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当然,也有人大发感慨,说周府第一代庄主周仓,昔年是何等英雄人物,他的子孙后代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不过也有人说了,周府在杭州称霸了两百多年,已是天运眷顾,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周府灭亡也只是早晚的事,用不着唏嘘。

    而还有人说,随着周府灭亡,威武镖局一蹶不振,杭州城今后便以钱江帮一家独大,谁想要在杭州城过好日子,就得巴结钱江帮。

    王默正听间,忽见一个说书老头走了进来,正是无一用的那位师叔。

    有人见过此老,大声叫道:“喂,说书老头,你消失了好几天,究竟跑哪去啦?”

    skbwznaitoaip

第一百五十章 前辈良言() 
一秒记住【飘天中文网 。piaotianzw。】,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说书老头呵呵一笑,说道:“小老儿最近屁股疼。”

    “屁股疼?”

    “是啊。”

    “屁股哪里疼?”

    “十人九痔……”

    “原来是痔瘘啊,理解,理解。”那人一脸心领神会样儿,话锋一转,说道,“你来的正好,最近可有什么新鲜事儿?”

    说书老头笑道:“小老儿想说的新鲜事儿都流传开了,说了也是白说。”

    那人道:“难道没有别的?”

    说书老头仔细想了想,陡然说道:“别的倒是有一件,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小老儿不敢说。”

    “为何不敢说?”

    “小老儿要是说了,万一被锦衣卫的大人们找上门来,那就得挨板子啦。小老儿屁股刚好,可不想再疼一次。”

    众人听了,无论是谁,皆不敢作声。

    锦衣卫的威风虽然比不上东厂,但这个衙门成立时间尚在东厂之前,将近百年,出了几任特别的厉害的指挥使。

    早期有两位指挥使名叫毛骧和蒋瓛。

    两人不但武功高强,而且心狠手辣,为朱元璋弄死了不少官员,不过两人都没有得到善终,全被朱元璋赐死。

    后来到了朱棣时期,有一位叫纪纲的,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嚣张跋扈,诡计多端,也不知害死了多少清官,可以说是锦衣卫历史上的第一大奸贼。

    偏偏这个家伙武功绝顶,多次被武林高手伏击,不但没事,反而杀了不少江湖正道人士。

    那一年,这家伙权势滔天,居然跟朱棣献计,说是只要给他三千锦衣卫,外加三百大内高手,最多一年,便可荡平武林中所有大小势力,让江湖完全置于朝廷统治之下。

    然而没等朱棣做出决定,不过数月,这家伙居然想造反。

    朱棣一怒之下,派大内高手捉他,却给他打死许多人,带领一帮秘密训练的死士,杀入皇宫,说是要杀掉狗皇帝,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结果这家伙才刚见到朱棣,就遇上了一个老太监。

    那老太监武功深不可测,只用了一招,就把纪纲打得半死。

    据说这个老太监几年后成为了东厂第一任厂公,虽然在职不到一年,可在传说里,这位公公的修为被说成是“入神”中段,在江湖中人的眼中,那就是大内第一高手!

    纪纲后来被凌迟处死。

    而随着东厂成立,锦衣卫的权势不比从前,被东厂后来追上,先后出了几个指挥使,因为做事谨慎小心,都没什么名气。

    二十多前,锦衣卫出了一个指挥使,叫做马顺。

    此人乃东厂厂公大太监王振的亲信,武功颇高,但不知怎么回事,后来却被一帮大臣活活打死在朝堂上。

    据武林传闻,这厮当年之所以会被一帮不懂武功的人打死,是因为他当时中了一位神秘大内高手的禁制。

    反正马顺死后,锦衣卫又出了两个较为强悍的指挥使。

    第一个名叫逯杲,因为内讧,被一个名叫曹吉祥的大太监杀死,而这个曹吉祥曾做过东厂厂公。

    第二个名叫门达,原本是逯杲的心腹,逯杲死后,便由他掌管锦衣卫,曾权倾一时,不过仅仅过了三年,这位风云人物在当朝皇帝继位以后,就被流放广西,至今已有十余年。

    现任指挥使就是万通,万贵妃的弟弟。

    然而,锦衣卫的真正老大已不是正三品的指挥使,而是掌管锦衣卫大印的正二品“都指挥使”,俗称锦衣卫老大。

    这位锦衣卫老大姓袁,名叫袁斌。

    袁斌七十多岁,虽然武功高强,但因为为人正直,不受皇帝重用,五十岁之前,一直是锦衣卫小官。

    直到那一年,大明国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数十万大明将士葬身土木堡,连皇帝朱祁镇都被掳走。

    如果不是袁斌这位锦衣卫小官寸步不离朱祁镇左右,朱祁镇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回。

    后来,朱祁镇被释放回京,因为他的弟弟朱祁钰做了新皇帝,他就成了太上皇,再无权势,而袁斌因为护驾有功,做了锦衣卫试百户。

    再后来,朱祁镇复辟当了皇帝,许多人都以为朱祁镇会让“救命恩人”袁斌成为锦衣卫指挥使,然而谁没有想到的是,朱祁镇并没有让袁斌当上锦衣卫一把手,而是重用帮他复辟成功的逯杲。

    等逯杲死了,有大臣建议让袁斌做锦衣卫指挥使,结果朱祁镇还是不许,让门达做了新的指挥使。

    门达曾陷害过袁斌,其目的就是要铲除这个武功在他之上,名誉比他好得多的“下属”。

    朱祁镇一时昏庸,竟是将袁斌下狱。

    传说袁斌的结拜义兄邪尊,在听闻此事以后,曾潜入京城天牢,想将义弟救走,但袁斌拒绝了,说自己想走的话,任何大牢都困不住自己。

    没过多久,朱祁镇驾崩,他的儿子朱见深继承皇位,深知袁斌是个大忠臣,就把袁斌释放出来,让他做了锦衣卫老大,至于门达,当然是流放广西,终生不得录用。

    头几年,朱见深倒还勤政,任用贤臣,为于谦平反,恢复叔叔朱祁钰的皇帝尊号,颇有几分君王之风。

    然而此君跟许多皇帝一样,刚有点作为就沾沾自喜,刚愎自用,自以为能力可以比肩朱元璋、朱棣,开始行一些倒行逆施之事,最严重的就是开创了“传奉官”。

    所谓传奉官,就是不需要功名,只要皇帝高兴,随便一句话,甚至是点个头,任何人都能做官。

    虽说此举以前也有,但朱见深却将之“发扬光大”,别说他亲自传奉授官的人,就连他宠信的太监拿着圣旨授官的人,也有上千人之多。

    为此,袁斌曾劝说过朱见深。

    然而朱见深不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让“国舅”万通做了锦衣卫指挥使。

    万通表面上也要听袁斌的话,其实自从万通上位以来,锦衣卫已有大半人只听万通的号令。

    万通仗着自身有点本事,姐姐是皇贵妃,姐夫是皇帝,谁也不放在眼里,到处胡作非为,将原本名声有所好转的锦衣卫再次拉到了臭水沟中,甚至还放出豪言,只要他在世一日,东厂的权势就别想凌驾于锦衣卫之上。

    是故,就在两年前,江湖上就开始暗中流传着一句戏言,叫做:“锦衣万通,东厂二公。”

    所谓锦衣万通,就是说万通才是锦衣卫的实权人物,袁斌已经老了,说的话不太管用。

    至于东厂二公,则是指东厂的二公公。此人与万通一样,属于后来追上,权势直逼东厂厂公(大公公)。

    诡异的是,身为邪道至尊的梅逴龙,却与锦衣卫老大袁斌和东厂厂公,却有着相当大的交情,尤其是前者。

    而这两大朝廷势力的头号人物,无论是在朝廷之上,还是在江湖之中,都不是奸臣,而是好官,或者说是死心塌地效忠于皇帝的大忠臣。

    因此,天下有许多人都不解,说这个世道已经变了,好未必是好,坏未必坏,正邪难辩,黑白不分。

    然而也有睿智之人指出,自古以来,正就是正,邪就是邪,不应以出身而论,而以行动为证。

    就算出身邪道,倘若做的都是好事,那就是正!

    同样的道理,出身正道之人若是个无恶不作之徒,那就是邪!

    不管怎样,锦衣卫不是一般江湖中人所能招惹的,即便是武林大势,没有必要的话,也不会与锦衣卫的人起冲突。

    江天楼中的这些江湖中人多数为二三四流人物,即便有一流人物,也没胆子说锦衣卫的不是。

    王默见说书老头一番话将全场吓得燕雀无声,心头不觉一笑:“难怪义父总跟我说,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与官斗的人要么死了,要么做了更大的官。这些江湖人看上去个个豪气干云,无所顾忌,其实都精明得很。”

    想到这里,却是想起了卞太雄。

    在他看来,这位老兄才是真正的草莽英雄,当今世上或许还有这样的人,但绝对不多。

    这时,只见说书老头目光一扫,突然落在王默身上,微微一笑,竟是朝他走了过来。

    “这位老前辈想干什么?不会是认出我就是地藏侠了吧?”王默暗暗嘀咕。

    “这位兄弟。”说书老头走近以后,笑道,“你好面善啊,我们以前见过么?”

    “老哥认错人了吧?在下第一次见老哥。”

    “是吗?看来是小老儿认错人了。”说书老头语声一顿,转身要走,可突然间,他转身回来,摆出一副豪气冲天的神情,“俗话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江湖道上尽朋友,我看这位兄弟威武不凡,定然是个豪爽人。”

    王默打个哈哈,说道:“老哥过奖了。如果老哥方便的话,就让在下请老哥喝……”

    话未说完,说书老头已是一屁股坐下。

    王默愣了一下,旋即笑道:“老哥速度真快。”

    说书老头呵呵笑道:“小老儿别的本事不行,可要说速度,绝对不让任何人。”

    当下,王默把伙计叫来,特地为说书老头要了几个下酒菜,得知说书老头酒量不小,就请他自己点。

    说书老头似乎很了解这家酒楼情况,一出口就是最好的酒,且不是两三斤,而是三十斤。

    伙计望了一眼王默,见王默点头,就退了下去,眼神怪怪的。

    片刻,酒菜上来,说书老头像是饿坏了,也不多说,又吃又喝,不亦快哉。

    等吃得差不多了,说书老头才低声对王默说道:“这位兄弟,我要是你,天黑之前就离开杭州城,别在城里乱转了。”

    王默心中微微一动,问道:“老哥何出此言?”

    “杭州城这两天不太平,小老儿担心你会被官府当做坏人抓起来,这种事可不是开玩笑。”说书老头一脸严肃。

    王默想了想,往桌上放了一锭银子,足够支付酒菜钱,说道:“既然这样,那在下听老哥的。”

    没等他起身,说书老头忽然传音道:“听说杭州城西门外有座小山,那山里有座道观,名叫同春观,观里有个道士,叫做于康。这位兄弟没事的话,不妨去同春观里坐坐。对了,小老儿姓梁。”

    闻言,王默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大步离开酒楼。

    skbwznaitoaip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夺天教() 
一秒记住【飘天中文网 。piaotianzw。】,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杭州城西门外确实有座小山,不大,但景致颇佳,环境幽静。

    王默从西门出城,行不多时,便来到了此山外。

    他之所以相信说书老头的话,一是因为对方是无一用的师叔,二是此老曾经帮过他。

    他隐隐觉得此老有什么事要告诉自己,他要是不来此,怕是会后悔。

    不久,他深入此山,天黑前终于到了一座名为“同春观”的道观外。

    他询问看门的小道士这里可有一位名叫于康的道长,那小道士听了,颇为惊讶。

    未几,小道士把一位五十多岁的道人请了出来。

    那道人见了王默,却不认识,稽首问道:“不知施主找谁?”

    王默察觉这位道人修为颇高,应该是说书老头的朋友,当下说道:“在下要找一位名叫于康的道长。”

    “贫道正是于康。”

    “原来道长正是在下要找的人,失敬,失敬。”

    “施主不必客气。”

    “有位姓梁的老前辈,说这里……”

    没等王默把话说完,于康急忙伸手往里请,叫道:“原来施主是梁老前辈的朋友,贫道失礼了,请入内说话。”

    王默一见,就知道于康对说书老头十分尊敬,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于是,他在于康的带路下,进了同春观。

    这同春观很小,也没几个人,除了观主于康之外,总共四人,小道士就是其中之一。

    于康让小道士奉上香茶,你一句我一句的与王默闲聊着,并未问及说书老头为什么要让王默到这里来。

    王默看出于康颇为谨慎,自然也没谈起此事。

    两人猜哑谜般说了一会,只见那说书老头笑呵呵的从外边走了进来,边走边道:“于观主,没打扰你吧?”

    于康忙道:“梁老前辈言重了,此乃小事。”

    说书老头笑道:“那我就安心了。”目光一转,望了王默一眼,神情古怪。

    于康看出他有话要跟王默说,便告了个罪,退出厅中。

    “梁老……”

    “你是不是王默?”

    王默大吃一惊,心想这老头是神仙不成,怎么可能知道我是谁?

    “你别害怕,我不是坏人,我认识你师父乐丘生乐兄。”说书老头为了让王默安心,将秘密说了出来。

    王默神色微变:“原来你老是乐帮主的朋友。啊,不是,我不是乐帮主的徒弟,我没有……”

    “不是吗?难怪我说他怪里怪气的。”说书老头微微一笑,说道,“既然你就是王默,那也就是地藏侠了。”

    王默听了,不觉想擦汗。

    这老头子真是神通广大,仿佛什么都知道似的。

    “有件事我想我得告诉你,地藏侠这个外号是我传出去的,你……你不会怪我多事吧?”

    王默暗想:“原来是你干的好事。”口中呵呵笑道:“怎么会呢?你老让我出了大名,我感激还来不及呢。”

    “那就好,我还担心你会骂我呢。”说书老头一副没看到王默神色有异的样子,自顾自说,“我叫梁凉,有人也叫我凉凉,或者是凉凉仙。”

    “凉凉仙?”王默第一次听说,觉得这个名号很古怪。

    “反正我有点名气,但又不是很出名,而且我早已退出江湖,而今江湖上的人,尤其是年轻一辈,根本不知道我是谁。”

    “原来如此。”

    “你可以叫我梁兄……”

    “晚辈岂敢。”

    “那就叫我凉凉吧。”

    王默面露苦笑,说道:“这还不如梁兄呢。”

    梁凉笑道:“反正不要叫我前辈就行了。我把你叫来,是想问你一件事。此事关系重大,若是能说,希望你能坦白。”

    王默点点头,说道:“晚辈明白。”

    “你是不是去过湖心寺?”

    “嗯,去过。”

    “周明礼是不是你杀的?”

    王默大吃一惊,急忙否认:“没这回事。”

    “那杀他的人是谁?”梁良颇为惊诧。

    王默想了想,就把自己的遭遇说了。

    当然,涉及到隐秘之事,并没有全说,只是说了个大概。

    梁良听后,极为惊讶:“原来周明礼与夺天教果然有勾连。”

    “夺天教?”王默故作不解,“夺天教是什么?很有名吗?”

    梁良说道:“夺天教乃四十多年前,江湖上闻名胆寒的邪教,教主名叫张普相,自号‘天道祖师’,门下弟子众多。我虽然没有见过此人,但据我所知,此人创立夺天教时,年纪至少已有八十,倘若活着,现在至少已有一百五十岁。”

    王默愕然道:“他还没死?”

    梁良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夺天教很早就创立了,只是初期没多少人知道,人数也很少,不过二三十人罢了。此教成立二十多年后,才在江湖上渐渐有点名气。

    距今大约五十年前,此教迅速发展,吸收了江湖上的许多高手,无论正邪,只要加入此教,就能得到张普相或他的十三位亲传弟子指点。不过数年,此教的门人便已超过万数,就连正道五大势力部分贪图武功大进的人,也偷偷加入此教……”

    王默“啊”了一声,叫道:“这么说,夺天教的势力岂不是渗入了正道五大势力之中?”

    梁良点头道:“没错。那一年,日月圣地出了一个叛徒,乃是个护法,想暗算不老圣人,但不老圣人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被暗杀?擒下那个叛徒,才得知此人加入夺天教三年。

    不老圣人十分震怒,下令彻查整个日月圣地,居然揪出了三十多个弟子,内中还有几位核心人物。

    随后,少林派、武当派、刀剑山庄、皇老阁,都查出了有弟子暗中加入夺天教,泄露本派机密。

    于是,不老圣人发了一张武林帖,与其他四大势力联盟,共同讨伐夺天教,而在此期间,有两大邪教势力,一为鬼王谷,一为地狱门,加入了夺天教一方,与正道五大势力斗了数年。

    后来,夺天教居然发动百姓起事,朝廷唯恐天下大乱,急派大军围剿夺天教、鬼王谷、地狱门。

    不到数月,三大邪教冰消瓦解,死伤无数,夺天教教主张普相重伤被俘,由朝廷下令砍了脑袋。

    夺天教的十三个教王,也就是张普相的那十三个亲传弟子,除了一位逃掉之外,其他要么被打死,要么重伤被抓。至于鬼王谷和地狱门,差不多也是这个情况。

    然而经此一闹,正道五大势力元气大伤,损失了不少高手,而又因为五大势力曾有弟子加入夺天教,所以自当年血战以后,尤其是近三十年来,没人敢在公众场合提起夺天教。”

    王默听完后,不由心想:“难怪阿丑姑娘不愿意跟我说夺天教的事,原来这件事关系到正道五大势力的面子,她要是说给我听,那就是有侮辱正道的嫌疑,我和她都会倒霉。”

    只听梁良说道:“夺天教有一门邪功,叫做《偷魂术》,传说可以借尸还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