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罢,一仰首,把自己的杯中酒喝干了,然后自倒一杯,这才问王默道:“你以前没有听说过高丽么?”

    王默摇摇头,说道:“没有。”

    “那我告诉你,高丽是一个国,位于关外……”祁云鹤说到这里,见王默仍是一脸不解样子,就干脆说道:“反正高丽是一个国,很早的时候,就臣服于中原王朝,是中原王朝的属国。

    据我所知,许多年以前,高丽有三国,分别叫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之间打来打去,都想统一其他两国。

    后来高句丽出了一个大将,名叫王建,自称是中原人的后代,而且还是来自于皇室。

    此人拥兵自重,将高句丽的王给杀了,自己做了王。

    十多年后,他发大兵,将其他两国,也就是新罗和百济,全都灭了,终于统一了高丽。

    这个王建就是高丽国的开国国王,被高丽王室尊为太祖。

    高立国建立于中原王朝的五代十国时期,距今大概有五百五六十年,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君主,先后向中原王朝称臣,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可以说是中原王朝的小弟。

    本来高丽国的国王一直姓王,乃王建的后裔,可是距今八十多年前,高丽国出了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名叫李成桂。”

    王默听到这里,不由心想:“难道这李成桂跟高丽国的开国国王王建一样,起兵将高丽国给推翻了?”

    只听祁云鹤说道:“这李成桂出生于元末,父亲是元朝的一个千户。他二十来岁的时候,中原爆发大乱,各地群雄并立,烽烟四起,元廷忙于镇压起义的红巾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管东北。

    那一年,高丽国王,名叫王颛,见有机可乘,出兵向北扩展领土,李成桂的父亲原本是高丽人,就做了高丽国的内应,帮高丽军队攻占了元朝一个名叫双城总管府的地方。

    由于李成桂的父亲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立下了大功劳,就被王颛封为万户兼兵马使,地位比以前高多了。

    没几年,李成桂的父亲死了,李成桂便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时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算得上年轻有为。

    隔年,李成桂成名的机会来了。

    这一年的年底,有一支数万人的红巾军,一路杀到了高丽国,并想要攻占高丽,吓得王颛急忙派调派了二十万大军应战。

    当时的李成桂,手底下只有两千兵力,可他仗着武功高强,悍不畏死,率众与红巾军死扛,终于一战成名,立了大功。

    此后,李成桂屡立战功,成为了高丽国极有权势的大将,虽不敢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就连高丽国王,有时候也得要听取他的意见。

    那一年,李成桂三十多岁,与高丽一个姓崔的重臣联手,将高丽一帮权臣给干掉了。事后,李成桂做了高丽副国相,地位仅次于做了高丽国相的那个崔大臣。

    此时,大明国建立已有二十余年,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宣告天下,凡是前元的领土,都必须归大明所有。

    于是就在当年,大明朝廷计划在双城总管府的原址上设立一个卫所,取名为铁岭卫,并事先派使者通知高丽国,要高丽国王尽快将此地归还于辽东,不得有误。

    这时候的高丽国王已不是王颛,乃是王颛的儿子,名叫王禑。

    此人不甘心让出土地,就与我刚才说的那个崔国相密谋,打算派兵与大明朝廷对着干,甚至还想侵略辽东。

    李成桂得知此事以后,极力反对,认为此举会给高丽带来灭国之险,然而王禑与崔国相不听,非要派兵不可。

    崔国相老谋深算,就在出兵前夕,却让李成桂做了军中第二号人物,名为右军都统使,至于第一号人物,也就是左军都统使,则是由一个名叫曹敏修的大将担任。

    崔国相的这个计划原本可以防止李成桂造反,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曹敏修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和大明军队开战。

    不久,李成桂与曹敏修率军到了一条名为鸭绿江的大江边,驻军在江心的一个大岛上。

    两人见江水滔滔,涉水困难,将士个个有气无力的样子,都是动了退兵之念。

    然而军国大事岂是儿戏,真要就这么退兵,肯定会被杀头。

    两人商量了一个晚上,联名上书高丽国王,说全军士气低沉,实在不宜出战,请求允许撤军。

    可是崔国相不答应,非要让他们进军不可,否则就要军法处置。

    这么一来,就把李成桂和曹敏修惹恼了。

    两人本是武将出身,最讨厌别人指手画脚,既然有了火气,当然不会按兵不动,而是率军返回高丽王都,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抓了崔国相,逼令王禑流放崔国相。

    不久,两人被封为左丞相和右丞相,一起执掌高丽国政,权倾朝野,王禑见了他们,也不敢露出不满之色。

    王禑不甘心当傀儡,就暗中布置了八十多个武功高强的太监,想要刺杀李成桂和曹敏修。

    结果那八十多个太监一去不回,从此不见踪影。

    没过几天,王禑就被李成桂和曹敏修逼宫退位,做了太上王,被软禁在一座岛上。

    此时的李成桂,大权在握,已有当高丽国王的野心。

    可是他有个心腹之患,那就是曹敏修。

    王禑退位的时候,李成桂曾想立一个名叫王瑶的高丽王孙为新王。

    但最后当上新王的人名叫王昌,乃王禑的儿子,不到十岁,就是被曹敏修扶植上位的。

    自古以来,做大事的人往往城府都很深。

    对于此事,李成桂心中虽然不满,但口中没说什么。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李成桂就利用言官弹劾曹敏修,借王昌的名义将曹敏修流放。

    当然,曹敏修不是等闲之辈,无论朝中还是军中,都有他的不少心腹,他之所以会被流放,也是一种策略,叫以退为进。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官复原职,回到了王都,并与李成桂展开了最后决战。

    一个月后,这场决战最终由李成桂胜出,曹敏修成了阶下之囚。

    从此,李成桂独揽大权,节制高丽军政,无人能与之比肩,与高丽国王没什么区别。

    第二年,有几个大将原本是崔国相的族党,在崔国相被流放,乃至被杀以后,一直想要除掉李成桂。

    这一年年底,他们偷偷跑去见被软禁的王禑,说是愿意听王禑号令。

    王禑正愁无人可用,就拿了一把贴身宝剑给他们,说是可以当做信物,让他们凭此剑去某个地方找一个绝世高手,只要那个绝世高手到了高丽,就能杀了李成桂。

    谁曾想,那几个大将之中,有个姓郭的人,竟然出卖了王禑,将此事密告李成桂。

    李成桂得知此事以后,自然是火冒三丈,便借机废掉了王昌,并宣称王禑、王昌父子并非高丽王室出身,而是一个名叫辛旽的儿子和孙子,本名应该叫辛禑和辛昌……”

    说到这里,祁云鹤微微一顿,然后笑问道:“你可知道这个辛旽是什么人?”

    “他是什么人?”王默问。

    “此人是个和尚,自幼出家为僧,法名叫做‘遍照’。据说此僧精通异术,武功之高,乃当时高丽的三大高手之一。”

    “既然他自幼出家为僧,为什么会有儿子呢?”

    “你以为和尚不能娶妻生子?”

    “难道可以?”

    祁云鹤笑了笑,问道:“你听说过扶桑吧?”

    王默说道:“晚辈听说过。”

    祁云鹤道:“扶桑这个国度的和尚就可以娶妻生子。当然,不是全部,而是某些。这些和尚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王默听后,不觉讶然。

    在此之前,他本以为天下的和尚都是要守清规戒律的,要是有人犯了,便等于是亵渎了佛祖,会被逐出佛门,不得为僧。

    原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扶桑的一些和尚竟可以娶妻生子!

    “说起这个辛旽,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还是高丽国的一代权臣,曾经显赫一时,与高丽国王平起平坐。说他好话的尊他为‘圣人’,说他坏话的骂他为‘妖僧’。

    传说此人年轻时曾到中原拜师学武,后来回国,遇到一位将军,被这个将军惊为天人,留在府中好吃好喝供着。

    有一日,那个将军把辛旽介绍给高丽王,也就是王禑的父亲王颛。奇怪的是,王颛见了辛旽,居然把辛旽当成了救命恩人。”

    “救命恩人?”王默愣了愣,问道,“难道他们两个以前见过?”

    “对,他们是见过,而且就在昨晚。”祁云鹤面上露出一种怪笑,说道,“不过是在梦里。”

    “梦里?”王默愕然道。

    skbwznaitoaip

第三百三十九章 高丽第一高手() 
一秒记住【飘天中文网 。piaotianzw。】,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对,就是梦里。”祁云鹤笑道。

    王默想了想,用一种开玩笑的语气问道:“王颛不会是做了什么怪梦吧?”

    祁云鹤点点头,说道:“他就是做了一个怪梦。”

    王默没想到自己真猜对了,不由满脸吃惊:“既然是梦,岂能当真?”

    祁云鹤说道:“那要看是什么梦了。传说就在王颛见到辛旽的昨晚,王颛梦见有人要刺杀自己,幸亏来了一个和尚,出手将他救下,他才没有在梦里被刺客杀死。王颛醒来以后,就把这件事说了出去……”

    王默心头一动,暗想:“看来那个将军把辛旽介绍给王颛认识,并非无因,定然是听说了这个梦。”

    “更奇怪的是。”祁云鹤说道,“无论王颛问什么,辛旽都是对答如流,丝毫不差,就跟真的出现在王颛梦里一样。

    王颛这个人原本就信佛,眼见辛旽如此厉害,就把辛旽视为‘神僧’,隔三差五把辛旽叫入宫中。

    日子长了,这种事自然遭到一帮大臣不满,纷纷攻击辛旽,说他是‘妖僧’,之所以出现,就是想祸害君王。

    王颛见众怒难犯,只好让辛旽离开王都,去了别处。

    然而此事没完,一些痛恨辛旽的大臣见他走了,便暗中派高手刺杀他,可每次都失败了。没几个月,就有人说辛旽武功盖世,无论是什么样的高手,都打不过他。

    那些大臣听了以后,担心辛旽跑回王都杀掉自己,就不敢再派人去刺杀辛旽了。

    就这样过了几年,突然有一天,辛旽回到高丽王都,蓄发做了头陀,被王颛召进宫去,赐了一个名号,叫做清闲居士。

    此时的王颛,想要励精图治,可他身边的大臣没有一个值得信任,于是他就打算把重任交给辛旽。

    然而辛旽说自己只是个僧人,出身卑贱,根本没有资格和能力治理朝廷大事,再三推辞。

    一年后,王颛有个心爱的王后,乃元朝宗室,突然死掉了,王颛深受打击,无心处理朝政,说什么都要把大权委任给辛旽。

    为了让辛旽没有顾忌,王颛封辛旽为国师,并手书盟约,说什么‘师救我,我救师,死生以之,无惑人言,佛天证明’。

    辛旽无法拒绝,就接受了王颛委任,开始治理朝政。

    就在当年年底,辛旽利用国师身份,将反对他的一帮高丽大臣贬斥,其中一位就是我之前说过的那个崔国相,此人当时虽然还不是高丽国相,但因为刚正不阿,多有功劳,算得上名臣。

    此后,辛旽对高丽国上下进行了一番整顿,得到许多百姓拥戴,将他尊为‘圣人’,因为他有一项政令就是把大土豪的土地分给穷人,并下令大土豪释放奴婢。

    不过这么一来,却遭到了大土豪的怨恨,暗中骂他是‘妖僧’。

    没几年,辛旽就成为了高丽最有权势的人。

    他可以随意出入王宫,甚至可以穿王服,朝中大臣见了他,无论是谁,都得让道。

    不知不觉,辛旽就有了个名号,叫做‘权王’,连中原王朝派去高丽的使者都知道高丽有这么一个人物,想与他见上一面。

    后来,可能是王颛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撤掉了辛旽的国师名号,想要亲政。

    辛旽虽然做过和尚,而且还被人叫做‘神僧’,可自从他当了国师以后,就还俗了,不但有了妻妾,而且还与许多大臣的妻妾有染,接受百官贿赂,也就是所谓的贪财好色。

    他眼见王颛不再信任自己,自然就有了别的想法。

    一年之后,有人告发辛旽造反,王颛得高人指点,把辛旽骗去某处,将辛旽软禁起来,随后就把辛旽流放了。

    王颛原本不想杀掉辛旽,奈何群臣以死相逼,非要让辛旽死不可,王颛只好派人将辛旽斩杀于流放之所……”

    王默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辛旽的武功不是很高吗?什么人可以杀掉他?”

    祁云鹤笑道:“我早已料到你会这么问。以辛旽的武功,能杀他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少。我之前说过的那个高人,就可以杀他。”

    “这个高人是什么人?”

    “此人姓朴,名叫朴金异。”

    “朴金异?“王默心头微微一动,说道,”此人与化名为宇文白的朴白是什么关系?”

    祁云鹤说道:“看来你已经猜到了我为什么要提这个人。这个朴金异乃高丽三大高手之一,且武功最高,辛旽遇到他,根本就不是对手。

    朴金异的师父是个道士,叫做金元子,有说是高丽人,有说是中原人,甚至有说他是扶桑人的,曾在一百三十多年前被誉为高丽第一高手,修为‘入神’。

    有一年,金元子到中原与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张三丰比武,据说输给了张三丰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他。

    不过据我所知,金元子当年输给张三丰以后,回到了高丽,隐居在一座山林里。

    他有次遇到辛旽,看出辛旽日后会干出不法之事,就警告他不能入朝为官,否则定有大祸。

    辛旽当初之所以多次拒绝王颛让他掌权,就是害怕金元子一语成箴,然而他最后还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金元子死后,其徒朴金异虽然一直隐居山林,可辛旽做过什么事,朴金异了如指掌。

    当辛旽想造反时,朴金异就奉金元子遗命出山,击败辛旽。

    辛旽自认武功不输朴金异,结果被朴金异重伤,几乎送命,自然断了所有妄想。

    等王颛派去的人找上他时,他自知难逃一死,也就没有反抗,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王默听了后,不由说道:“从某方面来说,这个辛旽也算个人物。不知他死了以后,他的妻儿怎么样了?”

    祁云鹤道:“据说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牟尼奴,也就是后来的王禑。幼子不知叫什么,在他死了以后就被处死了。”

    “奇怪,为什么他的长子能活下来?”

    “因为王颛后来说过,牟尼奴是他与辛旽府中一个韩姓婢女所生,并非辛旽的亲生儿子。”

    “原来如此。”

    然而王默转念一想,觉得此事不对。

    如果牟尼奴真是王颛的儿子,为什么后来又会被说成是辛旽的儿子呢?

    到底哪个说法才是真的?

    祁云鹤看出他有疑惑,也不着急解释,而是说道:“辛旽死时,牟尼奴不过七岁。王颛想让牟尼奴认祖归宗,自然就得给牟尼奴取名,为此召集了许多有学问的大臣。

    最后,牟尼奴就变成了王禑,被封为大君。大君就是王后生的儿子,可见王颛对王禑有多珍视。

    然而就在王禑即将成为储君的的时候,王颛却被一个名叫崔万生的太监所杀。

    原来辛旽死后,王颛害怕被人刺杀,担心朝中会出现第二个辛旽,所以就设立了一个护卫队,叫做‘子弟卫’。

    能加入‘子弟卫’的人,无一不是名门贵族中的年轻人,且都是美男子,文武双全。

    这些人仗着王颛宠信,居然淫乱后宫,其中一个名叫洪伦的人,还让王颛的一个妃子有了身孕。

    此事被太监崔万生打听到,就去密保王颛。

    王颛大怒之下,说是要将洪伦等人杀了灭口。

    崔万生起先还想领功,可是他越想越不对,觉得王颛也会把自己灭口,恐惧之下,居然跑去伙同洪伦等人,潜入寝殿,将王颛乱剑砍死。再后来,这伙人全都被处死了。

    而王颛一死,高丽国的太后觉得王禑身世不明,担心他不是王颛的亲子,就想立王室中的其他王孙为高丽新王。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名叫李仁任的大臣站了出来,坚持立王禑为新王。

    高丽太后见群臣没有异议,只好同意立王禑为高丽王。

    而王禑在李仁任的扶植下,终于登上了王位,封李仁任为国相,权倾一时。

    李仁任为了堵住百姓的嘴,就让王禑追封自己的母亲韩氏为王后,认为这么一来,就可以稳固王位。

    然而不久以后,有个女刺客潜入王宫,找到了高丽太后,说自己才是王禑生母……”

    王默诧道:“这个女刺客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自称是王禑的生母?”

    祁云鹤说道:“此人名叫般若,乃辛旽爱妾,精通武功,一身所学都是辛旽传授。

    辛旽死的时候,她跑掉了。她本以为高丽太后会为自己做主,谁想高丽太后却把她交给了李仁任。

    李仁任好不容易当上了高丽国相,当然不会让般若破坏自己的好事。

    他才不管般若到底是不是王禑的生母,随便找了借口,下令判决般若冒充国王生母,将般若处死在江中,凡是为般若说话的人,要么处死,要么流放,没一个有好下场。

    据说王禑后来也怀疑般若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般若是李仁任害死的,他就疏远了李仁任,重用崔国相,一度想找机会杀了李仁任,但因为李仁任曾帮过崔国相,经崔国相劝说,才免去李仁任一死。

    李成桂之所以敢说王禑是辛旽的儿子,就是因为王禑从出生到入宫,一直住在辛旽府上,让人不得不怀疑王禑的身世。

    要不是王颛杀了辛旽以后,说王禑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只怕整个高丽国的人都以为王禑是辛旽的儿子。

    至于王禑到底是谁的儿子,已没有人说得清楚,也无法证明。

    不过在我看来,王禑多半是王颛的儿子。

    因为换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