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长直接兼任。相应的,处里的工作任务也是全参谋部最繁重的。

    在约翰看来,作战计划处与其他处室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后世中国的“发改委”与其它部委的关系。就拿物资采购和调配来说吧,采购计划、物资调配计划是由作战计划处来制定的,下面部队报上来的需求申请也由计划处来审批,但计划的具体实施则是由供给处来完成的。

    如今的作战计划处虽然远谈不上机构臃肿,但里面却是山头林立。有些副处长在这个位子上都坐了小10年没挪过窝了,自然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人的天性大抵如此。约翰刚来,不也开始打造自己的小圈子了吗。

    说句不好听的,历史上,二战欧洲战场上的那些美国陆军高级将领,有几个不是马歇尔“小圈子”里的人。不然臭名昭著的“中国帮”是怎么来的。(太平洋战场上的陆军将领们大多属于另外一个山头,老大是资历比马歇尔还老的麦克阿瑟。)

    所以,约翰对处里的这种“政治生态”并不觉得奇怪,但是处里工作效率的低下程度却真的让他大吃了一惊。长久的和平使得这帮老军官们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一个西部军区步兵团扩建营房的申请,居然要经过6道审批,最后还要在分管营房建设计划的副处长那里备案。一套程序走下来,小半年就过去了。

    难怪马歇尔着急想用年轻军官替代这些老人呢,就他们这效率,10年也完成不了战争准备工作啊。约翰能够看出来,布尔少将作为马歇尔钦点的新任处长,也对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很不满意,但他一时半会也拿这帮“老油条”没办法。

    终于轮到威尔斯上校汇报工作了。这个老家伙啰啰嗦嗦地说了快十分钟,一点干货都没有。甚至对约翰负责的那三个出口申请的事也只字未提。这倒不是因为威尔斯突然良心发现,想要放约翰一马。而是因为早上一上班,约翰就交代钱德勒上尉,美孚石油、福特汽车和凯泽钢铁上午会派人来撤回之前的申请,让他做好接待。

    约翰这么做,目的就是要让钱德勒去通知威尔斯上校。威尔斯知道自己之前的布置全都落了空,自然不会再在办公会上自讨没趣。约翰也不是没想过等威尔斯在会上公开挑刺之后,再把那三家企业撤回申请的消息说出来。这种公开打脸的做法固然很爽,但约翰最后还是放弃了。

    首先是没有必要。这个会议室里的人哪个不是消息灵通之辈,威尔斯背后对约翰做的那些龌龊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现在威尔斯自己偃旗息鼓了,他们会后自然会去打听原因。这样一来,约翰想要展示手段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其次是得不偿失。如果约翰在会上公开与威尔斯撕破脸的话,就算赢了也只是让威尔斯颜面受损,造成不了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反而会给处里的老人们留下锋芒毕露,得理不饶人的坏印象。说不定有人私底下还“物伤其类”,对被新人“欺负”了的威尔斯报以同情呢。

    约翰两辈子加起来也活了快70岁了,早就过了那个追求快意恩仇的年纪了。哪怕他再厌恶威尔斯,也知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的道理。况且两人日后还要在一个部门共事,真闹得太僵,上面只会认为双方都有责任。“一个巴掌拍不响”嘛,到时候威尔斯固然没有好果子吃,约翰也好不到哪去。

    今天他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选择主动退让一步,就把自己跟威尔斯的层次拉开了。没有上司会不喜欢懂得顾全大局的下属,同时这也能给其他同事留下一个深刻印象。毕竟,无论谁在面对一个年纪轻、背景深、后台硬,有能力,又有政治手腕,还懂得进退的同僚时,就算不想主动结交也不会愿意去轻易得罪,是吧。

    至于威尔斯上校以后是否会领他这个人情,会不会“恩将仇报”再对他下黑手,约翰完全不在乎。他有足够的自信,自己能收拾威尔斯一次,就能收拾他两次。而且下一次,绝对不是落一下他的面皮这么简单了。

    到了当天下午,美孚石油、福特汽车和凯泽钢铁三家公司撤回之前出口申请的消息就传遍了整栋大楼。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帕卡琳娜的功劳。这个替约翰憋屈了好几天的小美女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午餐的时候主动帮他做了回义务宣传员。

    约翰和威尔斯之间的这次“小交锋”甚至就传到了马歇尔参谋长的耳朵里。传话的当然不是帕卡琳娜这孩子,而是布尔处长。约翰不知道的是,自打他来参谋部报道的第一天起,马歇尔就让他的这个心腹对其保持关注了。

    在马歇尔看来,仅仅让约翰做一个后勤军官太浪费了。约翰最大的优点,是背靠范德比尔特这个庞大的家族,人脉广,视野开阔,跟英法德国上层人物都有过接触,还有语言优势,可以在今后的涉外军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真没想到,范德比尔特家的那小子居然忍下来了。”布尔少将在向马歇尔做完汇报后,对约翰的表现连连表示意外。

    马歇尔对约翰的做法还是很欣赏的。“我就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怎么样,你之前的谋划泡汤了吧。”

    布尔少将早就想把威尔斯从作战计划处撵出去了。他本来还计划拿约翰当马前卒,利用他来打击一下威尔斯呢。“谁知道关键时候这小子又缩回去了,愣是不上钩。”

    “好啦,他要是这么轻易就被你当枪使了,史汀生怎么会看中他。”马歇尔掏出了那个“传说中的”黑色小笔记本,在写有约翰的名字一页添上了几句,然后对布尔少将说道:“他现在还没有接触过具体的后勤工作吧。你回去安排一下,试一试他的能力。”

    作家论坛|帮助中心|联系客服|关于我们|诚聘英才|版权声明|Copyright?2017AllRightsReserved阅文集团版权所有

第十一章 匹兹堡之行() 
周一例会之后,威尔斯上校等人就消停了许多。约翰经过这一役也算是在作战计划处里打开了局面。至少出来进去的时候,主动跟他打招呼的人多了不少,不用再面对一张张扑克脸了。

    国会那边还在为修订《中立法案》的事争吵不休,所以约翰目前的工作还算清闲,比在军工生产委员会的时候轻松了不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马丁的帮助下熟悉处里的业务,弥补自己在军事知识上的不足。偶尔也去布莱德利、克拉克和克劳福德的办公室串串门。

    之后的一个星期里,约翰逍遥自在得像个办公室白领,每天准点上班、准点下班,甚至还有功夫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很快,就有人对他这种工作任务严重不饱和的状况有“意见”了。这个人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作战计划处处长布尔少将。在马歇尔参谋长的授意下,布尔处长给约翰布置了一个额外的任务。

    “范德比尔特中校,我需要你近期去一趟匹兹堡。”布尔少将交给了约翰一份文件:“霍奇斯准将在那里负责一个大型的补充兵训练营,几支刚从亚洲回来的部队已经在那里集中了,明年春天还会有9000名新兵入驻。我需要你带几个后勤军官去那里检查一下营地的军火库以及冬季物资储备情况。”

    “参与人员是由我自己来定么?”约翰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他现在还只是个纸上谈兵的军事门外汉,对陆军后勤补给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文件里的各种条例制度上。让他带队下去检查工作,没有信得过的下属帮衬是不行的。

    后勤这一块又恰好是威尔斯在主管,那个老家伙想借机给约翰下套再容易不过了。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约翰带队下去走马观花转一圈,啥问题都没发现。等他回来把报告往上一交,匹兹堡训练营那边的后勤就开始出各种问题。到时候,约翰可就要沦为笑柄了。

    布尔少将自然知道约翰担心的是什么,他点了点头,递给约翰一纸名单:“这次下去的人都是我亲自选定的。考虑到你是第一次带队下去,你可以自己再挑选一个副手。”

    约翰接过名单,上面有10个人。布尔少将很“贴心”,知道约翰可能还认不全这些人,每个人的名字后面都附了简单注释。约翰大致扫了一下,分工还很细致,武器、弹药、被服、给养、车辆、油料、药品、营房的检查都有专人负责,克劳福德少校也赫然在列。

    约翰把名单和文件收好,问道:“什么时候出发?”

    “后天上午,有一架陆军航空队的运输机要去匹兹堡送药品,你们可以搭乘那架飞机。”布尔少将笑的像只偷了鸡的老狐狸。

    “真抠门,连架通勤飞机都不给安排。”约翰在心里吐槽了一下。他觉得布尔少将这是故意的,存心想让他这个“养尊处优的阔家大少”吃点苦头遭遭罪,好满足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从处长办公室回来,约翰就找到了马丁,让他准备一下后天跟自己一起去匹兹堡。反正部门现在也没什么事,把钱德勒留在家里也不怕他闹什么幺蛾子,用不着让马丁留下来看家。而且,目前匹兹堡训练营里的几支部队都是刚从亚洲回来的,马丁在远东待了这么多年,对他们都知根知底,方便约翰了解情况。

    阿黛尔对于丈夫刚安稳几天就又要出差有些不满,但还是尽心尽力地为丈夫准备了行装。现在已经快11月份了,匹兹堡的冬天可冷的很,细心的阿黛尔还专门为约翰多准备了几双羊毛袜。

    在呼啸的寒风中,约翰一行乘坐运输机来到了匹兹堡这座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的钢铁之城。才刚刚入冬,匹兹堡居然已经下雪了。军用机场周边一片白雪茫茫,远处俄亥俄河的河口处,一座座炼钢厂的高炉正喷出浅青色的烟雾。

    在运输机的货仓里颠簸了快2个小时,约翰本人倒是没有什么太大反应。毕竟玩了这么多年飞机,连特技飞行都试过了,他怎么会怕这个。几个常年坐办公室的后勤军官,包括克劳福德少校却都已经脸色发白,就差没当场吐出来了。

    “罗伯特,你还好吧。”约翰关心地询问了克劳福德的情况。

    “我没事,呃~就是有点恶心,一会儿就好。”克劳福德一边干呕,一边摆了摆手,示意自己问题不大。

    “好了,大家都收拾一下,接我们的人来了。”约翰看到远处走过来几个陆军军官,连忙提醒大家整理好仪容,别在下级部门面前丢了参谋部的脸。

    匹兹堡补充兵训练营地对参谋部这次下来的检查团还是很重视的,霍奇斯准将的副手韦德上校亲自带人来机场迎接。约翰在韦德上校的身后,还发现了艾森豪威尔的身影。

    “艾克,你怎么在这?”约翰以为艾森豪威尔还在本宁堡呢。

    “上周五15团就调到匹兹堡这边来了,现在正和36团一起训练。”艾森豪威尔先是给约翰敬了个礼,然后又热情地拥抱了他,“你现在也是中校了,真是神奇。奥马尔跟我说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

    显然约翰现在身上的这身军装,大大拉近了他与艾森豪威尔之间的距离。“听说这次是你和马丁一起带队过来,我就跟韦德上校一起来接你们了。对了,马丁呢?”

    “我在这呢。”走在队伍最后面的马丁连忙上前,跟自己多年的老战友打了招呼。

    “大家都上车吧,匹兹堡可真够冷的。霍奇斯将军还在营地等大家呢。”韦德上校招呼约翰一行上车,直奔补充兵训练营地。

    匹兹堡的这个营地是马歇尔开展扩军计划后新建的,目前有四个从远东地区调回国的步兵团在此修整训练。明年春天,还会有9000多从中西部几个州征召的退伍老兵入驻这个训练营。到时候,这些人会被整编成两个步兵师。

    霍奇斯作为营地的最高指挥官,在指挥所接待了约翰率领的检查团。这个1906年从西点军校中途退学的军中老将参加过一战,担任过本宁堡步校的副校长。约翰知道,历史上,霍奇斯在二战中先后担任过第三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四星上将。1945年4月率军在易北河畔与苏军胜利会师的就是他。

    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军衔职务,霍奇斯都用不着对约翰这个参军不过两周的临时中校太过客气。他只是出于对上级部门的尊重,才例行公事地露了下面,为约翰等人介绍了一下训练营地的基本情况。之后,他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让韦德上校陪同约翰下部队检查。

第十二章 匹兹堡之行(2)() 
约翰这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与这个时代的一线部队接触,看什么都觉得很新奇。他把韦德上校提供的一堆账簿交给了马丁和随行的会计人员,让克劳福德带人去清点军火库,自己则在韦德上校的陪同下,到部队驻地转了转。

    约翰先去的是艾森豪威尔所在的第15步兵团。约翰对这个曾常驻中国天津,用蓝底黄龙图案作为团队徽章和团旗的“龙旗军团”很感兴趣。

    目前第15步兵团并没有满编,只有2000左右。分成了3个步兵营和1个团直属连、1个勤务连。按照新的陆军编制,团部还少了一个反坦克炮连,各营也只是在每个连设置了火器排(迫击炮),营部缺少了直属火器连。

    艾森豪威尔到第15步兵团当参谋长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团里上下对这个性格随和的新参谋长感观不错。当然了,雷利那帮老战友对艾森豪威尔的帮衬也功不可没。

    约翰在营房里转了转,今天正好是Field…Day(清洁日),这帮美国大兵们正在做内勤。美军虽然不要求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他们的被子是平铺在床上的),但也有自己的内务标准,比如衣服、鞋子的摆放顺序,私人物品如何收纳,床铺放枕头一边必须留白12英寸,床单四角必须叠成四十五度折角等等。

    当然了,一般也就是军校和新兵营会对内务要求比较严格,目的是培养新兵的纪律性和专注力。像15步兵团这种老兵居多的部队,Field…Day就简单多了,只要确保营房清洁,物品摆放整齐就行了。

    约翰和几个正在检查勤务的军士长聊了聊,感觉部队的士气还不错。这些常年在海外服役的老兵都很高兴能够被调回国内,一些人已经在憧憬圣诞假期如何与家人团聚了。

    “艾克,你觉得15团怎么样?”约翰一边参观,一边问艾森豪威尔。

    “还算可以,部队的士气不错。之前在中国的时候训练有点松懈,经过这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已经有所改观了。”艾森豪威尔如实回答道:“很多老兵都见识过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争,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在战场上保命。”

    “后勤方面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约翰对训练和作战一窍不通,他更关心后勤补给的问题。

    “轻武器不缺,火炮也在陆续配备中,弹药和其他后勤补给也很充足,就是卡车数量太少了。目前整个训练营就几个汽车连,现在还好说,等明年春天新兵来了以后肯定不够用。而且火炮配齐了以后,也需要车辆去拖拽。”

    “那批新兵来了后会配备新的汽车连的。”约翰在参谋部的时候看过相关文件,“按照计划,新组建的两个步兵师会配备290辆两吨半卡车。倒是火炮拖拽车辆的事你们最好向上面打个报告,陆军部最近在底特律订购了一大批卡车,你们可以争取一下。”

    “其他方面呢,伙食怎么样?”约翰继续问道。

    “这里离匹兹堡近的很,给养补充很容易。”艾森豪威尔笑了:“一会你可以自己去体验一下,我们团的厨子在中国学了几招,手艺还不错。”

    约翰被艾森豪威尔的话勾起了兴趣,这个年代中餐在美国没有后世那么流行,他已经很久没有尝到过“家乡味”了。虽然15团驻扎地在天津,做菜口味肯定和他前世老家不太一样,但他还是有兴趣去尝一尝。

    约翰今天的午餐是在15步兵团团部解决的。菜式还不错,炖牛肉、卷心菜、火腿土豆浓汤和通心粉,有荤有素,营养均衡,热量也足够。但是约翰没尝出里面有什么中餐的味道,可能是因为中餐常用的香辛料、调味料不在给养物资名单里面吧。

    约翰琢磨着回去是不是应该建议把生姜、花椒这些中国香料添进采购名录里。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可以预防风寒感冒和痢疾。不过要让卫生处的那帮军医们认同这些中医经验估计有点困难。

    下午,约翰又去了36团等其他几个团转了转,大致情况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这几个团都是常年驻扎在菲律宾的,习惯了那里的热带气候。乍一来到匹兹堡,有点受不了这里冬季寒冷的天气,生病的人比较多。

    这才是初冬呢,等到天气最冷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冻伤减员。约翰在随身的笔记本上记录下了这个情况,准备回去在报告里提一下,给训练营多准备点预防冻伤的药品。

    晚上,约翰集合了所有下属,听他们汇报白天下去检查的情况。马丁那边在对账簿审查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点约翰并不觉得奇怪,就算真有问题一般也不可能直接从账目看出来。他叮嘱马丁核查完账簿后,别忘了与克劳福德那组人的实地检查情况进行对比核验。

    克劳福德那边对军火库的检查已经接近尾声了。各种武器、弹药和其它军事装备(主要是工兵和炮兵使用的工具、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数量都没有问题,各种物资储备都很充足。当初参谋部把训练营地设在匹兹堡,本来就是因为这里是美国重要的军火生产中心,物资补充起来比较容易。

    约翰让克劳福德在检查完军火仓库后,立即动手,对被服、药品、油料、车辆、野战物资(帐篷、军毯、战时口粮、燃料等)的储备情况进行逐一检查,务必做到数据详实,不留死角。

    约翰一行在匹兹堡补充兵训练营的检查工作一直持续了三天。总体情况还算令人满意,各种物资储备都很充足。即便是运输车辆和防寒药品数量存在一些不足,营地指挥部也在约翰的提醒下也拿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霍奇斯将军也已致电布尔少将,代表训练营地对约翰等人的敬业和高效表示了赞许。

    至此,约翰的第一次基层检查行动就可以告一段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