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申阁老,王通去的时候,你们说他孟浪,断定他必败,大胜回来的时候,你又说不得不防,怎么?为大明打个胜仗,难道是大罪吗?”

在奉天门边上的偏殿中,万历皇帝和申时行对坐,张诚在万历皇帝身后站立随侍,万历皇帝脸色颇为阴沉,申时行从座位上站起来,躬身说道:

“陛下,王通有大功,并无大罪,臣只是想要提醒陛下,王通手握大权,又有大军,经此大胜之后,声誉也是极高,社稷的体制,就是君在上,臣在下,王通以一臣子却有这等功业,这等大权,外人看来,未免有些头重脚轻,本末倒置了!”

万历皇帝深吸了口气,冷声质问道:

“你是说王通有不轨之心?”

“臣不敢,臣也相信王通王大人的忠心耿耿,臣只是想要奏明陛下,王通这般,他不想,难免别人不想,他不做,难免别人不做,陛下信任王通,愿给王通荣华富贵,臣这番话也是为了王大人的长远考虑,也是怕万一有事,王通身败名裂,反倒辜负了陛下的这般信任和恩情。”

万历皇帝回头瞥了眼张诚,张诚低头一言不发,也看不清他的表情,万历皇帝又是转头冷声问道:

“那你说王通如何做才算忠心?”

“王通应主动交出兵权。”

七百九十

“王通本就没有兵权,谈何交出!?”

“陛下给他节制两镇一营的兵权,这就是兵权,臣所说并非诛心之言,强兵在手,功业显赫,忠心或许会变,臣再有一冒昧言语,王通若不主动交出兵权,那就是有不轨之心,或许未曾昭彰,但已有发端。”

以往朝廷上或者私下里说到这个地步的时候,做臣子的都要跪下以示恳切,可申时行却始终是躬身,说话时还盯着万历皇帝,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气势。

万历皇帝从一开始就是怒目而视,但激烈的对谈几句,却始终没有爆发发作,申时行尽管说自己的话并不是诛心之言,可实际上就是这等话语,但万历皇帝听了之后,却发不出火气来,盯着申时行看了会,万历皇帝叹了口气说道:

“申阁老先下去吧,你所说的,朕会考虑!”

“为江山社稷,也为成全王通的忠义功绩,还请陛下三思,臣先告退了!”

申时行并没有坚持自己这个话题,只是郑重的拜下离开,申时行退出奉天门这边的偏殿,万历皇帝却没有和往常一样离开。

又要进来换焚香整理文卷的宦官刚露头就被张诚屏退,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上,张诚也在那里站着不发一言。

过了一会,这安静才被万历皇帝的问询打破,万历皇帝看着前面,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人有了那么大的权势,有了那么大的实力,是不是就会有异心?”

张诚在他身后沉思了一会,开口低声说道:

“当年在裕王府的时候,万岁爷病了身上不舒服,或者是哭了,冯公公比谁都着急,除了先帝爷和太后娘娘之外,最着紧万岁爷的就是冯公公了,可后来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个位置上,后来万岁爷也知道。”

张诚斟酌着说出了这番话,殿中又是安静,又过了会,万历皇帝却笑了几声,开口说道:

“还以为张伴伴你会替王通说几句,没想到是这般话。”

万历皇帝说这话的时候没有回头,张诚躬身又是说道:

“奴婢的一切都是万岁爷给的,万岁爷的这一切都是江山社稷给的,轻重利害,奴婢还是拎得清。”

看着万历皇帝没说话,张诚继续说道:

“申阁老如今是内阁首辅,已经是文臣的顶峰,再向上已经没有了位置,如今朝中无论说起什么,申阁老都是当然的首辅之选,他不说话,太太平平做官更好,他为何和万岁爷说这个,谁不知万岁爷亲信王通,说这些必然会惹得万岁爷不快,申阁老也是为了万岁爷的切身利害,为了这大明的长治久安。”

万历皇帝没有回头,只是摆摆手示意张诚不要再说,又过了片刻,万历皇帝叹了口气,木然说道:

“王通立了那么大的功,高高兴兴回京,朕本想着给他好好庆贺一般,被你们这样一说,什么心思也是没了,王通那边出生入死的,什么还都没做,你们这边就要考虑着防患未然,这些话让王通听到,真不知道他会不会心寒。”

“万岁爷,这也是为了王通考虑,就是考虑到了万岁爷对王通的这番爱护和照顾,所以才希望这君臣相得的日子能长久,这长痛不如短痛……奴婢这话说的有些不妥,王通能交出兵权,他也有了侯爵的位置,将来封国公也是必然,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位置是武职第一,有爵位,有实职,已经是万岁爷的大恩德了!”

……

算计着王通率领大军还有七天左右回京,李成梁去往多伦的大军捷报不断的传来,要是按照捷报上的数目,如今李成梁所率的辽镇大军也斩首过四千了。

辽镇大军出兵的时机选择的很好,五月间草原上说是春暖花开,可实际上也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牛马牲畜熬过这个冬天,春日的草还没有完全的长成,物资最为紧缺,牧民们的生活都是很困苦,各个大部落也是忙于生产。

相对于他们,辽镇军镇物资丰富,马匹经过一个冬天没有掉膘,处于一个很好的状态,这此消彼长的势头,辽镇自然占有很大的胜面。

王通现在已经进入了保定府地面,大同府也去往北疆出战的骑兵不少都是各归本队,也有留守在归化城的,这次跟来的都是些代表,虎威军和蓟镇的兵丁军纪森严,他们大军过境,对地方上来说只会是繁荣市面。

因为大军路过,吃喝用度,人马消耗,除却自己携带的粮草之外,都要地方上供给,地方公费支应是一块,但军队的采买都是给现银,这对地方上的好处可当真不少。

可就是这般有益无害的经过,京师中却有流言泛起,说大军过境滋扰地方,某某军将居功自傲,行事嚣张,在地方上强抢民女,结果某致仕京官的女儿也被侮辱,那千金小姐羞愤自尽,地方上群情激奋,乡里百姓聚众去往军营讨个说法,却被王通下令用火铳火炮轰打,死伤千余人。

消息怎么开始的无从查证,几天之内,街头巷尾就是议论纷纷,特别是士子文官们多的地方,细节也越来越被丰富,什么那京官是隆庆三年辞官回乡的,什么那小姐跟京师某位翰林订亲,什么那小姐是被王通看中。

还有人活灵活现的说自己全家都被火器打死,自己在外得以幸免,也有传言说,大军吃人肉,喝人血……

却也有和大军打过交道的百姓商人等,还有前段时间刚从保定府那边过来的人,都说王通率领的兵马军纪森严,保定府也是太太平平,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可真相无趣,骇人听闻的消息却是越来越广。

消息越传越是离奇,已经有言官写了奏本,弹劾王通居功自傲,不约束部属,致使军纪败坏,或有不臣之心,还请朝廷降旨给予约束。

这本来就是传闻,御史却直接写在奏折上递了上去,而且还不是一封,所谓风闻奏事就是如此,御史言官听到的传闻也可以呈奏,而且还有个言者无罪,说错了没关系,反倒是你敢于直言,这也是言官们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

不过,之所以言官敢上这样的奏疏,也是看到了宫中朝中最近的动作,本来大军自南门入京师,并且在紫禁城之前举行阅兵,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官差最近都在南城那边忙碌协调,但这个突然停了良田,而且各处都有含糊不清的消息传出来,尽管各方势力都没什么明确表态,但求名要趁早,等别人开口那就晚了,所以也有言官抓紧上疏。

民间和朝中都在沸沸扬扬的说王通立了这样的大功,如果趁这个时候,自己站出来说两句和别人不同的,显得众人皆醉我独醒,那岂不是亮眼出挑。

这些奏折呈上去,下场甚至连上奏的言官都已经猜到,留中不发,宫中根本不作出任何的反应。

京师可以被称得上高官的人自然对这等市井传言嗤之以鼻,他们关心的并不是这个,他们所关注的有两处,一是李成梁征多伦能打到什么程度,二是这些日子万历皇帝为什么不来上朝,朝会已经有七八天不见天子了。

从前有张居正和冯保在,万历皇帝不敢偷懒,日日都要来的,后来还有个太后时常督促,等太后身体不好去养病之后,臣子们在这样的事情上很难约束,就算是谏言,皇上不听你也是无奈。

很多人心里还有另外一层心思,皇上不上朝更好,朝中的事情大家来管就是,省得有人盯着,束手束脚。

……

皇宫中的人倒是知道万历皇帝最近在何处,现在万历皇帝每日里都是在郑贵妃那边,内阁和司礼监如果有什么急件也是报过去,万历皇帝直接在那边批示。

要说万历的心情不好似乎也不是,据说皇帝陪着怀孕的郑贵妃说笑,很是悠然,这就让众人更是糊涂。

“母后昨天派了锦绣来,说皇上那日说这江山社稷是朱家的,这个是至理,这江山不姓李,更不姓王,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好好守住才是。”

郑贵妃怀孕之后,身体就不如从前那样了,喜静不喜动,每日万历皇帝陪着她在花园中走走,回到屋中,两人坐在一起说说闲话。

万历皇帝很喜欢和郑贵妃讲一些宫中朝中的事情,而且有些絮絮叨叨的,但万历皇帝在这个时候的确很放松自在。

“太后娘娘她老人家操心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也是为了陛下的这份家业操心。”

郑贵妃柔声说道,万历皇帝缓缓点头,过了半响又是说道:

“王通有这等大功勋,朕不想着如何赏赐,一干人却撺掇着如何提防,朕还觉得有道理,这等事,心里不舒服,总觉得对不起。”

“陛下毕竟是陛下,要考虑这天下,私谊有时候就是小处了。”

万历皇帝摇头笑了,轻拍了拍郑贵妃的手,这时,外面有人轻拍了拍屋门,然后扬声禀报说道:

“万岁爷,王通回京了!”

七百九十一

因为郑贵妃还在孕期,为避免惊吓,宦官们通报的时候都要用手轻拍门板,不过万历皇帝和郑贵妃私谈的时候,也只有赵金亮有这个资格通报了。

声音不大,屋中的几人足可以听得清楚,可万历皇帝和郑贵妃还是愣住,万历皇帝愣了愣,又是开口问道:

“谁?”

“王通王大人回来了,刚到的京师,下马之后就递了折子进宫。”

屋中二人都有点吃惊,王通回到京师倒说不上如何神速,大军行动一天走三十里四十里已经算快,王通若是撇下大队,快马回京,这个时间也对。

“把折子呈上来!”

万历皇帝连忙吩咐,外面答应了声是,赵金亮捧着折子快步走进了屋中,开门的时候,万历皇帝能看到外面张诚正脚步匆匆的赶过来。

在屋中,万历皇帝打开折子翻看几眼,转头开口说道:

“爱妃好好安歇,朕要去见王通。”

郑贵妃尽管精神不太好,可还是能看出来万历皇帝突然间心情好了许多,这几日万历皇帝虽然一直在陪自己,说轻松的话题,但始终是有心事,现在则轻松了很多,

“陛下国事要紧,不必挂念臣妾这边。”

……

皇宫大内,即便王通这样的近臣也不是说进就能进的,递了折子之后,在宫门外等候。

不过城门处的禁卫和宦官都知道王通这位爷是什么地位,也知道有了这样的功勋之后会有怎样的前途。

尽管现在宫外沸沸扬扬的传言,但毕竟是传言,明面主流上,王大人还是前途无量的大功臣,更别说陪着王大人来城门这边的李将军了,这位小爷可是万岁爷最亲近的大将,就当自己亲弟弟一样的对待。

门外等候也没什么辛苦的,被禁军安排在一边休息,还有宦官不知道从那里弄来的香茶,等待的倒也舒服。

李虎头看着高耸的皇城城墙,神色却有些惘然,低声说道:

“大哥,除了谭兵、谭剑之外,其余的谭家家将都是留在归化城了,那边虽然不错,可那里比得上京师和天津。”

王通回头看看正在检查箱笼的禁卫,摇头说道:

“人各有志,谭兵谭剑如果身上没有东厂和锦衣卫的差事,这次搞不好也要留下的。”

从归化城那边回返,王通始终感觉不太习惯,因为身边没了谭将,在大军离开归化城的时候,谭将找到了王通。

“老爷,属下们跟着老爷享了这么久的清福,现在年纪都大了,也该找个终老的地方,当年谭老爷在北地的时候,整日里忧心鞑虏祸患,却没想到让老爷您率军给解决了,眼下占了归化城这个地方,大明北地一大半的地方都太平了,眼下老爷手下精兵强将这么多,属下兄弟几个也没什么大用场了,就留在归化城练练民团,协助下城防。”

话说到这般,王通除却感慨之外,却也找不到什么挽留的理由,三江商行在归化城这边站住脚,建立规模庞大的护卫,也要有信得过的人来率领和训练,谭家一干人也是合适。

像是谭大虎、谭二虎这样已经跟在王通身边的谭家年轻一代,自然不会留下,其他人的家眷什么的会接过来,但孩子长大了,王通那边肯定会优先照顾的。

这样的离别本是常事,王通还能习惯,不过李虎头却有些受不了,一路上情绪并不太高。

正说话间,却有人脚步匆匆的从皇城内走出来,宫门出进出宦官和禁卫都忙不迭的行礼,问“邹公公好”,邹义穿着红袍蟒衣,一看就是在衙门中办公刚出来,看到王通之后,邹义神情颇为激动,快走了几步,开口说道:

“王兄……王大人……万岁爷在奉天门偏殿那边等候,请跟咱家来吧!”

在众人面前,差点将那个“王兄弟”喊出口,还是镇定了情绪,变成了公事公办的语气,王通两人进了宫门,身后跟着十几名宦官用车拉着几个大箱子。

他们几个人走在前面,后面的宦官自然知趣走远些,邹义开口感慨说道:

“王兄弟你这一去北疆,可真是让为兄担心啊,今日看到这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王通笑了笑,李虎头却嘻嘻哈哈的接口说道:

“邹公公是不是听说我们去投敌,听说我们打败仗了。”

邹义笑着点点头,又是说道:

“今天看到你们两个真人,总算是放心了,万岁爷也是急着见你们呢!”

说完这句,向前走了两步,邹义却把声音放低了,肃声说道:

“功高震主的道理王兄弟肯定懂的,你现在是内卫武将,外面那些兵领着也没什么意思,该交出去的交出去,做这个锦衣卫的都堂,这才是荣华富贵一生的。”

王通郑重的点点头,脸上有些笑意,开口说道:

“多谢邹大哥的关心,小弟本就没有兵权,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何扯的那么多,真是荒唐可笑,不过三人成虎,小弟也要抓紧回来。”

听王通这般说,邹义才松了口气,又是低声说道:

“万岁爷称孤道寡,他就是天下一人,再怎么亲近宠信,但有些事是不能碰,甚至不能让他怀疑的,要不然……”

“邹大哥能和兄弟说这番话,兄弟记在心中,感激不尽。”

“你我荣辱一体,不必这般客套,等下见万岁爷,斟酌下怎么说吧这或许比你在归化城下还重要。”

奉天门偏殿距离宫门处不远,前面已经能看到正在等候的赵金亮了,相比于谨慎的邹义,在宫中素来被人宠爱的赵金亮就随便了很多,看到王通他们过来,立刻是小跑了过来,被李虎头一把抱了起来,开口笑道:

“这才半年没见,你小子又高了不少,不过没我长的快啊!”

他们两个年纪都不大,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所在环境又比寻常人家吃喝训练都强出许多,所以都比一般孩子要高,李虎头已经是成人身高。

王通也伸手摸了摸赵金亮的脑袋,在口袋里摸出个金子做的小鹰递给了他,笑着说道:

“草原上弄来的小玩意,拿去玩。”

赵金亮接过,笑嘻嘻的道谢,这才连忙说道:

“王大人,李大哥,万岁爷正在殿中等候,请你们快过去吧!”

看着李虎头掏出来一大把各色玩意,王通敲了下李虎头的脑袋,开口说道:

“等下再给也来得及,快些准备面圣。”

倒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两人穿着官袍,前面的宦官过来帮忙整理了下,后面的人开始搬下大车上的箱子。

邹义和赵金亮前面引路,走到了殿门口,开了殿门,张诚居然站在那里,王通摇摇头,却连忙快走了几步,上前开口说道:

“怎么敢劳烦张公公来接,真是折杀了。”

御马监提督太监和司礼监六科郎掌司来迎接,然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殿内迎候,尽管全是内官,可这排场未免太大了些,看到王通的客气,张诚的脸上却有欣慰的神色,开口温声说道:

“万岁爷等着见你,快跟咱家来吧!”

说完顿了下,看看身后跟进来抬箱子的宦官,有些惊讶,王通笑着说道:

“先弄了些呈送给陛下的缴获,大宗的等大军进城的时候再说。”

张诚笑着点点头,转身前面带路,走了几步,张诚好似自言自语又好像是对王通说道:

“懂得进退,才是长保富贵的道理。”

……

“你身为一军主帅,不应该跟着大军一同入城献捷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陛下的旨意是命臣剿灭马贼,防备鞑虏,这差事已经了结,宗禄一事也已经有了结果,臣现在只是钦差,只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大军行动缓慢,臣还要回京复命,这就先赶回来了!”

君臣对答两句,万历皇帝却只是摇头,在那里开口说道:

“荒唐,荒唐,朕还准备亲迎你和大军入城,好好在百官万民面前彰显咱们大明的威武之师,你却先回来了,这意思不就差了很多吗?”

万历皇帝尽管在那里埋怨,可却没有什么恼怒的意思,王通接口说道:

“陛下是大明军队的统帅,大明军队取得的一切胜利都该归功于陛下,大军应该由陛下率领入京,在百官万民之前彰显陛下的英明神武,彰显大明的威武之师。”

说这句话的时候,王通很庄重,屋中的几个人都是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

“胡闹,王通你如今也是这般地位,怎么却还和虎威武馆那般。”

万历皇帝口中埋怨,脸上却有笑意。

……

将箱子中的东西呈上后,万历皇帝更是龙颜大悦,宫内赐宴,弄的是皆大欢喜的局面,等宫门关闭之前,王通才和李虎头离开。

走出皇城,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