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障碍物。

    “跟上,保持队形!”在低级班排长们的带领下,大约一个连的步兵正以冲锋队形通过刚开辟出来的通道,对前方高地上的“守军”发起冲击。

    大约450米外的山谷阴面,艾森豪威尔正在他的老朋友,113团代理团长金斯利中校的陪同下,用望远镜观看这场常规训练。

    “艾克,我的小伙子们怎么样?”金斯利中校对自己手下今天的表现很满意,忍不住要炫耀两句。能在短短两个月内,把一个几乎完全由新兵组成的连队训练到这种程度,金斯利也确实有得意的资本。

    “不错,你有个优秀的连长,进攻组织的很有章法。那个工兵排长也干得不坏,火线开辟通道的活完成得很迅速。”艾森豪威尔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了这个连的真实水平。“不过防御设施的设置简单了点,下次可以适当增加一下难度。”

    “好的,艾克,我就知道瞒不过你。”金斯利中校笑着说道:“不过小伙子们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的训练进度已经比新大纲要求的领先一周半了。”

    “我知道,金斯利,你们113团的训练进度一向是最快的。”艾森豪威尔拍了拍金斯利的肩膀:“最近训练量加大,后勤供应有问题吗?”

    这才是艾森豪威尔今天来113团的真实目的。他希望能从好友金斯利这里了解一下,正在进行的后勤改革到底给部队正常补给带来了多大影响。

    “问题当然是有的,艾克。”金斯利组织了一下语言:“上周我们团有四个连的零件补充就出了问题,送去的零部件型号完全不是他们想要的。你也知道新的后勤补给方式把物资类型分的很细。那些军需军士又不是专业会计,出错是难免的。”

    “你的意思是,现在后勤遇到的问题只是因为不熟练,是暂时的?”艾森豪威尔问道。

    “这么说吧,艾克。基层连长和士兵们喜欢这种新的补给方式,至少他们每周都可以有新的饮料了。去年我们曾经一连几个月喝的都是1935年订购的咖啡。”金斯利看了看左右,小声地说道:“但是那些后勤军官们就不那么开心了,因为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

    从113团回来后,艾森豪威尔还一直在琢磨金斯利的话。显然金斯利和他一样,都是支持后勤改革的。事实上所有认真研究过改革方案的人都清楚这么做的好处。

    但是那些后勤军官联名反映的问题又确实存在。是因为自己和金斯利没干过具体后勤工作,所以意识不到新补给模式的漏洞吗?还是仅仅因为那些后勤军官一时适应不了新的工作方式?

    艾森豪威尔总觉得自己似乎已经隐隐接近问题的关键了,但一时又想不明白。在办公室里静坐了一会后,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在他的朋友里,约翰无疑是在这一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况且这次后勤改革试点的很多内容本来就是出自他的建议。艾森豪威尔想找约翰聊聊,也许他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第四十九章 艾克的一日之师() 
“哈喽,艾克!”接到艾森豪威尔的电话,约翰有些意外:“书这么快就收到了?”

    “书?什么书?”艾森豪威尔被约翰的话弄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约翰知道是自己想差了,连忙解释道:“就是我上次跟你说过的那本中国军事理论书,军校出版社那边给了我几本样书,我上周给你寄了一本。”

    “哦,你翻译的那本是吧。你这也太心急了,哪有这么快,月底能收到就不错了。”艾森豪威尔笑着说道。

    “你也太小瞧我们联邦快递公司了,等着吧,这两天应该差不多就能到了。”虽说联邦快递公司还没有开展个人快递业务,但这并不妨碍约翰这个老板利用公司渠道投递一些个人物品,至少速度比邮寄快多了。那本书算是约翰祝贺艾森豪威尔升任第九军代理参谋长的礼物,他可不想冒被邮政署那帮人弄丢的风险。

    “好,那我就等着拜读你的大作了。”电话那头的艾森豪威尔,此时不禁有些感慨:约翰这年轻人的成长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当初刚认识他的时候,还完全是个军事门外汉呢。一转眼都能出书了。

    不过想到一会儿自己还有问题要向他请教,艾森豪威尔也就放弃了继续拿这件事调侃约翰的打算。“对了,听奥马尔说,你现在还兼着82师的后勤参谋?”

    “是啊,被他给坑了。我现在正头疼着呢。月底一万六千名新兵就要入驻了,到现在营房施工都才完成不到一半。”约翰忍不住诉了几句苦。

    “哈哈哈!”艾森豪威尔“毫无同情心”地笑了起来:“约翰,我要是奥马尔,我也会这么做。谁让你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呢。您能搞定的,我们都对你有信心。”

    “我谢谢你们的信任!”约翰没好气地说道:“说吧,找我什么事?要是祝贺我上任那就免了。”

    “首先当然还是要表示下祝贺的,另外我有件事要向你请教一下。”艾森豪威尔直接转入了正题:“关于后勤改革试点的。”

    约翰顿时来了兴趣。一来他对目前第三集团军下属几个军正在进行的后勤改革试点还是挺感兴趣的,毕竟这也算是他当初努力成果的一部分。二来,能让亦师亦友的艾森豪威尔反过来向他求教,这也给他的虚荣心带来了不小的满足。

    “是这样,我昨天收到一份由几十名后勤军官联名提交的报告,反映改革试点影响到了部队正常补给,请求暂缓实施……”艾森豪威尔花了十多分钟,把那份报告的大致内容,他上午从113团了解到的情况,以及自己心中的疑惑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约翰。

    对于第九军发生的事,约翰倒也并不觉得太吃惊。事实上,他早就预料到这次改革会在基层后勤军官中遇到阻力了。之所上任第一天他就找布莱德利等人要人手,为的就是减少原来那批后勤军官对将来改革工作的干扰。

    “艾克,我想我大概能猜到问题出在哪了。”约翰故意买了个关子:“那些联名的军官大部分都是在各团负责物资调度分配的对不对?”

    艾森豪威尔夹着电话,从抽屉里掏出了那份报告,翻到结尾署名的那一页。“还真给你说对了,约翰,只有两三个人不是。”

    “那就不难理解了,艾克。”约翰笃定地说道:“在新的后勤补给模式里,利益受损最大的就是这些人,他们反对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为了让艾森豪威尔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约翰又详细为他做了分析:“按照以前的后勤补给模式,基层连队的需求是很难及时得到满足的。所以通常的做法是事先将一定量的物资分发到各团(在目前的美国陆军中,团以下单位没有专门的后勤部门,营一级后勤工作一般由一名中尉参谋兼管,连一级由军需军士负责)。这一部分物资的分配和使用是有很大自由度的,比军、师一级要自由得多。而这也是旧后勤补给模式中物资浪费比较严重的一个环节。”

    “以前除非特别急需的物资,连队一般很少会主动向上面申请。因为申请了也不会有回音,所以他们都习惯被动地等待上级分配。但改革后的补给模式是以缩短物资到达基层连队的时间为核心目标的,所有的物资需求都要由连队主动申请才能获得。这样一来,那些在各团负责物资调度和分配的军官自然会有不满,因为他们从后勤物资分配的主导者,变成了单纯的服务者。”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艾森豪威尔对后勤工作流程再不熟悉,也知道问题是怎么回事了。“你是说,这次改革从客观上削弱了各团后勤军官的权力,所以才招致了反对?”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约翰笑着说道:“是不是觉得更头疼了?”

    “你还笑得出来。就好像你们82师以后不会遇到这问题似得。”艾森豪威尔没好气地说道。问题是弄明白了,但这可比他之前预想的要严重多了。

    此前,他以为要么是新的后勤补给模式存在缺陷,需要重新调整。要么是个别后勤军官因一己私利串联对抗改革。经约翰这么一解释,他才明白这次改革触碰到的是一个群体的整体利益。

    此刻,艾森豪威尔反倒更加理解那些提交报告的后勤军官们了。就像军事主官不会放弃指挥权,他这个参谋不会放弃制定作战计划的权利,人事军官不会放弃人事权一样,后勤军官也不会愿意放弃对物资分配的主导权。而这次改革,恰恰就是要将物资分配的主导权从供给侧转到需求侧。

    “艾克,我说了你可别不高兴,我们82师还真不会遇到这问题……”接着,约翰把他准备在师部组建3个后勤中心,将各团后勤业务线上移的计划告诉了艾森豪威尔。“到时候,我把各团原来的后勤军官全调到师后勤中心来,重现定岗定编,每个团再任命一两个人,只负责团部物资补给事物就可以了。”

    “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也只有你们这种新组建的师才能这么干。”艾森豪威尔略一思索,就知道约翰这个方法在第九军行不通。第82师现在总共就七八百个军官、士官,一个兵都没有,怎么折腾都出不了大问题。第九军上下几万人,后勤补给是一天乱子都不能出的。

    否定了约翰在82师采用的办法,艾森豪威尔又犯了难。既然改革措施本身没有问题,那第九军的试点肯定是要做下去的。怎么才能让那些团后勤军官配合呢?虽说自己只是在迈耶准将生病期间代理第九军参谋长的职务,但艾森豪威尔的性格决定了他绝对不会在难题面前退缩。只要他现在还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把问题给解决了。

第五十章 釜底抽薪的狠招() 
“其实,你们那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了,就看你有没有这个魄力了。”难得让未来的盟军统帅先生向自己“虚心”求教了这么长时间,暗爽不已的约翰忍不住又买了个关子。

    “有话就说,兜什么圈子!”艾森豪威尔显然有些被他后面的那句话刺到了,电话里的声音一下子严厉了起来。

    艾森豪威尔一发虎威,约翰立刻就老实了。他的建议其实没太高技术含量,不过却是一记釜底抽薪的狠招。“其实在这次改革中,受影响的主要是团一级的后勤军官,充其量也就是几十号人,把他们都打发了不就行了。”

    “这怎么行。”艾森豪威尔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不过话出口后,他的心里却又开始盘算起可行性来。

    约翰说得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军、师两级的后勤部门人多,大部分人的权利反倒没有作为后勤供应链末端的团级的后勤军官大,在改革中受到的影响也小。而那些真正在军、师两级掌握后勤大权的人都已经算是中高军官了,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将来的发展前景,反倒不会盯着眼下的这点“小权力”不放。

    “有什么不行的。不过是一批低级军官而已。愿意配合改革的留下来,不愿意配合的送他们去进修也好,转岗也好,哪里安排不了几十个人。我就不信你这个军参谋长还搞不定一帮尉官。”约翰已经把话说得很直白了。

    “我现在只是代理参谋长,动作搞得太大了不合适。”艾森豪威尔还是有些犹豫。

    “艾克,就因为你是代理参谋长,才不用顾忌这些呢。”约翰继续劝道:“反正等迈耶准将病好了,你也差不多该调走了。你要是能在他生病这段时间帮他把这个问题摆平了,他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你怎么知道我要调走?”艾森豪威尔吃惊地问道。这段时间,第三集团军的新任司令沃尔特…克鲁格中将(原第八军军长,刚接替了魏德迈岳父的职位)确实找过他,邀请他去担任参谋长。老朋友巴顿也联系过他,想让他去第2装甲师指挥一个战斗群。不过艾森豪威尔从来没有跟其他任何人提起过这些事。

    约翰总不能说自己是从对方的人物传记上知道他7月份要调任第三集团军参谋长的吧。只能含糊地应付道:“你就别管了,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想到约翰背后的史汀生以及范德比尔特家庞大的关系网,艾森豪威尔也就没有继续多问,只是又叮嘱了一句。“事情都还没准呢,你可别跟别人瞎说,奥马尔也不行。”

    “我是那种人吗。你就放心好了。”约翰连忙岔开了话题:“我刚才的建议你认真考虑一下。现在陆军到处都缺军官。上个月不是刚有几个国民警卫队师转入陆军吗,只要你给那些人安排个好一点的去处,他们疯了才会要跟你一个军参谋长对着干。”

    约翰的话让艾森豪威尔想到了之前收到的一份陆军参谋部的文件。根据国会批准,从今年1月起有大约25万国民警卫队部队被正式划归陆军。

    目前正在接受改编的有第27师(纽约州国民警卫队)、第28师(宾夕法尼亚州国民警卫队)、第29师(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州国民警卫队)、第30师(南方4州国民警卫)和第31师(威斯康星和密歇根州国民警卫队),共计5个师8万多人。

    下半年,还有第33师(伊利诺伊州国民警卫队)、第34师(明尼苏达和依阿华州国民警卫队)、第35师(堪萨斯、密苏里和内布拉斯加州国民警卫队)、第36师(德克萨斯州国民警卫队)、第37师(俄亥俄州国民警卫队)、第38师(印第安纳州国民警卫队)等6个师的部队要进行整编。

    这些部队在改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军官缺额比较大。基层军官平均缺额在30%左右,中高级军官缺额更是高达60%以上。(大部分高级军官都以各种理由申请留在了国民警卫队,而陆军方面也因为不信任这些人的指挥能力而没有强制要求)。

    为了解决军官缺口的问题,陆军参谋部下发文件要从各部队抽调一批军官去上述部队任职。艾森豪威尔记得那份文件里有明确说过:如果有陆军军官主动报名,可以酌情优先挑选职位。

    反正第九军不管怎样都是要被抽调走一批军官的,何不借这个机会把那些抵制后勤改革试点的家伙都打发走呢。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野草一样在艾森豪威尔的脑子里生根发芽了。

    沉默了一会儿,约翰听到艾森豪威尔在电话那头说道:“我会好好考虑的,谢谢你的建议,约翰。”在艾森豪威尔挂电话的那一刻,约翰知道对方十有八九已经被自己说动了。

    放下电话,约翰又重新开始研究起82师的后勤改革方案来。通过刚才与艾森豪威尔的交流,他对这次的后勤改革又有了新的认识。

    别看那刚才他在电话里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大部分改革方案都是他闭门造车,凭以往经验空想出来的。第九军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也给了他不少启发,让他注意到了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比如,连队军需军士无法迅速适应新补给模式的问题。在这套新的后勤补给体系中,这些军需军士才是整个链条的源头,他们那里出了错,整个供应链条都会出问题。

    可是,怎么才能让这些军需军士快速掌握新的工作方式呢?他们大部分都只是连队里的资深士官,并没有专业的统计、会计或者数学、统筹学教育背景。让他们一下子就适应这么复杂的统计工作,显然不太可能。

    况且在战时,这些军需军士不仅要能熟练统计当下连队物资缺额的情况,还要能够对连队物资消耗状况进行预判,为可能出现的突然需求准备备用物资。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进行大量演练,总结出一套规律和具体操作标准才行。

    这时候,约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麦克纳马拉。如果有他在的话,说不定能帮他总结一套完备的操作手册来。不过这小子现在已经是联邦快递公司的顶梁柱了,目前集装箱海陆联运业务还离不开他。当初约翰连陆军航空队统计管制处都舍得让他去,更何况82师这个“小码头”。

    要不干脆从桑顿那里弄两个人过来?当初筹建统计管制处的时候,约翰可没少出力,还通过私人关系帮他们招募了一批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想来那批毕业生现在也是这行的行家里手了吧。

    要是没有当初他打下的基础,桑顿哪能这么快就在陆军航空队站住脚。一转眼这个情商有点让人着急家伙都从少校变成上校了,爬得比约翰还快。约翰觉得自己回过头来找桑顿要两个人手,应该问题不大。

第五十一章 与桑顿反目() 
狂妄的德州佬!”约翰狠狠地将手中的电话听筒摔在了办公桌上。桑顿那个“自大狂”竟然一点情面都不讲,直接就拒绝了他要人的要求,还敢挂他的电话。

    “哼,真以为得到了阿诺德将军的赏识,还有个大牌老乡(罗伯特…洛维特,桑顿进入了陆军航空队的推荐人,目前是陆军部负责陆军航空队事务的助理部长,1951年被杜鲁门任命为国防部长)就可以不把我放在眼里。”

    约翰这次真被桑顿气得不轻。这小子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难怪陆军副参谋长梅耶中将会被气到说要送他上军事法庭呢。

    桑顿也不想想,当初要是没有约翰帮忙,他这么一个连大学都没念完的德州工业技术学院肄业生,怎么可能28岁不到就坐上了陆军航空兵司令部上校处长的位置。没错,历史上,桑顿确实是统计管制处的缔造者,但那是1942年,而且那时统计管制处也只不过是由盖茨上校领导的“管理控制局”下面的一个小单位。

    虽说有抢了对方“风头”的嫌疑,但约翰一直认为他对桑顿还是有“恩”的。没想到这个白眼狼得志便猖狂,丝毫不念他的好处。在电话里一副上级机关领导打发基层军官的那种语气,更可气的是居然没说两句就挂了他的电话。

    有本事的人恃才傲物一点,约翰也不是不能接受。可也没有桑顿这么不尊重人的。原本因为这家伙在历史上曾担任过休斯飞机公司的总裁,约翰还在潜意识里把他当自己人呢。现在么,哼!他倒要看看桑顿得罪了他,将来退役后(战争一结束桑顿就被陆军航空队扫地出门,统计管制处也解散了),还能不能在加利福尼亚军工圈子里混!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君子报仇,十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