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多年以后,王莽败亡,传国玉玺几经人手,最后落到了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手中。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讨伐逆贼董卓,孙权之父,也就是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城,获得了传国玉玺。
可没多久,传国玉玺却被袁术夺取。
袁术死后,有人拿着传国玉玺投奔曹操,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传国玉玺复归汉室。
那曹操乃绝代枭雄,在世时虽未称帝,但与皇帝没什么区别。
后来,他的儿子曹丕,逼迫汉帝禅让,建立了曹魏,于是传国玉玺就从汉室手中传给曹魏。
几十年后,三国统于西晋,传国玉玺遂归于晋。
西晋之后,天下时多纷扰,传国玉玺几次易手,各有说法。但隋朝建立以后,传国玉玺落入了隋文帝手中。
隋朝虽然强大,但跟秦朝一样,国祚不长,也就三十多年。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隋文帝之妻萧皇后,带着传国玉玺逃入漠北突厥。
后来,大唐名将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皇后与隋文帝之孙杨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玉玺就落到了大唐手中……”
说到这里,苦海和尚微微一顿,然后接着说道:“唐朝末年,有一个姓朱邪的人,其父受唐朝天子赐姓李,所以他的名字也叫李克用。这李克用乃唐末最强大的节度使之一,被封为晋王。
那一年,有个叫朱温的节度使,篡唐称帝,建立了后梁。
李克用不服朱温,骂朱温是乱臣贼子,继续沿用唐朝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朱温多次大战。
李克用有一子,叫做李存勖,外号‘李天下’。
此人勇猛过人,在李克用死后,继续与后梁为敌,并最终灭了后梁,建立了后唐,乃后唐第一个皇帝。
那李克用有许多儿子,其中十三个特别厉害,被称为‘十三太保’。而这十三太保里面,三太保李存勖乃是亲生,其他十二个都是义子。
十三太保之中,除了李存勖之外,有两个人特别出名。
一个名叫李嗣源,乃大太保。
一个叫做李存孝,乃十三太保。
那十三太保李存孝号称天下第一勇士,许多人将他比作西楚霸王项羽,传说他曾率领二十五个手下,杀入八万敌军之中,斩杀无数,无人能敌。
不过可惜的是,这李存孝因为太过逆天,受到了天妒,被天降大雷劈得半死,后被五马分尸。
李存孝有一子,叫做李继宗,又名李元宗,号称李天王。
李存孝死时,李元宗年纪尚幼,就被李存孝的义兄,也就是大太保李嗣源,收为养子。
那一年,李存勖死了,李嗣源做了后唐第二个皇帝。
这李嗣源有两个养子,一个就是李元宗,而另一个名叫李从珂,前者乃天王,后者乃璐王。
李嗣源有一个亲生儿子,叫做李从厚,被封为宋王。
李嗣源做了几年皇帝死掉了,宋王李从厚便当了后唐第三个皇帝。
李从厚继位后,眼见藩王权力过大,就想削藩,璐王李从珂势力最大,首当其冲。
然而李从珂不想被剥夺兵权,于是就造反,举兵杀入都城,做了后唐第四个皇帝。
天王李元宗没有造反之心。
相反,当他得知李从厚要造反,急忙赶去都城救李从厚,仗着武功高强,护送李从厚逃出了都城……”
听到这里,忽听有人说道:“苦海大师,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我也知道一二。”
苦海和尚笑道:“哦,不知施主知道些什么?”
那人说道:“李嗣源有一个女婿,叫做石敬瑭,官拜节度使。李从厚被李从珂打败后,只得跑去石敬瑭处请他发兵攻打李从厚。可是石敬瑭不但没有帮李从厚,反而将李从厚的部下全都杀了,把李从厚软禁起来。
后来也不知怎么的,李从厚逃了。但没多久,李从厚就被李从珂派去的杀手所杀。李从珂的皇位便坐稳了。
但是几年之后,石敬瑭叛变,向契丹借兵,灭了后唐,建立了后晋。石敬瑭为了讨好契丹,居然向比他小的契丹王自称‘儿皇帝’,并将燕云十六州献给了契丹。”
王默暗想:“石敬瑭这个人我听说过,原来此人还是那李嗣源的女婿。”
只见苦海和尚点了点头,说道:“施主说得对,后来的事就是这样。不过那李元宗武功高强,能杀他的人不是没有,但寥寥无几。他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他中了一种剧毒。”
“什么剧毒?”韦司隆问道。
“失魂散。”苦海和尚笑道。
“失魂散?”韦司隆自认毒功了得,却也没听说过这种剧毒,说道,“这种毒有多厉害?”
“传说这种毒乃唐末一个武林毒王所制,具有夺人魂魄之力,凡是中毒的人,无论内功有多深厚,都没办法逼出体外。李元宗中毒之后,坚持了不到一个时辰,虽是杀掉了不少高手,可最终没能逃过被人乱刀分尸的下场。”
只见狴犴公子皱了皱眉,说道:“苦海,你说了这么多,到底那传国玉玺落在了谁的手中?”
苦海和尚笑道:“朱温篡唐,乃后梁第一个皇帝,传国玉玺就落在了他手中。但后梁一灭,传国玉玺被后唐第一个皇帝李存勖得到。后唐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李从珂,在都城被石敬瑭和契丹大军破功时,自杀而死,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狴犴公子听后,又皱了皱眉,张嘴欲言。
但没等他开口,就听蒲牢公子笑道:“苦海,你说传国玉玺是在李从珂手中丢失的,但据我所知,李从珂死后,那传国玉玺落到了石敬瑭的手里,并没有失踪。”
苦海和尚合十说道:“愿闻其详。”
蒲牢公子淡淡一笑,说道:“那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野心极大,早就想当皇帝了。
而早在他与李从珂闹翻之前,他就在李从珂身边收买了一个太监。李从珂是死时,原本想烧毁传国玉玺,但真的传国玉玺却被那个太监换走了。
都城被攻破后,那太监将传国玉玺秘密献给石敬瑭,但他没想到的是,石敬瑭会杀他灭口。
石敬瑭本以为太监一死,就没人知道他得到了传国玉玺的事,但奇怪的是,竟有人说他得到了传国玉玺。契丹王听到这种传闻,就跟他索要。他却说自己没有。
契丹王虽然怀疑他,但因为要利用他,所以就没有对他用强。
石敬瑭在位数年,死时儿子尚幼,就由侄子石重贵当了后晋第二个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
传国玉玺自然就落到了石重贵手中。
可石重贵做了几年皇帝,就归顺了契丹,后晋灭亡。
那时候,有一位内廷侍卫不甘心做亡国奴,将传国玉玺偷出皇宫,受到大批契丹高手追杀。
那内廷侍卫怎么能是契丹众多高手的对手?眼看他就要死在契丹人手中,突然之间,来了一个中原武林绝世高手,复姓公孙,江湖人称公孙一剑,将契丹高手杀退,救了内廷侍卫。
只是那内廷侍卫受伤太重,没多久就死了,传国玉玺便落到了公孙一剑手里,从此下落不明。
我先前说传国玉玺失踪了五百多年,就是指这件事。”
“不对。”有人说道,正是狴犴公子。
“哪里不对?”蒲牢公子问道,面色稍显阴沉。
“据我所知,那公孙一剑确实出现过,而且还将传国玉玺带走了。不过当公孙一剑走到一处名叫‘黑石林’的地方时,遇到了一个契丹绝世高手,叫做萧敌天。”狴犴公子说道。
“萧敌天?”蒲牢公子诧道,“萧敌天是什么人?”
“这萧敌天是契丹外戚。”狴犴公子说道,“他的哥哥名叫萧敌鲁,乃契丹北府宰相,他的弟弟叫萧阿古只,在萧敌鲁死后,也做过北府宰相,位高权重。至于他嘛,可以说是契丹第一高手。”
“那又如何?”蒲牢公子说道。
“萧敌天之所以会出现在黑石林,就是在等公孙一剑。”狴犴公子说道,“早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对手。两人斗了几十年,始终未曾分出胜负。而这一次,萧敌天为了拿到传国玉玺,势必要击败公孙一剑。”
“难道公孙一剑真被萧敌天击败了?”有人问道。
“不错!”狴犴公子说道,“本来他们两人的武功不相上下,难分伯仲,可是公孙一剑之前受到契丹众多高手围攻,真气有所消耗,而那萧敌天蓄势以待,公孙一剑吃了个亏,输给萧敌天也是在所难免之事。”
“后来呢?”问话的人是囚牛公子,看来他也很好奇传国玉玺的事。
“后来传国玉玺落到了契丹国手中,契丹国第二个皇帝,名叫耶律德光,乃萧天敌的外甥,改国号为辽。”狴犴公子说道,“辽国末年,内部因为皇位继承问题,爆发大乱,国将不国,传国玉玺因此丢失。而没几年,辽国就灭亡了。我之前说传国玉玺失踪了三百多年,就是指这件事。”
蒲牢公子想了想,陡然叫道:“不可能!辽国的传国玉玺是假的。”
“四哥。”狴犴公子笑道,“这就是我听来的消息,你要是不相信,那我也没办法。”
忽听嘲风公子说道:“老七,我听来的消息可不是这样。”
狴犴公子皱眉道:“三哥,你听来的消息是什么?”
嘲风公子道:“据我所知,那公孙一剑有个徒弟,叫做公孙燕云,又名轩辕不败……”
轩辕不败!
许多人都是面色大变。
轩辕不败乃几百年前的一位武林传奇高手,名动天下,但凡有点江湖阅历的人,都听说过他的大名。
当然,轩辕不败只是他的化名,至于他的原名公孙燕云,后世知道的人很少。
不过,公孙燕云也不是轩辕不败的本名,因为轩辕不败本姓赵,乃北宋第二个皇帝赵光义的儿子。
而当今世上,知道轩辕不败本名叫什么的,只怕已是屈指可数。
“原来轩辕不败是公孙一剑的弟子。”王默暗想,“那么,萧敌天会不会就是辽国第一高手萧无敌的师父呢?如果是的话,轩辕不败后来打败了萧无敌,也算是为他的师父报仇了。”
skbwznaitoaip
第三百五十九章 塔下真宝()
一秒记住【飘天中文网 。piaotianzw。】,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那轩辕不败乃传奇高手,武功如神,近乎于仙,只要他想,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有人说道。
嘲风公子点点头,说道:“没错。轩辕不败是公孙一剑的徒弟,而公孙一剑曾被萧敌天打败过。就算不为了传国玉玺,只为师仇,轩辕不败也会找上萧敌天。然而,那萧敌天没有活到轩辕不败找上他,不过他有一个弟子,叫做萧无敌。
这萧无敌本事很大,萧敌天死后,他便成为了辽国第一高手。轩辕不败与他多次交手,均是不分胜负。
那一年,轩辕不败武功大成,被大宋皇帝封为‘武林王’,与萧无敌决战于苍龙岭。
结果,萧无敌被轩辕不败重伤,输给了轩辕不败。
轩辕不败跟萧无敌索要传国玉玺。
萧无敌说传国玉玺不在自己手中,要轩辕不败等他半年,半年以后,他就会把传国玉玺交给轩辕不败。
谁曾想,萧无敌回辽国后,就被辽国皇帝派人监禁起来,二十年未出辽国一步。而轩辕不败在得知大宋与辽国议和之事以后,吐血三升,从此失踪二十年。
二十年后,萧无敌带着传国玉玺杀入中原,无人能敌,轩辕不败突然出现,阻止了萧无敌。
萧无敌两次败于轩辕不败之手,深知大宋不会灭于辽国,就把传国玉玺交给了轩辕不败。而这位辽国第一高手,却在返回辽国途中被辽国皇帝派人所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偷走了传国玉玺。
至于轩辕不败,得到了传国玉玺之后,便不知去向。
时光匆匆,转眼过了几十年,有一个叫做段义的人,说自己得到了传国玉玺,并将所得之物献给朝廷,而经十三位大学士多方考证,都说此物就是真的传国玉玺……”
听到这里,不知怎么回事,坐在轿椅里的霸下公子,面皮微微抖动了一下。
嘲风公子何等眼神,立刻发现,话锋一转,问道:“老五,你有什么意见吗?”
霸下公子忙道:“三哥,我没有意见。”
嘲风公子说道:“如果没有意见,你动什么?”
霸下公子干笑一声,说道:“三哥,我怕说了你会生气。”
“说!”
“是这样的,有人跟我说过,那十三位大学士全都是骗子。”
“骗子?什么骗子?”
“有个奸臣,叫什么蔡京,为了讨好皇帝,让这十三位大学士谎称段义所献之物就是真的传国玉玺……”
“是吗?”嘲风公子半信半疑,问道:“谁告诉你的?”
“一个名叫邓山伯的人。”
邓山伯!
嘲风公子、蒲牢公子、狴犴公子都是大吃一惊。
因为他们得来的消息,就是一个名叫邓山伯的人告诉给他们的。
天下可能会有第二个名叫邓山伯的人,但霸下公子所说的邓山伯,一定就是他们见过的那个邓山伯!
“又是邓山伯。”王默暗想,“这邓山伯如此神通广大,以后有机会的话,我倒想见他一见,看看他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嘲风公子想了想,没多问邓山伯的事,继续说道:“几十年后,金国崛起,先是灭了辽国,后灭北宋。而靖康之乱时,金兵攻入汴京,将传国玉玺掠走,但也有人说传国玉玺再次失踪。
再后来,蒙古崛起,灭了金国,但没有发现传国玉玺。
蒙古灭了南宋后,得到一枚玉玺,但不是传国玉玺,而是南宋自制的大印。
那一年,元朝第一个皇帝忽必烈,死去了,但就在当年,传国玉玺神秘出现在大都,被一个叫伯颜的权臣所得,献于忽必烈的孙子铁穆耳,也就是元朝第二个皇帝。
传说这枚传国玉玺之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三个字。
七十多年后,朱元璋建立明朝,明军攻入大都,得到玉玺两枚,但都不是传国玉玺。
朱元璋心有不甘。
两年后,十多万明军进入漠北之地,攻下了应昌城。
应昌城又名鲁王城,北逃的皇帝就死在这里,而他的儿子,也在这里继承了皇位,名叫什么爱猷识理达腊。
这爱猷识理达腊弃城而逃,身边只有小股随从,他有个儿子,叫什么买的里八剌,与他的众多妃子,全都做了明军的俘虏。
朱元璋下令彻底搜查鲁王城,除了找到大批珠宝之外,仍然没有找到传国玉玺。
从此,传国玉玺就失踪了,至今已有一百余年。”
苦海和尚一脸认真地听完,此时才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三公子,你所说的这些,应该就是那邓山伯告诉你的吧。”
嘲风公子淡淡说道:“就是此人。难道你认识他?”
苦海和尚笑道:“贫僧不认识他,但听说过他。”
“哦,他是什么人?”嘲风公子问道。
“据贫僧所知,此人的师父叫刘伯温。而刘伯温有个师父,叫做铁冠道人。所以邓山伯是铁冠道人的徒孙。”
“大师知道的事倒是不少。”
“三公子过奖了。”
“那我问你。”嘲风公子说道,“你所说的传国玉玺,到底是真是假?为什么会藏在太子塔下?”
苦海和尚说道:“贫僧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这件事。”
“好,我倒想听听你讲的故事。”
“据贫僧所知,后梁灭亡后,就在第二年,普陀山来了诸多江湖高手,都在找一样宝物……”
“难道这个宝物就是传国玉玺?”王默不禁暗想。
“那时候的宝陀观音寺,名为‘不肯去观音院’,院主是一位名叫定能的大师。这位定能大师武功高强,有人想破坏‘不肯去观音院’,结果被定能大师赶走了。
但一个月后,普陀山来了一个绝世高手,就是那李天王李元宗。
李元宗跟定能大师索要宝物,定能大师不给,双方交起手来,定能大师被李元宗打伤,只好把宝物交给了李元宗,让他带回去献给了后唐皇帝李存勖……”
“等等。”嘲风公子问道,“你说的这个宝物,到底是什么?”
“传国玉玺。”
“既然传国玉玺已被李元宗拿走,为什么还会藏在普陀山中?”
“因为李元宗拿走的传国玉玺并非真物。”
“这不可能。”嘲风公子说道,“那李元宗既然是绝世高手,岂能看不出传国玉玺的真假?”
“其实,李元宗知道他拿走的传国玉玺是假的。”
“那他为什么不揭穿?”
“因为定能大师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众人听了,都是一愣。
只听苦海和尚说道:“那李元宗悟性极高,看出就算杀了定能大师,也找不到真的传国玉玺,也就放弃了。”
“照你这么说。后来的传国玉玺,全都是假的?”嘲风公子道。
“是的。”苦海和尚点点头,说道,“真的传国玉玺一直藏在普陀山,直到那一年,一宁大师来到这里,将传国玉玺找到。如果一宁大师肯将传国玉玺献给朝廷,那他就能成为‘帝师’。可他没有这么做,离开普陀山时,又把传国玉玺藏了起来。
后来,孚中禅师到普陀山做了宝陀观音寺住持,某日发现了传国玉玺,不敢泄露出去,而是募资修建了太子塔,将传国玉玺放置于塔下,留待后世有缘之人取走……”
“你在撒谎!”有人喝道,却是地生树。
“出家人不打诳语,不知贫僧说了什么诳语,还请地施主指正。”
“如果你说的这些全都是真的,那传国玉玺就在太子塔下,你为什么不把它取走?而是把各位公子请到这里来。”
“阿弥陀佛,贫僧是出家人,不敢有贪念。”
“哼。”地生树满脸不信,说道,“我以前以为你真是个得道高僧,但经我仔细观察,你把各位公子叫来,用心险恶,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