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公公的好意本侯心领了,不过这个住处太过违制,从前鞑虏的几个大贵族的宅院就可以,本侯住在那边也是一样。”

当年汗王的宫廷,如果王通住进去,可以被人说嘴的地方不要太多,王通自然不会犯这个错误,孟铎在马上却是愣了愣,随即满脸通红的反应了过来,在马上郑重其事做了个大揖,致歉说道:

“是小的考虑不周,还望侯爷包涵。”

王通笑着说了句,把这件事就是揭过,走近城门的时候王通看了看,或许是巧合,去年他领兵正面攻打的也是这个城门。

现在还能看到当时被炮轰塌的城墙缺口,那边倒是没有恢复原来的模样,而是直接在那里修筑了一个炮台,上面摆放着几门炮。

在城下看城上,能看到城头上探出来的黑黝黝炮身,城外居民区和城墙之间有很大的空地,能看出刚刚开始挖掘的护城河或者是壕沟,应该是冬日里工程没有办法进行,所以停了下来。

以火器为主的防御体系构筑起来,兵丁民壮再不懈怠,凭着草原上的军事力量,已经很难攻破这个城池了。

进了城内,情况和城外又有不同,虽然比外面更有规制,可给王通的感觉是城内的人气比城外略差,他所走的这条大道,应该是城内的主要道路之一,道路两旁都是大的商行店铺,自然,这个时节都已经歇业过年。

走过这片区域,又看到两处面积很大的空场,其中一处有大车停靠和货物对方,另一处则是一干民壮在那里训练。

在马上看的远些,还能看到在城内有些大仓库粮屯之类的建筑,在城的另外一个方向,有高高的烟囱,黑烟正在从烟囱中冒出,这个王通不太陌生,这是铁器匠坊的设置。

“除了城内的官员和兵卒之外,有没有百姓居住?”

王通开口问道,因为他所见的都是店铺、仓库和匠坊,官员和部分军兵肯定会在城内,但却没看到什么民居,孟铎愣了愣,随即开口解释说道:

“回侯爷的话,百姓也是有的,城内各处商行店铺的掌柜和伙计以及他们的家眷,商队护卫以及家眷,匠坊的工匠以及家眷,还有在城内登记过的商队成员以及家眷,他们都是在城内居住的,侯爷进城这个方向不对,在城北和城西那边才是聚居区。”

他这边说了几句,边上的谭将也补充说道:

“还有各处田庄的管事的家眷,如果他们想安置在城内,也是可以。”

王通点点头,孟铎看了谭将一眼,有些忐忑的开口问道:

“侯爷,城内的地方有限,城外百姓又太多,这个也是……”

方才那个安置的法子听起来的确不近人情,毕竟这草原上凶险处处,万一鞑虏骑兵大举来袭,城内的人自然安全,可城外围子里的百姓却很麻烦,那个高墙大院毕竟是应急的法子,抵抗不了太久。

王通摆手打断了孟铎的解释,开口说道:

“你做的很好,这个法子也很对头,以后就按照这个思路做事,肯定会越来越好!”

没想到王通给了这么肯定的评价,孟铎和谭将明显是没想到。

归化城目前派驻的官兵并不多,主要的防御力量是商队的护卫,也就是从前退下来的那些老兵,他们是核心的武力,他们保证这个归化城的安危,匠坊生产归化城需要的武备,也和归化城的安危息息相关,商行货栈,他们保证这个城市的财富集散,保证这个城市的物资供应,也是城市的基本盘,至于官吏,他们要用来维持着这个城市的运转,和内陆沟通协调,而田庄管事则是归化城粮食的保证者,他们负责生产和管理。

这些人构成了归化城的核心,有他们在,归化城就可以维持运转,而且让城市成为草原上这块区域纯粹的行政中心、军事中心、物资中心和商业中心,也有种种的好处,没有了保护和供养百姓的义务,虽然不近人情,但在这种初创的情况下却可以保持着高效率的运转。

“原来的那些农奴,城外的这些百姓,包括从大同到归化这一路上的聚居村落,那些青壮中,有追求上进,愿意学武的,愿意学门手艺的,愿意学习田庄耕种和畜牧养殖的,还有生意做得好的,都可以让他们进城居住,算是个嘉奖。”

“侯爷这法子好,住在城中显得高人一等,这也给他们个奔头,侯爷,书生是不是也要算进去。”

孟铎问道,王通摇摇头,开口说道:

“归化城要读书的书生做什么,圣贤书能杀敌还是能赚钱种粮食,要做书生的,一概送到大同和山西去!”

八百七十三

王通的话中对读书人的反感和蔑视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不过孟铎是宦官,谭将是武人出身,对这个立场自然是赞同,都是笑了。

大明开疆拓土,某处真正在控制中,往往有个象征,那就是该处的百姓可以读书科举,出有功名的读书人,那就算彻底控制,归服王化,如果出了进士,那就是盛事。

当然,有了这个过程之后,自然就是让朝廷设立衙门官署,由衙门来管了。

归化城和周围的土地,王通当初给他的定义就是皇庄,由内臣代天子直管,归化城这样的地方,宦官在这边可以捞取的好处,明里暗里的都不知道有多少,而且还多出许多位置可以安排人。

蓟镇、大同镇和禁军方面,都在这边安置了大量的老兵,各处的军将也在归化城的田地和商业上有这样那样的好处。

在这边有这样的利益布局,皇家和军方各自分配,自然不愿意文官再来伸手,实际上如果归化城稳定下来,文官们要求在这边设置地方官,将内臣排挤出去,将武官压制下去的可能性很大。

大明朝的士大夫和天子争利,和大明社稷争利,从来不讲究什么宁静淡泊,都是奋勇争先。

偏生百姓们的想法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迁居过来的百姓,甚至是那些原本被掳掠来的农奴,生活安定下来,不愁温饱之后,都会有让自家子弟读书,求个出身的想法,到了那个地步,想要阻止文官向里伸手就很难了。

王通的做法很简单直接,就是将可能性先扼杀,给这些原来和迁居来的百姓子弟其他的出身出路,让归化城的工匠、武人有后备,能够自己新陈代谢。

“侯爷说得好,归化城这边毕竟刚刚打下,文教也不发达,若是在这边求学读书,岂不是耽误了前途,还是去大同和山西那边吧!”

孟铎笑着说道,跟在后面的马勇却骂了一句,开口恨恨的说道:

“若是想考了个功名,就在这里吃租享福的,咱们这边不能要,卫所出身的,还要跟着打生打死,租税什么时候少过,凭什么他们读了几本书,考出个劳什子功名来,就成了人上人。”

“马勇你这些话,若是被文人听到,恐怕唾沫就能淹了你!”

王通笑着调侃道,马勇也是摇头苦笑,话说到这里,孟铎却更明白了,如果这片新占的土地上出现了有功名的读书人,那这读书人的田产就要免除赋税,搞不好要有人拿着土地过来投献,那样收到的赋税就会更少。

“侯爷说的是,不能耽误这些求上进人的前程,只要有想读书科举的,小的把他们全家都给送走。”

众人都是哄笑,虽说王通来到这归化城算是客人,可王通完全就是主人的作派,直接让人领到住处先安顿,然后晚上再去赴宴。

一路行来,到了这个宅子才算是安顿下,亲卫们都是开始搬运东西,等女眷们居住的宅院被收拾完,丫鬟婆子们开始去打扫,然后扶着王通的妻妾一干人下来。

这宅子王通第一次来,按照平日里的习惯,他先领着几名亲卫头目将这个宅院的各处都走一次,熟悉地形,免得有万一来不及反应。

走到后宅,却看到几个穿着颇为体面的妇人正在那里指挥一干女仆丫鬟在那里收拾安排,这几个妇人王通都没有见过,正纳闷的时候,跟在他身后的谭大虎、谭二虎却低声说道:

“侯爷,小人的娘亲和几位婶娘在那边。”

王通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皱眉转头说道:

“你父亲和叔父现在也是归化城的头面人物,这样太不像话了,活计有下面的人干,让你母亲和婶娘他们进去陪着马婶说话就是,不要在外面忙碌。”

看到王通皱眉,谭大虎谭二虎心下忐忑,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听到这番话才是放心下来,急忙跑过去。

母子好久不见,一看到谭家兄弟两个,当即有几个妇人哭了出声,谭大虎和谭二虎在那边连忙相劝,那边的谭家女眷才看到王通在这边,慌不迭的万福行礼,王通笑着点头,那边谭大虎和二虎连劝带推的,把人都给送进了院子,这才有些不好意思的跑回来。

“走完院子,你们就放假回家过年吧,多陪陪父母!”

王通笑着说道,谭大虎和谭二虎又是忙不迭的谢过,看到方才这一幕,王通也觉得心情不错,在院子中走了一圈之后回到了内宅那边。

进了内宅,正好是韩霞领着张红英一干女眷正在院子中巡视,翟秀儿和卢若梅也是低眉顺眼的跟在身后,看到她们,王通笑着说道:

“你们也是辛苦了一路,回屋中歇息下也好,晚上你们自己过年,我这边有事。”

这边女子都是齐齐行礼,按照内宅规矩,这个情形下,只有正妻韩霞才有资格和王通说话,其他人插嘴就是无礼。

韩霞行礼之后,走到王通身前,笑着说道:

“老爷自去忙正事,妾身姐妹几个过年也足够热闹。”

“屋中用具和使唤人可还够,这边就是自家地方,若有什么需要不足的,直管和谭家家里的张口。”

“老爷放心,这边都是一应俱全,据说伺候的丫鬟婆子什么的,都是原来这边汉人农奴中的伶俐人家,屋中用具都是足够的,不过妾身却觉得有些奢侈了。”

韩霞最后一句是皱眉说道,尽管相处的时间不长,王通却知道这韩霞是个俭省的女孩,毕竟当年苦日子过来的,张红英也是帮马婆子管家多年,也是精打细算,听到她说这个,忍不住笑着问了句,韩霞回答说道:

“这屋中和客厅中铺着的都是上好的地毯,看那花样织工,在京津那边怎么也是几百两甚至上千两的价钱,屋中用品也多是金银器,这么奢侈,是要折福的……”

王通听到这话却忍不住笑了,伸手轻拍了下韩霞的脑门,尽管是夫妻,可王通比韩霞高大许多,年纪也大几岁,这动作与其说是亲昵,倒不如说是对孩童,对他这个动作,韩霞没有闪避不过脸也通红,轻声说道:

“夫君,姐妹们都在呢!”

张红英和翟秀儿和卢若梅都是脸上带笑,装作看别处,王通笑着说道:

“你觉得这毛毯珍贵,在这边却也是贵家寻常物,真要在这边买,也就是十两到百两的货色,还有那些金银器,你可知道,这瓷器在这边什么价钱,是金银价钱,他们没有瓷器和铜铁器具用,只能用金银。”

韩霞自然没有这样的见识,被王通一说,才明白过来,王通继续说道:

“草原上的鞑虏,怎么能建起这样的城池,有这样的宅院,里面这么多金银,就是因为贸易,在这边十两的东西,在大明可以卖到千两,大明的东西也是如此,彼此往来,自然就赚了无数的财富。”

几个女孩都是似懂非懂的听着,王通说完之后,陪着妻妾们说了几句闲话,就又去前厅那边,谭将和三江商行在这边的掌柜都在等待。

那里简单商议了几句回返,带回来了一叠的文卷,都是三江商行的各种统计数据,还有按照三江内部规程在本地和草原各处搜集的各项情报,谭将这边也有关于各个商队护卫的情况,也有相关的文档。

这俺答部大贵人的宅邸,客厅卧房都是仿照大明富贵人家的规制,唯独没有书房,倒是有个存放武器的房屋,王通索性是在客厅中坐下,在那里一页页的翻看,正看着间,翟秀儿却偷偷走了过来,过来之后先是笑盈盈的道了个万福,然后开口说道:

“老爷,这边外面虽然冷,可屋中却暖和的紧,这可比南京那边舒服了。”

南方冬日屋中阴冷,可最多也就是弄个炭炉炭盆什么的取暖,那里比得上这边的火夹墙和地龙方便。

王通很喜欢这个活泼不怯场的翟秀儿,听到她这么说,放下文卷笑着问道:

“呆的可还习惯?”

“太干太冷,脸上都有口子了,老爷,看你的身体恢复的差不多,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去啊!”

因为翟秀儿是参与装病,所以才能问出这个话,要是其他人这话说出就太过失礼了,王通摇头笑着说道:

“回去?那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好不容易来一次,总要多住些日子。”

虽说王通这边不去住原来王宫的地方,但孟铎和归化城内的头面人物给王通接风洗尘却还是在王宫旧址这边,毕竟这里有足够气派的空间,甚至连厨房也有足够的地方。

王通来到之后,孟铎特意引领王通去厨房那边走了一圈,的确值得去看,在厨房前面的空地上,在铁架上有一头骆驼正在被烤制,几名厨师在用刷子蘸着佐料在骆驼上涂刷,香气四溢。

“本来已经从大同那边请了厨子,可侯爷既然来到归化,总要尝尝草原上的特色才是。”

孟铎笑着说道。

八百七十四

烤骆驼是从西域传来的美食,谈不上有什么讲究,不过一头骆驼在火上烤,却显得隆重许多。而且这个烤骆驼也是按照老规矩,骆驼肚子里塞着烤羊,羊肚子里塞着烤鸡等等。

君子不近庖厨,孟铎领着王通过来看,也是看个新鲜,算是欣赏风景,当日争战,打下这汗王宫殿之后,就是调兵遣将安抚镇压全城,也没有什么游览的心情。话说回来,当日这王宫宫殿被轰塌了不少地方,又是厮杀最激烈的所在,血腥气浓重,谁会有什么闲暇心思去游玩。

到现在,宫殿这边除却主殿那边砖石被搬空,整理成了一处空地之外,其余都已经修缮完毕,弄得和往日差不多。

第一代俺答汗修筑这宫殿的时候,就是仿照大明的规制,第二代僧格都古愣汗加入了一些西域的元素,虽说整体和紫禁城,甚至和南京的就皇宫都毫无可比之处,但要把他当成豪富人家的宅邸来看,就颇有可观之处了。

此时严冬,几处园林都是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不过北国风光和这种园林规制结合在一起,也有些动人处。

孟铎引领,王通在护卫的簇拥下游览,倒是十分的放松,将王通迎入城中的时候,也顾不上谈论公事,这一路悠闲走来,倒是说了几句。

归化城四周百万亩的良田,原本都是由俺答部掳掠来的汉人农奴耕种,经常有逃亡逃散不说,生产效率也是低下的很。

王通占领这边,缴获的金银财宝小部分犒赏官兵,部分一干人分掉,部分送往京师,城内城外储存的粮草鞑虏没有来得及焚毁,这些粮草却按照农奴的人丁户数分发了下去,想要耕种,需要人力,需要将这些适应北地生活的人留住。

粮草发下,能够吃饱,而且新来的大明官兵不仅是比原来的鞑虏管事们和蔼,比起大明那些刻薄士绅地主也是和气了不少,绝大部分的农奴都是留了下来。

北地气候寒冷,一年也就是一季,吃饱了肚子,不担心被压迫,而且收成还能自己留下一部分的农户们积极性很高,卖力做活,收成也就相当不错。

万历皇帝知道要把归化城牢牢掌握就不能太急,所以给了归化城五年的时间,五年之内税赋几乎等于没有。

象征性的交了一成的粮食之后,其余的都归农户自己所有,这么一来,甚至陕西一带都有农户跑过来。

三江商行负责此处的掌柜看的比较长远,和谭将商量之后,由谭将把建议转给了孟铎,城内各个商行出面,平价收购了不少农户手中的余粮上来,从农奴变成佃农,手中有了余粮,也想日子过好些,也想买些吃穿用品,就要卖掉余粮换钱,借这个机会,城内城外的大粮仓又是满了起来。

粮食的储存量接近到战争前的水平,而且是依靠本地生产,这个对归化城来说是极有意义的,对人心的掌握还不敢保证,但已经可以说明归化城本身可以自给自足,说明大明在归化城已经站稳了。

“若没有侯爷的顾全大局,小的也做不到这些。”

孟铎颇为感激的说道,这是他的真心话,归化城大批的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王通,城中的商业,还有武装力量,王通在其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这些事情王通不配合的话,他什么都做不成。

现在归化城的局面如此之好,孟铎已经被张诚和张鲸点名夸赞,邹义也写信多有勉励,这样的风评可是代表着今后的前途无量。

宴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倒是颇有草原风情,大厅中铺着毛毡,桌子都是矮桌,众人盘膝坐在地上。

王通坐在首席,以谭将在归化城的地位,这大厅中自然有他的座位,不过谭将却拒绝了,说自己在王通面前没有坐的资格,站着伺候就是,所以谭将就是站在王通的身后,好像是个卫士一样。

这大厅中的布置却是按照西域的法子,王通所在的首席和左右的次席处于一个单独的空间中,宴席没有开的时候是放下帘子隔断,王通在里面倒是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外面的情形。

开宴之前,城内够资格来此处的客人都是入席,几名驻守在此处的军将还有户部的官员,王通是见过的,他们也都恭恭敬敬上前行礼。

后面进来的客人则都是城内原来的汉人豪商,后来的大商人,还有其他各族的豪酋,事先孟铎曾和王通打过招呼,有些惭愧的说道:

“……这边不服王化太久,都不怎么讲规矩礼节,还请侯爷到时候多多包涵。”

这些人的表现还真和孟铎所说的一样,各个旁若无人的大声谈笑,喧哗吵闹,这个心态昨日三江商行的掌柜也有说明,因为归化城的豪商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力量在他们行商的时候护卫,而且在城防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被抽调。

这样的政策让这些豪商们都有一种感觉,他们就是归化城的主人,就连这宫中派来的宦官都要依靠他们才能站住脚,难免就有些目中无人。

那些来自山西的商人们相对矜持,不过举手投足间充满了高人一等的傲气,本地的汉人豪商则是大声谈笑,见到山西商人则客气很多,而后面进来的蒙古和西域各族的商人,尽管举止也是大大咧咧,可面对这些汉商却有些小心。

他们彼此的高下分别不说,但面对大厅中的户部官员和一应军将,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