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通点点头,边上的谭将立刻出去安排,不多时,就有几名亲兵捧着几个盒子来到了这里,阿巴贡笑嘻嘻的把盒子打开。

一个盒子是成对的短铳,还有个长条盒子中是一把宽刃直锋的马刀,武人喜好兵器,王通也不例外。

那马刀还好,短铳很和王通的胃口,拿起一柄仔细观看,阿巴贡送来的短铳比王通自己随身带的那两把要短三分之一,口径却粗了将近三分之一,都是钢轮发火,颇为精致,上面楼刻着花纹,在几处地方还有宝石的点缀。

看着精美富贵,宝石却可能划到手,枪管上镂刻的花纹有可能减少强度,这个时代的火器,一切要以可靠为先。

“女人和孩子玩的东西。”

王通笑了笑,拿起那柄马刀,比起装饰华美的短铳来说,马刀就简朴了许多,不过入手却一沉,比王通预判的重了许多,在手中抖动了下,却感觉非常趁手,重心放置的也非常稳定,锋刃之类的地方更是上品,这才是杀人的利器。

“小人是从南洋那边直接过来的,按说应该给大人置办一套我们国家的全身铠甲,可南洋那边没有存货,只好高价买到了一把大马士革出品的刀给大人带来。”

“你有心了!”

王通笑着点点头,刚要送客,那阿巴贡就凑了过来,笑着低声问道:

“大人,小人这次的货物里面还有三百五十杆火铳,想要卖给大人!”

生意场上,这也是常见的套路,先送礼物再谈生意,这自然不会对王通有什么效果,只是淡淡的哦了一声,阿巴贡笑着继续说道:

“每杆一百两银子,大人若是一次付金子的话,可以算成每杆九十两。”

听到他报的这个数目,王通一愣,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得阿巴贡在那里发愣,王通向外面招呼了一声,不多时,一名士兵拿着一杆火铳走了进来,王通拿在手中,笑着开口说道:

“天津卫大批生产,二十五两一杆,你要多少有多少,若是付现银,每杆二十两也可以的。”

火铳现在天津卫的匠坊已经可以大批量的制造,而且质量也有保证,唯一的问题是虎威军编制有限,用不了这么多,其他军队的火器又不会在私坊采购,所以生产一定数量装备,留存备用一部分之后,工匠们就去生产别的。

每杆火铳的成本,王通心中清楚,每杆三两,这已经是把人工材料全部算上的价钱……

……

“……火铳三百五十杆,毛毡……”

上次阿巴贡来的时候,王通让他宣传天津卫的好处,多带些工匠之类的人过来,这次来却只有赚钱的货物和骗钱的火铳,王通也不会和他多谈,就算是给天津卫这边多加一个有实力的商人了,这阿巴贡的店铺也是和王通合伙,总归有钱赚。

晚上的时候,海河巡检汤山却拿着那五艘佛朗机船的货物清单来了,这次弄的动静太大,各方不敢怠慢,一丝不苟的执行。

阿巴贡中午就灰溜溜的安排卸货买卖去了,王通对接下来的事情也懒得关心,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依旧耐心听着。

不过这五艘船所带的货物当真不少,王通听完之后就沉默了下来,汤山说完刚要告辞,王通却开口叫住,开口问道:

“这五艘船如果不装货,光是装人能装多少?”

汤山愣了愣,他是海上的老把式,这问题自然难不住他,稍一琢磨就回答说道:

“人在海上要吃要喝,去不同的地方带的人也不同,还要看能不能靠岸补充。”

“去南直隶海州那里,不靠岸。”

从天津卫到南直隶海州那边,沿途不知道有多少能靠岸补给的地方,为啥不靠岸,但汤山还是很快估出了人数,开口说道:

“五艘船算上船员,差不多两千人。”

王通又是沉吟着点点头,过了会开口又问道:

“仁川那边的事情打听的怎么样了?”

“回大人的话,港里不少人知道那处,说那边现在是“海里猴”的地盘,小人就问了个名字,其他却还不知道,想等着打听详细了再来和大人禀报。”

王通微微点头,沉声说道:

“再去打听,还有这番商的五艘船看紧了,卸货可以,不许进人,也不许离开,周围也圈起来,不要有什么看热闹的闲人。”

汤山连忙躬身领命,施礼告辞出门,出门之后汤山却突然想到,从天津卫这边去海州那边,比天津卫去仁川那边要近不少,随即晃晃脑袋,又去打探消息去了。

当天晚上,辽阳货栈的大掌柜在饮宴的时候被人从酒席上请了出来,在外面不知道谈了什么,就和京师的买家告辞,急匆匆的回到住处,叫了二掌柜一起来到了王通的府邸,那边早有人等着他们。

“这几封信,今夜就安排快马发出去,不怕跑死马,越快送到越好!!”

孙大海拿着王通的信笺,把随时待命的传信骑兵们都给吆喝了起来……

……

五月二十一,京师顺天府衙门,一名小吏进了通判吕万才的值房,进门后恭敬的禀报说道:

“吕大人,南城外又有人报案了,是图财害命。”

五百四十二

顺天府府尹为尊,府丞为副,治中排在第三位,这三位算是高品,一般坐在这个位置上养资历或者养老,再下面则是三名通判,这就是管实务的官员了。

京师重地,天子脚下,权贵众多,任何小事都可能变成大事,负责实务的通判们都是老辣异常,八面玲珑,而且大都是举人出身,在这个位置上多年不动。

进士做官,只求亲贵,就算外放到地方上,也是直接去地方上做道员、参政这样的高官,然后得了品级,高升回京,自然不愿意做通判这等事务繁琐,品级不高的庶务,而且这些清流士子们的政务经验很浅,也应付不来地方上千丝万缕的局面。

举人入仕,很多都是从九品、八品的品级一步步做上来,呆的久了,见得多了,层层磨练,和老吏一般的经验丰富,老奸巨滑,才能熬到顺天府通判这个位置上,在这个位置和各方搞好关系,消息灵通,八面玲珑,各处都能维护的好,京师大小事情都能让各方满意,给个交待。

这样的人物换上一个,要成为熟手还要几年,所以从来不会轻易调换,顺天府府尹有时候一年换三任都不稀奇,可顺天府的通判往往是一个人一坐二三十年,尽管不合吏部的法度,却是个默认的成规。

这位置虽然不显赫,却油水极大,权力不小,京师权贵人家有些事还真要靠着顺天府的通判才能做到,也算跺脚京城动的实权人物。

而且做一任通判,子侄亲眷都是大有好处,各方照拂,子弟科举之路都是畅通无阻,更别说在这任上积攒下的大笔财富,几辈子吃用不尽的产业。

以吕万才的资历,三十多岁才坐到推官的位置上,熬上十年才有可能成为这通判的候选,基本没什么可能被提拔成通判。

不过,天降鸿运,机缘巧合认识了王通,接下来就顺理成章的被司礼监秉笔太监张诚知道,他的名字也传到了万历皇帝的耳中。

王通离开京师之前,立起了治安司的架子,吕万才作为这个圈子很亲近的人,有懂得吏务,又是勤勉办差,不光是在治安司得了做事的位置,而且还在关照下,步步高升,幸运无比的坐到了通判的位置上。

嘉靖六年之前,顺天府的通判本有六名,后来被裁撤成三名,这三名虽说共管,不过各有担当的方向,有负责京师贵人的,有的负责田亩税赋,还有负责刑名的。

稍有官场知识的人都能看出来,负责权贵富人的,可以与权势结交,负责田亩税赋的可以发财,这刑名就是苦差事了。

虽说有人照拂,可官场规矩却不是那么容易轻易改的,吕万才理所当然的负责了苦差事。

治安司大笔的银子,王通手下的生意又给他分红,何况这吕万才本身就是通州土豪,自然不在乎这点小钱,反倒是因为这刑名之责,可以更多对京师的各个阶层,以及牛鬼蛇神保持关注,他乐于坐在这个位置上。

且不提这个位置为治安司提供不少便利,吕万才身上的责任也是不小,京师这等地方和别处不同,死了个人或许能置之不理,但传闻消息如果到了那位大佬耳中,他兴之所至问起,顺天府若不给个回答的话,也是大麻烦,所以出现案件,顺天府总是比其他地方更尽心尽力一些。

小吏进了值房禀报,说是南城那边又有谋财害命的案子,吕万才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肃声开口问道:

“还不是京师本地的住户吗?”

“回大人的话,不是,看了随身带的路引,是福建那边来的茶商,住在南城外宝泉岭的大福客栈中,店里的人说他中午吃酒多了些,出去散心,一晚上没回来,若咱们不找过去,他们还不知道呢?”

“前日山东临清州的兄弟两个,大前日还有个杭州来游学的秀才……”

“大人记得清楚,六日前真定府一个马贩子被用刀砍杀,五日还有一个通州的商人。”

吕万才把手中的折扇翻转了下,拿扇骨敲打了下桌面,又问道:

“这桩事该是大兴县那边先知道,仵作验过尸首了吗?”

“验过了,是被长矛戳在胸间死的。”

听到这话,吕万才脸色一凝,开口说道:

“用矛戳死的?南城外这些日子谋财害命的案子,好像是除了一例棒杀之外,其余的都是用兵刃致死……你去大兴县那边把案子叫过来,跟李贵说,来我这边!”

小吏躬身退了出去,不多时外面有人恭敬的通报,已经是顺天府副总捕头的李贵客客气气的进了值房见礼。

如今的李贵在京师地面上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京师各处买卖家,谁不知道又是捕头,又是治安司头目的李大爷,这可是要小心奉承的,不过李贵也知道自家的威风怎么来的,在吕万才那边比从前还要恭敬许多。

“大人,您叫小的有什么吩咐!?”

“最近你的人都在做什么?”

“回大人的话,顺天府这边的各自做各自的差事,治安司那边的人手除了正常办差之外,还在查三阳教的勾当。”

“查到什么了吗?”

“小人无能,和去年一样,还是没什么音信,京师放印子钱,给院子里倒卖女人的,都在咱们这边有报备,赌坊那边李大人那里也盯得紧,都查不出什么。”

吕万才沉吟了下,把手中的折扇展开又合上,肃声说道:

“把能调动的人都放到南城外去,查这些杀人的案子!”

他这一下令,李贵刚躬身要听令,却迟疑着抬头问道:

“吕大人,这个……王大人那边吩咐要查,把人抽调过去,这个恐怕是……”

吕万才把手上的折扇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怒声喝道:

“不去查南城外的抢劫杀人案子,被有心人揪出来,咱们这个差事还不能继续做下去都说不好,还谈什么给王大人做事,王大人那边我来写信解释,把王四那边的人一块用上,再不查就要出大事了!!”

被吕万才这么一陈述利害,李贵打了个激灵,他也不是当年那个贪财的捕快,如今又是副总捕头,又是治安司的管事,市面见了不少,也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连忙躬身说道:

“小的知道了,小人今日就带着人去城外,一定把这件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先去查,今日我就去找锦衣卫和宫里,看看他们那边派出人给你帮忙。”

……

历来官府查案,只有不想查的,很少有查不到的,顺天府通判吕万才下了命令,又动用了顺天府和治安司两处的力量,这就相当于,顺天府的捕快差役、部分锦衣卫的兵卒和东厂番子都要参与其中。

这样的人力组织,说是京师最强查案的队伍也不算夸张了,这样的人到了南城外那边,什么事情都查的出来。

李贵穿着便装,装备成一个富贵员外模样,直接就在南城外的大福客栈定了个客房,自己在那里坐镇,办差办案的人在外面来回奔走,得了什么消息就回来禀报。

京师城外并不是荒凉田地,除却城墙下有一里多强制清出的空地之外,都是绵延连接的繁华市镇。

“李头,有街坊见到那马贩子去九玄娘娘庙那边……”

“李爷,石头街的熟肉店,说最近有桩怪事,九玄娘娘庙那边的无名白阔绰了很多,以前都是门口等着丢出来的肉骨头,这几日却大块的大块的买,小的觉得不对,去附近的酒食铺子问了问,也说无名白整坛的卖好酒……”

“李大人,方才去问过本地两个泼皮头目,他们说,最近有人用男孩子假扮女孩出来设局,但都是在偏僻地方,他们也懒得理会。”

一个个差役把打听来的消息过来禀报,李贵这也是衙门里当差多年,已经明白了个大概,他琢磨了会,开口说道:

“附近各处的兵器私坊可做什么不知道卖家来历的生意!?”

“回李爷的话,那边东厂和锦衣卫都有坐探,有这样的事早就揭出来了。”

“无名白,无名白,直娘贼,和这些没卵子的货色牵扯上,事情倒麻烦了,你们先去盯着,我这就去城内知会。”

听到和无名白有牵扯,李贵忍不住骂了娘,这些人最卑贱,可处置上稍有不对,就要得罪宫内的宦官,那就是天大的麻烦,想要办案,必须层层报到宫内去,而且刀矛之类的兵器,价钱昂贵,无名白都是身无分文,那里来的钱买,更让人奇怪的是,他们这种卑贱残疾,要这么多兵刃作甚!

顺天府办差的人在京师这边,深知有些事不能多问,不能多猜,只是陈述实情就是,可李贵却实在办差,也只能去上面请示了。

……

两名差役穿着便装走到了死人的地方,这边也是南城外,路上却见不到人,突然听到草丛响动,十几个人拿着各色兵刃冲了出来。

五百四十三

猛地十几个人冲出来,任谁也要吓一跳。

顺天府的捕快办老了案子,也知道什么地方平安,什么地方凶险,这边杂草丛生,人都不向这边走,任谁都知道这里麻烦,案子搞不好就是在这边发的,心想过来看看,却没想到还真碰见了强人。

十几个人,还是十几个拿着兵刃的人,两名捕快有些慌了,仔细一看,这兵器不是腰刀,就是长矛,东西虽然简单,却都是军中兵器的式样,心知这就是犯案的凶徒了。

知道是凶犯,可看这十几个人凶神恶煞的模样,手中拿着又是兵器,当今最要紧的不是抓人,而是逃命。

明明是最懦弱,最卑贱的无名白,此时拿着兵器,完全是恶鬼的模样,两名捕快直接抽出了铁尺,可这不过是短兵器,那里管什么用。

“顺天府捕快办案,你等要杀公人吗!!”

“杀官差受千刀万剐之刑!!”

眼看着打不过,也只能是大声吆喝出来,先让无名白们掂量后果。

看到这两个捕快掏出铁尺的时候,那些无名白先愣了下,等听到吆喝报名身份,听到是顺天府的公人,无名白们各个有些胆怯犹豫。

顺天府的捕快看到对方这样的神色,更是趁热打铁,大喝道:

“你们难道要杀官造反吗!!”

无名白终究是无名白,已经残缺的人,即便是拿了兵器,胆量终究还是不够,旁人懦弱他们会仗势而上,旁人强硬他们懦弱,何况听说对面是公差,被几声大喝之后,有人转头就跑,其他人都是轰然而散。

捕快们也不敢追过去,知道自己在生死之间打了个转,哪还敢在这边继续耽搁,急忙转身就跑。

留在这边主事的人听到这个禀报,急忙派出骑马的差役各处联络,让众人十几个人一起行动,不要轻举妄动,等李贵从京师那边拿回消息再说。

……

顺天府在京师是最受气的衙门之一,想和宫中联络,实在是麻烦的很。

顺天府通判吕万才也没想到李贵才去了一日,居然就查出了结果和底细,听到有无名白参与其中,他也是头疼,琢磨了琢磨,却派人备了车马直接去往南街。

这件事走顺天府还不知道耽误到什么时候,不如动用治安司的力量了,有六科郎掌司邹义居中联络,总归方便的很。

车马到了南街,在振兴楼那边停下,后面有个长包下的宅院,吕万才进了宅院,这边自有听差各处请人。

有听差去了美味馆,和值守的宦官招呼,也有一个去往南街锦衣卫百户李文远的办差处,请李百户过来。

如今六科郎掌司邹义坐在要害位置上,也是宫内的红人了,可邹义对治安司的差事从来都不怠慢,有这么一个有财源,有人手的机构在,在京师的作用差不多和东厂、锦衣卫类似,管着治安司,邹义的位置虽然只是掌司,可权势地位却类似于少监。

听到吕万才的话,邹义倒不觉得这是什么难事,只是笑着开口说道:

“吕大人考虑的稳妥,这事不难,咱家下午就写个帖子给大人送去,有司礼监出面,内廷其他衙门也不敢废话什么。”

有邹义这句话,事情就好做了很多,众人简单议论了几句,说的却是天津卫王大人最近还要出兵,这边需要帮忙做什么。

……

御马监各处值房,大家都知道监督太监林书禄喜欢安静,没有差事,大家都在值房外安静的很。

林书禄在值房中也是照例办差,不过每过半个时辰,就拿起吃几粒丸药,走出房门前,还要对着铜镜给自己扑粉化妆,让脸色不用太差。

这么调节着,他又不是不需要亲自忙碌太多的高位太监,倒也没有什么人看出异常。

但精神终究不济,每看几本文报,就要眯眼养神,下半年,御马监各营的粮饷军需都已经报了上来。

林太监核准了勇士营和四卫营的粮饷,又按照往年的规矩,将天津卫虎威营的需求合情合理的批驳了回去,反正大家都已经习惯。

拿着朱笔在折子上勾了几笔,猛觉得一阵虚弱上身,林书禄从怀中掏出个盒子,拿出丸药,捏碎了蜡封吃下去,闭着眼睛长出了一口气,刚要闭上眼睛缓缓神,就听到外面急促脚步声响,又有小宦官上去阻拦的声音:

“小声点,惊动了林公公你担当得起吗?”

“有急事要禀报林公公!!”

听到这声音,林书禄一愣,这却是在司礼监办差的写字宦官,也是他心腹之人,平素得了吩咐,不能来这边,今日却跑过来。

“让小杨进来!!”

外面答应了一声,门被打开,一名年轻宦官快步跑了进来。

过了片刻,那年轻宦官从值房中走出,在门口还点头哈腰的说道:

“小的看到去年武骧左卫的粮饷差了数目,怎么查也查不出来,多亏林公公这边,小的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