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一万军为先锋,由严颜引导,先路去取犍为郡,他则率领水军主力在江阳郡县休整三天。

    三天后,大军又继续乘船西进,浩荡的船队从南安县进入岷江,借着东南风向北方驶去。

    犍为郡是巴蜀最为富庶的一个郡,位于巴蜀中部,北邻蜀郡,南接巴郡和江阳郡,包括今天的资阳、简阳、乐山、眉山、宜宾等等地区,郡域辽阔,土地肥沃,人口有近十万户,也巴蜀人口最多的一个郡,拿下犍为郡,整个巴蜀也就大势已去。

    犍为郡有驻军七千人,一部分约两千人以郡兵的形式驻扎在各处关隘,而其余五千重兵则驻守在犍为郡郡治武阳县,由大将刘璝和泠苞率领。

    就在荆州军先锋黄忠率军北上的同时,吴懿也率一万五千军赶往武阳县,双方在争相追赶时间。

    犍为郡位于川西山地和川中平原的过渡地带,被岷江一分为二,西面是山峦丘陵,而东面则以平原为主,也偶然会有一些低缓的丘陵山峦。

    黄忠率领的一万先锋军在低缓的丘陵之间疾速行军,有严颜为向导官,一路北上,各县官员都纷纷开城投降,荆州势如破竹,一路毫无阻挡。

    一方面固然和严颜为向导官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荆州军歼灭了北上的雍辏Ь樱蠹叶贾溃绻宏'军没有被荆州军歼灭在巴郡,那么他们必将遭遇最残酷的杀戮的抢掠,正是出于一种感恩之心,犍为郡各县都纷纷向荆州军投降。

    这天傍晚,军队抵达武阳县以南约三十里处,这时严颜笑问道:“黄将军,我们一鼓作气赶去武阳县,还是在这里宿营,明日天亮后再去武阳县?”

    或许是年轻相差无几的缘故,黄忠和严颜一路相处十分默契,尽管黄忠的军职要高严颜一级,但黄忠依然对他敬重有加,丝毫没有摆出上司的架子。

    黄忠想了想问道:“严公觉得我们去了武阳县,刘璝和泠苞会开城迎接吗?”

    严颜摇了摇头,“他们不是地方将领,原来是张任的部将,他们投降的可能性估计不大,而且我有一种预感,成都的军队已经赶到了武阳县。”

    “既然如此,还要稳妥一点好,避免遭遇伏击。”

    黄忠抬头看了看天色,又打量一下周围地形,正好位于地势高处,水源充足,非常适合扎营,他便下令道:“军队就地宿营!”

    在行军司马的安排之下,士兵们纷纷开始搭建简易帐篷,黄忠又派出百余探子,去四周巡哨,他则和严颜在一座简易的大帐内商量夺取武阳城的办法。

    “武阳城背靠彭山,面对大江,城池高大坚固,而且城内粮草充足,如果要硬攻也可以,但至少要四倍于守军,而我们只有一万人,就算攻下城池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更何况会有援军到来,那时攻城就几乎不可能了。”

    黄忠点点头,他是个很谨慎之人,不会做冒险之事,如果真是这样,那他还是等州牧主力过来再说。

    这时,一名士兵在帐门口道:“启禀黄将军,启禀严将军,犍为郡姜太守派人来了。”

    黄忠和严颜对望一眼,严颜立刻问道:“来人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赵竺!”

    严颜对黄忠笑道:“此人是太守姜恒的书佐,是他的心腹,我见过多次,一个很能干之人,他的到来,必然带有重要消息。”

    黄忠立刻令道:“请他进来!”

    .........

第521章 武阳不利() 
不多时,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被领进帐内,他虽然身着乡农短衣,但长得文质彬彬,显然是一个读书人乔装,他进帐便躬身施一礼,“参见黄老将军,参见严太守!”

    严颜和他很熟悉,笑道:“原来是赵书佐,可是奉姜太守之命而来?”

    “正是!”

    赵竺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双手呈上,“这是太守给刘州牧的信,请两位老将军代为转达。”

    黄忠接过信,这是给州牧的信,他倒不好随意拆看,便问道:“请问你家太守是何用意?”

    “回禀黄将军,我家太守感恩于荆州军歼灭雍辏е敢馕踔菽列ЯΓ皇撬薹ㄖ富映侵芯樱岩灾苯酉壮牵敢馀浜狭轿唤コ恰!�

    黄忠点了点头,又问道:“现在城内有多少军队?”

    “原本有五千军队,但今天中午吴懿又率一万五千人赶到,现在城内有两万军队了。”

    “两万?”

    黄忠和严颜对望一眼,对方兵力是自己的两倍,这就不好取城了,他们必须要向州牧汇报,沉思片刻,严颜问道:“现在可是吴懿为主将?”

    “回禀严太守,虽然是吴懿为主将,但太守也知道泠苞和刘璝都是张任的部将,他们互不买帐,在城中吵嚷争权,现在还很混乱。”

    “我们知道了!”

    黄忠对赵竺道:“请赵先生回去转告姜太守,军事上不需要他冒险,只要他保住府库物资,安抚城中之民,这就是立功了。”

    赵竺大喜,如果是这样,他们压力就小多了,他连忙深施一礼,“卑职这就回去复命。”

    他慢慢退了下去,等他走了,黄忠这才对严颜道:“对方有两万军队,莫说攻城,就算两军在旷野对战,我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我觉得还是应稳妥起见,暂不攻城,等州牧大军到来后,再商量对策,公义以为如何?”

    严颜笑道:“老将军不愧是谨慎之人,既然如此,那就等候州牧吧!”

    黄忠随即命人去给刘璟送信,他又令军士加强防御,不准夜间懈怠

    赵竺离开黄忠军营,骑马从官道返回武阳城,他约奔出十余里,却调转马头向一条小路奔去,不多时,来到一座较为隐蔽的山谷前,就在这时,树林两边冲出数十名巡哨士兵,将他团团围住,他翻身下马,拱手道:“请转告吴将军,说赵竺回来了。”

    “原来是赵书佐,请吧!吴将军正在等候,”

    赵竺跟着士兵向山谷中走去,山谷很宽阔,长约十余里,宽四五里,叫做葫芦谷,只有一处狭窄的通道供出入,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藏兵之地,在葫芦谷内藏有近两万军队,正是吴懿率领的益州军。

    这当然是吴懿之计,因为沿途县官都望风投降荆州军,他便将计就计,让太守姜恒也假欲投降黄忠,又命赵竺送去了假消息,他则率军两万出城,准备夜袭黄忠之军。

    赵竺被领到一座大帐内,大帐内灯光明亮,吴懿正和几名大将商议偷袭的计划,包括他带来的副将邓贤,武阳县原守将泠苞和刘璝,以及参军费诗。

    赵竺进帐施礼道:“参见吴将军!”

    吴懿笑问道:“如何,见到黄忠了吗?”

    “卑职见到了黄忠和严颜,按照吴将军的话,一一告诉了他们,看得出他们深信不疑。”

    吴懿笑了起来,对众人道:“最好的策略就是九句真话带一句假话,就算是严颜也不会怀疑,黄忠以为我们军中不和,他必然不会加以提防,今晚正是偷营的机会。”

    众人都大赞吴懿策略高明,这时,费诗接口道:“不过黄忠是个精细之人,就算他信以为真,但他也会注意防御,不会让我们那么容易偷营得手,还望吴将军不要太大意。”

    吴懿点点头,“费参军说得有理,我们确实不能大意。”

    他指着地图对众人道:“黄忠扎营之地叫困龙岗,虽然地形不错,但也有弱点,那就是坡度很平缓,岗上没有任何遮拦,难以防御,尤其是西面,直接面临大江,乱石嶙峋,我们可以从西面下手,扰乱他的军营,逼他撤军。”

    说得这,吴懿又指着一处山坳,对泠苞和刘璝道:“两位可率本部埋伏在这里,待黄忠撤军之时,从侧面袭击,只要荆州军乱起,便是我们的机会。”

    泠苞和刘璝一起拱手道:“遵令!”

    .......

    黄忠军队驻扎在一座宽阔平坦的山岗上,只略略高出地面数十尺,山岗上分布着稀疏的松林,三面都是缓坡,西面则紧邻岷江,江水千万年的冲刷侵蚀,使山岗西面乱石嶙峋,一些乱石间的缝隙甚至深达一丈。

    一轮弯月在灰暗的云层中穿行,时而给大地染上一层惨淡的银色,时而又钻进云层,使大地一片黑暗,在间歇的黑暗中,数十名黑影正悄悄在山岗西南角的乱石中向上攀爬,他们非常隐蔽,在距离荆州军营地还有数十步处潜伏下来,等待机会。

    时间已经到了两更时分,但黄忠并没有入睡,他和往常一样,在军营周围巡视,这是他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每逢出征,他都会十分谨慎,要亲自巡察到三更时分才会回帐休息。

    尤其是今天晚上,他们轻装行军,没有携带更多的扎营工具,比如营栅、插枪等等,使防御显得不足,只能靠外面的巡哨来事先发现危险。

    “老将军,已经很晚了,回帐休息吧!”两名亲兵在旁边劝他。

    黄忠没有说完,他又仔细打量一下周围,四周都是起伏的丘陵和大片森林,越过这片森林便是宽达数百里的平原地带,那边则是肥沃的土地和一座座农庄。

    黄忠也感觉问题不大,转身向自己大帐走去,可刚到了数十步,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黄忠霍然回头,只见一名巡哨骑马奔来大喊:“发现敌情,有敌情!”

    黄忠大吃一惊,立刻喝令道:“敲响警报!”

    ‘当!当!当!’警钟声在山岗上回荡,熟睡中的荆州军士兵纷纷被惊醒,这时,敌军已杀到山岗前,有哨兵向黄忠紧急禀报:“老将军,北面和东面都有敌军进攻!”

    黄忠惊得额头上出汗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上了赵竺的当,益州军内部根本没有什么内讧,他这样说是为了让自己丧失警惕,偏偏他们真的放松了警惕,黄忠心中懊恼,但他并没有慌乱,喝令左右道:“不要慌乱,立刻集结防御!”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禀报:“启禀将军,严将军正率领一千弟兄在东面拦截,他说负责东面,请老将军安排北面防御。”

    黄忠点了点头,他翻身上马,向北面奔去,只见北面人影密集,四面喊杀声震天,不知有多少军队向山岗大营杀来,忽然,有士兵指着西面大喊:“老将军,营地起火了!”

    黄忠回头,却见西南角火光大作,士兵们休息的简易营帐被点燃了,火借风势,瞬间便有数十顶大帐被点燃,很快,干燥的松林也被大火点燃,火焰冲天而起,高达十几丈,许多燃烧的大帐被风卷到空中,飞落在大营中部,也点燃了中部的营帐,士兵们来不及收帐,山岗上顿时一片大乱。

    黄忠已经意识到他们无法守住大营了,再不撤退,他们必将被大火吞没,他当即下令道:“军队立刻撤离山岗,向南撤退!”

    “当!当……”

    急促的撤退钟声敲响,正在慌乱中的荆州军纷纷撤下山岗,黄忠当先,严颜押后,一万军队迅速向南撤退。

    后面追兵不止,吴懿大喊道:“弟兄们,敌军败了,追杀上去!”

    在战鼓声中,一万多益州军在后面掩杀追赶,黄忠军队刚奔出数里,经过一座山坳处,忽然一阵鼓声响起,火光大作,埋伏在山坳中的泠苞和刘璝率五千士兵杀了出来,将败退中的截杀为两段,突来的袭击使荆州一片混乱。

    黄忠见后方形势危急,他大喊道:“跟我杀回去!”

    他又率军掉头冲杀了过来,迎面正遇到了大将刘璝,黄忠奋起虎威,大吼一声,奔马如烈虎,瞬间杀到眼前,刀光一闪,将刘璝劈为两段,他的军队顿时士气大振,跟随着黄忠反击,很快将截断他们的益州军杀开,和后面的荆州军连为一体。

    这时,吴懿率领大军追到了,两军混战在一起,尽管荆州奋起反击,但寡不敌众,又再次败退了,吴懿大喜,喊道:“破敌就在今晚,儿郎们,追杀上去!”

    益州军如狂波奔涌,在后面紧追不舍,此时荆州已经混乱,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眼看即将溃败,就在这时,侧面一条山道上忽然鼓声大作,火光燃起,一支千余人的军队从斜刺里杀出。

    为首一员大将,白马银枪,马如蛟龙,人似天神,战马奔突,银枪左右刺杀,锐不可挡,所过之处,益州军被杀得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瞬间,战场的形势被扭转了,益州军纷纷后撤,吴懿见形势不妙,喝令停止追击,益州军被从山道中杀来的军队堵在官道之上。

    这时,吴懿认出其中一人是庞羲幕僚邓芝,而这名勇猛无比的白马银枪他却不知,他急令左右,“问来者何人?”

    一人奔上去大声问道:“请问来将是何人?”

    银枪大将微微冷笑一声,“吾乃常山赵云是也!”

    .......

第522章 智取武阳() 
赵云原本是被派去佯攻上庸,但随后刘璟便调他入蜀,参与攻取巴蜀,赵云并没有跟随荆州主力的行军轨迹,而是在邓芝的引领下,率一千余人从江阳郡北部穿插过来,他本想在武阳县和黄忠军队汇合,不料他来得极巧,正好救了黄忠。

    赵云长枪一横,厉声喝道:“不想活就上来受死!”

    赵云在南郡独战曹操十余万大军,早已传遍天下,他的威名在巴蜀也极为响亮,众军见他勇猛如虎,又听说他竟然就是勇冠天下的赵云,都不由有了惧意,纷纷向后退去。

    这时吴懿见黄忠军队已在迅速集结,他知道夜袭的机会已失,便喝令道:“撤军!”

    益州军迅速向撤离,赵云兵势微弱,也没有追赶,一直等益州军完全撤走,这才调转马头向黄忠奔去。

    此时黄忠的军队已经从混乱中渐渐恢复,正在迅速集结整队,但人数只剩下四千人左右,居然少了一半多,这让黄忠万分沮丧,这一战他竟然败得如此之惨。

    旁边严颜安慰他道:“这一战时间不长,应该没有这么惨,我想应该很多士兵跑散了,慢慢收拢,应该会找回来。”

    黄忠叹了口气,不管能找回多少,这一战他都输得太窝囊了,竟然被偷袭,他还从未遭遇到这种事情。

    这时,赵云催马上前,拱手道:“老将军安否?”

    黄忠上前还一礼,他这才想起赵云并没有跟他们入蜀,不由惊讶问道:“子龙是从哪里来?”

    “我是奉州牧之命入蜀,走了江阳郡北面,原本想在武阳县和老将军汇合,没想到正好遇到战斗。”

    黄忠心中愈发惊讶,他叹息一声,“这真是天意,上天将子龙送来救我们,也挽救了我的名声,请子龙受我一礼。”

    说完,黄忠翻身下马要跪下行礼,赵云连忙下马将他扶起,“老将军使不得!”

    黄忠见他不肯受礼,心中愈发感激,他拍拍赵云的胳膊,给他介绍严颜道:“这位是严将军,原是巴陵太守,武艺高强,勇冠三军!”

    赵云欣然见礼,“原来老将军便是号称巴蜀南刀的严太守,赵云久仰了。”

    严颜早闻赵云威名,在吕布死后,便被公认为天下第一将,连西凉马超都惊叹赵云在曹操十几万大军中杀出重围,自愧不如,如此,他严颜怎敢在赵云面前妄谈武艺高强。

    黄忠的介绍使他心中惭愧,不过赵云知道他的名声又让他颇为得意,严颜连忙施礼道:“赵将军的威名严颜早已景仰,没想到今天竟被将军所救,严颜感激不尽。”

    两人客气几句,赵云这才问黄忠道:“请问老将军,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黄忠叹了口气,“我们兵力不足,吴懿又是善谋略之辈,还等州牧到来再商量对策吧!”

    赵云点点头,“先收拢散兵要紧。”

    黄忠也是此意,他立刻派出二十支巡哨队,去四周收拢逃散的荆州败兵,到天快亮时,陆陆续续有散兵归来,最后整顿军队,约八千人,也就是说这一战,他损失了两千士兵,还有不少骡马物资,虽然不算惨重,但也让黄忠郁郁不乐。

    黄忠不敢在武阳县停留,随即率军南下,在次日下午,他们终于等到了荆州水军主力到来。

    船舱内,刘璟静静听完黄忠的述说,黄忠说完,叹了口气,又愧疚道:“卑职轻信敌军投降之言,丧失了警惕,导致被敌军偷袭兵败,请州牧处罚!”

    刘璟摇了摇头,“胜败乃兵家常事,老将军不必放在心上。”

    刘璟又对赵云笑道:“赵将军怎么来得如此之巧,正好救了黄老将军。”

    赵云手一摊,笑道:“只能说是天意,我也没法解释。”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时严颜接口道:“启禀州牧,武阳城城池高大坚固,吴懿此人经验丰富,有重军足粮,城池难破,我们也无计可施。”

    严颜刚说完,旁边司马懿微微笑道:“我有一计,取武阳城易如反掌。”

    黄忠和严颜对望一眼,两人都喜出望外,连忙道:“请军师赐教,计将安出?”

    司马懿笑着低语几句,黄忠和严颜连声赞好,连刘璟也微微点头,司马懿名不虚传,果然是腹有货

    次日一早,荆州军的主力战船继续浩浩荡荡北上,一千五百艘战船鼓足船帆向北疾驶,船帆铺天盖地,遮蔽了江面,当声势浩大的船队经过武阳城外江面,城上的守军都骇人变色,每个眼中都露出了恐惧之色,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船队。

    连吴懿也脸色大变,他眼中忧虑之极,尽管他知道刘璟率大军西征,却没有想到竟是如此浩大,船队绵延百里,这该有多少军队?巴蜀保得住吗?

    这时,副将邓贤上前道:“将军,好像有点不妙啊!荆州军并不在意武阳县,而是直接去攻成都了。”

    吴懿点点头,他也看出来了,对方是船队,根本不会考虑后勤被断这种事情,他奉命南下守武阳县明显失策了,如果成都失守,他们也就完了,而成都只有两万军队,恐怕守不住啊!

    想到这,他对邓贤道:“我必须立刻率军回成都增援,你和冷将军可率四千军守住武阳城,若荆州军败溃,你们可拦截住他们。”

    “卑职遵令!”

    吴懿心急如焚,又吩咐泠苞几句,率领一万五千军从陆路疾速赶回成都。

    武阳城三十里外,黄忠和严颜再次扎下了大营,这里距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