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距离的这么近,这点耽搁的时间不足以让明军的火铳兵完成装填,骑兵们举起马刀,平端骑矛,冲进了那间隔之中,火铳兵的确都在手忙脚乱的装填弹药,可胜利却不在他们的眼前,一排轻炮摆在他们面前。

……

因为怕波及到两侧的步卒,这些一斤炮用的是实心炮弹,并且摆放的颇为集中,而且空地的宽度也仅仅只能让这些火炮打一轮。

可被击毙的鞑虏骑兵倒伏,后面的骑兵拼命的勒马,却给火铳兵装填的时机,杂乱的火铳打响,又让外面的骑兵惊扰不前。

……

“那吉特大人,明狗的火器厉害,勇士们死伤太大!!”

看着自己手下气急败坏的禀报,那吉特看看两侧同样是脸色阴沉的同伴,从鞍袋中拿出一根金色的箭,咬牙切齿的喝令道:

“拿这根金箭去,继续攻,现在下来,一切的死伤都白费了!!”

禀报的军将拿了金箭不敢说话,急忙领兵回归督战,就在这时候,有一骑急忙跑来,靠近了大喊说道:

“腾珠尔王子,南边山口那边来了明军骑兵,有千余骑!!”

众人骇然变色,那吉特盯着前方冷声说道:

“拨出千骑去牵制住,打垮了这一边,这千余骑算什么!!”

此时大家都有些慌了,那吉特能发令,下意识的都是以他为主,众人的注意力都在前方和南边山口,却没注意到在东北方的天际出现了黑线,更不会有人注意到西北方也出现了……

五百一十四

千余骑草原上的勇士,对千余骑明军的骑兵,汉人也会骑马吗?

这么大阵势的围攻,从明军的要塞中才出来了千余骑兵救援,果然是胆小如鼠之辈,上去杀散了他们就是。

千余鞑虏骑兵气势汹汹的扑了过来,能看到这些明军骑兵跑的不快,还没来得及列阵,趁对方立足不稳的时候冲进去。

那伙过来的明军骑兵果然草包的很,自从看到鞑虏骑兵一队冲过来,明军马队外围的骑兵就不顾约束,朝着四面八方溃逃而去,而且这千把骑兵,明显看出来是害怕了,速度根本就提不起来,始终没有驱动起来上前求战。

距离百余步,鞑虏骑兵信心越来越足,现在看,搞不好不用交战,就能让对方彻底的溃散,果然如此,靠的近了,轰然一声,不少人惊慌失措的骑马四散,就是没有敢向前交战的。

不对,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散去,却有严整的队列在这大队之中,这队列和外面那些穿着棉袍、披甲的破烂骑兵不同,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铁甲,马匹身上覆盖着毛毡,甚至连马头都有皮遮。

外面的骑兵散去,这铁甲骑兵的队列齐齐平端起了长矛,开始向前压来……

原本在围攻车营打的憋气的鞑虏骑兵,各个正起劲的呼喊前冲,看着眼前的铁甲骑兵一亮出来,立刻是被吓住了。

这样粗粗结成的阵势如何能于明军的铁甲骑兵抗衡,且不说对方的阵列严整,看对方身上那铁甲,坐骑上的毛毡皮遮,那都是防护严密,双方就算对碰,自家的兵器伤不了对方,却会被对方碾过来。

何况这是铁甲骑阵啊,这几百骑严密结阵的队形和自家这千余骑碰上,自家这就是被冲散杀伤的命运。

鞑虏骑兵都知道这个道理,更知道自己如果碰到这个骑阵上就是粉身碎骨,战死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可明知道送死还要碰上去,那就太傻了。

还有百余步的距离,冲在前面的鞑虏骑兵都在拼命的勒马转向,好在马匹奔波疲惫,一直没有什么休整,所谓的冲锋也跑的不太快,还是能控制住。

两队骑兵相撞,却没有什么预想中的铁血厮杀,明军过来的慢,鞑虏骑兵过来的快,双方接近的过程中,明军士兵不断的溃散,可距离百余步的时候,鞑虏骑兵却又不断的溃散,向着四下奔逃。

要论马术,的确是鞑虏骑兵要好上一些,何况明军这铁甲重骑为了结成阵势,没有办法撒开跑去追击,双方甚至没有兵刃交锋,鞑虏骑兵这一队直接就散了。

……

看着前面溃逃的鞑虏骑兵,马三标的眼睛都红了,想要抖动缰绳出去杀个痛快,可想了想还是忍住,他手下这马队一共不到百骑人马都有防护,要是散开追击,捉对厮杀的话,还真未必占了便宜。

何况目标不在冲过来阻击的这队人马,而是前面的大队贼兵,马三标压住想去骑马挥刀砍杀的性子,大声喊道:

“靠过去,靠过去,大人那边正在苦战,咱们结阵冲入,才能给大人那边减轻些压力!”

……

虎威军两个团的方阵正在严阵以待,射来的零星箭支用盾牌和铠甲足以防御,可两个团之间的空隙却是大麻烦。

的确距离不宽,两侧手持长矛的步卒如果向外迈出几步刺杀,就可以将鞑虏骑兵刺下马来,事实上,在阵列的边上已经横七竖八的倒下了不少鞑虏的尸体,方才那一轮炮击争取来的时间让火铳有了重新装填的机会,火铳在不断的轰鸣。

可鞑虏骑兵还是在不断的冲上,冲上去或许死在火铳和明军的长矛之下,不冲上去,就会死在督战队的刀下,向前冲还有一线的生机。

王通和自己的亲兵手握着长矛站在第三排,前面两排有炮兵,也有自己的亲卫,王通感觉自己的虎口已经快要裂开,小臂也快要折断,方才已经有三名骑兵撞了上来,来不及打马变向,直接碰到了长矛上,鞑虏骑兵虽然被刺死,可阵列也是退了几步。

火铳兵将火铳从长矛阵列的间隙伸出来射击,王通都能感觉到身边火铳枪管的滚烫热度,现在每支火铳都已经打了九发,再开火一两次,就必须要停一下,不然就会出现麻烦,那时候,仅靠这几列长矛是无法挡住。

现在两个团都被牵制住,喝令合拢会造成混乱,可就这么被骑阵一下下的硬冲过来,早晚会坚持不住。

牵制这伙鞑虏的时间足够长了,王通看着阵外又有鞑虏骑兵吆喝着排成了阵列,驱动向前冲来。

虎威军已经是付出了自己的牺牲,已经把鞑虏留在这里足够长的时间,足够了,退到车阵之中,或许不能给鞑虏造成更大的杀伤,但却不会有什么损失。

“大人,火铳还有三十杆能打,其余的要等,不然就要炸膛!”

火铳兵的营官在王通身后扯着嗓子大喊道,王通下意识的扭头看了一眼,到此为止,下令退兵回营。

喊杀声、马蹄声、枪炮轰鸣交织在一起,不是靠近的人嘶声大喊,根本听不清楚,这一扭头才看到车营内望楼上的哨兵拿着红旗和蓝旗在拼命的挥舞,口中似乎在喊着什么。

望楼上挥舞红旗的意思是,在密云后卫的虎威军马队到了,可那蓝旗挥舞的意思却是蓟镇和宣府其他两路的兵马到了。

王通愣了愣,身边和前面的人都在嘶喊着:“鞑子又上来了,顶住他们!!”这才让他回过了头,握紧了手中的长矛。

火铳兵的统领将最后能开火的火铳都集中了起来,又是一次齐射,狭窄区域内鞑虏能投入的骑兵本就有限,这一次齐射又是把进攻打退。

丢下十几具人马尸体,鞑虏骑兵又是重新的整队列阵,他们也看到对面的明军是强弩之末,再加一把力就能攻破。

“大人,鞑子再冲一次,怕是撑不住了,属下们在外面顶着,大人先回营整备!!”

几名亲卫都在身边大喊说道,王通在看到蓝旗舞动的那一刻,感觉身体有些软,这时候才感觉力气已经用尽,听到亲卫们的大喊,他才反应过来,强自站直了身体,又是举起了长矛,笑着大声喊道:

“回营做什么,胜利就在我们这边,就要赢了!!!”

堵在这边的火铳兵、炮兵和王通的亲卫都看着他,鞑虏骑兵把这里围的水泄不通,火器都无法打响,怎么还要赢了。

“护卫大人,跟鞑虏拼了!!”

站在王通身边的谭剑一抖手中的长矛,大声说道,亲卫和兵卒们都是齐声应答,对面的鞑虏又一次拉平了横排,准备冲击了,死战就在眼前,就在此刻,突然有悠长的号角声响起,刚要冲击的鞑虏骑兵猛地勒住了坐骑。

现场突然安静了少许,不管是中间冲打,还是四周围攻牵制的鞑虏骑兵都是放慢或者停住了动作,转头向本阵的方向看去。

……

“那吉特大人,西北的方向有一支骑兵掩杀过来,是明军的骑兵,有……最少有四千多骑,……”

“那吉特大人,东边……东边……”

话还没有说完,被那吉特一刀鞘从坐骑抽到了地上,不用四处回来的哨探禀报,在丘陵上的鞑虏贵人们已经看到了从远处靠近的大队人马,从旗帜的数量和兵卒的排列来看,这是大明的军队。

那吉特脱了马镫,直接站在马鞍之上四下望去,西边来的骑兵原本是大队,随着靠近却变成十几个几百人的小队,行进之中分出队列,只有最精锐的骑兵才能做到这一点,大明到底是何处的强军。

可看到东北方向过来的兵马,那吉特这个瞬间甚至屏住了呼吸,那支队伍应该是以步卒为主,似乎也是正在攻打那支明军的大车队伍,随着行进,队伍越来越越宽,那条黑线似乎遮蔽了整个北方。

“走!!走!!!科尔沁部的勇士们不能这么白白的死去!!”

那吉特看到,其他的鞑虏贵人也是看到,每个人都呆愣了下,都是惊慌失措的大声发令,他们身边的亲卫狂呼着打马冲出传令。那吉特左右看看,大吼道:

“不能慌,队伍散了,这样子连十分之一都收拢不起来,收拢队伍,收拢队伍……”

到这个情景之下,谁还理会他的命令,所有人都慌了,所有人都想着跑,那吉特狠狠抽打坐骑,跑下了丘陵。

……

“炮兵去开炮!!快去!!”

王通嗓子完全哑掉,可还是在那里大喊,炮兵们跟头把式的跑到火炮那边,动作飞快的装填弹药,王通回头狠狠的拽了火铳兵统领一把,开口喊道:

“用雪擦你们的火铳,快跟出去打!!”

“步卒结阵前进,不得溃乱,其余能追击的,都去追击,都去追击,我们胜了,我们大胜了!!”

王通挥舞着长矛大吼,虎威军的所有人都在大吼,开始追击,开始追杀!!!

五百一十五

围攻硬冲,鞑虏的兵马也是打红了眼,不管不顾的向前,可这一撤,立刻就散掉了。

外围的人能看到远处压过来的两路部队,此时心中稍微盘算就能得出个结论,明军这些兵马远远多于己方。

快跑,如果被围住,那脑袋就会变成明军计算军功的凭证,每个人都拨转马身,向外冲去。

有牵制车营的队伍,有牵制两个步兵方阵的队伍,还有猛攻间隙的队伍,目的不同,列阵的方式也不同,运动的方向也不同,一要撤退,都是拨马回头,科尔沁部和附庸部落的兵马已经开始散掉,万户那吉特带着他的亲卫队伍则是要收拢兵马再退。

彼此冲撞,本就不是一个势力下的兵卒,战时还能并肩,大难临头之时,都顾着自己逃命,别人可就管不了了。

如果面前有人挡路,那就一刀砍过去,彼此开始自相残杀,内圈杀外圈的人,外圈杀更外面的人。

彼此纠缠,互相砍杀,就为了抢出一条路来,他们没有注意到,虎威军的火炮已经重新装填,火铳兵们也是用干布在地上捞起污雪擦枪管,枪管冷却,就可以继续开火,不过火铳兵的弹药也不剩太多,每个人也就是三四发的样子。

喧闹持续了没有多久,火器的轰鸣响了起来,内圈的鞑虏骑兵成片的倒下,反倒是让队列稍微空了些,但混乱没有停止,炮兵正在装填,准备打第二炮的时候,却有亲兵骑马飞驰而来,大吼着说道:

“停止开炮!停止开炮!”

炮兵们各个正是兴起,听到这话都是怒目而视,那传令的亲兵禁不住解释说道:

“望楼那边传来消息,马统领他们就要冲进来了!”

……

鞑虏大队骑兵的溃散,让他们根本注意不到马三标这一队铁甲骑兵的靠近,密云后卫的赵守备按照预先约定的散去后,就准备领人回要塞,可看到这个局面鞑虏大队溃乱的局面,又隐约看到了北边来的两路兵马,知道捡便宜的时机来了。

他率领着亲兵跟在了马三标马队的后面,那些贪图银子跟来的骑兵也都不傻,各个跟在了后面。

铁甲骑兵在战场上长途奔袭对马匹消耗太大,只有在一定距离内的冲锋才是正确的战术, 马三标一直是率众小心翼翼的靠近,如果敌人迎击,那就发起冲锋开始交战,如果敌人不迎击,那就按照事先的约定,冲进敌人大队。

没有人顾得上他们,着急逃走的鞑虏骑兵就算看到了也顾不上理会,马三标率领的马队一直是靠近到了溃乱的大队百余步处。

骑兵齐整队列,从二十五人一排的横队变成了十人一排的纵队,纵队后面的两翼则是密云后卫的骑兵,一切整理好,炮声和火铳的声音都安静了下来。

马队发动,小步调整,然后冲锋,没有任何的阻挡,这四百余骑兵的纵队和身后的零散骑兵,就这么一头扎进了鞑虏的混乱队伍之中。

穿着皮甲和锁子甲的鞑虏骑兵面对面都无法和铁甲骑兵对抗,更不要说他们已经把侧面和后面卖给了对方。

在结阵的铁甲骑兵冲击下,好似热刀切脂油,马队冲过的地方,都是分开,尸体一片,前面几列是碾压,后面的人都是肆无忌惮的大砍大杀。

……

毕竟草原广大,战场宽阔,鞑虏骑兵一心想跑,也可以躲开虎威军马队的追击,大队尽管慌乱,可却不约而同的跑向北边,因为本阵在那边,又有人在那里大声的吆喝招揽,人在慌乱之中,都是盲从的很。

那吉特和亲卫们很快就在身边聚集了许多人,也有不少人被突然出现的铁甲马队截断,已经顾不上了。

那吉特这边聚集了人,科尔沁部那边也聚集了人,双方却已经是分开,本就不怎么牢固的同盟已经断裂,大家已经没有信任再结合成一队了。

草原广大,即便西北来的马队和东北来的车阵渐渐的封锁住退路,可还有逃跑的空间,还有空隙,可那支骑兵已经到了可以加速的时候,速度开始加快靠近过来。

不管怎么走,目前的距离不是被这明军骑兵靠近,就是被他们追击,只有迎头冲上才有生机,会损失,但不会全灭。

大家都是久经战阵,都明白这个道理,无论是那吉特率领的俺答部叛军,还是科尔沁部骑兵队,都是迎了上去。

高头大马,披甲骑兵,距离越近,看的也就是越清楚,他们能看到队伍之中那面迎风招展的大旗,大部分人不认识汉字,可那旗帜上的字他们却是熟悉,这明军骑兵身上的甲胄和兵器科尔沁部的人也是认识。

“李成梁的骑兵,李家的骑兵!!!”

有人禁不住恐惧的大喊,在草原东边的科尔沁部靠近辽镇,自然知道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厉害,李成梁手下亲兵家丁过万,都是弓马娴熟,兵甲精良的虎狼之士,出动千余人往往可以压制草原上的几倍于他们的骑兵,没想到在这里碰上。

众人心中更是恐惧惊慌,可只能是迎上,当真如摧枯拉朽一般,这支骑兵直冲而入,当者披靡。

李成梁的亲兵家丁,和草原上的鞑虏骑兵,马术马战上一对一都丝毫不落下风,结阵而战上更是大有优势,何况这种以生力击疲惫,前头冲突,两翼已经是跟着张开,竟要把鞑虏骑兵包在里面。

短暂的惨叫厮杀,鞑虏的大小头目都是在喊:

“逃!逃!逃!”

不断有人从马上被刀劈下,不断有人被长矛刺下,但鞑虏的人数还是要比这支明军骑兵多不少,死亡惨重,但仍然能冲出去,这支明军骑兵前后有个空隙,明显能看出来这两段衣甲和马匹的不同,这些骑兵中,并不全是李成梁的家丁骑兵。

和这支明军骑兵绞杀一阵之后,还是有一部分冲出了阻拦,向着北边跑去,根本不顾掉过马头追击的明军骑兵,根本不顾身后不断惨叫落马的同伴。

前面是车阵,骑兵不多,再向北跑,明军不敢太过深入,至于那边有没有补给,会不会在荒漠一般的冬季草原中饿死冻死,现在不必想了,能跑出去再说。

这片地带是丘陵,也有些小小的沟壑,奔跑的鞑虏骑兵突然发现前面那支大军恰好在一个位置上列阵。

能骑马快速通过的区域就那么大,其余都有各种阻碍,慢了一点,都会有死亡的威胁,大家自然都选最快的路,前面的大军没有堵上那条路,反倒是在路边列阵,大车排列成排,面向路的这一边都是有木墙竖起。

越靠越近,惊慌失措的鞑虏骑兵也能看清这支大军阵中飘扬的那面大旗,许多人都认识上面一个汉字,尽管汉字很复杂,这个汉字笔划更加繁复些,但很多鞑虏头目都认得这个字,他们被自家的贵人,被身边的同伴告诉,如果见到这个字的旗帜,遇到这个人的军队,一定要避开,不要去交战。

尽管这十年来,草原上的战士没有人和这支军队打过什么仗,可他的威严和可怕依旧传扬在草原上……

“戚”字大旗,大明太子少保、左都督、蓟镇总兵官戚继光的大旗,平定东南、剿灭倭寇号称国之栋梁的戚继光的大旗,威震天下、百战百胜的戚继光的大旗,这是大明最强悍,最传奇的大将。

许多骑马狂奔的鞑虏骑兵看到这面大旗,在马上哭喊大叫,有的人直接掉转马头向着追击的明军骑兵迎去。

排列在路旁的大车靠着外侧都有厢板遮蔽,厢板上开着大小不等的口子,火炮,火铳前端从中伸出,站在厢板后有明军士兵虎视眈眈,却没有什么动作。

顾不得了,每个人都打马狂奔,车阵排的很长,鞑虏骑兵的前端还有百余步就要跑过这段阵列了,前面没有什么阻拦。

“开火!!”“开火!!”“开火!!”……

突然间,在大车后的大喊声此起彼伏,厢板上方口露出的火铳、火炮一起开火,硝烟弥漫,地面都震动了下来。

或许单拿出一门炮,一支火铳,威力远不如虎威营精工打造的枪炮,但这么密集,这么大的范围,这才称得上是枪林弹雨,这才是死亡风暴。

鞑虏骑兵已经拉出了长长的队列,后面追击的明军早已经停住,奔跑中的鞑虏骑兵惨叫都被这铳炮轰鸣淹没,人从马匹上栽下,马匹嘶鸣着滚倒。

名震天下的戚家军车营——偏厢车!

轰鸣停歇,白烟还未散去,咚咚咚的战鼓声又是响起,厢板倒下,大批的兵卒从车营之后冲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