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以确凿的证据举报柳卉婷伙同海关不法人员,利用职权弄出了100万美元的罚没药品,并买通外地药检所出具不合法药检证明,使大批不合法药品冲击市场,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王局长用半个多月的时间,组织人力调查石天明报告中披露的情况,证明基本属实。
于是,医药司向部里出具了关于X-1号扰乱中国药品市场的正式报告。卫生管理一部张其炎副部长亲笔签字,正式吊销抗生素X-1号的进口许可证。X-1号从此不许进口,违者必究。
就在抗生素X-1号被中国卫生管理部吊销进口许可证的第15天,美国华森公司正式向中级人民第四法院状告卫生管理一部副部长张其炎。起诉他滥用职权,庇护国内不合法企业,非法吊销华森公司进口许可证。起诉书上振振有词地说:华兴公司乃国内不合法企业。据悉,贵国工商局正对其进行查封。因此,该公司无权经营X-1号。更无权继续和华森公司的合同。因此,卫生管理一部暂停进口是错误的。我公司雇员抵制错误,继续进行X-1号的市场销售是无可厚非的。根本不能说走私。而卫生管理一部副部长却听信华兴公司盅惑,无端吊销我公司许可证,乃是一种滥用职权行为。华森公司要求:恢复X-1号的进口许可证。张其炎副部长向华森公司公开赔礼道歉。卫生管理一部须承担其滥用职权行为导致的一切后果。
消息传来,卫生管理部上下舆论哗然。一家小小的外企公司,在中国经商无视中国的法律,藐视管理机构,肆忌违法乱纪。当他们的丑行被警告以后,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卫生管理部作为中国医药管理的最高长官,行使自己的职能对其非法的经营予以取缔。对方竟丧心病狂,凭空捏造不实之调,向中国卫生管理部门的权威提出公开挑战。
张其炎副部长沉着地应了战。专门成立了一个班子,并授权关司长全权负责此案。
因此案子涉及华兴和华森公司的商业纠纷,张其炎副部长正式授权正负责310万帐号官司的两位律师张中书和郭林,为卫生管理部官司的律师。
在案子开始审理的第一个月,负责案子的两个审判员态度是客观的、祥和的,在取证方面也是公正的。
但不知为什么,从元旦以后,两位审判员的态度变得暧昧,说话也闪烁其辞的。而且耐人寻味的是中级人民第三法院华兴和A区工商局官司中的一些材料,居然在第四法院涉外官司的原告方柳卉婷的证词材料中出现了。涉外涉内两个官司搅和在一起,使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关司长,法院送来华森公司的答辩状。”秘书递过一个厚厚的牛皮纸大信封,打断了关司长的沉思。
“真巧,柳卉婷也有动静了。”关司长笑着对王局长说。
“看看说了些什么?”王局长递过笔筒里的剪刀。
关司长小心地剪开封口,取出一叠厚厚的材料读了起来。
坐在对面的王局长突然发现关司长的表情渐渐变得异样。关司长的眉间渐渐拧成了一股绳。他的呼吸逐渐变粗。他的嘴唇开始哆嗦。他的脸色变得铁青。
突然他拍案而起,抓起材料就向门外冲去。
“关司长,您去哪儿?”王局长急忙站身,挡住了老司长。
“我找张部长去!”
关司长拉开门大步走了出去。不敲门就进了张其炎的办公室。
张其炎正和秘书谈话。见关司长情绪激愤地冲进来,连忙让秘书先退下。
“老关,怎么啦?别着急,坐下慢慢说。”张其炎指指对面的椅子,让关司长坐下。
关司长没有坐,而是递过手里那份长达20页的证词材料,激动地说:“张部长,我请求调离此案!我请组织上审查我和张爱梅。”
张其炎神色也凝重起来。说:“老关,你先坐下,我看看材料。”
关司长坐下了。目光炯炯地盯着正在看材料的张其炎。随着纸张翻动的“哗哗”声,仿佛又听见里面那些恶毒的暗示和含沙射影的攻击。
这份证词从张爱梅初识石天明称他为好孩子,到石天明有一天当众尊称她“张阿姨”;从石天明给张爱梅送出一台“延年康”治疗仪,到张爱梅出国给石天明的女儿带回一个玩具;从石天明请张爱梅在饭馆吃过一次饭,到石天明乘关司长出差去张爱梅家吃过一碗馄饨……渲染足了两人的亲密关系后,突然笔锋一转,把张爱梅给“延年康”项目的投资说成是为私情挪用公款;把石天明根据合同支付给张爱梅公司利润说成是贿赂和收买;把关司长暂停X-1号进口的决定说成是为爱妻和干儿子石天明出气……明明是光明正大的东西为什么在他们的笔下都变成了桌子底下的肮脏交易?
关司长越想越气愤。呼吸粗重得如拉了风箱。
张其炎看完材料抬起头。
“张部长,我请求组织上审查我,把我调离此案!”
张其炎望着情绪冲动的关司长,摇摇头笑了。
“你这个老关啊!真是个老糊涂了。对方设套给你钻,你就真的往里钻啊!”
关司长愣住了。
张其炎指着这份材料说:“有三点。第一、这官司是告我张其炎的,却通篇不提我一个字,矛头全部指向你,他们意欲何为?第二、这20多页的所谓证词,完全是一些与本案无关的东西。叫声阿姨吃碗馄饨也成了证词,意欲何为?第三、这些材料既与本案无关,法院理当驳回。为何又送达?他们意欲何为?”
张其炎说到这停住了口,意味深长地望着关司长笑。关司长渐渐地也悟出点什么来了。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我是当局者迷啊!”
“老关,他们是司马昭之心啊。目的就是想让卫生管理部乱起来,最好自相残杀,然后他们好制造混乱、混水摸鱼。咱们一定要稳住,不能受外来干扰。自己先乱了阵脚。”
“张部长,我担心……”
“担心什么?”
“担心官司……”
“担心什么!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算。”张其炎泰然自若地说:“不必以成败论英雄。”
“好,张部长,有您这句话我也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关司长站起身,迈着果断的步伐回到办公室。
王局长正焦急地踱着步。见关司长回来了,忙迎上去。
“关司长,你没事吧?”
“没事。你把这些证词材料研究一下,尽快弄出一份义正词严的答辩状。揭露一下他们的真实用心。也让法院不明真相的人了解一下事实。最好马上和石天明联系一下。让他们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关司长把材料递给王局长。见对方依然关心地望着他,就自嘲地摇摇头笑笑说:“看来真是老喽!”
石天明是下午从王局长口里获知消息的。当晚便 赶到关司长家,发现老两口正老泪纵横呢!
当时石天明的感觉就象一个罪人。这对老人革命一辈子了,本是一世清名。如果不是因为他,怎么会快离休了还遭此污秽。老人最重名节,可为了华兴公司,却人前人后遭人议论。孰不知,谎言说一百遍也会变成真理。这对老人面对谎言同样处于说不清、辩不明的状态,这是一种怎样的难堪和痛苦。
这哪是打商业官司,这分明是一场正直和邪恶的战争。
可悲的是,虽然自古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但这过程中,多少正直的人会惨遭屈辱,甚至失去了生命。
石天明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作为一个紧随这场商战度过了春夏秋冬的当事人,他对痛苦和屈辱的承受力已经在战火中增强,他能坦然地直面对手扔过来的一切炸弹和地雷。大不了是个死。但他精神不倒,就能东山再起。
但狡猾的对手显然已经明晓了端倪,他们的炸弹开始暂时避开石天明,而是投向他周围无辜的人们。这半年多,上至关司长,张爱梅,下至石天明的外地经销商。最近两三个月,他们又把黑手伸向了他的朋友和家人。含青几乎天天被匿名电话骚扰。石天明的父母和含青外地的父母都不断接到陌生人的恐吓电话。焦守英也被撺夺得冲击了含青家里。连含青的前夫何晓光也成了通过含青胁迫石天明的工具。这些人真是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其心计之深之远之阴之毒,根本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更何况在人际关系上单纯木讷的关司长夫妇。
因此石天明当时痛苦之至,却不知该说什么话安慰他们。只能象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带着千万分的歉疚坐在一边。一会儿递过一块纸巾,一会儿倒上一杯水。
而关司长不愧为意志坚强的老干部。他很快理智起来,抹了抹眼泪。自嘲地说:“唉,老了,不中用了。小石,让你见笑了。其实这一切我们在‘文革’都经历过。都是这十多年太平日子过的,好了伤疤忘了疼。对这种“文革”整人的方式竟然受不了了。小石,你放心,我没事,你张阿姨也没事。我们是老党员了,垮不了。我们相信组织,相信群众。今天我去找张部长,请求退出此案,张部长还把我批评了一顿,说对方设的就是这个圈套呢,你还真往里钻啊!这不,我一琢磨,其实也明白了,就是感情上还有些接受不了。唉,老了!”
石天明觉得眼眶潮湿,鼻子发酸。他努力控制住情绪,对老俩口说:“关司长,张阿姨,您们对我不要有什么顾虑。我年轻,没有什么撑不住的。我担心您们,千万要保重身体。张部长说的是对的,我仔细琢磨过这件事,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卫生管理部乱起来。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政府机关很少有处理行政官司的经验。所以他们是想制造混乱,好混水摸鱼。张部长的判断是对的。咱们一定要稳住。不受外来干扰。该干什么干什么。只是孙搏权他们的关系网又漫延到法院系统来了,真有些触目惊心。他们真是无孔不入啊。”
“小石,这事儿我们还得再认真研究研究,把问题想透一点。争取能想个什么办法彻底改变一下我们疲于奔命的局势。”
“关司长,这也是最近我一直琢磨的事。今天的事虽然让我感到震惊,但似乎也隐隐约约地给了我一些思路。我回去要彻底地想一想,争取这几天有个清晰的东西的给您。”
石天明没有在关司长家久留。那晚他也没把车开回公司,而是开出了郊外,一个人来到了密云水库。他把车停在一片视野开阔的水域边。依稀的灯光,照在结了冰的水面上,波光鳞鳞。他望着冰河浮想联翩。他从认识柳奔婷想起,想到和柳卉婷的矛盾,分裂,最后分手;想到严寒冰从一个朋友,局外人,先为女人后为利益变成要置石天明于死地的敌人;想起孙搏权和他素昧平生,却狠下“杀手锏”把他帐号一封半年多,使石天明今日四面楚歌;想起公、检、法、税务这一层一层关系如蜘蛛网一般不知结到何时是个完;想起这两辆“战车”已碾过了春夏秋冬,早已千疮百孔疲惫不堪,却还不得不撕杀呐喊,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他想起……他想啊想,把这一年多来的风风雨雨第一次认认真真、理理智智,不带半点焦躁和情绪地想了个遍。渐渐地,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他发现柳卉婷和严寒冰他们还真在和他过招。而这一招一招还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归结起来:一是断石天明的后路,借外力来除掉他;二是疲惫石天明的身体,焕散他的意志,用内力来瓦解他。用的招数万变不离这几计:借刀杀人、釜底抽薪、无中生有、围魏救赵。这些计谋有时单独使用,有时综合运用。如这次华森告张其炎副部长的官司,就是集毒、辣、狠、损、阴、奸为一体,把这四计综合运用到了炉火纯清的地步。这一计,借得是华森公司这把“刀”。刀锋明里指向张其炎副部长,但真正要杀的是所谓石天明的“后台”关司长、张爱梅。最终目标还是石天明。此计既便杀不死关司长夫妻,也能震撼石天明的灵魂,石天明不会坐视敌人把刺刀伸向关司长的胸口而无动于衷。
是的,石天明可以继续一招一招地和他们打下去。他已经在这种对峙中一天天活下来了。只是每出一招,又会有多少不明真相的人卷入?回忆这一年多来,本来只是石天明和柳卉婷之间的商业战争,而且是非一清二楚,轻易断得明白的。但由于有政府职能部门A区工商局的介入,一下改变了战争的性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介入,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了是非,只是在打输和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为了能胜,双方都在拼尽全力。两辆“战车”早已超负荷运转。石天明这辆战车上不仅有华兴公司,还有支持他的卫生管理部、中纪委。他们的手里有正义的宝剑。但是麻烦的是柳卉婷、严寒冰那辆“战车”上大部分是不明真相的人。他们或为朋友或为利益,糊糊涂涂举起手中的权力之剑上了“战车。”上去后才发现落进了一口深不见底的井。但是发现上当了的他们却已经下不了“战车”了。因为上这辆“战车”意味着他们是和柳卉婷孙搏权一样的人。而为了证明他们是好人不是坏人,证明他们挥起权力之剑是正确之举,那么他们不得不再犯九十九个错误来证明他们第一个错误的正确。而证明过程中,他们又要把许许多多人拉进他们的“战车”。以至于中纪委这支正义之剑迟迟不敢落下来,怕误伤好人。柳卉婷、严寒冰、孙搏权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拼老命扩大战场拖人下水。双方打得精疲力尽却至今没有结果。石天明虽说这一招一式地也活过来了。但谁能保证下一招下一式依然能挺得住?
可为什么自己从没想过也去利用一下敌我双方情势,主动去进攻一下呢?他一直只守不攻,完全出于一种挨打的境地;即便是以防守为目的的进攻,也都是出于本能应付,最终也只是暂时缓解一下被动的境地。
如果我也去主动进攻会怎么样?
石天明在崔云天家多次听严寒冰侃战争侃《孙子兵法》。石天明只听但从未发表过任何议论。因此,严寒冰怎么也不会知道,他面前的土小子从中学起,就迷上了历史和战争。他的床头,堆满了拿破仑、墨索里尼、希特勒、巴顿将军的传记。奇∨書∨網中国战争经典《三国演义》他看了不下10遍,有些精彩场面他甚至能背诵。他常开玩笑对含青说,如果他出生在秦朝,那他肯定是陕西“兵马俑”里的一个武士;如果他出生在拿破仑时代,那他一定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他从小就做当元帅的梦。但插队、当工人、当医生,离他的梦越来越远。所以,他后来分析自己几次冒险的潜意识动机,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圆梦方式。冒险成功,证明他是一名勇士。
但命运又让他从了商。可从商并没有妨碍他这一爱好。相反,他常把中国古代和二战时期的历史与今日的商场做对照,得出结论:商场即战场。把战场的经验运用于商场,有时能获奇效,尤其他看到《人民中国杂志》日本专家材山孚先生介绍说:“日本企业家为了使企业生存和发展,使用了两根支柱。一是美国的现代管理,一是中国的古代思想,特别是《孙子》思想。”对石天明的震动很大。掌握美国现代管理方法非一日之寒,因为这是“拿来主义”的东西。但《孙子》乃国粹,如今被日本人潜心攻读,而国人却束之高阁。真是莫大的讽刺。因此,他重新找出青年时代就看过两遍的《孙子》一书。以一个商人的角度重新读了一遍,觉得茅塞顿开。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吧。
他把《孙子兵法》里的“三十六计”重温了一遍以后,尤其在大脑中牢牢刻下了“总说”中的一段话:“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变,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这里面阐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一是军事战争需要施计用谋;二是施计用谋必须在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前提下才能成功。这里面“数”指的就是客观实际,“术”则是主观计谋。客观实际决定主观计谋,主观计谋源于客观实际,又反作于客观实际。如果单凭想象,而不顾客观情势,去“设”计,则“设则不中”,必吃败战。
因此石天明用计,但不“设”计。在严寒冰、崔云天他们大侃“设计”“做局”时,他听之但内心并不以之合谋。
但他万万想不到,这几个自诩为孔明的人却把计“设”到了他石天明的身上。在和平的土地上凭空燃起战火硝烟。
石天明不怕战争,但他害怕无辜的人因他死于战争。而战火漫延的结局,必定是更多的人被拉进“战车”,死于枪林弹雨之中。而且目前局势很明显,柳卉婷故意到处点火,混淆视听,唯恐天下不乱。石天明其实一直被她牵着鼻子走。她今天发一把火,石天明拚尽全力去扑灭了;明天,她又放了一把。而且一把比一把更疯狂,更没有理智。柳卉婷的用心无疑是想扰乱时局,她好“混水摸鱼”。摸到了“鱼”,她才可能“金蝉脱壳”。否则,她作为一个中方雇员,如何去推卸X-1号项目葬身中国的责任?所以,她只会尽一切之能事去放火。只要火能燃起来,她才不管会不会“殃及池鱼”呢。
而火,是会伤人的。
石天明的目的,不仅要救火,还要想办法捏灭火源,让火从此绝迹。
可怎么才能做到呢?
显然只有华森公司能做到。
华森公司是个很微妙也很复杂的角色。菲利浦也好,其它董事局成员也好,无论是出于美国人对贫穷国家本能的蔑视,因此在国内做守法公民,在贫穷国家却肆无忌惮;还是他们出于贪婪的本性,默许了部下只要能挣钱可以不择手段的信条;或是他们和林伟文,柳卉婷之间还有瞒着公司的不可告人的交易……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即商人的本质是挣钱。利益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放之首位的东西。
这么一想,华森公司参予告卫生管理部张其炎副部长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他们的X-1号项目被封,利益已经无从可言。所以,他们仇视中国卫生管理部门,仇视华兴公司。这时,如果柳卉婷、林伟文再跟他们信誓旦旦,只要华森肯出面告卫生管理部,定能把部里吓得屁滚尿流乖乖地开放X-1号。中国官僚崇洋媚外是有悠久历史的。这是“国粹”。而美国鬼子歧视中国人也是众所周知的。这是事实。华森公司会怎么干?毫无疑问,不干是死,干了至多也是死,没准还能活呢。所以不干白不干。
石天明越想大脑思维越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