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学习能力强,充满自信,有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欲望,但受到家庭和教育环境影响,往往在性格固执,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大局观。联想到来自前世记忆的一些信息,约翰将麦克纳马拉的职业远景目标定位为掌管运输业务的公司副总裁。

    一个星期后,年轻的麦克纳马拉出现在了约翰的办公室门前。这是个身材挺拔的白人青年,带着金属边眼镜,留着往后梳得油亮的西装头,领带也打得一丝不苟。

    “你好,范德比尔特先生!我是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哈佛商学院的沃克教授让我来找你。”虽然麦克纳马拉在约翰交谈时虽然态度很恭敬,礼仪也无可挑剔,但还是露出一丝学院派精英自持身份的派头。约翰对这种派头很熟悉,刚工作那会他也经常用这种态度面对初次见面的人。看到未来的美国国防部长如今的青涩模样,约翰心中暗笑。

    “你好,罗伯特。”约翰从办公桌后面站了起来,与他未来的左膀右臂握了握手。“你能这么快赶过来实在是太好了。沃克教授在电话里跟我介绍过你,说你是他最优秀的学生,他打算让你毕业后留校担任他的助教。”

    初出茅庐的麦克纳马拉有些不适应约翰的热情,居然意外地红了脸,连怎么应付约翰的寒暄都不知道。不过好在,约翰马上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看来前世这个“数字天才”、“人形计算器”性格冷淡不通人情世故的传言可能是真的。约翰改变了策略,开始跟麦克纳马拉公事公办。

    “沃克教授之前跟我沟通过了,说你会带一队调研人员来公司搜集设计管理规范所需的数据,需要我怎么配合你?”

    果然,谈工作能让麦克纳马拉迅速摆脱尴尬,进入状态。“我们需要公司运营的所有第一手数据,所有工种,所有职能部门的都要。”可能是担心约翰不配合,他接着又解释道:“先生,所有的事实都是可以度量的,不能够度量的事情就不是事实,只是一种现象。我们对这些数字和事实的了解是设计管理模式的基础。”

    对于这一点,前世接受过现代管理学教育的约翰再清楚不过了。“对数字和事实始终不渝的信仰,以及对效率和控制的崇拜“是麦克纳马拉这些美国现代企业管理奠基者的最显著特征。

    “好吧罗伯特,这方面你们是专家。我这就通知下去,你们可以随意在任何一个时间,在到公司任何一个部门,对任何一个员工询问你们想知道的任何一个问题。我这么说,你满意么?”既然把这帮哈佛精英请来了,就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约翰很痛快地就答应了麦克纳马拉的要求。

    “谢谢您,先生。”麦克纳马拉也没想到约翰答应的这么爽快,之前他还一直在琢磨怎么说服约翰呢。“真是太好了,我这就去准备。”说完,他就转身打算离开约翰的办公室。

    “出门左手边第三间办公室,找行政主管梅尔文,他会为你们安排好向导和车辆的。”约翰看着麦克纳马拉急匆匆的背影摇了摇头。看来缺少了在二战时期美国陆军航空兵统计管制处的几年磨砺,麦克纳马拉暂时还不具备成为公司高级管理者的能力。可怜的沃尔特,还得再辛苦一段时间了。

第二十九章 新老观念的冲突() 
自打麦克纳马拉等人来到公司后,沃尔特办公室的电话就没停歇过。不断地有公司部门主管打来电话,抱怨这帮“学生娃娃“在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他们缠每一个人寻问一些他们根本不可能提供出来的数字。这些从工厂一线成长起来的老一辈公司主管们天生对这批哈佛学生保有怀疑和抗拒的态度。

    按照麦克纳马拉这些“蓝血精英”的管理哲学,事实都是可以度量的,不能够度量的事情就不是事实,只是一种现象。每一件事情都要有数据,每一个问题都要有一个数字作为答案。对数据和事实的信仰是刻在这些现代企业管理学者的骨子里的。而老一辈的公司主管们则基本没有受到过什么高等教育,他们熟悉一线工人,熟悉一线业务流程,但要他们将眼中熟悉的工作转化为一个个抽象的图表数字,他们就无所适从了。

    即使身为公司高层中少数的学院派精英,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毕业的运输主管弗雷德也对麦克纳马拉的做法颇有疑虑。“他们居然要求在递交的全部文件资料后面都附上数字和图表。”弗雷德在电话里向沃尔特抱怨道,“他们难道不识字,只会看数字表格么!”

    对于这些情况,约翰早有先见之明。他知道这次的管理改革会引发现有管理层的反弹。不过在个问题上他作为公司一把手不宜过早表态,所以他早早地躲开了,实际上这两天他压根就没去办公室。但是公司主管们的抱怨还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在内心里,约翰是更认同麦克纳马拉他们的管理理念的。前世接受的现代企业管理教育让他习惯了根据详实的调查数据,而不是根据以往经验和主观臆断来做决策。现在联邦快递公司没有财务控制、预算编列、生产进度、组织图表、成本和定价研究、经济分析和竞争力调查等这些构成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没有作为决策依据的各种数据资讯,他自己也很不适应。所以他才会请来麦克纳马拉这些人,改变目前公司“拍脑袋”做决策的状况。

    不过并非所有事情都是能够用数字衡量的,唯数据论的危害性约翰也很清楚。毕竟他们生活的世界是由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组成的,不是一堆完全理性冷冰冰的数据。后世,麦克纳马拉在担任美国国防部长时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在越南战争时期,他用‘系统分析法’通过数据分析来对战事进行判断。“如果一个村庄周围设有一定长度的篱笆,有民兵守卫,村长在过去的三周内未被越共杀害,他就把这个村列为‘安全’村。”结果各种系统分析的结果都表明美国人在赢得这场战争,而事实并非如此。

    所以,约翰并不打算现在就给麦克纳马拉过多的支持。老一辈的公司管理者们并非一无是处,相反,他们才是公司运转的基础。约翰需要谨慎地维持新旧两派之间的力量平衡,让他们逐渐接受对方的优点,并各自调整自己的思维理念才行。改革又不是革命,得慢慢来,一蹴而就只会激化矛盾,让事情变得更糟。

    这场由麦克纳马拉他们掀起的以数据分析、市场导向,以及强调效率和管理控制为特征的管理变革注定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两个月后,哈佛大学的课题组就提交了一份初步的公司管理改革方案报告,但约翰并没有完全采纳,而是在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分部搞了一个试点。

    在那里,他们扩展了主计长的职能,使之承担起从事计划、预测以及进行数量分析的职责,建立了评价业务部门绩效和监控业务部门运作的标准,重新定义了财务部门的功能,将其重点从审计、会计、现金管理等传统领域,转向持续不断地评估公司的成本、价格和利润、经销与服务的效率,以及长期规划和重大资本投资的财务分析。

    当一年后,这场管理改革的效果初步显露出来的时候,所有的公司管理层都为之震惊。洛杉矶分部的运营成本被压缩了三分之一,运输效率却足足增长了一倍。最终在公司董事会上,麦克纳马拉用详实的数据对比说服了所有公司高层。新的管理方式开始在全公司内实行,麦克纳马拉也成为了公司新成立的系统分析办公室的主任。

    当然,这些都是1939年以后的事了。在1938年的2月这会儿,麦克纳马拉还带着一帮哈佛学生在公司里为测量从“仓储中心调出一件货物的平均时间”到“每吨货物的百公里运输平均损耗”这样的数据而忙碌着。而约翰本人,则陷入了另外一场“新老观念冲突”之中。

    这场“新老观念冲突”的双方是亨利·福特与埃德塞尔·福特这对父子俩。约翰不过是倒霉的殃及池鱼罢了。在一年前,约翰的“福特计划”因为班奈特的阻挠和底特律汽车工人罢工事件沉沙折戟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和埃德塞尔断了联系。不过在联邦快递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后,埃德塞尔再次主动找到了约翰想再续前缘。

    因为现阶段私人业务的市场还太小,约翰没打算为这点蚊子肉和美国邮政署撕破脸。所以一直以来,联邦快递公司推行的都是CRM客户管理模式,力求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样做的效果非常不错,公司业务发展的很快。

    而且,这种做法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在未来全球化市场的驱动下,这些大企业迟早会走出美国的。到时候,在利益捆绑链条的作用下,联邦快递全球化战略的实施会更加容易。因为这些跨国公司就像是一艘旗舰,在它的“联合舰队”中,当然不希望有破旧的“机帆船”。

    前世的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就是如此,他们与宜家、耐克、阿迪达斯、米其林轮胎这些跨国公司形成了稳定的全球协议。这些公司的业务开展到哪里,马士基物流的业务就能延伸到哪里。比如宜家在全球29个国家、2000多家供应商、164家专卖店、10000多种家具材料的物流任务都是由马士基公司承揽的。

    看到联邦快递公司与西屋电气、克莱斯勒汽车等大公司的合作效果后,埃德塞尔·福特再次心动了。趁着老亨利·福特忙着在欧洲新建分厂无暇分心的机会,福特汽车公司再次与联邦快递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但是班奈特又一次跳了出来。还从欧洲搬回了老亨利·福特,生生否决了这项本来在董事会已经通过的决议。

    据知情人透露,当时老亨利·福特当着所有公司高层的面,对埃德塞尔破口大骂,指责他出卖了公司的利益,背叛了福特汽车引以为傲的“荣格工厂模式”,坚决不允许他将公司的运输命脉交到外人手中。

    约翰已经无力对老亨利·福特那种“从种橡胶树、开采矿石到整车下线,都力争由荣格工厂完成”的老旧生产理念吐槽了。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不看看现在福特自己的运输部门一年有93天在闹罢工和劳资纠纷,效率都低到什么程度了。

    更让约翰恼火的是,老亨利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对约翰和他的联邦快递公司大加指责。“这个老不死的反犹主义者,你们父子闹矛盾,牵扯上我干什么。”但是老亨利毕竟已经70多了,即使被他当面指着鼻子骂了,作为后辈约翰又能怎么样呢。万一把老爷子气出个三长两短,他还在不在圈子里混了。

    不过话说回来,约翰现在更加同情埃德塞尔了。老亨利·福特不仅权利欲强,还是个坚定的反犹主义者。他退休后在家乡创办的《德宝独立报》一直在鼓吹“犹太人威胁论”。最近,他又和德国纳粹打的火热,不久前还在柏林开了一个组装厂为德国陆军提供卡车。为此,他还被授予德国大十字勋章,这可是纳粹德国授予外国人的最高勋章。希特勒甚至还亲自写了一封祝贺信,表彰他“使汽车成为一个大众商品所作出的先驱工作”。

    约翰现在明白为什么二战期间,埃德塞尔会那么拼命的为美军生产汽车和飞机发动机,最后活活把自己累死了。不这么卖力,福特公司可能就被国会查封没收了吧。这都是老亨利埋下的祸根,有这么个坑儿子的爹,真心伤不起啊。

    被气得几天没吃好饭后,约翰决定动手反击。虽然暂时拿老亨利没办法,但拿那个可恶的班奈特出口气也是好的啊。这种事交给梅尔文再合适不过了,相信埃德塞尔也会支持他给这个老流氓一个深刻教训的。

第三十章 约翰打狗记() 
在1938年的福特汽车公司,班奈特才是真正的掌权者。这个野心勃勃,人见人怕的前职业拳击手就像1927年弗里茨·朗导演的经典电影——《大都会》里的那名大资本家一样,坐拥着一个剥夺工人人性尊严的机械帝国。他的办公室位于公司行政大楼的地下室,除非班奈特按下他橡木桌下的按钮,否则办公室的门是打不开的。和电影中的约翰·弗莱德森老爷一样,班奈特的办公室里有一个颇具科幻风格的六尺见方的大控制板,上头布满讯号灯、交换键和按钮。这个控制板将他和他设在各个工厂的安全警力站相连,并且能接收和传递无线电信号到福特公司几个高级主管的车里。

    依仗着老亨利福特对他的宠信,班奈特在福特汽车大肆排除异己,安排自己的亲信和耳目到各个重要岗位。特别需要提及的一点,就是班奈特任用了很多监狱释放人员。这八九百名所谓的福特工厂“服务部”职员几乎与黑社会无异,在工厂里扮演着打手和监控器的角色。工厂里的工人们都害怕班奈特和他的手下,工作的时候提心吊胆,很少说话,整个工厂的气氛非常不安。

    虽然福特的工人们都很害怕班奈特,但是约翰可用不着怕他。即使班奈特给老亨利·福特当过20多年的私人警卫,颇得老亨利的信任,在约翰他们这些人的眼里也不过是一条讨主人喜爱的宠物狗罢了。别看这条狗最近张牙舞爪闹得很欢,连埃德塞尔都吃了它的亏。但这都是福特家的家务事,约翰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憋着看福特家的笑话呢。

    现在这条不知天高地厚的狗胆敢招惹约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要只是冲他龇龇牙,叫几声,约翰还会看在主人的面子上不把它当回事。现在这条笨狗居然敢主动张嘴咬他,那约翰也没就必要太给老亨利·福特面子了,收拾他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毕竟在美国顶级富豪的圈子里,范德比尔特家族可比福特家族树大更深得多了。

    约翰把对付班奈特的任务交给了行政主管梅尔文,这个前FBI职员对付这种“黑老大”最拿手了。没几天,小科尼利尔斯控制的几家报纸就先后爆出了班奈特涉嫌在去年的汽车工人罢工中指使手下殴打两名汽车工人联合会官员致死的消息。这起案件曾经轰动一时,沃尔特·鲁瑟和理查德·弗兰肯斯廷这两名汽车工人联合会官员当时遭到了所谓福特公司“忠诚雇员“们的殴打,然后被从福特工厂旁边的一座过街天桥上扔了下来,摔死在混凝土地面上。大家都很清楚这些“忠诚雇员“其实就是班奈特所雇用的“服务部”打手,但一直都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认。

    媒体爆料只是梅尔文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就动用了在FBI的老关系,趁着班奈特一伙还没反应过来,一举将几名涉案的暴徒抓捕归案。这其中,一名叫布加斯的FBI特工出力甚多。这个布加斯,就是被胡佛打发过来接梅尔文班的另一个倒霉蛋。现在看到梅尔文在联邦快递混的风生水起,他自然也动了心思。有意思的是,历史上这个布加斯后来去了福特汽车,成了老亨利的孙子小亨利·福特的左膀右臂,就是他协助小亨利最终扳到了班奈特。没想到这两个冤家对头这一世又杠上了,有时候约翰自己也要感慨历史的惯性,不服不行。

    在付出了一笔可观的安家费后,被捕的几名福特公司“服务部”职员立马把矛头对准了自己的老大,很快班奈特就接到了警方的传唤。第二天一早,衣冠不整的班奈特被带入底特律警察局大门的照片就出现在了美国的各大报纸上。约翰对这张照片非常满意,在好好欣赏了一会班奈特的狼狈样后,打电话给梅尔文,通知他可以收手了。

    他这次只是想拿班奈特出口恶气,压根没想一下子就把他拍死。毕竟,如果你被邻居的狗咬了,拿棍子把那条狗抽一顿也就差不多了,真掏枪把那狗崩了,邻居之间面子上也不好看,以后说不定还要跟狗主人打交道呢。况且现在火苗已经被他点起来了,剩下的事自然有人愿意替他去做。比如这两天在报纸上蹦得正欢的产业工人联合会主席约翰·刘易斯。他这次要是不能为部下报仇,以后怎么当老大?

    接下来的几天,约翰一直幸灾乐祸地在一旁看热闹。那怕埃德塞尔在自己老爸的威压下,不得不出面保释了班奈特,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好心情。他认为这件事情以后,班奈特的嚣张气焰应该被完全打掉了,威信扫地的他再想压住公司里的反对派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是,约翰的好心情没能持续多久。一天中午,阿黛尔惊慌失措地把电话打到了他的办公室。邮差刚刚给家里送来了一封没有署名的邮件,里面有三颗手枪子弹。约翰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这一定是班奈特指使人干的。“这个老混蛋疯了吗,他怎么敢这么做!”在强忍着怒火耐心安抚好被吓哭了的阿黛尔后,约翰气的把电话摔在了桌子上。

    在美国顶级富豪的圈子里,无论彼此之间矛盾多深,都不能威胁对方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这是最根本的游戏规则。别看美国历史上被暗杀的总统有一大串,谁见过哪个垄断大资本家被暗杀的。班奈特这中破坏规矩底线的举动是要引起公愤的。今天你能威胁干掉约翰一家,明天你是不是也能对其他人下手?所以,这次班奈特死定了。不杀一儆百的话,整个富豪阶层的人以后就都无安全感可言了。

    在让雷利安排“白山”大队贴身保护阿黛尔和艾拉,防止脑子不正常的班奈特狗急跳墙后。约翰气势汹汹地把电话打到了埃德塞尔的办公室。听了约翰的叙述,埃德塞尔也慌了。这会他已经顾不上为能彻底扳倒班奈而感到高兴了。在外人眼里,班奈特就是福特家的一条狗。他们可不会认为这次是班奈特脑子抽了自作主张,而会认为是福特家破坏了游戏规则。一旦处理不好,整个美国富豪阶层都会对福特家族群起而攻之的。

    这件事很快就在美国顶级富豪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前,威廉和哈罗德这些范德比尔特家族的掌权者们一直对约翰和福特的“小矛盾”冷眼旁观,不置可否。他们的态度很明确,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放手让约翰和福特斗一斗,验一验这个家族后起之秀的成色。赢了固然好,即锻炼了后辈又提升了家族的威名。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约翰还年轻,代表不了整个范德比尔特家族。福特家族为了避免以大欺小的嫌疑,也不会做得太过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