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明-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莽古尔泰收回了脖子。脸上微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接着就是一哂道:“这并非英雄好汉之计!我想要听到的是——能堂堂正正在战场上砍下他黄石首级的计谋,比如设伏什么的。”

皇太极轻声叹了口气也不多说,就和莽古尔泰各想各的心事去了。两个人默默无语地又想了良久,莽古尔泰突然发出几声吭哧,皇太极抬头一看,他五哥已经憋得满脸通红。

“唔,我只是想问问……”莽古尔泰耳朵都有点红了,一句话也没有说完就停住了。

一怔以后,皇太极就连忙凑过去问道:“五哥可是奇怪,我为什么说反间对黄石没用么?”

“嗯,嗯,是的。”莽古尔泰说话的声音变得纤细起来,脸上也有些扭捏之色。

“离间,离间。安能离无隙之君臣?岂能间互信之文武?”皇太极虽然不知道长生岛的核心机密,但对黄石和朝廷、东江本部、山东登莱和辽东都司府之间的关系还是有所耳闻的。他第三次无力地摇了摇头:“先有缝隙隔阂,后离间计可用焉,如果双方关系是周瑜之于孙策,或是关张之于刘备,那不叫智取而叫自取其辱。”

……

天启五年七月初三,长生岛。

黄石收到长生岛老营的来信后,就把部队交给了金求德和吴穆,自己则飞马赶回长生岛。

才踏入老营没有一会儿,鲍久孙就闻讯赶来了。见面后就唱了一个肥诺:“卑职参见大人。”

黄石不耐烦地打断了鲍九孙的见面礼,急匆匆地说道:“免礼,立刻带我去中岛。”

两人到了中岛以后,鲍九孙满脸得色地把一块钢锭展现给黄石看,中岛的炼钢炉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炼出了第一炉坩锅钢。这锅钢水在完成造渣工艺后,被浇铸成几块钢坯。虽然这钢坯离钢材还很远,不过好歹总算是钢了。

说话期间鲍九孙就又递上来一把粗制滥造地钢刀,这把刀只是开了一个刃,外带后边加了个木制的把手:“卑职手里这把刀,就是用这钢锭打出来的,请大人过目。”

黄石接过那把钢刀端详了起来,身边的鲍九孙则喋喋不休地叙述着打造钢刀的困难:“大人明鉴,一开始卑职让几个铁匠用这钢锭打刀,但他们弄坏了好几把家伙也没有能把钢条从这钢锭上切下来。后来卑职让他们把钢锭整个抬到火上去烤……”

“且慢。”听得津津有味的黄石猛然打断了鲍九孙的陈述,脸上略带紧张地问道:“是木炭火吧?”

鲍九孙一愣,连忙肃容拱手说道:“大人明鉴,自从大人三年前交待要用木炭火打造兵器以来,卑职一日不敢或忘。这次大人又事先反复交待过,卑职又岂敢不用心呢?”

所谓钢就是碳、铁合金,其他的杂质去除得越干净越好(当然有很多有益的合金金属,但是黄石不知道),黄石一直强调只许用木炭打造兵器,就是怕煤里面的杂质渗透到兵器里。黄石本来就知道鲍九孙一向细致用心,但这点钢锭实在花了他太多银子了,所以不免有些“关心则乱”。看到鲍九孙一副诚惶诚恐地模样,黄石也心生歉意:“你办事一向稳妥,我说错了,对不起。”

“大人言重了。折杀……”

“好了,继续说这刀吧。”

当时鲍九孙的几个铁匠把钢锭烧得通红,然后总算是切了几抉钢条下来,然后就趁着炭火把这几根钢条打造成了刀身,最后再磨开刃、加上木柄。

“大人想不想试试这把刀?”鲍九孙嘴上问得客气,但他嘴里一边问,一边就打了个手势,立刻就有人飞快地抬来了一个重逾百斤地四脚支架。等这个支架在黄石面前摆好后,鲍九孙还自在上面架了一根很粗的熟铁棍,他心中那股显摆之情已经是溢于言表。

鲍九孙满脸都是得意和期待,黄石笑了一笑,右臂抡了一个满满地圆,手中地钢刀就划开空气,带着尖啸声向那熟铁棍砍去。

只听“铛”的一声大响,黄石的手臂也同时震得一麻。他定睛看去,那刀刃已经深深陷入熟铁根之中。那根儿臂般粗细的熟铁棍几乎被钢刀切入了有五分之一那么深。

不光黄石看得心惊,那鲍九孙看到后也立刻大叫起来:“大人真是天生神力啊。”

黄石想把刀抽出来再看看刀刃,但他一拔之下那刀纹丝不动。他随手就左右晃了晃想把刀从熟铁棍里起出来。

“大人小心。”鲍九孙见状就是一声大叫。看黄石愕然回首,又连忙赔罪说:“卑职失礼了,请大人恕罪。”

黄石的神色有些不快,说话地时候语气也略带不满:“鲍兄弟,我早就说过无须如此多礼,其他人都改了,可你还总是这样。”

那鲍九孙又是一躬:“请大人恕罪。”

“无罪,无罪。”黄石松开了刀柄,盯着刀刃问道:“你要对我说什么,尽管说好了。”

“大人明鉴,这刀刃硬是硬,但实在是非常脆。”鲍九孙说话的时候又是一挥手,几个工匠士兵就上来把熟铁棍和钢刀一起从支架上抬了下来,然后并后反复摇晃着,把它小心翼翼地从铁棍上取了下来。

从那几个士兵手里接过了钢刀,鲍九孙飞快地扫了一眼它的刀刃,然后毕恭毕敬地双手捧给黄石:“大人请看,这刀刃还是完好无损的。”

黄石把刀刃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点了点头又还给了鲍九孙。他记得钢里面含碳越高就越硬,而含碳越低的话,钢就会越有韧性。似乎添加某些东西的话还可以让钢不生锈,或者变得非常非常硬或韧。不过这些东西黄石一个也不记得,更不要说如何去获得了。

鲍九孙爱惜地接过了刀,目光看在钢刃上面的时候还在喷喷赞叹:“古人所谓的‘削铁如泥’地宝刀多了,不过如同这把刀这样好打造的,可没有了吧?”

古代一把刀如果在火力锻打的时间足够长,总有机会把大量的杂质赶出去,也有机会渗碳成为高碳钢。不过这要花的功夫和力气就别提了。而且中国的具体国情是过早地使用了媒炭来冶炼钢铁。虽然煤炭的热值很高,但这也造成钢铁被大量有害杂质污染,结果宋以后的中国铁常常含有了大量杂质,用这些铁打造的武器质量甚至还不如唐朝。

黄石编给鲍九孙听的故事是这样地:他以前在开原的时候有个邻居是铁矿商人,偶尔用小坩锅炼钢水。所以黄石现在只不过是把他以前看到的小坩锅变成了大坩锅,小炉子变成了水力鼓风的大炉子。至于为什么他以前的邻居能用小炉子融化铁而他不能,那自然就是别人的祖传绝技了。

这个解释倒也没有让鲍九孙起什么疑心。这个年代实在是有太多的祖传绝技了,再说黄石一看就不是治金方面的内行,不然就不会在一开始花那么多冤枉银子。最让鲍九孙和长生岛军工司遗憾的是,黄石说他的邻居死于努尔哈赤的种族屠杀了。鲍九孙每次想起来这件事情都先是难过得捶胸顿足一番,只叹气没有机会偷学到更多地秘密。但随后鲍九孙也会雷打不动地紧跟着庆幸起来,在他看来黄石的的邻居没有被努尔哈赤留下当铁匠——真是天佑我大明。

黄石又询问了一番这坩锅炼钢的效率和成本,结果他发现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效率却是很不怎么样。

“我记得以前听他们家说过——这铁融化成水以后,烧得越久,出来的钢就会越韧。烧得越短,出来地钢就会越硬。”这钢水在炼钢炉里时上面还有火焰,黄石琢磨着多半是里面的碳在燃烧。那么烧得久一点想必就能得到低碳钢了。

“卑职敢问大人,那到底要烧多久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们自己去测吧。”黄石大度地一挥手,把权力下放给了鲍九孙:“以后炼出来钢锭,你按照软硬不同把它们分成十级。这事儿就全权交给你了。”

“卑职遵命。”

钢的产量虽然还不大,但黄石觉得应该已经很有用了。首先就是大炮,黄石早就盼着能用上熟铁铸的大炮了,因为用铜铸炮实在是太贵了。可是从前只有比较脆的高碳钢镗刀和钻具,那东西也就能用来造铜炮。只要还在用老式的刀具,黄石觉得也就能钻钻火铳。熟铁铸的大炮黄石根本就不懂怎么去加工。

“等铁炮试制成功以后……”黄石恶狠狠地想到:“就一定要把现在的那些铜炮都熔了,那几门铜炮至少够给黑岛舰队再添条船了。”

另一个黄石能想到地好处就是造火铳。到了长生岛以后,黄石长期以来一直觉得明朝的鸟铳走了一条很古怪的邪路。明朝的鸟铳似乎是仿造的日本火绳枪,日本火绳枪细长好理解,因为那个穷地方的人穿不起好盔甲,日式火绳枪的威力足够大了。再说日本也很穷,他们也舍不得在火绳枪上用太多的铁。

但中国明明完全不一样啊,鸟铳造得比日式火绳枪还细,这不但非常容易炸膛,而且威力也非常小。加工难度不用说,也变得非常非常大。黄石觉得大明仿造鸟铳不奇怪,但越造就变得越细实在是太邪门了,这明摆着就是吃力不讨好嘛。

直到黄石从南京买铜钱的时候,他才隐隐看出了这条发展道路背后的动力。黄石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揣度大明工部官员的君子之腹:造这么细的鸟铳多半是为了偷工减料,反正有大批奴隶一样的工匠,他们的工时几乎不算成本。而每杆火铳用的铁当然是越少越好,反正炸死的也是奴隶一样的军户。

大明的鸟铳直径大约在十二毫米到十三毫米的样子,看上去却是很精致。而黄石和邓肯设计的火铳则是傻大笨粗型,当黄石发现支架不可避免后,他也彻底看开了——怎么威力大怎么来。长生岛现在用的火铳直径已经足有二十二、三毫米那么粗了。

虽然大大拓宽的内径带来了很大的加工方便,但以往磨火铳枪管用的都是熟铁棍加老式的钢制工具,磨一根枪管要一天的时间。而且有些地方还是磨得不够平滑,为了避免炸膛就只好再加厚管壁。黄石希望有了高质量的高碳钢后就可以造钻枪管的钻台,精巧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水平,也就可以极大地降低对口径和管壁厚度的要求。当然,黄石无意缩小长生岛火铳的口径和管壁厚度,他更倾向于多给火铳添加火药——复州之战后黄石一直在考虑怎么进一步加大火铳的威力,好让后金军的大部分盾牌(非全金属制)彻底失去作用。

炼钢带来的最后一项好处是,黄石觉得有了高碳钢后就可以生产另一种大型机床了——轧钢机,这种重型机械可以把还没有降温的钢锭轧成厚钢板、薄钢板等钢材……甚至无缝钢管。到底水力轧机能做到哪一步,黄石不知道。不过他记得这种机械的原理类似擀面杖,用高碳钢作一个钢芯,把红热的钢锭揉一揉就好了。反正……有鲍九孙去试验具体可行性。

现在比较让黄石迷茫的是,他不知道自己造钢和重型机床到底有什么用。黄石目前想到的是高碳钢的长枪枪刃,或者用锻机把轧机轧好的钢板锻成头盔和铠甲。

“辛辛苦苦发展机械和炼钢,扔了这么多银子和人力进去,难道只能用来造冷兵器和早期火器么?就算我能流水线般地制造这些原始武器,最后造了一大批又给谁使去呢?”黄石对这个问题也感到很困惑。

……

与此同时,盖州卫右屯。

“二弟,外面哄传说复州又是明军大胜,斩首逾万!!!!”

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24节 烦恼

说话的人是刘兴治,他极力鼓动他大哥刘兴祚起兵,但刘兴祚却还是很犹豫,他吞吞吐吐地说道:“大贝勒昨天就带着十几个牛录回来了,恐怕复州之战不像外面传得那么惨,大金还是很有力量的。”

“有个屁的力量啊,”刘兴治对他大哥的说法嗤之以鼻,他一直觉得自己对形势和人心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感觉。他狠狠地拍着手叫道:“要是真有力量,代善就不会急着回来了。他这么急急忙忙地赶回来,一定是深怕后方有变,所以才急急忙忙地赶回来虚张声势了。”

看他大哥还在犹豫,刘兴治已经急得要发狂了:“大哥啊,做事情切忌首鼠两端。要不就死心塌地地跟着老汗干,要不就反正回大明那边去。你必须要挑一个,然后就一脑门干到底。脚踏两只船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黄军门说赦免汉军,可没有说赦免旗人啊,”刘兴祚满脸都是忧虑,伸出手分别指了指弟弟和自己:“我们现在可都是入了旗了啊,黄军门可没有说赦免我们。”

“大哥你好糊涂啊。那黄军门还能怎么说?他难道能在布告上说‘我以功保原汉将刘兴祚、现名爱塔者无罪有功?’,那不等我们投降,就被老汗满门抄斩了!”刘兴治双眼尽皆发赤,脖颈上的青筋都跳起来了:

“黄军门忠义之名播于天下,第二次布告里他杀老军为汉军报仇更是效千金买骨之故计,他怎么会自食其言打自己的耳光呢?再说,你我兄弟去黄军门军前投效的话,全辽的汉将、汉军都会翘首以盼,看他怎么处置我们……黄军门又怎么会动我们一根汗毛呢?他又怎么敢动?”

可是无论刘兴治怎么又蹦又跳,他大哥都是一副狐疑不决的面孔。最后被弟弟逼急了,刘兴祚发狠道:“我倒有个万全之计,不如我们暗地和黄军门通信,再派一个两个亲信首倡义帜。如果盖州那里无力镇压只有龟缩的本事,我们就也起兵。如果盖州还有余力,我们就再等等。你看如何?”

这个计策把刘兴治听得呆掉了。他半晌才冷冷地反问:“大哥真是妙极,那如果盖州命令我们去镇压,大哥又打算如何办呢?”

“这个。”刘兴祚捻着胡须思索起来,茫然地回答说:“看来此事还要从长计议。”

“大哥啊,”刘兴治恨铁不成钢地开始咆哮了,他眼下已经是又急又气了:“黄军门说过:‘斩官献土者,以其官官之,以其土授之’。眼下我们不去杀代善、夺盖州,恐怕下面还有人惦着我们的首级呢。再说,让其他人首倡义帜,我们的功劳就少了一半,这是一。还有盖州建奴……”

“二弟。”刘兴祚喝了一声。

但那刘兴治仍然不管不顾地说了下去:“黄军门所向无敌,老汗迟早还得回建州当野人去。盖州奴一旦有了防备,我们起事就困难了,这是二。所以我们还是挑头干比较好,而且成了我们还是世镇盖州地将门,不成黄军门也要替我们向朝廷请赏。我们到复州一样能活得很好。”

“此事容我三思,容我三思……”

失望的刘兴治走出他哥哥地官邸大门后,抬头望了望天边翻腾的乌云,跌足长叹道:“多谋寡断、首鼠两端,我刘氏一门死无葬身之地也!”

……

天启五年七月九日。复州。

“小弟见过哥哥。”

“兄弟快快请起,真是想煞我也。”

章明河牵着一个看上去和他差不多的人进了密室,两个人才坐定就议论起这次的复州之战来。两个人说了一会儿,章明河就捧出一个锦囊,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他从长生岛抄袭来的各种条例。章明河把这些条例一张一张地交给来人看,同时如数家珍地叙述出上面的各种细节,显然他早已经烂熟于心了。

来者名叫章观水,也是故选锋营指挥章肥猫的家丁之一,和章明河关系一直很不错。南关战后他们两人又互相扶持着与金州督司李乘风作斗争,早就如同亲兄弟一般。章观水看了一会儿,突然头也不抬地问道:“黄军门的救火营,想必战力更为可观了吧?”

“不错,不仅仅是救火营,那磐石营也已经非同小可。你也知道磐石营一般的老兵本是来我选锋营的……”说到此处,章明河恨恨地跺了一下脚,这次选锋营的表现让他感到无地自容:“同样是故张将军练的兵,到了章督司手里也还是一等一的强军。可这次却是一触即溃,连长山、广鹿的那些水营兵都不如。哎,我真是把故张将军和章督司的脸都丢尽了啊。”

章观水已经放下了手里的长生岛条例,神色平静地看着章明河。听他说完后就安慰道:“大哥掌管选锋营还不到半年,士卒未附。这很正常啊,不必过于介怀。”

“可那些从我们选锋营里出去的老兵,就是那些在磐石营里的家伙们就附了黄军门了。”章明河急吼吼地说道,手掌还一个劲地在桌面上拍打,神情甚是惶急:“你没有看见他们身上的那股气势,根本是遇佛杀佛,遇神弑神,打得那些建奴鸡飞狗跳,几无招架之力呀!”

章观水倒是一点儿不着急,他仍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此乃黄军门治军有方,我们比不了。不要说我们,说到治军演武,恐怕故张将军都要甘拜黄军门的下风。”

“所以我抄了这些条例来。”章明河重重地把桌子上的条例一拍,满脸都是毅然决然的神色:“不就是不许养家丁么?我跟小的们说了,我也组建一个复州教导队,他们都去参加。然后我也进行复州代把总资格认证……”

“什么?什么?”章观水一时没有听清,连忙追问了起来。

“代把总、代千总资格认证;官兵统一吃食堂;优先给士兵说媒;不许娶小脚女人;不发军饷……”章明河洋洋洒洒地就是一大串。选锋营上下本来就知道长生军战斗力可观,这次复州战役给他们的震动更是极大。章明河等军官也都是刚被黄石从底层提拔上来的。他们震惊之余,几乎是一致同意了章明河向长生岛学习的提议。也纷纷表示能够忍受部分个人利益受损。

“大哥想得很好,但小弟担心黄军门还有什么秘密没有告诉我们。毕竟我们不是黄军门的人。”

章观水的话正是章明河担心地东西。他长叹了一声:“我也这样认为啊,黄军门肯定还有些祖传的绝技没有公开,不过只要能学到黄军门五成的本事,也就够我吃一辈子了。实不相瞒,我早想拜黄军门为义父,但黄军门从来不收义子。不然只要肯传我练兵之法,就是让我拜黄军门义子为义父都完全没有问题啊。”

“既然如此,大哥为什么不干脆投入黄军门麾下呢?”

“这个……”

章明河被问得一愣。他一直担心投入黄石麾下自己就当不成营官了。可是他刚刚说拜黄石当义父甚至义爷爷都没问题,只要能当上黄家人就可以了。这两种想法听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

“大哥所担心者,不外就是黄军门会收大哥的权,不知道小弟猜得对不对?”

“不错。”

“可没有黄军门的提拔,大哥和我什么也没有,弄不好现在还是李乘风那厮的家奴,不知小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