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看起来和本地百姓打扮差不多的汉子正在一处土包上张望,大同本镇的兵马,还有别处的援军,各有营盘,规模极大,夜晚的时候能看到营内营外星星点点,好像凭空多出来一个市镇一般。

“……蓟镇的营盘中到底有没有兵马,还有那个天津过来的……怎么这么安静?”

一人一边张望,一边低声说道,另外一人把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姿势,低声说道:

“怎么没有兵,白日里那操练你又不是没看到,你看看那边,大同右卫的营盘闹哄哄的好像是个市集,你在看看这边,戚继光训练出来的兵马,又怎么会寻常。”

两人惊叹几句,一人又是说道:

“先走吧,过不了多久,明军骑马的暗哨就要兜过来了!”

两人转身猫腰,沿着黑暗中退了下去,半路上还在低声的议论说道:

“蓟镇的兵马这般倒还说得过,怎么那京师来的禁军也是这样……”

“样子货罢了,京师的禁军能有什么本事,还不是富贵少爷兵……”

被称为样子货的王通一干人正在军帐之中,王通身为钦差,总督大同,自然居中端坐,大同镇副将马栋,蓟镇分守西路副总兵杨进坐在左首,虎威军一干人则是在右首边。

帅帐议事,无非是各军整训驻扎的情况,还有探子从塞外弄回来的敌情,尽管大同的兵马是地头蛇,号称对草原上的风吹草动都了如指掌,但能拿出来的情报,都是些道听途说,甚至是传说,没有什么价值,反倒是王通通过三江商行弄来的各项文报,都极有价值,马栋和杨进都听的很是用心。

马栋和杨进多少是知道些内情的,所以有些话也不避讳,等王通那边说完情报,他这边迟疑了下说道:

“大人,下官这边共有一千七百余名骑兵,都是各家将佐的亲兵家丁,大人,这个数目是不是太少了,大同镇在册的兵卒就将近十五万,如果想调,下官也可以多调拨些过来,这样岂不是稳妥些。”

蓟镇副将杨进瞥了眼马栋,随即端坐,那眼神中轻蔑之意极重,十五万兵卒恐怕大部分都是农奴一流,哪里能打什么仗。

王通也是笑着说道:

“马副将这务求稳妥的心思是好的,但兵贵精不贵多,能有精骑近两千,这已经能起大用,不比心焦了。”

马栋有些讪然的笑了笑,王通又是开口问道:

“这一千七百骑兵中,多少是马副将的亲卫?”

“回钦差大人的话,共有九百余人,其余都是下官在天成卫和阳和卫那时的老部下,他们或带百余人,或带几十人都是凑过来,还有三百余尚未赶到,大人知道的。”

总兵有自己的家丁亲卫,参将、游击、千总、把总一干人也都有自己的亲卫,马栋当年是在天成卫和阳和卫那边做分守参将,也有一干老部下,每个人带着自己的骑兵过来,也凑出这个数目。

边上的杨进听的却有些奇怪,什么是“三百余没有赶到“,而且“大人知道的”,这可不是军中对大帅所讲的话语,在蓟镇尽管戚继光平素里待人和气,可在军议时候谁说这个话,肯定会立刻推出去砍了脑袋。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年轻却严肃的王通居然容忍了这个说法,笑着点点头,还感慨了一句,笑着说道:

“马副将倒是好大家业,将近一千三百人的家兵,实在是了不起。”

“当不得大人夸奖,这等家业不过是家父分过来的,舍弟马林那边,带着两千五百家兵去的辽镇,写信回来说,辽镇李总兵一人就有万余亲卫,几个儿子加起来,李家一家近两万,这才是了得。”

说到这个,杨进不动声色,李虎头等人反应明显是慢了半拍,这也是如今大明军队的惯例,军中能战的力量就是每个人所带的家兵家将,冲锋陷阵也是依靠他们,勇猛搏杀也是依靠他们,一名将领的好坏,往往不看他的韬略,不看他练兵的本领,而是看他有多少亲兵家丁,因为这是他们在战场上的本钱。

蓟镇总兵戚继光练兵,和虎威军训练,则不考虑什么亲兵家将,整体训练,没什么特殊在天津卫这边,王通身边的亲卫更像是一个军官讲习所和子弟训练营。

说了几句闲话,杨进就起身告辞,要回营巡视,马栋却留了下来,等杨进走出军帐,王通就笑着开口说道:

“马大人若是现在银子不凑手,本官这边拨付就是,不要寒了弟兄们的心思!”

“大人费心,宣府那边第一笔银子已经支了过来,就算没有那批货,下官手里也有些余钱应付,大人,白羊口那边的货物若是从容贩卖,至少二十余万两,全让下官拿了,这个,这个,实在是有愧,草原上那边,还是大人手下的马队辛苦……”

王通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没有你帮忙,这些事情也不会这么顺利,你那三百人也在草原上出生入死的,何况你这边还要维持这么多别人的家兵,都是要靠银子来稳住,不必客气了!”

听到王通这般说,马栋从椅子上站起欠了欠身体,笑着接口说道:

“那些小子们在北边快活的很,从前放他们打草谷都没这么痛快过,各个攒了大笔的身家,都不想回来呢!”

王通笑着点点头,伸手轻拍了几下桌面,开口说道:

“他们在草原上辛苦了几个月,快到回来休息的时候了!”

……

在上次商队被劫之后,这次由晋和商行牵头,又有几家大商号凑齐了几百辆大车的货物,准备送往归化城,这次据说,俺答部那边会派出骑兵前来接应护送。

七百三十一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归化城的俺答部贵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大明的精美器物,甚至在模仿着大明的生活习惯。

商路断绝,归化城这边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必须的物资都有很多的积储,但对于俺答部的贵人们来说,那些不是必须的东西才是最需要的。

归化城内城外,俺答部辖下共有近二十万汉人,农工商各行皆有,在前面那六家大商号的队伍被劫之后,腊月出头的时候,归化城就来了买手,先是采买各项物品,然后承诺,各家商号运货出关,俺答部会派骑兵护送,担保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这次来,先前那几家联合出去的商人们都缩了,那一次被劫,都是损失惨重,而且明知道俺答部的骑兵将货物抢回,可却没有要回来。

但财帛动人心,归化城来的买手出了足够高的价钱,晋和商行等几个大商行却动了心思,开始筹备货物,准备出塞。

腊月间邻近年关,各家商行货栈都是备足了货物,加上归化城那边给的价钱高,晋和商行就算是从其他家收购也有得赚,货物很快就是备齐。

这次声势比上次还是巨大,一应车队在腊月中的时候在杀虎口出了大明,去往北边,归化城那边也有过春节的习惯,节日对蒙古人来说就意味着狂欢,没有各种烈酒和相应奢侈品的配合,那就逊色了很多。

买手一直在催促,商行也都是加快了动作,这次鞑虏真的派出了一个千人队护送,而且晋和商行平素里和大同右卫以及大同镇这边的关系也不错,这个商队居然由明军骑兵护送了半天的路程。

这个距离和大明边墙已经足够的远,实际上护送商队的明军骑兵已经看到了对面的鞑虏骑队,双方没有接触,但商队也就是半个时辰的路没有兵丁护送,这一路肯定会安全的很,如果在草原上有连千骑都不在乎的马贼,那就不是马贼了。

相对于这边,临近腊月,正是各项货物紧缺,而且可以卖个好价钱的时候,在大同镇东边的阳和口,也有商队出关,企图碰碰运气。

不过这商队却没有什么运气,距离归化城还有两百余里的地方遭遇了马贼,货物被洗掠一空,但没有伤及人命。

商队并不是新手,甚至连归化城的人都知道,这个商队或许是大同镇某位军将或者官员的产业,来归化城的次数也不少,货物被抢,一层层的苦诉上来,总有俺答部的贵人注意到了,草原上的马贼活动刚被打压下去,许多马贼被杀,但先前活动的最猖獗的那一伙好像没有什么动静。

看这支商队被劫的形式,倒像是那伙马贼的所谓,原来一直是在归化城和大同右卫之间的的区域活动,却没想到居然去了东边,而且距离归化城这么近,那就容不得他们了,当即调拨了一个千人队前往搜索。

……

鞑虏的各部兵卒对抓到马贼的兴趣都是很大,别的不说,大汗许下的赏格是,谁剿灭的马贼,缴获的财物和牲畜都归谁所有,不必上缴,据说归化城和大明的商行还给出了赏格,这份赏格也是丰厚无比。

这笔帐要算起来很容易,只要是灭了这伙马贼,先不说在俺答部中会扬名升官,缴获到的财物都可以几辈子吃用不尽。

而且马贼再怎么凶悍,也仅仅是马贼而已,难不成还能比得上纵横草原的俺答部精锐,只要是抓到了,就是给大家送肉上门了。

尽管人人热衷,但被认为是好差事的事情也只有和大汗有关系的人才能轮上,在归化城中三娘子的面子最大,这个清剿的任务,由三娘子卫队的一个千夫长拿到,众人都是艳羡不已,却不敢说什么了。

春节还有不到二十天,归化城内城外的俺答部众以及习惯了过节,但出城剿贼的一干骑兵却兴奋的很。

“大家快去快回,咱们知道消息到出来差不多过去了五天,追上算咱们的运气,追不上咱们抓紧回来,喝酒吃肉!!”

临行前,千夫长是这么和手下说的,一干人心情轻松的踏上了追踪之路,那个商队也有一名伙计跟随带路,毕竟遭劫的地方只是半路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标之类的。

归化城的南边和西边是有山麓的,但在东边这块,却是广阔的草原,不过在冬天,一片白色,倒也看不出什么绿意来。

走了三天之后,那个伙计将鞑虏骑兵领到了一处窝子,草原上的“窝子”一般都是指丘陵环绕之地,那边都有个淡水的湖泊。

这样的地方是冬日间草原小部落的聚居地,可以防风雪,又有可以取用的水源,和认知一样,走到这边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小部落在那里屯驻。

风餐露宿走了三日,俺答部派出的这一个千人队也需要修整,少不得靠了过去,按照草原上的习惯,如果这个部落没什么力量的话,趁势洗了他也有可能。

不过先头的探子过去看,发现部落外面也有上千匹马,其他牲畜的数量也有不少,这样的规模,里面的青壮男丁规模恐怕也不会少于五百,肥肉固然是一块肥肉,但贸然吃下,恐怕自己也要折损严重。

如今三娘子对手下这些力量很是珍惜,贸然折损,恐怕罪过不小,既然打定了不动手的主意,那自然一切都要按照规矩来了。

比如说先派人过去打个招呼,然后看看对方有没有款待的意思,如果没有,那就远远避开,在草原上,报出了俺答部僧格都古楞汗的名号,还没什么人敢不款待。

这个小部落也有瞭望放哨的人,看到这边的人过来,也早早做出了戒备,等这边过来打招呼,答复也是很快给了出来。

款待可以,但是不能进入部落,会在外面升起篝火,支起锅灶烧饭款待,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草原上是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大小部落生怕被对方火并吞并,彼此提防的很,能给出这样的回复,其实已经是相当不错,这样做,更可能不是好客,而是顾忌到了僧格都古楞汗和俺答部的赫赫威名。

窝子边缘的地方架起了大锅,干草作为燃料,干净的冰雪化成水熬开,羊被宰杀剥皮,然后丢入锅中,不多时香味弥漫。

行军追踪,自然不会有什么太好的饭食吃,现在有热乎乎的羊肉和汤水,鞑虏千人队的骑兵都是放松下来,纷纷在这片空地上下了马,水草窝子这边,总归水草比别处繁盛,蒙古马就是有这个好处,可以自己刨开冰雪寻草吃,放开它们,也是让他们修整。

羊肉煮好,俺答部的骑兵们自带着盐货,那个千人队长手中甚至还有胡椒,自然吃的香甜无比。

“去问问那边,有没有酒,我们可以给钱或者给盐!”

有时候在草原上,这盐巴的用处更大,任何一个蒙古部落总有马奶酒的,既然都开始款待起来了,羊都杀了,也不会可惜这个马奶酒,有人过去说了几句,那边就把一袋袋的酒拿了出来。

有酒有肉,众人都是舒服的很,就是不知道带路的那个伙计跑哪里去了,没准钻了谁家的帐篷,也没有人去理会。

“再追一天,咱们就回去,回去又跟火一样的汉人好酒,比这个酸涩的不强太多了!”

“明国那边好东西多啊,酒比咱们的好喝一万倍,女人也比咱们的白嫩,归化城内那些,啧啧……”

“可惜有合议,要不然咱们也冲进大明,要什么有什么!!”

“不是说去年东边走的那个万户被大明杀了一万多骑,南边的兵马也变强了,不好打吧!!”

“还不是那吉特那个废物,不在大汗的麾下,却跟科尔沁的那些软蛋在一起,原本的狼也会变成了羊,要是大明有这样的本事,为什么大同这些明军,从来不敢北上?据说啊,这次大汗让南边的明军撤回去,如果不撤,咱们来年就动手南下。”

最后说话的这个人就是那个千夫长,他身在高位,明显地位不同,知道的内幕也就更多,他这么一说,下面的人都是兴奋起来。

“……刚才在这个部落看到有些汉子都很像样,不如劝他们跟我们回去,到时候主人那边也会高兴……”

“说起来有点奇怪,从前总归有小孩子出来看热闹,还有女人帮着收拾,怎么这个小部落没有。”

话说到这里,酒意上头,放松之极的众人悚然而惊,他们向着四处张望,却发现这个小部落的人都不见了踪影。

不是没有发现,部落中,草窝子的丘陵上,这个部落的“牧民”都是骑马列队,手中拿着大刀长矛,张弓搭箭,冷然望着这个千人队。

“杀!!不要放跑了一个!!”

马三标手中的大刀一挥,咆哮发令。

七百三十二

实际上马三标现在看着和草原上的汉子没什么区别,穿着脏兮兮油腻腻的皮袍,头发披散,乱糟糟的胡须,脸上全是皴裂的伤口和疤痕。

草原上生活辛苦,除了那些养尊处优的贵人,和归化城中的一干人之外,其余都是这个模样,寻常牧民谁有那个功夫闲心去整理自己的发辫,披散着更加利索。

马三标实际上还出来送了几次马奶酒,从归化城过来的这个千人队从军将到下面的骑兵,没人注意到他的不同。

等这一干鞑虏骑兵饮酒欢畅了,他们的坐骑也都是渐渐散去吃草,马三标一干人这才是上了马。

他这边大刀一挥,却没有直接纵马冲下,这只是一个命令和信号,在马上的骑兵们大多是张弓搭箭,有的微微扬起,有的则是直接瞄准了场中还没有反应的鞑虏骑兵。

大刀挥下,弓弦颤动的嗡嗡声,箭支破空的利啸响成了一片,然后就是一片惨叫和大喊,手中拿着羊骨头正在吃肉的,拿着木碗和皮囊在那里喝酒的,还有站起来茫然失措的,都是被两侧射下来的箭雨杀伤。

俺答部派出来的骑兵千人队,披甲的人有一半多,当然,皮甲多些,铁甲少些,但这些甲胄在这样的距离内,是防不住弓箭的。

难道是这些牧民想要偷袭,这是鞑虏骑兵的第一个念头,牧民用的角弓和马弓三十步内还可以,三十步之外,粗制滥造的弓箭,很难有什么杀伤力,最外围的同伴被射死了,还有杀出去的机会。

但在箭雨落下之后,所有的念头都是没了,居然还有明军的长箭,那种弓箭箭重力大,破甲极强,那种草原上的角弓也不是粗制滥造的货色,而是那种五十步之内力量很大的强弓。

“噗哧”之声连响,有的人在地上打滚,有的人直接被射死,看着鞑虏骑兵倒下去一片,马三标这才双腿一夹坐骑冲入了空地之中。

他没有驱动马匹狂奔,距离本就不远,马匹仅仅是在小步的向前跑着,马三标手中的大刀刀口反转向上,握在手中。

要说归化城的骑兵队伍训练有素,即便是来不及上马,又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状况下,还是能分出两拨来抵抗,有一部分人举着刀枪狂吼着冲过来,中间还有一队随时准备冲出去上马,不过这样的局面,已经没有多少他们的机会了,马三标等人同样是精锐的战士。

谁都能看出来马三标就是他们的头领,有几个人拿着刀向他扑来,后面还有人张弓搭箭,马三标根本不管后面射箭的人,只是对坐骑一加力,马匹向前猛冲了几步,手中大刀猛地向下撩起。

人力和马力叠加,正当面的一个人尽管穿着皮甲,可胸腹间还是被大刀直接豁开,大刀撩起,另一只手握住加力,抡起看下猛地劈向另一边,又是一人被砍掉了半边身子,那人还来得及举刀去格挡。

砍完之后,大刀并未继续劈砍,反而顺势做个平端的样子,马匹冲势没有停下,大刀的尖端猛地刺入了前面一人的胸膛。

也就是几个动作,面前已经倒下了三个人,其余几个冲上来的都是大惊,虽然有必死冲锋的勇气,但下场是必死的时候,大多数人未必会硬顶着上前。

可战场之上,那能容得了他们逃跑,又是这样狭窄的空间,几个鞑虏骑兵刚刚背转身,后背就是中箭,直接扑倒。

“马大人好身手,当年张翼德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一名同样是皮袍缠身的汉子一边张弓搭箭,一边上前笑着说道,马三标嘿嘿一笑,举刀说道:

“当不得这么说,老哥,咱们今日杀个痛快,就能回去歇息几天了。”

“哈哈,草原上虽然发达,可也折腾的太累,等回去,哥哥我请你去大同的窑子,咱们兄弟痛快痛快!”

说话间,又是张弓搭箭,前面又有敌人应声而倒,马三标也是挥刀冲上,方才准备射箭的鞑虏兵卒已经被射倒。

场面完全是混战,放松了警惕的鞑虏骑兵没有马匹,也没有抵抗的准备,乱成了一团,马三标率领的人居高临下的砍杀射杀,完全是上风,又砍了几个,马三标却发现前面已经全是自家人在那里砍杀。

优势已经确定,剩下的就是看能杀伤多少了,马三标放慢了速度,一个拿着木矛的人却赶上来粗声说道:

“老马,这帮大同的家丁还真是好把式,就是不太守规矩了些!”

马三标瞥了边上的汉子一眼,低声呵斥说道:

“赤黑,小声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