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飞接过阵图,向宗泽道谢了,接着说:“按照阵图作战,这是兵法的常规。至于灵活 运用,随机应变,还得靠当将领善于用心。”
宗泽听了,连连点头,赞赏这个青年将领的见解。
岳飞跟宗泽一样,把抗金作为自己的职责。宋高宗即位以后,他就马上写了一份奏章, 希望高宗能亲自率领宋军北伐,激励士气,恢复中原。他还批评了黄潜善、汪伯彦一伙投降 派的主张。
奏章一上去,宋高宗不但不听,反而嫌岳飞小小将官,多管闲事,革了他的军职。
宗泽死后,岳飞归东京留守杜充指挥。金兵大举进攻,杜充逃到建康;金将兀术攻打建 康,杜充又可耻地向金军投降。杜充手下的将士都散了伙,只有岳飞的队伍仍旧坚持在建康 附近战斗。这回趁兀术北撤的时候,他跟韩世忠配合,把兀术打得大败。
金兵北撤以后,宋高宗从温州回到临安。金朝在中原地区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刘豫,国号 大齐,充当金朝的帮凶,骚扰南宋地界。岳飞率领将士多次打退了金齐联军,建立战功。到 他三十二岁的时候,已经从一个普通将领提升到节度使的地位,跟当时的名将韩世忠、刘光 世、张俊并驾齐驱了。
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词《满江红》,抒发了他抗金的壮志豪情。词的 上半首是: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一心恢复中原,他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宋高宗曾经为他造一座住宅,岳飞推辞 了,他说:“敌人还没消灭,哪里顾得上家呢?”有人问他说天下什么时候能够太平,岳飞 回答说:“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天下才有太平的希望。”
岳飞平时十分注意练兵。部队休整的时候,他也带将士穿着铁甲冲山坡,跳壕沟,要求 像打仗时一样严格。有一次,他儿子岳云在骑马冲山坡的时候,因为战马失足,摔倒在地。 岳飞知道了,狠狠责打了岳云。别的兵士看到主将对自己的儿子也这样严格,就格外认真操 练了。
在岳家军里,军纪特别严。一次,有个兵士擅自用百姓一束麻来缚柴草,被岳飞发现, 立刻按军法严办。岳家军行军经过村子,夜里都露宿在路旁。老百姓请他们进屋,没有人肯 进去。岳家军中有一个口号,叫做:“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岳飞对待将士要求十分严格,又关心爱护。兵士生病,他常常亲自替他们调药;部下将 领出征的时候,他就叫妻子岳夫人慰问他们的家属;将士在战争中阵亡,就抚育他们的子 女;上级赏给他的财物,一概分配给将士,自己家里丝毫不留。
经过这样的训练和照顾,岳家军将士士气旺盛,作战勇猛。岳飞在作战之前,总是先召 集将领,一起商量作战方案,然后才出战。所以打起仗来,每战必胜,从没有打过败仗。金 军将士见到岳家军,没有一个不害怕,他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南宋有岳飞、韩世忠等一批名将,再加上各地百姓组织的义军的配合,要打退金兵本来 是有条件的。但是宋高宗不顾岳飞等人反对,一味向金朝屈辱求和,公元1139年,竟向 金朝称臣,每年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金朝算是把陕西、河南一带土地“偿 还”南宋。
公元1140年十月,金朝又撕毁和约,发动全国精锐部队,以兀术为统帅,分四路大 举进攻。不到一个月,根据和议还给南宋的土地,全被金军夺去。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危 险。宋高宗这才不得不下诏书,要各路宋军抵抗。
岳飞得到这个命令,立刻一面派部将王贵、牛皋、杨再兴等分路出兵,一面派人到河北 跟义军首领梁兴联络,要他率领义军在河东、河北包抄敌人后方。岳飞坐镇在郾城指挥。
过了几天,几路人马纷纷告捷,先后收复了颍昌(今河南许昌东)、陈州(今河南淮 阳)和郑州。金军统帅兀术在东京听到岳飞进兵,大为恐慌,连忙召集部下将领一起商量对 策。大家纷纷议论,说宋朝别的将师还容易对付,就是岳家军攻势难当。但是既然来了,只 好集中全力,跟岳家军拼一下。接着兀术就和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带大军进攻郾城。
兀术大军来到郾城,宋金双方都摆开战场。岳飞先派他儿子岳云领着一支精锐骑兵打先 锋,他对岳云说:“这次出战,只能打胜仗;如果不能打胜,回来就先砍你的头!”
岳云答应了一声,就带头冲上阵去,奋勇拼杀宋军随着岳云,杀得金兵丢下了遍野的尸 首。
兀术败了一阵,就调用他的“铁浮图”进攻。“铁浮图”是经过兀术专门训练的一支骑 兵,这支人马都披上厚厚的铁甲,以三个骑兵编成一队,居中冲锋;又用两支骑兵从左右两 翼包抄,叫做“拐子马”。
岳飞看准了拐子马的弱点,命令将士上阵时候,带着刀斧。等敌人冲来,弯着身子,专 砍马脚。马砍倒了,金兵跌下马来,岳飞就命令兵士出击,把铁浮图、拐子马打得落花流 水。兀术听到这消息,哭得挺伤心,说:“自从起兵以来,全靠拐子马打胜仗,这下全完 了。”但他不肯认输,过了几天,又亲自率领十二万大军进攻宋军。岳飞部将杨再兴带领三 百名骑兵在前哨巡视,见到金兵,立即投入战斗,杀伤敌人两千多人。杨再兴也中箭牺牲。 宋将张宪从后面赶上,杀散金兵,兀术才不得不逃走。
兀术在郾城失败,又改攻颍昌。岳飞早料到这一着,派岳云带兵救援颍昌。岳云带领八 百骑兵往来冲杀,金兵竟没人能抵挡。后来宋军步兵和义军分左右两翼包围,金兵又打了个 大败仗。
这时候,由梁兴率领的太行山义军和黄河两岸的各路义军,也纷纷响应。他们打起岳家 军的旗帜,到处打击金军,截断金军的运粮线。金兵看了吓得心惊胆战。
岳家军节节胜利,一直打到距离东京只有四十五里的朱仙镇。
河北的义军听到岳家军打到朱仙镇,都欢欣鼓舞,渡过黄河来同岳家军会合。老百姓用 牛车拉着粮食慰劳岳家军,有的还顶着香盆来欢迎,个个兴奋得直流眼泪。
岳飞眼看这个胜利的形势,也止不住心里的兴奋。他鼓励部下说:“大家努力杀敌吧。 等我们直捣黄龙府的时候,再跟各路弟兄痛痛快快喝酒庆祝胜利吧!”
上下五千年
207 卖国贼秦桧
岳飞在朱仙镇大捷,逼近东京。兀术眼看在东京呆不下去,决定渡过黄河北撤。当他带 着金兵离开东京的时候,有个书生拦住他的马,说:“大王(指兀术)别走了。岳少保 (‘少保’是岳飞的官衔)马上会撤兵。东京一定没事儿。”
兀术很奇怪,问那个书生说:“岳飞用五百骑兵打败我们十万大军,百姓日夜盼他们打 过来,东京还能守得住?”
那个书生说:“朝廷里有权臣,大将要在外面立功,是不可能的。依我看,岳少保自己 性命难保,哪儿还谈得上立功?”
兀术听了,恍然大悟,马上拨转马头,带兵回到东京。
那个书生说的那个“权臣”,就是南宋朝廷的宰相秦桧(音huì)。
秦桧本来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当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去的时候,秦 桧和他的妻子王氏也跟随他们一起被俘到金京。秦桧在金太宗面前,低声下气,百依百顺。 金太宗认为他很有才干,就把他派到大将挞懒部下当军事参谋。
这时候,金朝发现南宋抗金力量越来越强大,又有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坚决主张抗战, 不好对付,就决定把秦桧放回南方充当内奸。公元1130年,挞懒攻打楚州(今江苏淮 安)的时候,把秦桧和他的妻子放回南宋。
秦桧来到越州宋高宗的行宫求见,天花乱坠地编造了一通谎话,说他在楚州怎样杀死敌 人的看守,怎样夺了一条船逃出来。当时就有不少大臣怀疑,楚州到这儿路远迢迢,秦桧越 过金兵防线逃回来,难道金兵没有追捕?再说,即使敌人防备不严,让他偷跑了,一定十分 匆忙,又怎能带着王氏一起走?
但是,当时的宰相范宗尹跟秦桧是老朋友,竭力在高宗面前帮秦桧说话,并且说秦桧是 个既可靠又能干的人才。宋高宗本来日思夜想要跟金朝讲和,听说秦桧从金朝回来,熟悉金 朝内情,立刻召见秦桧。
秦桧第一次朝见高宗,就劝高宗跟金人讲和,还送上了代朝廷起草的一份求和信。
宋高宗接见秦桧之后,觉得秦桧的主张很合他口味。他对大臣们说:“秦桧比谁都忠。 有了他,我高兴得晚上也睡不着觉呢。”他立刻任命秦桧做礼部尚书,过了三个月,又提升 他当副宰相;再过半年,秦桧就成为宰相兼枢密使,掌握了南宋军政大权。
秦桧当了宰相之后,就干起卖国求和的勾当来。因为遭到许多朝臣的激烈反对,曾经被 罢免了宰相职位。但是昏庸的宋高宗还是把秦桧当做心腹看待,过了几年,又重新任秦桧为 宰相。秦桧利用他的权力和地位,勾结金朝,千方百计破坏抗金将领的活动。这回听到岳飞 连战连胜,准备直捣黄龙府,大起恐慌。因为金朝是他的后台,金朝一败,他在南宋也就站 不住脚。于是,他就唆使宋高宗发出命令,要岳飞从前线撤兵。
岳飞突然接到宋高宗的撤兵命令,弄得莫名其妙。他派人送奏章给高宗说:金兵已经丧 尽士气,我军士气高涨,胜利就在眼前,时机不能错过。他请求高宗取消撤兵命令,允许他 继续进军。
秦桧接到岳飞奏章,又想了一个恶毒的手段,先命令张俊、刘光世等大将的人马从淮北 前线撤兵,然后对高宗说,岳飞的军队在中原已经成为孤军,不能再留,叫宋高宗发出紧急 金牌,叫岳飞撤军。
岳飞在前线等待高宗的进军诏令,没想到接到的却是朝廷催促退兵的紧急金牌。岳飞接 到第一道金牌,正在犹豫,送金牌的快马又到了。从早到晚,快马一个接一个,一连接到十 二道金牌。岳飞知道要改变高宗的决定已经没有希望,气愤得泪流满面,说:“想不到我十 年来的努力,一下子全给毁了。”(原文是“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岳飞要从朱仙镇退兵的消息一传出去,附近的百姓十分震惊,纷纷聚集在街头。他们拦 住岳飞的马,哭泣着说:“我们顶着香盆,运着粮草,迎接官军,这是金人都知道的事。现 在相公要回去,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了。”
岳飞看到这个情景,也禁不住流下眼泪,他叫左右兵士拿出高宗的诏书来给大家看, 说:“朝廷下了紧急金牌,我不能擅自作主留在这里啊!”
百姓们见留不住岳飞,都放声痛哭;兵士们也个个心酸,掩着脸哭。整个朱仙镇响起一 片哭声。
岳飞心里不忍,宣布暂缓五天撤兵,让愿意跟随他们的百姓一起走。过了五天,岳家军 开始撤兵的时候,当地百姓成群结队随军南迁。后来,岳飞奏请朝廷,把这些百姓安置在南 方安家垦荒。
兀术打听到岳家军已走,马上重整旗鼓,向南进攻。本来被岳飞收复的河南许多州县, 一下子又丢失得精光。
秦桧和宋高宗决心向金朝求和。他们恐怕受岳飞、韩世忠等人的阻挠,把他们召回京 城,让韩世忠做枢密使,岳飞做枢密副使,名义上是提升,实际上是解除了他们的兵权。秦 桧夺了岳飞的兵权,就派人向金朝求和。公元1141年十一月,金朝派使者到临安,谈判 议和条件。谈判结果:宋、金之间,东面以淮河为界,西面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 界;南宋向金朝称臣,每年向金朝进贡银绢各二十五万。历史上把这次屈辱投降的和约叫做 “绍兴和议(绍兴是高宗的年号)。
上下五千年
208 “莫须有”冤狱
绍兴和议之后,兀术派使者送密信给秦桧说:“你天天向我们求和,但是留着岳飞,我 们不放心。一定得想法子把他除掉。”
秦桧接到主子的密信,就向岳飞下毒手了。
秦桧先唆使他的同党、监察御史万俟卨(音mòqíxiè,万俟是姓)向朝廷上了一道 奏章,攻击岳飞骄傲自大,捏造了岳飞在金兵进攻淮西的时候,拥兵不救,放弃阵地等许多 “罪名”。万俟卨开了第一炮以后,又有一批秦桧同党接二连三上奏章攻击岳飞。
岳飞知道秦桧跟他过不去,就主动要求辞去枢密副使的职务,高宗马上批准。
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大将张俊原来是岳飞的上司,后来岳飞立了大功,遭到张俊的妒 忌。秦桧知道张俊对岳飞不满,就勾结张俊,唆使岳家军的部将王贵、王俊,诬告另一个部 将张宪想占据襄阳,发动兵变,帮助岳飞夺回兵权,还诬告岳飞的儿子岳云曾经写信给张 宪,秘密策划这件事。
秦桧根据王贵、王俊两个奸徒的诬告,先把张宪抓起来送进大理寺大狱,严刑拷打,张 宪宁死不招。接着,秦桧又奏请高宗下令逮捕岳飞、岳云,到大理寺受审。
秦桧的使者去逮捕岳飞,岳飞笑着对使者说:“上有天,下有地,会证明我是无罪的。”
岳飞、岳云两人被逮捕到大理寺的时候,张宪已被拷打得遍体鳞伤,浑身是血,不像个 人样儿。岳飞见了心里又难过,又气愤。
审问岳飞的就是万俟卨。万俟卨拿出王贵、王俊的诬告状,放在岳飞面前,吆喝着说: “朝廷哪里亏待你们三人,为什么要谋反?”
岳飞说:“我没有什么对不起国家的地方。你们掌管国法的人,可不能诬陷忠良啊!”
旁边一些官员们也七嘴八舌地附和万俟卨,硬说岳飞想谋反。岳飞知道这批家伙都是秦 桧的同党,申辩也没有用,就长叹一声说:“我今天落在奸贼的手里,虽然有一片忠心,也 没法申诉了。”
秦桧又派御史中丞何铸审问,岳飞一句话也不回答,他扯开上衣,露出脊梁让何铸看, 只见岳飞背上刺着“尽忠报国”四个大字,痕迹很深。何铸一看,大为震动,不敢再审,就 把岳飞押回监狱,再看了一些案卷,觉得说岳飞谋反确实没有证据,只好向秦桧照实回报。
秦桧认为何铸同情岳飞,不再让他审问,仍叫万俟卨罗织罪状。万俟卨一口咬定岳云曾 经写信给张宪,布置夺军谋反的计划。他们没有物证,就诬说原信已经被张宪烧毁了。
万俟卨反复拷问岳飞等三人,岳飞受尽酷刑,什么都不承认。有一天,万俟卨又逼岳飞 写供词,岳飞在纸上只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这个案件拖了两个月,审讯毫无结果。朝廷官员都知道岳飞冤枉,有些官员大胆上奏章 替岳飞申冤,结果也遭到秦桧陷害。
老将韩世忠忍不住亲自去找秦桧,责问他凭什么说岳飞谋反,到底有什么证据。秦桧蛮 横地说:“岳飞给张宪的信,虽然没有证据,但是这件事莫须有(就是‘也许有’的意 思)。”
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三个字,怎能叫天下人心服!”
韩世忠反复力争,没有结果,就自己上奏章把枢密使职务辞了。
有一天,秦桧上朝回家,跟他妻子王氏在东窗下一起喝酒。秦桧手里拿着一只柑子,心 神不定地用手指甲在柑子皮上乱划。王氏是个比秦桧还狠毒的人,她看出秦桧对要不要马上 杀岳飞,还在犹豫,冷笑着说:“你这老头儿,好没有决断,要知道缚虎容易放虎难啊!”
秦桧听了王氏的话,狠了狠心,马上亲手写了一个纸条,秘密派人送到监狱。公元11 42年一月的一个夜里,这位年仅三十九岁的民族英雄在牢里被害牺牲。岳云、张宪同时被 害。
岳飞被害以后,临安狱卒隗顺偷偷地把他的遗骨埋葬起来。直到宋高宗死后,岳飞的冤 狱得到平反昭雪,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后来又在岳墓的东面修建了岳 庙。现在,在庄严雄伟的岳庙大殿里,端坐着全身戎装的岳飞塑像,塑像上方悬挂的匾额 上,刻着岳飞亲笔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使人肃然起敬。在岳飞墓门对面,还放着用 生铁浇铸的秦桧、王氏、万俟卨和张俊四个反剪双手的跪像,反映了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景仰 和对卖国贼的憎恨。
上下五千年
209 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王朝一面对金朝屈辱求和,一面加紧对人民剥削,加重税捐,使老百姓遭到重重灾 难。公元1130年,金兵攻占了潭州,抢掠了一阵走了。接着,有一个被金兵打败的宋朝 团练使孔彦舟,带着一批败兵残卒在那里趁火打劫,催粮逼租。
当地百姓忍无可忍,在钟相带领下举行了起义。钟相是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 金兵南下的时候,他曾经组织过抗金民兵,没得到朝廷的支持,就回家乡组织农民自卫。他 用宗教的形式在农民中宣传,自称“天大圣”,能够解救人民疾苦。他说:“现在朝廷的法 把人分成贵贱贫富,这不是好法。我行的法,就是要不分贫富贵贱,人人平等。”一些受尽 官府、地主压迫的农民,听到这些话,怎么不高兴?大家把钟相称做“老爷”,要求入 “法”的人就越来越多。
当孔彦舟的骚乱激起民愤的时候,钟相就宣布起义。他自称楚王,建立政权。附近各县 的农民纷纷参加起义军,钟相分派起义军攻占城池,焚烧官府,打击豪强大户,不出一个 月,起义军就占领了洞庭湖周围十九个县。
南宋朝廷十分恐慌,任命孔彦舟担任捉杀使,镇压起义军。孔彦舟知道正面攻打敌不过 钟相,就先派一批奸细,假扮成贫民,混进钟相起义军队伍。公元1130年三月,孔彦舟 发起进攻,埋伏在内部的奸细里应外合,起义军措手不及,打了败仗,钟相和他的儿子钟子 昂被捕,遭到杀害。
钟相被害后,起义军推杨么当首领,继续和官军作战。杨么原来名叫杨太,因为他年纪 轻,当地群众亲密地称他叫杨么(么音yāo,“幼小”的意思)。起义军在杨么领导下, 在洞庭湖沿岸建立营寨,又在湖里和各个港汊上集中了大批船只,平时生产,战时打仗,队 伍越来越壮大。
南宋王朝又派程昌寓(音yù)担任镇抚使,镇压起义。程昌寓到了鼎州,不惜工本制 造了大批车船,每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