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到军营前,魏延和王泰便闻讯迎了出来,两人单膝跪下施礼,“参见司马!”

    “两位将军请起,有件事要麻烦二位了。”

    刘璟带着众人来到大帐,他坐下来把情况告诉了魏延和王泰,派兵协助地方官府自然是理所当然,但魏延的心更细,问道:“这可需要大量的石灰才行,下雉县有这么多石灰吗?”

    刘璟对下雉县的情况也不了解,他向毛县丞看去,毛县丞笑道:“魏将军有所不知,下雉县最大的特产就是‘两石’,其中一石就是石灰,在城西七子山一带,盛产石灰石,每年都有不少商人雇人开采,矿区那边仓库里就有现成的石灰石,直接用船运来便可使用。”

    王泰在一旁笑道:“这就好办了,我知道七子山,事不宜迟,我立刻带五百士兵驾船去搬运。”

    这时,刘璟却好奇地问道:“不知‘两石’中的另一石是什么?”

    “回禀司马,是一种黑se的很粘稠的东西,可以燃烧,气味刺鼻,但我们一般用来治病,当地叫它石碳油,有人还用它点灯。”

    刘璟一愣,这不就是石油吗?他立刻追问道:“这种石碳油在哪里?”

    毛县丞见刘璟神情颇为关心这种石碳油,连忙道:“在南面的下雉湖一带。”

    刘璟立刻起身道:“王将军和伊县令去搬运石灰矿,我要去看看这种石碳油,烦请毛县令带我去一趟下雉湖。”

    。。。。。。。

    下雉县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最低洼处便形成了一片湖泊,因县得名,就叫做下雉湖,湖泊周围都是大片森林,人口稀少,一般是猎人和樵夫出发,但湖西却盛产下雉县的一大土特产,石碳油。

    所谓石碳油其实就是石油,下雉县位于江汉平原中心,这里就是后世的江汉油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一般需要专门开采才能得到,但在一些地层断裂带,石油也会通过裂缝溢出地表,这也是古代人们获得石油的方式。

    在下雉湖西恰好就有这么几处地层断裂带,地下石油便溢出地表,形成了几处天然油井,但此时,人们对石油的用处还知之不详,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病,但也有人发现它可以燃烧,便用来点灯做饭。

    刘璟跟随毛县丞来到了下雉湖,很快便找到了盛产石碳油的几处裂缝,正好遇到几名当地人在采取石碳油,见来了大群士兵,几名采油人吓得连忙闪开。

    “司马,这就是产量最大的一口油井。”毛县丞将刘璟带到一条地缝,指着下面说道。

    刘璟打量一下这个所谓的地缝油井,实际上是一条天然裂缝,最宽处呈椭圆形,下面黑黝黝的,深不见底,但靠近地缝,便可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地缝周围到处是已经干涸凝固的石油,染成大片黑se。

    “这里面的石碳油不会溢出来吗?”刘璟问道。

    毛县丞挠挠头,“几年前溢出过一两次,后来就没有了,需要用木桶系上绳索进去舀,不过不深,不到一丈便可采到,反正采不完,其实用处也不大,一般人家。”

    刘璟不等他说完,便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他回头对一名军侯道:“现在所有的石碳油都由军方征用,不准任何人开采,另外告诉魏将军,派三百人长驻下雉湖,看守这些油井。”

    军侯答应一声,立刻派人去通知魏延了,刘璟有点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他昨天在和江东军鏖战之时,面对巢车的攻击,曾一度束手无策,当时他就想到,假如自己有火油,就可以用火油烧毁巢车。

    没想昨天刚刚想到火油,今天就发现了石油,这让刘璟心生感概,这简直就是上天在恩宠于他,他又问毛县丞,“这种石碳油,除了下雉县,别的郡县还有吗?”

    毛县丞想了想道:“听说竟陵县那边也有,比我们这里还多,具体卑职也不是很清楚。”

    这时,一名士兵借来木桶和长索,从油井里拎上来一桶石碳油,就像黑se的糖浆,又粘又稠,士兵们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道:“司马,这有什么用?”

    刘璟笑了起来,“现在是没有用,但处理好了,就会有大用。”

    他随即对毛县丞道:“你去给我找一个铁匠来,我需要他做一些东西。”

    。。。。。。。。。

    刘璟在后世曾经见过土法炼油,虽然很多设备在这个时代没有,而且很多细节他也不懂,但基本的原理他却懂一点。

    也很简单,就是沉淀、蒸馏和冷却三个步骤,虽然他不可能炼出汽油、柴油之类的工业产品,但至少经过加工后,油质不再那么粘稠,完全可以在军事上使用。

    此时刘璟的心思已全部放在炼制火油之上,他找来铁匠,用铁皮打造一些弯弯曲曲的管子,又挖了几口池子,找来几口大铁锅。

    原理很简单,先沉淀一两天,然后将过滤后的石油放入铁锅炼制,蒸发出的油气通过铁皮管流动,其中一段铁皮管在水池里,经过水池时油气会冷凝,从铁管另一段流出的火油就会变得清亮,呈淡黄se。

    当然,这和后世的柴油汽油还相差甚远,这其实是一种最原始的煤油,也是刘璟所期盼的火油,事实上,又过百余年,这种同样的液体便出现了拜占庭帝国的武器装备清单上。

    第三天下午,就在刘璟带领几十名士兵正全身心炼制火油之时,甘宁派来的一名士兵带来了一个意料之中的消息,武昌县被江东军攻克,黄she大败,带着数百残兵仓惶逃往夏口。

    。。。。。。。。

    武昌县,孙权站在这座江夏最大城池的城头上,俯视着城池内千家万户,此时他有一种壮志凌云的感觉,拿下武昌城,就意味着控制住了江夏的心脏。

    但孙权也知道,想彻底控制江夏并不容易,关键就在于黄祖家族,要想江夏能顺利并入江东版图,关键就是要把黄氏家族从江夏连根拔掉。

    孙权召来大将潘璋,低声吩咐他道:“你立刻率五百军去黄氏山庄,给我将黄氏族人一概杀绝,一个不留!”

    。。。。。。。。

第178章 援军到来() 
在阳新县以西的丘陵山地里,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正浩浩荡荡向西疾行,为首大将铜盔铁甲,手执大刀,胯下一匹雄骏的枣红se烈马,正是老将黄忠。

    在黄忠身旁跟着另一员大将,白马银枪,身材魁伟,相貌英武,神采飞扬,这员大将却是赵云。

    此时赵云正陪同刘备在长沙郡找太守张仲景治病,恰逢江东军大举进攻江夏,赵云便奉刘备之命,跟随老将黄忠一起前来支援柴桑。

    两人一路西进,话语不多,但黄忠却久闻赵云之名,对他十分敬重,赵云也知黄忠是荆州第一老将,又教授刘璟练箭,所以他对黄忠也尊重有加,两人你尊我敬,竟有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赵将军,这次江东军进攻江夏,非同小可,竟由孙权亲自带兵出征,如果他们顺利占领江夏,必不会轻易罢兵,十之**会调头攻打长沙郡,所以,我们这一战很关键,如果能控制住柴桑,江东军就无法南下长沙郡。”

    赵云想到刘备也在长沙,便点了点头,“我们尽力而为!”

    赵云话语不多,但说的每一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他说的尽力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承诺,一定会帮助刘璟夺回并守住柴桑。

    黄忠刚要开口,忽然听见前方传来一阵喧闹,他不由一愣,急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老将军,有人看见树林里有一只穿衣服的猴子!”

    这时,赵云也看见了,一个身影在树林里飞窜,灵活异常,从一棵树跃到另一棵树上,他凝视片刻,沉声道:“不是猴子,就是一个人,只是灵活矫健,可以在树上飞纵。”

    黄忠冷笑一声,“看是他的身子快,还是我的箭快!”

    黄忠张弓搭箭,瞄准了人影,但他又慢慢放下了弓箭,“这人我好像见过,是璟公子的手下。”

    他随即下令:“不可放箭伤人!”

    不多时,十几名士兵从树林将人带了出来,却是一名身材矮小的少年,此个少年便是刘璟的随从侯五,他奉命在阳新县外围巡哨,发现了这支数千人的军队。

    他认识黄忠,连忙上前单膝跪下,“老将军,我是璟公子手下侯五,老将军还记得吗?去年老将军来柴桑,我们见过。”

    黄忠点点头,命左右放开他,这才弯腰问道:“你家公子现在何处?”

    “回禀老将军,我家公子现在下雉县,阳新县这边是徐先生和虎将军负责。”

    原来刘璟不在阳新县,黄忠和赵云对望一眼,两人一起点了点头,黄忠立刻令道:“全军加快速度,前往下雉县!”

    。。。。。。。。。

    下雉县军营一角,魏延等十几名将领围在一旁注视着刘璟的试验,在百步外,矗立着一只三尺高的木屋子,一名士兵将陶罐内的火油浇淋在木屋上,随即迅速离去。

    百步外,刘璟点燃了一支火箭,拉开弓弦,一箭准地she在木屋上,‘轰!’的一声,火光大作,木屋迅速被大火吞没了。

    旁边的将领顿时兴奋地鼓起掌来,刘璟有些得意洋洋笑道:“看见了吧!这种火油特别有助于火攻,在攻城战和水战中会有奇效,这将是我们军队的一大利器。”

    火油毕竟不是火药,火药的出现,最终改变了战争的xing质,而火油只是一种助燃剂,改变不了战争的xing质。

    但它可以使火攻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可以在微小处扭转战局,比如,对付巢车,就可以直接使用火油焚烧,不再像上次守柴桑时那样被动。

    事实上,从秋战国以来,火攻一直是战争的重要手段,军队也一直在寻找最好的助燃剂,如楚汉争霸时,汉军便用易燃的麦秆编成大球,点燃后用巨大的火球袭击敌军。

    后来又发现硫磺是易燃之物,又将硫磺运用到火攻中去,此时是三国时间,人们还没有发现石油的火攻效果,但很快,南北朝时期,军队便开始运用石油作为燃烧武器,刘璟不过是提前了一百多年,将石油运用到了战争中。

    像三国演义中,孔明火烧藤甲军,运用了火药,那就是有穿越嫌疑了。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来报:“启禀司马,黄老将军率五千军从长沙赶来,已到军营外,赵云将军也在军中。”

    刘璟大喜,黄忠率援军来了,而且赵云也在军中,他连忙对众人道:“快跟我去迎接!”

    五千军队在十里外驻扎,黄忠率领十几名将领前来拜营,赵云也在其中,黄忠望着整齐的营寨和一杆绣着‘刘’字的帅旗,不由捋须对赵云笑道:“子龙,这小子还蛮像回事的!”

    赵云也微微一笑,“他的任何变化我都不会惊讶,很多事情,别人看来匪夷所思,但在我眼中却是很正常,璟公子不能以常人度之。”

    “是啊!”

    黄忠叹息一声道:“我是多么希望州牧立他为荆州继承人,这样,荆州就有希望了。”

    这时,鼓乐声传来,营门大开,刘璟率领屯长以上将领迎接出来,黄忠翻身下马,上前抱拳笑道:“黄忠救援来迟,让公子受惊了!”

    “哪里!老将军来得恰到好处,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刘璟笑得嘴都合不拢,不仅黄忠来了,居然赵云来了,这就是上天助他,他和黄忠寒暄几句,又上前向赵云行礼,“赵将军怎么也来了?”

    赵云微微笑道:“公子对我家主公有恩,时值江东军大举来袭,主公就觉得应该尽绵薄之力,怎奈身边无兵,便让子龙来助公子一臂之力。”

    刘璟点点头,刘备确实很会做人,关键时候让赵云来帮助自己,无疑就使自己欠了他一个人情,不过这个人情刘璟愿意欠,没有再比赵云来帮他更让他感到兴奋和激动。

    刘璟掩饰之内心的激动,连忙将众人请进大营,众人进帐分宾主坐下,士兵给大家上了茶,大帐内说说笑笑,格外热闹。

    这时,黄忠抱拳笑道:“有句话我要说在前面,这次来我援助江夏是奉州牧之命,州牧在命令中说得很清楚,让我协助璟公子对付江东军,也就是说,我不是主将,璟公子才是主将。”

    黄忠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在荆州军中地位崇高,而且又是中郎将,无论资历还是军职都要超过刘璟。

    按照规矩,应该是刘璟服从于他的命令,但他毕竟是从长沙郡过来,怎能喧宾夺主,所以他把话先说清楚,他将服从刘璟的指挥。

    黄忠的表态恰到时候,刘璟点点头,也不谦虚,便对众人道:“我得到最新情报,孙权率五万大军在夏口和黄祖及蔡瑁援军对峙,现在正好是我们的机会,按照我的计划,我们将重新夺回柴桑,所以黄老将军的援军来得非常及时。”

    这时,赵云在一旁问:“那现在我们手上一共有多少军队?”

    刘璟笑了笑道:“我手上本身有五千军队,加上五千援军,我们实际上就有一万人,只要用兵灵活,我们可以战胜江东军。”

    刘璟的话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黄忠问道:“那什么时候反攻柴桑!”

    “我今晚就出发,不过,我有一句丑话要说在前面。”

    大帐内顿时安静下来,刘璟目光开始变得凌厉起来,缓缓地扫了众人一眼,缓缓道:“从现在开始,一万军队都由我的军令调动,若有不服者,斩!”

    众人凛然,一齐起身施礼,“遵命!”

    。。

    柴桑城在孙权北上后,由大将吕蒙率领三千人镇守,吕蒙今年也才二十岁,和刘璟一样,官拜别部司马,年轻有为,深受孙权器重。

    吕蒙非常谨慎小心,约束军纪,不准士兵赌博饮酒,同时城门不开,从早到晚都安排士兵在城头巡逻,没有一丝懈怠。

    这天晚上,吕蒙和往常一样在城头巡视,主公率大军北上,他始终有一点心绪不宁,原因就在刘璟。

    他觉得主公太看重黄祖而轻视刘璟,有些失策,按照他的想法,占据柴桑后,不应急于北上,而是集中兵力去下雉县和阳新县彻底剿灭刘璟余部,这才调头去对付黄祖。

    而主公的情报也不得力,只知道刘璟有两千余军队,他觉得这个情报一定不准,刘璟最后坚守柴桑就有两千军,他同时还要分兵去防御下雉县和阳新县,肯定不止两千余军队,至少有四千到五千军队,兵力并不少。

    现在江东军主力去攻打夏口,那么刘璟会不会利用这个机会反攻柴桑?吕蒙觉得忧心忡忡,所以这几天晚上,他都是亲自上城巡逻,不敢有一丝大意。

    此时,就在城西的树林内,刘璟率领三千军静静地等待着机会,在他身边是刘虎和魏延,今晚,刘虎也将率领他的三百重甲步兵出击,他心中充满了期待。

    刘璟一招手,把魏延和刘虎叫上来,嘱咐二人道:“等会儿,我率一百名弟兄潜入城内,打开北城门,里应外合,你们可及时率军杀入,信号就是一支火箭。”

    魏延急道:“怎能让司马冒险,不如让我去吧!”

    刘璟摇摇头,“我知道一条密道,除我之外,任何人不能使用,还是让我来吧!只要接应及时,我不会有事。”

    魏延无奈,只得答应了,“司马一定要去,卑职也无法阻拦,卑职一定会准时接应。”

    刘璟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他站起身,回头一招手,“跟我走!”

    一百名早已等候一旁的jing锐士兵跟着刘璟向城西奔去。

    。。。。。。。。。

第179章 反攻柴桑() 
柴桑西城外并不像北城那样平坦宽敞,小河纵横,树林茂盛,几座低缓的丘陵起伏不平,无法行驶大型攻城武器,在靠近城墙附近更是乱石密布,行走困难,只有几条人工辟出的小道。

    但在靠近城墙处却有一座占地数亩的小庙,这里便是柴桑的江神庙,祭祀江神的场所。

    每年秋两季,必然会有络绎不绝的船夫和商人来此拜祭江神,祈求行船平安,这座江神庙是陶家出钱修建,所以平时也由陶家派人打理。

    这段时间,由于柴桑爆发战争,江神庙也关闭了,四周冷冷清清,没有人前来拜祭,夜晚,刘璟率一百jing兵潜入了江神庙,士兵打晕了庙祝,围在江神塑像前。

    江神也就是水神共工,手执钢叉,面目狰狞,塑像是生铁铸造,高达一丈五尺,重愈千斤。

    随着几名士兵奋力推动,江神塑像开始吱嘎嘎转动,又掀开一块铁板,座位下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大洞,这里便是陶家密道的出口。

    刘璟手执一盏油灯,待秽气流尽,他率先进入了密道,和密道的另一头一样,密道十分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必须低下头,弯腰前行,士兵们跟着刘璟,一个接着一个迅速前行,毫不犹豫,没有任何停顿。

    。。。。。。。

    或许是因为孙权优待的缘故,陶家没有受到江东士兵的侵袭,吕蒙也约束士兵,不准任何人进入陶家sao扰。

    这些天陶府内安安静静,只生活着五六名年迈的陶府家人,他们陪伴着老家主陶烈,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因为年纪大了,陶烈的睡眠不是很好,一点轻微的动静就会将他惊醒。

    刚躺下没有多久,陶烈眼看要睡着了,忽然‘咔!’的一声轻响,在房间里传得格外清晰,紧接着传来吱嘎嘎的金属摩擦声,陶烈慢慢坐起身,他已听出,声音来自墙角的铜箱,他紧张地注视着铜箱,却见铜箱在一点点移动。

    陶烈从墙上拔出长剑,走上前大声喝道:“是谁?”

    “祖父,是我!”

    隐隐从地下传来了刘璟的声音,“是我,我是刘璟!”

    陶烈惊喜交加,他立刻意识到,刘璟这是从城外沿地道进来了,他连忙道:“慢一点,不要鲁莽,当心触发机关!”

    刘璟上一次研究过入口机关,他知道如果不按规矩来,强行扳动下面的开关,地道就会被水淹没,这也是必须由他亲自带队的缘故,刘璟小心翼翼地打开了机关,移开铜箱子,洞口出现了。

    他一跃从地道里跳了出来,吓得陶烈一跳,后退几步,险些跌倒,刘璟连忙扶住他,笑道:“祖父,是我,我又回来了。”

    陶烈定了定心神问道:“就你一人吗?”

    刘璟在洞口低喊一声,只见一个接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