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37全球速递-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安德森告辞离开后,约翰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用手摸索着记事本粗糙的封皮,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在他眼中,这个笔记本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充满了诱惑力。很难预料,这里面的记载的东西会给他带来什么。可能会成为自己事业的腾飞提供巨大助力,也有可能会给他带来飞来横祸、灭顶之灾。

    在接下来的圣诞聚会中,约翰一直心神不宁,脑海中总是不断地浮现出亨丽埃塔…格林那身穿脏兮兮的老旧黑色丧服裙的身影。

    说起来,约翰小时候虽然只见过亨丽埃塔…格林几次的,但对这个以吝啬著称的“华尔街女巫”印象极其深刻。在美国顶级富豪圈子里,亨丽埃塔…格林的名声一直相当糟糕。背地里,大家都很鄙视她的为人,热衷于嘲笑她的各种抠门到极点举动。

    比如,这个当时的美国女首富,得了疝气却不动手术,因为舍不得高达150美元的手术费。比如,她对自己儿子的腿伤视而不见,期待其自行痊愈,致使其最后不得不做截肢手术。再比如她终生居无定所,总是在各种廉价公寓之间搬来搬去,目的只是为了不向纽约州纳税等等。

    约翰从小就经常听各家的女眷们在背后议论亨丽埃塔…格林。在她们看来,这个未成年时就继承了三位亲人共计上千万美元遗产的富贵小姐,一身只知道追求金钱,却不懂得享受生活,实在是蠢到极点。

    当然了,这些贵妇们也就只敢在背后说说而已。她们的父兄在面对亨丽埃塔…格林这个心狠手辣的女金融家时,可都是战战兢兢的。在上世纪末,亨丽埃塔…格林是唯一能够玩转华尔街游戏的女人,她所创造的财富甚至可以和J。P。摩根的相匹敌。很多曾对她心存轻蔑的竞争对手,都被这个冷酷无情,不择手段的老巫婆逼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916年,亨丽埃塔…格林去世后,纽约曾经一度有过传言,说她两个子女继承的遗产不到这位“华尔街女巫”生前资产的30%,另有近亿美元的财产“神秘消失”了。

    有人说,亨丽埃塔…格林生前秘密经营了大量非法高利贷生意。由于她去世后,继承人和律师没有找到借据和账本,这些钱就再也收不回来了。也有人说,亨丽埃塔…格林和华尔街的一些大佬联手做了一些见不得光的“秘密生意”,结果她去世后,这些钱被那些合伙人私分了,等等。

    如今,安德森如此郑重其事地将亨丽埃塔…格林生前的日记本交到他手上,约翰相信这面一定记载了不少惊天动地的秘闻。

    等晚上回到家,约翰一个人躲到书房里翻阅这些笔记本时,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亨丽埃塔…格林的继承人不敢让这些笔记本见光了。日记本里记录的各种阴谋内幕,让约翰这个局外人看了都胆战心惊。

    比如1861年,亨丽埃塔…格林就联手当时的纽约州州长——摩根家族的埃德温…摩根,通过非法手段迫使纽约市政府向其借贷450万美元,并收去了6%的高额利息(比当时的银行利益高1%)。

    再比如亨丽埃塔…格林与波士顿某大型银行合谋,利用“活期拆借贷款”(与股票抵押相对应的贷款),使著名的股票交易人爱迪生…坎马克陷入困境,从他身上榨取了40万美元等等。

    更令约翰惊异的是,当年威廉爷爷试图投资辛辛那提…丹佛…圣路易斯铁路干线失败,背后居然也有这位“华尔街女巫”和洛克菲勒家在捣鬼。

    难怪安德森会将这些日记本送到他手里呢。这里面记录的东西,非但对他没用,反而是个“烫手山芋”。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这些日记本的存在,安德森十有八九会家破人亡。

    即便是约翰也不敢让人知道自己掌握了这些日记本。因为这里面的记载的黑幕几乎涉及到了华尔街所有顶级大鳄,别说约翰了,就是把整个范德比尔特家族都算上也扛不住。

    不过好在,这些日记本对约翰最大的作用并不是里面记载的具体信息。毕竟这都是几十年前的旧事了,约翰又不是检察官,犯不上去翻那些老账。

    在他看来,这些日记本更像是一本教科书,把华尔街顶级大鳄们各种狼狈为奸和勾心斗角都原原本本地展现在了他眼前。其中很多局外人根本想象不到的伎俩和手段,都让约翰受益匪浅。

    毕竟,随着约翰事业越做越大,总有一天他也要亲自进去这个最顶级“角斗场”的。就算他没打算学亨丽埃塔…格林去暗算别人,但了解了这其中的各种门道,以后也不怕被别人算计不是。

第十四章 女巫与股神() 
约翰花了整整三个晚上,才看完了那几本“女巫”。只可惜,最近的一本也只记录到了1865年夏天,里面真正有实际利用价值的信息并不太多。

    即便如此,约翰也感觉获益匪浅了。据说老科利尼厄斯也曾经留下过一批这样的日记本,就是不知道威廉爷爷去世分家产的时候落到了谁的手里。

    不过有趣的是,约翰在其中的几篇日记中看到了一个后世很熟悉的名字——哈撒韦公司。没错,这家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纺织厂就是后世“股神”巴菲特旗下的投资控股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前身。

    历史上,巴菲特是在1965年收购的这家公司。当时他认为该公司的股价远低于营运资产净额,应该有利可图。可是这家纺织厂因为无法抵御国外廉价纺织品的竞争,始终无法扭亏为盈。

    最后,巴菲特只能遣散工人,关闭工厂,将其变成了自己资本运作的空壳。结果,经过一系列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巴菲特把各种各样的资产打包装进这家公司的空壳里,形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全世界最赚钱的资本投资控股公司。

    巴菲特接手哈撒韦公司的时候,公司净资产只有2000多万美元,到了2013年公司市值就已经达到了2660亿美元的规模。更恐怖的是,这家公司只有166万股。也就是说,该公司的股价高达16万美元,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高。

    后世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你在1956年把1万美元交给巴菲特,那到了2013年就将获得大约2。7亿美元的收入,而且是税后的。

    在约翰穿越前的201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位列世界500强第11位。每年公司开股东大会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富翁们都会蜂拥而至,倾听巴菲特指点迷津。在这些前来向巴菲尔取经的富豪中,要数来自中国的“暴发户”最为积极。每年都有数千名“中国土豪”一掷千金只为一张股东大会门票。

    约翰前世就曾经看过新闻,因为来参会的中国人太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居然专门开辟了中文分会场,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普通话同声传译服务。

    当时,还有同事问过约翰,这些中国商人既然连英文都听不懂吗,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跑来参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业务重心也不在中国啊。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中国土豪”压根就不是来向巴菲尔取经的。这些人来这里只不过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学几个新名词,好回去向其他“土豪”炫耀,彰显自身档次罢了。

    今天看了亨丽埃塔…格林的日记,约翰才知道原来哈撒韦公司居然是这位“华尔街女巫”与捕鲸业大亨霍雷肖…哈撒韦联合投资创办的。亨丽埃塔…格林和沃伦…巴菲特,这两位相隔差不多100年的华尔街大亨,共同造就了哈撒韦公司的辉煌,想想还真有点意思。

    虽然亨丽埃塔…格林日记里的这些信息看似没用,但却也给约翰提了个醒,也许他现在可以针对哈撒韦公司和巴菲特做一些特别的安排,没准以后会派上大用场。

    约翰前世可是读过《巴菲特传》的,知道他出身自奥马哈(内布拉斯加州小城,每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都在此召开)的一个名门望族,他们家近百年来在当地政界、商界很有影响力。

    不过算算日子,巴菲特现在还是一个只有10岁的小毛孩,忙着利用节假日沿街贩卖可口可乐赚零花钱呢。明年,他巴菲特才会在他那个股票经纪商父亲的影响下,购买生平的第一张股票。

    所以,现在就往巴菲特身上投资还为时过早。几十年后的事情变数太多,谁也说不准将来这小子会发展成什么样。不过他的父亲,豪尔…巴菲特倒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对象。

    目前,豪尔…巴菲特在美国证券行业里还算是有一点知名度。虽然生意做得不大(跟那些华尔街大鳄比确实不大),但他早年干过报纸编辑,文笔非常不错,又善于观察市场变化,经常会有一些分析文章在专业期刊和报纸上发表,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行业专家”。

    而且,据约翰所知,巴菲特家一连几辈都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共和党骨干。不止一个成员代表共和党参选过当地市长和州议员选举。豪尔…巴菲特本人更是个死硬的共和党。历史上,他曾在1942至1948以及1950至1952年间,两次担任国会众议员。

    正好威廉即将执掌共和党众议院全国委员会,总揽党内众议员竞选事务。等豪尔…巴菲特明年出来参选的时候,少不了要寻求威廉的支持。到时候,老范家只要稍微表示出点善意,相信巴菲特这种来自中西部州的小家族就会主动向他们靠拢的。因此,约翰想要获得巴菲特一家的“友谊”,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哈撒韦公司,约翰的考量就实际地多了。他的目标很明确——制作降落伞用的尼龙。

    目前,尼龙这种新型纺织材料完全被杜邦公司所垄断。虽然杜邦家把尼龙丝袜卖遍了全世界,但其他纺织公司却并不愿贸然进入尼龙纺织领域。归根结底,是因为在60年代以前,纺织业的利润还是不错的,大部分纺织公司都不想平白增加经营风险。

    以至于二战期间,由于杜邦公司无法满足军方的需求,美国政府不得不把当时全国多家大型纺织公司组织起来,要求他们转型生产用来制造降落伞、弹药袋、伪装布和蚊帐的尼龙布料。

    而哈撒韦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二战期间他们承包了一半以上的降落伞布料生产,并在战后转型成为了美国最大的人造纤维衬里生产厂家。

    现在,约翰既然已经知道自己会去空降兵部队任职了,他怎么可能不在伞兵装备上动脑筋呢。目前主流的降落伞材料还是丝绸,实在是太昂贵了。他可不想背着既昂贵又难以操控和打理的T5降落伞从飞机上跳下来。所以,他一直都有设计和生产新型降落伞(参考后世的T10)的念头。

    可是,再好的设计也需要人来完成不是。就算他花钱收购一家纺织厂,也得有懂行的人帮他打理不是。现在看来,由于安德森夫妇的存在,哈撒韦公司是个不错的投资目标。

    他特地打听了过了,目前哈撒韦公司虽然经营的还算不错,但股权非常分散,最大的股东也不过握有公司17%的股份。这就给了约翰可乘之机。

    而且,安德森夫人作为亨丽埃塔…格林的侄孙女,本身就继承6%的哈撒韦公司股份。安德森本人也经营着一家为哈撒韦公司代工的纺织厂。约翰觉得自己有必要找安德森再谈谈,看看能不能通过他收购点哈撒韦公司股份。

第十五章 “五人帮”的变化() 
“这么说,马修的任命很快就要下来了?”1940年的最后一天,布莱德利、克拉克、马丁和克劳福德带着家人聚到了约翰位于华盛顿的家里。

    今天的天气很不错,午餐过后,太太们带着孩子去了花园的阳光房。约翰他们这些“兄弟连”造船厂的股东则在起居室里打起了桥牌。

    距离他们五个人第一次在约翰家聚会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日益逼近的战争阴云给他们每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变化多大的就当属布莱德利和约翰了。

    经过一年本宁堡步校校长的历练,布莱德利现在已经越来越有上位者的气势了。虽然在外人看来,这个“大兵将军”依旧像南方老农多过像职业军官,但在约翰他们这些老朋友人都能明显得感觉到发生在他身上的某中变化。

    而约翰,则在一年多得时间完成了从成功商人到职业军官的转变。特别是经过最近两个月的军事课程训练,约翰从思维方式到仪容举止都开始向一名合格军官的方向靠拢。相比之下,和他同一批被征召入伍的克劳福德,虽然也有不小的变化,但目前身上还保留有不少平民的特质。

    相比之下,克拉克和马丁这两个老行伍的变化最小。虽然他们也都在今年获得了晋升,但依旧在参谋部里负责原来的工作,和一年前差别不大。

    在约翰看来,克拉克还好说,毕竟是马歇尔看中的少壮派精英,将来的发展前途还是很不错的。而马丁就不同了,要不是搭上了陆军扩编的便车,在参谋部里没有高层照应的他差点就错过最后一次晋升机会被强制退役了。

    即便如此,今后马丁如果不另想出路,继续留在参谋部里厮混的话,很可能中校就是他军旅生涯的顶峰了。约翰倒是有意劝他找机会去下面作战部队任职,再怎么说马丁在菲律宾的时候和艾森豪威尔还是有一定香火情的。再加上布莱德利他们四个的帮助,将来马丁未必不能混出来。

    除了约翰他们个人身上发生的变化,如今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转变。作为五个人中唯一的将军,布莱德利已经隐隐取代了约翰,成为了这个小团体的核心人物。刚才,他看似随意地询问约翰最近进修情况的时候,就明显带有了一丝考较的意思在里面。

    这也不奇怪,一年前布拉德利和约翰都是中校(虽然一个是正式军衔一个是临时军衔),相互之间也没有任何上下级隶属关系。哪怕约翰是陆军新丁,但凭借他自身的背景和经济实力,在这个小圈子里占据主导地位也并不奇怪。

    但是现在,布莱德利已经正式出任了第82步兵师师长,肩膀上也扛上了第二颗星星(少将),在军内的地位已经不是约翰可以比拟的。况且,约翰马上就要去布莱德利手下担任副参谋长,成为对方明白无误的下级了。就算他与布莱德利私交再好,在军队这种等级森严的地方,下级还是应该要有下级的样子的。

    其实一直以来,在约翰去第82师任职的这件事上,布莱德利的态度一直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哪怕在马歇尔就此当面征求他意见的时候,他也没有明确表态。

    一方面,布莱德利与约翰确实私交不错,他的夫人还成为了小艾瑞克的教母。布莱德利不仅深知约翰的的底细,对他的个人品性和能力也很认可。如果能在师部里能有一个能力不错,又知根知底的副参谋长,对他来说也是件好事。

    另一方面,布莱德利又对让约翰成为自己的直接下属心存顾虑。他担心约翰这个刚参军一年多的年轻上校无法正确认识军队等级制度的意义,把私人感情带到平日的工作中来。

    如果将来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的话,布莱德利就会很难办。不管吧,公私不分模糊上下级关系是军中大忌,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执行力。管吧,布莱德利又担心会影响自己于约翰间的交情。毕竟约翰在军界、政界、商界都颇有实力,万一处理不好翻了脸,以后也是件麻烦事。反倒不如干脆一开始就不在一起共事。

    所以,布拉德利才会在刚才询问约翰进修情况的时候,表现出和之前喝酒打牌时不一样的态度。他其实就是在试探和提醒约翰:平日里他这个少将跟约翰这个上校怎们称兄道弟都没问题。但在谈及工作的时候,他这个师长就是约翰这个副参谋长的长官了,约翰应该对他保有一定的尊重和服从。

    好在约翰对这个问题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他去82师任职的安排敲定后不久,史汀生就专门提醒过他,要注意处理好自己和布莱德利之间的关系。而米德尔顿也再三叮嘱,去82师后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因私人交情而混淆上下级关系。

    约翰自认为还是能做到公私分明的。不就是在工作上对布莱德利保持尊重和服从吗,这对约翰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他又不是啥军事天才,有什么资格在军事问题上跟布莱德利顶牛。

    所以,约翰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当布莱德利问及自己在利文沃思堡的进修情况时,他很认真地做了回答。还将自己论文中的一些问题拿出来,向布莱德利进行了请教。

    看到约翰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布莱德利也松了一口气。这些天,他在忙于第82师筹建工作的同时,一直也在担心这个问题。高兴之余,他不仅热情地和约翰谈论起了有关隐蔽和伪装战术的问题,还主动向约翰讨要起了他翻译的《孙子兵法》。

    对于目前82师的动态,布莱德利也简要地跟约翰通了气。由于82师之前是后备役部队,部队基本框架虽然有,但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作战需要了。布莱德利最近一直在四处招兵买马,为该师搜罗合适的军官。

    而在师部的人选之争上,马歇尔最近又在下一程,让也是出身第15步兵团的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战略科科长马修…李奇微上校出任了该师副师长。也就是说,马修这家伙很快也要扛上星星了。就是不知道,约翰的顶头上司,师参谋长一职会花落谁家。

第十六章 左泰勒右加文() 
在约翰前世的记忆中,并没有太多关于他将来同僚的信息。毕竟“全美”师不是“呼啸山鹰”(101空降师),会在几十年后因为一部电视剧而被后世网友们扒了个底朝天。

    现在,约翰能准确地说出二战期间101空降师所有师、团一级指挥官的名字(虽然这个师目前还不存在),但是对于第82师的指挥官,他除了知道布莱德利、李奇微和加文先后担任过该师师长外,也就剩一个后来在D…day前夕接替威廉…李将军出任101师师长的马克斯韦尔…泰勒了。

    对于李奇微能比历史上提前一年出任82师副师长,约翰并不觉得奇怪。前世,马歇尔与军内保守派多斗争的时间可比这一世长多了。既然马歇尔这个老大提前掌了权,他的嫡系小弟们自然也就会比前世更早飞黄腾达。

    约翰虽然跟李奇微不是很熟悉,但也算不上陌生。毕竟他俩也在参谋部作战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