等,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过来,是张屠户。“是小明啊,你好像在这里等人吗?”他打招呼似的问道。
“是的,张叔,单位有急事,等一个同事开车过来接我,你还没吃吧?”我现在还不想详细跟他说出真相,因为李姐和我的关系,我不想让他知道。
“我正在找我们家那个淘气孩子吃饭呢,这一放学就知道疯玩,吃饭都不知道回家”。张屠户边说,边走过来掏出一支烟递给我,因为我们俩自从发生那个“怪羊事件”后,经常在一起聊天,所以太熟了,所以我也没客气,接过来放到嘴上点着,然后给张屠户也点上。
他边抽烟、边看了看四周没什么人,于是压低声音,神秘的对我说:“小明,我发现那只怪羊身上还有一处奇怪的现象”。
我已经把我们家的那只怪羊,送给了张屠户。因为我上班,爸妈也想过几天清闲的日子,不要在那么累了,所以就留了两只,其他的卖的卖,送人的送人。在张屠户的要求下,我把那只怪羊送个了他。
一听说张屠户又发现那只怪羊,还有我从没发现的、怪异的现象时,我也感到很好奇,便连忙问:“张叔你还发现了什么,在那只羊身上?”
张屠户仍然把声音压得很低,神秘兮兮的说:“我发现,那个怪羊,每个月总有几天屁眼的地方会出血,这像不像女人的月经”。
我听后也吃了一惊。确实够怪的。
我还想说什么,忽然,一辆汽车,停在离我们**米远的地方,然后车喇叭响了几声,车灯也闪了几下。是李姐的车,她肯定是看我和别人聊天,所以才没下车过来叫我。
我心领神会的对张屠户说:“张叔,同事的车过来了,我该走了,咱爷俩有时间再聊”。
“好的,路上慢点”。
和张屠户挥手告别后,我钻进了李姐的车里。
路上的车不多,李姐开得既快又稳。我们很快就进入县城,然后穿过一条条街道,来到县城后面那座山下。
因为山上毕竟有很多墓地,因此,晚上基本上没人上山。不过在山下的广场上,有很多中老年,伴着不同的音乐在跳各种健身舞。这种热闹的气氛,也多少能驱散夜晚上山的恐惧。
我们俩停好车后,李姐从后备箱里拿出两个个头很大的手电,我们人手一个。然后是摄像头,为了怕别人发现,偷拍摄像头还有专门的伪装配备。
令我吃惊的是,李姐最后拿出一把锋利的匕首递给我,说:“也许万一遇到什么危险状况,这东西能派上用场”。
我们选择从山的后面攀登,因为那地方虽然有点难走,但到山上的墓地,还有据说是战场的地方,都非常近。而如果从前山走,那就有点绕远了。
后山很静,也更没什么人了。我们俩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