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碗里抢食吃的家伙生吞活剥了的。约翰如今想要把这些分布在十几个州的工厂整合到一个运输系统里谈何容易。当初范德比尔特家族可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一点点地将几十条州域小铁路收购过来,才形成了现在的铁路运输网。

    对于西屋电气公司递过来的这块大蛋糕,约翰真是犯了难。不吃吧,实在可惜,运作得好的话联邦快递公司马上就能有一个质的飞跃。吃吧,心里又有些不踏实,一不小心自己的公司就会被洛克菲勒这条吃人不吐骨头的大鳄鱼渗透,千辛万苦最终却给别人做了嫁衣。Toeatornottoeat,thatisthequestion!(吃还是不吃,这是真是一个问题!)

第十五章 惊天计划() 
在与西屋电气公司副总裁见面后,约翰一连几天都心神不宁。他和公司决策层都倾向于接下西屋电气的这单大生意,但不接受他们的注资。当然,约翰更不会通过洛克菲勒家族控制的商业银行进行融资。这么做无疑是在引狼入室,而且约翰现在也并不缺钱。他当初为创办公司筹集的120万美元还有一多半躺在公司账面上没有动。真正让公司决策层头疼的是如何避开州际壁垒,打造一个覆盖全美的物流运输网络。

    公司的智库团队一连讨论了好几天,才最终拿出了一个问题解决方案。看过这个方案后,约翰感觉自己比没拿到方案前还要头疼,因为这个方案的风险性太高了。智库团队的方案,是让联邦快递借助几大铁路公司的铁路网络来避开州际壁垒。邦快递公司需在几处重要铁路枢纽附近建立大型仓储中心,所有的货物都先在仓储中心集中。然后联邦快递再根据客户的订单将货物由仓储中心通过铁路网络运送到公司设在各州的运转中心,最后由运转中心的货车配送团队运往各个目的地。

    要实行这个方案,约翰不仅得追加大笔的投资,还要与那些铁路巨头进行一系列的股权交易。虽然这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但如果不这么做得话,那些铁路巨头随时可以通过提高运费、调整运输计划等手段将联邦快递置于死地。约翰反复权衡了几天,仔细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全部资产后,一咬牙同意了这个被他称为“惊天计划”的方案。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干了!

    6月底,约翰把父亲当年花了1600万美元打造的比摩尔庄园出售给了阿斯特家族旗下的地产公司,换取了大笔现金和阿斯特家族持有的3。7%的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股份。之后,约翰又向克莱斯勒订购了300辆道奇卡车。原先,联邦快递公司采购的一直是福特公司的两吨半卡车。约翰对这种车很有感情,因为在前世小的时候,他父亲在三线兵工厂里开的就是这种车。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嘎斯。二战期间,这种卡车作为美国对苏联援助计划的一部分,连生产线一起被大量出口到苏联。新中国成立后,又被苏联专家带到了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中国卡车的主力车型。这次之所以转而订购道奇卡车,约翰是想以此和克莱斯勒本人拉上关系。

    克莱斯勒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克莱斯勒在美国工商业界是个传奇人物。他早年是太平洋铁路公司的一名机械工学徒,后来从工长—总工长—主技师一路升职,33岁就成为了芝加哥大西方铁路的负责人。和他相比,约翰在辛辛那提分公司的那点成绩简直不值一提。后来,克莱斯勒跳槽到通用汽车旗下的一家别克工厂担任厂长。虽然转了行,但克莱斯勒的升职曲线却没有因此停止,他很快就当上了别克的总裁,甚至最后成为了通用汽车公司分管所有工厂生产的高级执行副总裁。

    1919年,克莱斯勒因与通用汽车总裁威廉·杜兰特意见不合而宣布退休。但他在汽车行业里名气太大了,很快就有一家频临破产的公司——威力斯公司请他出山。克莱斯勒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让这家公司起死回生,在业界赢得了“公司医生”的美誉。威力斯公司恢复正常后,克莱斯勒拿着200万美元的天价佣金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退休生活。但是不久,又有一家病入膏肓的企业找上了他——麦克斯韦摩托集团。这次,克莱斯勒干脆把它买了下来,通过并购重组成立自己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1937年这会,克莱斯勒已经超越了福特,成为仅次于通用的全美第二大汽车制造商。而沃尔特·克莱斯勒本人现在正为自己的第三次退休做准备。约翰之所以要跟克莱斯勒拉上关系,是因为他一直与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以及它旗下的卡车运输公司——即刻运输(OverniteTransportation)关系密切。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又掌握着连接美国东西部的铁路大动脉。7月初,在克莱斯勒的牵线下,约翰通过股份置换协议,成功地利用手中的太平洋铁路公司3。7%的股份换取了对即刻运输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但这只算完成了计划的一半。

    7月16日,约翰又来到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总部。在筹备公司的时候,哈罗德曾对约翰提议出售一部分股份给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财务总监雅各之前一直在就此事与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谈判。最初的设想是纽约中央铁路公司以75万美元的价格收购20%的联邦快递公司股份。但是现在,由于约翰大手笔的追加资金投入,联邦快递公司的股本已从最初的120万美元增长到了超过1000万美元,这个方案显然不合适了。所以,约翰这次拿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约翰向哈罗的提议,将单方面注资改为交叉换股。约翰这次打算拿出40%的联邦快递公司股份来进行置换。在此之前,约翰已经将一部分公司股权转到了妻子阿黛尔手中。所以一旦置换完成,持有40%股份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将成为联邦快递的第一大股东。而相应的,联邦快递公司也就成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相对控股子公司。约翰知道,这样做很有可能让自己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纽约中央铁路公司遍布中东部各州的铁路网络,他别无选择。

    不过,约翰也不会白白便宜了纽约中央铁路公司。他要求在这次股份置换中,至少获得不低于5%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股份。这样,再加上他委托岳父德加洛在二级市场上收购的一部分股票,约翰就能够在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董事会里占据一个席位。这样做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约翰和哈罗德两个人所持的股份加在一起可以超过了30%,虽然离绝对控股还很远,但已经是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公司股东会的走向。

    哈罗德对约翰的大手笔感到十分震惊。但一想到范德比尔特家族能够进一步夺回对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控制权,完成自己多年的夙愿,哈罗德真个人都兴奋起来。他表示会尽全力促成这次交叉换股协议的达成,并亲自打电话与家族几位掌权人沟通,为约翰在二级市场收购公司股份提供资金支持。

    9月10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谈判,联邦快递公司终于与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签署了交叉换股协议。9月25日,在公司股东会上,约翰凭借所持有的7。5%公司股份,顺利进入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董事会。同日,约翰被任命为旗下子公司——联邦快递公司的董事长。至此,约翰的才算完成了他的整个计划,成功建立了连接美国几大工业区的物流运输网络。

    10月1日,联邦快递公司正式与西屋电气公司签署了一揽子物流运输服务协议。10月中旬,联邦快递一口气在芝加哥、匹兹堡、费城、圣路易斯和旧金山开工建设了五个巨型仓储中心,并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以及西部沿海各州设立运转中心和货车配送团队。1937年最后的这三个月里,联邦快递公司一直在以肉眼看的见得惊人速度快速成长。等到圣诞节前夕,西屋电气公司的第一批货物从匹兹堡工厂运抵洛杉矶时,联邦快递的雇员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000名。

第十六章 洛杉矶之行() 
1937年12月22日的上午,洛杉矶市郊。约翰带着沃尔特、唐纳德等一票联邦快递公司高层,出现在了当地一家专门生产大功率工业排气扇的工厂门前。和他们一起的,除了这家工厂的负责人,还有西屋电气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的代表,以及近百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联邦快递公司的卡车队伍缓缓驶入工厂,车上装载的是工厂从西屋电气公司订购的3000台大功率电动机。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么大的订单一般都没有现货。西屋电气公司位于匹兹堡附近的电动机生产厂需要先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再将货物运到洛杉矶,这期间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如今采用了联邦快递公司的批量物流模式,电动机生产厂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产品被先行集中存储在分别位于底特律和费城的两座巨型仓储中心里。在接到订单后,联邦快递公司第一时间就凑齐了3000台电动机,连夜通过铁路运输到洛杉矶,仅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笔东西横跨整个美国的交易,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不止十倍。

    当这家工厂的负责人在货物接收单上签字的那一刻,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联邦快递公司的第一单生意,它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约翰所倡导的“划时代”的供应链物流模式终于成为了现实。现场的所有人对这种新物流模式的高效感到震惊,因为这意味着采用这种物流模式的企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压缩生产成本,从而在与同类型企业的竞争中取得显著优势。在经济增长因为美国政府的收支平衡政策再度陷入停滞的1937年,这种优势足以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

    媒体记者手中的相机闪光灯在响个不停,所有联邦快递公司的高层都被他们包围的水泄不通。约翰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沉着地应对着媒体记者的采访。这几个月,约翰过得太不容易了。“惊天计划”的每一个步,约翰都走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让他倾家荡产。有时候夜里他也会想,自己干嘛要自找苦吃,和很多家族成员一样安安稳稳地做一个富家翁,一辈子混吃等死不好吗?

    可是现在,约翰感觉自己的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倒不是说这单生意给他赚了多少钱,实际上刨去各种运输成本,这其中的利润少的可怜。约翰自己也清楚,以美国如今的整体经济形势,在欧洲爆发战争之前,他基本上都是在赔本赚吆喝。之前为了在二级市场上收购铁路公司的股票,他通过家族在商业银行贷了大笔的款子,一下子就从千万富翁变成了“千万负翁”。公司这一两年的收入能够支付得起银行贷款利息就算谢天谢地了。约翰现在获得的巨大满足感,来源于社会和市场对他的认可。这让他知道,虽然自己不是内裤外穿的超人,没有拯救地球的能力,但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某些方面改变这个世界。

    “祝贺你,范德比尔特先生!”西屋电气公司的副总裁安东尼奥从人群中挤过来,对约翰伸出了右手,“五天的时间,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也祝贺你,安东尼奥先生!”约翰用力地握住这位西屋电气高层的手,“希望联邦快递今后能为西屋电气提供更多更快的物流服务。”

    “我很期待,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简短的庆祝仪式后,约翰一行乘车离开了这家工厂。约翰相信,通过媒体的宣传,今天这里发生的一切过不了几天就会在全美产生轰动效应。当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挥舞着支票本找上门来,现在坐在前排副驾驶位置上的小汤姆就是明证。

    原本根据约翰与老托马斯·沃森达成的约定,小汤姆在联邦快递刚成立的时候就会过来的。不过后来发生了汽车工人罢工事件,这件事也就跟他的“福特计划”一样不了了之了。但等到10月2日,联邦快递公司跟西屋电气公司签署运输协议的第二天,小汤姆就被他老爸连同IBM与联邦快递的合作意向书一起,主动打包送上了门。老托马斯·沃森是个精明的老派商人,嗅觉一等一的灵敏。虽然行事风格有些过于老成持重,但一旦瞅准了机会,动作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小汤姆在联邦快递公司里的职务是航空运输部部长兼约翰的特别助理。不过这个航空运输部现在还停留在纸面上,目前只有一架二手的道格拉斯—DC2飞机。而这架飞机迄今为止运送的唯一“货物”,就是约翰他们这帮公司高层。美国国土面积实在太大了,约翰他们只能频繁地乘坐飞机往来于设在各地的仓储中心和运转中心。所以,小汤姆现在的实际职务其实是约翰的跟班和公司公务机的驾驶员。不过他倒是对这种每天飞来飞去的工作很满意,而且最近公司在全美遍地开花的“大场面”也让这个小伙子觉得比从前上门推销打孔机刺激多了。

    这会,约翰和小汤姆是要去见一个老朋友——霍华德·休斯。休斯比约翰小一岁,是他和小汤姆加入的那个飞行俱乐部的创始人。休斯18岁那年就辍学接管了父亲的企业,成为了美国“休斯工具公司”董事长。1926年休斯买下了125家电影院的经营权,从此进入好莱坞,并成为了电影公司董事长兼导演,参演和拍摄了几十部电影,是奥斯卡的常客。

    虽然身为美国数得上的富豪和电影大亨,霍华德·休斯最大的兴趣却是在驾驶飞机上。1932年,休斯创办了自己的飞机公司,约翰之前在加州航空工业的股票有一半休斯飞机公司的。1937年1月18日,就在约翰穿越过来的前几天,休斯驾驶着自己改进的H1B型飞机,仅用了7小时28分25秒就成功实现了横越美国大陆的不着陆飞行。休斯因此成为了闻名全美的“飞行英雄”,还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接见。小汤姆对这个传奇“老大哥”非常崇拜。

    不过,约翰这次可不是来找休斯买飞机的,他是来帮宝贝女儿艾拉弄一份圣诞礼物的。这段时间,约翰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回家。即使偶尔回了趟家,那会儿艾拉也早已睡着了。小艾拉对爸爸的这种行为非常生气,已经开始拒绝跟约翰通电话了。所以,约翰决定为艾拉准备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好好补偿一下他的小公主。

    要问洛杉矶最著名的特产是什么,无疑是众多的好莱坞电影明星了。不过对于艾拉这种不到三岁的小女孩来说,最耀眼的电影明星非秀兰·邓波儿莫属。自从阿黛尔带她去电影院看了一次秀兰·邓波儿主演的《小公主》后,小艾拉就对这个能歌善舞的小姐姐崇拜的不行。约翰觉得,一张秀兰·邓波儿亲笔签名的照片应该能够帮他成功挽回女儿的心。

    约翰他们和休斯见面的地方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附近一座飞机场的机库,休斯待在这里的时间远比公司办公室里多。见到两位老朋友,休斯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地开始介绍自己打算挑战环球飞行世界纪录的计划。约翰对于挑战这些“无用”的世界纪录没什么兴趣,他其实更想听休斯谈谈收购环球航空公司的事。历史上,在1939年,霍华德·休斯以78%的股份成功入主了这家美国排名第三的航空公司。约翰很想在这笔交易中掺上一脚,这对公司未来开展航空运输业务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这会儿,他也不知道休斯的收购计划到底开始了没有,所以也不好主动询问。

    约翰费了好大劲才找机会打断了休斯的话头,提出让他帮忙弄一张秀兰·邓波儿签名照片的事。这种小事,自然难不倒这个电影大亨,一个电话就搞定了。约翰原本想亲自去片场见见这个传奇童星,不过休斯非拉着他们参观自己正在改装的洛克希德14…N2飞机。小汤姆也对这款绰号“超级伊莱克特拉”双发运输机很感兴趣。拗不过他们,约翰只好留了下来,让司机帮他去片场取照片。“看看也不错,说不定以后公司会订购这款飞机呢。”约翰这么安慰自己。

第十七章 圣诞节大采购() 
“天才和疯子都是强迫症,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而已。”

    这是约翰前世从一本天才“疯子”写的心理学著作中看到的一句名言。1937年12月22日这天的下午,霍华德·休斯亲自向约翰证明了这句话。当时,为了向约翰和小汤姆展示自己设计的H…1飞机“无与伦比”的俯冲性能,休斯居然不顾众人的劝阻,亲自驾机完成了一系列危险的俯冲动作,有几次差点就机毁人亡。小汤姆倒是在一旁看的激动不已,约翰则对休斯的偏执疯狂和对自己生命的漠视态度感到震惊。

    作为一个天生具有冒险精神和浪漫情怀的飞行家,霍华德·休斯的确是值得敬佩的。这也是后世美国人一直把他看做一个传奇英雄,而不单单是一个富豪或者电影大亨的原因。但作为一个合作对象,他的性格无疑会是每一个合作者的噩梦。约翰原本一直把休斯当成联邦快递发展航空运输业务的重要助力。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需要对此重新考虑一下了。因为他发现休斯太自我了,根本不会听从其他人的任何意见。如果将来和休斯合作,一旦他们之间发生观念冲突,约翰除了选择屈服或者干脆一拍两散,实在找不出第三种解决方案。

    多年以后,约翰在看到休斯那些合作者们的境遇时,他都会为自己当时的明智感到庆幸。二战期间,美国军方是休斯飞机公司的重要合作对象。但即使是态度强硬的军方也拿我行我素的休斯没办法,所以战争一结束,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把休斯的公司从军火供应商名单里统统删除了。环球航空公司也是如此,虽然休斯掌握了78%的公司绝对控股权,但他无视利益最大化的商业原则,为了自己的兴趣不计成本的行为让公司其他投资者和管理层都忍无可忍。最终他们把休斯告上了法庭,以他精神不正常无法执掌公司为由剥夺了休斯对环球航空公司的控制权。

    等司机从片场拿回了秀兰·邓波儿小姐的签名照片后,约翰就带着小汤姆匆匆告辞了。虽然休斯很热情地邀请他们共进晚餐,但约翰以要去给家人购买圣诞礼物为由拒绝了。约翰倒是也没撒谎,因为当天晚上他确实去梅西百货购物了。

    这还是约翰第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