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当国-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都是自家人,只算了工本,算上酒差不多六两银子。”

“夏掌柜,王某开那个饭馆不卖酒,没有四人以上的桌子,菜价没有高过一百文的,不接红白事,不包场。”

话说一句,那夏掌柜脸上的神色就放松一分,但脸上始终有迟疑的神色,王通笑了笑,又开口说道:“王某年纪小,但行事各位也看在眼中,在这立个誓,那饭馆若和我今日说的不同,那王某就辞了锦衣卫的差事,搬出南街。”

话说的很重,雅间的众人都收了笑容,但夏掌柜却明显放松下来,脸上尴尬,刚才用后台压人,现下有点羞刀难入鞘,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不卖酒,不承接席面,不卖一百文以上的菜,这和振兴楼完全没有冲突,不过,有钱人自己有厨子,没钱的也不会讲究,这等小饭馆会有什么生意,夏掌柜脑中这么想,可说出来却是:“既然王大人也要进这行,有事可以多问问在下,总有个参谋。”

王通淡淡的说了句“多谢”,看对方搓着手的干笑模样,怎么看也不是真心。

很多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情等王通的饭馆开业,想要把店面搭建好怎么也要腊月,腊月众人都是忙年,谁会去一个卖百姓寻常饭食的地方吃饭。

没想到在王通设宴的第五天,也就是十一月初五开业了。

京师南城,南街算是个小小的中心,每天都是人来人往,能来闲逛买卖的人,家境都颇为殷实。

可南街这处,正经吃饭的地方只有振兴楼这一处,家境殷实不等于能随便进酒楼来消费,但街道上那些小贩提着竹篮包裹贩卖的吃食,稍微讲究点的人不是觉得味道粗劣,就觉得不太卫生。

南街这边又靠近皇城,许多房舍宅院都是这几十年才盖起来,逛街的这些人住的地方离这边都很远,饥肠辘辘的走回去吃,也实在难为腿脚。

临近中午时分,在南街的两端各站了几名汉子,每个人手中拿着一叠纸,看到穿着还算体面,二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男丁,就把手中的纸片塞过去,同时笑容可掬的大声介绍说道:“美味馆今日开业,十文吃饱,二十文吃好,干净放心,请各位客官赏光。”

那纸片只是寻常的黄纸,上面用简笔勾着饭菜的图画,没什么文字,差不多就在几个路口的汉子开始吆喝分发纸片的时候,整个街道上开始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这时候众人肚子都有点饿,闻着这饭菜香气,再加上这纸片和吆喝的确新鲜,左右是来逛街,闲着无事,去看看也不损失什么。

振兴楼不接散客,吃这整桌酒席迎来送往的各色客人,都讲究个体面,要是厨房的饭菜味道弥漫,那肯定会招人反感,他的厨房做过专门的处理,让味道不至于过分弥漫。而住户的烹饪规模又太小。

所以南街上从未有这么浓烈的饭菜香气,很多拿了纸片,开始只是因为好奇想去看看的人,走着走着就饥肠辘辘,脚步跟着加快。

路口发传单的汉子只是指了个大概的方向,有人还担心找不到地方,走了几步,就哑然失笑。

在南街街边一处,高高竖起个木杆,木杆上有旗帜飘扬,上面用简笔勾出饭菜的图案,和那黄纸上一摸一样,说多显眼就多显眼。

走过去之后,前些日子围着的竹竿篷布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崭新宽敞的门脸,和其他处不一样,这“美味馆”的厨房居然就设在临街的所在,窗子用的是栏杆,尽管冷天透风,可外面的人也看的清清楚楚。

都说“君子远庖厨”,实际上也有如果看见烹饪的过程就吃不下饭的缘故,厨房的脏乱差是大家的共识。

可这美味馆的厨房收拾的比很多人家的客厅还要干净,几个妇人系着素白的围裙在那里忙碌擦拭。

灶台上的锅灶都冒着腾腾热气,在这个位置,那饭菜的香味更加浓烈,门口一名伶俐小厮在那里不住的招呼客人里面请。

外面看过去,就在进门处右手边居然也有灶台,灶台上两个敞着盖的硕大笼屉,一个笼屉上摆满了几大盆菜,另一个则是米饭。

下面的水汽不断的冒出,显然是用来保持饭菜的温度,有两个壮健婆子不停的在店中打扫擦拭,这吃饭的地方更加干净利索。

顾客花钱买几个木牌子,然后把木牌子给两个笼屉前面的人,自有伙计按照那木牌子的颜色和数目,把饭菜放进碗碟之中,拿着一个方木盘给你端到桌子上去。

这大冬天的,菜无非是萝卜、白菜几样,可一看就知道做的用心,不是那胡乱的清水大锅炖菜。

更精彩的是那两个肉菜,一个是熘的丸子,那甜酸的味道闻着就让人开胃,另一个更是诱人,酱红油亮的红烧肉。

一十七

上好的五花肉,肥瘦相间,挂了糖色,蒸煮到足够的火候,八角大料下的足,浓郁的香气扑鼻。

临近午饭时分,饥肠辘辘的客人们看到这个那里忍得住,站在那两个大笼屉后面的店伙计声音响亮:“十文钱的没肉,可以加勺子肉汤,二十文的一个肉菜,三十文的两个肉菜,米饭一文一碗,汤和咸菜不要钱!”

能看到过去拿了牌子过去的,那伙计用木勺舀出来满满一勺,份量很足……

看到这些的客人,肚子饿性子急的直接坐下交钱吃饭,有那精细些的在那里盘算,这一碗肉少说二两左右,如今这猪肉都要五十几文六十文一斤,单这肉就实惠的很,何况人家做的细致用心,这工本钱又是多少,米早就十几文一斗了,一文一碗也实在。

再说,能来这边逛街买东西,不是各处的富贵闲人,就是城外过来办货采买的,谁还差这十文二十文的,坐下吃吧!

十文钱的素菜也有两样,那汤和咸菜同样是不花钱,本以为这汤没准就是个酱油水,谁想到舀出来喝,却是熬出来的骨头汤,这咸菜细细切丝,又用醋泡了泡,也爽口异常。

更关键的是那桌椅擦拭的洁净,碗筷也是干净,用过的木盘碗碟送到外面去洗,也有人跟着过去看了,居然是擦拭之后,用滚水再浸泡一次,干净的不能再干净了。

那就坐下吃吧,素菜炒的地道,那油炸丸子外酥里嫩,勾芡的酸甜汁爽口开胃,那红烧肉入口极化,满嘴浓香,更别说那用骨头熬的汤水鲜香,洒了醋的细丝咸菜酸咸合度,米饭也喷香,淘米用心粒粒饱满。

花钱不多,吃的却是馆子的味道,外面寒风凛冽,进这美味馆喝口热汤水,吃个舒心的饭菜,肚子饱了,浑身暖洋洋的舒坦。

临近中午,南街,甚至是周围的路人都被那些散发传单的汉子招揽来美味馆,只要他走进其中,很少有不坐下来吃饭的。

这不是年节的日子,能来这条街采买闲逛的,都不是那种辛苦求生的贫户,可也不是那种随意就能去酒楼来个整桌酒席的豪富,吃摊贩的拉不下面子,回家吃又觉得麻烦,这物美价廉的美味馆正符合了他们的需要。

“街上人流这么多,每到午饭时分,不少人脸上都有为难神色,都说找不到合适的吃饭地方,去振兴楼他们吃不起,去买摊贩的他们不愿意吃,回家吃他们又觉得麻烦,咱们这边正合适。”

王通给张世强解释自己的奇怪举动,就是说的上面这道理。

张世强穿着便装在店里盯着,他现在对王通那真是敬仰无比,不过是在街上乱走乱晃了几天,就开出这美味馆来,并且顾客盈门,这到底是何等的本领,才能有这般点石成金的效果。

更别说几天之内就起了一座宽敞暖和的棚屋,说起来容易,先在地上挖洞打下木桩,然后在做出个房屋的框架,除却门窗之外,墙壁和天棚都用夹层的木板,木板里面塞上木屑碎布,道理不难,可怎么想出来的,也是神奇。

这种外人看来神乎其神的方法和念头,对于王通来讲,不过是把当年市场调研分析的老本行重拾而已,然后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

人接触的信息越多,心理就越复杂,相比于信息爆炸的现代,万历年间的百姓心理要简单很多。

看到这么一个窗明几净,物美价廉的快餐店出现,必然顾客盈门,想想现代国外快餐登陆引起的轰动效应,就可以推断了。

至于那快速搭起来的房屋,不过是简易房的变种,知道大概的原理,劳力材料充裕,很快就能做起来。

王通唯一担心的就是请来的这些伙计训练不够,所以妇人那边让马寡妇盯着,店里则是张世强盯着。

他自己则在南街上到处奔走,看看发传单的那些汉子做事到底有没有纰漏。

王通这边东奔西走的忙碌不停,南街两边的掌柜伙计看着则是心中惊叹,他们都是做生意做了多年。

看到一个半大孩子要干什么饭馆,都是心里嗤笑,这南街不是没有开过酒馆的,可压根开不下去,根本竞争不过振兴楼,这半大孩子在酒席上逞强的说什么不卖贵菜,不卖酒,不承接席面,那更不要做这行当了,那还有什么钱赚。

大家心中笑话,可今天开业的时候,南街的商户公议,怎么大家也要去送块匾额,随个份子捧捧场。

谁想到这位不懂规矩的锦衣卫连帖子都没下,鞭炮也没放,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开业,也太不讲做买卖的礼节规矩。

不过这小锦衣卫做人做事都仁义,大家也就不背后说什么,等这店铺做不下去,大家伸手帮忙照应下也就是了。

谁也没有想到,就这么古怪的开业,发什么黄纸,买卖居然火爆成这个样子,有心的掌柜派伙计去那边买了份饭,打听了下价钱。

饭未必有振兴楼大师傅做出来的好,但最起码不难吃,那些吃饭的人看不出什么,可掌柜、帐房的却会算。

十文、二十文、三十文的价钱,算计菜码人工,差不多都能有两文到五文的利润,钱是不多,可看看这满街的人朝着那边涌去,人多量大,这利润可就上去了,啧啧,点石成金,点石成金啊!

“大人,这卖剩下来的饭菜也是钱买来的,热热晚上再卖也是可以的,何必便宜了这些人。”

太阳偏西,午饭时候已过,第一日营业的美味馆上下才有个歇息的功夫,不管是做饭的妇人婆娘,还是外面吆喝的汉子,都在屋中歇息吃饭。

吃的就是中午卖剩下的饭菜,第一日开业,总归是要多预备一些材料。来这里做活的男女劳力,平日吃饭那里见过什么荤腥,这边有肉有菜,吃的兴高采烈。

王通和张世强坐在角落里,那张世强却看着有点心疼,一边点钱一边小声建议,王通一边点钱,一边头也不抬的说道:“吃就吃去,难道不吃饱了让他们偷吃!?”

一十八

五个男帮工,八个婆娘,不用一分工钱,只要提供三餐,几个做饭的,每月有一百文工钱。

这么低的待遇,王通觉得已经算是压榨,不过张世强和马寡妇却劝他,何必给工钱,只要管饭,京师还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挤破了头上门。

把最后一个桌子上的铜钱扫进盒子里,王通脑中盘算下了下,低声的说道:“今日间卖了一百二十份,扣掉材料人工,净赚六百文。”

张世强看着王通有些失望的神色,已经做好了听到赔本的心理准备,听到这“六百文”之后还有点没反应过来,紧接着就是满脸狂喜,说话时,声音都有点颤抖了:“六百文,一个月岂不是将近二十两银子,大人……”

按照约定他这边能分到四两左右,每月赚得陡然翻了一倍,如何不狂喜,王通笑着摇摇头,开口说道:“第一日开业,总归新鲜,看明日吧!”

赚这点钱对他自己来说,实在是太过无趣,不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赚得虽少,毕竟是赚了,慢慢做吧。

第一天开业对周围的人总有些新鲜,第二天销售额就会跌下来,这是正常的道理,让王通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午饭时分,在美味馆的门前排起了队。

干净足量,说不上美味的饭菜居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实在是奇怪,王通便装在排队的人群边上走动,听到了这一句话:“这一片地方找个合适吃饭的太难,没想到南街居然有这样的店铺,多花点腿脚走过来,吃顿试试值得不值得。”

昨日的顾客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在整个南城传扬开来,众人都知道有个很奇怪的店,味道也还可以,很是方便,有闲工夫的都来这边看个新鲜。

这已经不光是南街行人的客流了,还把其他区域的人带过来不少。

这一天,卖出去的盒饭居然比开业那日多了四成,店里的男女伙计吃不到卖剩的,还要自己做。

客流增长的趋势一直持续到第六天才平稳下来,每日中午差不多能卖到三百份左右,居然还有其他地方的客人专门来这边吃。

此情此景,也只能让王通感叹,这时代的人见过的新东西太少,纷纷而来的客人让美味馆这个小饭店的利润变得更好,因为采购各项食物的数量一大,价钱也必然跟着便宜起来,带来利润的增加。

但这边毕竟只是个小饭馆而已,又过了几天,每天的生意稳定在二百四十份左右,可这已经要增加人手。

店里的一切都有张世强盯着,他清苦多年,好不容易有这么个赚钱的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整个店里,从饮食到卫生,他都盯得很紧,那些男女佣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张世强俨然就是大掌柜。

冬日素菜也就是白菜、萝卜,不过荤菜花样却始终变换,什么鸡鸭牛羊,也开始出现,但真正受欢迎的还是这红烧肉。

这年代,食糖还相对昂贵,甜味还属于很奢侈的味道,红烧肉的那种甜香当真是勾人馋虫,让人食指大动。

王通为了招揽买卖,又是做足火候,不在材料上克扣,美味馆十几天之后,这等快餐的模式,居然也有菜打响了名头,就是这大锅红烧肉。

经常有人专门来这边买这红烧肉回家,好吃下饭,单买的话,那一碗的量尽管足实,可价钱却是十五文,不过不影响销量,能单独来买的,也不在乎这个钱。

每天应该就在这二百三十几份到二百四十多份之间了,王通早晨去点卯,回到南街之后就呆在饭馆里统计各项数据。

知道数目和变化的趋势之后才能做好计划,生意虽然小,但一定要认真做,王通恍惚觉得自己回到了现代的公司之中,详细的分析和各项计划纷纷出炉。

合计下开设这店铺的各项花销,还有每日的收入,估计在明年三月之前就能回本,如果考虑到如今临近年关,外乡在京的已经开始赶路回家过年,具有消费能力的顾客在变少,等春节之后,收入会提高,回本还能快一点。

春天开化的时候,这个快速建起来的简易房也需要巩固下地基,如果生意没什么变化的话,还要增加点花样,或许还要把边上的两个宅院盘下来……

店里客人稀少,王通把头上的布盔摘下来,拿根炭笔和几张纸闷头写写画画,伙计们也都喜欢了,看着今日还剩些红烧肉和羊肉烧萝卜,心里都盼着别来客人了,剩下的这菜,大家打个牙祭。要是卖光了重新做,马大姐可是个精细人,不舍得给大家多放肉。

“掌柜的,来六份二十文的。”

本来王通会直接忽视,可这声音尖细,颇为阴柔,好像是妇人,这时代的礼教大防虽然没有后世书上说的那般夸张,可除却要为生计奔波的贫民,就算一般人家的妇人也断然不会抛头露面来这市井地方。

诧异的抬起头,却看到六名穿着青色袍服的年轻宦官正站在进门处,其中一人正在掏钱。

王通看了一眼就低下头,却停住笔,听掏钱的那宦官笑着说道:“前日和小李来这边吃饭,价钱不贵,吃的却熨帖,比宫内那大锅菜不知道强了多少,收拾的干净吃也放心……”

几个人寻了座位,说说笑笑的开始吃起来,几个人说的都是宫内的一些琐事,也牵扯不到皇家,无非是宦官、宫女的私密。

王通发了会呆,突然伸出手轻轻拍了下自己的额头。

自己真是糊涂啊,这饭馆在什么位置,就在皇城根上,却总在街上的行人上打主意,最大的顾客群在什么地方,就在紫禁城中。

在南街住了这么多年,每日里都有宫中出来的太监经过,午门两侧各有几个小门,供这些外出办差的宦官出入,其中一个门正开在南街附近。

宫中的宦官行动很自由,稍有些地位的,手中都有几个钱,皇宫内虽然有御厨和小厨房,但那都是伺候皇帝嫔妃以及各位大太监的,下面的这些想吃点好的也找不到地方,美味馆为什么不做他们的生意呢!

“这味道真不错,比宫内那半热不冷的烂糊饭菜强多了……”

“那烧肉在嘴里好像是化了一样,好吃……”

等那几个宦官吃完,笑嘻嘻的议论着正要离开,王通站起来,客气的说道:“几位公公留步。”

一十九

看到坐在角落里的锦衣卫站起,几个宦官都有点紧张,可脸色还都是冷冰冰的,王通先抱拳作揖,笑着说道:“这饭馆是小弟开的,几位公公吃的高兴,那是兄弟我脸上有光,怎么好意思要各位的钱,小三,快把钱还给各位公公。”

收钱的店伙计连忙拿出铜钱递过去,请客的那宦官面无表情的接过钱,这点人情实在太小,不值得客气,倒要看看这年轻锦衣卫要说些什么:“小店生意不大,想多招揽点客人,小店距离皇城的南边偏门不远,公公们来也方便,还请几位公公回去多多帮忙宣扬下,让宫内的各位公公来这边尝尝……要是有人来,几位公公来这里吃不用花钱,谁带着一个人来,就给谁一文……”

“当咱家是叫花子吗?”

接钱的那名宦官冷声回了句,把钱揣回怀中,转身带着众人出门。

一文虽少,可积少成多,细水长流,王通不管听自己父亲,还是周围的议论,对阉人的评价有好多,但贪小便宜喜欢钱财,却每个人都这么说。

再想想方才还回铜钱的时候,那宦官仔细清点后小心揣回怀中的动作,王通心中更为笃定。

“张大哥,明日多备个二十份材料,免得到时候不够。”

他淡然吩咐道。

现在王通每天依旧起早,田百户家那个打扫门前的老家丁已经成了他谈话的对象,尽管也有所保留,但有个人能够聊天解闷,对心情总有好处。

对于他有一个生意红火的小饭馆,那老家丁倒也淡定,除了对王通这些奇怪的手段表示惊奇之外,态度还和往常一样。

但每日点卯的时候,在其他各条街道的同僚态度就不同了,王通能暴打赵国栋,让总旗刘新勇吃瘪,还能自己开出这么红火的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