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星战魂-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舰队,不仅止于肃清残敌,您还要给我守住蓉星,不过我有句话得先说明,无论如何,您都不能出蓉星。”

    “请总司令放心,我黄忠从军五十年,孰轻孰重还分得清,就算巴渝两星楚军得了瘟疫死光光,没有您的命令,我也绝不去捡那个便宜。”

    “有老将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马上就要离开,还请老将军为汉星军、为共和国多多保重自己。”

    战事纷繁,黄忠目送青鹰号从陈仓星空消失,旋即下令舰队集结,全面攻取蓉星。

第二节 求计() 
黄忠兵分两路,部将温兆驰领三万舰队往青川星,追着黄风屁股后面一路碾压。

    黄忠则亲率六万余舰直取蓉星大本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蓉星所有行座,而后回师青川座与温兆驰合力剿杀黄风。

    黄风直到磁能耗尽,才为汉军所俘。

    温兆驰曾多次向黄风劝降,黄风一路顽抗,累及汉军损失两千余舰。

    而今黄风被俘,他极力主张斩黄风首级以祭战死弟兄,同时震慑楚星爪牙。

    黄忠作为资深老将,看问题的角度却与温兆驰迥异。

    现在斩了黄风,固然是大快人心提振军心,可以后汉军与他人交战,谁都会拼死力战?

    反之则不然,留黄风一条命,等于昭告星空,俘虏得生,投降更能保全富贵,若无深仇大恨,也就用不着与汉军拼命死战。

    保住黄风,等于为以后开启了一扇招降其它势力将领的门。

    要是换成别人,换成其它时候,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可是,这次温兆驰不答应,在青川星空追击的过程中,他折损了两千舰,他的胞弟温兆仑亦死在黄风手下。

    这口气,不杀黄风他咽不下去。

    另外,汉军自高青时代起,一直倡行袍泽之谊。

    此举有助于凝聚军士间的感情,增强相互助力。

    高青在扶和战死,继任者高进保留了他这项遗策。

    至后面,高树程和韦启辰分别是高青的儿子与部属,自然更不会否决他的军政。

    凡事有利也有弊,现在温兆驰要为兄弟报仇,便是其弊之一。

    温兆仑领着一众将领找黄忠请愿,要斩黄风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你们真是越来越放肆了,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吗?”做为一个老资历的军人,黄忠不会去跟他们讲大道理。

    温兆驰指着黄风说:“数万弟兄死在其手,长官不为弟兄们报仇也就算了,还要送他汉星高禄,是何道理?末将不服。”

    黄忠被他气得吹胡子瞪眼:“本司令长官叫黄忠,他叫黄风,本司令认他做孙子,你们还要斩我孙子不成?”

    “末将不敢!”温兆驰气呼呼道。

    黄忠怒骂道:“你还知道不敢,马上给我滚回舰队去。”

    温兆驰带着不甘而去,黄忠觉得黄风留若是继续留在蓉星,军中早晚会生事,须得将其送到汉星去。

    “黄风将军,刚才的话你别不乐意听,老朽有心保你,可你也看到了,军中弟兄情绪非常燥动,留在这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送你去汉星,你可愿意?”

    “末将多谢将军活命之恩,一切听凭将军安排。”

    “那就这样,你收拾一下,明天出发。”

    送走黄风,黄忠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剿灭蓉星的楚军残余,摆出窥视巴渝之态。

    本待增援蓉星的舰队,旋即返回巴渝两星。

    为了开脱救援不力的罪责,巴渝两星很有默契地虚报汉军数目,蓉星汉军瞬间由十万变成二十万。

    失去蓉星,于楚不力,米海仪想夺回来,可汉军对楚本系的攻势非常猛烈,他不敢从楚星抽调舰队过去。

    随着战事的深入,米海仪不得不重新审视灭洪方略。

    按照庞琏的计划,楚军此时已经击败洪军主力,占领洪星,分兵取闽越。

    然而现实却是,楚军主力受阻于德兴座,皖越星廊毫无进展。

    另一支偏师在安源星座也是打打停停,并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至于庞琏宣称的非常规盟友吴星,因为汉星的介入,更是将楚使拒之门外,摆明了只会作壁上观。

    一个小小洪星,拖住了自己三十万大军,长此下去,楚星如何抵挡汉军。

    是日,米海仪广召心腹至光明殿会商。

    “蓉星陷于汉军之手,我军两线作战,时日一久,恐生变故,诸卿可有什么妙计,助孤王破此困局?”

    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无人能破此局。

    米海仪笑着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大家尽管说嘛,此次会商不计档,就算叫孤王投降高汉都不入罪。”

    话说到这份上,楚臣无计也要说了,禁卫军长景昌道:“臣启我王,汉洪合流,对我楚星形成两线夹击态势,我军须得集中兵力,先破一面;汉军底蕴深厚,非旦夕可以破,故而臣建议,留三十万舰队防守汉军,尽起楚星战舰先消灭洪军。”

    “不妥不妥。”

    文教大臣宋玉随之反驳:“洪星虽在楚之东南,却已归属汉星,我军若倾力强攻,北面汉军势必要全力攻楚救洪,万一我留守舰队出现疏忽,楚星危矣!”

    “先生说我的计策不行,敢问先生有何高见?”

    宋玉是个老学究,对军事一窍不通,景昌要他献计,他哪里说的出来。

    好在他人缘不错,典律大臣李斯替他解围:“既然我军同时与汉洪作战压力大,且不妨先与一方媾和。”

    汉洪位在两面,然却身属一家,如何会与我们讲和?”有人质疑李斯此言的可行性。

    “非也。”李斯摇首道:“大王昔日待浩然可谓至诚,然其仍然叛楚自立,各位知道这意谓着什么吗?”

    想当初,自己为了延揽浩然,不惜让自己的爱妾文殊儿抛头露面,依然不得其心。

    没有人比米海仪更想知道,浩然心里想什么,他不顾身份道:“孤王一向对此不能释怀,便请李卿为孤王解惑。”

    “臣以为,浩然之所以叛楚自立,是不甘居于人下;似他这般人,又岂会真心归附高汉,此次汉洪合流,实为慑于楚军之威,主公若肯做出让步,入洪楚军全面退兵,承诺永不侵犯洪星,楚洪议和,必可成矣。”

    要说议和,米海仪更愿意与汉军停战。

    不过汉星刚刚成立共和国,正是开拓之时,洪星主动归附,以高长恭的精明,定然不会放弃洪星。

    既然汉星无法和议,与洪星停战便是惟一。

    米海仪虽恨浩然,却能分清轻重缓急,他当即拍板:“李卿之言,颇有见地,孤王命你即日出使洪星,会商停战。”

    “为国出使,为王分忧,臣义不容辞。然此议仅是臣的个人揣度,此行成功的概率,只有五成,王上仍须别作安排,以应和谈失败。”

    “卿之言,孤明白,卿以为,和谈失败,当如何?”米海仪殷殷望着李斯,期盼他再献良策。

    “洪星若不接授和议,惟有战之一途,那便是将军们的事,臣无计可施。”

    要文臣出谋消灭敌军,确属为难,米海仪转向景昌:“便请景将军召集在楚的将领和高参们,研判双线作战背景,做出几套因应方案。”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华星战魂》,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178章 大才() 
众臣散去,米海仪独在王座沉思。

    米英雄去而复返:“父王,还在为战事忧心吗?”

    “为父苦心谋划多年,不曾想会有此困局,亏得当初未称帝。”

    “困难只是暂时的,我楚军将士个个忠诚勇敢,有父王的英明领导,一定能解此困局,鲲鹏展翅,建立不世伟业。”

    搁以前,米海仪听到此话,心中自然受用,如今举步维艰,这些恭维的话听起已经没了兴致。

    沉思半晌,他问米英雄:“你觉得李斯此去洪星能成否?”

    “不好说!”米英雄点头又摇头。

    “说说你心里的想法。”

    “李斯大人去洪星和谈的设想,建立在他对浩然将军内心的揣度上,如果真如其言,楚洪停战自不是问题,反之,则和谈不成,停战无望。”

    “那你觉得,李斯揣度到浩然几分?”

    “儿臣虽看不透浩然心思,不过对他还是有一定的认知,只怕李大人之言,多有偏颇。”

    “为父何尝又不知,只是寄望于万一,咱们还是得做两手准备。只可惜那庞琏才不及言,到了战场,两倍于洪军都非浩然对手。”

    “父王不必忧心,儿臣去而复返,正为此事来。”

    “哦,我儿有什么妙策,快予为父道来!”

    “父王可还记得,当初商议对洪星用兵时的场景?”

    “怎能忘记,都是那庞链误我。”米海仪气恼道。

    “父王且莫动怒,当时众将齐声讨洪,却有一人苦苦劝阻,父王可还记得。”

    “廖耀坤,海选出来的榜眼,我儿此言何意?”

    米海拿出廖耀坤和庞琏当初的策论道:“父王再看这个,儿近日拜读多次,怎么看都觉得廖将军的格局胜过庞将军,庞将军的灭洪论,不过契合了我们恼恨浩然的因素,才被评为第一。”

    米海仪再看二人策论,即与米英雄生出同感:“马上传召廖耀坤,孤王要向他当面问计。这不妥,你亲自去一趟军校请他来光明殿。”

    目的达到,米英雄兴奋道:“儿臣领命。”

    很快,米英雄便请回廖耀坤。

    米盖世当先一拜:“委屈廖将军了,孤王在此赔罪!”

    “臣不敢当!”廖耀坤连忙伏地拜辞。

    “将军莫要客气,请坐下说话。”

    待到廖耀坤坐定,米海仪道:“王儿可将前线战情告知于廖将军。”

    “遵父王嘱咐,儿臣在路上已向廖将军详述了一遍。”

    “好,廖将军,孤王只恨当初未听你之言,致使如今陷入困局。”

    “王上言重了,时局如风云,战事瞬息万变,谁也无法准确预知;就是臣也只想过洪汉结盟,未曾料想洪星竟会归附高汉。”

    “孤王错信庞琏,致使大军陷于洪星,还望廖将军不计前赚,为孤解此困局。”

    “王有令,臣自当全力以赴。”

    “孤王已命李斯前往洪星和议停战,将军以为如何?”

    “启凛王上,洪星浩然非同一般俗将,洪军既归汉,断无停战可能,李大人此去,徒劳无功,楚与洪汉,终归还得决出胜负。”

    “将军所言甚是,然汉军实力,不亚于我楚军,洪军浩然,用兵诡诈多变,我军何以决胜?”

    “臣以为,在洪楚军当继续与洪军对峙,牵扯浩然的洪军即可,王上应立即遣使去华郑齐吴,促成灭汉联军。”

    “华郑齐吴,岂肯助楚,目下楚汉相争,他们俱存做壁上观、坐收渔利之念?”

    “若与楚交战的不是汉军,而是其他任何一星,王上确实难以求援;然汉星不同,高长恭成立共和国,国名华汉,统一星联之野心昭然若揭。以汉军实力,高氏威望,共和始立,洪星即归,群雄莫不震惊。这时候王上的使者只须说明其中利害,许以灭汉平分汉星,这四路豪强自会做出选择。”

    “廖将军真是一语点醒孤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从现在开始,廖将军就是我楚军的参谋总长,全权运筹联军灭汉。”

    “臣谢我王厚爱,不过此事,非臣能办,大王还得再听我一言。”

    “米海仪认定廖耀坤就是自己的战神,笃定道:“将军尽管说,孤王无有不从。”

    “召集联军,须得足够威望之人出面才有说服力,臣资历尚浅,不足聚集五星联军。项总司令追随王上多年,威在星宇,舍其之外,无人可胜此大任。”

    米海仪摇首道:“孤王深知项卿忠心,然如此大规模联军灭汉,项卿才恐不足,惟卿之大才,方能毕其功于一役。”

    “项总司令受挫于洪军,实因厌憎而失智,王上试想总司令编练楚军这些年,当知其才堪为大用。”

    “孤王闻用兵之道,有奇正之说,项卿是个正统军人,洪星浩然,擅长奇兵,故而项卿多败。”

    “王上说的对,臣以为眼下星联,用奇兵者无人能出浩然之右,项总司令雪耻心切,稍有不慎,便会堕入浩然诡计,若能请总司令主持联军灭汉,其必小心谨慎,事可成。”

    “廖将军方才说,要与洪军对峙,孤王若是让项方组织联军,洪星那边何人堪与浩然对峙?

    “臣虽不才,以三十万舰队与洪军相持,想来撑到联军灭汉时问题不大。”

    “有你出马,孤王自然放心,然灭汉方略是你提出来的,其中要点,他人恐难切准,孤王希望你能协助项方,同心同力,一举剪灭高汉。”

    “谢王上信任,然洪军是为汉星一支,浩然又是极善用兵之人,臣若不能牵制洪军,联军必为洪军动摇,故而臣以为,要灭汉,先阻洪。”

    “卿言孤知,孤忧的是,华郑齐吴各怀心思,项方恐难以掌控全局。”

    “王上放心,华星慕容宜身负害君之恶名,所据又是帝都,若非我楚星攻洪,汉军为救洪军而与楚星决战,华星便是高长恭首战,其中利害慕容宜深知,联军灭汉,还能缓解华郑冲突,慕容宜必会全力促成此事。郑星叶一嗔与王上一样,有雄霸之志,高汉倡导的共和制必不容于他,臣料他必然会与华星罢兵,参与灭汉,至于齐星陈宝国和吴星杨度二人,阴险狡诈为邻,必会假意附从联军,暗藏渔翁心思。楚华郑三军实力灭汉足矣,齐吴两星只要不扯后腿,大事可为。”

    “好,孤王即按卿所言,派出四路使者,联络华郑齐吴,促成五方联军灭汉。”

    “便请王上降旨,微臣即往洪星与项总司令交接。”
119096 。
11909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