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客厅伺候的丫鬟家仆们都是齐齐躬身行礼,王通和蔡楠这才知道这位大汉就是马芳的儿子,可听说马芳的大儿子马栋在宁夏做参将,二儿子马林镇守龙门卫,如今是宣府的游击,这二位都是武将,可这位怎么是文士打扮。

王通甚至想到,马芳可能还有个儿子,那大汉扫视了王通等人一眼,边上立刻有家仆过去耳语几句,那大汉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见过王大人、蔡公公,马林这边有礼了,方才不知道二位贵客身份,有些简慢,还请包涵。”

原来是二子马林,王通和蔡楠也连忙站起回礼,不过心中都是纳闷,明明是个武将,怎么穿着打扮和这做派都跟文人一样。

双方都坐下,马林欠身笑着说道:

“王大人此去塞外,不经意间立下了盖世的功勋,这等勇武,实在是让人赞叹佩服。”

“凑巧而已。凑巧而已,值不得什么!”

反正大部分脑袋都是要卖钱的,王通也不想说的太多,笑着谦逊几句,马林却在那边又是说道:

“宣府边兵十万,去年才不过斩首三百一十一,王大人虎威营不过四千,怎么就有如此大的斩获?前些日子张家口堡的人送信过来,马某怎么也想不明白,能否请王大人赐教一二?”

原来是找茬挑刺的,宣府上下都盯着自己砍杀的首级。只有这一个想知道自己怎么打的,怎么取得这样的胜果,觉得不太可信。

实际上后面的问题挑衅的意味已经极重,但不知道为何,王通却对这马林一下子顺眼起来,那明明是武将,却穿着长衫文士做派的那种别扭也是不见,宣府之中,也有人愿意用心啊!

王通身子坐直了些,开口说道:

“不知道马大人有没有看过王某队伍中的大车……”

蔡楠诧异的瞥了王通一眼,他可是知道王通性格火爆,别人有所针对,他必然狠狠还回,怎么今日却这般的和气。

那边的马林也没想到王通居然这般和气回答,而且听对方有认真解释的意思,一时间心中的芥蒂去了不少,他本来以为王通杀良冒功,三千多人斩杀比自己还要多的鞑虏骑兵,这太过匪夷所思。

没想到对方没有强词夺理,却准备说道理,一时间心中纳闷,难道对方真要详细说明如何有这般战绩,既然敢详细说明,那或许不是杀良冒功,可这样的战绩,去去三千在内陆娇生惯养的兵,怎么打的出来。

不过,王通这边才说了一句,那边马芳已经从内堂走了出来,一进屋就大笑着说道:

“年纪大了,晚上睡不着,白日间却睡不醒,倒是让二位贵客等候多时!”

这大笑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如果不是王通事先知道马芳今年已经是六十一岁的老人,还真不相信这笑声是他发出的。

马芳,在十六岁的时候自蒙古逃归山西。从大同边镇一小卒做起,屡立大功,一步步做到宣府总兵官的位置上,武将的最顶点,这个时代多有诗文传诵,有说是“天下第一勇将”也有人说“勇不过马芳”,在戚继光和俞大猷、李成梁彰显威名之前,马芳就是勇武二字的代名词。

在虎威武馆的时候,王通就听历韬他们这些来自宣府的少年议论谈及,这一路西来北上,又是听说了不少马芳的事迹,人总是崇拜英雄,王通也想要看看这位当世名将到底是什么样子。

俞大猷老当益壮,弓马刀枪功夫不减当年,每日都是想着把一身所学传授给少年,每日里想着都是大明的军务,这样的人的确是国之栋梁,天下英雄,不知道这名声比俞大猷还要胜几分的马芳是何等人物。

马芳身为宣府总兵,早已显达,身份地位都远在王通和蔡楠之上,听到那洪亮声音,他二人连忙站起躬身施礼,口称“某某见过马大人”。

抬起头,却没见到什么威猛无比的壮实老人,而是一个身穿五蝠金钱纹对襟员外袍的胖老者,颌下胡须梳的整齐,看不到一丝白色,身材倒是高大,身边却有两个丫鬟在那里扶着,这个讲究王通倒是懂,京师富贵人都要下人搀扶,以示自家养尊处优,却没想到“天下第一勇将”居然也是这般。

王通有些错愕,马芳脸上似乎有刀疤,不过已经很淡,伸出虚请的手颇为粗大,这倒是武将的常态,可上面套着那白玉的指环,武将射箭往往有指环防护,一般都是铜铁制造,将就些的用金银,可用这白玉,丝毫没有实用的意义,富贵气倒是十足。

“准备的仓促,没什么好东西,还请王营官不要见怪。”

马芳热情的说道。

四百四十

此时略微有些暖意。可在屋中还是要点火取暖的,小门小户的人家往往在屋中生个火盆,有些家资的弄个炉子做个火炕,但不管那一种烟火气都重了,让人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舒服。

王通在小时候对这个很不习惯,这些年才慢慢适应,他起身和马芳一起向偏厅摆设酒宴的地方走去,路上才发现这屋中没有丝毫的烟火气。

“居然没有什么烟火气,却又温暖如春,不知道马大人这宅子是如何取暖啊!”

他这一问,马芳和马林都是回头看他,周围伺候的丫鬟小厮也都是诧异的看过来,这眼神王通那一世颇为熟悉,穿着破烂走进什么高档地方,服务人员都是这个眼神,无非是讥刺没见过世面的穷人罢了。

可大家身份地位摆在这边,马芳自然不会这样应对,笑着说道:

“这宅子做的地龙,老夫年事已高,害怕风寒,所以做了这个。”

说起地龙来。王通倒知道是何物,京师大富大贵的人家在宅邸的下方挖有砖道,冬日生火,热气涌入这些砖道,烘烤地面,热气比冷气轻,不断上升,整个宅子都会热起来。

不过这地龙消耗柴火煤炭的量极为巨大,京师那边寻常富商官员都是用不起的,有的人家也未必能天天用上,王通还记得陈思宝和自家讲过,在天津卫赚钱发财,回到京师也天天烧地龙,襄诚伯家都是如此,何况其他人。而且就算是皇宫里,也就是几处暖阁之类的有地龙,出了房门就得用上貂帽披风,这马府里居然是连回廊都有地龙,前后跨院连在一起,一丝也感觉不到寒意。

王通轻轻跺了跺脚,他来到北地之后就是穿的厚底皮靴,也难怪感受不到地面的温度。从迎客的客厅到吃饭的厅要走三十步左右,其他人就罢了,马芳这边却是左右两个丫鬟搀扶着,王通却注意到马芳的脚步很沉稳,身子很平衡,这根本就不是需要人搀扶的模样。这般做派,无非显示他老人家养尊处优,身份贵重罢了。

前面门前两名丫鬟看到主客前来,连忙躬身撩起了帘子,不得不说,来到这大帅宅邸,能看到上下伺候的丫鬟都有几分姿色,说美丽也不过分,不过妆实在是太浓了些,衣衫样式也太花哨了些,府邸中的下女似乎都这般打扮,王通没进过什么大户人家,可也知道此种打扮太艳,京师秦馆那还是烟花之地,里面的女孩子都要比这个清雅不少。

还未进那厅,却有一股淡香飘来,这味道却像是梅花发出的香气,可其中却有几分酒味,让人颇为的舒畅。

走进那厅,却看到几株梅花栽在大木桶中,摆在厅的四角。想来是饮宴的时候从外面搬入。

圆桌上的餐具全是银制,下面是两寸左右的方形厚底,上面则是圆盘,圆盘上都是盖着盖子,王通等人一进屋,马家的仆役立刻掀开了盖子。

美食美器这个自不必说,在边镇地方,王通倒希望吃点什么北地的特色野味,可在历家的宴席是京师酒楼的上等席面,在马家还是这个套路,无非是多了几样珍馐,餐具上精致名贵了些,倒是和当年在福寿楼吃的很像。

“哦,这银盘下面应该是放着烧酒点火吧,怪不得现在还是热气腾腾的。”

“蔡公公好见识,老夫听说南京魏国公府上就有这个法子,宣府苦寒,让客人上桌等未免失礼,可菜做好了摆上又容易凉掉,这才弄出这个法子。”

马芳听到蔡楠的话,眼前一亮,笑着说道,脸上颇有自矜的神色,王通跟着笑笑,怪不得除了花香之外,还有酒味。

不过银器分两格下面烈酒点火保持饭菜温度,在这个时代还真是豪奢之举,他在京师、天津卫都没听到什么人这么做,魏国公那是天下第一等勋贵豪门。马芳居然能和他相比,实在是了得。

宴席上的气氛很不错,王通准备和马林详细解释如何在草原上击溃斩杀鞑虏之后,马林的敌意就消退了不少。

而王通和蔡楠对府邸豪奢的震惊和赞叹则是让马芳的兴致高了许多,对待二人的态度也由方才的热络变成了亲切。

落座之后,却才上了冷盘,朱红釉瓷盘子,还算是稳重的蔡楠却盯着自己面前的瓷盘看了半天,迟疑了下才开口说道:

“马大人,若咱家没看错,这是去年江西那边才仿出的钧瓷吧,啧啧,天津卫那边也不过年底才有,没想到马大人这边已经用上……”

这话说完,马芳一愣,却哈哈大笑起来,边上的马林也脸带笑意缓缓摇头,马芳笑声停歇,才开口说道:

“蔡公公,这可不是什么仿出的,这就是北宋政和年间出的上品钧瓷,据行家说,这还是那宋徽宗和李师师用过的……”

王通脸上带着笑意。可却突然变的极为厌烦,这还是大明屏藩的九边之地吗,风花雪月,竞相奢华,宣府大帅马家府邸,副总兵历家府邸,都是豪奢无比,武将做文士打扮,都在这享受吃用上做文章,想想街上那些穿着破烂棉袄的兵卒,想想张家口堡那怯战如鼠的军将官兵。再想想此行的目的。

那边马芳却已经讲起了宋徽宗和李师师的风流韵事,王通不愿意再听下去,索性举杯说道:

“下官来宣府之前,一路上就听人说马大人的赫赫战功,世宗肃皇帝二十九年的时候,鞑虏入威远,马大人奋勇向前,一人斩杀敌骑过百,这等威势,实在是领下官敬仰。”

王通所说的战功事迹,让马芳名震天下,正是这斩首过百的大功,才有了马芳的今日富贵官位,王通此时提起,马芳也是得意非常。

不过隆庆年到现在,马芳的战绩无非是某某日鞑虏来犯,马芳率兵出击,鞑虏溃败遁逃,却不提什么斩杀首级,也不提什么具体的过程。

鞑虏南下掳掠,抢到抢不到东西,总要退回草原,这一进一退的,是不是打退,朝廷也不会派人来查证,自然可以说成是大胜了,这一点,王通自然不会说了。

“那时老夫年轻,又是在鞑虏处逃回,一腔血勇,所以才有那等冒进之事,这些年圣恩浩荡,派老夫镇守一方,老夫才知道了要稳,一切稳妥为先才是。”

王通和蔡楠此时也说不得什么,无非跟着含笑点头而已,看府中这般富贵。人的确会不愿意冒进,边上的马林却开口说道:

“可否请王大人讲讲草原上如何杀敌,在下对王大人如此匪夷所思的大胜实在是好奇非常?”

这样的军镇之中,还有想知道如何作战的,王通对这马林高看不少,当下笑着点点头,开口讲述起来。

不过草原上这场大胜和智略关系不大,从容的应对是一方面,装备的改进更是一方面,大车为城,枪炮及远,抵消了鞑虏骑兵机动性的优势,又让鞑虏擅长的弓箭射击失去了效果,这才是胜利根本原因。

解释了小半个时辰,马林倒是听的聚精会神,可蔡楠却碰了下王通,向着主位那边用了个眼色,马芳在那里有些打盹。

马芳精神健旺,他从大同边镇到宣府这边,几十年都是在与鞑虏的交战中渡过,王通所说的这些致胜良策按说他应该感兴趣才是,听的应该比马林更加专注,王通讲的也算精彩,却没想到马芳居然听睡了……

……

“大人约下官来府上,是为下官分忧,下官在这里拜谢了!”

一切都是奢华,可王通却有些烦躁,索性直接挑明了话题,刚才还昏昏欲睡的马芳这时这时却清醒过来,开口笑着说道:

“云胜那边要了八百,却不知道虎威营自家要留用多少?”

王通听得一愣,对方的意思是说除却自家留用的马家就要全部买下,还真是好大的气魄,他在那里沉吟间,坐在对面的马林带着僵硬的笑容站起来,抱拳说道:

“王大人,在下身子有些不舒服,先行告退,请大人见谅。”

话说完就匆匆离席,等马林出了屋子,马芳无奈的笑了笑,开口说道:

“老夫这个儿子,弓马韬略都是有的,就是脑筋不太灵光,总喜好谈什么大义,说什么首级要自家马上取,要是这么容易,朝廷还要九边作甚……”

“虎威营自留二百。”

王通只做没听见马芳的感慨,开口报了个数字,马芳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其余的老夫就都归在老夫这边吧!”

“每个三百两!”

既然这马芳府上如此豪奢,王通索性多要些,一千二百个首级,三十六万两银子,这可是了不得一笔巨款,马芳脸上笑容不减,温和的说道:

“这个好说,不过老夫手中现银一次拿不出这么多……”

……

注:马芳在嘉靖年间的确战功赫赫,但在隆庆后,他的战功就很模糊了,往往贼人溃退,可实际的战绩却很少描写,而且马芳在宣府豪奢过王侯,这也是史料笔记中所记载的。

四百四十一

“各位,这五百匹马是虎威营自用。诸位来晚了,不过各位若能得起,五月份可以再去宣府城或者张家口堡那边,到时候天津卫在那边开货栈贸易,会给各位一个折扣。”

虎威营的大队人马离开宣府镇城已经两天,所带的大批牲畜在宣府城就卖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马匹都是准备给虎威营马队自用的。

精挑细选留下的马匹,自然都是好马,马三标这边盯的很紧,生怕被人再卖掉,可那些得消息晚的各处人等还是不屈不挠的跟上纠缠。

既然你虎威营在张家口堡那边就开始卖,现在为什么不卖了,现在这些牲口都是上品,大家甚至愿意加价二成买。

虎威营军纪森严,不过对这些诚心来做生意的人却很客气,专门派了蔡楠出面接洽,留下姓名,将来也好打交道。

马家和历家一共给王通三十万两现银,历家还有一部分拿不出,给王通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允许王通在宣府开设店铺货栈。参与到边贸之中。

大明不需要草原上的货物,可草原上却需要大明的货物,彼此贸易买卖,这是正常,不过双方乃是敌国,贸易经常因为各种原因中断。

自从嘉靖末和俺答汗议和以后,边贸一直是持续不断,但盐铁和牲畜的贸易,都有严格的定额,不得超出一定的额度。

可上有旨意,下有对策,就算在敌国交战,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大明九边之地和草原上的贸易也未曾断绝。

原因很简单,边将们要发财,要让下面的军校亲兵发财,除却克扣军饷军需之外,最大的财源就是和草原各个部落进行贸易,大明的货物贩运到草原上利润比起大明的南货北上得利还要巨大,甚至不逊色与私盐和海贸,大小商人趋之若鹜,边将就对这些商人设卡收钱,抽头抽税,甚至自家参与其中。

这等边贸是边将的财权,也是一种默认的特权,何况在边镇之中,边将就是一言九鼎的人物。没有他的允许,根本做不进生意。

天津卫开海之后,南方和外洋的大批货物从各处汇集到这里,然后以天津卫为端点发散到各处,但最北也就是到京师,蓟镇和宣府都无法进入,只是那边的商人过来采购,虽然利润也很高,可根本没有形成交互。

可得到了马芳的允许之后,三江商行可以在宣府这边开设分店,地皮店铺都不用王通这边操心,税赋全免,边贸回易,税赋也都是全免。

在宣府城开设的这家店铺,马家占三成五的份子,头二年不分一文钱,二年后按股份分账。

一千二百首级,三百两一颗,三十六万两白银,马芳这次只给了一半,一个店铺折抵了将近二十万两白银。看着实在是王通吃亏。

可王通这些首级本来打算买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的,得到的银钱都是白捡,而且有了三江商行设在宣府的分店,天津卫汇集的货物也将通过这个点销售到宣府来,甚至可以卖到草原上去。

这等于是把天津卫的商业版图扩大了一倍,如果算上草原,这数字甚至还不止,十八万两的利润,蔡楠晚上和王通粗略估计了下,第一年就能赚回来,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白赚。

“大人,前面十里就是镇边城了!”

王通骑在马上,一名亲兵快马过来禀报,他点点头,那亲兵又是骑马去了队伍的前面,王通转头对坐在马车上的蔡楠说道:

“监军,今晚咱们就在北直隶了。”

听到这个,蔡楠在大车的前沿上站起,手搭凉棚张望了下,笑着说道:

“本来不觉得天津卫是家乡,这才离开一个多月,心中却这般想,实在是古怪,实在是古怪……”

因为京畿重地,所以北直隶和宣府之间还有一道边墙,这镇边城就是其中的关口,王通看了看前面已经露出轮廓的边城和边墙,又回头看看。开口沉声说道:

“真不愿意在宣府多呆一刻,总觉得此处让人气闷,这样的总兵,这样的将门,这样的边镇,真真是……”

王通说了几句,知道有些话终究不能说的太明,朝着地上吐了口吐沫,九边重镇,每年花费白银近千万,是大明财政的最大负担,可耗费如此巨大,却有这等不敢出塞,“老成持重”,连首级都要花钱买的大将,军镇兵将不敢与鞑虏战,那还要他们有何用。

马芳卖完首级之后,说出合伙开店,提供方便,免除赋税种种措施,真想不到一个总兵,居然对商业这般了解,能看出这马大帅对天津卫的兴旺早有仔细观察。肯定也有店铺在天津卫经营。

初来宣府的时候,副总兵历云胜也是这般明白,他们到底是为大明御边的大将,还是生财有道的生意人,这还真让人下不了判断,不过王通却知道,这样的将领是打不了仗的,每日想着赚钱,身家厚重,谁会想着为国尽忠、浴血死战。

“梨子,咱们以后每年都来草原上砍脑袋。然后卖给你家,咱们都打造一身好盔甲……”

“李虎头你有完没完,宣府都这样,我家买了,马大帅家里不也买了,马大帅家买了那么多,宣府几个参将和游击,甚至下面的守备都过去了,大家谁不想匀些。”

“……啧啧,你们宣府……”

“小爷我在草原上杀敌,也是拿着兵刃冲在前面,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