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书生意气。”

    孙权点了点头,“那长史认为,这一战我们能不能打?”

    “能不能打不在于我,也不在于公瑾,更不在于军师,关键还是吴侯的决心,吴侯如果意志坚定,能承受失败的结局,那么打也无妨,如果吴侯患得患失,又想统一南方,又不愿意面对失败,那我劝吴侯还是别打,维持现状。”

    孙权站起身负手来回踱步,最后他站在地图前,久久凝视着南方全境,此时孙权是多么渴望能实现父兄的宏图伟业,他又想起父亲在他小时候的敦敦教导,孙权的眼睛都有点湿润了。

    “长史,我决定打,绝不后悔!”孙权转身凝视着张纮,这一刻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张纮缓缓点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孙文台的儿子又岂是偏安一隅之人。

    “如果吴侯决定要打,那就要讲究策略,不能蛮打硬战,可以联合刘备,暗通曹cao,让刘备从南方牵制刘璟,曹军再从北方牵制,我们主力则猛攻江夏,这样至少有五成胜机。”

    孙权默默思索片刻,又道:“可是我和刘璟签署了盟约,现在赤壁大战刚刚结束,我就背弃盟约,这样会不会让天下人耻笑?”

    这也是孙权唯一担心之事,他担心自己的名声遭受损失,张纮却笑了笑道:“其实江夏军在蕲毁船就已经给了吴侯借口,吴侯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求刘璟交出毁船凶手,另外一方面要求刘璟执行朝廷的旨意,让出江陵,如果刘璟拒绝,那吴侯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再遵守盟约。”

    孙权眼睛里闪动着亮se,张纮的方案最终打动了他的心。

    。。。。。。。。。。

    三天后,江东调集八万大军,兵分两路向西进发,一路命程普为主将,徐盛为副将,率军三万走陆路奔赴蕲郡,另一路由孙权亲自为主帅,黄盖、韩当为副将,率军五万乘坐八百艘战船,浩浩荡荡赶赴彭泽。

    与此同时,孙权又命步骘和张温为使者,分别出使荆南和许昌,寻求刘备和曹cao的支持,同时命虞翻出使武昌,责令刘璟交出毁船凶手并依照朝廷旨意让出江陵。

    荆州风云骤起,战争的yin云再一次笼罩在江夏上空。

    。。。。。。。。

    荆南的公安新城已经建好大半,由诸葛亮亲自主持建造,县城考虑得很周全,充分利用了油江和长江的天然防御,形成了易守难攻之势。

    县城周长近二十里,城墙高三丈,用方整的青石砌成,坚固而高大,诸葛亮还亲自设计了石炮重台,炮台上的石炮和重型投石机甚至可以直接打入江中。

    诸葛亮对自己主持建造的这座城池十分满意,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尽管他也一心想谋巴蜀,但他必须要留有后路,如果巴蜀失败,那至少他们根基还在。

    这天上午,诸葛亮和往常一样在新建的城头上视察,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至,在城下大喊:“军师可在?”

    诸葛亮在城头俯身问道:“有什么事?”

    “皇叔说有紧急情况,请军师速去大营商议。”

    诸葛亮点点头,“请告诉皇叔,我这就来!”

    。。。。。。。。

    刘备的大营位于新城以东约五里处,占地近千亩,由数百顶大帐组成,驻扎了两万军队,就在前不久,刘璟将刘备的妻儿送还,搬去了刘备压在心中的一块大石。

    不过刘璟随即派水军摧毁了刘备耗尽心血才收集到的近百船只,又令刘备恼火万分,随着江夏军占领了江陵,刘备知道自己没有希望返回江陵了,他心中又是沮丧,又是失落,这些天他的心情一直不好。

    此时在大帐内,除了刘备之外,还有一人,正是江东使者步骘,步骘这是第三次出使荆南,和刘备已经很熟悉了。

    步骘带来了孙权的亲笔信,提出两军联合攻打江夏的建议,作为补偿,孙权提出将南郡和长沙郡划给刘备,条件之丰厚,令刘备不由怦然心动。

    不过刘备也知道,攻打刘璟,他道义上说过不去,毕竟刘璟刚刚把他的妻儿换回来,他如果翻脸攻打荆州,不仅将有损他的名声,而且也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但刘备也没有拒绝步骘,他需要和诸葛亮商量后再做决定,步骘去别帐休息,刘备则负手在房内踱步,耐心等待诸葛亮的到来。

    不多时,诸葛亮快步走来,进帐便笑道:“可是有东风来了?”

    刘备连忙上前道:“步骘来了,带来孙权的亲笔信。”

    他将孙权的信递给诸葛亮,满怀期望地望着诸葛亮,诸葛亮不慌不忙看完信,笑道:“难怪孙权恼火,原来朝廷竟然封程普为南郡太守,曹cao这招离间之计很高明嘛!点燃了孙权的野心。”

    刘备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他问道:“孙权在信中承诺,只要我肯协助他,一旦攻克江夏,他会将南郡和长沙郡划给我,军师觉得可信吗?”

    诸葛亮微微冷笑,“我相信他会把南郡和长沙郡划给主公,但他可没有说给多久,给主公五十年是信守承诺,但仅给主公三天也是信守承诺,这个关键的问题,他怎么不说呢?”

    “军师的意思是说,他根本没有这个诚意?”

    诸葛亮摇摇头,“我们先不提刘璟还回少主之事,只说孙权,现在江东内部有南统派和南和派,顾名思义,就是南方统一和南方讲和之意,信中并没有提到周瑜,那就说明是南统派占据了优势,何谓南统,就是统一南方,包括扬州、荆州、交州和益州。

    如果按照孙权的承诺,把南郡交给我们,那么江东军又怎么去攻打益州?明摆着南郡不能给我们,但他却又承诺,只能说明他的承诺没有一点诚意。

    另外,我听说当初刘璟和孙权结盟谈判时,就涉及到荆南四郡的归属问题,孙权是明确要求荆南四郡归江东,这说明孙权的本意是先取荆南,只不过被曹cao的离间之计扰乱了心思,一旦他真的剿灭了刘璟,那么他的下一步必然就是对付我们,最后才轮到益州。”

    诸葛亮的话句句敲打在刘备的心中,他这才幡然醒悟,自己竟被孙权的**汤灌得迷糊了,他不由苦笑一声道:“若没有军师提醒,我肯定会答应孙权的条件,军师的意思是劝我不要答应,对吧!”

    诸葛亮笑了起来,“主公其实答应他也无妨,不过是做做样子,比如开始造船之类,至于打不打则由我们自己决定,假若刘璟真的失败,我们可以趁势夺取江陵,一旦孙权失败,我们则巩固荆南四郡。”

    说到这,诸葛亮又提醒刘备道:“另外我还要提醒主公,我们的目标是巴蜀,江东和江夏之争,其实与我们无关,我们要抓紧时间谋取益州,既然刘璋有意邀请我们协防巴东郡,我们就要抓住这个机会进入益州,先占领巴东和巴郡,以此为根基向成都进发,一旦占领成都,益州就大势已定。”

    刘备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集中兵力谋取巴东,不过刘璟那边我们也可以暗中通一通消息,让他对此事心知肚明。”

    诸葛亮略略沉思,欣然道:“我赞同给刘璟通消息,甚至可以把孙权的信给刘璟看一看,就当是还了少主的人情。”

第415章 北路使者() 
许都丞相府,这几天曹cao的心情极为舒爽,自从他采纳并实施了荀攸的定局四策后,局势果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北方袁氏旧部因领导权之争发生了内讧,都督阎柔和军师荀谌互不相容,使袁氏旧部陷入危机,就在几天前,曹军大将曹纯和张辽分别在河北清河郡和渤海郡进击袁氏新军,阎柔按兵不救,导致袁军惨败,被曹军斩杀两万余人。

    荀谌迫于战败及内讧的双重压力,不得不接受曹cao的安置方案,放弃河北,率三万余部迁去辽东柳城郡。

    曹纯和张辽趁机进逼幽州,阎柔再次献城投降,却被曹cao下令在蓟县城外斩首,首级号令河北,虽然没有能彻底剿灭袁氏余孽,但河北一路已平,袁氏余孽离开了河北之水,他们就很难再有大的发展。

    而西凉马腾也迫于朝廷的压力,答应进京参加其先祖马援的祭祀,目前正在进京的途中,曹cao虽然给了马腾安全的承诺,可事实上却张开了捕杀大网,等待马腾上门。

    但最让曹cao欣慰的是南方江东,他已得到消息,孙权接受了南郡太守的任命,令程普率军去江陵任职,曹cao当然知道刘璟不会让出江陵,这样一来,孙刘两家因江陵产生的矛盾必然会恶化。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让曹cao顺心,四策中的刘璟之策显然没有成功,他已连续接到不幸的消息,刘璟佯作程普之军骗取了江陵,并在编县全歼曹仁军队,曹仁下落不明,刘璟随即又逼迫徐晃撤出襄阳,江夏军占领了襄阳城。

    这件事使曹cao原本不错的心情又再次变得恶劣起来,尤其徐晃擅自决定撤出襄阳,令曹cao震怒,就算他换回陈矫,也难息曹cao心头之火。

    书房里,荀攸正耐心地劝说曹cao,“丞相,此事也不能完全责怪徐将军,主要是刘璟只给他一天的期限,他的压力很大,他知道难以保住襄阳城,为了保全有生力量,撤出路昭的军队对他而言是明智之举。”

    “哼!”曹cao重重哼了一声,“他放弃襄阳城,坏了我的大计,否则江东攻打江夏,我在后面夹攻,刘璟腹背受敌,此战必败,现在襄阳城丢失,我军阻隔于汉水,等于解除了刘璟的后顾之忧,徐公明乱作主张,坏我大事。”

    “丞相,徐将军只是大将,他不可能是刘璟这个枭雄的对手,以无备对有备,徐将军焉能不中计,只能说是刘璟总控大局,而徐将军只顾一方,在徐将军看来,他换回陈矫和五千军的平安无事是占了便宜,他怎么会知道刘璟的危机?丞相不要怪他了。”

    荀攸的耐心劝说,使曹cao怒气稍平,曹cao背着手走了几步又道:“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江夏水军在蕲县江东一侧击毁了三艘战船,并将程普的战船逼退到柴桑以东,公达怎么看此事?”

    荀攸微微一笑,“丞相,其实此事在我的意料之中。”

    曹cao迅速瞥了他一眼,他虽然已有所明悟,但他也想听听荀攸的见解,“继续说下去!”

    荀攸笑道:“从此事可以看出刘璟的远谋,他是要刻意挑起事端,引发战争,这样就能解释刘璟为何急于拿下江陵和襄阳两城了,他为了应对自己挑起的战争,必须要尽快解除后顾之忧。”

    曹cao点了点头,荀攸的看法和自己完全一样,他也笑了起来,“那公达再说说,刘璟为何要挑起战争?”

    荀攸也叹息一声,“他也是为了一劳永逸,解除后顾之忧,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的下一个目标,应该就是巴蜀了,刘璋乃羸弱之主,不能守其土,此乃天意也!”

    曹cao仰起头,凝视房顶良久,最终摇了摇头,“刘璟乃是枭龙,他志在天下,一旦让他入巴蜀,无异于蛟龙入海,他ri必成我心腹大患,我绝不能让他得了巴蜀。”

    荀攸心中叹息一声,除非巴蜀换主,否则很难阻止刘璟,曹cao看出了荀攸信心不足,他冷笑一声道:“事在人为,我不信这是天意。”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在门外禀报:“启禀丞相,江东使者到来!”

    曹cao蓦地站起身,神情十分严峻,令道:“速带他来见我!”

    。。。。。。。。

    张温被十几名士兵护卫着来到了丞相府,他心中有些紧张,不知能否完成吴侯的重托,但另一方面张温也知道,对曹cao而言,共击刘璟也符合他的利益,可以说这是一个很滑稽的合作,赤壁大战之前两家合作破裂,现在又主动提及合作,就不知曹cao是否有这个心胸?

    来到丞相府,张温稍等片刻,便被侍卫带进了内堂,曹cao已经在内堂等候了,他神情肃然,嘴角带着一丝冷笑,而荀攸坐在一旁,笑而不语。

    侍卫躬身禀报道:“启禀丞相,江东使者到来!”

    张温慌忙走上前,躬身长施一礼,“江东张温参见丞相!”

    曹cao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原来是吴郡张惠恕,久闻大名了,请坐吧!”

    张温没有得到曹cao的热情接待,他心中着实有点不舒服,便又向荀攸行一礼,坐了下来,曹cao瞥了他一眼道:“我们两家现在还是敌人,不过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我不会杀你,放心吧!”

    张温苦笑一下,拱手道:“丞相此言诧异,江东之所以抗曹,是因丞相率大军南下,威胁江东生存在先,吴侯对丞相本身并无恶意,也一心想与丞相合作,如果丞相记旧恶,那我也没有什么可说了。”

    曹cao笑了起来,“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当然不是记旧恶之人,但孙权的诚意也不是先生说两句就能表现出来,关键是我要看他怎么做?”

    “我正是为合作的大事而来!”

    张温取出了孙权的亲笔信,双手呈上,“这是吴侯给丞相之信,请丞相先过目!”

    曹cao接过信略略看了一遍,信中内容和他想的一样,先是礼节xing问候,随即解释一下赤壁大战苦衷,以缓和两家关系,最后话题一转,说到了南郡太守之事,自然也提到了荆吴两家由来已久的矛盾。

    “父仇不共戴天,权yu讨伐江夏,力犹不及,望丞相从西面助之,共伐江夏。”

    曹cao顿时大笑起来,“吴侯好一个jing明之人,前次我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他不助我,反助刘璟,现在我兵力不足,正yu休养生息,吴侯又要提出合作了,真是令人费解啊!”

    张温尴尬笑了两声,“丞相当时若兵带少一点,眼光放短一点,或许江东就不会与江夏军结盟了,事易时移,丞相为何不向前看,非纠结着过去的事情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曹cao淡淡道:“吴侯不拿出几分诚意,让我怎么能忘掉过去之事?”

    张温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曹cao是要提条件,尽管临走时,吴侯也吩咐过他,关于领土方面的条件一概不让步,钱粮方面也一概不许,其余他可以做主,一个不让步,一个不许,就已经封死了很多谈判的余地。

    张温只得硬着头皮问道:“不知丞相需要什么诚意?”

    “我想知道,假如攻灭了荆州,土地该怎么分配?”

    曹cao很坦率地说出了自己要求,“我的意见是,襄阳郡归我,其余各郡我都可以让给江东,这是一,其次就是合肥,我希望能和江东订三年城下之约,三年之内江东不准再攻打合肥,如果江东能答应这两个条件,我就会从北路配合江东军。”

    张温沉思片刻道:“这两个条件,我要请示吴侯,可否稍等候几天?”

    曹cao微微一笑,“先生不妨写一封信,我用快马急报给你送去江东,最迟两天便可抵达京口。”

    “那就有劳丞相了!”

    。。。。。。。。

    张温告辞下去休息了,曹cao这才笑着问一直沉默不语的荀攸道:“公达觉得如何?”

    荀攸摇摇头,“难道江东不知我们军队已退回汉水以北了吗?江夏军封锁了江面,指望我们相助似乎有点不现实。”

    曹cao淡淡一笑,“我当然是有诚意助江东,但怎么渡江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江东军助我渡过汉水,我很愿意再战襄阳,如果他们也突破不了汉水,那我也只能在道义上支援江东了,但不管怎么说,刘璟遭遇重挫,却是我最乐意看到之事。”

    荀攸笑了笑道:“江东无火油,水战非常不利,若丞相能够送一批上好火油给江东军,我想这也是一种支援,至少可以表现出我们的诚意。”

    荀攸停一下又道:“如果丞相想增加江东军实力,也可以把炼油的方法给他们,平衡江东和江夏的军力。”

    曹cao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江东也是我的敌人,炼油方法不能给,只能授之以鱼,而不能授之以渔。”

第416章 战略要地() 
【今天一早有事出去,更新晚了,抱歉!】

    …

    刘璟在拿下襄阳后,命文聘率八千军镇守襄阳,但他并没有立刻返回江夏,而是又转道去了宜都郡,宜都郡位于南郡以西,也就是后世的宜昌及其附近,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片开阔地带。

    宜都郡最早是刘琦的封地,一直由南郡军统领,曹cao南下后,宜都郡的五千驻军也随之南撤,而曹军也没有在宜都郡大规模部署军队,只有千余人象征xing的占领。

    宜都郡人口不多,整个郡的人口只有五千余户,主要集中两个县城,一个是夷道县,一个是西陵县,其中位于长江南岸的夷道县是宜都郡郡治,也是宜都郡人口最集中之地,有近三千户人家,这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有‘楚蜀咽喉’之称,现被刘备占领,大将周仓率三千人驻扎于此。

    而长江以北地区则投降了刘璟,以西陵县为中心,西陵县也就是夷陵县,扼守于西陵峡峡口,战略地位也同样重要,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便是在这里爆发。

    而曹军部署在宜都郡的一千余人也是驻扎在西陵县,从西陵县向西进入峡口,若再向西走百余里,便进入建平郡,那里却是刘备的地盘,刘封和副军师庞统则率领八千人驻守建平郡,为刘备军队西进巴蜀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此时刘璟对谋取巴蜀尚处于一种前期萌芽阶段,而西陵县便是这个阶段种下的第一颗种子,所以刘璟在拿下襄阳后,尽管江夏形势危急,他还是特地转道宜都郡,前来视察西陵县。

    西陵县暂时归南郡管辖,刘璟率军赶到西陵县时,正好遇到了南郡太守李严也在西陵县视察,李严曾经担任过西陵县县令,而现任县令冯翼正是当初的县丞,和李严关系极好。

    听说刘璟到来,李严和县令冯翼一起迎出了县城,远远的,一支约五千余人的军队正沿着逶迤的官道向县城而来,军队旌旗招展,渐渐近前,为首大将金盔铁甲,骑在一匹雄骏的白马之上,正是荆州牧、楚侯刘璟。

    李严慌忙带着冯翼上前深深行礼,“参见州牧!”

    刘璟翻身下马,笑问道:“李使君怎么会在西陵县?”

    “属下是来视察民情。”

    刘璟点点头,目光又投向县令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