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宪是个冰雪聪明之人,尽管王妃态度冷淡,但她却能感受到王妃善良的本性,她心中感动,连忙点点头,“我没有意见!”
陶湛又回头对吴管家道:“带她们去客房,收拾一间院子给她住下,不准任何人去打扰。”
吴管家心中叹息一声,王妃心地太善良了,莫名其妙来个女人,居然就把她留下了,而且自称曹丞相之女,荒谬之极,若换了别人,早就赶出去了,也只有王妃这么宽容,他对曹宪和侍女道:“你们跟我来吧!”
曹宪向陶湛行一礼,便跟着管家出去了,陶湛望着她的背影,举手投足之间,那种高贵的气质显露无疑,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吩咐两名女护卫,“你们二人监视住她,不准她四处乱走,但也要保护她的安全。”
“王妃放心,我们明白!”
两名女护卫远远跟了上去,陶湛又沉思片刻,这才向府中走去。
第732章 是去是留()
“你说什么?”
刘璟惊讶地望着妻子,那神情仿佛听见了一件匪夷所思之事,确实有点匪夷所思,曹cao的女儿居然出现在自己府中。
陶湛苦笑一声说:“说实话,我刚听到时也是惊讶之极,第一个反应就是冒充,一定不是真的,但看到她本人后,我又觉得似乎不太是假。”
“为什么觉得她不是假?”
陶湛想了想道:“我也说不清楚,凭女人的直觉吧!她那种仪态不是普通人能具有,还有我觉得她真是为父亲的病情而来。”
“所以你就把她留下来了?”刘璟接着她的话笑问道。
“我也不知道做得对不对,但出于对孝心的同情,我也不忍赶她走。”
刘璟摇了摇头,“我感觉有点荒谬了,我的敌人病重,敌人之女跑来求情,让我放过她父亲,这叫什么事,我还恨不得曹cao立刻死了最好,我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陶湛叹了口气,“夫君,帮不帮她在于你,但至少我不忍把她赶出去,她千里迢迢而来,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也无法对天下人交代,人家就会说,汉王妃简直是妒妇,连个弱女子都容不下。”
“说得也有几分道理,那你打算怎么办?”
陶湛想了想道:“我打算暂时给她一个安身之处,然后请夫君派人去邺都打听,她到底是不是曹cao之女,如果真是曹cao之女,那夫君最好把她送回去,这件事就可以完结了。”
刘璟笑道:“就怕真是曹cao的女儿,但曹cao死要面子不肯承认,那不就麻烦了。”
“我想不会,她是为父亲的病情而来,任何一个父亲对这样孝顺的女儿都不会置之不理。”
刘璟点了点头,“好吧!我可以让李孚来调查此事,不过我很好奇,曹cao到底病成什么样子?还能活几年,这可是重大的机密啊!”说到这,刘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女子竟无意中透露了曹cao的秘密
曹宪被安置在一座环境优雅的院子里,她所住的这一片都是客房,占地颇大,光独院就有八座,目前只住着几名书佐幕僚,另外侍卫营房也在客房北部。
小院非常安静,管家给曹宪送来了不少起居用物,又安排人给她送来饭菜,使她生活很是便利,这一次曹宪是鼓足勇气来成都汉王府,可当她被收留下来后,她又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整整两天过去,她一直愁眉不展。
这天中午,她依旧和平常一样,百无聊赖地坐在池边大石上喂水中之鱼,她忽然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身后站着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带着平顶冠,身着一袭白se的细麻长袍,腰束革带,儒雅中不失威武,他目光沉静,嘴角带着一丝笑容。
曹宪慌忙站起身,后退两步,脸带愠se问道:“你是谁?”
她确实很不高兴,无论如何,一个陌生男子怎么能随意闯入自己住的院子,这是一种极为无礼的冒犯,见来人衣着朴素,曹宪便感觉此人应该是汉王幕僚或者书佐之类,她听说附近住有几个这样的人。
来人微微一笑,“你就是曹姑娘?”
“我是!但你是何人,为何如此无礼,不请自入?”
“哦!这样说起来,我确实有点无礼,应该在门口先打个招呼,我向姑娘道歉。”
“我不怪你,你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就请回吧!”
曹宪的侍女正好去前面厨房了,院子里就只有她一人,她心中有些不安,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她没有安全感。
男子笑了笑,“我只是想来问问,你父亲身体怎么样了?”
曹宪毕竟是冰雪聪明的女子,她心念一转,忽然猜到眼前年轻男子是谁了,她心中顿时怦怦跳了起来,脸se微红,“你你就是汉王殿下。”
“我就是刘璟,委屈曹姑娘了。”
来人正是刘璟,他刚才从府衙回来,便顺路过来看一看曹宪,他已用飞鸽传信去确认曹宪的身份,但正如陶湛所说,当他第一眼看见曹宪的背影,一种直接便使他意识到,这个女子确实是曹cao之女。
刘璟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打量一下曹宪,曹宪身材高挑修长,皮肤洁白细腻,鼻梁高挺,一双宝石般明亮的眸子里沉静如水,她的绝世美貌让刘璟感到惊讶,如果说陶湛的美是一种温婉娇柔,俨如一块温润的美玉,而孙尚香的美则是奔放自然,就像一片人迹罕至的湖光山心雕琢的盆景,雍容华贵,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jing致,美不胜收,令人赞叹。
曹宪感受到刘璟目光炯炯地注视自己,她心中更加慌乱,连忙行一礼道:“请殿下原谅小女子唐突,不请自来。”
刘璟温和地笑道:“我没有怪你什么,我只是关心你父亲的身体,听说他病倒了,很严重吗?”
刘璟诚恳的语气和对父亲的关心令曹宪心中十分感动,她默默点点头,说道:“父亲从汝南回来后,就一直身体不好,时常病倒,我来之前已经两次晕倒。”
“医匠怎么说呢?”刘璟不露声se问道。
曹宪毕竟没有什么心机,更不懂权力斗争中的尔虞我诈,她只感觉刘璟很诚恳地关心父亲,再加上父亲平时对刘璟也赞誉有加,她竟忘记了刘璟是她父亲的死敌,她叹口气道:“御医说父亲是因为长期抑郁,积累成病。”
说到这,曹宪悄悄看了一眼刘璟,其实她的意思就是说父亲是心病,而解除父亲心病的药方就在眼前这个人手中,当然,她也知道刘璟不可能轻易将药方拿出,但她总是抱了那么一线希望。
刘璟明白她的意思,笑了笑道:“依我看,你父亲是因为太心高气傲了,对得失看得太重,事实上,现在中原和北方地区依然在他手中,我不过是挖走一块关中,河西陇右都还是我自己率军平定,也不是从你父亲手中夺取,他大凡心平气和一点,也就不会有什么心病了,我觉得他的心病并不是因为我,而是为了继承人吧!”
曹宪并不太了解目前的局势;她只知道父亲提到刘璟就唉声叹气;一脸愁容;她便认定是刘璟造成父亲的心病。
她的想法当然没有错,平定袁氏后,父亲意气风发,雄心万里,可一场赤壁大战,父亲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此脸上很少再有笑容,整天郁郁不乐,这不是因为刘璟,那是因为什么?
当然,曹宪也知道刘璟只是不想和自己翻脸才不承认,自己又什么权利要求刘璟呢?他又凭什么给自己让步,自己是他什么人?
想到自己是他什么人,曹宪的心中又剧烈跳了起来,她想起了这次来找刘璟另一个用意,那就是看看有没有联姻的可能,但这种事情,她作为一个女子怎么能开口。
曹宪黯然低下头,半晌才道:“是我让殿下为难了。”
“为难倒没有。”刘璟笑眯眯道:“我也确实很希望你父亲能够康复,毕竟他是相国,他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千万黎民的福祉,这样吧!你先安心在这里住下,王妃会照顾你,等我处理完一些事情后,我自会写封信让你带回去,我相信你父亲看了信后,心情会愉快一点。”
曹宪心中欢喜起来,连忙盈盈施一礼,“多谢殿下关心。”
这时,侍女拎着食盒走进院子,刘璟笑道:“你就吃饭吧!我不打扰了。”他又瞥了她一眼,笑着点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姑娘,他是谁?”侍女小声问道。
“他就是哎,别问了,快进屋吧!”
曹宪有些心烦意乱,转身向屋里走去,刘璟和她说话时,她没有意识到,当刘璟告辞而去时,她才忽然意识到,她已经见到了刘璟,可又能怎样呢?
。。。。。。。。
刘璟回到自己书房,他脑海里还时不时出现曹宪绝美的倩影,这让他想起曹cao曾经提出的一个建议,希望自己娶他的一个女儿,算起来,应该就是这个曹宪了,当时他是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
但刘璟却没有想到,曹宪竟是如此美貌,令他怦然心动,可惜她是曹cao女儿,他心中总是会随即出现这个念头,刘璟心中叹了口气,她竟是如此一个尤物,那jing致到极点的容颜,那修长曼妙的身材,那冰雪洁白的肌肤,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今天,刘璟要给南郡太守赵俨写一封信,但提笔时,他却有点心不在焉,只得又放下了笔,就在这时,有侍卫在门外禀报:“殿下,司马尚书求见!”
刘璟的思绪立刻从纷乱的杂念中拉了回来,他知道司马懿为何而来,便点点头,“请他进来。”
片刻,司马懿匆匆走了进来,跪下行礼道:“微臣拜见汉王殿下。”
“尚书请起!”
司马懿直起身,便有些急不可耐道:“殿下知道荆南之事吗?”
“什么时候的荆南之事?”
“就是刚刚送来的消息。”
刘璟微微一怔,荆南的消息他昨天已经得到,难道又发生什么事了吗?
“你说,荆南又发生了什么事?”
。。。。。。。。。
第733章 荆南危机()
当初,刘璟为和孙权联合对付曹军,便将荆南四郡划给了江东,他实际上是有着很深的含义,他知道此时刘备已经统一了交州,也知道刘备难以适应岭南的气候,时时刻刻梦想着反攻中原,但只要有他刘璟的军队在荆南一天,刘备就不敢轻举妄动。
可如果是孙权的江东军占领荆南,对刘备而言,意义又完全不同了,江东军主力远在建业,粮食物资运输不便,在荆南的军队必然不会多,若发生战争,江东军也救援不及,这对刘备的交州军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更重要是,当初刘璟和孙权签订协议时,就在协议上明确规定,江东在荆南四郡的驻军不能超过一万人,正是协议的约束,使荆南四郡的江东军驻军人数只有八千人,由长沙郡太守兼荆南都督步骘统帅。
事实证明,刘璟的推测并没有错,刘备北归的yu望已经难以抑制,就在一个月前,已经稳固了交州的刘备任命诸葛亮率两万军北征荆南,以张飞为先锋,向江东军占据的荆南四郡发动了突然袭击。
仅仅三天时间,张飞便占领了桂阳郡,随即诸葛亮挥师北上湘东郡,湘东郡太守陈纪投降,交州军势如破竹,一举杀进了衡阳郡。
此时步骘已手忙脚乱,一面向荆州水军主将、安南将军甘宁求援,一面又紧急派人去江东求救,同时,步骘又命建武将军徐盛率五千江东军赶赴衡阳郡,阻止交州军夺取衡阳。
衡阳郡两江口,这里是涟水注入湘水的河口,两条江的交汇处,属于衡阳郡郡治湘南县管辖,两江口以北便是长沙郡,也是人口稠密,物产富庶的洞庭湖平原。
诸葛亮所率的三万交州军,便是在两江口处遭遇了徐盛率领的五千jing兵。
浩浩荡荡行军北上的交州军缓缓停下,有斥候疾奔而回,在诸葛亮面前禀报道:“禀报军师,发现五千江东军,背靠涟水驻营,距离我们约二十里。”
诸葛亮轻摇羽扇对旁边的关羽笑道:“云长,久闻这徐盛是勇烈之将,今ri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竟要背水一战。”
关羽冷笑道:“我们有三万军,六卒战一兵,就算他们背水十战又能如何?请军师让关某领一万军,一战击溃江东军。”
诸葛亮却微微一笑,“上兵伐谋,不需要和他们硬战,我只需派一军突袭长沙,徐盛就不战自乱。”
这时,张飞高声道:“军师,让我去吧!我去步骘的人头拧下来。”
关羽眉头又一皱,“军师,如果长沙郡援军已到,突袭长沙岂不是很危险?”
“危险?”
诸葛亮摇羽扇笑道:“江东援军从哪里来?就算江东军长翅膀,援军也要三四天后才能到,现在孙权或许还不知道荆南已出事,至于荆州军,我相信甘宁会有一万个理由来不了。”
“为何荆州军来不了?”关羽不解地问道。
“这本来就是刘璟布的局,江东心急火燎,一口吞下诱饵,再想脱钩就不容易了,所以,荆州军绝不会来救援。”
关羽点了点头,他似乎有点懂了。
。。。。。。。。
徐盛此时确已别无选择,他只有五千军队,面对三万交州军的强大压力,他只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来对抗敌军。
这时徐盛已经得知交州军杀来的消息,敌军就在十余里外,他立刻率领士兵开到空旷处,准备面对与敌军的决战,他们离湘水已不远,江风强劲,大旗拍打旗杆猎猎作响,五千江东军士兵早已列队完毕,盔明甲亮,军容整齐。
徐盛骑在战马之上打手帘眺望远方,他们已等候快一个时辰,但依然看不见任何敌军的踪影,这让徐盛心中颇为不安,这时有士兵指着远处大喊:“将军,斥候回来了!”
只见一个小黑点从南方疾奔而来,徐盛jing神一振,应该是斥候,他就在等斥候的消息,不多时,斥候疾奔而至,徐盛催马上前大声问道:“有什么情况?”
斥候奔至近前抱拳道:“启禀将军,交州军原地按兵不动,但另一支军队已渡过湘水向北去了。”
徐盛一愣,连忙问道:“有多少军队渡河?”
“约一万人左右,为首大将是张飞。”
徐盛心念急转,他忽然明白过来,这一定是去夺长沙郡了,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步骘那边只有一千守军,兵力空虚,如果交州军杀过去,长沙郡必失无疑,现在该怎么办?难道他也撤回长沙郡吗?
徐盛略一思索,现在不能撤军,一旦他撤回长沙郡,交州军前后夹击,他必败无疑,如今之计,只能一拼,现在对方少了一万人,他以五千军对两万人,拼死一战,或许还有取胜希望。
他心一横,回头大喊道:“唯有死战,才有生路,弟兄们,跟我前去迎战敌军!”
三军将士一声呐喊,跟着徐盛向十几里外的交州军驻地杀去。
他们刚出发不久,早已探子将消息报告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呵呵一笑,对关羽道:“正如我所料,江东军沉不住气了,没有了背水一战的决心,他们能坚持几时?”
关羽在跟随诸葛亮统一交州的战争中,已对诸葛亮的才能心悦诚服,他也笑道:“这场战斗,就交给晚辈们去做吧!”
“我也正是此意。”
诸葛亮将关兴和张苞找来,对他们细细交代了一番,两人心领神会,一起抱拳道:“末将遵令!”
两人各率一支军队离开了主力,这时诸葛亮对关羽笑道:“烦请关将军指挥军队后撤吧!”
这是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尽管刘备将统军大权交给了他,但诸葛亮知道,他不能大权独揽,适当尊重关羽和张飞,有利于平衡各方的利益,所以他也会适当将一定权力下放给关羽和张飞。
关羽欣然接受了诸葛亮的交权,喝令军队向南撤退,此时,徐盛的军队已经杀到十里之外,徐盛也得到斥候消息,交州军全面撤退,徐盛也意识到这是交州军在刻意避战,目的是为进攻长沙的军队争取时间,他心中更加焦虑,喝令士兵加快行军速度,务必追上敌军。
江东军一路疾追,这一带是两江交汇之处,水网密布,河流众多,远处是大片的农田和树林,几座低缓的丘陵零星地分布在平原之上,一条泥泞的官道弯弯曲曲伸向南方。
此时江东军已追出十余里,相距正南撤的交州军只相距五里,徐盛更加焦急,大声喝令士兵加快速度,可就在他们即将穿过一座丘陵时,忽然丘陵两边鼓声大作,一左一右各杀出一军,左面是大将关兴,率领三千人,右面是大将张苞,也同样率三千人,他们来势凶猛,瞬间将队伍延绵达三里的江东军一截两断。
江东军顿时一阵大乱,徐盛暗叫不妙,连声喝令军队迅速集结,但他们军队已被截成两段,首尾难顾,在交州军的突击中,阵型已完全失控,就在这时,有亲兵指着前方大喊道:“徐将军,敌军主力杀回来了。”
徐盛一扭头,一颗心俨如坠入了冰窟,只见前方旌旗铺天盖地,他们一心追击的敌军又杀了回来,黑压压的军队无边无际,为首大将正是关羽,副将吕岱急得大喊:“将军,快撤吧!再不撤我们就全军覆灭了。”
徐盛长叹一声,高声令道:“全军跟随我撤退!”
说是撤退,实际上就是逃跑,徐盛挥刀杀向敌军,吕岱紧随其后,拼命冲杀,这时张苞大喝一声,纵马杀到,他的马速极快,长矛飞挑,吕岱躲闪不及,被挑于马下,复一矛刺死在地。
这时,徐盛已杀开一条血路,打马向西逃去,上千士兵紧随着他,关兴率军追杀,杀得江东军死尸遍野,投降者不计其数,徐盛最后只带着三百余逃离了战场。
不多时,诸葛亮坐在小车上,被士兵们推了上来,张苞和关兴跪下交令,诸葛亮捋须笑道:“两位将军不愧是名将之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主公兴盛有望了。”
关羽也大笑,极感欣慰,这时,关平上前禀报道:“启禀军师,我们杀敌一千五百余人,俘敌三千人,逃走者不过数百,我军损失不足百人。”
诸葛亮点了点头,这就是他追求的结果,以最小的代价歼敌,他又对司马糜竺道:“这些战俘先看守起来,以后可以和江东交换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