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驱鬼王妃周小楠-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瞿老太太顿时戏子附体,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哭。

    哭那死去的瞿老爷子,即瞿铭的老爹。

    瞿老太太寡居十余年了。她是一位能干而好强的母亲。瞿铭老爹死后,瞿铭不仅没有为此娶不上老婆,甚至还能继续读书。

    由此可见瞿老太太的厉害。

    可是能干总是有限的。瞿老太太号称是一名精明的老太太,可她给自己儿子挑媳妇的时候,不就看走了眼么?

    千算万算,看中了一只不会下蛋的。

    那些家境一般,娶的媳妇也不算太好的人家,反而早早就抱上了孙子。每次那些老人抱着自己的孙子出来排排坐着晒太阳时,瞿老太太觉得他们就是故意炫耀自己有孙子。

    这如何不能让瞿老太太感到异常恼火,她觉得是姚氏欺骗了她。

    她在撒泼的时候,新仇旧恨一起上来。那叫哭得一个伤心啊!

    瞿老太太原本坐在地上,如今挣扎着跪了下去,给姚氏磕头。

    她没有说话,表达的意思却比言语厉害百倍:求求你,别再祸害我们家瞿铭了,他已经被你害得生不出儿子了,你是要害得他家破人亡才罢休么?

    姚氏自然是呆住了。她如何见过这种局面,根本就应付不来。

    她只觉得自己的命脉被人死死地掐住了,害得她喘不过起来。

    瞿铭见乡亲们都看着,也知道自己若是再不作声,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他不情不愿地站了出来。(。)

第三十九章 风波(二)() 
瞿铭其实是一个很注意家庭氛围的人。

    在他老爹还在的时候,他们一家四口从来不曾红过脸(瞿铭还有一个妹妹,当然,大家都很自觉的将瞿铭的妹妹从“瞿家人”的称呼中剔除了,大家只说瞿家是四代单传)

    瞿铭一开始,完全不觉得自己的妻子嫁进来之后,会产生什么问题。他自然以为,姚氏会很好地跟他们相处。

    可是他不知道。他的母亲,和他的妻子之间,是存在矛盾冲突的。这个时候,理应当由瞿铭进行调节,可是由于之前的家庭经历太过一帆风顺,以至于瞿铭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他甚至有一些小纠结:为什么以前从来不会有问题的,偏偏姚氏嫁进来,就开始有各种矛盾了?

    难道是姚氏有问题?可是不对啊,如果追溯到矛盾的根源,姚氏生不出儿子,难道不是自己的错么?

    是的,一开始,瞿铭也以为,那是姚氏的问题。可是,当他一个接着一个往家里放女人后,他逐渐变得十分焦虑:莫非是自己的问题?

    对于子嗣的事情,他原来认为母亲的操作办法是可行的。理论来说,任何一个女人在自己无法为家庭生下儿子以后,都应当主动提出给丈夫纳妾的事情。

    姚氏自己默认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反倒是瞿老太操心这些事情,已经是姚氏做得不够对了。

    而随着瞿铭的女人越来越多,他逐渐意识到一件事情:那就是,没有儿子,可能与他个人体质有关,其实跟姚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说不定,她若是跟别的男人成了亲,指不定也会生下儿子的。

    瞿老太后来丧心病狂地到处打听会生养的妇女,对他来说,反而是扯下了最后的遮羞布:这难道不是昭告天下,瞿铭是没有办法生下儿子的么?

    大家表面会帮着骂姚氏不好,不能生养。可是背地里,肯定戳瞿家人的脊梁骨:白白地糟蹋了这么多好闺女,还不就是没有儿子?这一定是平时做孽太多,所以男娃娃不肯投胎投到你们家里来。

    在这些偏远地区,因为经历了更加严酷的性别选择,那些得以长大的女性更像是一种战略资源。

    大家默认一个男性配对一个女性,这是因为女孩子实在是太少了。

    而瞿家这样,仗着自己家里有一些薄产,将一个个女孩子抬进来,就是很不地道的一件事情。

    当地人对此已经略有微词。

    但实际上,瞿家最后五亩薄田,已经被瞿老太当掉,用来买妾了。她自然是认为,银子是可以赚回来的,可是孙子当然得趁自己的儿子尚年轻力壮的时候生。

    现在瞿家落得一个人财两空的下场。没有银子,也没有孙子。仅有的资产,就那三进三出的祖宅,并且早就应当修缮了,不过因为没有钱财,而拖延至今。

    瞿老太绝对不会认为这是瞿铭的问题。她认为其他侍妾生不出孩子,也是被姚氏克的。因此,她希望自己能寻了姚氏的不是,将她赶走。

    然而,瞿铭为了自己的女儿着想,他是不乐意的。

    瞿老太只好退而求其次。她现在也不再张罗着找黄大闺女,而是专门打听那些生了许多儿子的,贫苦人家的规矩媳妇。想出几个钱典下来,生儿子典三年,生不出就典五年。

    这实在是伤了瞿铭的自尊。他不敢相信,五年若是五年之后他还是没有子嗣,若是如此,也不知道嘴碎的人家该怎么说他呢!

    他不想赌什么。那村里的老庙祝也说他注定是无子送终的,他觉得自己不应当再期待什么。

    更何况,跟已经生养的妇女交合实在是让这个读书人十分难堪。而他又不能光明正大地说他的问题,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老庙祝还说,他沾染了这么多女孩子,不管有无感情,其中欠下的情债,总是应在招娣身上的。她往后的婚姻,总不会顺利到哪里去。

    瞿铭一开始因招娣是一个女孩子,对她也没有太多的疼爱,不能说嫌弃,只能说是完全无感。

    后来,因为膝下无子,这才渐渐地将一些应该是对儿子的期盼转移到她的身上。

    可是瞿招娣是一个不识相的丫头。瞿铭对她不管不问的时候,也没见她怨恨瞿铭,当瞿铭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决定培养自己的女儿的时候,她当然对这个父亲的让步与牺牲没有任何反应。

    瞿铭当然期待她感恩涕零,做一些煽情的事情,可以让他自我陶醉。

    殊不知瞿招娣本质就是一个冷心冷面的家伙,她根本不愿意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做一些有违她的心意的事情。

    噢,不,也许她在很久以前,也曾期待能够得到来自奶奶和父亲发自内心的疼爱。

    只不过,他们从来不屑于给她这个女孩子。

    因此,她也不要了。

    瞿招娣早就习惯了,被当作空气的日子。

    这就是她的宿命。不会有朋友,也不会有真心待她的亲人。她所拥有的,只有无尽的孤独与禁锢。她总得在世人的嘲讽中默默走完自己的人生。她的母亲生不出儿子,那么看得上她的人家自然就绝迹了。谁都不愿意娶一个可能生不出儿子的女孩子回家。因此,瞿招娣知道自己不可能通过嫁人跳出这个令人窒息的家。

    母亲并不像是人,更应当像一种生育机器。就好像母鸡,生不出蛋,就会被别人杀掉。

    可是,瞿招娣每次在河边洗衣服,看见自己的模样,总觉得自己的一生是不可能平凡的。

    她有一种中二少女的气质。她只等着一个让自己脱离瞿家村的机会。她不想再忍受母亲与奶奶无尽的争吵。生儿子的矛盾永远都在,根本不可能有休战的那一天。就好像自己的呆瓜父亲一直期待的那样。他找瞿招娣谈心的时候,偶尔会说,自己相信这件事情总有一天会被解决掉的,到时候自己的母亲就不会再为难她的妻子了。

    瞿招娣每次都很想说,醒醒吧!只要你没有儿子,我的奶奶还是会打我妈妈的!

    可是她知道,自己就算说出来,也不过是讨一顿打,还不如憋着,尽管难受。

    而改变瞿招娣命运的那天,总算是到来了。(。)

第四十章 风波(三)() 
七月十六是晴天,瞿家村仅有的一条通向外头的小路上,忽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瞿家人是没见过世面。若是他们对外界的联系更加热络一些,便会发现其中一个时不时低头哈腰,语气中隐隐有些谄媚的胖老头,正是他们的徐知县。

    当瞿招娣抱了一只比她的身形还大一号的木桶去洗衣服的时候,正好跟那两人打了一个照面。

    她对官服之类没有任何研究,只凭一种直觉,便猜想这两位一定是有身份的人。他们身上穿的衣裳料子是极好的,看上去又轻又凉快,正是这个时节应当穿的衣服。瞿招娣用一种惊讶而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走过。她觉得这种料子,她若是能摸上一摸,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瞿招娣和她这个年纪的其他小姑娘一样喜欢漂亮的衣服和首饰。尽管瞿招娣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她目前还未失却对好衣服的渴望——实际上,她若是能到集市上买几根彩线回来,就已经很满足了。

    瞿招娣从来没有新衣服。姚氏主张要少疼一些孩子(很可能她的说法中少了一个“女”字);而瞿老太太,就说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更有福气一些。她做主,问族里要一些女孩子穿的衣服,随意改改,给瞿招娣穿。

    因此,寻常人很难理解瞿招娣对色彩的渴望旧衣服,自然大多是经过无数次的浆洗而略有些发白的,用来当作抹布倒还合适,若是作为衣服穿,那就真的是乞丐装了。

    瞿招娣胡乱地猜想这两个人过来是做什么,脸上飞起一点红晕。

    也许是某个有权势人家的少爷随意来乡下散心,最好是能被他一眼看中,然后带到府里,自己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而母亲脸上也有光,不必被人指着骂生不出儿子了。

    瞿招娣的脑中充满了少女特有的幻想,她很可能是看戏看太多了。

    全然不管大少爷的家门是不是好进的,大少爷的娘子和娘亲是不是好相处的,而自己又有没有本事在那种家里生存下来。

    那比徐知县更有主子样子的人停了下来,看着瞿招娣直皱眉头。

    徐知县对于那位大人的计划,其实是一头雾水的。他不明白为什么朝廷的人这次点名要去那些最最偏远而贫穷的地方。明明平时巡查,都是欢天喜地,走到地方上大吃一顿,然后在折子上写百姓全部能吃饱,能穿暖云云。

    他一开始,当然不相信朝廷的人是真的要去最落后的地方,只是挑了一个比最好的庄子稍差一些的村庄。直到那位大人不动声色地提了某一个因为长期饥饿,肿得下不了地的人,丢在他的面前,兼警告他,自己每个村庄都会去,再看见他耍心眼,问问他头上的乌纱帽还要不要。这徐县令方才慌了神,连夜请人布置好一条统筹线路,亲自带他去瞧。

    这位大人,是凌离身边排行第八的护卫,一般被唤作“初八”,他这次奉凌离的指令,来这个县收集女孩子。

    他觉得,那些穷人家的女孩子更具有可得性,可能要的钱更少一些,兼又有一种偷奸耍滑的心态,懒得跑太多路,就直奔困难村。

    瞿家村是他计划跑的最后一个村庄。他跟其他几个护卫已经商量好了,大家就按照各县的具体情况,随意收几千几百个女孩子。最好是大家完成的情况都差不多,这样也不会被怪罪了。

    他们也不知道凌离要女孩子何用。不过,当他们听说,这主意是周雅楠想出来的时候,顿时就只想着偷懒。

    这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周雅楠不是他们正经主子呢?

    话说回来,初八肯亲自去走一趟,考察实际情况,而不是从人牙子那里直接买女孩子,已经很地道了。

    他自然以为已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不过,他还是被瞿招娣的衣服震惊到了。

    说得难听一点,他在县城看到的叫子都比她体面一些。

    瞿招娣注意到大人在观察她。她这才注意到自己本来就长得难看,如今被他们衬托得更加寒碜了。可是如果自己出生在不那么重男轻女的家里,说不定也会有开的日子。

    至少,她得抹些胭脂水粉啊!不像现在,又土又黄。

    瞿招娣的内心,是自大与自卑兼而有之。这让她成为一个十分不好相处的人。

    她想不到更好的处理方式,捂着脸逃走了。这才让她恢复了女孩子应当有的矜持。

    初八觉得,这个女孩子过得未免太惨了一些,可是也就是这样想想而已,他并不算做一些什么来改善她的处境。说到底,他这个身份的人,看一般的人,总感觉自己好像神祗一样,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嗯,不过,如果把她招进来,似乎可以帮到她呢!初八如是想道。

    尽管他并不清楚凌离要这些女孩子是派什么用场的,可是总不会有什么坏处,那么她总算是有一个好归宿了。

    大约一盏茶后,初八正向村长打听有没有养不起的闺女。

    那村长只以为诈他,老奸巨猾道:“没有,我们这里是不兴拐卖女孩子的。”

    那知县重重地咳了一声。

    村长会意,又重新咳了一下,用一种快到听不清楚的语速说:“我们瞿家村,一共一千一百三十七个人然后合适的女孩子大约有五十七个。”

    “把她们全部带过来,连同她们的家里人。”

    “我们这里真的不兴贩卖人口的!”村长还是不相信初八,便故意这样说。

    眼看初八大人面露不悦之色,徐知县急得直冒冷汗,将自己的西瓜帽脱下来直扇风:“你怎么这样不识好歹?这些女孩子到时候自然有一个好去处的。”

    村长仍是不肯松口:“也行,可需得这些女孩子家里人同意。”

    “好说。”知县真的不希望村长如此滴水不漏。他已经对他有一些不太好的看法了。

    “噢,我刚才走过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穿得很破烂的女孩子,你把那个女孩子叫过来吧!”

    他们原以为,村长不会拒绝的。(。)

第四十一章 担米养仇人的故事() 
只见这个满眼都是算计的老头轻轻地摆了摆手:“那个女孩子是童生家的,又是独生女儿。读书人规矩最大。俺虽然是村长,又是族长,可是还做不了这个主。”最好是知县大人亲自来跟那个破落户的说,这样他也不必再担什么不是,好乐得清闲,做一个甩手掌柜。

    知县看见初八大人的眉头又皱起来了,连忙跳出来打圆场:“原来是瞿童生的女儿啊,我记得他是十五岁的时候考中的童生,当时还拿了第一名,轰动一时。也不知道为什么没考上秀才,我替他补一个名额好了。这样,你好歹把瞿童生叫过来问问。”你小子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我会不知道么?竟敢算计到我头上,也不想想,老夫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好多。

    瞿村长无可奈何,只好跑去找瞿铭。这样热的天,他急于赶路,脑门子上都是汗。

    然而,此刻瞿童生并不在家中。这几日,因为家里频频闹得乌烟瘴气的,他便躲到亲戚家里去了。而姚氏是不能出门的,于是就由瞿老太出面与知县沟通。

    “哟!俺道是谁,原来是俺们的瞿大村长啊!”瞿老太跟村长颇不对头,也不跟他客气什么,直接开启吵架模式:“请问,瞿大村长来俺这个寡妇家,又是来干什么呢?”

    村长假装没有听见瞿老太言语中的讽刺之意。他料想瞿老太这里是绝对讨不到一碗水喝的,也没时间跟她吵架,便说:“有个厉害的大人,看中了你们家招娣妹子,让我来问一声。若是你们同意,他就将人带走了。”

    瞿老太只是不信:“村长,这青天白日的,您说什么瞎话啊?俺招娣模样长得不好,怎么可能有贵人看上她呢!而且这穷乡僻壤的,哪里来的贵人!俺没见过世面,什么也不懂。您最好别骗俺,免得遭天谴。”

    村长便只好将这件事情细细地说了。

    瞿老太原来是不希望放走瞿招娣的,哪里能找得到这样一个不要钱的使唤丫头呢?可是她听村长说,知县有意给瞿童生补一个秀才的名额,便动了心。

    她对村长说:“俺这就过去。”说罢,便听见里屋有东西摔碎的声音。

    瞿老太一下子黑了脸,抡起拳头,冲进里屋,过了好一会才出来,头发略有些散乱。

    村长已经等得不耐烦,瞪着眼对她说:“这样磨叽!仔细大人责怪!”

    “您少拿贵人说事!”瞿老太皮笑肉不笑道:“到时候俺只管说不乐意,俺看您怎么跟贵人交代!到时候,俺拼着一死,也要拉你做垫背。”

    村长只得心里大骂晦气,心想,为什么破落户家的女儿,居然会被贵人瞧上。不应该呀!难道贵人喜欢黑黄黑黄的?

    瞿寡妇家离村长家大约有百步。徐知县亲自将这件事情跟瞿老太说了,只不过,他的声音更稳健一些,听起来很有说服力。

    她还想再得到一些好处,便用尖利的嗓子,双手叉腰说:“我们家瞿铭是四代单传,一共得了这么一个女儿,我们是要将她留在家里,给她找个女婿的。怎么可以让你们随便带走呢?”她的声音扁扁的,刮得叫人耳朵生疼。

    村长很不高兴,他觉得瞿老太实在是不识好歹,让他在知县大人面前丢了脸,便冷冷道:“说得好像你没有给瞿铭张罗着买小老婆似的。”

    那婆子涨红了脸,强辩道:“话是这样说,可是招婿的女孩子总没有男孙金贵啊。要是您的儿子只生了一个女孩儿,您可不急红了眼,指不定还会扒灰呢!好歹传宗接代是不是?”

    瞿老太原本只不过是随便说说,没想到,村长确实是有一块心病的。如今被她说中了,如何不恼!早就变了脸色,大大的耳刮子就要抡上来。可是瞿老太身手敏捷地躲开了。

    她干脆不管不顾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嚎啕大哭,说村长欺负他们孤儿寡母。

    “当年瞿铭他爹没了,俺当时二十八岁,瞿铭才八岁。你们瞿家的人跑出来说俺肯定改嫁。你们瞿家规矩大,只有夫妻合葬墓才能进祖坟。而俺改嫁之后,瞿铭他爹不可能有合葬墓,所以不许进祖坟,只能葬到别的地方。瞿铭的爹清清白白的人,为什么不能进祖坟?分明就是想逼死俺们。”

    “俺发誓绝不改嫁,你们都不相信俺。所以俺就说,若是瞿铭他爹不能进族坟,俺当场自杀,瞿铭给你们养。你们这才放过我们。”

    “你们一个个都是披着人皮的东西,吃人都不吐骨头的。动个祖坟齐刷刷冒出来挥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