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交锋-第6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慕云出席了这个成立大会的庆典,这种权贵云集的地方,朱慕云当然会削尖脑袋进来。况且,作为政保局古星直属组长,他也要指导庆典的安全保卫工作。如果朱慕云都不能参加,说不定安保工作就会出事。

    朱慕云手里掌握了几十名军统人员,在黄陂还有一个二十六人的训练班。除开地下党的支持,朱慕云能动用的军统人员,超过了一百人。这么多人,想在古星搞出点事端,还是很容易的。

    当然,朱慕云在这种活动中,不会很高调。他现在是古星最大的特务,喜欢隐藏在暗处观察人。朱慕云的任务,除了打击抗日分子外,还负责监视古星各级官员的思想政治,密切注意他们的活动。

    今天参加的人员,除了古星本地的名流外,还有一些南京过来的人。这个“全国商业统制总会古星分会”,看似与之前的经济统制事务处差不多,但朱慕云却看到了,日本人借用南京政府,一步一步的控制着占领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至于军事,历来就是日本人在背后撑腰,否则,各路皇协军,连抗日游击队都不如,早就被消灭了。

    “朱组长,今天又辛苦你了。”

    “芮先生,好久不见。”朱慕云正在沉思时,突然听到有人喊他,回头一看,却是原来的中统叛徒,现在担任古星中日文化协会理事,兼任古星市常部委员兼宣传科长的芮道一。

    当时,芮道一与程吉路都在古星日报任职,芮道一是编辑,程吉路是记者,两人其实都是中统古星调统室情报员。跟着史希侠投敌后,两人为争夺三处副处长,闹得不可开交,几乎反目成仇。结果,程吉路胜出。

    上面为了安抚芮道一,将他调离三处。程吉路现在跟着政保局去了安徽,芮道一却留了下来。这样的场合,芮道一确实能参加。

    “朱组长客气了。”芮道一见朱慕云说得客气,马上笑着说道。

    “上次地下在五月四日散的传单案,快三个月了都没进展,你们那边可有线索?”朱慕云随口问,芮道一的职务听着是宣传,其实上还是**,同时为日本人歌功颂德。

    中国的文化人很多都有骨气,他们铁骨铮铮,他们可以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然而,像芮道一这种文化汉奸也不少。

    当然,芮道一原来是中统的人,他之投敌,未必不是中统与南京政府达成的某种协议。因此,朱慕云对中统投诚过来的人,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陈秉南回到重庆后,据说担任局本部人事处总干事,连正常的审查都没有搞。也就是说,中统局非常清楚他们在古星的行动。中统不管陈秉南这些人,是否为日本人做事,只要他们真心**,就会赏识他们。

    “你们那边都找不到线索,我们怎么能找得到呢。”芮道一谦逊的说,论对付**,中统确实很有一套。

    从红军时期,**围剿**时,中统当时就冲锋在前。一直到抗战爆发之前夜,中统依然满脑子想的是对付**。

    “查**的案子,还是你们在行。”朱慕云意味深长的说。

    “那可不敢当,但是,对付地下党,多少有点经验。朱组长如果需要,芮某愿效犬马之劳。”芮道一突然说道。

    他自然不会随便与朱慕云说话,之所以特意走过来,也是想探探朱慕云的口风。他现在宣传科和中日文化协会,只是做一些为实现大东亚繁荣而齐心协力,一起努力的宣传。可是,他觉得,自己的强项还是对付地下党。

    离开三处后,芮道一有一段时间很不习惯。直到现在,他还念念不忘重回情报一线。虽然三处撤离了,原来中统的人大多都走了。但是,哪怕只有一个人,他也可以撑起一片天。

    芮道一听说朱慕云在直属组,与宋鹏相处得不太好。如果他能得到自己帮助,宋鹏将再也不能威胁他。说到底,宋鹏只是军统的叛徒。

    “可以啊,就算直属组的庙太小,容不下芮先生这尊佛。”朱慕云意味深长的说。

    “我只是想干点实事罢了,天天待在中日文化协会,都快忘记自己到底是什么人了。”芮道一叹了口气,他的强项是**,在中日文化协会,主要是替日本人宣传大东亚共荣。

    “有芮先生的这片心,何愁大事不成?只是,直属组目前恐怕不能为芮先生提供好的职位。”朱慕云满脸堆笑的说。

    芮道一这种顽固不化的**分子,到了中日文化协会,都还想着来帮自己。沈云浩不是很想行动么,芮道一就是很好的目标嘛。

    “只要能干点实事,芮某不在意职务,衷心希望能为朱组长效劳。”芮道一诚恳的说。

    “直属组随时欢迎芮先生。”朱慕云不动声色的说。

    他不相信芮道一真会这么好心,芮道一一定还有其他目的,只是自己一时之间不知道罢了。但是,只要芮道一到了直属组,真相很快就会大白。

    原本,朱慕云以为,要等芮道一到直属组后,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可是,在庆典还没结束时,他就猜到了。因为在庆典之后举行的宴会上,杨怀益把朱慕云拉过去,向他介绍了一个人。

    “慕云,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谢如申先生,行政院刚刚任命的湖北清乡事务局局长。”杨怀益说。

    “谢局长好,鄙人朱慕云,忝为政保局古星直属组长。”朱慕云谦逊的说。

    听到湖北清乡事务局这几个字时,他心里猛然一惊。日本人为了巩固其在华中地区的统治,授意南京政府成立清乡委员会,由汪先生亲任委员长,负责指导“清乡运动”。

    清乡运动在军事方面由日军负责,伪军配合,在政治方面则均由汪氏政权负责。“清乡运动”以“军政并进,剿抚兼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为方针。

    湖北清乡事务局,当然是负责湖北的清乡运动了。只是,目前湖北清乡事务局还没有成立。显然,谢如申目前只是光杆司令。

    “谢某久闻朱组长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年少有为,不愧为国家栋梁。”谢如申瘦瘦高高,四十来岁,伸出手热情的握着朱慕云。

    客套话人人会说,朱慕云与谢如申虚情假意的聊着,心里一直在想,杨怀益将谢如申介绍给自己是什么意思?虽然清乡事务局,与今天公布实施《长江上游地域物资收买及移动统制暂行规程》,是相互配合的。但是,自己这个政保局直属组长,与清乡事务局,似乎没什么关系。

    “不知谢局长的清乡事务局,准备在哪里办公?”朱慕云随口问。

    “我正为此事烦恼,虽然行政院已经任命我为湖北清乡事务局长,但目前牌子都没挂起来,很多事情,需要朱组长多多支持。”谢如申笑吟吟的说。

    “好说,好说。”朱慕云皮笑肉不笑的说,蓦然,他想到了芮道一。

    ps:交锋项目正式启动,今日进京开策划会。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遗传() 
    朱慕云一直觉得,芮道一真的是想来直属组,想为**出一份力。可是,听到谢如申的话,他突然想到,芮道一肯定是提前知道了消息,在这里等着呢。

    芮道一或许能跟还没正式上任的谢如申说上话,但是,他想毛遂自荐,在清乡事务局谋个职务,却不那么容易。但朱慕云则不然,一来他与杨怀益能说上话,二来,推荐其他人,谢如申更容易接受。

    当然,朱慕云看透芮道一的用意是一回事,向不向谢如申推荐芮道一,又是另外一回事。朱慕云从来不做亏本买卖,清乡事务局,主要针对抗日根据地,朱慕云才不想给谢如申推荐芮道一呢。

    朱慕云之前看过江苏清乡委员会发行的《清乡日报》,对所谓的“清乡法规”、“组织规程”,甚至是“赏罚规则”都很清楚。所谓的清乡,一般有四个步骤。

    “清乡运动”的第一步是“军事清乡”:日伪军在清乡地区修筑碉堡炮楼、封锁沟、封锁墙、竹木篱笆,拉设铁丝网、电网,分割和封锁抗日根据地,然后对抗日根据地实施“扫荡”。

    第二步是“政治清乡”:南京政权在清乡地区广泛宣传“中日亲善”、“和平建国”、“东亚共荣”,在对群众进行宣传的同时,实行编组保甲、连坐联保,组建警察保安武装,推行自首和策动告密的方法,以强化法西斯统治。

    这一步,其实已经在开始进行。芮道一的中日文化协会,以及市委党委宣传科,干的都是这个事。朱慕云突然想,就算自己不推荐芮道一,恐怕谢如申也会主动点他的将。

    芮道一曾经是古星日报的编辑,搞政治宣传,是他的拿手好戏。

    第三步是“经济清乡”:在清乡地区实施严格的物资统制政策和物资封锁禁运政策,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

    今天成立的全国商业统制总会古星分会,以及刚刚公布实施《长江上游地域物资收买及移动统制暂行规程》,不就是准备实施严格的物资统制政策,以及物资封锁禁运政策么?

    之前的物资登记证,让政府部门掌握了全市的物资。现在,通过登记证,可以控制他们的移动。只要古星的物资,无法移动流通到根据地,就算没有找到新四军主力部队,甚至没有与新四军交火,通过步步为营,让新四军无法生存,自动解散。

    第四步是“思想清乡”:汪氏政权在清乡地区建立机构控制学校,出版报刊,组织“青少年团”,开展**教育。

    这一步,也是芮道一的强项。朱慕云很担忧,一旦让芮道一加入清乡事务局,必定会让谢如申如虎添翼。可是,此事朱慕云也无法阻止。

    或许,他能阻止芮道一一时,但不可能阻止他一世。迟则三五个月,谢如申把古星的情况摸清后,就算芮道一不自荐,他也会主动找上门的。

    朱慕云与谢如申初次见面,自然不能把话说透。就算真有什么事情,也是以后再慢慢聊。但是,庆典结束之后,朱慕云给猎手情报小组传了份情报。说起了谢如申的事情,并且对清乡事务局的成立很是担忧。

    当然,朱慕云再担忧,也解决不了问题。南京行政院已经任命谢如申为湖北省清乡事务局长,这个命令不可更改。朱慕云也不能指使军统,或者让地下党刺杀谢如申。

    一旦谢如申出现意外,除了激怒南京方面外,不会有任何作用。况且,我党的原则,一向是不搞暗杀。因此,朱慕云建议,趁着清乡事务局还没成立,给谢如申准备几名“合适”的人员。

    比如说像芮道一这种,担任过编辑,或者记者,甚至是老师也可以。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可以胜任清乡事务局工作的同志。趁此机会,打入湖北省清乡事务局。

    这些人员,朱慕云可以想办法,将他们“介绍”给谢如申。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让谢如申主动发现他们。谢如申一个人来古星,正是用人之际。这个时候,只要有合适的“人才”,他一定不会放过的。

    “猎手”的这个情报,董广宁马上通报给了家里。这个所谓的湖北省清乡事务局,简单的说,就是专门对付根据地的机构。

    猎手情报小组的电报,边明泽很快收到了。当他看到电文时,眉头也是紧紧的蹙了起来。日本人想蚕食根据地,之前建立无人区、军事区,现在更想通过政治清乡、经济清乡、思想清乡,来达到他们“中日亲善”、“和平建国”的险恶用心。

    可是,新四军会让他们得逞么?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我们有军民鱼水情,日伪拿来宣传的那套把戏,连他们自己都骗不了,怎么可能骗得了老百姓呢。谁对他们好,谁跟他们亲,谁才是侵略者,谁助纣为虐,老百姓心里清楚着呢。

    “朱梅,你记录一下,回电:来电知悉,按猎手同志的想法,在清乡事务局安插我们的同志。”边明泽缓缓的说。

    不管敌人的扫荡再厉害,不管新四军的条件再艰苦,他依然要与猎手情报小组二十四小时保持联络。

    “是。”朱梅一边记录,一边应了一句。

    抄好电文后,她让边明泽签字,然后才拿去译码。不错,这个朱梅,正是朱慕云的姐姐。自从肖钢牺牲后,边明泽将他调到师部,学习收发报技术,目前是边明泽的译电员。

    “朱梅,听说你能独立收发报了?”边明泽一边签字,一边关心的问。

    边明泽把朱梅调到身边,既是因为肖钢牺牲在古昌,同时,也因为朱慕云。他很清楚朱慕云与朱梅的感情,因为朱慕云从事地下工作,姐弟俩虽然相认,但朱慕云的身份不能暴露。因此,朱梅对朱慕云有误解。

    然而,朱慕云对朱梅一直很关心。得知肖钢牺牲后,朱慕云很是愤怒。特别是知道,肖钢是死于第六师之手后,朱慕云更是发来电报,要求新四军“干净、彻底”的消息六师。

    六师原本有五千人,一场战斗下来,只剩下一千人了。这还是收拢的残兵败将。从某种意义来说,六师算被消灭了。甚至,当时的绥靖公署,也取消了六师的番号。

    “还不是很熟练。”朱梅脸上一红,羞涩的说。

    自从得知肖钢牺牲后,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她只想为丈夫报仇,并且培养好儿子东东。长大他,让肖东东也参加革命。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你上过女中,学过数学,成绩也不错。别人想学会收发报,至少需要半年的系统训练,你才多久?我看,这主要是利益于你们家的遗传好,记忆力强。”边明泽笑着说。

    “边部长怎么知道我们家的人记忆力都好?”朱梅随口问,她并没有想到,马上要发出的电报,最后的接收人,正是自己一直暗中挂念的弟弟朱慕云。

    朱梅去古星见过朱慕云,但后面担任“野草”的联络员,住在克勒满沙街88号后,就再也没有与朱慕云见过面。对这位任性而糊涂的弟弟,朱梅是恨铁不成钢。她一直很懊悔,当初如果不来古星,弟弟就不会当汉奸了。

    “从你身上看出来的啊,合格的报务员,要求一分钟能记录100个电码,可你呢,一分钟能记220个电码,这比那些男同志还要强得多。”边明泽笑吟吟的说。

    他知道自己说漏了嘴,但面不改色心不跳,自然而然的将话圆了回来。

    “谁规定男同志的记忆力,就一定要比女性好?记忆力又不分男女的。”朱梅对边明泽夸她比一些男同志记忆力好,并不是很满意。

    “对,记忆力不分男女,我看,你很快就能独立工作了。”边明泽笑吟吟的说。

    “只要组织需要,我随时准备着。其实,记忆力也分男女,我弟弟的记忆力,比我还要好。如果我一分钟可以记220个电码的话,他一分钟,至少可以记400以上。”朱梅突然想到了朱慕云,从小,他们姐弟就玩过记忆方面的游戏,自己每次都甘拜下风。

    “不会吧?”边明泽诧异的说,他当然知道朱慕云的记忆力非常好,但没想到,会好到这种程度。

    “我怎么会骗你呢。边部长,以后……,算了,我去发报了。”朱梅敬了个礼,转身走了出去。

    “好。”边明泽张了张嘴,看着朱梅眼中痛苦的神色,他最终还是忍住了。

    肖钢的牺牲,对朱梅的打击很大。但是,朱慕云当了汉奸特务,让朱梅更是倍受煎熬。可是,保密守则提醒他,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向无关人员透露地工的情况。哪怕,是他的亲姐姐。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生要烂在肚子里,死要带进棺材里。这是所有地下工作者必须遵守的纪律,不管受了什么委屈,别人对你有什么误会,不能辩解,不能消除,一切,让漫长的时间去证明。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训斥() 
    朱慕云到镇南五金厂后,将宋鹏又叫到了自己办公室,他得听取关于宋鹏调查案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关于汽车爆炸案,以及地下党散发传单的案子,更加每天都要追问。

    “组座,传单案的线索断了。”宋鹏说,他往往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线索,没过几天,发现线索就会断。

    以前查到的商店,现在因为没有原材料,只能关门大吉。他发现的一些可能是青救会成员,突然之间就消失,像人间蒸发似的。还有汽车爆炸案,更是连一点线索也没有。明知道是军统干的,可就是找不到他们。

    “线索断了?宋鹏,当初局座把你塞到直属组,是让你帮我来破案的。早知道你只是嘴上说得漂亮,我要你干什么?不但要养你,还得给你交医药费。”朱慕云冷嘲热讽的说。

    就算田岛拓真很支持宋鹏的工作,但如果他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田岛拓真也没有这么好的耐心。日本人都是这样,你有用而且听话,可能会扔块肉给你。可一旦要是你没用,毫不迟疑,一脚就把你踢开。

    宋鹏很想反驳,可他无从说起。当初他借着发现戴晓阳的线索,重新赢得李邦藩的好感。然而,李邦藩真的给了他机会后,宋鹏才发现,自己的运气又太差了。

    直属组遇到了几个案子,他都没有破。传单案是李邦藩在的时候出的,李邦藩走之前,也将他叫到办公室,特意叮嘱他,这是政保局在古星最后发生的一个案子,一定要迅速侦破。

    宋鹏当时是拍着胸脯保证过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三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进展。面对朱慕云的指责,他感觉特别的委屈。自己真的尽力了,为了查案,还搭上了自己的鼻梁骨。

    “局座把直属组交给我,每天都小心翼翼,生怕丢了局座的面子。别人说我朱慕云平庸无能,但你宋鹏不是的啊。在军统受过正规训练,还卧底在军统这么长时间,可到头来也没收获。到底是军统的训练,毁掉了你的能力,还是你的能力确实有限?”朱慕云冷冷的说。

    他每天都要听取宋鹏的进展,再根据宋鹏的调查结果,通知军统或者地下党调整策略。宋鹏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破案。

    “请组座再给我点时间。”宋鹏被朱慕云羞辱得,恨不得找到地缝钻进去。

    朱慕云在他眼里,确实很平庸无能。可是,直属组的案子,自己也没进展。如果说朱慕云平庸无能,自己岂不是跟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