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兄,你与这个大内太郎关系很好吧?”
“早在三十年前,我就与他认识了。”
“那我比你更早认识他。”卢隐说道,“那一年,我在海上遇到他,要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他不肯,非要和我较劲。我只好打了他一掌,叫他知道我四海神龙绝非浪得虚名。
谁曾想,仅仅只隔了一年,他便找到我,说要报仇。
我觉得这个人有点好玩,又打了他一掌。但他不服气,几年后又跑来找我,说还要和我再比一比。
我当时很生气,觉得他很不识趣,就想杀了他,可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位高僧,就是觉真大师的二弟子了空……”
王默听到这里,不由想起了一个人,心道:“难道这个大内太郎就是那个人?”
只听卢隐说道:“了空大师见我要杀大内太郎,劝我不要乱杀无辜。我跟了空大师说,这人死有余辜,杀他一人至少能活千人。对了,燕兄,这个大内太郎既然是你的朋友,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说这种话吗?”
燕髯客没想到他会这么问,竟是被问住了。
“燕兄,你是不想回答还是不清楚他的底细?”卢隐故意问道。
燕髯客想了想,陡然哈哈一笑,说道:“卢兄,我知道你为什么会说那种话,我也不觉得你说错了。”
“这么说,你的朋友确实该死了?”
“确实该死。”
“可是了空大师不觉得他该死,为了救大内太郎,不惜挨了我一掌。我见他这么护着大内太郎,还能怎样?只得放了大内太郎。没几年,这大内太郎出家做了和尚,跟在了空大师身边,犹如弟子。了空大师给他取了一个法名,叫做空绝。”
“果然是周防太郎!”王默心想。
“对了。”卢隐目光一扫全场,问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东海一刀这个人?”
“东海一刀!”焦本中神色微变,说道:“我听说过他,传说此人四十年前曾纵横东海一时,手底下有几股倭寇。但不知为什么,三十多年前他就突然消失了。”
“他不是消失,而是做了和尚。”
“难道空绝就是东海一刀?”
“对。”卢隐笑道,“空绝是法名,东海一刀是外号,大内太郎是本名,当然,他还有个化名,叫做周防太郎。”
“周防太郎?”焦本中说道,“他为什么要化名为周防太郎,大内太郎和周防太郎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在于大内是姓氏,周防是国名。”卢隐似乎很享受为众人讲解,口若悬河说道,“许多年以前,大概是中原王朝的隋末唐初时期,扶桑有一个权臣,叫做苏我马子,乃扶桑苏我氏的家督。
那个时候,扶桑国名叫做倭国,中原王朝的佛教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入扶桑的。
倭国有两个大臣,一个就是推崇佛教的苏我马子,代表苏我氏,一个是反对佛教的物部守屋,代表的是物部氏。这物部守屋信仰倭国本土的神道教,担心佛教势力危及神道教,就建议倭国天皇禁绝佛教,从此与苏我马子结下了过节。
有趣的是,物部守屋的的妹妹,嫁给了苏我马子,两大倭国势力属于亲家,苏我马子就是物部守屋的妹夫。
那一年,苏我马子与物部守屋终于撕破脸,展开了一场大战,结局自然是苏我马子打败了物部守屋,取得对倭国朝廷的控制权。
这苏我马子乃一代枭雄。
他有三个女儿嫁给了倭国皇室,其中两个做过天皇,第三个乃皇太子,名叫圣德太子。
此外,他还有个外甥女,名叫推古天皇,乃扶桑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天皇。
苏我马子在世之时,可谓权倾朝野,一手遮天,天皇都要听他的话。
他有个儿子,叫做苏我虾夷,在他死后继承家督之位,威风不减。
那一年,推古天皇死了,留下遗言,说是要一个名叫山背大兄的人继任天皇,而这个山背大兄,就是圣德太子的儿子。
可是苏我虾夷不满意山背大兄,违背推古天皇遗命,拥立另一个皇室成员为天皇,叫做舒明天皇。
苏我虾夷有个儿子,叫做苏我入鹿,权势也很大。
那舒明天皇死后,不少人以为山背大兄可以当上天皇,可苏我入鹿也不满意他,让舒明天皇的皇后做了天皇,叫做皇极天皇,乃扶桑历史上的第二个女天皇。
这么一来,那些拥护山背大兄的倭国大臣,与苏我氏的矛盾越来越大,并最终演变为武斗。
然而苏我氏还是强大,将山背大兄给杀了,并灭了圣德太子一族。
但所谓盛极必衰,仅仅过了两年,苏我氏就走向了衰落。
皇极天皇有一个儿子,是她与舒明天皇所生之子,叫做天智天皇,当时是皇子身份。
此人不满苏我入鹿专横跋扈,秘密招揽了一帮扶桑高手,在一次宫廷大会上将苏我入鹿杀死。
苏我入鹿的父亲,也就是苏我虾夷,当时仍然活着,听说儿子被杀,正要举兵,可那天智天皇既然敢杀苏我入鹿,当然是早有准备,没等苏我虾夷来得及举兵,就率众围住了苏我虾夷的住处。
苏我虾夷自知大势已去,也就放了一把大火,葬身火海之中。
从此,倭国大权又回到了皇室手中。
皇极天皇有一个弟弟,叫做孝德天皇,也就是天智天皇的舅舅。
他在姐姐皇极天皇退位后,做了新天皇,封自己的外甥,也就是天智天皇,为皇太子,一起统治倭国。
两人取法大唐,施行了一系列改变倭国运势的政策,而在此期间,扶桑就把国号从倭国改为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与此同时,扶桑朝廷将全国划分为五畿七道。
所谓五畿,就是畿内,共有五个分国,分别是山城国、大和国、河内国、和泉国、摄津国,犹如中原王朝的京师重地。
而所谓七道,就是那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每道少则数国,多则十数国,共有六十三国。
所以,那扶桑共计六十八国,有大有小,分为四等,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国、上国、中国、下国。
由于扶桑国土原本就不算广阔,所以地域再大的国,也没有多大,就如中原王朝的府县一样。
那周防国又叫防州,属于七道中的山阴道,乃上国,早期叫做周芳,后来才改名为周防。
大约也是在隋末唐初时期,有一个叫做圣琳太子的人,乃百济国国王的第三子。
至于那百济国,又叫南扶余,乃现在李氏朝鲜国土上的一个大国,与新罗国齐名,存在了数百年,后来被大唐与新罗国联合攻灭,大唐曾在百济故地设置了五个都督府,派大将镇守。
那也就是说,现在李氏朝鲜有一部分土地曾是大唐国土,不过这是闲话,不提也罢。
那圣琳太子的父亲叫做百济圣王,又叫圣明王,颇有能耐,曾遣使者赴中原王朝朝贡。
此人在位时,百济国一度与新罗国关系很好,犹如兄弟之国,可是后来,两国因为争夺土地,关系恶化。
圣明王自认英明神武,想要征服新罗国,就亲率百济大军攻打新罗国,结果在一次交战中,中了新罗国的伏兵,死于乱军之中。
传说这位圣明王曾派使者进入扶桑,送了一尊佛像给扶桑天皇,而从此以后,中原王朝的佛教,便通过扶余传入了扶桑,那苏我马子就是扶桑最早信奉佛教的人之一。
圣明王的长子叫扶余昌,继位后叫做威德王。
此人在位时,曾遣使者进入中原王朝恭贺隋文帝建立了隋朝,并被隋文帝授予‘郡公’爵位。
那一年,威德王死了,百济国发生一场动乱,威德王的三弟圣琳太子受到波及,逃离百济国,渡海去到扶桑,住在周防国境内的一个叫做多多良的地方,其子孙就叫多多良氏。
数百年后,多多良氏发展成了周防国的一大豪族,享有周防国最高权力,在扶桑属于有头有脸的地方势力。
那一年,多多良氏出了一个厉害人物,叫做多多良盛房。他统一了多多良氏各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家主,而他后来改名叫大内盛房,所以他就是大内氏的第一代家督。”
王默听到这里,不由暗想:“原来他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引出大内氏的来历以及大内氏与周防国的关系。”
skbwznaitoaip
第两百九十三章 神魔一体()
一秒记住【飘天中文网 。piaotianzw。】,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只听卢隐继续说道:“大内盛房有一子叫大内弘盛,而大内弘盛有一子叫大内满盛,这对父子曾立下过战功,被扶桑一个名叫源赖朝的权臣所器重,就让大内满盛做了长门国的守护,而这长门国就位于周防国西边。
大内弘盛死后,大内满盛成为了大内氏第三代家督,统领周防、长门两国。
此后,大内满盛传大内弘成,大内弘成传大内弘贞,大内弘贞传大内弘家,大内弘家传大内重弘。这个大内重弘就是大内弘幸的父亲。而那大内圣武,就是大内弘幸的兄弟。”
蒋德福叫道:“这么说,大内弘幸说大内圣武不是他的兄弟乃是说谎?”
卢隐笑道:“大内弘幸不得不说谎,因为大内圣武是倭寇大头子,他若承认的话,岂不是会被扶桑其他地方势力笑话?而更重要的是,他乃大内氏家督,万一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只怕他的家督之位不保。”
蒋德福道:“这倒也是,换成是我,我也会否认。不过那大内圣武到底学了什么武功,竟然可以成为觉真大师的劲敌。”
卢隐说道:“据我所知,这大内圣武年轻时武功平平,最多只是三流,但有一天,他就像是开了窍,不到十五年,就成为了扶桑第一高手……”
“不对!”白惊天说道,“如果他真成了扶桑第一高手,大内弘幸如何能轻易否认他不是自己的兄弟?”
“很简单。”卢隐说道,“他每次挑战扶桑各路高手的时候,从头到脚,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就跟扶桑忍者一样。后来有人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黑武者’。”
“既然他的武功这么高,为什么还要入海做海贼?”白惊天问道。
“谁知道呢?可能是他喜欢做海贼王吧。”卢隐说道。
这时,燕髯客忽然问道:“卢兄,你当真不清楚大内圣武为什么会突然成为扶桑第一高手?”
“我确实不清楚。”卢隐摇摇头,笑道,“难道燕兄知晓其中内幕?”
“略有所闻。”燕髯客说道,“据我所知,大内圣武曾出家做过和尚。对了,卢兄,你应该听说过扶桑有一位高僧叫做梦窗疏石吧?”
梦窗疏石?
王默不由愣了一下。
“我当然听说过。”卢隐说道,“此人乃扶桑‘七朝帝师’,名气很大,他所创立的扶桑天龙寺,乃京都五山第一位,就连那足利幕府的第一代将军足利尊氏,也要敬他三分。”
燕髯客点了点头,说道:“这位扶桑高僧确实厉害,大内圣武当年听说他的大名,就跑去拜他为师。可是梦窗疏石没有收他为徒,还说他将来会闯下天大之祸。
但大内圣武在天龙寺外跪了三天三夜,梦窗疏石毕竟是出家人,一时慈悲,虽然没有收他为徒,却也让他在天龙寺中做了一个杂役,几个月后还出家做了和尚。
有一天,大内圣武遇到一个外来人,说是有东西要交给梦窗疏石。大内圣武动了歪念,谎称自己是梦窗疏石的徒弟,可以代劳。那个外来人见他长得老实,就把东西交给他。
传说那个东西是一本经书,里面藏着绝世武学,大内圣武在把这本经书交给梦窗疏石之前,曾偷偷翻阅过……”
王默听到这里,心头不由一震:“难道这本经书就是《大明度无级经》!?”
“燕兄,你的意思是说,大内圣武当年之所以会突然开了窍,就是因为那本经书?”
“对。”燕髯客说道,“梦窗疏石拿到经书后,不出三天,就把大内圣武赶出了天龙寺。
大内圣武知道梦窗疏石为什么会赶走自己,也没有多问,回周防国后,潜心修炼经书上的绝世武功,不到五年,就成为了扶桑一等一的高手。
于是,他就到处找人比武,验证所学是否真有那么神奇,结果无人是他的对手。
这么一来,他才知道自己所学的武功果真是绝世之学。
此后十年,他一边修炼,一边以‘黑武者’身份挑战扶桑诸多高手,而因为他每次出手对敌,都只用三招,却没人挡得住,许多人都认为他是扶桑第一高手。
那一年,他觉得整个扶桑再也没有对手,便漂洋过海离开扶桑,想去中原挑战武林高手,可因为他第一次出海,居然漂到了福建。
更没想到的是,他刚一上岸,就受到一帮倭寇围攻,但那些倭寇怎么会是他的对手?反倒被他收做手下。
他问那些倭寇,中原有什么高手。
有个倭寇告诉他,中原有个少林派,个个武功高强,只要打败了少林派的高手,就能称霸整个中原。
大内圣武信了,带着那些倭寇去了少林派,但他们去的不是北少林,而是南少林。
大内圣武以为南少林高手很多,可他一路打下来,没人是他的一招之敌,等到南少林方丈亲自出手时,却也接不住他三掌,被他打得吐血。
如此一来,大内圣武就认为少林派也不过如此,中原武林也就这样,他见那些倭寇胡来,也不管,打算返回扶桑。
这个时候,有一位高僧来到了南少林,而他就是少林派的觉真大师……”
听到这里,白惊天冷冷说道:“大内圣武以为觉真大师不是自己的对手,就找上了觉真大师。但一场激战下来,他被觉真大师打得重伤,逃出了林泉院,还说以后还会再来林泉院找觉真大师较量。”
燕髯客说道:“不错……”本来想继续说下去的,可是看到丰人山似乎有话要说,就停住了。
“那一年,觉真大师听说大内圣武会去南少林捣乱,于是他就动身离开嵩山,去了南少林。”丰人山说道,“可是他到了南少林,并没有见到大内圣武,不过在此期间,他收了一个关门弟子,给这个弟子取名为了然……”
王默暗想:“这个了然大师就是白惊天的师父。”
丰人山说道:“第二年,那个大内圣武终于来了。他本以为这次一定能打败觉真大师,可觉真大师的功力已到化境,两人斗了几天几夜,始终不分胜负。后来,他们两人离开南少林,去了海上,一路打,一路北上。
两人在海上斗了大约半个月,竟然来到了空明岛。空明岛上有个老和尚,叫做空明,见他们打得格外激烈,就想劝架,但空明大师年纪太大了,接了两人全力一击,当场就坐化了。
觉真大师眼见大内圣武要跑,来不及给空明大师收尸,就追了出去。等他追上大内圣武,将大内圣武重伤落海,返回空明岛时,空明大师的坐化之身却不见了。
随后,觉真大师就离开了空明岛,返回少林派。可是他与大内圣武大战那么多天,加上年已七十,真气早已枯竭,行至凤阳府境内时,再也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
我当时正好路过,就叫人把觉真大师背回家中。我见他老人家奄奄一息,想到家中有一灵物,传了两百多年,觉得救人最重要,便把此物煎成药汁,给觉真大师喝下。
我本以为觉真大师喝了汤药以后,至少还能活三十年,可没想到是,他老人家返回少林以后,没过多久,就突然圆寂了……”
说到这里,丰人山先是微微一顿,然后望了一眼卢隐,像是有什么话要说。
然而,不等他接着说下去,卢隐便抢先说道:“燕兄,你知道那个大内圣武最后怎么样了吗?”
燕髯客望了望丰人山,见他没有要说的意思,便回答道:“知道。”
“既然知道,我倒想听听你有什么想说的。”卢隐笑道。
“大内圣武被觉真大师重伤落海后,并没有死掉。”燕髯客说道,“后来他返回扶桑,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儿子,没几年就死了。他的儿子名叫大内弘武,刚学了几年,就以为自己武功大成,离开周防国,入海做了海贼,寻机对付少林派。
说来也怪,大内弘武的资质明明在大内圣武之上,可他所学到的武功,却只有大内圣武一成。
他做了海贼以后,有一次路过空明岛,见这座岛不错,就率众霸占下来,自认岛主,时常跑出去做那倭寇勾当。
就在当年,他抓了一个中原女子,逼那女子与他欢好,却生下了一对孪生兄弟。
就在这对孪生兄弟五六岁大的时候,大内弘武在一次打劫中被一个大侠打落海中,从此不知所踪,也不知是死是活。
当这个消息传到空明岛时,留在岛上的几十个倭寇全都慌了。
为了争夺抢来的金银珠宝,这些倭寇分成两派,而大内弘武的两个儿子,因此也被分开了。
大内弘武的长子被部分倭寇带回扶桑,交给了周防国大内氏的家督,几十年后学了一身本事,名为大内太郎。
大内太郎一心要为父亲报仇,所以那一年,他离开周防国,化名为周防太郎,入海做了海贼,并成为了倭寇,犯下不少罪恶。
他深知罪孽深重,自从出家做了和尚,就开始行善,三十年来,大概做了三百件善事。
他曾跟我说过,无论他做多少善事,都无法弥补自己的罪业,可就算如此,他也要做到死为止。”
卢隐听了,怪笑两声,说道:“他中毒已深,再怎么解毒,都不可能化解。对了,燕兄,你可知道大内太郎的那个孪生弟弟去了何处?”
“听说他的这个弟弟当年被另一半倭寇带走后,路上发生争斗,他的弟弟差点被杀死,幸好被一位世外高人救了……”
“幸好?”卢隐笑了笑,“这些都是大内太郎告诉你的吧?”
“是的。”
“那他有没有告诉你那个世外高人是谁?”
“这倒没有。”
“那你知道他见过他的弟弟吗?”
“不清楚。”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