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交锋-第5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有些同志与党失去了联系,档案也没有保存。为了向组织靠拢,宁愿再次入党。这些同志,意志坚定不移,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吴渭水意味深长的说。

    “如果我出去了,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我们每一位同志,都是党的宝贵财富。”罗斌激动的说。

    “我在这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些同志了。他们有些潜伏在敌人内部,如果不能及时联系,确实是党的最大损失。”吴渭水拉着罗斌的手,感激的说。

    “能为古昌地下党做点工作,是我的光荣。”罗斌坚定的说。

    “附耳过来。”吴渭水望着罗斌,好像是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在罗斌耳侧说了一阵话。

    在吴渭水开口时,罗斌脸上就浮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成功了。容厚华可是答应他,事成之后不但有重赏,还会让他当个小队长。此事,孙明华也是亲口承认的,也就是说,再过一会,美好的生活就要向他招手了。

    “请吴书记放心,你交待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好的。”罗斌郑重其事的说。

    过了一个多小时,情报处的人把罗斌带走了。罗斌在最后的时刻,表现得很平静。虽然他内心很激动,也知道自己成功了,但他希望,这件事有个完美的结局。孙明华要是叮嘱过他,就算吴渭水说出了秘密,也不能暴露。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献计献策() 
朱慕云亲自到警察局,方本瑜都惊动了。虽然朱慕云以前只是警察局一个不起眼的小巡警,但现在他代表的是政保局。同时还是经济处和二处的处长,与日本人的关系也很好。

    方本瑜想要捞钱,很多时候也是绕不过朱慕云的。得知朱慕云是来找李自强的,方本瑜亲自送他过去,并且约好,中午一起吃个饭,请朱慕云务必赏光。

    “慕云,你的面子可不小。”李自强等方本瑜走后,笑吟吟的说。

    自从朱慕云调到经济处担任缉查一科的副科长,他对朱慕云的态度就悄然发生了变化。不能再将朱慕云当成下属,而应该是朋友、同僚。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朱慕云有李邦藩的提携,在政保局爬得很快。现在回到警察局,方本瑜都要亲自接待。

    “那是方局长抬爱,警察局是我的娘家,我要是有困难了,是不是要回娘家求助?”朱慕云笑吟吟的说。

    其实,朱慕云最想见的,是警察局的户籍科长刘秉鉴。这才是真正管业务的,李自强虽是保安处长,可户籍上的事,未必有刘秉鉴熟悉。

    “当然,只要有需要,我的保安处随时听候调遣。”李自强谦逊的说。朱慕云难得麻烦他一次,这次来警察局,不管是什么事情,都会尽力帮忙。

    “那倒不敢,此次来,真的是拜师学艺,取经来的。”朱慕云诚恳的说。

    最终,朱慕云还是跟刘秉鉴坐到了一起,业务上的事,李自强确实不如刘秉鉴。对刘秉鉴这个户籍科长,朱慕云也是知之甚深。当初在警察局的时候,他就清楚,刘秉鉴只要收了钱,就一定会帮你办好事。

    朱慕云现在的一些做法,也深受刘秉鉴的影响。可以说,刘秉鉴是他的启蒙老师。当然,现在的朱慕云,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去年的清查户口,特务部之所以不满意,主要是因为古星的门牌太少。导致一个门牌号,有些只住了一户人家,三五个人。而有的门牌号,则住了十几户,几十口,甚至上百口人。宪兵队突然检查的时候,一查安居证,所有人都是一个地方的,自然很不满意。”刘秉鉴接过朱慕云敬上的烟,微笑着说。

    朱慕云担任新的清查户口团长,虽然是日本人对他的信任,但是,离开了警察局,他是玩不转的。甚至,离开了自己这个户籍科长,朱慕云也无法让日本人满意。

    “所以,我想请刘科长出马,担任我这个清查户口团的副团长。”朱慕云说,整个警察局,能帮到自己的,也就是刘秉鉴。

    朱慕云让诸峰进入户口团,主要是起到监督和学习的作用。监督自然就不用说了,学习,指的是学习如何瞒天过海。

    任何一项政策,哪怕再严厉,最终也需要人来执行。只要有人参与,就会有漏洞。毕竟,很多事情不可能写得死,需要经办人来权衡。比如说照片与本人看着有些不太像,有些人就不会给你办证。但有的时候收了点好处,也是可以通过的。反正看起来差不多就行,人生苦短,何必事事认真呢。

    还有对年龄、籍贯、住址、职业等资料的调查,可以核查,也可以装糊涂。甚至,当事人不露面,也同样可以申报户口。

    朱慕云首先提出,请刘秉鉴担任副团长,也是想给他吃颗定心丸。这个清查户口团看着是个苦力活,但也是有油水的。甚至,油水很丰厚。只是没干此事之前,不知道其中的门道罢了。

    “我当副团长?”刘秉鉴一听,果然兴趣浓厚。

    他参加过去年的清查户口团,很是知道其中的门道。如果让他担任清查户口团的副团长,绝对“大有可为”。

    “这件事,我还是可以作主的。只要你点头,随时可以上任。至于方局长和李处长那边,我自会打招呼。他们也答应,会全力配合我的工作。”朱慕云微笑着说,刘秉鉴眉头一扬,他就知道这件事有戏。

    想要把工作做好,就得请专业的人出来。刘秉鉴一直都在搞户籍工作,如何清查户口,他才最有发言权。朱慕云自己确实有一些想法,但是,会不会切合实际,还要检验之后才知道。可刘秉鉴的经验,绝对来自第一线。

    “如果朱处长信得过,刘某愿意替你分忧。”刘秉鉴忙不迭的说,虽然朱慕云曾经是他的下属,但现在人家官运亨通,又给自己安排这么一个肥差,他的态度当然得端正。

    “行,中午方局长请客,你这个副团长就算走马上任了,到时候我向他们正式提出来。”朱慕云微笑着说。

    借调刘秉鉴到清查户口团,方本瑜和李自强自然不会有意见。至于李邦藩,对刘秉鉴加盟自然也没意见。如果朱慕云没有让刘秉鉴参加,李邦藩才会有想法呢。警察局的户籍科长,在清查户口的行动中,绝对少不了的。

    唯一让李邦藩没想到的是,朱慕云会让刘秉鉴担任副团长。朱慕云兼着经济处和二处、宪佐班的职务,现在再加一个清查户口团的团长,就算朱慕云能力再强,也会自顾不暇。况且,朱慕云的能力,只能说一般。

    幸好,朱慕云有识人之明,他让刘秉鉴参加清查户口团,哪怕朱慕云当甩手掌柜,也不会担心事情办不好。

    对李邦藩来说,朱慕云最重要的作用是上情下达,起到纽带作用。朱慕云每天都会向他汇报工作,事无巨细,所以交待给朱慕云的任务,李邦藩很是放心。

    刘秉鉴可是难得有机会与方本瑜一起吃饭的,今天沾朱慕云的光,不但与方本瑜一起吃了饭,还向他敬了杯酒。中午的酒宴只有他们四人,推杯交盏,酒桌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酒后,朱慕云领着刘秉鉴到了镇南五金厂,请李邦藩宣布对刘秉鉴的任命。朱慕云知道,想要让刘秉鉴卖力,必须先把权力交到他手里。只有刘秉鉴确定,他真的是清查户口团的副团长后,才会发自内心的替朱慕云出谋划策。

    得到李邦藩的保证,并且还给他发了委任状,在经济处给刘秉鉴布置了一间临时办公室后,走马上任的刘秉鉴,终于向朱慕云汇报工作了。

    “去年清查户口之所以收效甚微,是因为需要清查的人口太多,警察局人手有限。总不能因为查户口一事,而投入所有的警力吧?你当初也在警察局待过,知道每天的事情多如牛毛,十天能抽出两天专职清查户口,就已经很不错了。”刘秉鉴介绍着说。

    去年的清查户口,只是迫于上面的压力,匆匆结束,敷衍了事。当时看似全部清查完毕,可实际上,基本上用的都是原来的旧档案。

    “你在这方面是非常有经验的,刚才局座也说了,要借重你。这可是你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如果得到局座赏识,前途不可限量。”朱慕云微笑着说。

    “我们人手也不够,还是只能借助各分局的户籍股。让我们自己去清查户口,不要说半年,哪怕就是一年,也未必能完成。但是,如果由下面主动申报,事情就简单多了。”刘秉鉴微笑着说。

    “不错。但如何才能让他们主动呢?”朱慕云说,自己的努力还是有回报的,刘秉鉴接下来的话,能让他省很多心思。

    “古星户口繁盛,经常有数户同居一个门牌之内,为了便于监督和管理,可以设立户长牌。以后,我们只对户长负责,这样,可以将我们的工作,一下子缩小至原来的十分之一,甚至数十分之一。”刘秉鉴缓缓的说。

    “户长牌?古星可有数万个门牌,如果全部设置,也是个大工程。”朱慕云苦笑着说。

    “但这是政绩,实实在在的,让人看得到的政绩。”刘秉鉴笑着说。

    “有道理,以后皇军再检查,有问题直接找户长便可。而且,这个户长牌,也是为了他们安全着想。”朱慕云微笑着说。

    “团座英明,以后有这个户长牌的,在突击检查时,可以免予检查,或者轻微检查。如果没有户长牌,则重点检查。我想,这种事情只要出现几次,势必人人争先恐后来领取户长牌。至于费用,可以直接向户长收取。”刘秉鉴恭维着说。

    日本刚占领古星时,设立了军事区和难民区。当时,古星居民深感不安,后得知交纳一笔“安居费”后,便可得到一张良民证贴于门口,则可免于去难民区。当时的民众,为了不受日寇迫害,纷纷交钱。刘秉鉴的做法,只是借鉴了当时的做法,并且加以提升罢了。

    “这个主意不错。”朱慕云微微颌首着说,刘秉鉴还真是人才,竟然能想到如此劳民伤财之做法。

    但是,刘秉鉴是他请来的,不管如何折腾,都要支持才行。从接下清查户口这个差事,朱慕云就知道,自己不得不成为日本人的帮凶,成为古星人民眼中,彻头彻尾的汉奸。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痛心() 
刘秉鉴一直从事户籍工作,对户籍弊端自然很是清楚。他提出的户长牌,看似繁琐,可一旦全市每户都装置了一块户长牌,对以后的户口管理,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得到长官的信任、掩护党组织的行动,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如果总想着掩护自己的同志,时间长了,必然得不到日伪长官的信任。但如果总帮日寇做事,又会让地下党的活动陷入困境。

    如何取舍,让朱慕云经常左右为难。刘秉鉴提出的这个户长牌,朱慕云当然不能拒绝。而且,就算自己拒绝,刘秉鉴也可能向李邦藩汇报。

    朱慕云随后向李邦藩汇报,李邦藩对户长牌的设立也很认同,他认为,这是清查户口良策。既然李邦藩赞同,朱慕云自然马上行动起来。打电话把诸峰叫来,让他配合刘秉鉴,抓紧落实户长牌的事情。

    至于朱慕云,自然就开始当甩手掌柜了。有刘秉鉴这个专业人才,再加上诸峰负责监督和配合,具体的事务,朱慕云就不用再插手了。他不需要刘秉鉴每天向他汇报工作,但诸峰必须随时向他汇报。

    朱慕云只抓方向,具体工作交给刘秉鉴。这既是对刘秉鉴的信任,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对此,刘秉鉴是很感激的。长官把工作放手交给他,这是对他的充分信任。

    户长牌的事情,刘秉鉴其实早就考虑过。甚至,还在古星没沦陷前,他就想执行。只是,当时人心惶惶,根本没人重视户籍管理,再加上颇费钱财,此事也不了了之。

    在与诸峰沟通一个下午后,他们很快就拿出一个具体的办法:每一门牌内设立一个户长牌,如一门牌居住一户者,由该户主负户长之责。居二户以上者,由各户户主中推选一人负责,由此类推。

    户长牌应悬挂于正门上显著之位置,以便清查户口时询问户长,然后查对。根据目前古星正门牌数,大概需要六万枚。

    户长牌又木板制造,长英尺六寸、宽三寸、厚三分,正面涂以白漆,上面横书“户长”二字,下面直书户长姓名,均用黑漆。

    最重要的是收费,每枚户长牌收工本费中储券一角五分,向各户长征收。也就是说,谁的名字谁收费。总共九千中储券,六万枚户长牌,保守估计,至少有六千元的利润。因为,木板几乎不用花钱,人工也无需多少费用,至于白漆、黑漆所费,三千元足矣。

    剩下的钱,暂时充任清查户口团之经费。待清查工作结束后,再统一分配。况且,户口团之福利、开支等各项费用,也是需要钱的。

    既然规章制度已经制订,剩下的依然是汇报,等待上面批准。朱慕云让诸峰形成文字,他再向李邦藩请示。然而,朱慕云再次见到李邦藩的时候,发现他的脸色突然极其难看。

    “局座,这是户长牌的装置办法,请过目,望批准。”朱慕云随意的看了一眼时间,这个时候,古昌那边,应该有最新消息传来了吧。

    “先放在这里吧。”李邦藩没有兴趣多看,叹息着说。

    “局座,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朱慕云放下报告,关切的问。

    “罗斌死了,孙明华的计划彻底失败。”李邦藩叹了口气,缓缓的说。

    “罗斌死了?他不是刚刚获得重大进展么?”朱慕云“惊讶”的说。

    从刚开始看到李邦藩的表情,他其实就在推测,李邦藩此时此刻一定是很失落的。一边与李邦藩说话,他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一定要特别的惊讶,无比的震惊,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罗斌确实获取了吴渭水的信任,上午,吴渭水也确实委托他向地下党古昌县委传达情报。他有一份单线联系的情报员名单,联系方式与姓名,都放在城外之土地庙。结果,罗斌前去取情报时,突然遭到新四军游击队袭击。”李邦藩叹了口气,单线联系的情报员,还有一些重要的党员,如果能拿到这份名单,古昌地下党组织将被全部摧毁。

    “古昌城外的土地庙,怎么会有新四军游击队?”朱慕云问,新四军第二纵队,一直在古昌周围活动,小股部队进入古昌周围侦察,完全是有可能的。

    朱慕云在计划中,并没有规定吴渭水存放名单的地方。他只提出具体要求,要有城外,游击队出现要合理,不能给政保局是故意埋伏于此的感觉。

    “古昌最近一直被新四军第二纵队侵扰,他们虽然没有大举进攻,但经常在古昌附近活动。”李邦藩说。

    “罗斌是古星地下党,就算遇到新四军游击队,也不应该被击毙吧?”朱慕云提出一个疑问。

    “这要怪孙明华,他当时派了杜矶尾随而去。杜矶带的人被发现,还与游击队交火。而罗斌见到游击队,心慌意乱朝杜矶处逃亡,结果被游击队乱枪打死。”李邦藩说。

    “可惜了。”朱慕云遗憾的说,李邦藩亲口证实了这个消息,让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际。

    让罗斌活着,实在是一个天大的隐患。此人竟然知道野草,有可能知道阚宏宪与自己的联络方式。虽然他与阚宏宪的联络已经废弃,可一旦想到,自己很有可能与罗斌接头,就让朱慕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是啊,很可惜。幸好,没有枪决吴渭水,我们还有希望。”李邦藩说。

    “局座,就算土地庙有新四军游击队,那份名单应该还在吧?等他们走后,我们再去取回来,不就行了么?”朱慕云突然问。

    “原本我也是这样想的,那份名单藏在土地庙的案桌暗格内。新四军游击队的人撤离后,情报处的人进去,发现案桌已经被他们撤下来当柴烧了,那份名单也随之付之一炬。”李邦藩说,这才是他真正痛心的地方。

    PS:完全没有一个字的存稿的,但今天还是再加更一章,新一周开始了,希望本周能有一个好的成绩。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可能性()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巧合,就算李邦藩再有怀疑,毕竟他没在现场,找不到疑点。听别人的汇报,总要差一点,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朱慕云听着李邦藩的介绍,尽力忘记自己的计划,只从现在“听”的角度分析,自己的“放风筝”计划,暂时还没有发现什么疑点。名单化为灰烬,罗斌被枪杀,情报处可能也有伤亡。

    唯一的遗憾,不知道杜矶也会去。要不然的话,哪怕就是暴露计划,也要把杜矶干掉。虽然杜矶很有可能是军统的潜伏人员,但他抓捕了吴渭水,与共产党为敌,必须得到惩罚。

    自从共产党手里有了枪杆子后,就再也不用逆来顺受,无端遭到各种怀疑和指责了。有问题,战场上见。你杀了我的人,我就要杀你的人。

    从朱慕云获知,吴渭水是因为杜矶才被捕之后,他就在心里计划。只是,目前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朱慕云自然不想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但有的时候,需要有人牺牲时,他会毫不犹豫的抛出杜矶。

    “局座,是不是太巧合了?会不会是共产党的计谋?”朱慕云问,以他对李邦藩的了解,恐怕是听到事情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怀疑起这一切。

    与其让李邦藩憋在心里,不如主动提出来。或许,李邦藩的想法,还会与自己分享。朱慕云制订这个计划,没有与人商量。这与以前不一样,如果是胡梦北还在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商量。

    虽然计划的大方向,还是会按照朱慕云的想法。可是,胡梦北会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特别是一些细节,胡梦北会从共产党的角度考虑,让他的计划更加完善。

    此次的“放风筝”,朱慕云将一些不熟悉的情况,交给了地下党。比如说,对吴渭水那份“名单”藏的地方,他原本想在城内找一家店子。但最终,还是没有提出具体意见,只是将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说了出来。

    现在看来,地下党选择城外的土地庙,还是很合适的。“碰巧”那里出现了一支游击队,因为取暖,将案桌拆散烧掉。不管罗斌的计划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