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价钱比猪肉贵了一成多,但大家赚的也多,舍得花钱买,自然销售红火,大家高兴。

更别提天津卫城内城外的布庄、绸缎庄,卖糖果点心的店铺,卖酒的庄子,各个卖的红火。

商人们都是打定了主意,明年一定要多留些货物在天津卫,光是在本地买卖,就是好大的一笔收入,这边比不得京师,可未必就比顺天府各处的府城县城差了。

三江商行这边直接准备明年开始养猪,反正在天津卫城北那边买了不少的庄子,养猪可以卖肉吃肉,猪圈的东西更可以肥田,一举数得的好事。

腊月的三角淀这边,早早的就有了节日气氛,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在到处乱跑,街市间弥漫着酒肉的香气,往年不到除夕不吃肉,今年手头宽裕了,各个也大方了起来。

就连挖水沟,赶着大车运垃圾的,也都是喜气洋洋的样子,挖水沟、赶大车运垃圾,这赚的钱也比种田多不少啊!

这样欢快的气氛中,天津锦衣卫的马队突然出现在这里,就显得有些突兀了,最开始是前面几匹马慢跑而来,马匹一边跑,马上的人一边用力吹着口中的哨子,听到这个哨子声音,三角淀的百姓各个跑回家中,要不就是急忙出去找自家的孩子,再不回去,就要以乱民论了。

大队人马疾驰而来,有人隔着门缝看,能看到穿着飞鱼服,披毛毡大氅,带绣春刀的锦衣卫马队,有人眼尖,居然瞄到了中间那个身穿铠甲,披着猩红大氅的军将,这样的打扮只有王通才会有。

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事,居然让天津卫的第一号大人物,锦衣卫千户王通来到这边。

众人本来猜测王通这边是去三角淀的工场,如今天津卫城内城外不少的店铺都已经关门了,倒是工场忙碌异常。

却没想到锦衣卫的兵卒在半途中就开始拐入民间之间的街道,按说哨子吹响,街道上应该空无一人,可骑兵行进时,却有穿着棉袄,手中拿着黑巾摇动的百姓沿途之路。

虽然三角淀民居道路错综复杂,可有人领路,马队行动迅速,没什么耽搁,不多时就在一处宅院周围停驻。

“可是这里?”

“回禀大人,就是这边,每三日一聚,今日就是聚的日子,小的看到那些婆娘都已经进去了!!”

王通点点头,身边的谭将沉声问道:

“老爷,仓促间找不到那么多壮健婆子……”

王通一摆手,肃声说道:

“信这个的,还指望别人给她们留什么体面吗?进去抓人,要活口,抵抗者格杀勿论!!”

后面有人轰然答应,有几个人早就冲到了院门口,听到王通下令,后面有人发信,几个人彼此搭桥,干脆利索的翻进了院子中,婆娘聚众,能有什么防备,人进了院子,立刻是从里面打开了院子门,兵卒们一拥而入。

踹门声,怒骂吆喝声,妇人的尖叫哭喊声,不多时响成了一片,周围的人都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有人想要看热闹,有人想要趴在门缝向外张望,全是人头,根本看不清楚,有些胆大的想要上房去看,却没想到房顶墙头早就有锦衣卫的人在那边,一露头就被大声骂了下去。

和王通料想的差不多,几十个妇人那里会有什么抵抗,不多时就被捆起来一个个丢在了外面,那些妇人都是吓傻了,甚至连哭号叫骂都没有人做。

看到被众人簇拥的王通,妇人们走街串巷,也是抛头露面,也对王通大概知道一些,看到王通出现,更是吓得不知所措。

王通冷冷扫视了一眼,看了看都是些四十多岁的女人,身上穿着倒比一般的女眷穿着体面些,这些妇人都是进富贵人家贩卖货物,牵线搭桥做些勾当的,不过也就是这般摸样了,各个胆战心惊。

民间信奉邪神邪教,本来就是个禁止不了的事情,妇人最容易被这等事蛊惑,王通之所以兴师动众的前来,也不过要给众人一个表示,牵涉到这等事的,天津卫锦衣卫一定不会放过,定当严惩。

至于这些糊涂妇人,训斥一番,加以惩治也就是了,动刑下狱,王通还不想弄的这么小题大做。

刚要开口说话,一名百户匆忙从院中跑出来,到了王通身旁,附耳低声说道:

“大人,里面看到一尊铜佛,就是那个三阳佛!”

王通侧头盯过去,那百户慎重的点点头,锦衣卫、虎威军总旗以上的军将,都跟着王通一起查过案子,见过这三阳佛的模样,而且知道这三阳佛是王大人第一等盯着的要事,怠慢不得。

“还真是来无影去无踪,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找过来折腾,进去看看!!”

王通冷哼一声,大步向这里面走去,身后一干人急忙跟上,院子里面整饬的颇为干净,但房屋不过是土坯的草房,站在院子中就能闻到线香的味道,王通如今也知道些富贵,却明白这香气可不是便宜货。

进了屋子,正堂的供桌上正正的摆着三阳铜佛,王通上前打量了下,直起身来,摇头笑了笑,开口说道:

“把这宅院拆了,上上下下都仔细搜检一边。”

边上的军将答应,王通又是转身走出去,刚到了院中,就听到门口有人在哭叫,却是些妇人的动静,站在门口,就看到一名百户上前指着一人大骂道:

“老公鸡,你要是忍不住,自己动手消乏,不要在这里动手动脚,丢老子的人,再他娘的被老子看到,开革出去剁了你的手!”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在那里满脸丧气的低头挨骂,王通的锦衣卫和虎威军,对男女之事上军纪极为严厉,开革军籍,下狱治罪,甚至是杀头的惩治都有,因为女色一事,对士气和军纪伤害极大。

听到这个,王通脸色立刻扳了起来,众人也瞥到了王通,那百户有些后悔,想开口还是犹豫,被训斥的那“老公鸡”看到王通却急了起来,心知自己得不到好去,愣怔了下,什么也不顾的喊起来:

“大人,小的摸得不是女人!!”

这话喊出来,兵卒们本来正替他担心,听到这个,却是忍不住哄笑出声,这些人都是些货真价实的婆姨,怎么不是女人了。

老公鸡在那里急了,指着一名妇人说道:

“这人胸硬邦邦的,这个年纪的娘们,哪有这样的,定然是个假的!”

王通眉头皱的愈发紧,大步走过去,抡起手一个耳光把人抽到在地上,那老公鸡捂着脸,哭丧着说道:

“小的有罪,可摸得不是女人,不算大罪啊,要是摸得女人,小人又怎么会傻站在那边看手,就是那个,就是那个。”

王通一脚将他所有的话踹回了肚子中,回头一看,其余的妇人都吓得低头,却有个头上包着白头巾的妇人向后缩,王通刚要给那老公鸡定罪,却觉得有些不对,回头又看了眼,肃声说道:

“来人!!找几个壮健婆娘,看看到底是不是女人!!”

……

不多时,兵卒脸色古怪的回报:

“……那妇人是个没卵子的男人……”

五百七十四

“小人原本是在城外猴子海边上住着,就是在那时候信了三阳教,当时选人,都是选那些身强力壮的,小人因为口齿伶俐,善于奉承,也被上面的香主选中……不是什么香主,是贼人头目……”

这个被妇人们称为“六娘子”的宦官,一被查明真身,立刻就知无不言了,原本惊恐不安的那些妇人,听到平日里接触的居然是个没卵子的老公,当真是又羞又怒,直接在那里嚎啕起来,到了这一步,她们彻底是没脸见人了,回去上吊都说不准,不过这也是自找,没有人会理会。

所有拜这个“弥勒”的妇人们全都收押,而且就地征用了一个宅院,用来审问这个“六娘子”。

阉人本就是阴阳怪气的模样,男性特征不断的消退,穿上女装装扮妇人,还真是很难发现。

“……本来入了这三阳教,除了能吃饱穿暖,每当宫内选人的时候,还能按照入教先后依次入宫,可前段时间京师九玄娘娘庙那边闹出了案子,官府清查了几次,上面没了接济,大家伙也没了活路,后来官差们撤了回去,贼人的头目们却也不太给什么接济了……这么熬了一阵,眼看熬不下去了,上面有人来说,三阳佛要成就金身,需要大家供奉,谁供奉的多了,谁就可以尽快的补入宫中当差……”

怪不得这“六娘子”能够蛊惑信众,口齿的确伶俐的很,他说的这些事情旁人听不出来如何,王通却亲自办过,多有牵扯,自然知道这话的真假。

“……九玄娘娘庙闹案子的时候,猴子海这边也有几个做了几次的,积攒下来一笔钱财,这次上面一说,大家伙合计把钱交了上去,没过三天,果然被安排进了兵仗局当差,还穿着宫内的衣服来这边走了一圈,这么一来,大家的心思都动了,京师外盯得严,大家都跑到远处做……小的从前就是静海县的,也来过天津卫……”

王通点点头,挥手安排把人带下,开口吩咐说道:

“安排张世强那边再把人审一次,录了口供画押之后,关进城内的地牢,让他好好活着。”

后面亲兵答应了一声,王通示意他们退下,独自在屋中沉思了一会,出门之后直接带兵回城。

差不多有一半锦衣卫的差役留在了这边,挨家挨户的询问告诫,说来到天津卫,就应该遵纪守法,不要坏了规矩,若有人信什么弥勒、白莲等等看着不对的东西,就要立刻去官府告发,官府定有赏赐,若知情不报,那可就是罪过了。

平日里大家心里有个想法,那就是官差过年也不抓贼的,这次王通亲率兵丁,兴师动众的过来捉拿,的确给众人心中提醒,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

警惕是一回事,却没想到从腊月末到万历十年初,一个月的时间内,天津卫城内城外的佛寺、道观和尼姑庵都被举报了几次,平常百姓你让他分清什么是宗教,什么是邪教,这个不太容易。

……

“这个劳什子三阳教,何金银那桩案子开始,他还是手眼通天,组织严密,到了后来,一件件事后面有他们的影子,一件件事情被咱们挫败,到了现在,感觉那边也开始窘迫,也开始乱了分寸。”

王通在自己的书房来回踱步,边走边缓慢的说道,能参与此事的亲信都被召集到了这边。

“今年不必去塞外演练,不过你们也不要想清闲,把自己手中能派出去的人都派出去,别处管不了,天津卫这边一定要仔细的筛一遍,不能让人钻空子钻到这边来,不要耽搁,现在就去安排吧!”

众人都是起身听令,转身走了出去,李虎头刚要出门的时候却被王通叫住,开口说道:

“虎头先不要走,在这里听我说完,这次去京师,要让你跑一次了!”

李虎头先是一愣,随即答应下来,王通神色严肃的说道:

“这次送往京师的消息,不要通过别人转交,见不到张诚张公公,也要给邹义或者赵金亮,除了这三个人,其他人不能经手,你明白吗!?”

李虎头看王通说的郑重,下意识的行了个军礼领命。

王通点点头,转身对在一旁等待的杨思尘说道:

“杨先生,本官说,你来记,有一封奏疏……”

……

“……陛下,和臣先前所讲不差,只要陛下这边泰山不动,严谨行事,臣这边小心谨慎,不犯错误。上上下下小心防备,不给贼人钻空子的机会,那他们也就无可奈何……阴私手段并非长久之计,只要这边稳得住,贼人就会自乱阵脚……原来京师赌坊放贷收账、青楼买卖人口干股分红,又有大同山西那边和草原上、天津卫海边同海上两处的贸易巨利,现在这两处都被臣控制,断了贼人的财源,贼人无钱,自然无法行事,用度愈发的窘迫,竟然要让下面的人去各处招摇撞骗来收敛钱财……虽然形势大好,渐渐摸到了贼人的踪迹,可毕竟真凶指使未曾露面,陛下仍当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不可麻痹大意……”

万历皇帝坐在御书房的中,神色慎重的听着张诚诵读王通的奏疏,书房的门开了一条缝,一边是透气,一边门里的赵金亮方便盯着门外的动静。

赵金亮眼睛盯着外面,心思却不在,张诚这边的诵读,是他最关注的消息,当年父母一夜之间自杀,自己入宫,这是刻骨的深仇大恨,一年年下来,在王通的推动下,逐渐查出了端倪。

他当年年幼,因为宦官压着顺天府将他的杀父仇人放了出去,他以为要报仇也要成为有权有势的宦官,等进了宫这些年在天子身边,位置重要,众人奉承不说,也知道了许多机密之事。

知道的越多,就越明白,种种事情的幕后黑手就在宫中,而且和那潞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事情到了现在,赵金亮反倒知道急不得了。

赵金亮了解宫内的形势,知道太后对潞王的疼爱,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情,元凶或许被遭到惩治,但有牵扯的人恐怕都会被认为是挑拨天家母子、兄弟情谊的奸贼,在元凶被惩治之前先被处置。

会是谁,会是那个对宫内不管是谁都客气无比的潞王殿下,还是宫内那些威权赫赫的大太监,赵金亮苦苦思索,却想不到什么。

“万岁爷,奴婢觉得,宫内随身的侍卫,虽说是京师内勋贵子弟、世代清白军户充任,可需要当差的人家,家境总有一二分难处,这也就给了外人可乘之机,既然王通那边说万岁爷应当小心谨慎,身边要有可用的亲信人,奴婢想了想,京师这样有完全把握的,倒是襄诚伯陈金胜家中的陈思宝和皇商唐家的唐四海这几个人,京营之中还有十二个曾在虎威武馆学习的武官,这些人都和万岁爷朝夕相处,又被万岁爷厚恩提拔,一定是忠心不二的……李虎头也在京师,准备年后再回返天津卫,他的忠心自然不必说,武艺高强,也可以……”

“不必,虎头这边还是回天津卫,他手中兵马离不开,安排陈思宝他们入宫值守就是了。”

万历皇帝出声打断了张诚的建议,张诚一愣,连忙躬身答应,那边赵金亮把门开大了些,伸头出去看看日晷,回头说道:

“万岁爷,今日万岁爷赐宴大同马栋,还有一刻的功夫,是不是更衣准备?”

万历皇帝点点头,开口对张诚说道:

“安排在暖阁吧,你安排几个信用的人四处看好了,免得寡人上午说了什么话,下午连通州卖菜的小贩都知道。”

下面两人连忙躬身答应。

……

“正统年间,睿皇帝亲征瓦剌,土木堡的事情就不必说了,是大明的奇耻大辱。”

皇宫西暖阁是天子在冬日见臣子的所在,现在这边摆上了宴席,君臣对坐,在一旁伺候的只有张诚。

桌上的菜肴颇为简单,这个寻常事,身在这位置上的人,谁也不缺这点酒肉,不过是个仪式罢了,不过侧身斜坐的马栋开始的时候就有些纳闷,司礼监秉笔太监张诚何等的身份地位,怎么来这样的场合伺候。

等听到万历皇帝说起旧事来,更是纳闷,睿皇帝就是英宗,亲征在土木堡那边被俘,这等事尽人皆知,也是所谓的奇耻大辱,没人不知道,可在这擢升的赐宴上说,就有些诡异了。

“土木堡一役,大同边镇自始自终按兵不动,甚至连消息都未曾传递,坐视天子被俘,更别说皇祖肃皇帝时,俺答入寇,大同边镇竟同俺答私下约定,让路放行,只求不碰大同,有先例如此,寡人实在是对大同不放心啊!!”

万历皇帝说的淡然,对面的马栋冷汗都已经湿透了后心,愣怔了下,连忙离开座位,后退一步,大礼跪在了地上。

五百七十五

马芳是被鞑虏掳掠到草原上的奴隶,出身还可以说是草根,到了马林马栋这一代,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将门贵家子。

从小武艺弓马这个要学的,为人处事,官场应对,这个学的更多,马栋听到万历皇帝说出这尽人皆知的大同边镇典故,而且说的大同边镇拥兵自重,行不法之事的种种典故,立刻心中凛然。

土木堡前后的牵扯,鞑虏俺答入寇大同边镇的作为,这都不是什么秘密,大明武将都是知道,不光他们知道,全天下的人都是知道,不过都捏着鼻子不愿意提起而已。

马栋本以为这次来京觐见是例行公事,听闻万历皇帝要赐宴相待,也只不过以为是自家老子的脸面,又或者是自己的弟弟马林在辽镇颇有建树,这才让自家有了这样的恩遇,却没想到这次召见不为别人,就是为了自己。

大同边镇副将,就是大同边军武将的第二号人物,突然这个提拔,又说了这样的话,的确让马栋惊惧非常。

万历皇帝感叹了句,就看到马栋意料之中的跪下,微笑了下,开口说道:

“马栋,你现在就要做大同镇的副将了,你要怎么做?”

马栋一顿,然后碰碰几个头磕了下来,急切的开口说道:

“陛下说如何做,末将就如何做,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声音铿锵有力,显得忠心耿耿,万历皇帝低头看着头碰在地上的马栋,点头说道:

“你父马芳为国镇守大同、宣府,功勋赫赫,你弟弟在辽镇做副将,如今也颇有能员之名,只有你在大同那边做参将,这几年虽然有不少斩首的功劳,可按照资历排序,最早你也要五年后方能坐上这个位置,为何提拔你,寡人就是看你满门的忠烈,对我大明忠心耿耿。”

马栋又是磕了个头,万历皇帝又是笑着说道:

“也有些言官御史,风言风语的说你这三年的首级军功都是花银子从某人那边买的,荒唐可笑,寡人都给留中不发。”

当日王通在宣府大胜,带回几千个首级,当时马家和历家拿了大笔银子把首级买了下来,给自家的子侄作为进身之阶,一年年的算军功。

这可不是什么风言风语,虽说首级买卖在大明边镇是家常便饭,可都是能做不能说的,万历皇帝这么轻描淡写的说出来,话中说“风言风语”,可谁听不明白,万历皇帝已经对这一切心知肚明。

马栋用力在地上又是磕了几个头,大声说道:

“陛下的天恩,末将感激涕零,永生不忘,请陛下放心,末将去大同,一定做好本分,尽忠陛下,大同以往那些腌臜事,臣若在,则断不会有此等事。”

“替寡人看好了大同,若差事做的好,将来这总兵的位置少不了你的!!”

话说到这般的地步,马栋也只剩下磕头谢恩,表达自己的耿耿忠心。

……

说完该说的话,简单用了点酒菜,马栋就再次谢恩告辞,马栋被宦官引导出宫,暖阁的门关上,万历皇帝沉声说道:

“东厂和锦衣卫都要派探子到马栋身旁,马芳和马林那边也要看着,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